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桂林芒果國際影城看電影步驟
(1)先在網上找到影院觀影時間當天的電影排期,選擇合適的時間觀影;
(2)可以在各大電商售票渠道選擇在線購票,以免現場購票擁堵,而且網上購票比現場購票會便宜很多(錢多的話,請忽略,可以選擇現場購票);
(3)如果是首次到該影院觀影的話,建議在觀影時間前半個小時到達影院,可以先在對應售票渠道的取票機上自助取票,也順便熟悉一下環境,諸如洗手間位置,安全通道等等;
(4)祝觀影愉快!
❷ 靖邊電影院哪個開始營業了
華夏星光國際影城。根據網路地圖顯示,華夏星光國際影城位於陝西省榆林市靖邊縣建華,截止2022年10月27日,每天7點到25點開始營業,可以在營業時間去觀看影片。
❸ 2022年10月1號k以後靖邊縣那家電影院有兒童電影
華夏星光國際影城。查詢網路地圖位於榆林市靖邊縣東大街東方大廈的華夏星光國際影城在2022年10月1日後,回不間斷更新兒童電音,其中包括《開心超人大電影》、《熊出沒》等。
❹ 廊坊有什麼電影院
管道居有3D明珠3D在建設
❺ 深圳金逸國際影城最近放映什麼電影
兌換卷只能兌換尚未被購買會預定的座位。(最好提前1天預訂(打電話)
最近上映《2012》《花木蘭》《鼴鼠特工隊》推薦你看看《2012》不錯的災難片哦!
❻ 在深圳去哪裡買電影票比較方便實惠
您好~
您可以來大麥網購買電影票,在線選座,價格為影院掛牌價的5折左右~深圳共有14家影院支持哦:深圳橙天嘉禾影城萬象城店、博納國際影城龍崗店、深圳博納國際影城、華誼兄弟深圳影院太古城店、深圳橫店影城深圳海岸影城、深圳中影今典國際影城、深圳華夏星光國際影城、深影鳳凰國際影城、深圳中影益田假日影城、龍崗影城、深圳寶安環星影城、深圳太陽數碼影城、深圳華夏藝術中心數碼影院。總有一家適合您~
感謝您對大麥網的支持!
❼ 望江縣時代影城7月28日的電影排期表,急急
煎餅俠、模仿游戲、捉妖記、六世古宅、命中註定、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小時代4差不多在這些電影之中.
❽ 24周早產寶寶要不要放棄
24周早產寶寶要不要放棄
24周早產寶寶要不要放棄,只有健康的身體才能保證正常的工作以及學習擁有健康身心的人,才會對生活保持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特別是特殊的群體,比如孕婦肚子里的胎兒。以下分享24周早產寶寶要不要放棄?
24周早產寶寶要不要放棄1
明確告訴你不應該放棄,畢竟是一條生命,不是說放棄就可以放棄的。除非在不能存活的情況下或者重病的情況下可以放棄。
早產兒是指胎兒在孕37周前分娩的新生兒,根據胎齡或出生體重的不同分為不同程度的早產兒。雖然早產兒的死亡率程度比較高,出生體重和胎齡越低的早產兒死亡率越高,胎齡小於等於25周的嬰兒死亡率為50%左右
但是懷孕八個月也已經有34周了,況且新生兒的重症監護水平也比較高了,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早產兒的成活率,盡可能降低了早產兒嚴重並發症的發生。隨著現在醫療技術的日漸發達,八個月就出生的早產兒只要護理得當,存活率非常高,跟正常嬰兒無異。
早產兒因為早產沒有發育完善,各臟器發育不成熟,不同程度的早產,其近期及遠期的並發症也不同。
