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電影 » 俄羅斯媽媽電影多魚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俄羅斯媽媽電影多魚

發布時間: 2022-12-23 09:37:38

⑴ 俄羅斯的媽媽演員

《俄羅斯媽媽》是2016年上映的電影,由Choi Won-joon-I導演,Rina、Kim Do-hee等主演。

⑵ 俄羅斯媽媽男主演爸爸叫什麼

俄羅斯媽媽男主演爸爸叫尹世炯。《俄羅斯媽媽》是由崔元俊執導,麗娜、姜藝娜、金度希、尹世炯等主演的劇情電影,於2016年7月28日在韓國上映。影片講述了男主人公和來自俄羅斯的後媽在生活上的故事。

⑶ 俄羅斯三胎媽媽當選「世界最美已婚女性」,她為何能收獲這一稱號

一位俄羅斯媽媽孕育了三個孩子,參加“Mrs. Top of the World 2021”選美比賽榮獲冠軍,這位母親被當之無愧地選為“世界最美已婚女性”榮譽稱號,這位母親獲此殊榮是否實至名歸呢?讓我們來看一下這位母親的光榮事跡吧!

俄羅斯三胎媽媽克謝尼婭·達維多娃

克謝尼婭·達維多娃,來自聖彼得堡,今年29歲,有一個8歲的女兒,一個四歲的兒子以及一個兩歲的兒子,由此可以看出克謝尼婭·達維多娃也是結婚比較早的女士了。


克謝尼婭·達維多娃只能說是比較優秀罷了,畢竟每個人對美的定義不通,其審美的方式也不一樣,克謝尼婭·達維多娃是美麗,但是也沒有美到讓人怦然心動的程度。所謂的美是指本人很優秀,並不是說長相有多出眾,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熱愛生活成熟的女人最美麗,克謝尼婭·達維多娃平時的公益項目,也可以看出她是一位比較獨立、自主的女性,美,也是一種自信,需要的是一種責任、一種社會擔當,像克謝尼婭·達維多娃這樣的人配的上冠軍的頭銜。

⑷ 俄羅斯媽媽男演員是誰

尹世炯。《俄羅斯媽媽》是由崔元俊執導,麗娜、姜藝娜、金度希、尹世炯等主演的劇情電影,於2016年7月28日在韓國上映。,男演員是尹世炯。演員通常指是參加戲曲、戲劇、電視劇、電影、舞蹈、曲藝、等表演的藝人。

⑸ 俄羅斯媽媽是什麼意思

《俄羅斯媽媽》是一部韓國電影,主演是叫rina,住在小女孩小米隔壁的當鋪大叔除過生意之外和鄰居們從不來往,頹廢的造型以及沉默的性格讓人們對於他的身份有諸多懷疑。天真的小米從不理會這些傳言,時常造訪這位神秘鄰居竟然使他倆慢慢的成為朋友。小米的媽媽牽連到黑幫的毒品搶奪之中,最終使自己和小米陷入危險之中。目睹小米和媽媽被人綁架的當鋪大叔為了救出小米和媽媽,開始和黑道展開斗爭。此時,警方也在著手調查這起案件,當鋪大叔車泰錫的真正身份慢慢浮出水面。被摘除所有值錢器官的小米媽媽的屍體在一輛汽車的後備箱里被發現,但是,和她一起失蹤的小米卻依然下落不明,劇情就這樣展開了,大叔為了救出小米,與黑社會進行一系列斗爭,終於在最後救出了小米,結局相當感人,很值得一看
更多關於俄羅斯媽媽是什麼意思,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aca4531615822210.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⑹ 不一樣的電影推薦

《與狼共舞》 影片評價 別的都一般
鄧巴中尉是南北戰爭中的英雄,但是他想尋找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於是鄧巴被「海斯要塞」的范布魯少校派到了最偏僻的哨所「塞克威克」。鄧巴獨自在無人的哨所住下,大草原的壯美深深吸引了他。­

不久范布魯少校自殺了,他的車夫也被印地安帕尼族殺死,於是鄧巴與外界失去了聯系。 這無這邊無垠的蒼天原野彷彿就是他的天堂,鄧巴獨自過著平靜而單調的生活,還和一隻兩條前腿都是白色的野狼交上了朋友,並給它取名為「兩只白襪」。­

鄧巴和印第安蘇族人有了接觸之後,生活便不再平靜。鄧巴決定主動去找蘇族人,在去的途中他救起了一位想要自殺的蘇族婦女「站立舞拳」,她原先也是白人,但自小就失去了親人並被蘇族人收養。在把「站立舞拳」交還給蘇族人之後,鄧巴騎馬離去。第二天,幾個印第安人來到鄧巴的駐地。就這樣,雙方開始了緩慢而友好的接觸,漸漸地鄧巴成了蘇族人的朋友,他還有了一個印第安名字,叫做「與狼共舞」。­

