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電影 » 第66戛納國際電影節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第66戛納國際電影節

發布時間: 2023-02-02 16:40:23

『壹』 第66屆戛納電影節的贊助商是Fashion Time嗎

是的,Fashion Time時尚腕錶是第66屆戛納電影節輕奢品唯一指定贊助商。

廣州市富生服飾有限公司創建於2008年,是集服裝外貿、服裝內貿、面料產銷於一體的現代化綜合企業,公司總部位於素有「花城」「羊城」之稱的廣州,下設Fashion time時尚年代女裝品牌事業部、富生貿易公司、富生面料公司。

公司擁有國內頂尖的設計和營銷團隊,並在廣州、佛山、成都、武漢、普寧等地興建合資工廠42家,有員工3000多人,最大年生產能力可達600萬件。Fashion time時尚休閑女裝品牌,憑借極具包容的戰略思維和精準的市場定位。

同時卻感於時裝對於大眾的高高在上,所以立志將時尚大眾化,將Fashion time品牌定位為大眾買 得起的「平價時裝」。

『貳』 天註定什麼時候上映的

天註定是2013年上映的。

該片獲得第6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劇本獎等多個國際大獎,獲選BBC2013年度十大佳片、美國《電影評論》雜志2013年度十大佳片、美國《紐約時報》2013年度十大佳片等。

影片圍繞四個人物,四個故事逐個展開,每個故事發生在中國的一個不同的地區,它們通過一些敘述的線索和一種奇妙的形式上的整體感彼此相連。


影評

在這部新的典範之作中,導演展現了反向藝術、出人意料的手法,表現出對節奏的完美掌控,以及絕對出色的形式感。紅色的印記在他的片中四處飛濺——塑料水杯、血漬、衣物、大塊的西瓜瓤、堆積成山的西紅柿,從第一個鏡頭開始給灰褐色的中國背景染上艷色,帶給電影一段一段猩紅的節奏與格律。