早產兒出生早期常有呼吸窘迫綜合症、呼吸暫停、代謝紊亂、貧血、喂養不耐受、先天性心臟病、顱內出血等異常情況,遠期也有可能會有其他後遺症。但是8個月早產的嬰兒從身體器官以及功能狀態上而言,都算是比較完善且能夠正常運行的。
實際上只要沒有一些嚴重的基礎病變,90%以上的這種早產兒都可以健康的存活,這也都要取決於現如今已經非常先進的早產兒治療技術,所以如果可能會發生早產或者難以避免的早產時,孕婦應該立即尋找有新生兒救治能力的醫院進行生產救治。
早產8個月的嬰兒在分娩之後,必須要認真在保溫箱內生活並加強護理一段時間,使早產兒的身體狀態全面改善和調整後能夠更好適應外界的環境,不僅可以有效生長也能保證早產兒可以順利存活。
早產兒在醫院治療出院後,也並不能夠都像普通新生兒一樣照料,有些還需要繼續口服各種葯物,有些疾病需要繼續治療,定期去醫院門診復查。
需要家長注意很多細節,非常細心的去照顧早產兒,如果發現異常情況,應馬上及時去醫院就診。 早產兒出生越早風險越高,而且治療早產兒的花費也非常高,所以一定要盡可能降低早產發生率,減輕家庭負擔和社會負擔。
母親在孕期時應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進行產檢。如果萬一誕下早產兒,也不要因為巨額的治療費用輕易放棄他,只要他能夠順利成活,一家人都得全力以赴。
生養孩子不易,各種情況都有可能發生,所以在生孩子之前都要做好一些經濟上的准備,以防不時之需。八個月的早產兒,只要沒有嚴重的基礎病變,90%以上的嬰兒都可以健康的存活。
在醫院的治療費用相對而言也不是太高,所以當父母的也不用太大的擔心,寶寶出院之後,悉心照料他,也會跟正常的寶寶一樣的。
24周早產寶寶要不要放棄2
胎兒早產多少周能存活?
胎兒早產能否存活下來並不是看他發育幾周,而是根據他的心肺功能發育程度來判斷的,我們大家都知道,心臟是人體必不可少的器官,還沒有聽說過哪個人沒有心臟或者心臟不發揮功能就能活的好好的。
我們大家也知道,我們人類是用肺部呼吸的,寶寶離開母體之後會馬上轉為用肺部呼吸,如果肺部發育不完全,人是沒有辦法在沒有空氣的情況下生存的。因此對於早產胎兒來講,心肺功能發育的怎麼樣,直接關繫到他的生與死。
一般來說,在我們懷孕7周左右的時候,胎兒的心臟和肺臟開始成型,但是這個時候它們不能自主的呼吸,在未來第3-6個月要進行發育完善它們的功能。
心臟的發育比肺部的發育要快,一般在18-20周的時間心臟就可以非常規律的波動了,這時候我們可以通過超聲多普勒檢測到,到22周左右的時間醫生用聽診器就可以聽見胎音了,這個時候胎兒的心臟已經基本具備了泵血的功能。
肺部的發育知道23-24周的時候才基本成型,這時候肺部還不具備呼吸功能,直到28周的時候胎兒的肺泡,肺泡管等才會發育成熟,這個時候我們肚子里的胎兒才會呼吸。因此民間經常有7月活的說法,就是說得28周的胎兒生下來可以存活。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24周之前出生的孩子,越提前出生,越是沒法成活的,一般醫院里會建議做流產處理。
但是24-28周出生的嬰兒,雖然這時候他的肺部功能還沒有發育完全,但是可以依靠呼吸機存活下來,經過後天的護理寶寶是可以發育好的。28周之後的早產兒出生存活是沒有問題的,只要好好喂養,孩子會健康長大的。
24周早產寶寶要不要放棄3
孕24周的寶寶,能救嗎?
