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世界上最大的佛教建築在哪發現的,火葯有何歷史意義
印尼因為擁有約17508個島嶼而被稱為千島之國,在約150萬至3.5萬年前,爪哇猿人便生活於此。印尼不僅僅是島嶼眾多,因曾被葡萄牙、荷蘭、英國和日本佔領或殖民,如今也成為了一個擁有100多個民族的多民族國家。
如果湖泊確實存在,那麼印尼婆羅浮屠被湖水環抱,猶如一朵漂浮的蓮花,或者又像是海中的須彌山,這些都更符合作為佛教聖地的理想位置。
然而,這座令人贊嘆的建築卻命運多舛。它比吳哥窟更早建成,命運卻與吳哥窟一樣,淹沒叢林多年。公元1006年,一次火山爆發將婆羅浮屠埋於地下,這一埋就是806年。
『貳』 印尼婆羅浮屠,失落千年的奇跡秘境
文 | 立佳
編輯 | 子木
印度尼西亞有17000多個島嶼,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夢幻的海島,狂野的火山;萬物生長的大地,田園詩一般的稻田;神秘的部落,古老的宗教;擁堵嘈雜的現代都市,重口味的東南亞 美食 ……刻畫了這個「萬島之國」。
爪哇島是印度尼西亞的第五大島,是印尼經濟、政治和文化最發達的地區。四面環海的爪哇島,屬熱帶雨林氣候,島上植物繁茂,風光旖旎。印尼的古都日惹是中爪哇的中心城市,世界聞名的婆羅浮屠古跡就位於日惹城北部。
「婆羅浮屠」來自梵語"Vihara Buddha Ur",意思是「山頂的佛寺」,屬於大乘教建築遺跡。婆羅浮屠是世界上最大的佛教遺址,這座巨型建築動用了幾十萬名工匠耗時數十年,被人譽為「印尼的金字塔」,與中國的長城、印度的泰姬陵、柬埔寨的吳哥窟並稱為古代東方四大奇跡。
婆羅浮屠坐落於鬱郁蔥蔥的山谷之中,周圍環繞著雄偉的山脈,婆娑世界,人間凈土。來到這里,彷彿能讓時光倒流,讓人充分融入其中,體驗融合了 歷史 、文化、宗教與自然美景的無與倫比的景緻。
婆羅浮屠修建於8-9世紀的夏連特拉王朝時期。為了安放釋迦牟尼的舍利,這座山頂上的巨型建築動用了幾十萬名石材切割工、搬運工以及木匠耗時數十年,塔身用200萬塊灰黑色的火山岩壘砌,石塊之間無任何黏著物。
婆羅浮屠呈金字塔形,從底往上逐漸縮小,最後終結於最高處的大佛塔。塔的建築採用大乘和密宗教義的結合形式,整個建築物猶如一個巨大的曼荼羅(壇場),同時代表著佛教的大千世界和心靈深處。
浮屠佔地四畝,共分10層,基座是五個同心方台,呈角錐體;中間是三個環形平台,呈圓錐體;頂端是佛塔,被72座鍾形舍利塔團團包圍。每座舍利塔裝飾著許多孔,裡面端坐著佛陀的雕像。高出地面36米多,標識修行的最高境界。四周圍牆和欄桿飾以淺浮雕,總面積2500平方米。
從上往下看,婆羅浮屠就像佛教金剛乘中的曼荼羅,象徵著整個宇宙。地基是正方形,邊長118米,現已完全陷入地下,代表著佛教中的欲界(地獄)。十層佛塔,寓意佛教十級正果;下方上圓,體現天圓地方的空間理念。方形的一至六層,代表茫茫大地;圓形的七至十層,象徵蒼蒼天宇。
佛塔的三個部分代表著通往佛教大千世界的三個修煉境界,即:欲界、色界和無色界。塔基代表欲界,五層的塔身代表色界,而三層圓形的塔頂和主圓塔代表無色界。色界的細致裝飾的方形在無色界演化為毫無裝飾的圓形,象徵著人們從拘泥於色和相的色界過渡到無色界。
婆羅浮屠依山而建,完工後,這里就成為了夏連特拉王朝最重要的宗教聖地。15世紀,伊斯蘭教傳入印度尼西亞後,佛教日漸式微,婆羅浮屠逐漸被廢棄。