他在捕獵野牛時的騎術和槍法令蘇族人大為折服以後又救了一位印第安男孩,不久他便搬入蘇族人的營地居住,開始成為他們中的一員。與此同時,鄧巴與「站立舞拳」之間也產生了真摯的感情。 在兇殘的帕尼族人來襲時,鄧巴傾其全力,將哨所里的槍支彈葯分給了蘇族人,幫助他們戰勝了仇敵。 除了膚色和長相不同之外,鄧巴已經是一個完完全全的印第安人了。­

然而,就在鄧巴想要去哨所取回日記本,永遠地住到印第安人中間時,他發現那裡已經駐扎了一隊白人士兵...­

影片評價 本片獲第63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最佳攝影、 最佳剪輯、最佳音響和最佳音樂等共七項大獎。­

影片《與狼共舞》是凱文.斯科特納的導演處女作。該片長達3個小時,耗資1800萬美元, 是部動用了3500頭野牛、300匹馬、130多名技術人員和400名臨時演員的大型史詩式西部片。它也是美國電影史上第一部配有印第安語字幕的影片。凱文.斯拉特納認為:「我所要表現的是印第安人在那個時代的遭遇,是一部土著人的歷史。」他堅持影片必須打上印第安語字幕,並且自信它必然會引起人們的強烈興趣和關注、支持。果然他成功了。­

在首映式上,他邀請了許多印第安人觀看影片。三個小時過去了,電影院里掌聲雷動,經久不息。《與狼共舞》以其獨特的視角和內涵成為世界電影史上的一部永垂不朽的西部傳奇。《與狼共舞》在第63屆奧斯卡評獎活動中一鳴驚人,榮獲12項獎項提名,並最終奪取了,令世界為之矚目。凱文.斯科特納大膽地採用了十幾年來不被看好的西部片樣式,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去考察文化、歷史、種族與和平的復雜主題。影片所表現出的多元化顯現,為西部片注入了新鮮而強勁的活力,他復興了一個片種,同時也使自己獲得了輝煌的成功。­

影片雖然採用了傳說的敘事式的故事結構,但與眾不同的是影片巧妙地將寫實主義風格與浪漫主義色彩情調融為了一體,使整部影片有了大放異彩的藝術魅力。而影片在拍攝技術上也有著極可稱道的精彩之筆。把渾厚濃郁的歷史文化氣氛與雄渾壯美的西部大草原的風光 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豐富的攝影角度,巧妙的動態節奏和復雜而又出色的場面調度,使影片達到了極其出色的視覺效果。但是影片真正的成功原因還應歸結到其深刻的主題內涵。隨著二戰的結束,人道主義在文學藝術上被提到了相當的地位。歷史的反思使戰爭題材和西部開拓史成為電影的兩大主題。《與狼共舞》反映的就是這種極難把握和表現的西部拓進的歷史和思考。印第安人的悲慘遭遇越來越受到人們普遍關注。本片一反以往影片特別是西部片中將印第安人一律寫成野蠻民族的作法,肯定了印第安人的純朴真摯和善良。影片還提出了民族間應放棄斗爭,和平共處的理想,並以鄧巴與蘇族人各善相處體現了這種理想的自由與美好,奏起了友愛、平等、和平的旋律。這些藝術上的成功之處最終使影片在奧斯卡獎的角逐中取得輝煌的勝利。­

­

⑺ 《海洋》觀後感

當看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吧,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觀後感了。但是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海洋》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海洋》觀後感1

寒假,社區組織我們看了一部教育性影片《海洋天堂》。

電影講的是一個叫王大福的孩子,他已經21歲了,可是他從小患有孤獨症,完全生活在自閉的世界,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都要靠他爸爸照顧。他的媽媽在他很小的時候就溺水去世了,大福和爸爸相依為命。可是有一天,他爸爸生病了,而且不久就會離開人世,為了讓大福能夠獨立生活下來,爸爸耐心地一遍又一遍地教他穿衣服、坐公交車、煮雞蛋、拖地,在我們看來很簡單的事,可是大福就是做不好,特別是坐汽車,爸爸不厭其煩,一遍一遍地教他,當大福在售票員阿姨問有沒有人下車時,大福終於可以大聲地回答「我下」的時候,爸爸笑了,大福笑了,我們也都笑了。