午飯後,辦公室沒人,淼哥坐在辦公桌前看富蘭克林寫的《富蘭克林自傳》。
娟妹一陣風似的跑過來坐下:「淼哥、淼哥,我一直在關注一位女性作家陳嵐。
昨天她在微博上說,她和她的小夥伴在福州兒童醫院救助一位24周的早產寶寶。
真讓人揪心,這么小的寶寶,肯定一直要呆在保溫箱里,費用昂貴不說,也不知道預後怎麼樣。」
淼哥頭也不抬,繼續看書:「嚴格說來,24周的寶寶不叫『早產兒』,應該叫『有生機兒』。
在我國,將妊娠滿28周,不滿37周出生的寶寶,稱為『早產兒』,妊娠不滿28周、胎兒體重不足1000克而妊娠終止者稱為『流產兒』。
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在妊娠20周至不足28周間流產分娩的體重在500克至1000克之間的胎兒,有存活的可能,被稱為『有生機兒』。
2012年世界衛生組織發布了全球早產兒報告,對早產兒進行了分類和定義,提出『超早產兒』的概念,即胎齡<28周的寶寶。
這是最近幾年提出的,在我國還沒有被普遍接受,這裡面牽扯的東西太多,有醫療、家庭、倫理、經濟等多方面因素。
我國每年約有10萬超早產兒出生,並且呈持續上升趨勢。這些媽媽多數是高齡孕產婦,其中患多種疾病,輔助生殖技術受孕者佔三分之一。
她們非常渴望有個寶寶,並且隨著超早產兒存活率的提高,後遺症發生率的下降,家庭經濟狀況的改善,社會扶持力度的加大,父母希望救治的意願逐漸上升,放棄治療的比例日趨減少。
有報道顯示,目前發達國家超早產兒總體存活率已達到85%,其中胎齡26至27周,出生體重700~999g者,存活率穩定在90%左右;胎齡24至25周、出生體重500~699g者存活率也達到了50~70%。
我國相關報道較少,小樣本研究顯示:超早產兒總體存活率平均為50~60%,發達地區達到70~75%;其中胎齡26至27周、出生體重700~999g者存活率已達80~85% 。
目前,許多國家制定了超早產兒救治的'倫理學指導意見:
對胎齡>24周或出生體重>500g者,建議積極救治;
對胎齡23~24周或出生體重400~500g者,根據家長意願決定是否救治;
胎齡<23周或出生體重<400g者,由於存活率很低,即使存活後遺症發生率也非常高,不建議積極救治。
不知道陳嵐老師提到的這個24周的早產寶寶情況到底怎麼樣,所以也不知道預後怎麼樣。
早產兒還是很被動的,即使存活,也可能留下終身並發症,比如神經系統發育障礙(腦性癱瘓、癲癇、智力低下、視聽覺障礙等)、身體殘疾、學習障礙、慢性肺病等。
所以早產兒的家長都要面臨這樣的兩難處境:究竟是窮盡各種手段保住寶寶的性命,還是竭盡所能減少寶寶的痛苦?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不是在場參與救治的醫生,沒有全面掌握寶寶的情況,不知道寶寶父母的態度,一味地指手畫腳是沒有意義的。
我們就祝福這家人吧,陳嵐老師和她的小夥伴積極救助,也是善舉,好人有好報。」
娟妹好奇的問:「淼哥,我們深圳醫院對於這種超早產兒,救助水平怎麼樣呀?」
淼哥放下書,揉揉肩膀:「今年4月,深圳市婦幼保健院報道了他們救治的一名『手掌女嬰』健康出院,據說是目前我國出生體重最輕的。
這個寶寶有個小名叫『早早』,出生時孕23周、體重僅480克。在新生兒科全體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悉心呵護下順利出院。
有苗不愁長,『早早』出院時糾正月齡2個月,體重已達3100克、身高46.5cm,吃奶好,大小便無異常,遺傳代謝等檢查未見明顯異常。整個一個棒棒噠!
