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電影 » 印度近年來獲國際大獎的電影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印度近年來獲國際大獎的電影

發布時間: 2022-12-25 06:42:26

⑴ 獲國際大獎的印度電影有哪些

經典印度電影愛情喜劇《勇奪芳心》;
該片自1995年上映以來,已經放映超過十六年之久。在1996年的Filmfare Award頒獎典禮,沙沙和Kajol憑借本片分別贏得最佳男女主角,Udit Narayan贏得最佳幕後配唱男歌手獎,另外《Dilwale Dulhania Le Jayenge》還贏得最佳電影、最佳導演(Aditya Chopra)、最佳喜劇演員獎 (Anupam Kher)、最佳女配角(Farida Jalal)、最佳填詞獎(Javed Bakshi)。而在同年的Screen Weekly Awards頒獎典禮,《Dilwale Dulhania Le Jayenge》贏得最佳導演、最佳電影獎,沙沙更贏得了最佳男主角獎項

⑵ 你知道有哪些印度電影在國際上獲得大獎嗎

《季風婚宴》是由米拉·奈爾執導,納薩魯丁·沙、莎法麗·什提主演的劇情片,於2002年2月22日在美國上映。該片講述了拉力特在女兒婚禮前所面臨的各種問題以及阿迪特、阿雅莎等人的愛情故事 。2001年,該片獲得第58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

⑶ 印度電影創造的世界紀錄

印度電影產業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影產業之一。它擁有100多年 歷史 ,並在這一過程中創造了不少記錄。這里提到的14項紀錄已經被吉尼斯世界紀錄登記,以表彰印度電影和電影名人的成就。

最多產的的詞作者

截至2015年12月15日,Sameer已經創作了3524首歌曲,被吉尼斯世界紀錄官方認可為有史以來最多產的作詞人。他寫過流行歌曲如Jab Se Tere Naina (Saawariya)、Tum Paas Aaye (Kuch Kuch Hota Hai)和Nazar Ke Saamne (Aashiqui)。

一天內錄最多的歌曲的歌唱家

Kumar Sanu在1993年一天內錄制了28首歌。Sanu是90年代最受歡迎的歌手之一,他的歌曲包括《Tujhe Dekha To》(Dilwale Dulhania Le Jayenge)、《Ek Ladki Ko Dekha》、《Do Dil Mil Rahe Hain》(《Pardes》)

音樂史上錄最多歌曲的歌唱家

自1947年以來,Asha Bhosle已經用20多種印度語言錄制了11000首獨唱、二重唱、合唱等歌曲。2011年,她被吉尼斯世界紀錄正式確認為音樂史上錄最多歌曲的歌唱家。

規模最大的銀幕家族

自從Prithviraj Kapoor在1929年第一次出現在銀幕上以來,Kapoor家族的24位成員已經出演了電影。Prithviraj Kapoor的三個兒子拉茲(自導自演《流浪漢》)、沙姆米、沙希和他們的後代進入演藝界。

世界上最大的海報

Rajamouli Baahubali的《巴霍巴利王》保持著世界上最大的海報的記錄。海報面積達4793 .65點m²,在2015年6月27日展出。

世界上最定型的演員

Jagdish Raj世界上「最定型的演員」。他在144部電影中扮演警察。比較著名得影片有Deewar, Don, Shakti 。

獲得最多的獎項的電影

2000年,赫里尼克·羅斯漢與阿米莎·帕泰拉的首部電影《愛有天定》獲得極大成功,除了成為當年印度最賣座的電影外,電影總共獲得了92個獎項並創造吉尼斯世界紀錄。

最少演員出演的敘事電影

1964年,Sunnil Dutt自導自演並且擔任製片人的電影《Yaadein 》上映。影片中幾乎只有一個演員Sunnil Dutt,雖然電影結尾出現了納爾吉斯·達特(Nargis Dutt)但是戲份太小、可以忽略不計,因而此電影被吉尼斯官方認可為「最少演員出演的敘事電影」

