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哪些電影和電視劇是在保定拍的
有哪些電視劇或者電影是在保定拍的?對於這個問題回答是有很多的,畢竟平時我們所熟悉的一些電視劇或者電影,有很多都是在保定拍的。那麼今天我就來給大家舉一些例子,讓大家更加的熟悉一點,同時也可以回憶起當時的那種感覺。
所以我覺得大家,有機會的話可以一起去看一看。你們認為呢?
B. 易縣電影院明日放映
捉妖記、迷城、破壞者
小時代4、戰狼、滾蛋吧!腫瘤君、
超能陸戰隊、公雞下蛋
戰狼、萬物生長、
C. 邢台現在都有那些電影院啊都在那個地方哪個比較好
需要撒謊的時候盡量沉默,不得不撒謊的時候盡量不要傷害對方
D. 易縣旅遊去哪兒,有什麼好吃的,一定要有特色有!
易縣景點
狼牙山。雲蒙山。千佛山。洪崖山。易水湖。龍湖。易水河。清西陵。紫荊關漂流。庫區垂釣
易縣名吃
涮羊肉:大眾消費還是去金台東路的蓮華飄香居,肉好吃,不過菜一般;想省錢呢去天津火鍋城,一人一個小鍋,鍋底兒免費,羊肉八塊錢一盤,比自助餐還便宜,肉還好吃;肥羊城16元一位的自助火鍋不敢恭維,但它那兒極品小肥羊真是蓋了。嫩得到口就化。。。百泉名氣不小,可惜沒吃過,路又太遠,不加評論。
驢肉火燒:驢肉火燒以河間府的最有名,但我們保定,還是徐水漕河的正宗。咱易縣這個有個保定連鎖店「好滋味」,肉太咸,燒餅也不是那個燒餅,但衛生條件好。菜市場北門旁邊和文化廣場南邊那兩個小店味道8錯,燒餅是外焦里嫩,肉煮的香嫩酥軟,可衛生條件差點。
牛肉罩餅:目前只見過兩個地方兒,一個在甲街,一個在公安局門口往北。跟保定吃法不一樣,幾塊錢幾塊錢,不像人家幾兩餅幾兩肉。
板面:縣醫院那條街上也有個,但味道就是沒公安局門口那個味道好。可那兩口子實在不利索。影響食慾。原來是大破碗,現在好了,講究衛生了。包個塑料袋(我就郁悶了,回生塑料的口袋,再加熱,真怕哪天吃了中毒)。
包子:李記包子名氣不小,可吃起來太油膩;文化廣場對面有個野菜包子,味道不錯還不油;喜盈門的狗肉包子咋吃起來一點狗肉味兒也沒有捏。沃美賣的速凍狗不理自己蒸也不錯。
烤乳鴿:百益城
燒鴨:好年景
烤全羊:易河庄的就不錯,離城近
雞:馬家雞,肯德基炸雞(現在也弄清它到底是哪幾個字兒)
鹵肉:網通公司門口那幾個小攤和西關都行。
燉肉:飛馬那兒和東關的少鋒(個人不太習慣吃這)
扣肉:龍彎頭那兒價格便宜的嚇人,可惜離城遠,淶源粗糧王做得不錯,可惜服務員老把紅燒肉叫成紅騷肉,太不習慣了。
E. 為什麼很多經典的電影都是在保定拍攝的
相信對於很多人來說,大家都很驚訝,那就是為什麼,有很多經典的電影,他都是在保定拍攝的,大家知道為什麼么?其實,很簡單,因為保定本身就是一個英雄的紅色城市,在這里曾經發生過很多經典的戰役,所以,被很多人,以這里的原型來進行翻拍,並將他們給展現出來。這樣,不僅讓大家能夠更加深入的了解保定這座城市,同時,也能讓大家更加了解保定這里所發生的紅色經典。是啊,沒有以前的那些經典,就沒有現如今的我們,所以對於我們來說,這份文明是難得可貴的。當然,通過以電影的方式翻拍出來,其實也是非常不錯的,因為他也具備很多的作用,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簡單的了解一下,