『叄』 第6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的基本簡介

第6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將於5月舉行。電影節官方海報日前曝光,已故美國男星保羅·紐曼與其遺孀喬安娜·伍德沃德以1963年影片《新戀愛經》中的經典顛倒接吻造型亮相。
戛納電影節官方網站表示,這樣做一是表達對2008年辭世的保羅·紐曼的緬懷,同時也旨在紀念這位為電影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男星與妻子之間的愛情。
保羅·紐曼與喬安娜·伍德沃德夫妻與戛納電影節頗有淵源。1958年,兩人主演的《漫長的炎夏》入圍影展主競賽單元,紐曼奪影帝。兩人不久喜結連理。在1973年舉辦的第2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上,喬安娜·伍德沃德憑《雛鳳吟》奪影後,而該片導演正是丈夫保羅·紐曼。1987年,紐曼執導、主演的《玻璃動物園》入圍影展主競賽單元。 法國當地時間2013年5月26日晚,第6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正式閉幕。突尼西亞導演阿布戴·柯西胥的《阿黛爾的人生》眾望所歸,獲得最佳電影金棕櫚獎。中國導演賈樟柯憑借《天註定》拿到最佳編劇獎。
《阿黛爾的生活》登頂,李安最愛
阿布戴·柯西胥是突尼西亞人,他6歲隨父母移居法國尼斯。《阿黛爾的人生》講述了北非移民世界一個年輕的女孩,在發現自己的同性戀身份,並和自己的同性愛人在一起又分開後,逐漸尋找心理上的自我認同。本片同時拿到了今影評人費比西獎。獲得了獎項和評論的大豐收。
往年多屆戛納電影節都遵循「大熱必死」的原則,場刊評分最高的電影,和各方評論最好的電影,往往都會和金棕櫚失之交臂。這次的情況非常特殊,自從《阿黛爾的人生》在戛納放映以來,大家對本片的評價幾乎是一邊倒的好評,場刊給出了3.6分(滿分4分)的超高分,《法國電影》影評人評分極高,幾乎所有影評人都評價本片是他們心目中的金棕櫚。在大家紛紛猜測本片會否失手獎項,延續歷史上多部大熱門影片的厄運時,斯皮爾伯格領銜的評審團將金棕櫚發給了《阿黛爾的人生》,算是一個眾望所歸的結果。而之後評審團導演李安在與新浪娛樂對話時也稱,該片是他在本屆的最愛。
《天註定》獲最佳編劇,華語片再奪編劇獎
賈樟柯的《天註定》是唯一一部入圍主競賽單元的華語電影。在此之前,婁燁導演的《春風沉醉的夜晚》為編劇梅峰也在戛納拿到了最佳編劇獎。本片劇本由4個省份發生的4個故事拼成,故事具有爭議性,暴力鏡頭也超越了賈樟柯的一貫尺度。放映後,記者們對它的評價好壞不一,而場刊的評分則很高,達到了3分。斯皮爾伯格和評委河瀨直美都提到了電影劇本的結構,認為導演敢於拍攝現實題材很有勇氣。
戛納電影節,只有婁燁的《浮城謎事》一部華語片入圍了官方單元,當時它是「一種關注」單元的開幕片,最後毫無斬獲。除了《天註定》外,香港導演劉韻文的《過界》進入「一種關注」單元,杜琪峰的《盲探》進入午夜展映,中國電影在戛納的表現穩中有升。
家庭題材,分享影帝影後
這次獲得影帝和影後的電影,都來自家庭題材電影,兩部電影又各不相同。獲得影帝的布魯斯·鄧恩是一位老演員,在亞歷山大·佩恩導演的電影《內布拉斯加》里,他所扮演的老人輕信一張假的中獎廣告,一定要去內布拉斯加「領獎」。在兒子的陪伴下,這對父子重新意識到了親子之情對於雙方的意義,對於當今很多年輕人來說,面對逐漸老去的父母,這部電影起到了心靈雞湯一樣的作用。
影後貝雷尼斯·貝喬憑借阿斯哈·法赫蒂的電影《過往》拿到影後。影片講述了女主角與前夫的再次相遇,在一次又一次的爭執中,兩個人對過往生活的思索逐漸浮出水面。電影一經放映,評價反響非常好,特別是貝喬在影片中的表演被大家一致稱贊,作為戲份最重的演員,她成功撐住了檯面,獲得影後也是對她和電影本身最合適的獎勵。
群星閃耀,遺珠可惜
本屆戛納電影節,無論評委陣容還是主競賽陣容,都堪稱群星閃耀。評委陣容一共拿到6座奧斯卡獎和1座金棕櫚獎,並且全部由導演和演員組成。主競賽薈萃了各路大師,是最近幾年最強的一屆。但是另有一些獲得好評的電影沒能得獎,比如波蘭斯基的《穿裘皮的維納斯》,索倫蒂諾的《絕美之城》等等。不過,任何影展都難免遺珠的,錯過獎項並不會減弱優秀電影本身的光芒。 第66屆戛納電影節組委會5日宣布,紐西蘭女導演簡·坎皮恩將擔任第66屆戛納電影節電影基金與短片單元評委會主席。坎皮恩曾因執導影片《鋼琴課》獲得1993年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 。
戛納電影節主席吉爾·雅各布在當天聲明中表達了對坎皮恩的藝術風格與追求的贊賞,稱其善於通過戲劇沖突塑造女性群像,創造出如同抒情詩般熾熱的世界。
坎皮恩與戛納電影節淵源深厚,雅各布稱之為「戛納的孩子」。坎皮恩1954年4月出生於紐西蘭惠靈頓市,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電影製作。她的處女作短片《剝/果皮》獲得1986年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短片獎。1989年,坎皮恩攜其首部劇情長片《甜妹妹》亮相戛納電影節。1993年,坎皮恩自編自導的《鋼琴課》摘得戛納金棕櫚獎。
第66屆戛納電影節電影基金與短片單元評委會共將包括5名來自電影業與文學界的知名人物,決定金棕櫚最佳短片獎和電影基金獎的歸屬。其中,電影基金獎創立於1998年,旨在支持世界范圍內新一代電影導演的成長。
第66屆戛納電影節將於5月15日至26日在法國南部海濱城市戛納舉行。

『肆』 天註定中四個人物結局

《天註定》中四個人物結局:大海踏上了快意恩仇之路,三兒踏上了遊走的旅程,小玉為情所困,小輝跳樓自盡。

大海一直對村裡的煤礦被富豪侵佔,感到非常憤怒。他試圖挑釁曾是自己同學的富豪,卻又被人用鐵鍬像打高爾夫球一樣打得頭破血流,戲台上,林沖被高衙內逼上樑山,戲台下,大海拿出了自己的獵槍,踏上了快意恩仇之路,將那些不把自己的維權當回事的人一一槍殺。

