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玄奘之路》獲得啥獎項
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獲獎的電影名字叫《大唐玄奘》。
2016年9月23日,《大唐玄奘》榮獲第三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2016年傳媒榮譽最佳故事片獎。
《大唐玄奘》是由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環球浩翔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等聯合出品,霍建起導演,黃曉明、徐崢、趙文瑄、羅晉、譚凱、樓佳悅等主演的歷史片。
該片講述的是唐朝高僧玄奘歷時19年,不畏艱難險阻,前往天竺取經的傳奇故事。影片於2016年4月29日在中國上映。
中文名:大唐玄奘
出品時間:2016年
出品公司: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環球浩翔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發行公司: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電影發行分公司
製片地區:中國大陸
拍攝地點:新疆,橫店,印度,中影
拍攝日期:2015年
導演:霍建起
編劇:鄒靜之
類型:歷史
主演:黃曉明,徐崢,蒲巴甲,羅晉,湯鎮業
片長:90分鍾
上映時間:2016年4月29日
票房:3300萬
對白語言:漢語普通話
色彩:彩色
藝術指導:王家衛
劇情簡介:
大唐貞觀盛世,年輕的玄奘法師為求佛法真諦冒死偷渡出境,一路上遭遇千難萬阻,天災人禍,卻也深得民間疾苦。官兵圍堵、徒弟背叛、埋身沙海、斷水絕糧,玄奘堅持不懈,一心向佛,朝著心中的聖地——那爛陀寺不斷前行。他不僅將大量佛學經書從印度帶回了中國,也將盛唐的文明傳播到了沿途各國。最終抵達印度,在印度弘揚善念靜心修佛,等到從無遮大會辯論成功回國之時,已經是年逾五十了。
『貳』 第七節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在哪裡舉行
第七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在陝西「西安」舉行。
第七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由國家電影局指導,陝西省人民政府和福建省人民政府主辦,陝西省電影局和西安市人民政府承辦。
第七屆電影節以「絲路連接世界電影和文明」為主題,共設置了歡迎活動、影片特別推薦、電影展映、電影論壇、電影市場、陝閩交接活動等六大主體活動,充分發掘和展示絲路沿線國家深厚的文化底蘊。
『叄』 第七屆絲路國際電影節以什麼為主題
第七屆絲路國際電影節以絲路連接世界、電影和合文明為主題,著力彰顯「一帶一路」特色,設置歡迎活動、影片特別推薦、電影展映、電影論壇、電影市場、陝閩交接活動6大主題活動和電影嘉年華配套活動,旨在打造專業化、國際化電影盛會。
電影節呈現邀約影片數量多質量優、特別推薦人團隊規格高、電影論壇高端專業性強、電影展映活動覆蓋面廣、電影嘉年華配套活動多等諸多新的特色和亮點,將在影院和線上線下展映國內外優秀影片500餘部。
(3)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西安獲獎擴展閱讀:
2020年10月11日,第七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在西安開幕。本屆電影節由國家電影局指導,陝西省人民政府和福建省人民政府主辦,陝西省電影局、西安市人民政府承辦。
為貫徹落實「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於2014年創辦以海陸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為主體的「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旨在以電影為紐帶,促進絲路沿線各國文化交流與合作,傳承絲路精神,弘揚絲路文化,為「一帶一路」建設創造良好的人文條件。
『肆』 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的獲獎名單
一、故事片獎(20部)
1.《百鳥朝鳳》(中國)
2.《畫皮Ⅱ》(中國)
3.《瓦西里撒》VASII ISA (俄羅斯)
4.《卡迦瑞婭》KAJARYA(印度)
5.《竹花》Bamboo Flowers (菲律賓)