所以,對於我們來說,他也是有著一定重要意義的,希望大家在觀看的時候能夠抱著認真的態度,去領悟。
F. 西安迎來「大動作」,斥資80億元打造影視城,預計2022年建成
西安,這座城市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吧,它是一座遠近聞名的古都,是關中平原城市群的核心。一直以來在 旅遊 業方面都占據先驅的地位,是中國最佳 旅遊 目的地。之所以稱之為「古都」除了因為它 歷史 久遠之外,還曾先後有十多個王朝在此建都,留下了不少名勝古跡。使得這個城市成為最具 歷史 文化特色的國際大都市。
西安境內有很多不計其數的名勝古跡, 歷史 上周、秦、漢等王朝都在此建都。為此也留下了大雁搭、秦兵馬俑等許多另後人稱贊的景點。這些具有 歷史 象徵意義的景點,成為了大家心目中 旅遊 觀賞的不二選擇。在這座城市可以感受古人磅礴的氣勢同時也可以見識到原始 社會 的原貌、
但是隨著經濟的不斷提升, 旅遊 行業發展急劇增長,每個城市都在大肆發展 旅遊 業。都在不斷地增加新的元素到 旅遊 業中,這讓西安這座城市的人流量,受到了一定的影響,有消息傳出,西安斥資80億元,打造一座影城,將重新贏得昔日輝煌的景象,接下來我帶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這座神秘的影視城吧!
這座影視城位於西安市咸陽區灃東新城,佔地490畝。將會把西安的本土文化與現代建築相結合,分兩期來進行修建。眾所周知西安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也是當時絲綢之路的起點。所以這座影視城的核心就是以絲綢之路來作為文化底蘊進行修建的,讓來到當地的遊客,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絲綢之路當時的方向,以及兩千年之前發生的事件。因此取名叫做「絲路國際電影城」。
既然是弘揚中華文化,那建築的形式無疑是採用古代的經典建築了。在這座影視城的內部,基本上匯集了當時在此建都各個朝代的風格及特點,比如消失久遠的「阿房宮」也是這次重點修建的內容。實屬浩大的修建工程,可以說得上是堪稱「世界一絕」了。
修建的項目從一開始就備受大家的關注,或許大家對於西安斥資80億元修建影視城並不是很了解,想到畢竟西安都有那麼多 旅遊 景點了,為什麼還要耗資去修建一座影視城。正是因為西安境內大多數 旅遊 景點都是和 歷史 有關的,比較單一,大家遊玩理解起來也比較有難度。為了提升城市的風土人情,也為了激發這座城市的潛力,結合多種元素來修建這座影視城。讓遊客看到一個不一樣的西安。
對於影視城,大家的喜愛度還是挺高的,畢竟不同於往日在屏幕上出現的場景,來到此地,不僅僅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還可以親自打卡體驗,去感受每個朝代不同的 歷史 文化,去了解當時絲綢之路的艱辛與偉大。
對於大家而言,比較重視的還是這座影城會在什麼時候修建完工。按照當前工程的進度來看,預計會在2022年正式開業迎客。這座影城的建成,將會有更多人來到西安,來此打卡。屆時西安也將會迎來文化、 旅遊 業的雙雙發展。可以為西安這座 歷史 悠久的名城注入一些新鮮血液。
