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電影 » 國外拍明朝打仗的電影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國外拍明朝打仗的電影

發布時間: 2023-03-06 20:17:22

『壹』 有沒有關於明朝萬曆壬辰抗倭援朝的戰爭電影

鳴梁海戰
《鳴梁海戰》是金漢珉執導的一部古裝戰爭電影,由崔岷植、柳承龍、趙震雄、晉久、李貞賢等人主演,定於2014年12月12日中國大陸上映。《鳴梁海戰》是根據真實歷史戰爭事件改編,講述了朝鮮名將李舜臣率領12艘軍艦,擊敗了數十倍於自己的日軍水師的傳奇故事。

這電影是韓國人拍的,所以貶低了明朝的形象。但是我國也沒有相關電影.....

『貳』 有沒有關於明朝時期的戰爭電影或電視劇。。

1,《萬曆首輔張居正》

《萬曆首輔張居正》改編自熊召政的作品《張居正》,是北京華錄百納影視有限公司出品的一部古裝歷史劇,由蘇舟執導,唐國強、馮遠征、梅婷等主演。該劇講述了張居正在明朝萬曆年間推行萬曆新政從而使岌岌可危明王朝得以實現萬曆中興的故事。

2,《盪寇風雲》

《盪寇風雲》是博納影業集團 、寰亞電影、東海電影集團聯合出品的歷史電影,由陳嘉上執導,趙文卓、洪金寶、萬茜、洪天明、吳樾、倉田保昭、唐文龍等人主演。

該片根據中國民族英雄戚繼光事跡改編,講述了明朝抗倭英雄戚繼光與戚家軍一起抗擊倭寇的英雄史詩故事。該片於2017年5月27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3,《抗倭英雄戚繼光》

《抗倭英雄戚繼光》是中央電視台、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橫店影視製作有限公司出品的古裝戰爭傳奇劇,李惠民執導,由朱曉漁、李立群 、 顏丹晨、呂一、邵峰、於榮光主演。

該劇講述了明代軍事將領戚繼光面對軍制腐敗、海防孱弱等困難,力求革新、奮勇反擊,最終剿滅倭寇的故事。

4,《永樂英雄兒女》

《永樂英雄兒女》是由於敏執導,劉濤、保劍鋒、寇世勛及劉曉慶等人聯袂主演的古裝歷史電視劇。該劇講述了明朝永樂皇帝帶著女兒蠻兒到江南視察民情,蠻兒將野小子馮天賜召為駙馬後引發了一連串的故事。

5,《正德演義》

《正德演義》是由北京同道影視節目製作有限公司、北京漢智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出品,陳育新執導,何炅、陶飛霏、徐敏、鄭天庸、蔣愷、袁世龍主演的古裝歷史顛覆劇。該劇講述的是明朝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的一生。於2005年12月15日在湖南瀟湘電影頻道首播。

『叄』 火速求求明朝和日本倭寇打仗的,以及和豐臣秀吉打仗的影片,拜託了

《倭寇的蹤跡》導演:徐浩峰 編劇:徐浩峰 製片人:李銳 類型:動作,歷史 主演:於承惠,宋洋,趙圓圓,馬君,徐福晶

『肆』 明代戰爭史上有哪些戰爭值得被拍成電影

料羅灣海戰又稱崇禎明荷海戰、金門海戰、明朝荷蘭料羅灣大海戰,是中國古代規模比較大的海戰之一。自明朝崇禎六年農歷六月初一(公歷1633年7月6日)起至九月二十(公歷10月22日),明朝方面先後投入了戰艦150多艘,士兵幾萬人;荷蘭人方面印支殖民總部派遣數十艘最新式帶加農炮的戰列艦,在福建金門東南海岸料羅灣展開激戰,最後明朝水師在鄭芝龍(鄭成功之父)為前鋒以絕對優勢兵力擊敗荷蘭東印度公司與劉香海盜聯軍。
屯門海戰是發生在1521年(明正德16年)8月底至9月間,由廣東海道副使汪鋐指揮的在屯門地區抗擊佛朗機(中國古代指葡萄牙)人的戰役。屯門海戰是中國第一次抗擊西方殖民主義者的戰役,以明朝的獲勝而告終。
京師保衛戰或稱明京師保衛戰、北京保衛戰、北京之戰、明保衛京師之戰 ,是指1449年瓦剌首領也先攻打明朝首都北京,明朝在兵部尚書於謙領導下開始的一場首都保衛戰。

