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沒有一部電影是講中國海軍的,內容有海軍航空兵驅逐外國軍艦的
海軍由潛艇部隊、水面艦艇部隊、航空兵、岸防兵和陸戰隊等兵種及專業部(分)隊組成。海軍下轄北海、東海、南海三個艦隊和海軍航空兵部。艦隊下轄基地、水警區、艦艇支隊、艦艇大隊。
海軍是我國現在發展最快的部隊,原因是能源問題造成的,一是海上能源通道要保護,而是南海的一些島嶼被外國搶占,能源被外國掠奪,能源是世界危機的事。所以發展海軍,是危機所需。
海軍確實就是三塊:戰斗板塊,如軍艦、潛艇、導彈、飛機,含正在建造的航母,一塊是技術板塊:雷達、干擾、預警、衛星導航、激光武器,三是後勤,油料、服裝、供給、基地等等。缺一不可!
目前國家海軍有進步,但與大國比,差距不小!只是潛艇、導彈方面略好一點,但不是很先進的,只能保家衛國。保衛南海、東海都有限度!
實事求是說了,給分吧1
㈡ 日本和中國的現代海戰電影名字
中國的不多,當然特技效果也不太好。
比如馮小寧的《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戰》,老點的有《甲午風雲》。還有些反應鴉片戰爭以後列強入侵的電影,海戰都不是主要呈現,此處不提。值得一提的是表現中越海戰的《南海風雲》,當然我軍艦艇都是小型的,但打出了中國海軍的威風。
日本則有很多電影表現一戰和二戰的日本海軍,當然,這些要批判的看了。《男人們的大和》《中途島之戰》等。
㈢ 丁海峰演的中國海軍與美國海軍開戰是哪部電影
這部電影史《南海風雲》,海戰對陣的是美國支持的南越海軍。
南海風雲的劇情簡介:
1970年代初,南越敵艦不顧國際法約束,經常竄入我西沙海域騷擾,嚴重影響我邊疆漁民海上作業。居住在西沙群島的於化龍(唐國強 飾)一家祖祖輩輩生活在這里,一天,正在海上捕魚的一家人遭遇闖入我領海的南越10號艦,阿爸(高保成 飾)駕漁輪和敵艦展開周旋,但最終漁輪被敵艦撞翻,全家人落入大海。幸而被我趕來的海軍救起,於化龍決定報名參軍,保衛祖國海防。入伍後,於化龍從一個普通水兵成長為艦長,上級命令嚴懲不斷入侵的南越艦艇,於化龍的阿爸和妹妹(洪學敏 飾)也參加了海戰。戰斗中,我艦中彈受損,於化龍急令修復,並一舉收復了甜水島,擊潰了登島的敵人,敵艦長也命喪黃泉......
劇情: 本片以越戰為背景,刻劃並揭露了戰爭中美軍的殘暴罪行,也以此表達了編導對戰爭的憎惡及對和平的珍視與呼喚。艾力遜是新踏入越南戰場的士兵,有一腔為國奉獻的激情。在一次行動中不小心遭到越軍的埋伏,好在被同事馬素救回一命。在一次遠程偵察任務中,馬素等強搶越南少女隨軍,以發泄他們的獸欲。艾力遜眼睜睜看到越藉少女被活活蹂躪至死,富有正義的他對自己的同胞開始感到失望,於是不顧自身安危將同僚的罪行公諸於世……
㈣ 求一部中美戰爭是在海上美國用導彈打中國中國立刻反擊的那部電影,我只記得那麼多了
這是電視劇《末日孤艦》。
《末日孤艦》是邁克爾·貝導演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一部末日題材科幻電視劇,埃里克·迪恩、羅娜·邁特拉參加演出。講述了一個全球性的災難事件導致陸地人口滅絕,這迫使一艘海軍驅逐艦上的官兵重新適應新的生存環境,和面對其餘的生存者。
據時光網消息,末日孤艦第二季將於美國時間2015年6月23日播出。 TNT在2015年8月11日宣布續訂《末日孤艦》(The Last Ship)第三季,並於2016年夏天播出。
(4)中國海軍vs國外海軍電影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Tom Chandler艦長和美國海軍阿利·伯克級驅逐艦「內森-詹姆斯」號的全體船員正在北極圈內執行為期四個月的常規任務。