這座影視城的出現,將會吸引更多的人來到西安這座城市,對於提升市民的生活水平有著至關的作用,同時也可以讓城市的經濟生活水平上升一個階段。西安其實是一個非常豐富的城市,不僅僅體現在悠久的建築上,在 美食 方面也別具一格,這次影視城的修建,對西安來說也可謂是錦上添花了。大家對於影視城的修建有什麼看法嗎?你希望去哪個去到哪個朝代的建築進行打卡呢?歡迎留言評論。
G. 介紹下中國的幾大影視基地
中國的影視基地發端於上世紀二十年代各大影業公司的片場、攝影棚和外景地,三四十年代在上海、長春等地已見雛形。進入21世紀,大批影視基地開始風生水起,南到廣東,北至吉林,西到寧夏,東至上海,中有河南,中國已經擁有超過十個影視基地,目前最新的兩處影視基地,一在懷柔,一在昆明。本期《中國電影地圖》篩選出幾大最具盛名的影視基地,這里有的拍攝過令人難忘的經典,有的則等待著最新大片的一飛沖天。
古樸荒涼
鎮北堡西部影視城
中國電影福地
所在地:寧夏銀川市城區西北郊
拍攝電影:《新龍門客棧》、《大話西遊》、《東邪西毒》、《紅高粱》、《牧馬人》、《雙旗鎮刀客》等
●片中場景:誰能忘記《新龍門客棧》那一段場景呢?張曼玉、林青霞在地下打鬥,結果張曼玉不敵,躍上地面時一絲不掛,正氣急敗壞時卻望見梁家輝前來,遂縱身扯下客棧的旗子裹在身上,當對方問路時笑嘻嘻地說:「我身上就是龍門客棧!」而不遠處就是《大話西遊》中唐僧的行刑處,再繼續向前游盪,就可以看到至尊寶等候白晶晶的小橋,還有著名的「盤絲洞」。而《紅高粱》里的「釀酒坊」和「月亮門」也就在附近……
●景區全貌:明孝宗皇帝至神宗皇帝時期,明朝政府一邊加強在西北修築長城,一邊在黃河到賀蘭山之間的狹長地帶修築關隘,自南向北形成了堅固的軍事防禦體系,當年北路中的「鎮北」指的就是今天的鎮北堡。現在說的鎮北堡是由新堡和老堡兩部分組成。
1961年,尚在農場「勞動改造」的張賢亮發現了它,並在上個世紀80年代初期將它介紹給了電影界。鎮北堡西部影城在中國眾多的影視城中以古樸、原始、粗獷、荒涼、民俗化為特色,如今鎮北堡不僅保留了在此拍攝過的場景,還有電影資料陳列館、藝術攝影展示廳等。
●走馬觀花:據說,鎮北堡是個「來時是遊客、走時是明星」的地方。果然不假。記者在2004年前往銀川時,特別拜訪過這里。雖說是個影視城,但鎮北堡與其他影視基地的風貌完全不同,這里的地形渾然天成,極為壯觀。同時,我們也不得不贊嘆電影這門藝術的神奇,因為大話西遊中的場景,每一個都非常之小,卻在鏡頭下被無限放大。如果不是親眼看到,誰會相信那座「長夜漫漫,無心睡眠」的小橋竟然只有幾米長,而盤絲洞竟然要彎著腰才能鑽進去呢。
[引發效應]
當年張藝謀導演的第一部電影《紅高粱》就放在鎮北堡開拍。在鎮北堡拍完所需場景後,張藝謀把穿爛的一雙鞋埋在鎮北堡的土裡,指天發誓:「如果這部影片不成功,將永遠不走電影這條路!」果然,《紅高粱》成為推動中國電影走向世界的重要作品。鎮北堡西部影視城堪稱「中國電影福地」,此處攝制影片之多,升起明星之多,獲得國際、國內影視大獎之多,為中國各地影視城之冠,享有「中國電影從這里走向世界」的美稱。穿越時空
橫店影視城
「中國好萊塢」
所在地:地處浙中黃金旅遊線
拍攝電影:《英雄》、《無極》、《滿城盡帶黃金甲》、《功夫之王》、《投名狀》等