公元1006年,默拉皮火山發生噴發,湧出大量熔岩和火山灰,一夜之間把整座婆羅浮屠掩埋得嚴嚴密密,不留痕跡。婆羅浮屠從此被深埋地下,與世隔絕將近千年。
英荷爪哇戰爭之後,英國於1811至1816年統治印尼群島(當時叫爪哇)。斯坦福·萊佛士爵士被任命為副總督,他對古印尼的 歷史 有著濃厚的興趣。
1814年,萊佛士在巡視三寶壟的途中,他聽說附近叢林的深處沉睡著一座叫做婆羅浮屠的大佛塔,就派遣荷蘭工程師西奧多·范·埃爾普前往勘察。
考察隊的兩百多人花了一個半月的時間才把周圍的植物、碎石和浮土清理干凈,婆羅浮屠這座如山一般的宏偉巨作的一部分終於顯露出來,這座佛塔被世界遺忘近千年後,終於重見天日。
1907-1911年,當地又對婆羅浮屠進行了第一次修復,重建了3層圓台和窣堵波,婆羅浮屠初步回復了往日的輝煌。但由於經費有限,修復工作集中於清掃雕塑。在接下來的15年裡,佛塔的牆體受到持續的侵襲而浮雕逐漸出現新的裂痕。
1975-1987年,在教科文組織向全世界發出拯救婆羅浮屠的呼籲以後,進行了大規模的清理和修復,有27個國家參加,共花費2000萬美元。
此次修復加固了地基,清理了一千四百六十片石板,分解並重新組裝塔身的五層方台,以及通過埋設管道改進排水系統。修復工程還加設了防滲透層和過濾層。竣工之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婆羅浮屠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婆羅浮屠的每一層都代表著修煉的一個境界,每一層的迴廊的左右壁面上均刻有精美的浮雕。整個浮屠有大約兩千六百七十塊浮雕,其中一千四百六十塊敘事浮雕、一千兩百一十二塊裝飾浮雕,覆蓋了建築的立面和迴廊。浮雕的總面積達兩千五百平方米,分布於隱藏的塔基和塔身。
每一層平台都有參禪悟道的菩薩坐像,或置於佛龕之內,或置於鍾塔之中,總計達505尊。塔身上有棱形或方形格式孔洞(根據等級不同),可以看到塔內的菩薩,有的罩子被損壞掉了,佛像直接暴露在外面。在婆羅浮屠,所有佛陀都擺著同樣的手勢,這被稱為「手印」。
細膩動人的浮雕和雕像都是佛教藝術中的珍品,更是世界聞名的石刻藝術寶庫,這些藝術精品被後人稱為「石塊上的史詩」。
婆羅浮屠形態下方上圓,空間下密上疏,每層都象徵著一種修煉的境界,佛塔通過台階和走廊引導信眾拾級而上,直至頂端。
步行是游覽婆羅浮屠的最佳方法。拾級而上,當一層層地爬到這座宏偉的寺廟的頂部時,您會驚嘆於寺廟牆壁上顯示的錯綜復雜的石雕。看著婆羅浮屠鐫刻滿時光的牆體,彷彿進入了另一個時空。
自下而上的參拜,步步感受和領會的正是佛教的思想和人生的奧秘。自下而上的攀登,象徵著從大地走向蒼穹,眾生從昏沉走向覺悟,從覺悟走向圓滿。浮世繁華而來,涅槃重生而去。
穿過層層疊疊的樹林,婆羅浮屠這座南半球最大最古老的文明遺跡赫然可見。傳說沿著特定的路線攀登,便能通向圓融的覺悟。
婆羅浮屠這座世界上最大的佛教遺址,現在已經成為了印度尼西亞這個以伊斯蘭教為主的國家的榮耀。而伊斯蘭教最偉大的藝術傑作之一泰姬陵,如今是印度這個印度教為主的國家的輝煌。最神奇的是,印度教最偉大的成就之一吳哥窟,而今又成了柬埔寨這個佛教為主的國家的象徵。個中奇妙,或許正是佛祖所說的諸行無常吧。
『叄』 成吉思汗 拉開了人類全球化的序幕 不是漢化 是全球化 ! 所謂知己知彼 百戰百勝。
什麼是全球化?
