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俄羅斯電影坦克大戰影評
看到了一個完全不了解蘇聯與俄國差別的人評價,也有點兒想寫東西了……首先要了解蘇聯時代的戰爭片電影與文學,有戰壕派,主張描寫戰爭的殘酷性,對血肉橫飛的場景頁游描寫,其次,還有一派是類似中國的委婉派,所以蘇聯戰爭電影里時常會描寫一些很溫馨的場景,例如電影敖德薩里經常有士兵與朋友聊天的溫馨場景(然後突然一枚炸彈把士兵的位置爆炸了,沒有血肉橫飛,但整個敘事卻比單單描寫哨兵被炸死更能觸動人心)、還有時不時在廢墟里彈起來手風琴……《這里的黎明靜悄悄》應該算是這一派的文學電影。蘇聯二戰題材的電影與當時的戰爭文學是分不開的。這是一個蘇聯電影里比較常見的。這是蘇聯戰爭電影不同於美國好萊塢電影的一個重要差別,就是文藝性很強,所以這部White Tiger 2012在敘事方面也繼承了這種藝術氣質。俄國人拍的《動亂時代》,描寫古代俄羅斯與波蘭的血海深仇的那部電影,也是這種拍法,很文藝,很神秘,就是線性敘事看上去都不是線性敘事的樣子。
但是到了現在俄國人拍的二戰電影里,看不到這種明顯區別了,前些年的《斯大林格勒》的導演就是蘇聯時代培養的,還看得到很多蘇聯電影的風格,只是他的電影里多了一些新思維,還有一個描寫一個女記者跟一名蘇聯女軍官一起堅守在列寧格勒忍受飢餓的電影《列寧格勒》,也有一些新思維。這些新思維不能簡單看做是俄羅斯民族主義,而是一種對蘇聯文化的排斥。但是隨著西方近些年對俄國的壓迫,俄國人好像放開了對蘇聯文化的刻意壓制,在電影里比較明顯的就是前些年俄國拍的《布列斯特要塞》在結尾明確提到了那些他們的先輩不是俄羅斯民族主義者,所以導演安排的旁白是,他們的理想與他們所作出的貢獻。這個他們就是蘇聯人,而非俄國人,這是很多不了解俄國與蘇聯差別的影迷所看不懂的一個點。
所以這部《White Tiger》2012,其實原文翻譯有錯,不是坦克大戰,對決,而是白虎,整個對抗狩獵白虎的過程有點兒像西洋文學史上的名作《白鯨》。而這部電影實際上也很少提到俄羅斯民族主義,不算是嚴格的宣傳片,應該是一種後葉利欽時代蘇聯意識的一種微弱浮起,整個片子倒是可以看成是新思維的俄羅斯民族主義者認為戰爭結束了,但是蘇聯反法西斯者還看到了法西斯的種子還在,所以那個被很多人當成神經病的坦克車長到了電影最後,還在念叨著白色虎式百年後還會出現。
B. 俄羅斯電影影評
我是復制的!!!!《兵臨城下》難能有女人熱衷於在戰爭片中尋求自身的價值,權利永遠不是她們最終追逐對象,與此同時女性似乎往往在戰爭中扮演著浪漫因子的締造者。連我也不相信自己是戰爭狂人,可是卻某種意義上極度痴迷著戰爭片,尤其在整個人傾頹殆盡之時,眼球竟然也能聚焦在這種名叫戰爭的男人游戲中絲毫無轉動之力。
兩年裡第三次看《兵臨城下》(Enemy at the gates),之前的幾天感覺自己就要倒下了,被無形的槍林彈雨狂掃,心中大義凜然地高呼著:「向我開炮!」實則心知肚明子彈還沒上膛你丫準保第一個躺倒裝死。
再次遭遇另我窒息的狙擊手瓦西里-扎伊采夫,一個神槍手,最高稱謂,甚至遠高於歷史賦予他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中的HERO。
一個原本烏拉爾地區的牧羊童,澄澈的眼眸透過獵槍的準星只有惡狼的賊眼,意念中祖父的一個聲音鳴響:「我是一塊石頭,我一動不動,慢慢地將雪含在嘴裡,這樣它就不會感覺到我的呼吸,我從容不迫讓它靠得再近一些,我只有一顆子彈,瞄準了它的眼睛,我的指頭輕輕按在扳機上,我沒有顫抖,我現在是一個大男孩了......」一槍擊斃的精準!
然而可笑的開場拉開帷幕,蘇軍沖鋒,指揮員大喊:「領到槍的人往前沖,沒有槍的從犧牲的人身上拿。」神槍手瓦西里竟然沒有配到槍,被發到的只有五顆子彈。他最大的願望就是「我要槍!」
一片屍骸下,瓦西里就用他手上的五顆子彈五槍擊爆德軍高官的五顆頭顱!
於是數十名德軍軍官的頭顱先後被瓦西里射開了花,在戰爭期間,敵人的恐慌不堪,急忙派遣號稱「軍中第一狙擊手」的柯尼格少校來「獵殺」瓦西里,瓦西里終於棋逢對手。雙方暗地的廝斗甚比地對空的襲擊還來得動迫人心。
瓦西里發現對方的瞄準鏡反光,讓奮死營救的愛人舉起一塊碎玻璃,德軍少校從而暴露方位被擊中了右手,然而卻距瓦西里的目標頭顱還遠,較量還未完結......
瓦西里助手騰空一躍,被德軍少校一槍擊落,生死只在一瞬。真是有高手過招的快感,Oneshoot,Onekill的狙擊手境界!
說實話,德軍少校的死法是本片的敗筆,他以為成功以後,竟然晃悠悠地走在空地上,偏偏被瓦西里來了個明目張膽的射殺,這完全背離了狙擊手的原則。
自古「英雄救美」,這里偏來個「美人救英雄」,美麗的猶太姑娘塔妮婭勇敢執著,不但輔助瓦西里在一個回合中贏得了勝利,還為了鼓勵瓦西里英勇殺敵,半夜時鑽到了他的毛毯下面,倆人之間一番火熱的激情瞬間爆發,戰爭中的愛情以此種隱澀的形式賦予了更猛烈的實現,直另人感到世間單純貪圖肉慾快感的淺薄和蒼白。正如男同胞談及瓦西里的槍法自然會拿CS說事,女人看戰爭的視點自然會女人特色,危情時刻迸發的激情慾呼不得的高潮更是妙不可言,亂世下的愛情定會驚天地泣鬼神!