●●片中場景:自從2001年4月張藝謀首次踏訪橫店後,就決定把醞釀多年的《英雄》放在橫店拍。《英雄》中無名與嬴政對話便是在秦王宮景區完成的。幾年後,陳凱歌造訪此處,在秦王宮的空地上搭建起「城中城」,拍攝《無極》片中造型奇特的王城場景。2006年初,張藝謀又看中了橫店的明清宮苑作為《滿城盡帶黃金甲》主要拍攝場景,片中金黃色花海中令人炫目的奪宮大戰就在此處拍攝。
●景區全貌:目前橫店影視城共有八大景區,景區內還建起了一批文化教育館園,以及一批休閑娛樂場所。 ●走馬觀花:如果你是個性急的遊客,想在一天內走遍整個影視城,那麼你肯定要時空錯亂:數千年歷史時空頃刻就在面前一一回放。影視城最吸引人的要數清明上河圖景區,人氣最高的當數武大郎和潘金蓮夫婦的西瓜攤。
[引發效應]
從1996年至今,橫店影視城名氣日增。如今的橫店更出現了長居橫店、有一定表演技能的「橫漂一族」,即群眾配角演員上千名,被美國《好萊塢報道》雜志稱為「中國好萊塢」,名揚海外。
十里洋場
上海車墩影視基地
翻版舊上海風情
所在地:上海市郊松江區車墩鎮
拍攝電影:《色,戒》、《功夫》、《木乃伊3》、《如果·愛》、《風月》
●片中場景:《功夫》片中最主要的拍攝場景「豬籠城寨」就是在車墩搭建拍攝的,《如果·愛》在攝影棚內搭建了一座夢幻般的懷舊馬戲城,而李安斬獲金獅的《色,戒》中舊上海的南京路也是搭建於此。
去年11月,車墩為了迎接好萊塢大片《木乃伊3》閉門謝客兩個月之久。《木乃伊3》在離車墩正門不遠的「南京路」上取景,拍攝復活的秦始皇和秦始皇守墓人(楊紫瓊飾)的一場大場面打戲,秦始皇的扮演者李連傑駕一輛銅馬車在街上橫沖直撞。
●景區全貌:這個明顯帶有上世紀30年代上海灘風情的樂園,卻似乎一直與繁華現代的新上海處於兩個時空:叮叮當當的有軌電車始終穿梭在先施、永安、新新三大公司和石庫門里弄、外白渡、馬勒公寓、尖頂教堂間,自顧自地演繹著十里洋場的夢幻。
●走馬觀花:坐在「老南京路」上的有軌電車上,看到的是南京路上三四十年代的情形:老上海的三大百貨公司相鄰而居,「沈大成點心店」和「一樂天茶館」對面而立。下了車,隨大流就到了一間「老式郵政局」里,每天都有兩場電影特技表演在這里上演。
[引發效應]
或許正是因為這份永遠行走於歷史中的安靜,無法容納樂園的喧鬧、激動與嘈雜,車墩逐漸成為影視人心中圓夢的場所,至今已有141部、2052集影視劇在此重現過上海灘風雲。
三國文化
涿州影視基地
三國文化發祥地
所在地:北京南60公里的河北省涿州市
拍攝電影:《赤壁》
●片中場景:《赤壁》周瑜宅邸就搭建於涿州影視城內的攝影棚中,在片中周瑜與小喬的恩愛場景,與諸葛亮聯袂彈琴的場景都在此處拍攝,大部分屬於內景,外景則大多在河北易縣的安各庄水庫完成。
●景區全貌:中央電視台涿州拍攝基地建於1990年底,基地分為外景區、內景區、傳統民居景區以及工作生活區等。外景區包括唐代景區、漢代景區等。而在涿州悠久的歷史文化中,當屬三國歷史文化最為絢麗、最具風采。三國演義在此開篇,劉備與張飛都是本地人,劉關張桃園三結義在此結拜。
●走馬觀花:唐代景區的建築頗有日本奈良時代的特點,在國內已不多見。漢代景區是拍攝《三國演義》時期建造的,劉備的宅子、張飛的肉鋪、關羽的擔子都還保存著。曹操大宴群臣的銅雀台,據說花了6000萬才建成!