『伍』 萬曆抗倭援朝題材的電影,比較精彩的電影

電影的話,中國這邊拍得很少。可能是題材比較敏感吧。包括日本也比較避諱這段歷史。韓國拍得電影比較好的有《鳴梁》(國內又叫《鳴梁海戰》),可惜沒有明軍的鏡頭。另外電視劇還有一部《懲戒錄》,但是也是挺貶低明軍這邊的,一味地誇大朝鮮軍隊的作用,也是看著來氣。
除了影視作品,小說倒是有幾本寫得不錯的。我正好也對這段歷史很感興趣。凡是寫這段歷史的國內小說基本都看過,簡單談談個人看法。
1,高拙音的《龍戰三千里》,字數30來萬。寫得比較簡略,也就是把明史裡面的內容稍為復述了一遍。感覺不夠深入。
2,馬伯庸、汗青的《帝國最後的榮耀》,字數40來萬字。比高拙音寫得稍為帶點兒情節,但是依據也基本都是明史這邊單方面的資料。有些矯枉過正、反而過於誇大明軍的威力。還算有意思,但是40來萬字感覺份量還是不夠足,讀過一遍,沒有印象特別深刻的人物和情節。基本是對著明史照本宣科。但卻絲毫沒發覺明史裡面本身就有很多自相矛盾、疑點重重的地方。
3,妄語臣的《獵明》,字數200多萬。強烈推薦。這個說起來,是我今年偶然才發現的小說,在寫這段歷史的小說裡面,感覺是寫得最細、三方(中日朝)人物刻畫最深入、也最為客觀寫實的一本。看得出作者八成是詳細查了中國、日本、朝鮮等各方的資料,其中還有不少的邏輯推敲、隱含其中(比如沈惟敬這個人物的動機分析、大明朝廷內部的國本之爭、朝鮮內部光海君的奪嫡之爭、露梁海戰其中貓膩的影射諷刺等等),雖然這個作者名氣不大,但感覺這本不僅情節精彩、而且也最寫實,遠比前兩本比著中國單方史料、絲毫不做邏輯推敲、照本宣科、一看就是趕時間轉稿費的要深刻得多。200多萬字,洋洋灑灑,也把整個戰爭全貌、包括中間議和的曲折,包括中、日兩個視角的全方位展示,寫得都很到位。看完之後對中日雙方好幾個人物都覺得十分立體,感情復雜。
4,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第六本後半部分),字數大約不到20萬。當年明月在寫《明朝那些事兒》裡面,也著重寫過這段歷史。寫得確實比較有意思,老早看時覺得就挺好的。不過,在後來看過不少資料、尤其是上面妄語臣的那本《獵明》後,覺得當年明月寫得雖然也挺有意思,但是未免過於淺了些。很多隱藏在其中的東西都沒有深入發掘出來。(舉個例子,比如沈惟敬明史裡面寫是一個嘉興的小混混,卻會說日語。在那個年代,而且是對日本海禁幾十年的時代,怎麼可能有個普通小混混會說日語呢?放在信息發達的現代,估計嘉興市的小混混裡面也沒幾個會說日語,能和日本人談買賣的吧。而且普通小混混又怎麼這么容易被舉薦到朝廷、委以重任?這么大的疑點,當年明月也就是一提,絲毫沒有分析以下歷史隱藏的真相)
總之,看電影推薦韓國的《鳴梁海戰》,電視劇就《懲戒錄》。
小說裡面,沒時間就《明朝那些事兒》第六本後半部分,圖個樂呵就行。《帝國最後的榮耀》也還可以。對這段歷史特別感興趣的話,建議還是看妄語臣的《獵明》。越往後看越覺得作者其實挖掘得很深刻。
望採納。