6.《十字路口》Crossroads(土耳其)
7.《彼岸的幸福》The Other Bank(喬治亞)
8.《札比鼓》ZARB(烏茲別克)
9.《老人》The Old Man(哈薩克)
10.《瑪利亞姆》Mariam(敘利亞)
11.《寂寞之音》The Uoice of Silence(亞美尼亞)
12.《瞄準線》Line Of Sight(約旦)
13.《庫爾曼江 達特卡》Kurmanjan Datka(吉爾吉斯斯坦)
14.《爸媽不在家》ILO ILO(新加坡)
15.《隨風而逝》(韓國)
16.《順流而下》Down the river(亞塞拜然)
17.《鐵血一千勇士》MYN BALA(哈薩克)
18.《留守家園》ARAM ASTGHIK TEVA(亞美尼亞)
19.《巴爾克里希納山姆》Bal Krishna Sam(尼泊爾)
20.《紅龍》Red Dragon(伊朗)
二、紀錄片獎(5部)
1.《考鼓記》(中國)
2.《來自天堂的香氣》AROMA OF HEAVEN(印度尼西亞)
3.《拜提爾》BATTIR(巴勒斯坦)
4.《徐葆光眼中的琉球 冊封與琉球》The Ryukyu Kingdom From XuBaoguang's Perspective(日本)
5.《沉醉葡萄酒》Lost In Vine(喬治亞)
三、國際短片獎(5部):
1.《鐵軌冬日》(土耳其)
2.《燈塔》(亞塞拜然)
3.《魔鬼的精神》(俄羅斯)
4.《小轉輪》(尼泊爾)
5.《尋找天倫》(尼泊爾) 「金絲路」傳媒榮譽2015年度故事片:《解救吾先生》、《木偶綜合征》、《綠地黃花》
最佳男演員:劉德華《解救吾先生》
最佳女演員:Swara Bhaskar《新同學》(印度)
最佳動畫片:《西遊記之大聖歸來》
最佳紀錄片:《地層深處》
『伍』 電影節的中國電影節
中國電影節及相關獎項一覽表 內地電影節或獎項上海國際電影節 北京國際電影節 長春國際電影節 中國珠海電影節 中國電影華表獎 中國電影金雞獎 大眾電影百花獎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上海影評人獎中國電影童牛獎電影頻道傳媒大獎中國國際兒童電影節小百花獎百合獎春燕獎中國電影導演協會鐵象電影大賞香港電影節或獎項香港電影金像獎 香港電影金紫荊獎 香港電影導演會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獎 台灣電影節或獎項台灣電影金馬獎台北電影節澳門電影節或獎項 澳門國際電影節其他 亞洲電影大獎亞太電影大獎亞太影展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是北京師范大學藝術系、廣電總局電影頻道節目製作中心、中國電影資料館、北京電視台影視部、中國電影報社、北京市電影公司、北京新影聯影業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電影基金會、北京市學生聯合會等多家單位聯合主辦的一項大型文化活動。
她創建於1993年,是當今中國每年始於春季的第一個電影節。其權威性受到電影界人士普遍認同,被譽為中國電影界具有國際水準的大獎。歷屆有多部獲獎影片後來在國內政府獎、金雞獎、百花獎和東京、柏林、西班牙等國際電影節獲得各種獎項。大學生電影節以青春激情、學術品位、文化意識為宗旨,以大學生辦、大學生看、大學生評為特色,在教育、文化和影視三界有著廣泛深遠的影響。電影前輩凌子風、著名導演謝鐵驪、謝晉等曾為大學生電影節題詞,希望大學生電影節能推動中國電影的發展。
大學生電影節還是中國青年導演初試藝聲的舞台,霍建起、張揚、金琛、施潤玖等新生代導演曾在這里首次獲獎,最佳處女作獎和藝術創新特別獎的設立傳達出大學生們對影壇新鮮力量的期待和鼓勵。
大學生電影節不但贏得電影創作者和大學生觀眾的青睞,還獲得國家廣電總局及相關政府部門的認同,在廣電部2001年召開的北戴河會議中,趙實部長兩次提到大學生電影節對我國電影事業及高校文化所起到的積極推動作用,大學生電影節日益成為具有很大影響力的民間電影活動。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北京電視台、鳳凰衛視中文台、《北京晨報》、《北京晚報》、《北京青年報》等80餘家媒體對電影節進行系列報道,電影節閉幕暨頒獎晚會在廣電總局電影頻道節目製作中心、中央電視台海外中心《歡聚一堂》欄目、北京電視台等重要媒體多次播出,取得較大反響。
大學生電影節於每年的4月20日--5月4日之間召開。電影節組委會秘書處辦公室設在北京師范大學藝術系。第九屆電影節已在積極進行。她以北京為中心,輻射全國,參賽影片幾乎囊括最新優秀國產影片,學生評委來自全國各大高校,參與人數居國內電影節之最。本屆電影節設最佳故事片、最佳導演、最佳觀賞效果、最佳男演員、最佳女演員、藝術創新特別獎等獎項,在大學生投票推選的基礎上,由大學生和青年評論家組成的評委會評定。電影節主會場設在北京師范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此外還將在北京20餘所著名大學放映參賽影片,觀影人次達20餘萬人次。
