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電影 » 少年國際師電影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少年國際師電影

發布時間: 2022-02-22 04:16:40

① 求一部國產電影,講的是少年入少年管理教所的故事

電影《少年犯》
出品:深圳影片公司、上海勞改局聯合攝制
色彩:彩色
類型:劇情
片長:100分鍾
上映:1985年
地區:中國大陸
顏色:彩色
類型:劇情片
[編輯本段]○主創人員
製片人:郭衡寶
導演:張良
編劇:王靜珠、張良
攝影:閻序中
美術:王玫芳
音樂:楊紹呂
[編輯本段]○演員名單
蔣健、陸斌、蔣健、朱曼芳、沈光煒、王吉、趙汝平

故事梗概
少年犯方剛、肖佛、沈金明等被押送到市少年犯管教所,囚車上還坐著一位40多歲的女記者,她是《社會與家庭》雜志的記者謝潔心,出於社會責任感,她正在進行一次青少年犯罪問題的社會調查。16歲的方剛因持刀殺人被判刑5年,他來到少管所以後惡習不改,經常打人,還頂撞管教人員。犯人暴連星欺負方剛是新進來的,在一次吃干飯時給他分了很少的菜,兩個人當場打了起來。管教隊長馮志學關了方剛的禁閉。趙所長通過調查,弄清了事情的起因,讓馮隊長把方剛放了出來,同時撤了暴連星分菜"掌勺"的職務。不久,方剛又在暴的煽動下,在課堂上打人鬧事,還奚落勸阻他的馮隊長,馮一怒之下打了他一巴掌。趙所長批評馮隊長不該打人。方剛想乘機逃跑,便謊稱自己吞進了一把折疊小刀。馮隊長等人信以為真,千方百計組織搶救,使方剛良心受到責備,坦白了自己的錯誤。趙所長為了更好地教育他,沒有進行處罰,這對他教育和觸動很大。幾進幾出少管所的慣竊犯肖佛,看上去什麼都不在乎,經常偷偷摸摸,惹事生非。謝潔心在和他接觸中感到他機靈、聰明,又講義氣,很為他痛心。這天晚上,她找肖佛談心,肖佛講述了自己不幸的童年。原來他先後有過三個父母,他們全都把他當成負擔而遺棄他。他從7歲起流落街頭,慢慢地墮落成慣竊。肖佛變壞的過程引起謝潔心的深思,她連夜寫稿,向社會、向所有的父母呼籲,要關心孩子們的教育。少管所的"家長接見日"那天,方剛和肖佛的家長沒有來。方剛痛苦地吞下了折疊剪刀,所領導立即進行搶救,終於將他救活。謝潔心和馮隊長又說服方剛的父親到醫院來看望兒子。方剛看到所領導這樣愛護他,父母也做了自我批評,他暗暗下定決心,以後一定要重新做人。肖佛的父親執意不認兒子,還痛罵前來找他的馮隊長和謝記者。馮隊長對他進行了義正詞嚴的批評。沈金明從小生活在優裕的家庭環境中,幼稚、單純,但求知慾很強。他因為受黃色手抄本的毒害而犯了姦淫幼女罪。來到少管所以後,他受到領導和老師的教育,逐漸悔悟,並發奮讀書,終於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大學。謝潔心從他的事例受到啟發,寫了評論文章,呼籲對失足青少年不要歧視,更不要嫌棄。文章發表後在少年犯中引起強烈反響。可她萬萬沒想到,就在此時,她自己的兒子卻因流氓罪被捕。她由於忙於社會工作,忽視了對子女的教育,現在自己吞食了這個苦果,更加痛切地感到肩負挽救失足青少年的重大使命。
[編輯本段]○幕後製作
影片創作者在深刻研究眾多生活原型的基礎上創作了這部作品,提出了「挽救孩子、造就人才」的觀點,提醒人們重視犯罪少年的心理變化和生活環境,增強人們的社會責任感。影片採用實景拍攝,啟用少年犯來扮演少年犯,具有強烈的紀實色彩和震撼力。
劇情:這是一部描寫少年犯罪份子在學校般的監獄生活中,在「教育、感化、改造」的政策知道下走上正路的故事。影片採用監獄實景拍攝,選了十八名犯罪少年做演員,以紀實風格的寫實主義手法逼真地再現了少年犯服刑、改造的生活,揭示了少年犯罪的家庭和社會根源。
值得一提的是, 本片第一次選用在服刑改造中的少年罪犯主演片中的少年犯,又讓這些犯罪少年自已譜曲並演唱了本片的主題歌。
○所獲獎項
獲中國廣播電影電視部1985年優秀影片獎
獲第9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影片獎
獲1986年青年影視愛好者活動周《影視明星太平洋杯》「青年最喜愛的電影故事片」獎和「紀念獎」
獲1989年伊朗第七屆曙光旬國際電影節少年影片國際賽最佳演員獎
獲1987年《文匯報》和《中國電影時報》舉辦的「新時期十年」最佳影片獎
回答者: §狼性未泯 | 五級
http://..com/question/88483280.html