『陸』 明朝打敗日本的電影哪的好看

您說的是明朝打敗日本的電影哪部好看嗎?《抗倭援朝》挺好看的。
1592年,即明萬曆二十年六月,日本關白(首相)豐臣秀吉為滿足擴張的野心,派出18萬人,入侵朝鮮。朝鮮軍隊不堪一擊,國王李訟敗逃到鴨綠江邊,向明朝求助;明朝萬曆皇帝應允朝鮮的請求,決定出兵朝鮮並多次打敗倭寇,最終取得了抗倭戰爭的最後勝利。

『柒』 《鳴梁海戰》是一部怎樣的影片


(前言:77年前,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野蠻侵入南京,製造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慘案,30萬同胞慘遭殺戮,12月12日,韓國電影《鳴梁海戰》在中國公映,今天寫這個抗倭電影影評,還可能有更多的解讀,但電影就是電影,今天,我們只談電影。)


在光化門矗立李舜臣銅像


100韓幣上李舜臣的頭像


又看了遍《鳴梁海戰》才敢寫這部影評。今年,有兩部電影我看了兩遍,一部是韓寒的《後會無期》,一部就是這部,在中國電影院觀影觀眾寥寥的韓國電影《鳴梁海戰》。


這部韓國電影是今年引進34部海外分賬大片中為數不多的韓語片,它在韓國可真的是「破紀錄如麻」,《鳴梁海戰》的觀影人數在韓國已經接近1700萬,而韓國的總人口才5000萬,韓國女總統也作為一名普通觀眾買票觀看,該片在美國上映後,也創造了韓片海外票房最高記錄。


《鳴梁海戰》電影內容很簡單,講述了韓國海軍統帥李舜臣臨危受命,面對日軍,敵我力量懸殊,以12艘舢板船大破日軍海軍的300艘戰艦的一個軍事神話的故事,「今臣戰船,尚存十二」,這八個字是他寫給朝鮮國君李昖的請戰書里的一句話。據說在今天的韓國海軍軍官學校宿舍牆壁上懸掛著這句標語。而也是據說,韓國的海軍航徽上也有龜船的標志,是對這位海軍英雄的致敬。


但韓國的高票房但在中國卻水土不服,《鳴》在中國口碑和票房就很不好,中國觀眾並不熟悉李舜臣,大家一看是韓語海戰,就自動屏蔽了觀看的慾望。很多歷史專家不屑於此電影韓國人意淫歷史故意抹去明朝參戰並決定戰爭成敗關鍵的史實的囈語,更有影評人批判該片是韓國」橫店「製造的類似手撕鬼子般的煽動韓國的抗日情緒的「神」片,但我老虎認為,拋卻韓國人種種,除卻歷史糾結和民族情緒,《鳴梁海戰》是一部在很多方面,尤其是在劇本故事敘述上,是今年難得一見的好片,甚至超越了很多我們頂禮膜拜的好萊塢大片。


首先《鳴梁海戰》電影很好看,電影作為藝術的一種,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感染人,我無意去探究電影真實歷史是什麼,我只關注電影藝術對人的代入感,這種感覺很像我們都知道電影的聲音是從影院旁邊的音響發出來的,但我們更願意相信聲音是電影屏幕發出來的一樣,就算是在弘揚主旋律,電影好看就是一部優秀的藝術品。電影的情感宣洩的酣暢淋漓,能把人心緊緊抓在。整個電影前緩後急,觀影過程中一直能讓觀眾感受到電影的莊重感和緊迫感。