[引發效應]
中央電視台四處影視基地中,擁有2200畝的拍攝場地和兩座各為1200平方米的攝影棚的涿州影視基地是迄今為止接待攝制組最多的,從《唐明皇》到《武則天》,從《三國演義》到《西遊記》,從《上官婉兒》到《大明宮詞》……但是電影寥寥,史詩大片《赤壁》的上映,無疑將為涿州引來更多國際上的關注。
老北京風
懷柔影視基地
新崛起的中國影都
所在地:北京東北部,距北京城區50公里
拍攝電影:《梅蘭芳》
●片中場景:《梅蘭芳》劇組特意在基地內修建了一座非常漂亮的四合院,作為章子怡在戲中扮演的孟小冬的「孟宅」。有一段陳紅拜訪章子怡的戲份,兩人要顯露出那種互相爭風吃醋的感覺但是又要保持著大家閨秀的風范,就是在此拍攝完成的。而《梅蘭芳》最後一場戲也是在懷柔影視基地結束的——在劇組搭建的「邱宅」門口,青年梅蘭芳通過馮六爺回絕了邱如白的一點心意。
●景區全貌:北京懷柔中影基地投資過億人民幣,主要復制了民國時期北京的一些舊建築及人文景觀,其中最壯觀的是一座巍峨宏偉壯觀的門樓,完全按照前門原樣建造。
●走馬觀花:懷柔影視基地還未完工就迎來了《梅蘭芳》劇組的拍攝,景地建一座過街小橋就用了4噸鋼材,造價5萬多。因民國時期的前門已經變成了老北京人中的大柵欄,幾乎成了那時候所謂的商業一條街,所以《梅蘭芳》景地也將出現同仁堂葯店、瑞福祥布店等店面。
H. 易縣百貨大樓電影院卡丟了,可以補嗎
電影卡掉了是可以補辦的,只需要攜帶身份證到辦理電影卡的電影院前台進行掛失,就可以補辦新的電影卡。
I. 我是保定的,過兩天我想去涿州的影視城和易縣清西陵旅遊,自己坐車去,請問有什麼好的路線嗎
首先這兩個地方不是很好玩
早幾年去過清西陵 遊客非常少 另外涿州影視城的話 如果你去過故宮了 就沒必要去涿州影視城了 涿州影視城裡無非為了拍古裝劇而建造的一些古建築 施工材料及其簡單 很多牆壁是用泡沫或者壁紙貼出來的 刷上建築色漆而已。
其次 這兩個地方最好是自駕游 坐車的話耽誤時間 而且並沒有這條旅遊路線
建議 保定的野三坡百里峽還可以 此外阜平天生橋國家地質公園也不錯 喜歡爬山的 自駕去狼牙後山 或者 蠶姑陀都不錯
去百里峽和天生橋的話 記得帶長袖!怪冷的!
J. 易縣附近的旅遊景點
易縣隸屬河北省保定市,位於河北省中部。下轄9個鎮、17個鄉、1個民族鄉。下面我為大家整理了關於易縣附近的旅遊景點,希望大家喜歡!