年產量最大的電影產業

印度是世界上電影產量最豐富的國家,每年製作大約800到1000部電影。這是好萊塢的兩倍。2009年,印度以24種不同的語言製作共有1288部電影。相比之下,好萊塢在2008年製作了606部電影,這個也是美國電影業的 歷史 最高紀錄。

職業生涯最長的主角

Ashok Kumar自1936年首次亮相以來,長達63年的為電影行業付出了不少貢獻,他在電影主要出演主角。

製作時間最久的電影

1986年上映的《愛與上帝》(Kais aur Laila)由於各種原因花了20多年才完成。首先,主演Guru Dutt於1964年去世,其次是導演k·阿西夫(K. Asif)於1971年去世。所以這部電影只能在1986年完成並上映,由Sanjeev Kumar擔任主演。

職業生涯最長的女演員

女演員Lalita Pawar12歲時首次亮相,參演了700多部電影,職業生涯長達70年。

職業生涯最長的男演員

P. Jairaj於1929年首次登台,他的演藝生涯長達70年。他參演了300多部電影,但他更出名的是配角而不是主角。

⑷ 印度有什麼好電影

  1. 三傻大鬧寶萊塢3 Idiots

    三傻大鬧寶萊塢2是由Vijay as Panchavan Jeeva as主演。 電影以兩個好朋友Venkatramakrishnan,Sevalkodi Senthil在尋找多年不見的老朋友Panchavan Parivendan aka Pari的過程中展開回憶。Srivatsan是該部影片的反派角色,虛偽,功利,心眼不好。電影通過斷斷續續的倒序畫面向我們講述了Pari的故事。Pari是名聰明而又不拘小節的學生,他不隨波逐流,特立獨行,以自己的魅力成功影響了他的兩個好朋友,幫助他們找到了自我,學會去追逐自己的心,抱著笑面吟誦Pari的名言「一切皆好(all is well)」的心態面對生活。


  2. ⑸ 印度電影崛起令人矚目 眾佳作贏在第二起跑線上

    最近這十年來,印度電影在國際市場上的崛起令人矚目。繼《起跑線》《摔跤吧!爸爸》等一批佳作之後,今年國內又相繼引進了《調音師》和《一個母親的復仇》,且都獲得了不俗的口碑。其中《調音師》的檔期綿延了一個多月,可見其票房號召力。

    印度電影的崛起,離不開面向國際市場的努力開拓,敘事技巧的不斷成熟,以及現實主義題材的直擊人心的魅力。如果印度能夠從歌舞片中成功轉型,相信國產電影在未來也能獲得更好的超過票房的認可。

    不僅講一個好故事,而且把好故事給講好了

    《調音師》翻拍自一部2010年的法國同名短片。

    法國短片《調音師》的片長僅為14分鍾,豆瓣評分是驚人的9.2分。印度版把片長由原片的14分鍾擴展為139分鍾,卻依然能夠保持原作那種絲絲入扣、懸念迭起的風格,無論情節反轉還是人物塑造,都可稱完美。

    該片故事的總體採取倒敘結構,一開始麥田裡面那隻盲眼的兔子和最終出現的兔頭拐杖遙相呼應,形成完整的閉環。故事的主體採取順敘結構,中間出現短暫的插敘和倒敘,但是絲毫不影響故事的推進與完整性。很明顯,電影的編劇團隊極富功力,不但把原作短篇故事完美地豐富成為一部超過兩小時的長篇,而且故事的本地化也非常成功,令人絲毫沒有違和感。

    在採取原有創意的基礎上,改編團隊還是做了不少的創新,比如印度版里的音樂家並非真正的鋼琴調音師,而是一名演奏者,而其它情節的推動也在此基礎上做了合理的改編,這就展現了編劇的功力。反觀國內外的一些翻拍電影,往往生搬硬套,完全不考慮情節移植是否合情合理,即使有著原作的好劇本,依然無法照貓畫虎,甚至經常是畫虎不成反類犬。即使是好萊塢來翻拍,也不乏失敗的例子,比如美版的《老男孩》。而國內翻拍韓國、日本的名作,失敗的例子也不少,比如《深夜食堂》,日劇原作在豆瓣上的評分為9.2,而國產翻拍電視劇的評分只有2.8。

