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電影集團公司是國企嗎
中國電影集團公司是國企。
韓三平曾格外強調中影集團的國企責任感,很多製作環節的建設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利潤卻很少,這些其他企業不願做也沒有能力去做的事情,中影集團必須做。
目前,由中影集團與柯達公司合作成立的華柯電影洗印公司已經投入使用,過去投資稍大的影片都要拿去國外洗印的歷史一去不復返,我國的底片樣片洗印技術達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1)中國國際電影總公司工資高嗎擴展閱讀:
中國電影集團公司成就
2007年,中影集團公司加大對製片環節的控制,成立了製片分公司。對這一舉措,韓三平表示,製片是中影集團最核心的資源,現在中影需要迅速建立自己的製片品牌。賀歲檔熱映的《投名狀》、《長江七號》和即將推出的《赤壁》、《梅蘭芳》等影片製作精良,成為中影製片品牌的生動注腳。
2007年,中影與首鋼共同組建中影首鋼環球數碼數字影院建設有限公司,計劃在2008年年底前建設2000個數字影院。中影集團還重視後產品開發,成立了後電影開發公司,開拓了電視播映權的授權、音像製品的出版等業務,累計引進、出版、發行海外影視音像節目多達三千個品種。
2011年5月,入選第三屆「文化企業30強」。公司口號為:創造品牌、佔領市場、立足國內、走向世界
2016年7月20日,中影集團宣布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融資6億美元。擬發行不超過4.67億股份A股股票。上市後,中影集團擁有的股份將從現有的93%降至67%。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電影集團公司
⑵ 你們覺得從事影視後期的工作怎麼樣,工資高嗎,前途怎麼樣!
一、個人認為,影視後期的前景很好
現在國內的情況,電影票房不斷創造新高,而影視後期是影視行業中不可或缺的環節。 所以就業前景很好
影視後期,也有細分的工種
大的方向有剪輯和特效
剪輯,更依靠個人的審美,個人的理解。這方面,國內跟國際的差別不是很大。所以就業前景一片大好特效,差距就大了……但是國內現在也有很多國際性的公司了,中國的電影特效,已經比以前強很多了。(電視劇除外)所以,特效行業現在在國內,屬於一個變革的時期,會慢慢的擠掉一些投機取巧的公司,會給真正有作為的公司一個發展的空間。但是對於個人來說,還是依靠個人的能力,大公司崛起,肯定需要人,所以,特效行業的就業前景我也很看好。但是真正有好的作品,還是需要時間的。
關於影視後期這款分的很多,所謂後期並不像其它答主說的一樣純粹是加特效angangang,任何需要在錄制結束後對電影進行編輯的行為都叫做影視後期,比如:
剪輯師 調色師 音效師 建模師, 特效師(特效師又分很多種),一般大家討論一部電影好壞往往吐槽的都是特效(比如盜墓筆記的電視劇)。
二、如何從小菜鳥變成影視後期高手
成為後期高手,是我們每一個從事影視後期行業的人的夢想,但是很多人有這樣的想法,卻苦於自己是個菜鳥,什麼都不會,或者一知半解,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再這個行業撐起來,更多的時候沉浸與自卑當中,背負著菜鳥的負重,其實菜鳥怎麼了,誰還不是從菜鳥走過來的,做什麼事情都要有一個過程的,所以做事要有耐心,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所以踏踏實實的做好我們自己的事情,其它的只是一個時間問題,如果你想從菜鳥變高手,那麼就要跟高手學習,這樣你才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取得進步,如果你想學的話,可以來我們這個群,第一組數字是521,,第二組數字是496,第三組數字是564,按照順序把這三組數字連接起來,你就可以找到我們,我們這里只要有夢想上進心的人,否則的話,不要來,我們不歡迎的。