船上搭乘了兩名濾過性病原體學者(virologist)——Rachel Scott博士和Quincy Tophet博士——他們告訴Chandler艦長「他們將在目的地從事鳥類研究」。
當他們遭遇一群叛變的俄羅斯士兵的襲擊之後,Chandler這才發現這兩名病毒專家的真正任務是收集一種致命病毒的病原體樣本。
七個月前,這種致命病毒開始在全球范圍內爆發。當「內森-詹姆斯」號在巴倫支海游弋的時候,這種病毒已經導致全球過半人口死亡。
㈤ 中國海戰電影
中國的海戰電影比較典型的有1955年拍攝的《怒海輕騎》,以及《海鷹》等。
國外的海戰電影有:《怒海爭風》、《擊沉俾斯麥》、《U-571》、《潛艇總動員》、《襯裙行動》、《升起潛望鏡》、《獵殺紅色十月號》、《魚雷出擊》、《緊急下潛》、《珍珠港》、《下面的敵人》、《海軍地獄貓》、《貝德福德事件》、《K19》等等。
㈥ 有關海上保衛戰的中國電影
《怒海輕騎》《海鷹》《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戰》《赤峰號》《無名島》《水手長的故事》《南海風雲》《第二個春天》
《甲午風雲》:看點——史詩風格,激動人心。但人物兩極化和臉譜化,因為受時代的影響,這也難怪。李默然的表演雖然舞台氣太重,但因為表現的事件的時代和年代距今都較久遠,所以反而讓人容易接受。大量使用影片拍攝時的海軍現役艦艇,雖不真實,但條件所限,沒有辦法。涉及海戰的一些台詞太業余;
《怒海輕騎》:看點——50式海軍服、53甲炮艇、立體攻島登陸作戰場面、對於當時的解放軍海軍來說有點兒超前的海空協同海戰。人物和表演也都不錯。雖然是黑白片,但很有意思;
《赤蜂號》:看點——我國僅有的一部描寫護衛艦作戰的故事影片。其他一般;
《海鷹》:看點——取材於金門海戰、55式海軍服、快艇魚雷攻擊場面。由於當時的膠片質量不過關,雖然是彩色片,但色彩不好。幾位著名演員(王心剛、王曉棠、里坡、張勇手)的表演挺好。涉及美國海軍為國民黨運輸艦護航的事,其他影片里沒有;
《無名島》:看點——主要描寫國共雙方海軍官兵,在自己的艦艇被擊沉後,來到同一個無名島嶼上,再一次鬥智斗勇。更象驚險影片,劇情有點意思;和《海鷹》一樣,都採用了實際海戰中單艇獨雷擊沉「洞庭」號的素材;
《水手長的故事》:看點——在這幾部海戰影片中最富有想像力。描寫一位年輕水兵,在自己快艇的水手長培養和帶領下,執行特殊任務,摸上了敵艦。讓我聯想起今天的美國驚險片,可這部影片是我國四、五十年以前拍的;
《南海風雲》:看點——我國海軍戰勝外敵、74式海軍服(盡管不符合史實,西沙海戰時海軍穿65式海軍服)、037獵潛艇、海戰及艦艇掩護登島的場面、西沙景色、音樂採用南海漁歌的素材,但雄渾激越,相當棒。人物和台詞的「文革」色彩很重。
《第二個春天》:看點----現在看來都很先進超前的急速導彈快艇,回想當時拍攝時的設計理念對現在不無啟發。描寫的 是我國的知識分子和工人緊密團結在一起,不怕攻堅,不懼困難,創造出了先進的海軍武器的故事。
㈦ 求海軍的軍事電影
LZ,你說明一下,所謂186號導彈驅逐艦,其實是168「廣州」號導彈驅逐艦為了拍電視劇臨時改的
永恆的中國戰士,你那個《海軍突擊隊》最好英文原名寫出來,因為香港也拍過《海軍突擊隊》。
中國《南海風雲》《水手長的故事》《海之魂》《海鷹》
日本《日本海大海戰》《啊!海軍》
美國《K19》《追擊紅色十月》《海豹突擊隊》《U571》《虎!虎!虎!》《中途島海戰》《大西洋海戰》《U47出擊》《擊沉俾斯麥》
蘇聯《在和平日子裡》
德國《從海底出擊》
㈧ 請推薦幾部中國海軍的電影
1.《甲午風雲》