電影的最後,爸爸去世了,大福自己一個人上下車,自己脫衣服睡覺,自己一個人在海洋館中拖地,打掃衛生,他終於可以在沒有爸爸照顧的情況下自己生活了。看完電影,我覺得自己有點難為情,我擁有健康的身體,良好的生活學習環境,有愛我的爸爸媽媽,我應該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加努力學習。

《海洋》觀後感2

今天我們一家要去參觀海洋館。我高興極了,要知道,我可是第一次去呢,我破天荒的起了個大早,跟隨爸爸媽媽坐41路車很快就到了海洋館。

進門往左我就發現了一座假山,上面流著幾米高的瀑布,看起來也挺壯觀。下面有一個大魚池,裡面有許多鱖魚。再往裡走,有一個小水池,裡面有一條一米多長的「娃娃魚」和4隻小烏龜在一起作伴。看起來它們相處的還不錯。

接著我們就去看了海獅表演,聰明的海獅不僅能歌善舞,還會簡單的算術。看來現在的小動物也變得越來越聰明了。

然後,我們又進入了海底隧道,突然,我感覺我就像是在真正的海洋里一樣,眼前吃人的大鯊魚,尾巴上有毒刺的魔鬼魚……好像伸手就能摸著,眼前的景象簡直讓我大開眼界。

看完海底隧道的美景,我們來到二樓,美麗的珊瑚海又立刻吸引了我的眼球,體態優雅的蝴蝶魚、橫行霸道的炮彈魚、陰險鉸詐的獅子魚、四四方方的木瓜魚……色彩絢麗,形態各異的珊瑚魚無憂無慮地游在爭奇斗艷的珊瑚叢中,花枝招展的海葵、忙忙碌碌的小蝦、還有數不清的各種小魚。這個海底世界簡直太美麗了!

《海洋》觀後感3

今天上午我去看了一部名字叫「海洋」的電影,電影里出現了很多長相奇特的海洋生物,如羊頭魚,它的頭上長了一個大包,就像一個老壽星,還有石魚,它非常厲害,它可以隱蔽起來,偽裝成石頭的樣子,很難被發現,以此用來捕捉小魚。還有一種蝦,也很厲害,它的兩隻眼睛很奇怪,就像下面託了一個小棍兒似的來回擺動,它還能吃掉螃蟹。影片中還出現了鯨魚,有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動物藍鯨,還有逆戟鯨,它非常兇猛,甚至比大白鯊還要凶,它能吃掉海豹。逆戟鯨似乎和薄鰭蛇頸龍一樣。

影片中還有各種各樣的魚類、還有海豚,海豚可以在海面上旋轉1000多度,然後再落入水中,它的游泳速度非常快,能快速捕捉到群居的沙丁魚。

影片最後告訴我們,人類要愛護大自然,愛護海洋環境,不能過度捕殺海洋生物,負責海洋生物就有可能滅絕,大海也可能被污染,那麼以後誰才是大海的統治者呢。

以後我也要從自己做起,愛護大自然,保護環境。

《海洋》觀後感4

就在星星在夜空當起值班時,我們班就在教室看了一部叫《海洋天堂》的電影。看完之後,我既感動又同情。

感動是因為父親對兒子無盡的愛,為了自己患有孤獨症的孩子,願意付出一切。在自己臨走前,還放心不下,為兒子安排好一切。

大福的不幸讓人充滿了同情。雖然大福很不幸,但是他也享受到了許多的愛,鄰居的愛,朋友的愛,老師的愛都慷慨無私的給予大福。鄰居柴姨及時經常的關心,讓這個被陰雲籠罩的家庭投射來一縷溫暖的陽光;玲玲和大福「同是天涯淪落人」,一樣不幸的經歷讓他們互相憐惜,用關愛溫暖彼此的心靈;大福從前的校長,時時刻刻在記掛著大福這個苦命的孩子,及時年老體弱也沒有忘記大福,也要為他找到一個安身之所。這一切,不由的讓人感嘆:愛,是人類最高貴的共同語言!大愛無疆!

大福學會了自理生活,生活還在繼續,愛還在繼續。愛是無處不在的。善於接受愛的同時,我們應該回報一些。回報愛才是更高的境界。因為那時心中不僅僅只是自己,大愛無邊!

《海洋》觀後感5

在我暑期里看的電影中,除了哈利波特與變形金剛,最難忘的就是海洋。

海洋,佔領了地球表面的75%,也是生物的啟點,也是地球上第一樣能夠生長生命的物體。所以,海洋是非常重要的。

古代,海洋就非常的豐富,有成百上千種動物、植物,它們不停地進化。不停地遷徙……讓它們安祥生活了幾千、幾萬年。

但是,人類的出現嚴重影響了海洋。大量捕撈海洋生物,導致海洋物種快速滅絕。人們把污水排入河流,河流流入大海,海洋就這樣一次一次地被污染。還有,人類習慣把垃圾丟入大海,如果海洋生物誤食,就會被殺死,海洋生物就會減少,嚴重的話海洋物種會滅絕!