然而花開兩朵各表一枝的說,這種愛情模式飽含著好萊塢類型片的色彩,比如有的觀眾一看到朱迪勞和女主角同時入畫就會猜測到結局肯定是男女主人公厲經戰爭磨難,最後在戰地醫院重逢,因為兩人必然會失散其中一個必然會受傷,是的,不出人所料,然而就是俗套怎麼樣,看到瓦西里走向躺在病床上的塔妮婭,鏡頭拉遠呈現大景深全景,誰的心裡不是酸甜苦辣百味俱全?排除結局套路不管,第三次觀看,我更多注意了一下它的場面調度,發現導演還是設計得用心良苦的,類型片也自有類型片的長處
C. 俄羅斯電影伊蓮娜的影評
一句話評論
灰藍色的色調,手持式攝影造成的失焦、晃動的現場感,讓影片顯得很生活化。而且安德烈·薩金塞夫在戲劇高潮時的沉默的處理,讓影片回味無窮。 ——綜藝雜志
影片的「低調的敘事」,賦予了全片一種耐人尋味的感受。尤其是結尾的「冷處理」的方式,的確讓影片顯得很有個性。
D. 俄羅斯電影主要特點是什麼 急需哦 要長點點的 作業啊
簡述俄羅斯類型電影的探索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經濟政策進行了全面的調整。然而,在沒有做好預測的情況下,蓋達爾和丘拜斯等人的「休克療法」及私有化,不僅沒有創造出市場經濟,恰恰相反,私有化打消了提高效率的任何希望。人們期待的潘朵拉盒蓋打開了,然而釋放出來的卻是惡性的通貨膨脹。從1991年到1998年,俄羅斯的國內生產總值累計下降了49.4%,可以說是喪失了半壁江山。而1998年8月再度爆發的金融危機則使俄經濟幾乎跌到崩潰的邊緣。
在全國經濟危機的大背景中,俄羅斯生產滑坡,物價飛漲,國民生活水平下降,整個社會混亂無序,這給經濟市場化的實踐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到目前為止,真正自然的、正常的市場經濟在俄羅斯依然只是一個誘人的「期待」。而在這種期待中,俄羅斯的電影業遭受了沉重的打擊,從創作生產到發行放映幾乎全線崩潰。不過,熱愛藝術的俄羅斯人並沒有放棄他們的電影,在基礎設施落後、資金短缺的情況下,在好萊塢高科技和純娛樂性緊緊吸引著人們眼球的壓力中,俄羅斯電影的探索之路一直在緩慢地鋪延著
1、「類好萊塢」電影:舶來品,找不到落腳點
俄羅斯取消對進口影片的限額規定後,大量質量參差不齊的外國影片,尤其是美國影片蜂擁而至。憑借著低廉的價格和令人眼花繚亂的「文化快餐」,美國電影及時有效地佔領了俄羅斯的電影市場。在巨大的商業利益面前,俄本土電影的創作者們帶著不同的目的,紛紛對好萊塢電影進行借鑒或仿造。這其中,許多影片粗製濫造,少有藝術價值。但也有一部分影片凝聚著創作者的思想和個性,既能吸引觀眾,也不失藝術水準。
愛情是電影永恆的表現主題。俄羅斯電影創作者在「移植」好萊塢愛情片的模式時,雖然不同程度地保留了能吸引觀眾眼球點擊率的純娛樂性場面描述,但有些影片仍不失藝術品位,印帶著俄羅斯人特有的高雅。《雨痕》(維·納哈勃采夫-姆拉德希依導演1991)是一個現代版的希臘神話。影片讓年輕的女音樂工作者和歸國的中年音樂家在未解的謎團中相識、相愛,直到謎團解開。影片繼承了希臘神話的傳統,流露出一種人受不可知命運擺布的痛苦。1998年,老導演彼·托多羅夫斯基的《愛情三重唱》放棄了對時代的思考,把表現的觸角伸向了當時時髦的三角戀愛上。作者雖然調用了俄羅斯式的懸念、諷刺、幽默、抒情等各種手法,但思想內容和藝術水平卻遠遠不及作者以前的《戰地浪漫曲》,以致「不知為什麼,觀眾對影片沒有反應」。[1]影片《12月的音樂》(德霍維奇內依導演1996)同樣出於商業考慮,描寫了一個出國僑居的男子回國後同一對母女陷入三角感情的糾纏之中的故事。影片最後的悲劇結局似乎從一個側面透露出了俄羅斯人當前的陰郁情緒,但陳俗的愛情模式卻把本來就心情不好的觀眾給趕走了。
黑社會勢力是好萊塢電影常用的表現素材。在俄羅斯,影片審查制度解構後,一大批表現俄社會動盪的黑社會片開始興起。1992年,導演甫·普洛特金拍攝的影片《為了活下來》,講述了一個退伍軍人在擔任登山營主任期間同黑社會勢力斗爭的故事。影片既借鑒了好萊塢影片驚險緊張的打鬥場面,也繼承了俄羅斯電影細致地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優良傳統。雖然情節簡單,但影片表達手法多樣化,既有紀實主義創作原則的運用,也有兒童電影的特徵,發行情況比較好。1997年,阿列克賽·巴利班諾夫的《兄弟》同樣以復員軍人同黑社會的斗爭為背景。影片主人公達尼拉為了救哥哥同黑社會勢力展開生死之戰,最後達尼拉幹掉了黑社會分子,拿了他們的錢,分給他認為需要的人,然後便坐車離開了彼得堡。影片得到了觀眾的認可,但達尼拉由一個朴實無華的小夥子變為冷酷的殺手卻引起了很多人的爭議。
幫匪題材同表現黑社會勢力的影片緊緊結合在一起,但在俄羅斯,這一類效仿好萊塢模式的電影更多地把批判的觸角伸向了現實社會。1991年,瓦·契柯夫的《俄羅斯輪盤賭》把美國電影《邦尼和克萊德》的情節模式借鑒過來,真實准確地表現了俄現實社會動盪、混亂的情狀。影片中許多格鬥、槍戰的場面驚心動魄,極近好萊塢商業電影的風格。難怪有些俄羅斯影評人稱它為「當代俄羅斯的邦尼和克萊德」。1998年,瓦·托多羅夫斯基的《聾人之國》通過兩個女孩的前途命運再次觸及到了俄羅斯當時的社會現實。影片故事情節簡單,但情節設置上運用了現代電影的諸多元素:愛情、友誼、金錢等等。敘事方式上,黑社會、毒品、脫衣舞等調料的加入,則進一步增強了影片的可看性。盡管影片存在一定程度逃避現實的嫌疑,但卻典型地代表了俄羅斯「第二浪潮」電影創作者的風格和趨向。2000年,新成立不久的「煉金術電影公司」推出豪華電影《黑幕》。該片在普通的偵探、幫匪情節中加入了隕石墜落、日蝕等宇宙的天災的自然現象,以適應美國大片培養起來的新的消費群體,不過影片在藝術上沒有突破。
1998年,阿斯特拉罕導演了影片《死亡合同》,該片可以劃歸到恐怖片的范疇中去。創作者想以一個移植人體器官的秘密場所的殺人行徑來製造恐怖氣氛,但影片因為過於暴露的商業目的和迎合傾向沒有得到觀眾的認可。1999年,瓦西里·皮楚拉導演的最新影片《綴滿鑽石的天空》比較受歡迎,但整體上處理的略顯粗陋平庸。2000年,亞歷山大·澤利多維奇對昆延·塔倫蒂諾的效仿之作《莫斯科》做得比較好,但同真正的美國商業片相比,差距還是比較明顯。
總體看來,俄羅斯的「類好萊塢」電影在樣式上「面面俱到」,而且有一部分在揭示社會問題方面也有一定的深度,但在吸引觀眾方面,卻不盡人意。除了還沒有掌握樣式電影的特點和規律之外,或許根本問題在於,好萊塢模式化的電影在俄羅斯的傳統中根本找不到落腳點。所以,好萊塢模式要確立自己在俄羅斯的牢固地位,還需要真正的時間。
2、喜劇片:本土品,讓人笑不起來
據調查,目前在俄羅斯影院放映的影片中,最受歡迎的是喜劇片,這或許契合了俄羅斯人生性善良和狂放的特點,也或許是因為沉重的現實生活使人們對喜劇樣式有所鍾愛。但是,現今的俄羅斯喜劇電影中卻少有純粹的喜劇片,導演們每當涉足喜劇時,總會流露出一種陰暗的底色或是含淚的笑。
1991年,艾利達爾·梁贊諾夫自編自導的《天堂》以隱喻的手法表現了一群被時代遺忘的藝術家和不幸的老人們的艱難生活。影片最後,在外星人的幫助下,這群人乘坐一輛奇特的火車飛上了天。影片獲得1992年最佳故事片「尼卡」獎。但導演失去了他一貫的幽默感,影片中醜陋荒誕的環境和精神似不正常的人讓觀眾產生厭惡感。1996年,梁贊諾夫的《你好,傻瓜》登上了當年排行榜的首位,但是影片中加入的大量笑料卻給人一種沒有生活根基的感覺。看來,有才華的梁贊諾夫面對凋敝的生活,也全然沒有了笑的慾望。