    所有偉大的敘事藝術都有一個共性:不以詞害意。換句話說,對敘事文學而言,情節的編織是比人物塑造和文本語言更重要的環節。具體到電影,故事情節的邏輯性、人物行為的合理性,要比背景設置、特技效果等形式上的技巧更為重要。《調音師》無疑在情節的設計上可以說拔得了今年電影中的頭籌,而主要人物也很明顯有較為令人信服的性格發展,次要人物也可稱非常豐滿:即使是壞人,也有其可憐可恨之處。

    不僅僅是《調音師》,近幾年我們所看到的印度大片,在情節和人物這兩項上的表現都非常優秀,比如去年引入的《起跑線》、前年的 《神秘巨星》和 《摔跤吧!爸爸》、以及拍攝於更早時期的《小蘿莉的猴神大叔》(2015年)、《我的神啊》(2014年)、《三個傻瓜》(2009年)等等,都講述了一個好故事,而且是好好地講述了一個故事。而在全球電影 娛樂 的中心好萊塢,電影人卻在追求技術至上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比如前陣子引進的好萊塢大片 《雷霆沙贊》就是絕好的反例:故事的情節極為單薄(反派的種種所作所為完全是智商不在線),人物非常平面 (一群中二少年拿著超能力卻無所事事地瞎鬧),只是成功地把巫術魔法等中世紀神話概念移植到了現代的美國都市費城,然後憑借著好萊塢這些年所依仗的特技效果製造出了讓人咋舌的大場面,才勉強算得上是一部合格的爆米花大片。

    超越了好萊塢,更超越了「載歌載舞」的自我

    電影是20世紀興起的新興藝術,其根源可以上溯到古希臘時期的戲劇——也是西方最為擅長的七大藝術形式之一。在亞里士多德的《詩學》中,他主要闡述了悲劇和史詩的藝術原則,包括情節的范圍,情節的統一,也導致了最後戲劇理論界對於情節有著三一律的嚴格要求。在《詩學》的最後,亞里士多德比較了悲劇和史詩這兩種藝術形式,並且認為悲劇在內容成分、表現形式、藝術效果上都更勝於史詩。顯然,他認為作為敘事的戲劇在藝術上處於更高級的地位。尼采為其美學哲學專著取名《悲劇的誕生》並非巧合。因此西方對於戲劇的嚴格的形式上的要求導致其敘事的藝術高度成熟,包括電影、戲劇、芭蕾舞劇、小說等等。

    如今,在好萊塢慢慢丟掉這些傳統的時候,印度電影似乎靠著敘事技巧的高度嫻熟,形成了一次華麗的逆襲,贏在了第二起跑線上。

    也許是巧合,也許是機遇,自從《貧民窟的百萬富翁》獲得奧斯卡大獎之後,印度的電影製作人開始慢慢更加自信,更加國際化,他們的作品也贏得了廣大中國觀眾的好評。《摔跤吧!爸爸》成為了除好萊塢以外在中國市場票房收入最高的外國電影。2018年在豆瓣上排名最佳的十大印度影片中,有九部是2008年之後拍攝的,而《調音師》的出現很有可能讓史上最佳的十部印度電影都出現在最近的十年中。

    縱觀這些備受好評的影片,我們可以發現,他們完全擺脫了傳統寶萊塢電影中「載歌載舞」的風格,而是直面現實題材,比如《三個傻瓜》就辛辣地諷刺了僵化的大學教育;《起跑線》也道盡了為人父母為子女擇校的辛酸;《小蘿莉的猴神大叔》則反思了印巴地區長期以來的矛盾和宗教沖突;《誤殺瞞天記》反映的是一位父親為了保護家人而做出的鬥智斗勇;《印度合夥人》和《廁所英雄》都展現了為提高女性地位的不懈抗爭。正如偉大的文學作品並不在於其文筆的優美,詞藻的華麗,偉大的電影也不在於其華美的特技,而是在 社會 沖突中反映人性的偉大。而這種直視 社會 問題的拷問,對印度 社會 的影響,必將是深遠和良性的。從這個意義上說,印度電影不但超越了好萊塢,也超越了自我。(作者:陳劍)