大家一定想:地球兩端不是沒污染嗎?的確,南極還沒有主人。但是破冰船要到這里。企鵝體內還是含鉛超標!北極也在融化中。那麼,誰能在地球上找到沒有人類捕殺,沒有被人類丟下垃圾的凈土嗎?

海洋告訴我們,快快行動吧!還大自然一個美麗的海洋。

《海洋》觀後感6

深夜,坐在電腦前,看了《海洋地獄》,陌名的被打動著。

其實在我們的身邊,有多少如許的父母默默的收入,只是我們在糊口中沒有發覺。

相信的此次的演譯,文章,李連傑在演技上都有所沖破,雖說李連傑是一代天王,但不斷都是以步履為主,相信這一部片子將是他的轉型之最好,但是關於文章而言也是,他把大福這一角色正文的很好。

當看到最初大福爸爸分開他之後,他一小我可以或許自力的做好他爸生前教他的一切,我相信一切看到那一刻的人都哭了,不是為大福悲傷,而是為大福感應沉著,雖然大福不克不及像一般人一樣表達本人的熱誠,可是他還記得他爸爸對他說的:「爸爸就是大海龜。」最初,當他在海洋館底暢游時,他真的把海龜當作爸爸一樣,其實爸爸這個抽象早已在大福的心裡根深蒂固了,當他被送到劉校長介紹的處所後,一小我糊口時,他在心裡就不習氣了,只要當他爸爸到來時才幹撫平貳心中的不安,在睡覺時仍然不忘與父親手靠手。

雖然,非論我們糊口在什麼樣環境中,我們該當真心的感激在我們身邊的每一小我。

《海洋》觀後感7

今天,老師要帶我們去上海城市劇院觀看樂劇。我們像一群出籠的小鳥,興奮極了!快跟我們去看一看吧!

一開幕眼前就出現一片汪洋大「海」,大家都感到奇怪。正在這時,「海面」有了動靜,我定睛一看,兩個「小孩」在「海」掙扎,求救!可是我們在台下又救不了他們,那該怎麼辦?突然之間畫面一轉,舞台中間出現了一個「老人」他長著一撮長長的鬍子,戴著一副有趣的眼鏡。他是誰呢?原來他就是賽先生。他可厲害了!他用人們扔在水裡的垃圾製造了一個機器人,並取名「蘿卜」。

「蘿卜」一進場就吸引了大家的眼球,那呆萌的樣子真可愛!它的功能可多啦!可以打電話,可以雷達掃描,可以唱歌、跳舞……只見賽先生打開了它的雷達系統,它立即掃描,很快發現了兩個活體在水中,就用了類似吸鐵石一樣的功能,不費吹灰之力就把那兩個孩子救了上來……真不可思議!

後來的情節更加曲折生動,扣人心弦。但是我最喜歡的人物是賽先生,他博學多才,變廢為寶,既救了小朋友,又保護了海洋,真了不起!我要好好學習,長大了做一個像賽先生這樣的對社會有用的人。

《海洋》觀後感8

今天,我們在星空影城看了一場電影,名字叫《海洋奇緣》,故事講在一個小島上,有一個部落,主人公是部落首領的女兒莫阿娜,她的祖母鼓勵她去臨近的島嶼探險,但因為父親的阻礙,莫阿娜始終沒有踏出一步,但有一天莫阿娜還是選擇掙脫束縛,她和自己的小夥伴踏上旅途。途中,她無意間喚醒了半人半神的圖騰雕像毛伊,於是二人共同前往廣袤的海洋,開啟了一場冒險之旅。

莫阿娜是一個聰明伶俐、堅持不懈的人,在電影中的一部分說的是毛伊不想再去了,想半途而廢,就剩下莫阿娜一個人,但她更堅強了,她到了火山惡魔那裡,之前的失敗讓她吸取了教訓,她先把火山惡魔引到另一邊去,趁火山惡魔不注意時,她就從另一邊出去了,火山惡魔惱羞成怒,扔了一個大火球過去,把莫阿娜炸到了一個小島上,巧的是,這事毛伊被她感動了,來幫助她,並告訴她,這一顆心就放在旋渦里,可她到了山頂時,發現旋渦不見了,她看見火山惡魔身上有旋渦時,明白了一切,她讓火山惡魔變回了原來的樣子,世間萬物,又變回了原來的樣子了。之後,莫阿娜回家了,部落改變了主意,要出海航行,然後一切又變得正常了。