深圳市婦幼保健院還是很厲害的,2000年搶救27周超早產兒,2010年搶救26周超早產兒,2014年搶救24周的超早產兒;
2015年搶救存活當時全國最低出生體重和最小孕周的24.5周,體重500克的超早產兒(深圳『九爺』),2016年更是搶救多名23周的超早產兒。
據院方報道,『早早』胎齡僅23周,體重僅480g,出生時皮膚呈膠凍狀,各個臟器發育均極不成熟且存在宮內感染,生後面臨著感染、呼吸、循環、營養、神經系統損傷等諸多難關。
『早早』的成功救治,再次刷新了紀錄,代表了深圳市早產兒救治水平已達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
寶寶的生命力和意志力,是超乎想像地頑強,並且隨著醫療技術尤其是圍產醫學的發展和進步,早產兒搶救的成功率、存活率越來越高,我們千萬不要輕言放棄。
昨天,於主任給我發來一張照片,是一個產後5個月的寶寶,燦爛的笑著,主任和我感慨萬千。
這位媽媽的孕產史非常曲折,寫下來就是一本厚厚的書,可以說這一次懷孕是她最後的機會。
孕25周多,媽媽突然疤痕子宮破裂,全院多科室通力協作,迅速果斷把寶寶剖出來,送到深圳市兒童醫院。
足足在保溫箱里呆了3個多月,寶寶順利出院,於主任一直關注她的情況,每當聽到寶寶長勢喜人的消息就會開心的不得了。
醫者父母心,我們真是把患者當成自己的親人,特別是面對一條從鬼門關里搶救回來的生命,這是用金山銀山都換不回來的。
每個早產兒的背後,都有一個家庭艱難的抉擇和痛苦的掙扎,他們所承受的壓力,超乎你的想像。
我很喜歡一部記錄電影《生門》,沒有特效,沒有明星,甚至連一個專業演員都沒有。
攝制組駐扎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的婦產科,拍攝700多天,真實記錄40位早產婦女迎接新生命的過程與她們在生產過程中經歷的生死考驗。
電影精選了四個早產兒家庭,除了記錄高危孕產婦在醫院的救治外,更將早產兒家庭背後的社會、文化等問題進行了全面展示。
人間自有真情在!無論是媽媽們奮不顧身的大愛、還是親友們萬眾一心的幫助、亦或是醫護人員的奉獻,都在全力為早產兒打開一扇『生門』。
一個個關切的眼神,一次次盡力的搶救,一幕幕擁抱的場景,都為當代醫患關系帶來了一層暖意。
我要組織在深圳的孕齡女性觀看這部電影,看完電影後和大家互動一下,聊一聊各自對分娩、對人生的感悟。」
娟妹開心的說:「太好啦,我有時間一定參加,收錢嗎?」
淼哥45度望著天花板:「當然不收錢啦,這個社會上,有很多熱心公益的好人。
我在網上表達了想組織大家看這部電影的計劃,好多小夥伴主動伸出援手,幫我牽線搭橋,真心感謝!
華夏星光國際影城南山書城店願意免費提供場地,《生門》電影方願意免費提供密鑰,我就不張羅免費的交通工具或可樂爆米花了。
❾ 深圳讀書月的深圳讀書月大事記
2000年
11月1日,首屆深圳讀書月在深圳書城羅湖城廣場正式啟動。
11月,深圳讀書月經久不衰的重點品牌活動——中小學生現場作文大賽開辦。
2001年
10月26日,深圳讀書月組委會在深圳書城舉行聘任儀式,聘請深圳市老領導李灝、厲有為、李海東為讀書月總顧問,同時聘請著名國學大師饒宗頤,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陳佳洱,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謝冕,著名文化學者余秋雨,中國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牛憨笨為深圳讀書月特別顧問。
11月10日,深圳讀書月高端品牌活動「深圳讀書論壇」首次舉辦,這是國內外第一個以讀書為號召、以論壇為形式、以主題為特色,匯集國內外一流專家學者、社會名流參加的學術活動。
