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關於飛機空難的電影
3月15日,當地時間下午1時30分,一架屬於俄羅斯弗努科夫航空公司的圖-154客機從伊斯坦布爾國際機場起飛,半小時後被兩名持刀歹徒劫持。這架飛機原定是飛往莫斯科。機上共有162人,其中大部分是土耳其人。直到3月16日中午12時40分,沙特特種部隊在麥地那機場對劫機者採取突襲行動,人質全部獲救,劫機事件結束。像這樣的驚險曲折的故事,其實在好萊塢的影片中早有描述,現在就讓我們來回顧一下有30年歷史的好萊塢空難影片。
空難電影始祖———《國際機場》
追本溯源,改編自阿瑟希利原著暢銷小說的《國際機場》(Airport,1970),是一切空難電影的始祖。本片採用《大飯店》建立的「全明星電影」結構模式,借著一宗空難事件將飛機上的組員、乘客以及機場上的安全人員牽引在一起,共同為一宗可能發生的飛機撞毀災難而努力,從而製造出令人捏一把冷汗的緊張氣氛和人們面對生死關頭表現出來的人性眾生相。
由於此片面世於70年代初期,當時的電影特技還未進入電腦化,所以影片採取傳統的戲劇手法來鋪陳故事,著重眾多人物之間的人際關系和人情味。導演喬治薛頓與享利哈塞威的表現雖然只是四平八穩,但是本片的災難題材在當年的好萊塢卻是創新之舉,因而獲得最佳影片等十項奧斯卡金像獎提名,公映時更創下4500萬美元的票房佳績,成為年度最賣座電影亞軍。
七十年代續集拍不停
由於《國際機場》的叫好叫座,因此掀起了70年代的災難片熱潮,海難(《海神號》、《大白鯊》)、火災(《火燒摩天樓》)、地震(《大地震》)等影片陸續出現。始作俑者當然不甘後人,於是出品《國際機場》的環球公司在4年後推出了續集《國際機場1975》(Airport1975)。本片除了上集的救難英雄喬治肯尼迪繼續演出之外,其餘的幕前幕後都換上了新組合。不過由傑克史密特導演的這部續集劇情比較鬆散,機上乘客的角色設計和演員選角亦不算成功,整體成績比不上第一集,公映時票房也下降至2500萬美元,但它的製片費只有300萬美元而已,因此仍然是一項劃得來的投資。
三年後推出的第三集《航爆死亡角》(Airport』77),在故事取向上改走一個新路線———空難不再源於意外,而是因為歹徒劫機;飛機沒有平安降落機場,而是沉到海底,災難的解決是讓機上乘客在停止呼吸之前浮上水面。由傑瑞詹姆森導演的這一集空難片娛樂性不俗,而且在故事和視覺設計上都比較有看頭,「劫機+空難+海灘」的設計完全符合了續集電影「越拍越大」的製作模式,所以此片雖已第三度出擊,仍然有2600萬美元的不錯票房。
第四集的《驚爆九重天》(TheConcorde-Airport』79)換上協和式客機當主角。此片另一創新之處是加入國際化的元素來擴大影片的視野,在故事方面描寫飛機後美國華盛頓飛到法國巴黎途中被人刻意攻擊破壞,在演員上則加入不少歐洲明星與美國明星合演,藉以增加這個系列電影在歐洲市場上的吸引力。
八十年代戲謔版滿天飛
由於災難片在70年代的製作過於泛濫,使觀眾開始感到倒胃口,再加上《星際大戰》在電影市場上石破天驚的表現,製作主流轉向了以特技為主的科幻電影。因此,《國際機場》系列電影便在第四集推出後告一段落,而催生了另一種新的類型電影———以戲謔賣座電影為主要內容的無厘頭喜劇。第一部先鋒之作《空前絕後滿天飛》(Airport1980),便是以《國際機場》系列為主要的搞笑對象。
本片描述一架從洛杉磯飛往芝加哥的巨無霸飛機上,坐著各式各樣有奇怪毛病的乘客。在晚餐時,選擇吃魚的人全部倒了下來,包括正副機長和飛機工程師。乘客中唯一有飛行經驗的人是在六年前飛過戰斗機的泰德,加上嚇得半死的空中小姐當副手,一場空難隨時都會發生。
三名沒有什麼導演經驗的年輕人傑瑞祖克、大衛祖克和吉姆亞伯拉罕,抱著好玩的心態拍攝了這部諷刺空難電影的《空前絕後滿天飛》,竟因風格創新和笑料豐富而大受歡迎,以8000萬美元的票房高踞當年賣座電影的第四位,成績遠勝被它嘲弄的《國際機場》系列。