莫阿娜的堅持和她的勇敢,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海洋》觀後感9

夜已深了,我躺在床上,腦子里不停地出現電影《海洋朋友》中小奇和夥伴們的身影。

影片中的小奇非常喜歡海豚,竟然能和海豚心靈相通。小海豚想爸爸想得不吃不喝,小奇不管家人的反對,他和他的夥伴們要把海豚帶走,去和它爸爸團圓,可是被家人發現。最後小奇的愛心終於感動了他的家人,家人讓他幫助小海豚回到故鄉,放心地去找爸爸了。

影片中熱愛動物的人使我敬佩,他們不管家人的反對用自己熱愛動物的心感動了家人。動物是大自然的天使,沒有它們人類的生活將會很枯燥,早晨不再有公雞叫我們起床,晚上不再有蟲兒悅耳的鳴叫。法國有句格言:把愛拿走,我們的地球將會變成一座墳墓!

這時,我不由得想起了我們的`課文《那隻松鼠》,作者好不容易捉到了一隻活潑、伶俐、可愛至極的小松鼠,可是他看到了松鼠絕望、乞求的目光,決定把它放了。作者不就是一個有愛心的人嗎?

是啊,人人都要有愛心,不僅是要愛護動物,還要關心身邊每件事、每個人,任何一個人有困難時都要伸出援助之手。如果每個人都有一顆愛心,那該多好呀!

《海洋》觀後感10

今天爸爸帶我去看電影《海洋》,爸爸說帶我看這本電影是為了讓我更多的了解海洋知識。

電影開始了,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許許多多千奇百怪的海洋生物,我疑問的說:「爸爸,海洋里怎麼有這么多生物啊?」

「是啊,地球的表面有70%都是大海,海洋里資源非常豐富,有魚類蝦類有貝殼類還有海洋植物,大約有20多萬種呢」爸爸回答。

「為什麼小鯊魚都會被其它魚吃掉啊?」我又奇怪的問。

「恩,地球上的動物都是這樣,弱肉強食,強者生存,魚蝦們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不同的命運,這就是大自然的神奇」

電影還放了人類為了吃魚翅,把鯊魚的的尾巴和魚鰭割掉,然後把魚扔到海里,可憐的魚失去了尾巴和魚鰭後不能再游泳,痛苦的沉到海底,最後死亡……。

當看到沙灘上剛從蛋殼里孵化出來的海龜,在爬向大海時候,被天上無數的海鷗一隻只吃掉時,我傷心地說:「小海龜真可憐,都快被吃光了」。

「是啊,海龜現在都瀕臨滅絕了,能長大的海龜數量很少很少,所以我們要保護它們」。

這本電影告訴了我們,人類要愛護大自然,和海洋生物和諧共處,這樣我們的地球才會更美好!

《海洋》觀後感11

今日午時,我們在學校組織下觀看了《海洋天堂》這部電影,讓我十分受感動。

電影主要講述了一個18歲的男孩大福,從小患有孤獨症,媽媽已經去世了,只剩下爸爸一個親人了。不幸的是,爸爸被查出患有肝癌。爸爸在得知病後,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大福。在生命的最終幾個月,爸爸教大福怎樣生活自理,叫大福做飯、上下車,還不斷地幫他尋找一個自我死後能夠有人照顧的地方。

看著電影,很多同學都落下了感動的淚水,大家都為大福的不幸更為他爸爸的那份濃濃的愛而感動,爸爸把孩子放在第一位,時時刻刻保護孩子,分分秒秒為孩子著想,給孩子一個精神上的依託。

我慶幸我有一個健全的家和一份濃濃父愛,我更慶幸我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我們必須要珍惜這一切,還要學會獨立,不要讓父母擔心,長大後為社會貢獻力量,尤其是對殘疾人更要多關心,傳遞正能量,讓整個社會都變成愛的天堂。

《海洋》觀後感12

這個周末,我通過CCTV觀看了《走向海洋》這部紀錄片,掌握了很多知識,受到了很多啟發,並且頗有所感。

《走向海洋》這部紀錄片主要講述了世界各國與海洋的故事,包括海洋權益的維護、海洋主權的宣誓、海洋領土的爭奪等。《走向海洋》第一集講到了俄羅斯潛艇曾經下潛到北冰洋4261米的深處插上了一面國旗宣誓主權,並且這一行為引來了眾多國家的紛爭。

的確啊,《走向海洋》真是一部非常啟示人的紀錄片。觀察現今,咱們國家的南海問題成為了熱議焦點,南海的油氣資源遭到了周邊國家的開采盜齲可是這么多年來始終沒有拿出一套解決問題的有效方式,還是在於我們國家過去對於海洋權益的保護不夠重視埃隨著我們對於海洋權益越來越重視,我們構建」海洋強國「的夢想也不會遙遠。