1、清西陵 AAAA
清西陵位於河北省易縣城西15千米的永寧山下,是我國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品種最齊全的清代皇家陵墓群之一,是中國兩千年來陵寢建築藝術最傑出的代表。 在清西陵8300公頃的保護范圍上,建有4座皇帝陵,3座皇後陵,4座王爺、公主、阿哥園寢,共14座陵寢和兩座附屬建築(永寺福、行宮)。埋葬著雍正、嘉慶、道光、光緒4位皇帝,9位皇後、57位妃嬪、2位王爺、6位阿哥,共計78人。 陵區內矗立著千餘間宮殿建築和百餘座石建築,其建築形式和規制明顯地體現著封建社會典章制度。四座帝陵、三座後陵均用黃色琉璃瓦蓋頂;妃嬪、公主、王爺園寢則以綠琉璃瓦或灰布瓦蓋頂,這些古建築環抱於蒼松翠柏之中,在浩瀚的林海中競相崢嶸。還有五色祥雲縈繞的永寧山,綿綿屏立於陵寢之後。八功遙溯靈源的易水河緩緩流淌於大紅門之前,更使得清西陵乾坤聚秀,規模宏大,頗具氣勢。 大自然把陵區周圍山川河流也都賦予了一種特殊的靈氣。
2、狼牙山 AAAA
狼牙山坐落在河北省保定市易縣西部的太行山東麓,距縣城45公里,因其奇峰林立,崢嶸險峻,狀若狼牙而得名。如今,這里既是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又是一座國家級森林公園。作為一處旅遊勝地,品位很高。 狼牙山-,以八路軍五勇士浴血抗擊日寇捨身跳崖而聞名於世。其實,狼牙山還是一座雄險奇偉,景色秀麗的名山。早在兩千年前的戰國時期,「狼山競秀」就是當時燕國十景之一。遠遠可以看到群山中的一個山頭上,有一組白色建築,五角五層的狼牙山三烈士紀念塔,兩座五角亭,一座石牌坊,一圈圍牆。 狼牙山攬紅色教育與綠色旅遊於一身,及愛國主義教育、山嶽風光、溶洞、森林浴、三角文化、五大優勢於一體,獨具特色,是教育健身的的最好游覽之地。 狼牙山,以八路軍五勇士浴血抗擊日寇捨身跳崖而聞名於世。狼牙山是一座雄險奇偉、景色秀麗的名山,早在兩千年前的戰國時期,「狼牙競秀」就是當時燕國十景之一。如今,這里既是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3、清崇陵
崇陵是光緒皇帝的陵墓,也是我國最後一座帝王陵墓,位於泰陵的東南面約4公里的金龍峪,宣統元年(1909年)破土興建,民國四年(1915年)竣工。地宮中合葬著光緒帝和他的隆裕皇後葉赫納喇氏(1868-1913年)。光緒登基時,正值清朝面臨內憂外患,一直到1908年光緒皇帝駕崩,陵還未建。他的梓宮(棺槨)在故宮觀德殿暫安,1909年才由宣統朝著手操辦。修建期間,清朝已走向滅亡。宣統皇帝與隆裕皇太後退位,向中華民國政府提出要求:「德宗崇陵未完工程,如制妥修,其奉安典禮,仍如舊制,所有實用經費,均由中華民國支出。」當時,南京臨時政府的議和代表及各省都督,對清室要求寬大應許。1909年3月,光緒的棺槨又由觀德殿遷往西陵梁格庄行宮停放。雖然北京至西陵當時已通火車,但光緒棺槨仍用人抬。前面有衛兵開道,隨後是皇帝和王公大臣,後面還有隆裕皇後、瑾貴妃等,最後是1400多輛轎車。棺槨拾至阜城門,僅十里遠。
4、清慕陵