1995年,亞歷山大·羅果日金的《民族狩獵的特別之處》很是吸引觀眾,電影票房以及錄相帶發行的收入都達到了與西方大片不相上下的水平。影片把俄羅斯的傳統愛好:喝酒與狩獵融為一體,通過狩獵過程中的各種奇遇製造出大量笑料。然而,洋溢著輕松歡笑聲的《特別之處》同樣不是純粹的喜劇,影片透著尖銳的諷刺意味對民族生活中的「酒文化」進行戲謔。1998年,羅果日金的《民族垂釣的特別之處》則把意猶未盡的伊沃爾金將軍一幹人帶上了更加熱鬧的垂釣之旅。影片大膽杜撰了一些離奇的情節,讓伏特加酒的味道蔓延到了軍事演習中的軍艦上和非法侵入鄰國水域的潛艇中,搞笑目的十分明顯,影片向純喜劇的方向進了一大步。
1994年,俄羅斯第二浪潮的中堅人物謝爾蓋·里夫涅夫推出影片《鐮刀與錘子》。該片講述了通過改變性別將一個普通人變成時代需要的典型人的荒誕故事。影片是對斯大林時期文化與政治的滑稽調侃,充滿了尖刻與機智,但卻極端陰郁。1993年,富有幽默感和喜劇才華的尤里·馬明用《通向巴黎的窗口》表現了俄羅斯人在出國大潮中的心態。作者以謹慎的態度探索了一種能夠表現俄羅斯人對國外生活復雜心態的藝術結構:通過在牆上開個窗戶,讓夢想去巴黎的人開開眼界,再回到現實中的俄羅斯來。該片獲得當年「震盪」電影節導演獎。不過,牽強附會的情境和並不可笑的打鬧卻使影片質量大大受損。1995年至1996年奧塔爾·約謝利阿尼推出系列片《匪徒列傳》。其中《匪徒列傳,第七章》是一部結構很好、充滿憤怒和嘲諷的電影。影片敘述自中世紀以來到蘇維埃政權時代直到今日這個槍械泛濫、黑幫橫行的污濁社會中人類的愚蠢和暴力。影片中有不少令人發笑的東西,但這種笑是板著面孔咬牙切齒的笑。
此外,一些本來很好的喜劇或情節劇由於過分沉溺於鬧劇手法而遭到損害。比如巴德爾·隆金敘述一個礦工小鎮里好人與壞人「斗爭」的《婚禮》(2000),弗拉基米爾·緬紹夫描寫1983年莫斯科的《眾神的妒忌》(2000)以及弗拉基米爾·福金講述一座房子里住過幾代人的《富人之家》等等。
在當前的俄羅斯,喜劇電影的創作還沒有真正步入到純喜劇樣式的軌道上來,許多影片無論是揭露過去蘇聯時期的風習或是譏諷當前的社會現實,創作者不是要我們發笑,而是使我們感到一種刺痛。而且當前俄國人對荒誕美學的熱衷太過痴迷,以致使本土的喜劇越來越趨向概念化。可能是現實太沉重了,電影工作者高興不起來,廣大的人民也同樣不能純粹地「喜劇」一回。目前,俄羅斯喜劇樣式的電影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遠遠沒有形成規模。
3、「新俄羅斯人」電影:新生兒,長大還需時間
「新俄羅斯人」電影是在俄羅斯新貴現象產生之後應運而生的。所謂「新貴」,就是那些在蘇聯解體後利用種種渠道迅速發家、過上優裕奢華生活的商人,他們多居住在莫斯科、聖彼得堡等大城市。「新俄羅斯人」影片以他們為主要表現對象,通過他們生活的場景及其經歷折射出當今俄羅斯社會的現實狀況。
1995年,阿勃德拉什托夫和明達澤導演的《一個乘客的劇本》,比較類似於「新貴電影」。該片虛構了兩個社會形象:法官和被審判者。年輕人在蘇解體前被牽連入獄,蘇解體後,他出獄並躋身於新貴之列,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火車上看到了曾經審判過他的法官(現在成為列車員)。於是他便開始了有計劃的報復行動 然而最後,死去的卻是年輕人。影片主要表現了一種報復心理。雖然該片在柏林電影節上獲銀熊獎,但在國內卻反映平平,可能是作者的虛構太過於一廂情願,人們根本不願意相信。
1996年,阿斯特拉罕的《一切都會好的》給人們編織了一個似乎更不大可能的童話:一個發了財的俄羅斯新貴回到故鄉要建設一座娛樂中心;他的兒子獲諾貝爾獎並回國,還愛上了一個將要結婚的姑娘;而其他的幾對年老、年輕的戀人也最終走到了一起。影片是應時之作,因為過分地迎合「新貴」老闆的心思,過分地美化他們的形象,而使影片的藝術質量大打折扣。雖然影片比較好看,但卻沒有引起人們太多的關注。
1998年,影片《莫斯科》沒有迎合「新貴」心理,而是毫不留情地把批判的鋒芒對准了他們。在影片中,「可愛的」新貴們無聊空虛的形象被淋漓盡致地展露出來。2002年,影片《有一次在俄羅斯》可以劃歸到「新貴」影片中去。該片意在描寫俄羅斯經濟寡頭別列佐夫斯基。
美國神話找到了西部片這一類型來表現自己200年的歷史,銀幕上出現了誠實的行政長官與狂暴的匪徒鬥法。而俄羅斯的電影創作者們在探索中也試圖打造自己的類型品牌——俄羅斯新貴電影。美國的西部神話通過善與惡的沖突,迸發出了民族文明和社會規范的火花,無論在藝術上還是在思想上都成為美國電影的標識。而俄羅斯新貴影片卻全然沒有找到適合自己走的路。他們在打造本土品牌的時候,不自覺地走了兩個極端:要麼把「新貴」們美化得一塌糊塗;要麼把他們醜化得面目全非。這些影片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當今俄羅斯社會的現實情狀,但卻由於缺乏客觀的描寫、冷靜的思索以及足夠的耐心,整體質量不高,「生長」還需呵護。
4、等待「後蘇聯」類型電影神話
在俄羅斯,除了30年代的喜劇電影以及60年代蓋達爾的影片之外,基本上沒有類型電影的傳統。因此,「以那種魅力四射的壞蛋為主人公的類型電影及恐怖電影在我們的電影中沒有根基。近年來有人企圖嘗試這些類型,但多以失敗告終。」[2]俄羅斯老導演彼·托多羅夫斯基似乎不太贊成民族電影走類型化的路子。然而年輕一代的導演們卻有不同的看法。Н·列別捷夫(1991年推出處女作《蛇泉》)說,「在今天的情勢下,類型電影的製作應該從零開始」。[3]對此,教師А·米塔似乎也持同樣的觀點。他說,「最近幾年俄羅斯觀眾變化很大。十年前只有專家才能看到的影片現在每天都在電視上放映。 從接受信息的水平看,我們的觀眾已接近歐洲觀眾。 年輕人喜歡美國電影,他們偏愛不具俄羅斯特色的槍戰片、恐怖片。興趣愛好的改變是一個不可逆轉的進程。」因此,「俄羅斯電影必須先達到世界電影的質量和水平,掌握嚴格區分電影的類型原則,然後才能考慮其特殊道路。」[4]
目前,俄羅斯電影「國家定貨」的時代已經消亡,「蘇聯電影」以及它的「貢獻」也已成為歷史的陳跡,新的局面是一份四分五裂的遺產和復雜無序的生存環境。在這種「痛並快樂著」的態狀中,俄羅斯電影能否走上類型電影的發展道路,能否重新演繹前蘇聯電影的神話,我們不做預測,只有等待。
E. 如何評價俄羅斯根據車臣戰爭而拍攝的電影《煉獄》
看了煉獄這部電影,心情久久不能平靜,被影片中近乎實戰的鏡頭所震撼,該片的真實感可見一斑。電影的情節並不復雜。俄軍和車臣軍隊圍繞格羅茲尼的一家醫院展開爭奪,醫院幾度易手。一隊俄軍被車臣叛軍包圍,陷入困境。危急時刻,上級的救援部隊——一支特戰分隊及時趕到,並沖入醫院支援;一輛T-80坦克在接近醫院時履帶被炸斷,坦克指揮員拒絕了車臣叛軍的誘降,用炮火為被圍困的俄軍打開了勝利之門。
F. 《絕殺慕尼黑》觀後感5篇運動題材電影精選影評
《絕殺慕尼黑》是由導演 安東·梅格爾季切夫執導的運動類電影,希望以下影評對你有所幫助!