三兒在過年時回到了家鄉,在外,他一把手槍走遍大江南北,「聽到槍聲才覺得不無聊」。家裡人對他的回歸並沒有太大反應,母子、兄弟之情也逐漸淡漠,老婆希望他能留在家中過安穩日子,但他不願意。接下來,他毫不猶豫地又踏上了遊走的旅程。

小玉的工作是桑拿店的前台,在一日值班結束後,兩個客人非要她來做按摩,誰知,兩個男人瘋狂地暴打她,忍無可忍之下,她拔出水果刀,殺死了其中一人。

湖南人小輝做工人時害同事割破了手,於是跑到東莞打工,認識了一個女人。小輝又來到一家工廠打工,而之前割破手的同事也找上門來尋仇。最終小輝撿起了地上的武器,卻不知向誰出手,絕望的他爬上陽台跳了下去。

《天註定》簡介

《天註定》,是由賈樟柯編劇並執導,姜武、王寶強、趙濤、羅藍山主演的劇情片。影片圍繞四個人物,四個故事逐個展開,每個故事發生在中國的一個不同的地區,它們通過一些敘述的線索和一種奇妙的形式上的整體感彼此相連。

該片獲得第6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劇本獎,獲選BBC2013年度十大佳片、美國《電影評論》雜志2013年度十大佳片、美國《紐約時報》2013年度十大佳片等。

『伍』 坎皮恩是什麼電影

坎皮恩是一位導演、編劇。

簡·坎皮恩(Jane Campion),1954年4月30日出生於紐西蘭惠靈頓,紐西蘭導演、編劇、製片人,畢業於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人類學、悉尼大學藝術學院繪畫專業。



1982年,執導個人首部短片《果皮》,該片獲得第39屆戛納國際電影節短片金棕櫚獎。1989年,執導個人首部電影《甜妹妹》,該片入圍第42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1990年,執導愛情傳記電影《天使與我同桌》 ,該片獲得第4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

1993年,自編自導的愛情電影《鋼琴課》獲得第4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第6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劇本獎 。1997年,擔任第54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評委會成員。

2007年,拍攝了「慶祝戛納電影節60周年」的3分鍾短片《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電影》;同年,擔任第64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評委會成員 。2009年,執導愛情電影《明亮的星》,該片入圍第62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

2013年,執導懸疑劇《謎湖之巔第一季》,該劇入圍第65屆黃金時段艾美獎最佳迷你劇獎 ;同年,擔任第6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電影基金和短片單元」的評委會主席 。2014年,擔任第6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的評委會主席。2019年,執導電視劇《謎湖之巔第二季》。

『陸』 嘿~~~誰能告訴我戛納電影節「一種關注」的歷屆獲獎影片

「一種關注」的歷屆獲獎影片如下:

1、第61屆2008年,一種關注最佳影片 《Tulpan》 (哈薩克);

2、第63屆2010年,"一種關注"大獎 洪尚秀《夏夏夏》(韓國) ;

3、第64屆2011年,一種關注」大獎 《阿里郎》 導演:金基德(韓)、《停站間》 導演:安德里亞斯·德里森(法);

4、第65屆2012年,「一種關注」最佳影片 《露西亞之後》 導演:米歇爾-弗蘭克 墨西哥 ;

5、第66屆2013年,「一種關注」最佳影片 《殘缺影像》(柬埔寨) ;

6、第67屆2014年,「一種關注」大獎 《白色上帝》(匈牙利)導演:凱內爾·穆德盧佐 ;

7、70屆2017年, 「一種關注」最佳影片 《謊言》導演:默罕默德·拉索羅夫;

(6)第66戛納國際電影節擴展閱讀

戛納國際電影節(英文: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法文:Festival De Cannes),亦譯作康城(坎城)國際電影節,創立於1939年,是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與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是"金棕櫚獎"。

戛納電影節每年定在五月中旬舉辦,為期12天左右,通常於星期三開幕、隔周星期天閉幕。其間除影片競賽外,市場展亦同時進行。電影節分為六個單元:"正式競賽","導演雙周","一種注視","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和"會外市場展"。