11月,「書香家庭評選」系列活動首次舉行。
2002年
10月19日,深圳讀書月組委會在第十三屆全國書市宣傳推介讀書月並開展贈書獻愛心活動。
12月6日,「深圳讀書月經典詩文朗誦會」首次上演,備受好評,此後每年舉辦,成為讀書月知名活動品牌。
2003年
11月1日,著名作家莫言參加讀書月啟動儀式,他這樣評價深圳讀書月:「深圳這個城市是作為經濟城市崛起的,它沒有太多歷史與文化的積淀。現在深圳財力雄厚,完全可以通過讀書月的活動,在深圳這個城市喚起文化的熱潮。」
11月29日,「十大書香家庭」評選表彰大會舉行,該活動成為深圳讀書月的重要品牌活動。
2004年
9月30日,深圳讀書月組委會在深圳書城舉行承辦單位重點主題活動責任書簽訂儀式。
12月1日,著名作家二月河來深圳與文化界人士和讀者座談。
2005年
11月1日,深圳讀書月宣言《我們愛讀書》發布。
12月16日,深圳讀書論壇邀請中國南北文壇兩位大俠金庸、二月河首次相聚深圳,圍繞「歷史·小說·人生」進行讀書談史論人生對話。
12月16日,深圳讀書月組委會與深圳發行集團(即現深圳出版發行集團)簽訂《深圳讀書月總委託承辦責任書》。
2006年
11月1日,首屆「圖書漂流」活動的放漂儀式在羅湖書城舉行,整個活動中,超過上萬本圖書在30多個漂流站放漂。
11月6-7日,「全國讀書文化研討會」在深圳召開,會議通過了旨在推進全民閱讀的《關於倡導「全民閱讀」的深圳宣言》。
11月8日,深圳首家永不打烊的24小時書店——「星光悅讀棧」正式營業。
11月20-23日,「中國首屆報紙閱讀文化圓桌會議暨自然論壇」在深圳舉辦,會議以民主投票的方式推薦出「2006年十大好書」,成為讀書月經典品牌「年度十大好書」的緣起。
2007年
1月,深圳讀書月當選「市民喜愛的十大文化品牌活動」。
11月,中央電視台科教頻道播出深圳讀書月30分鍾專題片《城市與閱讀》,央視對深圳讀書活動進行如此大規模的報道在國內尚屬首次。
11月9日,深圳讀書月重要品牌活動「海洋文化論壇」首次舉行。
11月10日, 深圳讀書月品牌活動「詩歌人間」活動首次舉辦。
11月28日,全國未成年人閱讀文化論壇召開。
11月30日,面向廣大青工的「知識改變命運,深圳讓我成才」大型報告會在深圳各工業區巡迴舉辦,同時評選出「十大書香企業」和「十大成才職工」。
12月15日,深港中學生讀書交流活動暨「益文杯」深港中學生讀書隨筆寫作比賽頒獎典禮在香港九龍奧海城隆重舉行。
2008年
11月1日,「青工講壇」系列活動在荔枝公園、大家樂舞台、勞務工博物館、大洋工業區等地開講。
12月5日,值深圳經濟特區成立30周年之際,由深圳讀書月組委會和深圳商報共同舉辦的「30年30本書」文史類讀物評選揭曉,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等30本書入選。
12月下旬,在南方都市報「先鋒城市和先鋒文化事件」評選中,深圳讀書月在專家組和大眾組投票中均名列第一。
2009年
11月1-2日,中宣部、中央文明辦、新聞出版總署主辦,深圳市委市政府協辦的全民閱讀活動經驗交流會在深圳舉行,深圳讀書月組委會辦公室榮獲「全民閱讀活動先進單位」稱號,深圳市婦聯「書香家庭」創建活動榮獲全民閱讀活動優秀項目稱號。
11月1日,由深圳讀書月組委會辦公室、深圳市總工會、深圳市農民工辦公室、深圳市家庭服務業協會聯合主辦的首屆青工大課堂開講。
11月3日,由中國新聞出版總署對外交流與合作司、深圳讀書月組委會辦公室和英國大使館文化教育處等聯合主辦的「中英論壇——通過公共活動推動全民閱讀」在深圳圖書館舉辦。
11月6日,第二屆世界知識城市峰會在深圳舉辦,本次峰會匯聚來自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200名專家學者在深圳展開學術交流,大會給深圳頒發了「傑出的發展中的知識城市獎」。