② 電影《少共國際師》觀後感500字,急需!!

紅軍長征中曾有過一支幾乎全部由同齡人組成的部隊:全師平均年齡18歲,歷任師長都是20多歲,師政委肖華上任時年僅17歲。 這支部隊叫做「少共國際師」,即紅五軍團第15師,1933年8月5日成立於江西博生縣(今寧都縣),全師共一萬餘人,下轄三個團,歸紅一方面軍總部直接指揮。 1935年遵義會議後不久,為了提高部隊戰鬥力,軍委決定對全軍進行整編。「少共國際師」和紅一軍團主力合並,分別編入紅1師和紅2師。

③ 少共國際師是干什麼的

是紅軍時期的一支部隊。
<br>「少共國際師」,1933年8月5日成立於江西博生縣(今寧都縣),由周恩來親自授旗。全師共一萬餘人,黨團員佔70%,下轄三個團,歸紅一方面軍總部直接指揮。
<br>
<br>第五次反「圍剿」前,為了擴大紅軍,進一步激發群眾參軍參戰的熱情,在紅軍總政治部和共青團中央的倡議下,經黨中央批准,建立「中國工農紅軍少共國際師」。不到3個月的時間里,中央蘇區1萬多名青少年踴躍報名。
<br>
<br>為了把這些初離家門的娃娃培養成能征善戰、作風過硬的戰士,「少共國際師」成立後,隨即投入了戰斗訓練。中央軍委任命陳光為師長(後為吳高群、曹里懷、彭紹輝),馮文彬任政治委員(後為肖華、羅華明)。部隊中許多紅小鬼,人還沒有槍高,起初是用各自帶來的紅纓槍,後來才陸續開始練習射擊、投彈、刺殺等技術。
<br>
<br>兩個月的軍事訓練和政治教育剛結束,「少共國際師」便投入了第五次反「圍剿」作戰。第一仗是在閩北拿口與國民黨軍周志群部的遭遇戰,「少共國際師」奉命配合紅三軍團和紅五軍團在東線抗擊敵人。發現敵情後,陳光和肖華商定,以1個營分兵迂迴,布成口袋,將敵人團團圍住。槍聲一響,戰士們勇敢地沖入敵陣,展開肉搏,不到兩個鍾頭,就干凈利落地全殲敵軍一個連。隨即揮師渡過閩江,又擊潰敵軍200多人,還在蓮花山殲敵一個排哨,前後共殲敵300多人,繳獲了不少槍支彈葯。
<br>
<br>初次遇敵,就打了勝仗,「少共國際師」的士氣更加高昂。朱德、周恩來和楊尚昆特電祝賀,稱贊他們這次戰斗是「鐵拳初試」,勉勵他們在勝利中要更百倍地提高軍事技術,迎接更加艱巨的戰斗,爭取更大的光榮。
<br>