一起來吧:全球化是指人類社會
拿煙昌達,
耶魯重新連接,2002年19
/>今天,世界各地的材料,思想,機構,以及人員的交流中的指數增長,這種現象是一個長期的歷史發展趨勢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在追求更美好的事情在人類歷史上,人們一直在鼓舞了全球范圍內的人口流動,貿易和思想文化的交流。
1962年,「全球化」一詞最早出現在我們的詞彙現在,這個詞已經從一個時間的技術術語變成了口頭禪。 「經濟學人」雜志(「經濟學家」)把它稱為「二十一世紀是濫用最多的話。」在最近的記憶中,沒有的話,如「全球化」不同的含義在不同的人群中,沒有的話可以召喚豐富的情感。很多人把它作為佛教裡面的涅磐 - 一個祝福,和平與繁榮,和平與繁榮,但同時也有一些人??把它看作是一種新的無序和混亂。
如果「全球化」這個詞,可以是一個適當的定義和應用,人們會發現它非常有用。我們可以解釋全球化為人類歷史上的主旋律。近幾十年來,全球化的趨勢已得到增強,為進一步加快速度,但隨之而來的優點和缺點也逐漸變得清晰。隨著地球的氣候在過去的漫長歲月創造一個自然的環境,數千數萬年的文化和社會的接觸與相互影響,促進全球人類社會的整合。
「全球化」韋氏詞典「的定義是」全球空間和實踐領域「,以促進各種活動,生下的動機的解釋,而這個過程已經持續了很長的時間。出現在全球化這個詞根「球」(GLOBE)幾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已經遍布世界各地。事實上,他們的遷徙和繁殖過程可以被看作是早期的全球化。大約5萬年年前,原始人類的祖先最早出現在非洲東部,他們慢慢地傳播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包括北美和南美的冰河時代的結束,由於海水上升,美洲和歐亞大陸分開,形成兩個大洲。直到1492年哥倫布意外地登陸加勒比海的小島,只有重新連接兩大洲。同年,德國地理學家馬丁·北海畝(馬丁Behaim)發明了全球。
1492人類重新連接被稱為「哥倫布交換」,它是在全球化進程中的歷史的一個里程碑,因為發現了新的世界隔離萬年人團聚。它的意義的植物和動物物種的交流,是不尋常的。馬鈴薯在秘魯的球根植物,例如,自那時以來在世界各地,墨西哥辣椒蔓延到亞洲,從巴西到越南的衣索比亞咖啡,在世界各地定居。不同的社會在此期間,不僅在不同的發展方式和不同的政治和經濟結構,而且還發明了一種不同的技術,種植不同的作物,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是不同的語言和思維方式的發展。這種多樣化,使不同文明的重新充滿挑戰和高利潤的。從歷史的角度看,有四個重要的動機,促使人們離開自己生存的家園:征服(慾望),以確保自己的安全和擴大政治權利;繁榮(追求更好的生活);傳教士(宗教的傳播,把更多的追隨者),一個看似平凡,但總是更多的動力因素 - 人類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和旅行。因此,全球化使者往往是最重要的士兵,水手,商人,傳教士和探險家的歷史。商標全球化的初期,可以發現在內部彈非洲,這證實了幾千年前,他們的產品在大洋彼岸長途跋涉,從一個大陸到另一個大陸的商人,傳教士在沙漠跋涉,穿越在海洋之上的傳教活動,佛教從印度傳入印尼,打造一個全球化的紀念碑 - 婆羅浮屠;顯著和尚第四世紀中國和法國的印度之行,一千年以後,亞洲,非洲,歐洲,阿拉伯探險家伊本·巴圖塔(伊本·巴圖塔),3大陸的行程,旅客誰一直在尋找新的領地,努力創造一個新的,不熟悉的領域的社會,經濟和文化關系。雖然這種旅行是很慢,而且很危險,但亞歷山大大帝,成吉思汗,有事業心,永不滿足的領導者誰是領導的部隊,遠離家鄉,去征服新的土地。這樣的征服意味著雙向的全球化沖擊征服了因為這些統治者當地的文化的影響。