同時《走向海洋》也讓我思考到,構建海洋強國關鍵還是在於海洋能力的建設,就像俄羅斯那樣能夠擁有先進的潛艇達到幾千米深度水域宣誓主權。而我們同樣應該積極發展國防與軍事實力,以維護我們日益迫切的海洋權益維護問題。

總的來說,《走向海洋》真是值得我們一看,並且從中受到啟發,開展我們的積極建設工作。

《海洋》觀後感13

在一片寬廣的海洋上,飄著一葉小舟,上面有兩個人,一個是熱情、勇敢的莫阿娜,一個是高傲自大的半神毛伊,他們之間一定有一個奇妙的故事吧?

在童年時莫阿娜得到了大海的認可,並將特菲堤之心交給了她,她在奶奶的幫助下出海,找到了毛伊。他們倆歷經千辛萬苦,終於將特菲堤之心歸還,小島又恢復了生機。

莫阿娜是多麼的勇敢!她堅持不懈,毛伊一次又一次拋棄她,但她為了小島上人們的安危,不停地勸說,不斷地努力,終於說服毛伊重新開始危險的旅程……莫阿娜也失落過,也放棄過,但她心中的火光依然沒有熄滅,她依然會去尋找新的曙光,依然會去嘗試新的方法。她無怨無悔,雖然出海很危險,歸還特菲堤之心更可能會丟失生命,但她害怕了嗎?但她有辜負大海的希望了嗎?不,沒有!面對毛伊的看法,她依然是勇敢地反駁,並用自己的聰明和熱情堅定不移地完成了大海交付給她的使命。

我們在生活中也一樣?為什麼退縮?為什麼害怕?我們要勇敢地面對一切,勇於接受挑戰,讓勇敢使一切變得美好,讓成功大門向我們打開!

當歸還特菲堤之心的那一刻,岩漿魔鬼身上的岩漿一點點脫落,我就知道:黑暗在一點點消失,而光明正在裡面散發出光芒!

《海洋》觀後感14

我們在教室的多媒體觀看了《海洋朋友》這部電影,電影中講述了小男孩小齊與小海豚琪琪之間有心靈感應,小齊能夠聽懂琪琪的話,相互有了很深的感情,在交往中小齊得知琪琪想念爸爸,小齊深有體會,因為小齊也經常不能與爸爸見面,知道想念爸爸的痛苦。於是小齊決定幫助琪琪找到爸爸,可得不到大人支持,經歷很多困難後,終於琪琪與爸爸團聚了。在琪琪回到大海時,小齊流下了惜別的眼淚。

看完這部電影後,我很受感動,小齊是個那麼熱愛動物的好孩子,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人濫殺動物,還把有些還用動物做成餐桌的食物。真是太可恨了。希望通過這部電影,讓我們大家聯合起來,保護大自然,保護海洋,保護動物。

在今後我也明白,在我們同學之間,要相互謙讓,相互尊重,建立起愛的橋梁。

《海洋》觀後感15

前兩天,我看了部電影,電影的名字叫海洋天堂。影片非常感人。

影片講述的是個勵志故事:22歲的王大福患有自閉症,生活不能自理,有他的爸爸照顧他,他的媽媽在他年幼的時候不幸溺水身亡。而這時,大福的爸爸又被檢查出患上了胃癌。雖然他很絕望,但他很鎮定,他並沒有告訴大福,而是開始為大福獨立生活做准備。大福的爸爸知道:大福要想活下去,必須靠自己!影片最讓我感動的是父親教兒子生活的能力的過程,一是兒子學會了早上起來自己煮雞蛋,二是學會了坐公交,三是學會了拖地!當父親離開的時候,大福有了個接納他的福利院的家,有了份在海洋館拖地的工作,而且還能在海洋館里暢游(游泳是大福最幸福快樂的事情),大福甚至有了朋友,個叫鈴兒的女孩。

這部電影讓我懂得了偉大的父愛!大福雖患有自閉症,但他最後還是走出自閉,走向社會!我們個個都很健全,為何不多幫爸爸媽媽做些事呢?所以我覺得大家都應該為爸爸媽媽分擔些勞累,因為爸爸媽媽是我們最好的人。