11月17日,首屆公共圖書館國際高峰論壇在深圳圖書館開幕。美國公共圖書館協會主席薩里·費德曼向深圳圖書館授予了「公共圖書館協會會員」榮譽牌匾。
2010年
3月11日,深圳讀書月組委會辦公室和深圳市婦聯「書香家庭」創建活動榮獲深圳市精神文明建設重大成果獎。
3月30日,深圳讀書月榮獲廣東省委宣傳部、省精神文明辦、省新聞出版局頒發的「書香嶺南」全民閱讀活動先進集體光榮稱號。
9月16日,第十一屆深圳讀書月組委會舉行全體委員會議。會議審議了讀書月活動總體方案,並就深圳市委出台《關於深入開展全民閱讀活動加快推進學習型城市建設的若干意見》和《深圳讀書月發展規劃(2011-2020年)》的意見稿徵求了全體委員的意見。《意見》旨在推動學習型政黨、學習型社會和學習型城市建設,而《深圳讀書月發展規劃(2011-2020年)》將明確深圳讀書月未來十年的發展目標、主要任務、保障制度和推進路徑。相關文件和規劃在全國屬首創。
11月1日,《深圳讀書月發展規劃(2011-2020年)》正式向社會發布。
11月5日,恰逢深圳經濟特區建立30周年,深圳讀書月組委會、深圳市婦聯、深圳報業集團等有關單位面向全市家庭開展「深圳30年30戶『書香家庭』評選活動」。
11月8日,深圳改革開放30年最具影響十大觀念評選揭曉,其中深圳讀書月提出的兩句主題詞「讓城市因熱愛讀書而受人尊重」和「實現市民文化權利」入選。
12月25日,由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在北京召開的2010年全國出版業網站年會上,深圳讀書月官網全民閱讀網從全國2563個同類網站中脫穎而出,獲得大會頒發的「全國出版業網站百強」榮譽稱號。
2011年
5月25日,深圳讀書月榮獲中華文化促進會、節慶中華協作體理事會頒發的第三屆「節慶中華獎」現代節慶獎。
11月2日,由海天出版社出版的《全民閱讀參考讀本》和《全民閱讀推廣手冊》舉行首發式。
11月2日,深圳讀書月組委會、深圳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深圳市文體旅遊局發布《關於表彰首批深圳市全民閱讀示範單位、示範項目、優秀閱讀推廣人的通報》,深圳少年兒童圖書館等10個單位入選首批示範單位,城市街區24小時自助圖書館系統等10個項目入選示範項目,王紹培等10人入選優秀閱讀推廣人。
11月29日,中國移動手機閱讀季·新閱讀文化論壇在深圳圖書館舉行,來自海內外的10餘位專家學者就「電子閱讀與紙質閱讀」和「如何應對新媒體與新閱讀方式的挑戰」等多個議題進行了交流。
2012年
2月29日,深圳讀書月組委會辦公室獲「廣東省文明單位」光榮稱號。
7月21日,在第二十三屆香港書展上,深圳讀書月組委會辦公室首次赴港舉辦了「深圳讀書月走進香港書展」推介會、「深港作家座談會」等文化活動,深圳讀書月的影響在香港進一步擴大。
11月1日,在第十三屆深圳讀書月啟動儀式上,深圳市閱讀聯合會揭牌成立,這是全國第一個閱讀聯合社團組織,將成為深圳讀書月的延伸,進一步推動深圳全民閱讀實現制度化、常態化。啟動儀式上,深圳讀書月組委會、深圳市閱讀聯合會向全市市民發出了「今天閱讀一小時」倡議書。
11月1日,城市閱讀經驗交流會在深圳舉行,國際書商協會及歐洲書商協會理事長法蘭·斯瓦塞思女士,以及來自京、滬、深、港、莞等地閱讀機構和民間閱讀組織專家學者就全民閱讀交流了經驗和看法。
11月1日,閱讀嘉年華活動在深圳書城中心城舉辦,一批民間閱讀組織亮相,參與市民互動。
11月30日,首屆「深圳讀書月溫馨閱讀夜」在深圳書城中心城舉行,讀者和圖書、音樂、詩歌及文化界名人一起,度過了一個不眠的文化狂歡夜。此後,溫馨閱讀夜作為深圳讀書月的重點項目,與啟動儀式一道成為讀書月一頭一尾的重中之重活動。