《絕殺慕尼黑》 觀後感 一
12分39秒G教練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鎖定了目標-「戰勝美國隊」。這便成為了通篇圍繞的核心戰略。 故事 情節之簡單,除此之外再沒有什麼曲折的支線劇情。
影片之所以獲得極高共鳴還在於,他使用極平實的故事揭示的卻是真實世界最深刻的道理。當教練G 宣布將要在慕尼黑奧運會上戰勝美國隊的想法時引發了上層不小的震動。從時間上看雖然只有幾個片段,但足以表明任何一個戰略目標,無論最終發布時是雲淡風輕還是意氣風發。其過程的嚴肅程度和意義的深遠影響都是不容忽視的。它深刻的表達了機構最上層的核心價值觀。並由最權威的人士對最終結果承擔著主要責任。換句話講,如果因為制定了錯誤的目標而招致的輿論和媒體壓力並不會由某個球員來承擔。
戰略制定了,接下來就是漫長的實現過程。影片中也是這樣,在確定了目標之後,一系列為之達成的情節依次展開。在這個過程中作為全隊的統領教練G既需要按照計劃根據前文所鋪墊的新 方法 實施訓練,比如帶領隊員深入美國,熟悉了解他們的習慣特點;也不得不應對各種各樣突如其來的意外情況,比如謝爾蓋的傷、薩沙的疾病,眼疾的缺陷,隊員的離隊;還必須處理好自身所背負的生活壓力-兒子的手術。
從講故事的篇幅大致能看出來,作為這樣一個團隊領導人的日常工作模式。與制定目標時的高瞻遠矚,指點江山不同,踐行使命的過程是一種日常到近乎枯燥的單調: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重復重復又重復,細節細節再細節。沒有哪一天與眾不同,而每一天又都格外的重要。這就是一個偉大項目落地過程的真實寫照。
按部就班體現了G教練管理能力,如何將龐大的整體目標分解在日常中消化。而突發狀況的應對則考驗著G教練的領導能力。有些小問題沒有及時處理,有可能會引發嚴重後果,就像如果不是能夠發現隊員的眼睛問題,並為其購買隱形眼鏡,就很優肯能失去一名優秀的中鋒。有些時候看似不可逆轉的災難也會在日積月累的付出後峰迴路轉。就如同G教練在細枝末節處對隊員散發出的關懷和照料在最終團隊即將面臨土崩外界之際將所有人的心擰成了一股繩。甚至在最緊要關頭仍是這份執著打動了上層決策團隊,為贏得比賽取得了根本的先決條件。
影片中曾反復的提到了「為國家工作」的字眼,然而最後一刻,挽回出走球員的真實原因卻僅僅是「我像在家一樣」。通過在全球范圍內對不同行業不同屬性的團隊觀察發現,絕大多數隊員都表現出了相似的矛盾性:
不動腦|團隊中的隊員都是非常低智的,他們會跟著喊各種 口號 ,但其實並不一定知道自己在喊什麼。更不要想讓他們真的把這些口號放在心上。所有深明大義的旗幟,造福蒼生志向都更像是領導者們的思想游戲。不論根系多麼龐大,枝幹多麼發達,落在隊員面前都似一片落葉,優哉游哉。也難怪坊間常說「世間最難做的兩件事,是把我的話放進你耳朵,把你的錢放進我口袋!」
小聰明|團隊中的隊員都是善於精打細算,他們清楚地知道付出了多少,應得多少回報。做什麼對自己有好處,做什麼出於無奈。什麼是吃在嘴裡的肉,什麼是畫在紙上的餅。無論真實想法是什麼,他們都能表現出高度統一的行為一致性。這可以說是 教育 的產物,也可以說這是長久社會化生存模式下進化出來的生存技能。
小算盤|團隊中的隊員大都是自私的,每個人都更多的關注自己在其中獲得的利益。醜陋的人性在群體中悄然滋生。這使得讓所有人面向同一方向前進成為一件很難的事情。
大無畏|雖然如此並不意味無計可施。團隊中的隊員每人身上都帶著一股力量,在強大的磁場驅使下,人是可以被感召的。處於激發狀態下的個人,會煥然一新展現出完全與眾不同的狀態。之前的缺點,弱勢,劣性會在點燃的情節下整齊劃一行程一種可怕的力量。這種量可以不計得失、不為強敵,甚至開山劈石、改天換地。就如同決賽場上的球員們,在如此惡劣甚至艱險的「戰斗」中,仍絲毫沒有退卻。這才為三秒絕殺創造了條件。
雖然被情節激發了的隊員強大到如此可怕,但激發終究不是常態。高明的領導人會在日常中通過點滴積累進行牽引,為隊員創造一個「就緒」狀態。這樣是對迎接特殊場景下被激發最好的准備。某知名企業家就將丑類的任性歸結為:貪婪,懶惰和虛榮。並運用財富和榮譽牽引員工克服懶惰,從而締造了一個又一個業界神話。
雖然這場絕殺的勝利已經永載史冊,但它並沒有阻止前蘇聯 籃球 ,甚至那整個國家的曇花一現。歷史的長河夾帶著數不盡的傳奇與嘆息奔騰向前永不停息,此時此刻另一場賽事已然打響,它是誰的慕尼黑又是誰的滑鐵盧,是科技的躍進,還是 文化 的復甦全由我們場內的隊員來譜寫。
《絕殺慕尼黑》觀後感二
弗拉基米爾,一個熟悉的名字。蘇聯,一個對國人來是充滿了矛盾的國家。我們曾學習他們,我們也曾畏懼過他們,我們更曾敵視過他們。但隨著時間的流逝,蘇聯這個名字隨著鐮刀錘子旗的最後一次落下,消失在歷史洪流中,只剩下滿目瘡痍的俄羅斯。
我其實很喜歡觀看俄羅斯拍攝關於蘇聯時期的電影,那是一個充滿了對抗的時代,兩個超級世界大國同時向全世界進行文化輸出,你能看到兩種不一樣的文化對抗,而並非現在只是美國的一家獨大,無論走到全球的哪裡都能看到美國文化的影子。拿電影來說,大家看的去掉本土電影基本就是美國電影了,美國的文化太強勢了。然而除了歐(西歐)美,我還想領略世界上更多別的文化。
這部電影作為講述蘇聯籃球隊擊敗美帝的電影當然是帶有濃烈的意識形態在裡面的。就像電影中所說的,這不僅是一場籃球比賽,更是一場戰爭。當奧運會的賽場上,各代表隊以國家的名義比賽時,又怎麼可能會離開政治的影響呢。在這個中美貿易戰的時間點引進這部電影用意真是不言而喻。
電影雖然帶有鮮明的政治傾向,但並沒有煽動底層民粹主義,而是就事論事,用體育的拼搏精神與不屈的意志講述了這個1972年的故事。這部電影渲染的是競技體育本身的殘酷性和籃球的美。印象最深的就是謝爾蓋,片中幾乎只表現了他籃球場上的事,所有球場以外的事幾乎沒有描述,幾乎是最為純粹的一個角色。他的負重訓練,明明是不科學的訓練方法,傷了膝蓋,但這從沒讓他放棄訓練,這不就是他對籃球的愛嗎。當他說「有問題就把球傳給謝爾蓋的時候」這不正是一種最有擔當的行為嗎。哪怕美國隊的中鋒時也說「對不起教練,我是個籃球運動員」,一切還是要用比分說話。