這些人建立憑借實力和意志承擔個別及其他一次性關系和夥伴關系,但它的生存模式會隨時間而改變17世紀,荷蘭和英國的東印度公司,那些攜帶工具,騎在船上的商人所取代一小群的崛起。大型企業。大型宗教團體也需要更換前的朝聖者和傳教士孤單的身影,在傳播自己的宗教,語言,文學作品和建築風格闖盪江湖。在過去的幾百年中,遙遠的國家掛鉤少數冒險家和探險家,今天已經這樣位於連根拔起數十萬跨越國界,移民,以及數以百萬計飛行的遊客前往世界各地,他們是跨越國界的,左右移動。這些人來去深化和擴大在世界各地的貨物,思想和文化的交流,也方便他們的傳播。
在過去的五百年的商業歷史趨勢和貿易活動的特點,發揮相互關聯的加強區域的作用。巴西叢林裡面的橡膠樹移植到馬來西亞,英國殖民者在20世紀初,這些橡膠用於製造輪胎的福特汽車公司提供原料,橡膠工人的契約僕人,由中國和印度也永久改變的民族組成的馬來西亞。引進新的作物,如玉米和甜土豆在新的世界,在人口分布世界上有一個巨大的影響。抑制中國的人口已經被使用,因為缺乏稻田,它已迅速增加,引入這片貧瘠的土地上種植農作物。同樣,車臣的人口的快速增長,由於新的世界,玉米的種植。
從羅馬帝國的兩個一百年前,「潘,偉大的英國時代」(大同全書),到今天的「潘AM時代」(美國主導)超級大國的力量成為相互依存改變世界的另一股力量。西方跨國公司和美國發揮領導者的角色中今天的全球消費電子產品的供應鏈。
自由貿易促進經濟增長的圈子擴大,它也孕育著一個新興的中產階層,這部分增加全球商品的生產和國際旅遊的需求的人在社會的最令人驚訝的,當然你要計算世界2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和印度。隨著收入和消費水平的提高,個人自由和政府職能的權利的國民是也改善。雖然大部分的人口佔世界人口仍然不佳,但的值嗎??民主,人權和媒體自由已蔓延整個。國家從1974年的30%,以作為多60%,今天的多黨系統在192個國家約世界
可視為跨越國界的傳播民主和人權思想20個世界最有影響力的工業革命的下半,電話,電視,互聯網是最重要的工具在這場革命中,在19世紀後期,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花16個半小時到大西洋,美國總統詹姆斯·布坎南,今天,大量的信息以各種形式(如文檔發送到對方的問候語,音頻,視頻)中光的傳輸速度。一個三分鍾的電話,從紐約到倫敦,現在只需要不到10美分,相比之下,使用相同的電話費在1930年是300元。降低電信資費方便的好處人類在信息爆炸的時代的大部分地區。
同時,衛星電視等發明還穿在海上鏈接的人的情緒:英國王妃黛安娜香港模具新聞通過電視傳播到世界各地,立即吸引了無數的花圈。信息的自由流動,也有助於彌合政治分歧的人:9/11恐怖襲擊的悲劇,甚至讓伊朗年輕人舉辦了燭光祈禱聚會。當然,這個信息流在某些時候也變得更加頑固的意識形態障礙,例如,阿拉伯半島電視(半島電視台)報道,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之間的暴力,讓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之間的差距擴大。 BR />
通信,降低運輸成本,促進經濟增長,文盲率減少和醫療水平的改善,使人們的生活質量得到了提高。今天,世界各地的體質的人更強大, ,並不斷延長壽命,貧窮人口減少,大部分地區的(雖然生長在非洲和南亞)。