2013年
3月1日,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深圳市政府聯合主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全委會指導支持的「圖書和知識產權深圳會議」在深圳舉行,國內外圖書知識產權和IT行業嘉賓匯聚鵬城,以「全球化世界中的圖書產業所面臨的挑戰」為主題展開探討。會議通過並發布了《圖書和知識產權深圳宣言》。
10月2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深圳「全球全民閱讀典範城市」稱號,教科文組織總幹事伊琳娜·博科娃當天在北京向深圳市市長許勤頒發了證書。博科娃說,深圳不僅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先鋒城市,在創意創新以及文化發展等領域也處於領先位置。授予深圳這個稱號,是對深圳十幾年來堅持不懈推動全民閱讀的肯定,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全球城市關於全民閱讀的最高榮譽。博科娃還向深圳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京生頒發了「孔子獎章」,肯定他在推動深圳全民閱讀、建設設計之都、實現城市文化跨越發展、推動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化交流合作中的卓越貢獻。
11月30日第十四屆深圳讀書月閱讀總結活動在中心書城舉行。深圳市副市長吳以環將「全球全民閱讀典範城市」證書移交深圳博物館珍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助理總幹事班德林先生受邀出席活動並致詞,他認為深圳榮獲「全球全民閱讀典範城市」稱號實至名歸,並提出「文化決定未來」,深圳的發展印證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一直持有的「文化是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的觀點。深圳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京生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他將讀書與讀書月的關系做了這樣的比喻:「每年的讀書月,就是我們讀書的錢塘潮,而全年的讀書就是浩盪的、永不回頭的、一直流淌的錢塘江水。」
2014年
10月,全市十個區(含新區)均成立本區讀書月組委會。
10月,深圳讀書月總結性圖書《高貴的堅持——深圳讀書月十五年回眸》出版。該書記述讀書月十五年的發展軌跡,對其經驗進行總結、提煉,闡釋其文化價值,旨在為推動深圳全民閱讀全面深入、可持續發展提供指導。
11月1日,《2014年度深圳閱讀指數報告》首次發布。報告對深圳市民的閱讀現狀、閱讀環境和公共文化服務狀況等進行調查研究和對比分析,反映深圳市全民閱讀整體水平,為深圳全民閱讀的不斷改進提升提供量化參考。報告錄得2014年度深圳閱讀指數為105.80。
11月29日-30日,「2014全球圖書會議」在深圳舉行。會議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深圳讀書月組委會、華強集團聯合主辦,以「數字圖書與未來科技」為主題,20餘位國際嘉賓與近20位國內專家通過對數字圖書機遇與挑戰的交流研討,探索未來圖書產業的發展方向。