電影也諷刺了兩國老生長談的問題,蘇聯的官僚主義和美國的種族主義問題。我們對於蘇聯的官僚主義作風真可謂是一脈相承,一模一樣。俄羅斯拍攝的蘇聯電影更是對當時所有加盟國和諧相處的一種追憶,片中提到到那些蘇聯運動員分別來自喬治亞、立陶宛、白俄羅斯、烏茲別克、烏克蘭等等當時的蘇維埃加盟國時,真是讓我唏噓,整個國家隊雖是來自不同的民族與國家卻都是為了蘇維埃的勝利而戰斗著。反觀現在的他們,兄弟反目、手足相殘、老死不相往來。甚至可以這么說:「我們依然是我們,我們不再是我們」了。也正是那一批批加盟國貢獻的力量才成就了當時整個蘇聯的強大。當時越是與蘇聯走的近的國家現在卻越是仇視俄羅斯,否認蘇聯的歷史,真的能用可悲來形容了。
俄羅斯外交部曾放話給立陶宛, 「立陶宛外交部的言論還挺讓人驚訝的。你們難道忘了立陶宛還是蘇聯加盟國時,在體育上出現的英雄嗎?你們應該為這批民族遺產而感到自豪。」
這電影雖然在敘事上有種.種問題,比方並沒有解釋為什麼前期的一些比賽雖然大比分落後,但教練依然能繼續風輕雲淡地指揮,也沒有表現球隊是如何成長的,雖然打了幾次洲際比賽,也和美國的大學生切磋了幾場球,但和後面球隊信心與實力的提升好像是並沒有什麼瓜葛,完全就是分開的兩段。家庭上的不順心對於指導球隊的影響也非常突兀。但是這些都是瑕不掩瑜的,它依然是部勵志的好電影。是給美帝霸權主義最好的回擊,是俄羅斯對於蘇聯時期美好的追憶。
《絕殺慕尼黑》觀後感三
前段時間, 愛好 籃球的同事向我推薦了一部電影《絕殺慕尼黑》,這是一部以籃球為主題的俄語片。久未進過電影院的我,懷著對境內少見俄語電影的好奇與憧憬,二話不說買票進場,接受了兩個小時的視聽洗禮。
電影基於真實事件改編——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男籃決賽前一年,強大的美國男籃所向披靡,36年未逢對手。此時,剛更換主教練的蘇聯男籃可謂內憂外患:國家經濟的不景氣使隊員們生計都成問題, 出國 比賽買回生活用品又會接受嚴格的審查,種.種行為使隊伍從上到下心生不滿;隊伍內,來自立陶宛的核心球員因為政治經濟的原因一心想出走;手感絕佳,投射精準的得分手因種.種原因缺少團隊合作精神;與同期的女籃運動員墜入愛河卻患有罕見心臟病的少年天才因被診斷認為不久於世陷入愛與恨的感情糾葛;家在喬治亞的老將因妹妹結婚,訓練時顯得有些心不在焉……表面上看,這是一支矛盾重重,不好管理的隊伍。
然而,一次新聞發布會上,教練說出了「在奧運會男籃決賽上擊敗美國」的想法,並信誓旦旦地表示「美國人多年未敗,如果失敗,最好敗在我們手上」。此話一出,輿論炸了鍋,好奇的、懷疑的、想進一步深挖的,都將目光聚焦在臨危受命的主教練身上,蘇聯體育高層也因巨大的輿論壓力對主教練產生了不信任,畢竟要打敗的對手,是財大氣粗,籃球底蘊深厚,「家家戶戶門口都有籃球架」的美國隊。執著於籃球的主教練,沒有太在意外界的聲音,悄悄開始自己的計劃。
接下來,一個以弱勝強的故事由此展開:為了樹立隊員們面對美國隊時的信心,教練爭取到上級同意,帶領全隊赴美拉練,隊員們從最開始輸給街頭籃球愛好者20分,到面對大學籃球隊由敗轉勝,自信心一點點建立起來;患有心臟病的球員在美國接受了手術,用的是教練原本用於給自己患有腿疾的兒子治病的錢;私下裡,教練找隊中「頭號射手」談心,告訴他團隊合作的重要性;而妹妹遠在喬治亞的老將,受到了全隊一起赴喬治亞為之慶祝的待遇,不用說,這也是教練的主意;甚至奧運會開賽前,教練還在勸導想出走立陶宛的中鋒,告訴他如果家庭和親情比榮譽更重要,那就去吧,換得後者重歸隊里。一年前隊伍中的矛盾已煙消雲散,凝聚力不可同日而語。
到了賽場上真刀真槍的時刻,蘇聯面對強大的美國,並沒有懼怕,開場就給了對方一個下馬威,並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壓著美國打,打得世界第一的美國隊有些自亂陣腳,只是憑借出色的個人能力和強大的整體實力苦苦追趕;直到終場前幾分鍾,美國隊實現了反超,蘇聯再度追回,形勢變得膠著,比分交替上升;最後時刻,蘇聯出現重大失誤,美國領先,蘇聯沒有抓住僅有的三秒再度反超比分,耗盡了時間,沒能擊敗美國人。但奇跡竟然在此刻發生:蘇聯代表隊認為裁判對最後幾秒的判罰存在問題,提出申訴,要求重新進行這三秒的比賽,該提議遭到滿場噓聲,卻獲得國際籃聯的支持,經過裁決,這三秒的比賽真的重新進行了,又因為第一次重賽的技術問題進行了兩次重賽,正是這兩次機會拯救了蘇聯,他們做出一次長傳,前線球員持球打板進框,用最簡單的方式獲得比分,改變了比賽結果。
影片結束後,回想起剛才熒幕上的橋段,我的腦海中不禁浮現出初中時看過的一部美國電影《最長的一碼》,隨著對兩部電影情節的對比,我越發感覺他們存在很多相似之處,甚至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同樣是一個以弱勝強的故事,同樣是弱隊內憂外患、強隊兵強馬壯,同樣是弱隊在解決一系列問題後,變得更加具有凝聚力,最後在與強隊的對抗中靠著出色表現和一點運氣獲勝,最重要的時,兩部電影都在情節中穿插了人文關懷,體現出了一些超出體育競技本身的東西。只不過,我們已經習慣了由美國人為我們講述一個故事,而這次的故事卻是由俄國人講述的。
從未踏足美國的我,與大多數人一樣,無時無刻不能感受到它的存在:我們看著好萊塢大片,聽著流行音樂,吃著連鎖快餐店的食品,拿著獎學金或者靠家裡人的資助去常春藤 留學 ,參與由美國主導的各類國際組織,四年一度的美國總統選舉,受關注度遠遠超出那片太平洋西邊的廣袤土地。美國人也習慣了這種「萬方來朝」,對其他地方的事情不聞不問。似乎這也沒什麼不好,大家都習慣了這樣,幾十年過下來也穩穩當當。
提到俄國或者前蘇聯,會有一部分人有不太好的看法,因為它不夠「民主」,不夠「自由」,經濟也不夠發達。更多的人可能會忽略它的存在,因為除了軍火、能源一些文化藝術和年代久遠的歷史文物,實在想不出什麼東西和這個國家有關聯。在好萊塢電影中,俄國和俄國人也多次充當了「反派」角色,最近大熱的美劇《切爾諾貝利》,講的也是那裡的故事。