<br>1933年12月,在黎川東南的團村戰斗中,敵人以三個師的兵力發動了進攻。「少共國際師」和三師一部從左翼鉗擊敵人。肖華和師長吳高群冒著敵人的炮火,深入前沿指揮。傍晚,戰斗將要結束時,吳高群正在指揮所旁的一棵大樹下觀察敵情,忽然一顆炸彈在附近爆炸,他的頭部和腰部七八處負傷,英勇犧牲,年僅二十三歲。肖華熱淚盈眶,他帶領戰士們向烈士宣誓:為犧牲的戰友們報仇!把「少共國際師」的光榮旗幟永遠打下去!
<br>
<br>
<br>此後,「少共國際師」又在將軍殿、邱家隘等地進行過幾十次戰斗,其中石城保衛戰一役傷亡過半,一萬多人的部隊只剩下5000餘人。1934年春,他們改稱第15師,由在第四次反「圍剿」中丟掉左臂、日後被稱為「獨臂將軍」的彭紹輝出任師長,但人們仍習慣地稱之為「少共國際師」。7個月後,紅15師開始長征,擔負掩護和殿後任務。
<br>
<br>湘江戰役中,紅15師奉命在湘西延壽圩一帶抗擊敵人4個團的追擊,掩護主力渡過湘江。他們以一個團直撲全州東南的魯塘圩,配合紅五軍團佯攻以牽制全州敵人,另以兩個團和尾追的敵人死打硬拼,保衛湘江界首渡口。敵人沿湘桂公路猛攻,情況十分緊急,紅15師有被敵人切斷的危險,於是全師趕快收縮兵力,跑步渡河。彭紹輝和肖華率領主力渡河以後,發現還有一個團沒有過來,而敵人已逼近渡口。根據軍團部的命令,又不容許他們回頭去接應這個團。當他們翻越了大王山到達油榨坪集結時,這個團竟神奇地出現在面前。原來,他們被敵人切斷後,從層層包圍中殺開一條血路,奮勇搶渡湘江,甩開了敵人的尾追,並連夜強行軍趕上了師主力。湘江戰役中,面對敵人飛機和重炮的狂轟濫炸,紅15師拚死實現了戰略意圖,但官兵傷亡慘重,僅剩下2700餘人。
<br>
<br>1935年遵義會議後不久,為了提高部隊戰鬥力,軍委決定對全軍進行整編。「少共國際師」和紅一軍團主力合並,分別編入紅1師和紅2師。至此,這支存在不到一年半的「少共國際師」走完了短暫而光輝的戰斗歷程。陳正湘、谷廣善、何廷一、黃定基、江擁輝、李景瑞、彭盛、宋景華、孫文采、譚雲開、吳岱、謝明、楊思祿、袁佩爵、趙復興……這些從「少共國際師」走出來的「紅小鬼」們經過血與火的洗禮,成長為共和國的開國將領。

四方面軍又一支類似的部隊,叫少共國際團。
<br><a href="http://ke..com/view/628016.htm" target="_blank">http://ke..com/view/628016.htm</a>