⑻ 北京奧運會上體操比賽中的為生病的孩子贏獎金治病的俄羅斯媽媽叫什麼

Name:Chusovitina
譯名:丘索維金娜
性別:女
國籍:德國 (原烏茲別克人)
生日:1975.6.19
身高:1.53米
項目:體操

主要戰績
7歲參加體操訓練,6次參加世錦賽贏得7枚獎牌:
1991年代表獨聯體奪得世錦賽女子團體和自由體操金牌、跳馬銀牌;
1992、1993、2002年世錦賽跳馬銅牌;
2001年世錦賽跳馬銀牌;
2003年世錦賽跳馬冠軍;
2008年北京奧運會女子跳馬銀牌;

五次參加奧運會,1992年代表獨聯體奪得團體金牌;(第五次就是北京奧運會)
三次參加亞運會,2002年代表烏茲別克奪得跳馬和自由體操冠軍、平衡木亞軍,1994年獲得跳馬和平衡木第三名。
國際體操聯合會中有三個動作以其命名(兩個在高低杠,1個自由體操)。
簡介
丘索維金娜是當今女子體操項目上罕見的高齡選手,她之所以現在還拼搏在世界體壇上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為患有白血病的兒子掙得醫療費。

其他:她已經參加了四屆奧運會、正緊張地備戰著自己的第五次代表第三個國家的奧運之旅,她從獲得第一枚世錦賽金牌至今已經有17年,她是女子體操的「祖母級」的選手,她已經33歲,她是丘索維金娜--國際體操界唯一一個為兒子而戰的選手。她的故事,讓世人動容。