我有幸去過兩次俄羅斯,對俄國人的性格略有了解,在我看來,俄國人性格中有執著、頑固,不懂變通的一面,也有堅韌、剛毅、頑強不屈的另一面。對日常生活的一些瑣事,俄國人的處理方式讓人覺得有些死板,而當國家、民族面臨生死攸關的時刻,俄國人又展現出令人敬佩的意志。這樣的二元性格,在電影中也有體現:教練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不顧身邊的一切,連親生兒子的健康也置之不理;而籃球隊面對事關國家的奧運決賽時,以氣吞山河的豪邁,拼下了那座沉甸甸的金杯。
習慣了自己為中心的美國人,面對這樣的對手,最終嘗到了失敗,當年,美國代表隊集體拒絕出席頒獎儀式,據說直到今天,還有很多當年籃球隊中的隊員拒絕領取獎牌,並告訴自己的子孫後代永遠不要去領。從處處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到最後被自己定下的規則所打敗,美國人心裡想必有萬千苦水。蘇聯一邊,由於最後三秒的兩次重賽,其冠軍的合法性也存在可疑之處,甚至可以認為蘇聯這次奪冠存在僥幸。但「僥幸」的說法未免主觀,歷史卻已成定局,無論如何辯解,蘇聯男子籃球隊獲得了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男子籃球比賽冠軍,盡管這是一屆因人質綁架被害事件而沾上了恐怖主義陰影的奧運會,但不管怎樣,這個冠軍為蘇聯人帶來了榮譽,為教練本人帶去了收入,使得這個團隊之間的感情加深,蘇聯人需要這樣一個冠軍,這就夠了。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電影中的一幕:剛到美國的幾名蘇聯籃球手和當地的街球愛好者打比賽時,雙方分別拿出魚子醬和美元做賭注,層層疊加。這是兩個典型的分別具有兩國特徵的事物,而我與這兩種事物也有過接觸:一次去東南亞的旅途中,我發現當地人更喜歡使用美元而不是本國貨幣,據我了解,這樣的現象還存在於很多國家,美國以其強大實力帶來的國家信用為這張綠色的紙質鈔票背書,確保其在世界范圍內的通行力度和以此產生的購買力;魚子醬則是我在貝加爾湖畔集中品嘗過的當地特產,俏皮的當地小姑娘故意擋住盒子上的字,讓我按照俄語發音說出魚子醬的名字,成功過關的我品嘗了幾口,印象不深,感覺這盒黑乎乎的東西尚能果腹,但談不上被稱作美食。
這段街頭斗球的末尾,一盒魚子醬壓住了下方的一沓美元,和之前層層磊出的所有東西,似乎象徵著魚子醬取得了最終勝利。
因為美元也許會有失去購買力的那一天,但魚子醬還能吃啊。
《絕殺慕尼黑》觀後感四
一、挑戰不可能,目標要明確影片改變自真實的事件,1972年的慕尼黑奧運會籃球決賽中,並不被看好的戰斗民族蘇聯隊在最後3秒反殺美國隊,打破了美國長達36年的不敗記錄。為什麼蘇聯隊能夠贏得此場戰役呢?撇開刻苦訓練、策略方法適宜之餘,我更覺得是一開始教練的野心。敢想,很大膽。在20世紀70年代的俄羅斯國內,前國家球隊的教練因政治問題下台,新上任的加蘭任教練面對一盤散沙的團隊,竟然提出了要打敗美國隊的目標,顯然有些荒.唐。不被團隊的領導甚至國家領導人信任或支持,不被各懷心事的隊員信服的新教練,提出的新目標,就是在挑戰團隊,挑戰不可能,所以才有後面的故事,奇跡才會發生。二、愛是力量,明白為什麼而戰這部影片是體育片,劇情片,更是一部情感片。文中有教練和兒子的父子情,有球員薩沙和其女友的愛情,有隊長莫德斯塔斯想借奧運會逃離蘇聯,後面難舍隊友,重回戰場繼續戰斗的兄弟情…… 這種大背景下的各種感情交織,球員並非戰斗的機器人,有血有肉。影片最後一幕為球員回到休息室,把贏得比賽的獎金全部留給了他們的新教練,讓教練帶著他的兒子出國治療。這里又是令人淚目的一幕,或是伯樂之恩或是兄弟情誼,均難以言明。並非單純的比賽勝負,更重要的是影片中的各種感情交織,讓我們看到球員各自的追求,而不同的情感也是激勵他們前進取得勝利的重要因素。有的人戰斗,就是為愛而戰。因為有愛,有信念,才能擁有對抗世界的力氣。
《絕殺慕尼黑》觀後感五
想寫這些東西好久了,拖了幾天終於寫出來了,算是一個不成熟的影評吧。 「如果註定有人要贏,那為什麼不是我?」這是科比諸多話語中的一句,這與《絕殺慕尼黑》里蘇聯的主教練所說的「美國隊早晚有一天會被打敗,我覺得最好是輸給我們」異曲同工。 這部電影在俄羅斯拿下30億盧布票房,1200萬人觀看,可類比於《戰狼2》。 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在整個奧運史上是非常出名的,它是第一屆擁有吉祥物的奧運會,同時也發生了震驚世界的巴勒斯坦恐怖分子綁架殺害以色列運動員事件。 電影根據真實事件改編,所以也無所謂劇透不劇透,它的主角是主教練加蘭任,另外兩部以主教練為主角的籃球電影是《光榮之路》和《卡特教練》。《絕殺慕尼黑》里有這兩部電影的影子,或者可以把它看做是兩部電影的結合體。《卡特教練》更多的把目光聚焦在人物的心理變化和成長上,《光榮之路》則是通過黑人加進球隊,體現對現有體系的挑戰,更像是一部「政治正確」的電影。 而《絕殺慕尼黑》里,有對現有制度的挑戰和改變,加蘭任上任就基本重組了球隊,並完全打破曾經幫助他們稱霸歐洲的訓練方法和打法,冒蘇聯天下之大不韙,借鑒美國的訓練方法,不斷把隊伍帶出國拉練。也有人物的變化史,電影有兩條比較明顯的成長線,一個是患疑難心臟病的薩沙,一個是准備逃離蘇聯的亞歷山大·別洛夫(電影關於叛逃應該有刪減,所以我們並不知道他叛逃的原因),而在成長過程中,加蘭任的角色如同卡特教練,亦師亦父,他通過一系列行為贏得了球員們的尊敬與效忠。 電影的最高潮是美國與蘇聯的決賽,電影用了差不多40分鍾去詮釋這場比賽,國際籃聯一場比賽時間也不過40分鍾,可見導演花了多少筆墨在上面。決賽很像《灌籃高手》的最終一戰,湘北挑戰山王,36年未曾輸球的美國就像山王,實力強大,看上去不可戰勝,蘇聯則像挑戰者湘北,不被看好卻創造了奇跡。多說一句,這兩場比賽最後的走勢甚至都是一樣的,蘇聯(湘北)落後一分,在最後關頭反超,美國(山王)隨即立即反超,最終蘇聯(湘北)絕殺,甚至於蘇聯和湘北最後發底線球的時間都是一樣的,只剩3秒。 