四、影視後期製作經驗技巧
1、閃白:
合成節目時,如果不直接使用白幀疊化,而是在原素材上調高gamma和亮度做一個簡單的動畫,然後再疊化,這樣畫面的亮部先泛出白色,然後整個畫面才顯白。感覺就像光學變化,不單調,而且最好保持即使在最白的時候也隱約有東西可見,也就是說不採用純白的單色。
2、切:
合成的時候以1-2幀的疊化來代替用純粹的切,過渡將會平滑一些。
3、畫面色彩:
畫面中盡量避免純黑,純白色,即使是黑色,採用壓到非常暗的紅色,藍色等來代替,將會使整體的色彩更協調,由整體色調來決定具體的色調。
如果感覺片子不夠亮或不夠暗,盡量盡量避免整體加亮或減暗的絕對方法處理,代之以增大亮部面積和比例之類的相對方法解決。使用曲線工具更易控制畫面局部的調整。
對於金屬光澤的質感,主要原則是「金不怕黑」,也就是說金屬質感的產生必須要有暗部,盡量使用移動的燈光營造流動的高光效果來代替反射貼圖,可以使用負值的燈光來製造暗部。
4、構圖:
除了嚴肅、權威、力量等表現場合以外,盡量採用不對稱構圖,盡量從剪輯,銜接的角度考慮構圖,不要太執著於單畫面構圖,以電視的長寬比,單個鏡頭的構圖非常困難,構圖的時候我們通常考慮的不僅僅是電視上展現出來的那一部分,應該全面考慮動態的、時間與空間都有變化的立體構圖。
5、聲音與畫面:
對於是環境聲,不必和畫面剪輯嚴格對應,一般來說環境聲先入後出。
根據波形圖和畫面的剪切點錯開1-2幀感覺比較好,用眼睛和耳朵去感覺,不要太執著與波型圖和剪切點的一致。有的時候要考慮聲音傳到您的機器裡面所對應的環境聲比「環境場景」(錄制到機器內的)可能要稍有延遲,對於一些大的場景的現場收音與後期製作,我們要注意這點,畢竟光速與聲音的傳遞速度相差很多。
6、正常的畫面色彩:
電視上正常的畫面色彩在電腦上的表現往往是過於飽和的,電視的特性之一就是,亮度會增加,飽和度會下降,但是過於飽和的色彩容易看膩,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之一就是注意顏色層次過渡,不要僅僅把注意力放在色塊上。
7、顏色的調整:
首先去掉顏色,只看灰度圖,調整出正確的過渡和明暗層次,避免過度調整。然後先調好色塊部分顏色,也就是最有色彩對比傾向的部分。比如說遠處是冷色調,近處是暖色調,也就是顏色的設計過程。
控制顏色過渡,使得過渡不單調,顏色曲線工具與線性過渡相比具有更多的調節控制。
畫質第一,顏色的調整不應明顯導致畫質下降,否則寧可不調,或微調。
8、光效:
通常,過度模糊的、僵硬的光效不是很好,硬的、快速變化或者說始終保持變化的光效更出色。盡量自己製作最合理的光效,比如說使用PS畫個幾層,然後再在合成中去調整,直接使用軟體插件的光效雖然簡單實用,但是很多時候不適合具體的問題。
不要濫用光效,避免長時間使用光效。控制光效的層次,即使是最簡單的glow發光特效,建立2-3層亮度和顏色都有偏差的層上去分別調整,效果會更出色。
9、動畫:
避免過度的規律和協調,安排好動畫節奏關系,適當打破節奏,四平八穩的畫面將缺少沖擊力。
10、學會做假來破壞點規律性:
對於變化不大的鏡頭,可以用圈mask來控制調整范圍,這點上類似在畫面上畫畫。有時候可能會有些小破綻,但是運動起來,或者在整片中卻感覺很好,這點上需要取捨,不必只著眼於一個鏡頭。
11、結合前後鏡頭來預覽:
這點在flint或者cyborg之類的軟體里沒問題,在有些軟體里還真是挺麻煩的。總之不能單獨只通過一個鏡頭來調節,要把握整體的感覺。
12、多學習多借鑒:
多學習多借鑒優秀的表現形式、動畫和配色方案。
加入自己的理解,不要僅是抄襲,應該在學習和借鑒中提升和升華。
13、考慮合成的真實性:
真實分成三種方式:物理真實、視覺真實和心理真實。