    ⑹ 10部超高評分印度電影---劇情飽滿,反映現實(上)

    1:《三傻大鬧寶萊塢》豆瓣評分9.2,推薦指數10

    三傻大鬧寶萊塢的劇情簡介  · · · · · ·

    本片根據印度暢銷書作家奇坦·巴哈特(Chetan Bhagat)的處女作小說《五點人》(Five Point Someone)改編而成。法蘭(馬德哈萬 R Madhavan 飾)、拉杜(沙曼·喬希 Sharman Joshi 飾)與蘭喬(阿米爾·汗 Aamir Khan 飾)是皇家工程學院的學生,三人共居一室,結為好友。在以嚴格著稱的學院里,蘭喬是個非常與眾不同的學生,他不死記硬背,甚至還公然頂撞校長「病毒」(波曼·伊拉尼 Boman Irani 飾),質疑他的教學方法。他不僅鼓動法蘭與拉杜去勇敢追尋理想,還勸說校長的二女兒碧雅(卡琳娜·卡普 Kareena Kapoor 飾)離開滿眼銅臭的未婚夫。蘭喬的特立獨行引起了模範學生「消音器」(奧米·維嘉 Omi Vaidya 飾)的不滿,他約定十年後再與蘭喬一決高下,看哪種生活方式更能取得成功。 

    本片獲孟買電影博覽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配角(波曼·伊拉尼)、最佳劇本等六項大獎,並獲國際印度電影協會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劇情、最佳攝影等十六項大獎。

    2:《嗝嗝老師》豆瓣評分7.5,推薦指數9

    嗝嗝老師的劇情簡介  · · · · · ·

    患有抽動穢語綜合征的女主人公奈娜。經過無數次面試失敗後,終於找到理想的工作,成為了一名中學老師。然而她被指派的班級學生卻是全校最頑皮的學生。

    3:《摔跤吧爸爸》豆瓣評分9.1,推薦指數10

    摔跤吧!爸爸的劇情簡介  · · · · · ·

    馬哈維亞(阿米爾·汗 Aamir Khan 飾)曾經是一名前途無量的摔跤運動員,在放棄了職業生涯後,他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能夠替國家贏得金牌。馬哈維亞將這份希望寄託在了尚未出生的兒子身上,哪知道妻子接連給他生了兩個女兒,取名吉塔(法緹瑪·薩那·紗卡 Fatima Sana Shaikh 飾)和巴比塔(桑亞·瑪荷塔 Sanya Malhotra 飾)。讓馬哈維亞沒有想到的是,兩個姑娘展現出了傑出的摔跤天賦,讓他幡然醒悟,就算是女孩,也能夠昂首挺胸的站在比賽場上,為了國家和她們自己贏得榮譽。 

    就這樣,在馬哈維亞的指導下,吉塔和巴比塔開始了艱苦的訓練,兩人進步神速,很快就因為在比賽中連連獲勝而成為了當地的名人。為了獲得更多的機會,吉塔進入了國家體育學院學習,在那裡,她將面對更大的誘惑和更多的選擇。

    4:《神秘巨星》豆瓣評分7.7,推薦指數10

    神秘巨星的劇情簡介  · · · · · ·

    少女伊西亞(塞伊拉·沃西 Zaira Wasim 飾)擁有著一副天生的好嗓子,對唱歌充滿了熱愛的她做夢都想成為一名歌星。然而,伊西亞生活在一個不自由的家庭之中,母親娜吉瑪(梅·維賈 Meher Vij 飾)常常遭到性格爆裂獨斷專橫的父親法魯克(拉傑·阿晶 Raj Arjun 飾)的拳腳相向,伊西亞知道,想讓父親支持自己的音樂夢想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某日,母親賣掉了金項鏈給伊西亞買了一台電腦,很快,伊西亞便發現,雖然無法再現實里實現夢想,但是網路中存在著更廣闊的舞台。伊西亞錄制了一段蒙著臉自彈自唱的視屏上傳到了優兔網上,沒想到收獲了異常熱烈的反響,著名音樂人夏克提(阿米爾·汗 Aamir Khan 飾)亦向她拋出了橄欖枝。