說一下整部電影里我最愛的四個鏡頭,一是展示蘇聯隊員們訓練時,將鏡頭拉慢,展現極致狀態下肌肉的收縮,十分具有美感。二是發生巴勒斯坦恐怖分子劫持殺害以色列運動員後,蘇聯領隊坐在奧運村的長椅上思考是否退賽以保證周全時,旁邊的一個工作人員頂著大風,將地上的裝飾品——巨大的 國際象棋 歸位,我相信在這里導演是想表達一些東西的。三是比賽剛開始時連續的短鏡頭拼接,節奏很快,眼花繚亂,但給人感覺非常染,我覺得這是全片最燃的一段。四是比賽最後3秒時,導演用一個長鏡頭加蒙太奇的手法來展示最後一個進球,其實是一個比較慣用的方法,但貴在對於真實畫面近乎百分百的還原,演員的跑位,甚至於進球後的慶祝動作都完全依照比賽情況。 那《絕殺慕尼黑》有什麼缺點嗎?當然有,第一個是關於故事的背景,冷戰時期和勃列日涅夫治下的情況我們也許不能很好的理解,所以我對於這些運動員包括教練所遇到的困難並不能很好的認識。另一個是比賽時充滿了太多的扣籃,這在當時的籃球比賽中根本不可能發生,甚至於很多動作在美國街球中也不一定能出現,或許導演這里根本沒想按真實情況拍。不過這畢竟是一部電影,不是比賽錄像,估計誰也不想看40分鍾的傳導球和跳投,因此,用這么多扣籃來刺激觀眾的荷爾蒙,還是可以接受的。 體育題材的電影在國內一直很難受歡迎,上一部大賣的體育電影還要追溯到《 摔跤 吧,爸爸》(希望下一部是陳可辛的中國女排),因此《絕殺慕尼黑》上映7天只拿了三千多萬票房,排片率只有百分之七也不算令人驚訝。但看到同期的豆瓣全部6分以下,貓眼全不夠8分的《黑衣人》《黑鳳凰》《追龍》都能拿到三億左右票房,上映20天的《哥斯拉》排片率還能壓著《絕殺慕尼黑》,還是感覺有些可惜。所以,與其看一些爛尾的,編劇想不出來劇本的爽片,還不如看一部不錯的體育電影,而且《絕殺慕尼黑》的門檻不高,就算不懂籃球也一樣能看懂。
G. 俄羅斯電影佳片大賞揭幕,將展映《太空救援》等片,你如何評價這部片
我覺得這是一部非常有價值的電影,而且這部電影當中所投入的資金是比較多的,選擇的每一個演員都非常的有價值。
H. 有愛情又勵志,俄羅斯評分最高的愛情片都有哪些
謝邀!感謝關注校長!校長帶你們領略最精彩的電影!
說起俄羅斯的電影,大家肯定會有點陌生。因為平時我們看的最多的無非就是好萊塢大片,印度載歌載舞的歌舞電影,或者韓國的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各類電影等等等等。下面我!校長給大家推薦幾部值得一看的愛情電影。
1.《西伯利亞的理發師》
為數不多的俄羅斯高分歌舞愛情電影。
看慣了印度的歌舞,不如也來換換口味吧。
故事發生於上世紀50年代,一群另類的年輕人聽另類音樂,穿另類服飾,與封建的社會形成強烈對比。
如果你不喜歡劇情,那沒事,劇中的幾位美女也可以讓你一飽眼福..
I. 俄羅斯實驗驚悚電影。背景是俄羅斯的一個實驗室,在一個雪山上,有幾個登山愛好者誤闖。
該事件被改編為同名電影《迪亞特洛夫事件》,並於2013年上映。
劇情簡介:迪亞特洛夫事件的劇情簡介 · · · · · ·
1959年,九名俄羅斯登山愛好者在烏拉爾山脈附近失蹤,當他們再次被人發現時卻早已死亡,死前彷彿受到巨大的驚嚇以及非人力的強大外力的襲擊,這就是著名的迪亞特洛夫山徑事件,時至今日仍然是一個未解之謎。遠在美國俄勒岡州的女大學生霍莉·金(Holly Goss 飾)對該事件深深著迷,在獲得基金支持後,她聯繫到電影系學生詹森·戴伊(Matt Stokoe 飾)以及其他三名愛好者,決定前往當年的事發地點拍攝一部紀錄片,試圖解開懸而未決的謎題。最初的旅程快樂有如度假一般,但隨著他們逐漸接近目的地,各種匪夷所思的事件接連發生,隊員的心頭蒙上不祥的陰影。
半個世紀前的噩夢即將在他們身上重現……
J. 俄羅斯電影《美人魚的眼淚》求影評
現如今,每每有人看到這部片名為「我的人魚女友」的影片,立即會形成思維定式,並持不屑一顧狀:首先她是一部韓國片兒,其次應該又是一部類似於《我的野蠻女友》或者《我的機器人女友》之類的毫無懸念且想依靠成功模式打造出來的卻沒趕早的一部自己看也不會看,聽著名兒都覺得有些多餘的影片。
筆者也只是在2009年初,某個百無聊賴的日子在某視頻網站首頁上瞅到了這部影片,於是無意的點了鏈接,才有了如上感受,總的說來就是:濫俗的名兒,可貴的里兒。
《我的人魚女友》(以下簡稱《人魚》)是一部非典型的俄羅斯電影,以往中國觀眾對俄羅斯電影的記憶還停留在前蘇聯時期,往往極具教育意義和英雄愛國主義情懷。而《人魚》這部實際上風格迥異的影片,實實在在的被庸俗的片名淹沒了。
之所以認為《人魚》有著可貴的里兒,這「可貴」源於她的「別有用心」之處。當一部電影,傳達出她所想要表達的東西,能讓你細細體會,有無窮盡的感受,那麼她的「別有用心」就發揮了作用。無論是通過劇情,拍攝技法,畫面或者其他。
當筆者以打發時間的心情看這部電影時,卻被其開頭吸引住。一部電影有了吸引人眼球的開頭,就有了繼續看下去的理由,在快餐時代的今天尤是。哪怕看電影對於大眾來說是消遣,人們也不願意花上一會兒的功夫看根本不吸引自己的影片。
影片開頭,我們看到的是動畫形式的天,海,魚,接著畫面緊緊跟隨那條小魚,隨後很自然的由動畫過渡到實體,同樣是碧綠的海水和那條魚,只不過變成了一個婦人(也就是女主人公Alisa的母親),穿著花裙的臀部特寫。雖然由動畫轉成真實場景,並非這部片子首創,但有趣又適宜的用在了影片開頭:一來比較新穎有趣;二來,放在這恰到好處,小Alisa在一開始的獨白中說自己原本是條魚,她的父母也因大海而結緣。
別有用心之二:無處不在的廣告牌,電子看板標語。在Alisa生活的各個角落,廣告牌被導演放置在十分重要醒目的位置。它不僅是城市特有的氣息,更結合著劇情表達著導演的生活態度和這個城市的精神所在。隨著Alisa的行走,奔跑,甚至出現在她莫斯科住處的窗外。「順著你的渴望」「是你的抉擇」「你形形色色的慾望」「明天會更好」「未來要靠你」「你很特別」,這些標語不下30處。標語快速集中的出現在片中有兩處:一處出現在影片37至38分,Alisa十分渴望上大學繼續學習,可復試後的錄取名單里沒有她,就在她心中默念:我要讀書,我要讀書。一位已經被錄取的學生發生車禍,校方通知做為候補第一名的Alisa被正式錄取了。Alisa不敢相信是自己堅定的意志導致了那位學生的遇難,飛快向外跑去,一串諸如「順著你的渴望」之類的標語快速隨著Alisa的奔跑閃過。另一處集中出現在影片的結束,Alisa在成功勸阻自己愛著的Sasha不要坐上將會失事的飛機時,很快樂滿足的在莫斯科街頭疾走,標語再次集中出現「跟著星光走」「明天會更好」「未來要靠你」「你很特別」……