心理真實通常指在合成一些我們沒有視覺經驗的鏡頭時候,比如說太空中的爆炸,真實的太空爆炸很可能不同於我們在電影上看見的那些,對於這種我們沒有真實經驗的場景,強調先要心理真實。
找到合適的借鑒視覺經驗,在畫面上往往70%的畫面真實就足以讓觀眾滿意,另外30%可以作為視覺效果的考慮而不去管真實與否。
具體而言,在要求真實的合成中,我們通常考慮的是:飽和度接近、暗部色類似、光源位置一致。同畫面中飽和度通常都比較一致、灰濛蒙的環境中不會有特別艷麗的景物,但是要注意,飽和度往往不是完全一致的,有時候也用飽和度的不一致來拉開距離感,暗部色是沒有直接光照的環境光影響的,同一環境中不管什麼質感,只要距離在一定范圍之內肯定接近。光源位置這個道理大家肯定都懂。
當然透視也要看上去准確,一般來說做到70%就夠了,如果做到100%那麼那就是電影大片了而不是創作或者廣告了,另外30%可以留給畫面效果表達上。
14、重視文字、圖片、音樂等素料以及優秀作品的收集:
多訪問國內外較新較好的合成學習素材。多學習多充電。
15、強烈節奏的剪切:
碎切,在2段或者快速白閃的素材之間放入2-3段局部畫面或強烈偏色的畫面,長度一般每段不超過2幀,可以是有關系的,也可以毫無關系的,將形成強烈的節奏和沖擊。
16、因果剪輯法:
在一些時間緊湊但是無法省略的廣告片中,有時候不考慮動作是否連續,採用因果剪輯法。可能一個鏡頭才有起步的趨勢,下一鏡頭已經出了門口。
17、手動調節:
要獲得更多的控制和更好的效果,通過簡單點擊滑鼠,指望自動生成恐怕是無法實現的,依靠優秀的技術和豐富的思維,才能實現更好的與眾不同的效果。
18、摳像:
摳像最重要的就是根據原素材,結合多種調節方式,把差異最大化。
19、水墨效果:
水墨暈開的部分並不僅僅是一個blur的部分,往往加上一點gamma來破壞下線性過渡會有更好的效果。枯筆或者寫實的部分,呈下降拋物線變換,寫意的一般呈上升拋物線變換。
20、調色:
不要相信任何顯示器和監視器,不管他們有多貴。最好是在您的系統上創建一張標准pal色卡,對比著調。
21、顏色的選擇:
當在選擇不好某個顏色時,可以通過遮罩,渲染一段動畫,然後選出顏色最好看的那張。
22、電視的顯示範圍和安全框:
每台電視機的顯示範圍都不同,因此在攝像和後期的影視製作中,安全框只能作為參考。
左右安全框比上下安全框更不保險,一些16:9的電視完全可以看見左右安全框外的東西,titilesafe在純平電視機出來後就基本只剩下構圖上的意義了。
23、謹慎使用黃色:
在片頭色彩上,謹慎使用黃色,如果不準的話很容易顯得既土且臟,可惜每台電視機都多少有點差異。因此在暖色調中應給黃色加入一點紅,使用橙色代替。
24、色彩和景深:
色彩和景深,非常容易調得過度,導致片子強烈偏向某一色調或景深層次太過分明,粗看一眼覺得好看,多看幾遍就不耐看了。
視覺很容易疲勞,因此建議片子至少要隔天再檢查下,往往在你覺得OK的時候,參數再回來點,才是好的。
25、調整心態,積極積累:
成熟的片子應該沒有明顯的缺點。在後期合成的學習階段,往往會有這樣或者那樣的缺點,所以應該多吸取經驗,多積累。
26、尊重客戶:
客戶才最了解產品,也最清楚他們的產品怎麼賣才好,因為他們或多或少地做過基礎調查工作,不是我們作為製作人員一拍腦袋就會比他們強的。
因此對於產品宣傳點和打動目標群體產生購買力方面,應尊重客戶的意見,但是在畫面和藝術性上,可以堅持自己的觀點,他們要是這方面比你強又何必找你做片。
27、激發創作靈感:
好的創意和藝術的表現,能增強觀賞性,吸引受眾的視覺感官。
28、善於交流:
交流可以使自己的知識不斷更新,可以從別人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中發現自己的不足,對快速提高製作水平有很大的幫助。
也許一個自己冥思苦想多日不能解決的問題,經別人一句話的點撥便豁然開朗。
29、重視收集和記錄:
平時有好的創意和想法要有做記錄的好習慣,重視素材的收集,為創作提供良好的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