    5:《印度合夥人 》豆瓣評分7.7,推薦指數8

    印度合夥人的劇情簡介  · · · · · ·

    電影曾譯名《護墊俠》,根據印度草根企業家Muruganantham真實事跡改編。因為衛生巾關稅高昂,在2012年印度仍有80%以上的女性在生理期無法使用衛生用品,初中文化程度的主人公拉克希米(阿克謝·庫瑪爾 飾)為了妻子(拉迪卡·艾普特 飾)的健康,尋找低成本的衛生巾的生產方法,卻被全村人視為變態、瘋子;最後他遠走大城市德里,遇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美女合夥人帕里(索娜姆·卡普爾 飾),最終發明了低成本衛生巾生產機器,並開放專利,為印度全國對於女性經期衛生觀念帶來變革,2018年7月印度取消衛生巾進口關稅。「權勢之人、強壯之人不會讓國家變強,女性強大、母親強大、姐妹們強大後,國家才會強盛。

    ⑺ 印度哪些電影獲得過奧斯卡獎

    據我所知印度沒有電影得過奧斯卡獎,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實際上是英國電影,只不過是印度題材,就像當年奧斯卡獎的電影《甘地傳》也不是印度片是美國片一樣,印度獲得奧斯卡提名的有阿米爾汗的《印度往事》和沙魯克汗的《阿育王》,還有一部印度電影季風婚宴獲得了威尼斯金獅獎,可能是印度電影的最高獎項吧

    ⑻ 推薦高分印度10部電影

    印度人口眾多,身處南亞大陸,風景優美,還有印度的歌舞,音樂,這就是電影的畫面大背景。電影的故事背景有,各種的宗教信仰,四大種種姓制度,男女極度不平等,貧富差距很大,教育巴基斯坦和印度長期的仇恨,這些都是電影故事的重要元素。還有印度宣傳部電影審查沒有美國那麼嚴格,導演有很大的自由度講好一個電影故事。

    一部電影《貧民窟的百萬富翁》

    「我就是知道答案!」這是獲得奧斯卡金獎印度電影《貧民窟的百萬富翁》男主賈馬爾的一句經典台詞。賈馬爾每知道一個答案,在他生命中就要失去一個重要的人,他說他寧願不要知道這些答案,不要這百萬獎金。男主得到每個問題的答案都能讓觀眾唏噓不已。

    第二部電影《天才槍手》

    也是關於窮人家孩子和富人家孩子的故事。窮人家孩子雖然是學習的天才,最後也會落入富人家孩子利用的工具,所有的聰明才智都是累贅。

    第三部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

    這是一部豆瓣評分達9.2分的印度電影,榮獲印度電影協會等16項大獎。是大帥哥阿米爾汗主演,片長接近3個小時,看完此片我完全忘記了倍速我常用的看片功能,是關於一群印度理科生的故事。

    第四部電影《廁所英雄》

    這是一個真實故事,一部社會問題的電影。失敗的人,固守方法,不斷的改變目標或者降低目標。成功的人堅定目標,不斷的改變方法,最後獲得成功。《廁所英雄》的男主角凱沙夫就是這類人,實現了在家裡給妻子建一個廁所。同是也推動國家廁所革命,女性在使用廁所時,得到了應有的尊重。男主凱沙夫不但是自己老婆心目中的英雄,也是印度全國女性的英雄。

    第五部電影《小蘿莉猴神大叔》

    這也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小蘿莉的猴神大叔》這部電影的男主角是信仰哈奴曼神,另一個女主角小蘿莉是穆斯林教徒。一個是印度人,一個是巴基斯坦小姑娘。一個是素食主義者,一個喜歡吃大盤雞。

    小蘿莉沙西拉出生在巴基斯坦,從小就是一個語言障礙者。為了治好沙西拉的語言障礙,母親帶她到印度求助神靈的幫助。沙西拉走在印度走失了,猴神大叔幫助巴基斯坦啞巴小姑娘最終找到媽媽的故事。最後小姑娘離別時喊出聲的那一刻,觀眾都「失防」了。