導演更是通過另一種方式,直述了自己的生活態度和對這城市的感受,那就是通過Alisa的內心獨白以及與Sasha的對話中章顯。Alisa剛來到莫斯科時,內心獨白說到:莫斯科向我展現了它的強大,美麗與險峻。畫面配以Alisa臉貼著擁擠的公交車的畫面;夢境里,Sasha對Alisa說自己不喜歡人群;在與Sasha合作拍攝完「月光女孩」廣告後,Sasha為對Alisa慶祝,當兩人走在路旁,Alisa問拿著酒瓶的Sasha為什麼有人買月球上的土地。帶著醉意的Sasha說:「那是想要逃難的時候有個可以去的地方吧」「那你在月球上也有住的地方么」「我不用逃難,因為這里已經夠糟糕了」這里體現出導演對現代工業文明的擔憂,是的,我們的生活表面上是方便舒適了,而實際上呢?我們的生活環境又怎樣了;關於城市裡的孩子:Sasha與廣告片導演在尋找飾演「月光女孩」的最佳人選,當挑選大人無果後,導演建議考慮一下孩子,聞訊的家長紛紛帶來自己的寶貝,都說自己的孩子是最適合的,台下家長們爭論得不可開交,坐在月球模型上的孩子卻一直笑不起來,大人只顧著讓自己的孩子笑,卻不會關心為什麼孩子笑不起來。導演無奈的對Sasha說:在這個國家無法拍攝孩子了。看到這,我會心的一笑。身邊有太多這樣的例子。太多時候,我們因為自己的夢想得不到實現,想把自己的遺憾在下一代得以實現。或者深感社會的壓力越來越大,認為孩子要有多一些的特長,恨不得孩子這也會那也會,卻很少關心什麼是孩子真正喜歡與適合的;關於城市的實質精神:Alisa問Sasha怎麼可以賣自己不擁有的東西?Sasha怎麼可以賣月球上的土地?月球不屬於任何人啊?Sasha:也沒有人擁有地球。但是土地已經售出。有人擁有了的東西,任何人就可以接手。親愛的,這是一個大城市,只要有天份有能力的人,就可以生存下去。
之三:關於夢想。每個人都有夢想,尤其是還未走入社會之前,夢想尤為強烈。Alisa在六歲時夢想當一位芭蕾舞者,在影片以後她所有關於這個夢想的執著,追求與挫折,會讓每一個人都產生共鳴,之後是會心一笑,太熟悉了不是么?生活盡管有許多不如意,當為了追求那生命中的美好,我們也有了繼續下去的勇氣。哪怕現在你離夢想的距離是近還是遠,或者反方向……當個人的夢想被父母附加上一層社會含義時,是不是就不再輕盈,只成為我們身上重重的殼。母親不顧女兒的想法,只因為離家近,圖自己的方便,送Alisa進入了合唱隊。合唱隊教室外有一幅巨大的廣告牌:我們讓你夢想成真。成人的世界,有許多的自以為是,哪怕合唱隊做的再好,與Alisa無關,更與她的夢想無關。片中出現在Alisa在合唱隊唱歌的畫面,鏡頭一步步推入,兩個工人在搬運一塊木板,暫時阻擋了我們的視線,預示著Alisa夢想被阻擋,但並沒有被磨滅,這些都是暫時的。一直到成年後遇到Sasha,男人只當她是清潔婦,她還是強調自己是個舞者。她從未放棄自己的夢想,哪怕生活所迫,在莫斯科從事的是與芭蕾多麼不相關的工作。她仍堅持:一個大人物的履歷,你常常可以發現有段時間他是當服務生或碼頭工人,就像每個人成功之前的一段過渡期。什麼時候夢想不再是夢想。
如果你以為這只是一部關於夢想,關於奮斗的電影,也不全然。就像美人魚可以為心愛的王子犧牲生命一樣。有著特異功能的Alisa,時常默默保護著Sasha,Sasha因為對莫斯科,對生活的厭惡情緒,偶爾跳橋或酗酒後在車流洶涌的路上游盪,Alisa都利用自己的特異功能保護著他。不管他是否記得住自己的名字,他是否在意自己,是否,喜歡自己。雖然片中並沒有明示Sasha是否喜歡Alisa,但聽說Alisa從沒吃過莫斯科新鮮的鳳梨,他拉著Alisa滿大街的尋找,為了滿足Alisa的小小心願,偷運輸車上的鳳梨給她;他倆玩讓死人笑游戲,Alisa堅持不出聲,不笑,他以為Alisa真的出事了,緊張的叫來救護車;在Alisa撒謊說自己的祖母死在Sasha家裡,勸阻Sasha不要搭乘當天即將失事的飛機,看到新聞的Sasha突然明白些什麼,又是滿大街尋找那個綠頭發,花裙子的女孩時。我相信,Sasha是喜歡Alisa的。哪怕這樣的喜歡悄無聲息,沒有結果。
別有用心之四:關於那一抹綠。Alisa為了引起Sasha的主意,染綠了自己原本金黃的頭發。這是海洋一般碧綠的顏色,那月光女孩特有的綠。Sasha在莫斯科街頭尋找Alisa,他注視著曾經陪伴著自己的熟悉而神秘的一抹綠,我們也隨著Sasha看到了出現在街頭的種種綠色:綠色的帽子,衣服,綠色的球和花束,綠色的玻璃壁紙。這讓我想到片中出現的另一個極其放大的元素:紅。那位對紅,尤其是鮮艷的紅十分偏愛的有錢婦人。這些,當然都是導演的有意安排,這色彩多麼濃烈,多麼純粹。如果愛,請深愛。
之五:關於音樂。影片的配樂也是及其出彩的。由於本人不懂俄文,關於這部影片的詳細介紹少之又少,我甚至不清楚裡面的配樂名稱和作曲者名字。有些遺憾,今後會繼續關注,以待補遺。這些音符更增添了影片的靈氣和清新。
另外,片中還有一些細節十分有趣。穿插的Alisa的夢境;Alisa穿扮上手機外套,從手機里看世界,以及這其中遇到的中國遊客請她代為拍照;Alisa在鎮上和在莫斯科所穿衣服的色調,一個偏冷,一個偏暖;由海灘上的氣排球打到母親的臀部接入全景這樣有趣自然的調度……
雖然這部影片畫面流暢,配樂出色。最為吸引我的卻是其中的真誠。真誠的情感,真誠的夢想,真誠的追求,真誠的愛著愛的人,真誠的生活。這些是在浮躁與忙碌的城市日漸遺忘與陌生了的。
哪怕最後一幕的出現,我們也並不感到悲傷。當車輪重重的從身上碾過,夢想依然立體輕盈。
——摘自豆瓣網友rovin (2010-01-21 20:1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