至於出品本片的派拉蒙公司當然會打鐵趁熱推出續集,可惜這部由肯分克爾曼編導並率領一群過氣明星主演的《瞞天過海飛飛飛》(Airplanell:theseguel,1982),卻顯然是一部為了搶錢而拍的狗尾續貂之作。但全片令人在觀賞時味同嚼蠟。
九十年代重現真實事件
除了這兩個系列性的空難電影之外,也有一些根據真正空難事件拍攝的影片留下一些值得討論的作品。
在1972年10月13日,一架載有45名乘客的烏拉圭客機在南美安第斯山墜毀,倖存的16名乘客為了活下去,被迫分食死人的屍體。墨西哥的電影公司在這個空難事件曝光之後,馬上買下克萊布萊爾的報道,並用低成本的搶拍方式完成了這部空難電影。但編導雷尼卡登勒二世把煽情的焦點放在恐怖嘔心的吃人鏡頭上,以至這部名為《求生》的影片在1977年於美國上映時劣評如潮,很多人指責此片利用一宗人類大悲劇來剝削觀眾的感情。
十多年後,這一件空難才終於被好萊塢正視,以認真的製作和嚴肅的態度在銀幕上重現這宗空難慘劇的始末,這就是法蘭克馬歇爾導演,伊森霍克等年輕演員主演的《我們要活著回去》(Alive1993)。影片拍出了人類在艱苦環境下掙扎求生存的潛力,以及年輕人之間的互愛互助精神,是一部具有正面意義的災難片,娛樂效果也不錯。
此外,最近幾年在國內上映由寇特羅素主演的《747絕地悍將》(ExecutiveDecision,1995),將恐怖分子劫機,霹靂小組潛入客機內互相對抗的空中冒險動作片模式發揮至最高峰,以及由雷李歐塔主演,用較低成本攝制但卻利用劫機者的變態心理製造緊張對峙氣氛的《危機任務》(Turbulence,1996),都是娛樂性不俗的空難電影。(摘自:廣州日報)
⑵ 有部是一架俄羅斯的飛機和美國的飛機在空中相撞的電影,叫什麼
片名:《空難疑雲》
又名:不可饒恕 / Unforgiven / Neproshchennyy
主演:德米特里·納吉耶夫 / 羅扎·哈伊魯林娜
上映日期: 2018-09-27(俄羅斯)
導演:
薩里·奧德賽耶
編劇:
薩里·奧德賽耶
製片國家/地區:
俄羅斯
劇情簡介:電影根據真實的悲劇事件改編。維塔利·卡羅耶夫是一名來自奧塞梯共和國的建築師,非常熱愛自己的家庭。2002年,維塔利的妻子和孩子當晚在俄羅斯機場乘坐飛機前往巴塞羅那看望他的途中,在經過德國南部上空時與另一架美國飛機相撞,造成兩家飛機上70多人全部遇難,而其中大部門都是孩子。
維塔利是最先到達現場的人之一,並自己找到了家人的遺體。關於事故的指責聲不斷,接著提起訴訟,但最終人們發現,撞機事件發生時值班的空管員以及其所屬公司有重大責任。事故發生後的兩年之間,維塔利一直努力從責任方獲得解釋和道歉,但始終沒有成功...
(2)俄羅斯客機進入美國電影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維塔利·卡羅耶夫
一個建築師,非常熱愛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並對自己的家庭全方面的負責,是一個很好的丈夫,聽聞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在空中遇難後,非常痛苦,並通過自己的努力要讓事故的責任方給自己一個解釋,但不如意的是並沒有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後來他通過私家偵探找到了空管員,並將害死自己家人的罪歸禍首殺死。
2、羅扎·哈伊魯林娜
是個美麗高傲的女飛行員,堅強、成熟,女飛行員總是難以獲得一視同仁的認可,但是她用行動告訴別人,男飛行員能做到的,她一樣可以,在關鍵時刻大顯身手,贏得了機組與乘客的尊重。後來在空難後,因為同情維塔利的遭遇,所以期間不斷的幫助維塔利。
⑶ 我想知道一部電影俄羅斯間諜進入美國
《特工邵特》《奪寶奇兵4》,,,涉及到美俄的間諜片這類題材的電影比較多..