一個小時的海戰場面,「絕無尿點」。特效點贊,長鏡頭和特寫節奏把握很好,無論是安宅船、關船、還是朝鮮鬼船等,還原度都非常高,無論從海船造型,纜繩鐵錨特寫,日本軍人的佩刀服飾造型,眾多船隻水面交錯穿行,鏡頭都很真實,非常好的還原了海戰,電影氣勢起來,是導演的認真和功力,幾個海戰的長鏡頭,大小場面把握的都很好,從數十個群眾演員賣力演出,到水流變化,甲板的擠壓,海底仰視,刀尖滴血,都能激起觀眾內心觀影的滔天巨浪,這背後就是韓國電影強大電影製作功底的支撐。拉開了中國電影「100個非誠勿擾」的距離,


《鳴》的故事講述的很好,雖然電影在中國公映被坑爹的刪減了20多分鍾,但電影的精髓還在。電影故事性很像好萊塢的電影《300,帝國的崛起》,一個簡單的故事講得波瀾起伏,前面鋪墊李舜臣這樣一位孤臣孽子的困境,後面逐層撥開一場酣暢淋漓的勝利,李舜臣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悲壯感彌漫著整個電影。《鳴》的電影劇本是電影最優秀的表現,劇本採用了經典世界電影流行的「大情節」的設計,劇本有明顯的因果關系,閉合式的結局,線性時間,外在沖突,單一和主動的主人公,和連貫的現實,,整個電影圍繞著一個主動主人公李舜臣構建的故事,以及他所主導的一場以弱勝強,挽狂瀾之將至,扶大廈之將傾的戰爭。電影里提出的問題都得到了解答,激發的情緒都得到了滿足,《鳴梁海戰》的高票房,並不光是韓國民族情緒的宣洩,而是劇本電影講述故事的勝利。


非常有意思的是電影最後里的兩句台詞。一句是戰爭勝利結束,朝鮮戰士在船艙里,一位戰士說,不知道我現在受的苦後人能不能知道,另一句是最後李舜臣說的,這個深仇大恨,不知道什麼時候能結束。聽完這兩句話,我噗嗤一聲笑了出來,這和好萊塢老師學的痕跡很重,但非常討好觀影的年輕觀眾,笑場也罷,讓觀影人一直緊綳的心放鬆下來,感慨著,內心有已經有準備把家人拉來再看一遍的沖動。


幾位主演非常精彩的表演讓電影更上了一層樓,電影的後半段,幾乎沒有台詞,就靠幾位主演的眼睛的特寫傳遞情緒。崔岷植飾演的李舜臣,眼熟堅毅,而飾演反派海賊王的柳承龍,你發現他的眼白更多一點,因為是演員一直傳遞著反派角色翻著眼睛鼻孔朝天看不起人的狂妄自大的情緒,


很多人覺得《鳴梁海戰》電影配樂太吵,但我覺得這是這部電影最出彩的地方,《鳴梁海戰》的電影配樂完成了對電影的非常好詮釋,很好的渲染了戰爭緊張的氣氛。我第二次觀影更仔細的去聽,電影前半部分舒緩的節奏,但電影音樂卻豐富多彩,鬼子兵出征的大鼓和低音號,會議兵營里緊張的小鼓,和兒子聊天的鋼琴,層次清楚,也沒有對電影情節喧賓奪主。電影十分鍾後,把握節奏的大小提琴開始激烈起來,讓人慢慢呼氣就快了,開始海戰,就是大氣磅礴的交響樂了,音樂和炮擊喊殺聲的音效就將觀眾帶入到了海戰情境中,觀眾開始共鳴,被感染,被吸引。電影的音樂偶爾會戛然而止,在硝煙中,李舜臣堅毅的目光掃過觀眾,慢慢,音樂開始嗚咽低吟,伴隨著鳴梁海峽喧囂的海水的節拍,這和聲就像「男人粗狂的哭聲」,感染著觀眾,眼睛不由就濕潤了。


《鳴梁海戰》,今年引進的最好的一部國外大片,幾乎能打滿分,強烈推薦觀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