大學生電影節還將舉辦專題影展、專題討論和專題講座等眾多學術活動,集中學界、業界各路英豪,共同探討最新熱門影視話題。老中青年導演與演員,在新片首映式、參賽片劇組見面會、著名導演專題研討會等活動中與大學生歡聚一堂。大學生電影節不僅是大學生的電影盛會,也是電影人的青春聚會。
大學生電影節還對大學生自己拍攝的錄像作品進行評獎。大學生錄像作品大賽是國內唯一面向大學生的影視文化賽事。參賽片規模和評獎規模進一步擴大,參賽對象擴展到香港,關注群體成直線上升。 創辦於1993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由中國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辦,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局和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承辦。雖然與同為國際A類電影節的戛納和柏林電影節相比,年輕得多,也稚嫩得多,但在成功創辦後的第二年即獲得了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的認證,被歸類於國際A類電影節。每年6月,這個中國唯一的國際電影節都將如約而至,帶給您一場盛大的電影視覺體驗。
上海作為中國電影的發祥地,在相當長的一段歲月里,它幾乎就是中國電影的代名詞,上海的電影為中國的民族電影工業帶來了最初的繁華;上海,也曾經為中國電影長廊奉獻了最豐富的影像。上海國際電影節可以說使上海這座城市實現了對中國的電影情結的一個夙願。至今,上海國際電影節已成功舉辦了10屆,每年初夏的這一國際影壇盛世不僅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國內電影愛好者,也匯聚了越來越多的國際電影界名流和時尚人士,使得電影節日趨國際化和時尚化。
上海素來擁有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情懷,她包羅萬物,寬厚大度。秉承了上海文化精髓的上海國際電影節,也以其博大的情懷和包容的態度熱誠地吸收來自世界各地不同人文、不同潮流、不同形態的優秀電影佳作。上海國際電影節是中國電影市場每年唯一一次的世界影片大檢閱。每年的這個時候,不僅對上海及周邊城市的觀眾是一次期待已久的電影朝聖,對於那些苦於找不到辦法瀏覽整年度中國電影和世界電影的電影人,更是一次不容錯過的電影盛會。每年的六月,為期九天的上海國際電影節已儼然成為上海文化生活一個重要的景觀。 2014年6月21日,西安首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在上海電影節舉辦啟動發布會,宣布將於2014年10月20日至24日舉行。現場,執委會表示要將此電影節打造成為繼上海、北京之後的中國境內最有影響力的國際電影節之一。
據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組委會介紹,這是繼上海、北京國際電影節之後,在國內創辦的又一個國際性、綜合性、固定性的大型電影對外交流活動,每年一屆,分別由陝西、福建兩省輪流主辦。
作為「絲綢之路影視橋工程」的重點項目,首屆電影節將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和陝西省政府於10月20-24日在西安共同主辦,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陝西省新聞出版廣電局承辦。陝西廣播電視台、西部電影集團、陝西文投集團、陝西省旅遊集團等共同實施。
首屆西安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為期5天,設置的主要板塊和活動包括開幕式、國家影片展映、電影文化論壇、電影交易市場、電影主題音樂會和閉幕式等。其中,開幕式分為「星耀古城——嘉賓走紅毯入場」和「絲路長安——西安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開幕式」兩部分,邀請中外電影界知名人士和劇組代表走紅地毯。
此外,絲路國家影片展映部分,邀請徵集上百部國內外優秀影片進行展映,同時安排著名電影機構、著名導演的主題影片展映活動。並評選「絲路杯」最受觀眾喜愛的中外影片。論壇則邀請國內外嘉賓舉辦多場電影交流、藝術專題論壇和講座。電影交易市場邀請中外影視機構開展合作洽談、版權交易等活動。閉幕式上,電影節獲獎影片劇組走紅地毯,公布電影節各項成果,頒發「絲路杯」最受觀眾喜愛的中外影片獎,並發布下屆電影節信息。