⑷ 電影講一個美國退役飛行員到俄羅斯偷飛機,要用俄語思維才能控制飛機,求電影名字,謝謝
電影《火狐狸》,好早的電影了,記得還是我上高中看到,片子不錯。感覺裡面提到的融化機身有點假,5馬赫的速度貌似還不行。
⑸ 求一部俄羅斯電影,關於隱形飛機的,前不久(2011年3、4月份)CCTV-6可能播過。
俄羅斯電影《07隱形戰機》
上校和他的三個夥伴在一次對美軍事演習中,駕駛俄羅斯最新研製的07隱形戰斗機飛行,並在美國人四艘航母的監視下如入無人之境,在這項技術在震驚美國白宮的同時也引起了X分子和美國軍火商的注意,他們通過秘密發射的衛星和偷裝在飛機上的控制裝置改變了07的航道,並且設定了火箭發射的時間地點...
⑹ 一個美國人到俄羅斯那去搶飛機的那篇電影叫什麼名字
火狐 Firefox (1982)
導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Clint Eastwood
主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Clint Eastwood
Freddie Jones
David Huffman ...
國家/地區: 美國
對白語言:英語
發行公司: 華納兄弟公司 ...
上映日期:1982年6月14日 美國 ...
更多中文片名:火狐狸
類型:動作/驚悚/科幻
片長:136 min
蘇聯在1982年開發了米格31噴氣機時,全世界大為驚恐,唯一對策只有盜取這架超性能之飛機,而有能力擔任此任務的就只有越戰空中英雄甘德,甘德終於被說服由退休生涯中復出,接受一連串的特種訓練後,前往俄國並與俄國特務數次交手,展開一場驚心動魄的激烈空戰。
⑺ 求一部電影:貌似是在一航展上一架俄羅斯最新戰機飛行表演結果飛行員是個叛徒架機要攻擊美國總統專機
幻影一號,又名捕風捉影
哈,樓主我看過,本電影講的是俄羅斯空軍研製成功了「蘇-35」型列戰斗機,它具有最先進的技術和最卓越的功能,引起了國內外廣泛的關注,其中也包括了恐怖分子,本片的主人公是一位出色的戰斗機飛行員,他駕駛著最新型的蘇式戰斗機與他們展開戰斗,為俄羅斯空軍立下了汗馬功勞……
樓主,請採納
⑻ 有一部關於劫機的電影,裡面有與F117隱行飛機對接的鏡頭,看過的請告訴我這部叫什麼名字,不勝感激
片 名:最高危機 / 英文:Executive Decision
◆ 導 演:Stuart Baird
◆ 主 演:庫爾特·拉塞爾(Kurt Russell) 史蒂文·西格爾(Steven Seagal) 哈利·貝瑞(Halle Berry)
◆ 類 型:動作(Action) 冒險(Adventure) 驚悚(Thriller)
◆ 國家地區:美國 ◆ 語 言:
◆ 發行公司:華納(Warner Bros.) ◆ 首映日期:1996年3月15日
◆ 製作公司:華納(Warner Bros.) Silver ◆ 譜鞽殺荊?55 + $0 (單位:百萬美元)
◆ 本站評分: ◆ 首映票房:$12,069,780.00 (單位:美元)
◆ MPAA定級:R 級 ◆ 全美票房:$56,679,192.00 (單位:美元)
◆ 片 長:134 分鍾 ◆ 海外票房:暫無
◆ 官方網站:
◆ 專題網站:
◆ 影片簡介:
一群恐怖分子劫持了一架波音747客機, 將機上的四百多人扣作人質,要求釋放他們被捕的首領,然而,根據情報官格蘭特的判斷,他們的真正目的是想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引爆殺傷力極大的神經毒氣彈。為了阻止這一陰謀,解救機上的人質,特別行動小組採取了極為冒險的行動計劃,准備在空中登上波音客機,制止恐怖分子的行動,完成解救人質的任務。
行動小組登上了客機,但計劃的開頭就進行得極不順利。行動組長遇難,小組陷入了群龍無首的境地,而且糟糕的是,炸彈專家中尉也受了重傷,無法行動。毫無實戰經驗的格蘭特只有臨危受命,擔負起了指揮的任務。