道光皇帝愛新覺羅·旻寧的陵寢,位於昌陵西南15公里處的龍泉峪。內葬宣宗道光皇帝、孝穆成皇後鈕枯祿氏、孝慎成皇後佟佳氏、孝全成皇後鈕祜祿氏(咸豐皇帝的生母)。慕陵在清東西兩陵區中,規制比較特殊,基本上不遵從祖陵制度,簡化了清代帝陵原有的一些規制,是清代所有帝陵中規模最小的一座,沒有方城和明樓。隆恩殿面闊由五間改為三間,殿內裝飾不施彩畫,月台的規制也比前代簡單。地宮之上只有石圈。這也許是和道光皇帝提倡節儉有關。道光在位30年(1820—1850年),是一個提倡節儉的皇帝,據說他曾穿著打著補丁的褲子上朝。所穿的衣服,不經三次洗滌不更換。慕陵建造得很特殊,與其他帝陵都不相同,是道光帝獨樹心裁之作。慕陵以精緻小巧的建築模式、清麗淡雅的建築風格、工藝卓絕的楠木雕龍成為清帝陵中最具特色的一例。楠木燙蠟後褐然的色澤,灰黃交融的牆垣,配以藍天白雲,綠樹金頂,典雅肅穆,清碧絕塵,自有一番幽遠神秘、古樸超然的氣。
5、南湖自然風景旅遊區
南湖位於保定境內易縣城西南30公里處,是50年代利用四周高聳的山勢而修建的一座人工湖。水面面積27平方公里,最深處48.5米,國標二級水質標誰。湖的南側與狼牙山相連,北側是紫荊關,西側是海拔高達1283米的五峰寨,東側是九龍山。南湖鎖住易水河上游水流匯集成湖,水質清澈純凈。南湖周圍環境優美,景色宜人。自20世紀90年代這里開辟為旅遊風景區以來,因與灕江風光相媲美,被稱為「北方小桂林」。南湖旅遊區的特點是山水相間,具有南國風情。南湖「小桂林」坐落在南湖湖畔,藤蘿倒掛的懸崖峭壁,勾劃出南國風光的桂林山水畫,山上有仙人洞、仙人橋、仙人渠、王子帽等景點,留下了七仙度國舅的美麗傳說。遊客留下佳句稱:七仙到此度國舅,南湖山水小桂林,欲知此處風景美,何必千里下江南。南湖由於山峰阻隔,廣闊的湖面被劃分成南、北兩大部分,整個湖面呈凹字形。湖中碧波盪漾,可泛舟戲水,可潛水暢游,可戶了放鉤垂釣,可乘船觀景。
6、易水湖
易水湖(安格庄水庫)位於易縣城西南25公里處。上連「拒馬奔濤」,下啟「易水寒流」,南望「郎山競秀」,北界「雲蒙疊翠」。是1958年利用四周高聳的山勢而修建的一座人工湖。湖面27平方公里,容量為3.96億立方米,最深處達48.5米,水質達到國家二級飲用水標准。易水湖山雄奇險峻,占盡山川之妙,易水湖水清純柔美,秀色可餐。易水湖是生態旅遊的絕妙之地。這里可劃船、沖浪、游泳、垂釣、自捕自釣自食天然魚、蝦、蟹。可度假休閑。民間游、可體味易水湖人民的純朴、熱情、憨厚、好客,享受北方風情游的山村野趣。易水湖山水之美,美不勝收,其景區內景點甚多,可謂景中有景。從易水湖的金龜碼頭登船一直向南,映入眼簾的'是懸崖峭壁,勾劃出南國風光桂林山水畫。山上有仙人洞、仙人橋、仙人樁、仙人渠、仙人腳印、王子帽、流魚洞(現已被水淹沒),登高遠眺,整體像一尊睡佛。還有七仙度曹國舅的傳說。因此不少遊客留下佳句「七仙到此度國舅。
7、易縣雲蒙山
雲蒙山位於易縣城西25公里處,因山中常年雲霧繚繞,細雨蒙蒙而得名。晨曦和薄暮時分,山上霧海茫茫,雲峰峭壁,頗為壯觀。登臨峰頂舉目眺望,但見峰巒疊嶂,翠色橫空,密林古樹,林壑幽雅。早在戰國時期,「雲蒙疊翠」就被列入燕國十景。清乾隆年間,曾將雲蒙山賜名為永寧山。因皇家陵寢清西陵就在永寧山下,作為陵寢護地,這里長年封禁,山高林密,森林植被較好。站在嶺峰,眺望群山,有如綠色海洋,波翻浪滾。這里的野生植物資源相當豐富,林木不下百餘種,有楊、柳、榆、檀、花椒、槐、椿、五角楓、棗、山摘、核桃、紅果等等,是一座天然的植物園林。另外,林中的袍子、黃羊、野兔、狐狸、土豹、狼等野獸出沒,是一座天然的動物園囿。雲蒙山總面積40平方公里,由77道山峰、33道峽谷組成,頂峰海拔1120米。由於雲蒙山地形復雜和季節的變化,四時皆有佳景。「銀絲溝」是雲蒙山33道峽谷中的一道,這里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景觀,深為遊客稱道。