是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劇情片,由林農執導,李默然、浦克、王秋穎、龐學勤等人主演。該片於1962年在中國上映。該片講述了鄧世昌在中日甲午海戰中反對李鴻章主和,指揮北洋艦隊英勇抗擊日本海軍,在彈葯用盡後,率領致遠號戰艦硬撞敵艦吉野號,不幸被魚雷擊中,以身殉國的故事。
2.《南海風雲》
是由景慕逵、張勇手執導的劇情片,唐國強參加演出。
20世紀70年代,南越(越南語:Việt Nam Cộng hòa)當局的軍艦經常在我南海一帶進行騷擾。這天,居住在西沙群島的於化龍一家正在海上作業時,恰好遇上了來犯的南越10號艦(怒濤號越南語:Nhựt Tảo HQ-10)入侵我領海,於是,漁輪與敵艦展開周旋。主人公於化龍一家被來犯的南越10號艦撞翻船隻,幸好都被我海軍和漁民救起,敵艦才狼狽逃竄。於參加海軍後,從一個戰士成長為艦長。
3.《紅海行動》
是由博納影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民解放軍海政電視藝術中心等出品,林超賢執導,馮驥、陳珠珠、林明傑編劇,張譯、黃景瑜、海清、杜江、蔣璐霞等主演的動作片。該片講述了中國海軍「蛟龍突擊隊」8人小組奉命執行撤僑任務,突擊隊兵分兩路進行救援,但不幸遭到伏擊,人員傷亡;同時在粉碎叛軍武裝首領的驚天陰謀中慘勝的故事。
該片於2018年2月16日在中國內地上映;3月1日在中國香港上映。2018年5月6日,榮獲第25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4.《海魂》
電影名,上海電影製片廠1957年攝制,劇情為:上海解放前夕,敵軍艦長孔嘯天指揮兵艦「鼓浪號」逃往台灣;水兵陳春官和竇二鵬對於長官們的殘忍腐化很是氣憤。「鼓浪號」到台灣後,船上的水兵們遭到美國兵艦的侮辱和鄙視。
陳春官認識了台灣姑娘溫夢嬡,彼此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後來溫夢媛被美軍欺侮,二人救出了溫夢媛,但她卻因此被酒家解僱,在絕望中投海自盡,陳春官得知後無比悲憤,與竇二鵬等人策動起義。後「鼓浪號」長官們又做出暴行,令大家徹底醒悟。水兵們利用執行任務的機會發動了起義,駕駛「鼓浪號」回到祖國懷抱。
5.《海之魂》
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於1998年,主要劇情為:陸濤、馬馳、鍾遠航人稱海上「三艦客」,三人風雨同舟發誓忠於祖國海疆。二十年後,他們分別走上艦艇部隊領導崗位。隨著時間的推移,三人的事業、理想、愛情、友誼都發生了裂變。陸濤、馬馳任憑生活磨難,忠於海疆的誓言不變。終於事業有成,走上了更高一層的領導崗位。
鍾遠航轉業到地方後,經不起金錢的誘惑,墮落了。而彭哲遠司令員,一生獻身海軍,可歌可泣,直至臨終也無怨無悔。僅以此片獻給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建立五十周年。另有同名游戲機以及模特藝術學校名等。
(8)中國海軍vs國外海軍電影擴展閱讀
《甲午風雲》
該片是歷史片,但又不囿於歷史的真實,為激勵民族正氣而做了適當的改動。該片在總體藝術水準上十分完整、凝煉,稱得上是慷慨悲壯,大氣磅礴。該片塑造了幾個極其鮮明的藝術形象。
主人公鄧世昌,毫無疑問地集中寄託著創作者的社會和藝術理想,他是主戰派的代表,忠勇兼備,性情剛烈,從力主出海作戰到最後彈盡糧絕之際,下令全艦撞向日本旗艦「吉野號」,他的英雄氣概,愛國熱忱,視死如歸都表現得淋漓盡致,李默然的表演亦濃烈熾熱,沉著深切,將這一代愛國將領表現得聲情並茂,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