行動隊員們小心翼翼地進行著偵察工作。他們一面要准備用武力來消滅恐怖分子,另一方面,又要制止炸彈的爆炸,在美麗勇敢的空中小姐珍的幫助下,格蘭特等人驚險萬分地完成了偵察工作。而折除炸彈這一重大的任務就只有交給重傷不能行動的中尉和有些神經質的工程師凱奧來完成了。但更為麻煩的是,行動小組還要對付一位隱藏在乘客中間的炸彈引爆員,而且,更要設法制止軍方將要對飛機發起的毀滅性攻擊。
行動小組發起了攻擊。在千鈞一發之際,炸彈的爆炸被制止了,然而,恐怖分子的反抗卻使飛機破了一個大洞,飛行員也不幸遇害。於是,只有過小型飛機駕駛經驗的格蘭特就只有背負起操縱飛機安全著陸的重任了。雖然顯得十分狼狽,但飛機總算是安全地降到了地面上。一場重大的危機,終於順利地解決了。
賞析
《最高危機》是一部頗為不錯的影片。雖然是解決恐怖分子劫機問題的老套路,但卻有著全新的故事構架。在這部影片中,導演將解決劫機事件的場所由地面移至空中,還動用了F-117隱形戰機作運載工具,設計了空中進入的情節,頗為新奇。而在電影中更是設置了眾多的懸念,來調動和吸引觀眾的注意力,效果也的確不錯。在影片的一開頭,一連串記錄式的事件被處理得十分干凈利落,交待出了影片後面所涉及的所有內容。這是一個優點,卻也是一個缺點,交待清了影片的內容固然不錯,但如此一來,細心的觀眾對影片的發展脈絡便也清楚了。飛機一被劫持,就知道了匪徒的真正目的,並進而提出空中進入被劫飛機的方案。這樣一來,影片不免有些無味,觀眾只剩下看「如何具體解決」的份了,這不能不說是一大缺憾。所幸導演在其後的一些情節處理上運用的手法都頗為巧妙,各種懸念一個連一個。先是讓隊長犧牲,讓一個文官擔負起了指揮任務;再是讓炸彈專家動彈不得,只能靠一個有些神經質的工程師擔當拆彈重任;又設置了一個炸彈引爆員讓隊員們尋找。
這其中自然也少不了千鈞一發的場面屢屢出現,讓觀眾自始自終都處於緊張之中。而最後影片結束,飛機安全著陸時,觀眾卻也一時之間有些好笑,明明知道影片的結局必然是這樣的,卻還被導演牽著走!
在影片的整體劇情安排上雖然有這樣的缺憾,但整部影片總的來說還是不錯的。其過程的處理手法十分老練,而攝影,配樂等也都十分不錯,尤其是演員壓低了聲音的緊張交談和若有若無的音樂配合得十分巧妙,極好地烘托出了一種緊張的氣氛。而諸位演員在片中的表演也比較出色。如果不是過於苛求的話,這部影片應該說還是拍得不錯的。
=================
不得不說的是...史蒂文·西格爾 出場30分鍾就掛了. 後面大場的戲都沒有他的份.
空軍一號 裡面有米格和F15 的戰斗,拍得不錯得
最後去救他們的是一架C130
最後結尾是這樣的
"Liberty 2-4 " is changing call sings,
"Liberty 2-4 " is now ...
"Air Force One!"
=================
⑼ 有部電影是蘇俄入侵美國的
中文片名:赤色黎明
外文片名:Red Dawn
劇情介紹
該片有濃厚的冷戰氣息,講述了科羅拉多州的一所高中遭到前蘇聯和古巴軍隊的入侵,一群高中生聯合起來組成游擊隊反抗,這個隊伍的名稱就以他們的足球隊的名字命名,叫做「狼族」,為了保護家園、為了不被迫穿上衣服(裸體代表著美國人的信仰),他們拿起了武器准備戰斗。
重拍計劃
新版《赤色黎明》沿用老版的故事情節,只不過「入侵者」從蘇聯和古巴聯軍變成了俄羅斯與中國軍隊。在美國媒體刊載的劇照中,出現了很多「解放軍入侵美國後張貼的宣傳海報」,上面印有「八一」紅星標志,標語寫著「修復你們的經濟、重建你們的聲望、打擊貪婪的公司(指華爾街)」,顯然編劇得到了當前金融危機的啟示。從劇情和布景上來看,這部電影冷戰氣息不減,宣揚的依舊是美國式民主和個人英雄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