④ 少共國際師的劇情簡介

「 少年有志報神州,一萬虎犢帶吳鉤。浴血閩贛銳無敵,長征路上顯身手。」
——《憶少共國際師》少共國際師政委肖華上將題寫
「我們就是少共國際師,九三日,在江西誓師出征去。高舉著少共國際的光輝旗幟,堅決的,勇敢的,武裝上前線。做一個英勇無敵紅色戰斗員,最後的一滴血,為著新中國。
我們就是少共國際師,九三日,在江西誓師出征去。擦亮刀,子彈上膛瞄準敵人放。破「圍剿」,繳槍炮,消滅國民黨。趕走那帝國主義侵略的勢力,最後的一滴血,為著新中國。」
——《少共國際師出征歌》張愛萍上將作詞
1933年8月,為響應中國共產黨和蘇維埃政府的號召,繼續擴大紅軍隊伍,壯大武裝力量,粉碎敵人的瘋狂「圍剿」,保衛革命根據地,中央紅軍在博生縣(現為江西省寧都縣)組建了一支全部由模範青少年組成的特殊部隊——「中國工農紅軍少共國際師」。這是全部由少男少女組成的娃娃部隊,戰士當時平均年齡不足18歲,師政委肖華上任時,年僅17歲。這支部隊在博生縣誕生、誓師、閱兵、授旗、出征,先後在江西贛南、撫州、吉安、福建龍岩、貴州等革命老區生活和戰斗。在那個特殊的歷史時期,這樣一批「紅小鬼」被組織起來,系統地接受革命思想教育,學習文化和軍事技能,最後英勇地走上革命斗爭的第一線,在蘇區的反「圍剿」戰斗和長征中做出了重大貢獻。1934年10月,紅軍離開蘇區,「少共國際師」的少年英雄們與中央紅軍一道,踏上了舉世聞名的長征路。「少共國際師」的很多少年英雄後來成長為彪炳史冊的新中國開國將領。
大型革命歷史題材電視連續劇、同名電影、新聞紀錄片《少共國際師》,這三部影視作品,通過故事情節、人物服裝、逼真場景、紅色音樂等綜合性的藝術形式,再現了一段極其壯烈的真實歷史故事。講述了中央蘇區的這支少年紅軍部隊在血與火的斗爭中成長的歷程,塑造了立秋、正太、猴子、麻腳、子遙、紅軍小和尚等性格生動的少年群像,這些英雄少年在列寧學校接受馬列信仰,學習文化和軍事知識,在蘇區的土地革命熱潮和反「圍剿」斗爭中經受了考驗。他們響應中央的號召,走向保衛蘇區的戰場,成為「少共國際師」的少年紅軍,用他們的青春和熱情,在革命斗爭史中寫下了光輝而悲壯的一頁。
「少共國際師」是中國革命史上不可磨滅的一頁,這一頁突出體現了這些青少年極大的愛國主義情懷;「少共國際師」這面火紅的戰旗,具有很強的感染力、滲透力,是今天廣大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最直接、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好教材,更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紅色歷史故事題材。
「少共國際師」紅色精神的傳承,可以讓今天生活在祖國母親幸福懷抱中的孩子們,深刻了解當年蘇區青少年走過的艱辛歲月歷程和那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感悟當年蘇區青少年的成長、生活、學習和戰斗的歷史過程。
在今天改革開放的背景下,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黨史教育、革命傳統教育,進一步樹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責任感,讓薪火世代相傳,為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不懈奮斗,是偉大而光榮的事情。「為了共產主義,時刻准備著!」,「少共國際師」少年英雄的成長經歷和戰斗事跡,對今天生活在幸福環境中的青少年來說,是永遠的偶像和榜樣,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教育意義!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少年強則中國強……
目前,《少共國際師》三部影視作品各項拍攝和後期製作工作已全面完成,將陸續在全國公映。該作品填補了「少共國際師」從誕生至今78年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的影視空白,為今天的孩子健康成長提供精神食糧,是集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為一體的優秀紅色經典影視作品。

⑤ 幫忙分類哈利波特1-5部 哪個是1部 哪個是2部。。以次內推

第一部叫《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第二部叫《哈利波特與密室》,第三部叫《哈里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第四部叫《哈利波特與火焰杯》,第五部叫《哈利波特與鳳凰社》,第六部叫《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第七部叫《死神》。

最後的還沒有拍

⑥ 少共國際師軍歌

我們就是少共國際師,

今日在寧都正式宣誓。

整裝待發要出征,

粉碎敵人「圍剿」莫延遲。

我們都是青少年,

願把熱血染紅旗。

⑦ 少共國際師還存在嗎

少共國際師不存在。

紅軍時期僅存在一年多的少共國際師。

中國工農紅軍少共國際師(簡稱少共國際師)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由一群平均年齡不到18歲的青少年組成的武裝部隊。

