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第一部在國外獲獎的中國電影是哪部
據了解新中國第一部在國際上獲獎的影片是根據八位抗日女英雄投江故事創作的《中華兒女》。
《卧虎藏龍》是第一部獲得多項奧斯卡提名的外語影片,也是第一部獲得最佳影片提名的亞洲電影。 漁民徐福和妻子有一對孿生子女小猴、小貓。一場暴風雨奪去了徐福的生命,徐妻只得撇下剛生下的兒女,隻身到了船王何家做了奶媽。 這個電影很是經典。
⑵ 誰知道歷年在國外獲獎的中國電影急!
1、1978年
《小蝌蚪找媽媽》獲「南斯拉夫1978年國際美術電影一等獎。
⑶ 有很多內地的電影在國內都沒上映,但是導演和演員都去國外頒獎去了!這怎麼回事詳細、。
國內未上映是因為沒有通過評審,大部分片子都是因詆毀社會主義形象,詆毀政黨形象,詆毀中國官員形象,宣傳腐化思維,或是有暴露鏡頭等原因。導演賈樟柯走國際融資與發行的道路,基本與本土電影市場不發生任何關系。在國內,《小武》及其他類似的電影作品,因詆毀政黨形象,涉嫌煽動都是通過盜版VCD的形式與觀眾見面。
⑷ 為什麼有些電影在國內冷門在國外卻獲獎呢
雖然有這樣的情況一般是國外評獎的都是這方面的專家組啊什麼的,但是其實我覺得很大部分應該是因為文化差異,因為一個國家的文化、風俗、甚至最近流行的語言,國人看就能理解,外國人看可能就覺得不懂,反之,外國人覺得好的,可能國人就覺得沒什麼特別或則怎麼樣啊,那大多是因為影片的題材要嘛離國內的現實生活有點遠,要嘛就是反映太純朴的東西。
⑸ 我國第一部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的影片是什麼
《漁光曲》中國首部獲國際電影節的電影。
中國在國際電影節上榮獲獎項的第一部影片,是1934年上映的《漁光曲》。
在1935年的莫斯科電影展覽會上,各國代表分組觀看了參展影片,並有評判委員會詳加評論、評判。評選結果,共有10部電影得獎,其中的一部便是中國選送的《漁光曲》,榮獲相當於第四等的榮譽獎,評判委員會的評語是以其勇敢的現實主義精神,生動深刻地反映了中國的現實生活。
當中國代表、聯華公司製片人陶伯遜上台接受獎狀時,台上台下熱烈掌聲響起。這是中國第一部獲得國際電影節獎項的影片。
《漁光曲》介紹:
《漁光曲》由上海聯華影片公司攝制,蔡楚生執導,歌舞影劇全能女明星王人美扮演女主角小貓,頭號喜劇明星韓蘭根扮演男主角小猴。任光創作的主題曲旋律優美又顯委婉惆悵,歌詞質朴真實,唱出了漁民的無盡凄涼與哀怨。
1934年6月14日,《漁光曲》在上海金城大戲院開始公映。這年,上海地區盛夏早來,且是60年來少見的酷熱,氣溫高達39.9度,各式人等觀看《漁光曲》的熱情卻持久如新,連映84天場場爆滿,創國產影片最高上座紀錄,誠如《申報》記載:在盛暑中能如此持久挺拔,的確空前未見,堪稱奇談。
⑹ 為什麼有的電影先拿獎再上映而有的電影先上映再拿獎
主要有兩個原因:
1、評獎方式不一樣
有些獎是拿到電影節上參賽評獎的。如我國電影《白日焰火》於2014年參加柏林電影節獲得金熊獎。為了保持在參賽中的「新鮮感」,一些參賽作品會等到參賽時才首次上映。有些獎是根據觀眾反映評選的,如國內的百花獎。不上映就不會有觀眾反映,所以必須先上映,後評獎。
今年10月28日舉行的頒獎典禮將表彰13項不同的電影技術成果,而《雙子殺手》僅僅憑借一次超前試映就已經鎖定了一座娛樂科技領域的盧米埃爾小金人。
《雙子殺手》定於10月11日在北美上映,並於10月17日正式登陸大陸院線,屆時它將可以以每秒24、60和120幀的格式觀看,也可以以2K和4K以及2D和3D的格式進行播放,這些選項為沒有條件以最高配置播放影片的電影院提供了放映的機會。
⑺ 有哪些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或者口碑很好的國產電影
1962年李翰祥執導的《楊貴妃》獲最高技術大獎。該片改編自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長篇敘事詩《長恨歌》。主要講述楊貴妃深得唐明皇的寵愛,貴妃之兄楊國忠憑妹顯貴,位居丞相,卻因為貪贓枉法,引起軍民共憤。最終貴妃走到梨花樹下投繯自盡,整部電影相當悲情。1975年胡金銓執導的《俠女》奪得第28屆戛納電影節最高綜合技術獎。該片根據蒲松齡所著《聊齋志異》中同名小說《俠女》改編,講述明代書生顧省齋為了妻子,與東廠交鋒對決的故事。《俠女》的武俠題材、戲曲美學和東方思考的完美結合,被後世的武俠電影模仿與借鑒。
⑻ 我國第一部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的影片是
《漁光曲》
《漁光曲》是20世紀30年代,也就是1934年6月14日上映的一部劇情片,該部電影由蔡楚生編劇和執導,王人美、韓蘭根等主演,該片在上海金城大戲院首次上映時,正趕上當時上海市60多年來未遇的酷暑高溫,卻場場爆滿,連續上映了84天。
當時由厲麟似等推介參加莫斯科國際電影節,並在1935年2月份獲得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第九名的獎項,被譽為中國首部獲得國際榮譽的電影。
(8)先在國外電影節獲獎再回擴展閱讀:
電影簡介:
影片的故事發生在東海邊,在「漁光曲」的歌聲中展開了一個漁民家庭的悲慘故事。漁民徐福一家生活艱難,一對孿生子女小貓、小猴的出生更是加重了家庭負擔。隨後徐福死於海上,徐媽只好到船王何家做奶媽。小貓、小猴和何家少爺子英自小一起長大,感情要好。
十年後,長大成人的小貓(王人美 飾)、小猴(韓蘭根 飾)繼承父業,以捕魚為生;子英則被父親安排出國攻讀漁業,他一心希望學成歸來能改良中國漁業。此後,盜匪猖獗,以及漁業公司的興辦,都使漁民的生活更加艱難。
小貓、小猴難以維持生計,於是攜著失明的母親到上海找舅舅另謀出路。跟著舅舅賣唱的小貓、小猴在上海重遇了回國的子英,隨後小貓、小猴卻遭受了牢獄之災,舅舅和徐媽也在一場火災中喪生。經歷了多番波折的三人,重新回海捕魚。然而,命運弄人,那首熟悉的《漁光曲》再次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