丘索維金娜出生於1975年6月,1991年16歲時代表獨聯體奪得世錦賽女團和自由操金牌、跳馬銀牌。1992年首次代表獨聯體參加奧運會,摘得女子團體金牌;1996年亞特蘭大、2000年悉尼和2004年的雅典,她代表烏茲別克三次參戰奧運;而今年的2008年北京奧運會,她將代表德國出戰。這將是她第五次參加奧運會的比賽,她也是奧運會歷史上唯一一個參加過四次奧運會的女子體操選手,她也必將是唯一一個五次參加奧運會的女子體操運動員。
她1996年代表烏茲別克參加了亞特蘭大奧運會,隨後,丘索維金娜退役,結婚生子。她的丈夫巴克德爾·克帕諾夫是名摔跤運動員,曾代表烏茲別克征戰奧運會。1999年,丘索維金娜的大兒子阿廖沙出生。原本,丘索維金娜的生活幸福美滿。然而,2002年,丘索維金娜的大兒子阿廖沙被診斷患上白血病。由於治療白血病需要高昂的費用,生活並不富裕的丘索維金娜一家實在難以支付,於是丘索維金娜選擇了復出參賽,因為「一枚世錦賽金牌等於3000歐元的獎金,這是我唯一的辦法。」丘索維金娜說。於是從2002年決定復出後,丘索維金娜的參賽理由變成了掙錢。對於這一點,丘索維金娜從來不迴避,因為她是一名母親,為了兒子,她願意付出一切。為了能夠盡可能多的參加比賽,爭取獲得獎金的機會,丘索維金娜每次都會把體操的4個項目全部都報上名,而她本身專攻跳馬項目。為了兒子,從26歲開始,丘索維金娜朝全能型發展。於是,丘索維金娜開始了訓練、到處比賽的生活,而她的丈夫放棄了熱愛的摔跤運動,在家照顧兒子。
自此之後,丘索維金娜一直戰斗在賽場上,以一個母親的身份。有點時候,她會在一場巡迴賽中參加全部女子項目的比賽,而不是專注於一兩項,目的,只是為了能夠贏得更多的獎金。她只是一名身高1.53米體重44公斤的女子,卻為了自己的兒子,引爆了自己所有的能量。丘索維金娜說:「對我來說,兒子就是我全部的生命。只要他還生病,我就一直堅持下去。他就是我的動力。」
她已經八次奪得世錦賽跳馬冠軍,4月的歐錦賽上,她再次奪得跳馬冠軍,成為奪得單項冠軍的年齡最大的女選手。這也是德國女隊時隔23年之後,再次摘得歐洲冠軍獎牌。丘索維金娜也非常感激德國隊對她的支持,並表示自己渴望以更好的表現來回報他們,回報所有幫助過並支持著他們的人。目前的她,操著一口流利的德語,在接受采訪的時候,她說:「我想回報他們,他們為我付出了那麼多。」
今年6月19日,將是丘索維金娜33歲的生日。而她,將以33歲的高齡去征戰北京奧運會。此外,丘索維金娜還表示自己希望能夠一直比到2012年的倫敦奧運:「之前人們都說,女子體操運動員20歲之後就很難繼續,但是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姑娘們在20歲之後還在參加比賽。這是件好事。我已經參加這項運動25年了,我依然如此愛它。我喜歡訓練、喜歡參加比賽,我希望自己能一直堅持下去。目前,我的目標是2012年倫敦奧運會。」
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33歲的丘索維金娜狀態驚人,不但在強項跳馬上獲得銀牌。她還出現在女子個人全能決賽場上,平衡木14.875、自由體操14.600、跳馬15.750、高低杠14.900,頑強的丘索維金娜排在了女子全能的第九位。好在目前兒子的病情已經穩定,丘索維金娜也可以更安心地在賽場拼搏,「比賽中,我努力讓自己出色順利地完成每個動作,我還想繼續參加比賽,希望能在周日的單項中有好的成績。」丘索維金娜對自己的表現感到滿意。談到自己在賽場堅持了這么多年的動力時,丘索維金娜飽含感情地說,「我喜歡體操,喜歡從事它,它給我帶來那種難以說出來的喜悅。什麼時候會結束體操生涯,我自己也不知道。」
母愛能讓一個人走多遠?33歲的丘索維金娜會告訴你。
這位經歷了5屆奧運會,以北京奧運會最年長的體操運動員身份出征的德國運動員在17日的比賽中力克一幫小將,摘得一枚寶貴的跳馬銀牌。
6次參加世錦賽贏得7枚獎牌;5次參加奧運會1992年奪得團體金牌;3次參加亞運會2002年奪得跳馬和自由體操冠軍、平衡木亞軍……這一切不能不說是奇跡,而這奇跡背後,是一位偉大母親為愛無悔付出的感人故事:一切為了得白血病的兒子。
男人一樣的短短頭發,線條有些剛硬的臉龐,丘索維金娜卻有顆最柔軟的母親的心。獲獎之後,她的第一句話就是:「我要把這枚獎牌奉給我的兒子。」
這枚獎牌也許真的應該歸功於兒子,是他,讓丘索維金娜頑強地走到了今天,走到了另一個屬於自己的輝煌:她的第一個奧運會獎牌。
生於1975年的丘索維金娜,16歲時就代表獨聯體奪得世錦賽女團和自由操金牌、跳馬銀牌;1992年首次代表獨聯體參加奧運會,摘得女子團體金牌;1996年-2004年她代表烏茲別克三次參加奧運會。
1996年,她功成身退組建家庭,3年後生下兒子阿廖沙。然而,2002年,3歲的兒子被查出患了白血病,27歲的她為了賺取獎金支付兒子的醫葯費,不得不重返沙場,和年輕運動員同場競技。為了兒子,她不敢病,不敢傷,不敢退;為了兒子,她和丈夫還變賣了小公寓和汽車,移居到醫療條件相對較好的德國,並披上了德國隊的戰袍。
為了多賺取參賽獎金,她報名參加所有的比賽、能夠上場的所有項目。她就這樣從跳馬專項變成了動輒參加四個體操項目的全能型媽媽隊員。
不過,相比之前的比賽,這位母親在北京奧運會上的感覺並不那麼沉重:兒子病情已經大為好轉。除了為兒子,她更多的是享受自己所熱愛的體操帶來的快樂。
「我無法形容我的快樂。我對體操的愛依舊,我每天都從中得到快樂,」她說。「我不覺得我有33歲了。我覺得我還是18歲。」
她對4年後的倫敦奧運會還有自己的夢想。「2012年我就要37歲了。如果可能,我還要參加我的第六屆奧運會。」「為了比賽每天訓練確實不容易。我告訴我自己為了贏得獎牌,我必須堅強,」這位無位畏的母親說。
誰能斷言,2012的倫敦,丘索維金娜不會給世界另一個奇跡。
其實,與其說她是一個好運動員,不如說她是一個偉大的母親!
2008年8月21日,在北大的李寧08接待中心,著名體操奧運冠軍李寧代表李寧基金向33歲的德國體操運動員丘索維金娜捐贈了2萬歐元,用以丘索維金娜兒子的白血病康復治療。

⑼ 「未來的海王」,俄羅斯媽媽是怎樣完成在海里游泳完成分娩的

俄羅斯媽媽的羊水突然破了,來不及趕到醫院了,而正好當時是在海邊旅遊,俄羅斯又有水中分娩的傳統,因此就將媽媽移到水中,孩子也順利出生了。但在分娩過程完成了之後,這家人也沒有趕往醫院,而是又淡定地把孩子和媽媽都帶回住的地方了。水中分娩或許聽起來很可怕,但其實還是有一定的科學道理的。

這也是外國女性喜歡在水中分娩的原因,因為會比床上分娩舒服很多,但是在中國,水中分娩還沒有被大家所接受,大多數孕婦分娩還是會側切順產或者是破腹產,要想讓國人接受水中分娩還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