紅軍長征途中曾有過一支幾乎全部由「娃娃兵」組成的特殊部隊,戰士們大的有十七、八歲,小的才十四、五歲。這支部隊擁有完整的部隊建制、正規軍番號,叫做「少共國際師」(後改為紅十五師)。

為了更好地抗擊和粉碎敵人的瘋狂進攻,保衛革命根據地,在當時的「擴紅」背景下,1933年5月20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央局正式作出《關於創立少共國際師的決定》。8月5日,少共國際師在江西省博生縣(今寧都縣)成立。

當時從江西征調四千人、福建征調二千人、閩贛二千人等等,組成了這支部隊。部隊成立時由周恩來親自授旗,隸屬紅五軍團建制,歸紅一方面軍總部直接指揮,下轄四十三、四十四、四十五3個團,幹部、戰士70%以上都是共青團員、共產黨員,全師官兵共一萬餘人。

少共國際師,是由一群平均年齡不到18歲的青少年組成的一支紅軍部隊。這支部隊雖然年齡小,但是卻有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沖勁,在反圍剿斗爭中展現出了令人驚嘆的表現。

何廷一

少共國際師參謀,建國後任空軍副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江擁輝

少共國際師通訊員,抗美援朝時期任38軍政委、軍長,曾任福州軍區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除了前面列舉的這些,還包括著名的殺敵英雄黃定基,開國少將李景瑞、楊思祿等等,都是從少共國際師走出來的。

⑧ 少共國際師是軍隊嗎要不是那它是什麼組織啊

曇花一現的「少共國際師」

在第二次國內戰爭期間的,經過黨中央和中央軍委的同意,由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央局(少共中央局)創立了一個紅軍獨立師——「第一軍團少年共產國際師」。但是這支英雄部隊存在的時間並不長,兩年後就被改編為第十五師,隸屬於紅一軍團的建制。「少共國際師」的存在雖然在中國革命的斗爭史上屬於曇花一現,但它卻為人民軍隊培養和輸送了一大批的優秀將領和軍事指揮員,其中比較著名的有胡耀邦、陳光、肖華、彭紹輝、曹懷里、袁佩爵等人。
1933年5月20日,團中央根據紅軍總政治部的建議,發布了關於《創立少共國際師的決定》的文件。到8月1日在紀念紅軍成立六周年的紀念會上,這支新部隊就有幸與紅一軍團、紅三軍團和紅五軍團等單位一道參加了在瑞金紅軍總部的大閱兵。「少共國際師」只用了大約2個多月的時間就基本完成了組建任務。期間進行過較為嚴格的軍訓,初步具有了一定的戰鬥力,當時全師的兵力大約為8000人。其中70%是黨團員,戰士的平均年齡在18歲左右,有不少是14、15歲的「紅小鬼」。第一任師長為吳高群。吳高群曾被人們稱贊為「進步最快最易深造的青年指揮員」,1934年初(或者1933年12月)犧牲在黎川戰役中。第一任政治委員馮文彬也是個二十多歲的小青年(此人在1934年7月30日寫過一篇紀念少共國際師的文章,他的職務後來被年僅18歲的肖華接替。)。閱兵式上「少共國際師」還沒有正式的番號,是周恩來副主席代表中央革命軍事委員親自授予了「少共國際師」的軍旗,並發出奔赴前線英勇殺敵的戰斗命令。同時被授旗的還有紅軍工人師。

而「少共國際師」真正地組建完成則要到1933年的8月5日,並在在博生縣又舉行了一次師級規模的閱兵式。一個月後,1933年9月3日,經過一個簡短的「九三宣誓」儀式,「少共國際師」就開赴第五次「反圍剿」的前線作戰。「少共國際師」進抵到東部戰線的建寧,紅軍戰士高唱著《少共國際師出軍歌》、《上前線歌》等歌曲,到處寫下「紅軍勝利萬歲!」 等標語,其聲威震動了整個建寧縣城。部隊繼續前進到泰寧,然後召開了由黨團骨幹參加的軍人大會,紅軍的主要首長周恩來總政委、朱德總司令和楊尚昆主任等人專門來到「少共國際師」作了報告與鼓動,並傳達了戰役中的任務。