『陸』 第八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金絲路獎」誰獲評最佳導演
第八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頒獎晚會12日晚在福州舉行。本屆電影節首次設立的「金絲路獎」主競賽單元評獎結果揭曉,其中《我從不哭泣》(波蘭/愛爾蘭)獲評最佳影片,法國影片《小媽媽》的導演Céline Sciamma獲評最佳導演。
隨之,為期5天的本屆電影節閉幕。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的會旗也從福建福州交接給陝西西安,第九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2022年將在陝西省西安市舉辦。
黃建新、管虎、劉震雲、馬可·穆勒、任達華等來自「絲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近百位電影人和表演嘉賓,紛紛現身走紅毯,成為頒獎晚會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作為本屆電影節的重要活動之一,「金絲路獎」主競賽單元評獎備受關注。500多部影片參評本屆「金絲路獎」,涵蓋「一帶一路」沿線42個國家和地區。主辦方稱,該獎項的設立,有助於提升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的專業水準,提高電影節的國際影響力。
經過評委會嚴格評選,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新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攝影、最佳視覺效果、最佳紀錄片、最佳動畫片等10個獎項揭曉。其中,劉燁、宮哲分別憑借《守島人》獲評最佳男演員和最佳女演員;中國影片《跨過鴨綠江》獲最佳視覺效果;《名偵探賽大爺》(智利)獲評最佳紀錄片;《安妮日記》(比利時/盧森堡/法國/荷蘭)獲評最佳動畫片。
本屆電影節舉辦「新時代、新篇章——開啟中外電影合作新征程」和「5G+4K,數字與電影的變革」兩場主論壇,電影項目創投會,絲路產業聯盟中外影視合作簽約等活動,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電影人提供了高端的交流平台,促進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影視產業合作和文化交流。
『柒』 第七屆絲綢之路以什麼為主題著力
以「絲路連接世界電影和合文明」為主題的第七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在陝西西安落幕。
為期6天的電影節,活動豐富、類型多元,歡迎活動、影片特別推薦、電影展映、電影論壇、電影市場、陝閩交接活動等六大活動和電影嘉年華配套活動先後舉辦。
本屆電影節共吸引來自116個國家和地區的3596部作品報名參加,其中17部「特別推薦影片」脫穎而出,展映500餘部優秀影片,奉獻了一場群眾參與度高、專業性強、藝術性高的電影盛宴。
簡介:
「電影市場」等推廣活動成果豐碩,共促成36個項目達成合作意向,為打造國際電影交易市場、助力文旅產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的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來之不易。本屆電影節通過影院、戶外、線上三大板塊進行集中展映,讓觀眾欣賞文藝佳作、感受藝術力量。觀眾也在用影票與掌聲,為影院復工復產後的發展提振信心,加快電影行業復甦。
『捌』 第七屆絲綢之路以什麼為主題著力
第七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以「絲路連接世界、電影和合文明」為主題,著力彰顯「一帶一路」特色,設置歡迎活動、影片特別推薦、電影展映、電影論壇、電影市場、陝閩交接活動6大主體活動和電影嘉年華配套活動,將從全球徵集的3500多部中外優秀影片中遴選出17部優秀影片與觀眾見面。
(8)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西安獲獎擴展閱讀:
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是響應習總書記提出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於2014年正式設立的綜合性國際電影節,由陝西、福建兩省輪流舉辦。