的快速增長,但成本帶來了很多的行動,消除世界貧困對環境的負面影響,例如,由於農業和森林產品貿易的擴大,全球每年有近1%的熱帶雨林消失,緊密相連的全球運輸和通信網路,以幫助經濟增長的同時在面對疾病,破壞和恐怖主義,使這個世界變得更加脆弱。最明顯的例子,可以算作艾滋病,病毒會傳播在非洲和南美洲現在已經蔓延到世界各地的幾乎每一個角落到14000人,每天的感染人數,在1997年的同一病毒感染,「我愛你」的電腦製造病毒從一台計算機在馬尼拉,向全世界7億美元的虧損。9/11劫機者被成功地使用電匯操作資金,他們需要依靠在互聯網上買了票,組織的整體運作。本·拉登的喜愛與外界接觸的恐怖襲擊,躲藏在一個山洞裡,由於衛星電視。
當然,這並不是說所有這些優點和缺點,而不是以前存在的歷史,技術的突破總是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最終獲勝者將新舊交替,當殖民者和探險家在連接歐亞舊世界和新的世界,他們帶來的傳染病,如天花,流感,細菌,幾乎在四個當地的印第安人的人口組成的種族滅絕因為這些疾病,這將有3人死亡,許多地方的殖民美洲,亞洲,非洲和中東地區,加快當地經濟的融合,而且還擾亂了傳統的社會結構,這些地方政治權力的分配。在美洲地區,由於開採的白銀產業,種植園經濟的勞動力需求,還有約1000萬奴隸從非洲運到美洲。此外,稀有金屬和新的工業產品貿易也推動了經濟的快速發展,歐洲和亞洲兩大洲之間的。
早期產品的全球連通這項工作,在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比美國更重要的角色,但美國本身,也有現代全球化發揮六千萬元離開自己的家園,在19世紀後期全球化高潮和移民裡面的人,絕大多數來到美國,新世界奴隸建造人類歷史上最富有的國家。從水磨坊蒸汽機,美國人在世界各地汲取養料,最終成為最強大的引擎在全球化進程中的創新領導者。的勝利,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役,以及整個美國的經濟和軍事實力的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的「馬歇爾計劃」的實施,達到了最高點在冷戰結束,柏林牆的秋天結束標志的全球意識形態的分歧,並促進新一輪全球化高潮。當然,很多人對全球化現象與美國的品牌等號
同時,也帶來了冷戰的結束的焦點,世界上的富國和窮國之間的差距。全球化的確創造了前所未有的豐富的人,但也有很多人陷入了貧困的泥潭。擁有發達的基礎設施,社會系統和教育系統的工業化國家和中等收入國家的經濟向世界開放,無疑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但最貧窮的,而不是這些國家的發展,有的甚至還是向後。因此,雖然整體在世界上的貧困率在降低,但幾乎三分之一的人口仍然生活在極端貧困中的世界,他們中的許多生活無電飲用水。富國和窮國和富國與窮國之間的類之間的差異確實是擴大參與全球化的過程中,發展過程中的規則,以及這些規則的實施機構 -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世界貿易組織,是一個反映了富國和窮國之間的權力失衡的享受。
