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助一部國外的電影,講的一種神奇的葯丸
《永無止境》
B. 我剛過一步外國電影,講的是國外中世紀的醫生,那個時候人們還沒有「開腹」手術,叫什麼名字
德國電影《神醫》?
影片背景設置在11世紀的波斯,一位英國人為了學習醫術掩蓋其天主教徒的身份,加入了伊斯巴罕一所只招收猶太人的醫學院。他治隨的老師名叫阿維森納,是歷史上著名的猶太科學家、思想家和醫生。阿維森納的著作達200多種,最著名的有《哲學、科學大全》,在當時是高水平的網路全書;另一部巨著是《醫典》,直到17世紀西方國家還視為醫學經典,至今仍有參考價值。《神醫》結合史詩與虛構,展現了在那個被愚昧和迷信統治的世紀里一群人探索真知的無畏精神。
C. 有哪些有關於醫學的電影
《罪與錯》《萬物生長》《流氓醫生》《叫我第一名》《心靈點滴》《天下父母心》《恩賜妙手》《傳染病》《達拉斯買傢俱樂部》《你體內的魚》《不拿錢的醫生》《黃熱病》《拯救大兵瑞恩》《陸軍野戰醫院》《末世獨裁》《醫生故事》《記憶拼圖》《阿羅史密斯》《神跡》《無語問蒼天》
D. 一篇尼古拉斯凱奇電影《變臉》關於醫學方面 醫學方面 醫學方面的觀後感 300字左右
從美國的這例「變臉」手術當中,我們可以看到現代醫學所謂的全臉移植手術實際與電影《變臉》中的情形大為不同,前者只應用於那些面容由於疾病或外傷而被嚴重毀損的患者身上,並非因整容需要而實施。面部移植手術無論從患者的選擇還是手術的執行上都有著嚴格要求,另外,伴隨這項手術的心理和倫理問題也不容忽視。事實上,全臉移植手術一直是在爭議中前行。在2007年針對燒傷整形醫師的一項調查中,盡管有78.7%的醫生承認現有的醫療技術尚不能滿足所有面部損傷患者重建的需求,但只有26.2%的醫師贊成在抑制免疫的基礎上施行面部移植手術等CTA(Composite Tissue Allotransplantation,復合組織異體移植);更有10%的醫師反對一切CTA。這又是為什麼呢?
CTA是一類手術的統稱,包括手移植,腹壁移植、面部移植等。與傳統意義上的器官移植(例如肝移植、腎移植)相比,CTA的特殊性在於移植物的組織類型更復雜,涉及功能更多,操作難度更大,經驗也更少。在這其中,面部移植尤為突出。人類面部不但涉及外觀,而且包含表情、視力、呼吸、咀嚼、感覺(嗅覺、觸覺)等多種功能。面部毀損不但會帶來上述障礙,更會給患者的社會交往和心理健康帶來極大影響。長期以來,盡管整形外科技術在不斷進步,但仍不能滿足一些重度患者重建面部的需求。在這種情況下,「面部移植」成為當前治療此類患者的終極選擇。
面部移植是個好設想,但要實現它卻並非一蹴而就。1963年,一組厄瓜多外科醫生第一次嘗試了手移植。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手移植可行,那麼對那些喪失勞動能力的患者而言無疑是巨大鼓舞。然而此次冒險的結局令人失望:由於缺乏強有力的免疫抑制劑,術後三周移植手就遭到了強大的排異反應而不得不切除。1976年環孢A的出現使得人們對手移植再次產生了興趣,這次的移植手堅持了300天,但皮膚強大的排異反應仍使得此次手術功敗垂成。直到上世紀90年代末,聯合免疫抑制葯物的出現使得抗排異效果大大提高,來自法國、美國和中國的三組醫療人員終於分別實現了成功的人手移植。由於手的組織學結構與面部類似(諸如都有肌肉,骨骼,運動和感覺神經,小血管等),手移植的成功使得人們對面部移植燃起了熱情。
到目前為止,面部移植仍然作為面部重建的終極手段在爭議中進行。科幻故事中神奇的「變臉」還遠未在醫學實踐中實現,其主要障礙與其他移植手術類似:還是異體器官所帶來的排異反應。要跨越這個障礙,只有基礎醫學研究取得人造器官等重大突破才有望解決。在此之前,醫生們能做的只有不斷改進手術技術,一是力求能夠不通過移植就能達到良好的面部重建效果;二是希望一旦採用了面部移植,能夠通過技術使得移植後的面部功能恢復得更好些。
E. 推薦幾部關於醫學上的電影,最好是解剖一類的!
惡魔實驗 1985
花之血肉
他不會死
地窖人魚
聖母機器人
惡魔女醫生
困惑的浪漫
切膚之愛
世界殘酷寫真
地下影帶系列
黑太陽731
恐怖解剖室
解剖狂魔
地獄解剖
來自地獄
F. 以前看過一部國外電影,幾個大學生(忘記是不是,反正是做研究)做瀕死實驗,發現可以靈魂出竅。
謝謝樓上的。
《別闖陰陽界》Flatliners (1990)
五名醫學院高材生策劃探死亡奧秘,在一個夜晚進行實驗,他們輪流躺上手術室進入死亡狀態,再由守同學救活。但是當死而復生的興奮與成就感消失後,竟然揮之不去那段驚悸駭人的恐怖回應……
http://ke..com/view/14612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