隨著國際影響力日益擴大,品牌價值不斷提升,這已成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電影藝術的盛會,為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民心相通、文化交流、文明互鑒發揮著重要作用。
絲路國際電影節不僅給電影人提供了交流學習的機會,也給廣大影迷觀眾創造了觀影的大好時機,更為影院增加了提振行業士氣、加快行業復甦的機遇。
喜滿客影城市場部主管景蕾說,能夠參與到絲路國際電影節中,對電影院來說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在我看來,電影節就是一個文化交流的平台,影迷可以集中欣賞到世界各地不同體裁、主題的佳片。作為影院,我們也很樂意播放這些電影,這也是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
『玖』 第七屆絲路國際電影節突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以什麼為主題
第七屆絲路國際電影節突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以絲路連接世界、電影和合文明為主題。
本屆電影節突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以「絲路連接世界、電影和合文明」為主題,著力彰顯「一帶一路」特色,設置歡迎活動、影片特別推薦、電影展映、電影論壇、電影市場、陝閩交接活動等六大主體活動和電影嘉年華配套活動。
旨在打造專業化、國際化電影盛會,宣傳展示陝西新時代新擔當新形象。同時,本著節儉辦節的原則,全面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要求,確保電影節安全順利舉辦。
電影節來歷:
2014年6月21日,西安首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在上海電影節舉辦啟動發布會,宣布將於2014年10月20日至25日舉行,另外,本屆福州作為分會場。現場,執委會表示要將此電影節打造成為繼上海、北京之後的中國境內最有影響力的國際電影節之一。電影節計劃每年舉辦一屆,由陝西省、福建省輪流主辦。
首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閉幕,主辦方宣布,第二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將於2015年9月22日至26日在海上絲綢之路的發祥地城市——福建省福州市舉行。
『拾』 九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明年將在哪裡舉辦
九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明年將在福建舉辦,這一個隆重的節日定於每屆,在陝西和福建兩省輪流舉辦。
所以平時一定要和專業的人士多溝通交流,這樣才會了解詳細的情況,和別人溝通,一定要注意禮貌用語,禮貌的注意事項和類型有以下這些。
問候型
1.禮貌問候。如:「你好」,「早上好」,「節日快樂」等。
2.思念問候。如:「好久不見」「我已經很久沒有見到你了!」等。
3.關心問候。如:「最近怎麼樣?」,「最近還好嗎?」等。
4.友好問候。如:「生意怎麼樣?」「你在干什麼?」等。
言他型
「今天是個好日子」也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問話,可以打破尷尬的局面。這個是初次見面較好的問候方式。
觸景生情型
情景問候語是一種基於特定談話場景的臨時性問候語,比如他們剛剛做了什麼、正在做什麼、將要做什麼。
贊美型
最簡單的就是贊美;作為社會的一員,我們需要別人的肯定和認可,需要真誠和贊美。
攀認型
在初次見面時,問候的交流和對某種關系的認可,一見如故,立即轉化為建立聯系、發展友誼的機會。在溝通的過程中,善於尋找機會,挖掘雙方的共同點,在情感上拉近彼此是非常重要的。
欣賞型
這是對初次見面的人表示尊重、欽佩、熱情和禮貌的表現,寒暄或禮貌用語的使用要根據環境、條件、對象和雙方的感情來選擇和調整。
注意事項
1. 態度真誠,言語得體:禮貌用語要使用得當,自然,真誠,為彼此的交談建立和諧的氣氛,避免粗話和過分的贊美。
2. 對象:不同的人應該使用不同的問候語。在社交場合中男女是不同的,彼此熟悉程度也不同,問候語的語氣、語言、話題也應不同。
3. 場合:在不同的地方使用不同的問候語,莊重場合要更加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