『柒』 天註定電影在國外都獲得到哪些獎項呢

《天註定》 是賈樟柯導演,姜武、王寶強等人主演的一部經典電影該片敢於直面陰暗社會現實,通過出人意料的手法,展現出了小人物對生活無奈和彷徨。這部電影一時間引發轟動與熱議,並且獲得了國內外多項大獎。這部電影在國外獲得的獎項,主要有以下幾個:

第6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劇本獎

戛納國際電影節是當今世界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能夠獲獎的電影必定是一部有獨到之處優秀的影片。《天註定》就是這樣一部影片。電影看似講述了中國不同地方的四個人物的四個故事,卻又彷彿通過一根無形的線將他們緊緊串聯在了一起。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劇本獎,《天註定》可以說是實至名歸,同時該獎也是該片獲得的最大的獎項。

關於電影《天註定》在國外獲得的獎項,大家還有什麼自己的觀點,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捌』 第66屆戛納電影節幾號開幕

第6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於2013年5月15日在法國坎城開幕。

由華人明星李安、章子怡、范冰冰、陳坤、姜武、趙濤、王寶強、張雨綺等走上了開幕紅毯。

2013年共有1858部電影報名戛納,近80部入圍影片將在兩周內展映,其中包括中國導演賈璋柯的《天註定》、中國香港導演杜琪峰的《盲探》和中國香港導演劉韻文的《過界》。

本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獲得者為阿布戴·柯西胥導演的《阿黛爾的生活》,評審團大獎為科恩兄弟的《醉鄉民謠》。

在本屆戛納電影節評委會名單中,有兩位新晉奧斯卡得主,分別是憑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斬獲最佳導演的李安和精彩出演《被解救的姜戈》第二次奪得最佳男配角的克里斯托弗·瓦爾茲。




『玖』 阿黛爾的生活的獲獎記錄

獎項名稱獲獎主體獲獎情況第6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2013)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阿黛爾的生活》獲獎費比西獎-主競賽費比西獎《阿黛爾的生活》獲獎最佳電影金棕櫚獎《阿黛爾的生活》獲獎第79屆紐約影評人協會獎(2013)最佳外語片《阿黛爾的生活》獲獎2013年法國路易·德呂克電影獎第71屆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阿黛爾的生活》提名美國電影獨立精神獎(The 29th Independent Spirit Awards)最佳國際電影《阿黛爾的生活》獲獎[獲獎記錄來源 ]

『拾』 歷屆華人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審記錄

歷屆華人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審記錄:

一、主競賽單元

1、評審團主席

2006年(第59屆):王家衛

2、評審團成員

1997年(第50屆):鞏俐

1998年(第51屆):陳凱歌

2001年(第54屆):楊德昌

2002年(第55屆):楊紫瓊

2003年(第56屆):姜文

2004年(第57屆):徐克

2005年(第58屆):吳宇森

2006年(第59屆):章子怡

2007年(第60屆):張曼玉

2009年(第62屆):舒淇

2011年(第64屆):杜琪峰、施南生

2013年(第66屆):李安

2014年(第67屆):賈樟柯

2017年(第70屆):范冰冰

2018年(第71屆):張震

二、一種關注單元

評審團成員

2013年(第66屆):章子怡

三、短片單元

1、評審團主席

2005年(第58屆):楊德昌

2007年(第60屆):賈樟柯

2008年(第61屆):侯孝賢

2、評審團成員

2009年(第62屆):章子怡

四、電影基石單元

1、評審團主席

2007年(第60屆):賈樟柯

2008年(第61屆):侯孝賢

2、評審團成員

2009年(第62屆):章子怡

戛納電影節的創辦初期

20世紀30年代末,法國有感於當時德國、義大利高漲的法西斯主義氣焰。1936年,德國宣傳部長約瑟夫·戈培爾大力運作萊尼·里芬斯塔爾(Leni Riefenstahl)拍攝當年的柏林奧運會。

1938年,德國紀錄片《奧林匹亞》(Olympia)入圍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並奪下最佳外國影片「墨索里尼杯」。

於是法國公共行政及藝術部部長尚·傑伊(Jean Zay)接受菲利普·艾藍傑(Philippe Erlanger)的建議,決定在戛納創立新的國際電影節,全名為「國際電影節」(Festival International Du Film)。選擇戛納作為舉辦地點是因為氣候舒適。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戛納電影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