由於廣為傳播的信息,和現在差的人更清楚地知道在西方母國和富國之間的差距和西方的價值觀?舉行了國內名校的差距,而這種意識往往能成為源的不滿和抗議,是一個典型的反美示威在委內瑞拉和菲律賓。發達國家的商品,思想和娛樂產業轉移或明或隱含的政治和文化信息,在發展中國家的人明顯地感覺到自己的傳統社會的強大影響力。很多落後國家與西方發達國家吸引的暴政,酷刑美好生活,所以很多人到其他地區尋求財富和自由,非法移民現在也成為發達國家的主要關注。給世界帶來了一個新的聯系人的商品和思想的交流,也激發了許多相互矛盾的反應,兩個禮拜有憐惜反對民族主義,宗教的阻力。學生的同時,爭取美國人的生活在伊朗,很多的西方世界,但在反對全球化的自由市場的資本主義經濟,這是不公正的符號。世界上有大量的人甚至認為,全球化的西方國家其目的是破壞伊斯蘭世界。
所有的全球化實際上意味著什麼?全球化是不是因為人們不斷提高的意識和覺悟的危險(如恐怖分子開放的邊境,方便地交換濫用)消退?當然,歷史上也有犯罪記錄的全球化消退之間的兩次世界大戰,貿易壁壘和收縮的移民政策,自由貿易和流動人口確實已經放緩,但是這些限制,但是,並不影響從四個促進全球化的基本動力:征服,繁榮,改變宗教信仰和好奇。盟軍對納粹德國和日本的勝利其實重新打開了閘門全球化,貿易和旅遊更大的動力。
可以肯定的是,像一種反移民情緒在歐洲,在西方國家,農業補貼,知識產權,以及9/11事件後,美國簽證政策收緊的整合問題全球化受傷的發動機,但人們連接到世界的長期趨勢難以扭轉。在追求繁榮,推動企業進入國際市場的擴大,人們的誘惑慷慨捐款買最好的產品是不再生產的產品方面。好奇心,給了伊本·巴圖塔(伊本·巴圖塔)今天還可以使成千上萬的人離開自己的家園,或游歷,或觀??看外國電影,品味異國情調的美食,享受的域外音??樂和體育賽事。今天的全球化和過去最大的不同是它的可見度和速度,全球互動的加速放大的影響,各地媒體這些效果立即,我們看到,這種傳播階段,在過去發生的慢慢它往往是難以訪問了人們的視野,重新連接了人類社會充滿了希望,在歷史過程中的坎坷不平和,無疑會繼續,它會變得更加清晰和更具挑戰性的。無論是普通公民,學者或政治家,我們的任務應該是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全球化,我們的努力,建立自己的優勢,規避其負面的影響。
錢喝采「雜志主編,首席耶魯全球在線。他的文章並不能反映點在耶魯大學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
『肆』 印度尼西亞有哪些主要節日
1、元旦(每年1月1日)
和世界各國人民一樣,印尼人也過元旦節。元旦這一天,家家戶戶,歡聚一堂,舉行宴會或歌舞會,歡慶新的一年的到來。
2、「3月11日命令書」紀念日
1966年3月11日,蘇加諾總統迫於軍方和學生的壓力,簽署了把權力移交給蘇哈托的命令書。自此,蘇哈托接管政權,建立「新秩序」,命令書簽署之日被定為紀念日。
3、國際勞動節(每年5月1日)
和世界各國相同,印尼政府也把這天作為慶祝勞動者的節日,全國放假一天。
4、民族節(每年5月20日)
1908年5月20日,在雅加達建立了印尼第一個民族組織「崇知社」(也譯為「至善社」),旨在宣傳教育、以科學救國和進行文化啟蒙運動。崇知社的成立,標志著印尼民族的覺醒。後來印尼政府把「崇知社」成立的日子定為民族節。
5、建國五基誕生日(每年6月1日)
1945年6月1日,印尼總統蘇加諾提出了「潘查希拉」五基原則,作為印尼建國的指導思想,意義重大。後來把這一天定為建國五基誕生日。
6、國慶節(每年8月17日)
又名「獨立日」。1945年8月17日是印尼宣告獨立的日子,每年這一天都要在總統府前廣場上舉行隆重的慶祝儀式,各地也要舉行以升國旗為內容的慶祝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