8、清昌陵
昌陵為清仁宗嘉慶帝的陵墓,位於泰陵以西2里。地宮中還葬有孝淑睿皇後喜塔臘氏(嘉慶2年去世)。昌陵陵址名為太平峪,原是乾隆為自己選定的萬年吉地。後乾隆有旨渝:「嗣後吉地,各依昭穆次序,在東陵、西陵界內分建。」意思是父子兩代皇帝不可在同一陵區建陵。所以乾隆又在東陵另選了陵址,與祖父康熙相守,把西陵太平峪賜給了兒子嘉慶,讓其與祖父雍正為伴。嘉慶於嘉慶25年7月18日,在承德避暑山莊煙波致爽殿逝世,享年61歲。嘉慶皇帝為乾隆皇帝第十五子,在位25年(1796-1820年)。嘉慶即位後不久,懲辦了乾隆皇帝的寵臣——大-和珅,對當時朝中大大小小的-污吏起到了極大的震懾作用。昌陵是唯一與清西陵主神道相接的帝陵。沿途三孔平橋一座,西行300米北折,建有清朝最後一座聖德神功碑亭。往北部分與泰陵皆同。從前面的神道到最後的寶城,一應俱全,但昌陵的寶城比泰陵還高大。昌陵的隆恩殿很有特色,地面鋪的是很貴重的黃色花斑。
9、戰國影視城
戰國影視城河北保定易縣有個戰國影視城,很多大導演在這里曾先後拍攝過《荊柯刺秦王》、《三國志之見龍卸甲》、《墨攻》、《赤壁》等等,現在馬楚成正在這里拍攝電影《花木蘭》。易縣影視城在易縣麻屋庄村112國道旁邊,易縣戰國影視城自1997年4月奠基至1998年完成了秦街、燕市、訓練場、古作坊、侯爺府、外城牆等為主的一期工程建設,為電影《荊軻刺秦王》的拍攝提供了十分理想的外景場地。由於戰國城宏偉、古樸的建築風格設計,為該部影片在1999年的國際電影大賽上獲得藝術獎(即外景地設計獎)。易縣戰國影視城一期工程完工投入使用以來,除電影刺秦外,先後還有《隋煬帝》、《曹操與蔡文姬》、《漢武帝劉秀》、《呂布韋》、《古城黎明》、《秦始皇》、《中華文明》、《天下糧倉》、《七劍下天山》、電影《墨攻》應該為戰國影視城做了宣傳,之後有《赤壁》,最近電影《花木蘭》以及「新三國」。「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千古成絕。
10、聖塔院塔
聖塔院塔位於河北省易縣城西南2.5公里荊軻山上。戰國末期,燕太子丹為0,廣招勇士。納衛國人荊軻(?一公元前227年)為上卿,修館待之。荊軻好讀書擊劍,性豪爽,游俠,渡易水往刺秦王,未遂遇害身亡。為紀念其「圖窮匕首見」的悲烈壯舉,後人在荊軻館旁築一衣冠冢,後又稱荊軻山。於遼乾統三年(公元1103年),在冢上建塔。遼代此處建有聖塔院。明萬曆六年(公元l578年)重修,清代又加修葺。現存此塔及明代重修塔碑、清乾隆癸未《重修聖塔院塔碑記》和明御史熊文熙題《古義土荊軻里碑》。荊軻塔之名,最早見於《弘治易州志》,因塔建於荊軻山上,且傳為紀念荊軻而建,故名。古時每逢清明時節,鄉民都在塔上張掛白幡,設三牲祭品,為荊軻招魂,故俗稱「招魂塔」。原為遼乾統三年(1103年)創建的聖塔院寺內遼塔,不久塔寺俱毀。現僅存塔及清「重修塔院記」碑。塔為八角形實心磚塔,十三層,通高25.36米。磚石結構,塔基為上下二層束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