11月29日,首屆廣場換書大會舉辦,這是國內首次舉辦的大型群眾性圖書交換活動,活動持續了六個多小時,近萬市民參與了換書、捐書、曬書。
11月21日,由中國青年報社、深圳讀書月組委會、中共深圳市寶安區委宣傳部聯合主辦的「鯤鵬展翅——全國打工青年讀書徵文大賽」啟動。該賽事面向全國打工青年開展,將連辦三屆。中央新聞媒體不僅宣傳報道深圳讀書月,還親自參與主辦讀書月活動,反映出深圳讀書月影響日益擴大。
12月6日,「首屆深圳讀書月年度十大童書」發布。這是深圳讀書月繼「深圳讀書月年度十大好書」後著力打造的又一導讀品牌。
2015年
11月1日,由深圳愛閱公益基金主導的「深圳閱芽」計劃發布。該計劃根據兒童成長特點與需求,設計深圳本地兒童早期閱讀計劃,通過書城、圖書館、婦兒活動中心、幼兒園等平台為0—6歲兒童家庭分階段發放「閱芽包」。「閱芽包」含適齡童書、推薦書目、閱讀指導手冊、借閱卡等資料,計劃至2019年底共發放不少於10萬個閱芽包。
11月3日,2015年度深圳閱讀指數研究報告發布,年度深圳閱讀指數為124.83,比上年度增長14.7%;導致增長的原因是在指數體系佔比達65%的全民閱讀基本建設統計數據中,25個可觀測指標有15個指標有所提升,尤其是政府對全民閱讀的投入增加、各類閱讀文化活動猛增等因素所致。
11月4日,首次評選「深圳讀書月年度作家」,表達深圳對文學的尊重,楊爭光高票當選。該項活動還舉辦了楊爭光作品分享會,展出了作家30年來出版的作品以及手稿和大量珍貴的照片。
11月7日,中國作協副主席吉狄馬加,美國詩人梅丹里,謝冕、葉延濱等20餘位全國知名詩人、作家和評論家匯聚寶安書城,探討打工文學源流演變,為深圳勞動者文學(寶安)創作孵化中心揭牌。
11月,本屆讀書月緊扣「互聯網+讀書」的年度主題,53項重點活動有8項與互聯網有關,讓無處不在的互聯網裝點閱讀生活。經典詩文朗誦大賽通過「懶人聽書」app開設線上賽區,與深圳、北京、上海、海口、杭州五個賽區線下比賽結合,以線上線下方式舉辦;眾籌出版《閱讀看見未來——對我影響最大的書》,上線以來受到眾多熱愛閱讀、熱愛深圳的人的關注,進展順利,明年初出版;深圳全民寫作計劃·社區文學大賽,依託線上寫作網站覆蓋深圳641個社區,吸引超萬名參賽作者,發表13萬篇作品和評論,已成為深圳規模最大的文學賽事;其它「互聯網+讀書」活動還有「閱讀之美」H5頁面創作大賽、「書香·影像」微電影大賽、電子版深圳閱讀地圖上線、中移動「手機閱讀季」活動等。
11月25日,本屆「贈書獻愛心」活動獲得99家出版社支持,共捐贈圖書近8萬冊,價值263萬元,其中海天出版社捐贈50萬元,創歷屆新高。該項活動十六年來得到全國優秀出版發行單位、深圳企事業單位和大批市民的熱烈響應和大力支持,累計捐贈圖書約2000萬元碼洋,讀書月組委辦先後捐建了169家「青工書屋」。
11月28日,評選第三批全民閱讀示範單位、示範項目、優秀推廣人,旨在樹立全民閱讀典型,表彰為閱讀做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並在本屆讀書月總結分享會上對上述獲獎單位及個人進行了頒獎。
11月29日,領讀者,創時代——首屆華文領讀者大獎在深圳書城寶安城華夏星光國際影城揭曉。本次大獎共設年度華文領讀者、閱讀空間、閱讀項目、閱讀組織和書評人五大獎項,樊陽獲年度華文領讀者大獎;杭州圖書館、西西弗書店獲閱讀空間獎;愛讀書會獲閱讀組織獎;深圳晚八點、班班有個圖書角共同斬獲閱讀項目獎;書評人獎項空缺。作為全國首個以表彰閱讀推廣人物和機構的頒獎盛典,大獎以「傳媒視角、民間評價、專家意見」為特色,在全國范圍內挖掘並表彰優秀的華文領讀者、閱讀組織、閱讀空間、閱讀項目和書評人,並試圖從中梳理出閱讀的時代特性與生長脈絡,建構起閱讀世界與現實世界的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