    第六部電影《我的名字叫可汗》

    這是一部在美國拍攝的印度電影,故事的主角是印度人,主角是一個輕度自閉症患者。可汗信奉穆斯林教,美國當時受到「911空襲」事件,穆斯林在美國受到歧視。男主證明了自己是穆斯林教徒,但不是恐怖主義。

    第七部電影《來自地球上的星星》

    這是一個關於自閉症教育的話題,有點類似於美國電影《阿甘的故事》。一個有讀寫和閱讀障礙的9歲男孩伊桑的故事。他遇到一個老師,這位老師拯救了一個有藝術天才孩子。每個樹枝都有一隻小鳥停留,天空里每顆星星都很閃耀。地球上的「星星」此時沒有閃耀,請多給一點耐心和時間,認真的擦拭它,他一定會有閃閃發光的那個時刻。

    第八部電影《雨夜奇案》

    這一部情節緊湊的,劇情不停反轉的懸疑電影。迪帕卡是警長,接到一個雨夜的兇殺案,查到最後,兇手是自己兒子。警長為了救兒子,自己失去一條腿,退出警察崗位的代價,最終案情大白,警長自殺的故事。

    第九部電影《調音師》

    《調音師》喜歡懸疑電影的人一定不會錯過。還是警察是兇手的故事,男主阿卡什是一位帥氣的琴師。以教琴為生,他為了專注於琴技,帶上不透明隱形眼鏡,成為「盲人」。他「看」到警察偷情明星漂亮老婆被發現,殺死明星,琴師被迫捲入兇殺案的故事。

    第十部印度電影《誤殺瞞天記》

    還是一部貧民的女兒遭到富二代小開的凌辱,在反抗中打死富二代,這個富二代就是警察局長的寶貝兒子。貧民利用自己的智慧,和破案經驗豐富的局長鬥智斗勇的故事。這部電影是當年印度的票房冠軍。

    這部電影中國導演陳思誠還翻拍過叫《誤殺》,也非常好看。

    印度電影色調是暖黃色,不是明艷的色調,還有個特色就是有莫名其妙大段的歌舞。印度導演講故事的能力特別好,特別那些懸疑的電影反轉特別多,很能抓住觀眾。

    ⑼ 印度國際電影節的獲獎名單

    最佳影片金孔雀獎:《不能沒有你》(中國台灣)
    最有前途導演銀孔雀獎:歐妮·勒孔特《旅行者》 (韓國、法國)
    評審團特別獎:《彼岸的幸福》(喬治亞、哈薩克) 最佳影片金孔雀獎:《追尋》(印度、孟加拉國)
    最佳導演銀孔雀獎:蘇珊娜·比爾《更好的世界》(丹麥)
    評審團特別獎:《另一個愛情故事》(印度)、《男孩》(紐西蘭) 最佳影片:《波菲里奧》
    佳導演獎:阿斯加爾·法爾哈迪《內達和西敏:一次別離》(伊朗)
    最佳男演員獎:薩松·加拜《恢復》(以色列)
    最佳女演員獎:娜傑日達·馬爾基納《葉連娜》(俄羅斯)
    特殊評審獎:薩利姆·艾哈邁德《亞當之子:阿布》(印度) 最佳影片金孔雀獎:《比區斯的戰爭》(東帝汶和澳大利亞)
    最佳導演獎:考希克·甘古利《阿普之歌》(印度)
    最佳男演員獎:阿龍·莫尼·阿保特博《天堂之角》(以色列)
    最佳女演員獎:瑪達琳娜·波扎斯卡《隱藏》(波蘭) 最佳影片金孔雀獎:安德烈·薩金塞夫《利維坦》(俄羅斯)
    最佳導演獎:納達夫·拉皮德《幼兒園老師》(以色列)
    馬拉地語電影獲得評委會特別獎:《一千盧比大鈔》(印度)
    紀念印度電影百年的世紀獎:《一千盧比大鈔》(印度)
    終身成就獎:王家衛(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