「少共國際師」取得了第一次戰斗的勝利,即閔北的拿口戰役。替閩中獨立團解圍,擊潰國民黨軍周志群部2000餘人。然後轉進到黎川參加保衛戰。「少共國際師」在資溪橋與黎西南等地作戰,但是很不幸,師長吳高群在百勝關的戰斗時中炮犧牲。名將陳光臨危授命,接任了「少共國際師」的師長(3個月後,陳光將軍被調動到王牌師紅二師任師長)。在百順點嶺戰斗中,「少共國際師」還配合友軍擊潰了向黎川前進的2個師國民黨軍隊,遲滯了敵人的推進,保障了我軍防線的建立。這次戰斗的勝利應該可以說非常地不容易,因為國民黨軍隊中有一支部隊是陳誠的十一師,是國軍的王牌。而在黎西南的樟橫村戰斗中,「少共國際師」被國民黨軍隊擊敗,對失敗負有責任的一個紅軍團長和政委後來都被撤職了。但是在接下來的石城保衛戰中,「少共國際師」為自己正了名,面對優勢兵力的敵人的進攻,寸步不讓,擊退了敵人的進攻。這一仗保障了中央紅軍順利地開始長征。

1934年10月,紅軍開始長征,「少共國際師」與中央紅軍一道離開了中央根據地。長征開始時「少共國際師」由28歲的彭紹輝將軍接任了師長,政治委員也換成了肖華(據肖華將軍等人的回憶錄,根據周恩來的建議,肖華一開始就擔任著「少共國際師」的師政委)。彭紹輝此前曾擔任過紅一師師長,興國模範師師長,紅五師師長,紅三十四師師長等職務,是紅軍中的一員虎將。在長征中「少共國際師」一直擔負著掩護軍團主力轉移的任務。在血戰湘江,突破敵人四道封鎖線的過程中,「少共國際師」和紅五軍團擔任著殿後的任務,用血肉之軀抵擋著敵人飛機和重炮的狂轟濫炸,硬是用刺刀、手榴彈打垮了整連、整營敵軍的一次次進攻,但「少共國際師」自身也損失了一大半的兵力,是最後幾支過湘江的部隊之一。

1935年3月,遵義會議以後不久,中央軍委根據斗爭的需要,決定對「少共國際師」進行整編,改編為紅十五師,歸紅一軍團(下轄第1、2、15師)建制。就這樣,「少共國際師」終於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

關於「少共國際師」的文藝作品,據說現在已經有人寫出了一部叫《少共國際師》的長篇歷史小說和同名的20集的電視連續劇,且都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可惜我沒有能夠看到這些作品,於是先依據手頭掌握的資料寫下了這篇短文,以示對紅軍先烈們的一點敬意吧。

⑨ 觀《少共國際師》電影有感

《少共國際師》是由李俊岩執導的作品,張琛參加演出。
1919年的柏林就有成立少年國際師,1933年8月5日在中國江西博生縣(今寧都縣),由周恩來親自授旗,為響應黨和蘇維埃政府的號召,擴大紅軍隊伍,壯大武裝力量,粉碎敵人的瘋狂「圍剿」,保衛革命根據地,中央紅軍在博生縣組建了一支全部由模範青少年組成的特殊部隊——「中國工農紅軍少共國際師」。全師共一萬餘人,黨團員佔70%,下轄三個團,歸紅一方面軍總部直接指揮。
《少共國際師》通過故事情節、人物服裝、逼真場景、紅色音樂等綜合性的藝術形式,再現了一段極其壯烈的真實歷史故事。講述了中央蘇區的這支少年紅軍部隊在血與火的斗爭中成長的歷程,他們響應中央的號召,走向保衛蘇區的戰場,成為「少共國際師」的少年紅軍,用他們的青春和熱情,在革命斗爭史中寫下了光輝而悲壯的一頁。該劇於2011年8月在江西寧都等地拍攝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