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上海電影節誰是影帝和影後
第十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圓滿閉幕 6月24日晚,第十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在上海大劇院落下帷幕。「金爵獎」獲獎名單在頒獎典禮暨閉幕式上揭曉。「金爵獎」國際評委、國內外影視明星和嘉賓為獲獎者頒獎。閉幕電影《紅氣球》為第十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畫上了圓滿的句號。眾多知名電影人出席了閉幕式,包括功夫巨星成龍、國際著名影星鞏俐、中國台灣著名導演侯孝賢、中國香港著名影星郭富城等。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仲偉,市人大常委副主任胡煒,副市長楊定華,市政協副主席王榮華,新華社副社長魯煒和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局長童剛等有關領導出席了頒獎典禮暨閉幕式。 第十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頒獎典禮暨閉幕式於2007年6月24日晚19:30在上海大劇院舉行,東方衛視、東方文藝頻道、東方電影頻道進行直播,搜狐網進行網路直播,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在21:30延時播出。曹可凡、陳辰和瑤淼主持了頒獎典禮暨閉幕式。 頒獎典禮暨閉幕式由女子十二樂坊的民樂演奏《自由》拉開序幕。接著,頒發了經「金爵獎」國際評委會嚴格評選產生的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男演員獎、最佳女演員獎、最佳編劇獎、最佳攝影獎、最佳音樂獎以及評委會獎等獎項。 最早頒發的獎項是最佳音樂獎和最佳攝影獎。最佳音樂獎由日本影片《武士的一分》音樂人富田勛摘得,最佳攝影獎由影片《吳清源》的攝影王昱奪得。以色列影片《艾維瓦,我的愛》的編劇謝米·扎林榮獲了最佳編劇獎。最佳男演員獎被西班牙影片《瘋狂的薩穆埃爾》中的胡安·何塞·巴列斯塔獲得。最佳女演員則是德國影片《完美計劃》中的考瑞娜·哈佛赫、達格瑪·曼澤爾、科斯騰·布勞克和克莉斯汀·施恩。最佳導演獎則被中國影片《吳清源》的導演田壯壯奪走。備受關注的評委會獎被芬蘭導演克勞斯·哈洛執導的影片《逃往瘋人院》獲得。「金爵獎」國際評委會副主席、西班牙著名導演、編劇、製片人費爾南多·特魯巴和中國香港著名演員成龍共同頒發了這一獎項。副市長楊定華,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局長、第十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組委會副主席童剛和「金爵獎」國際評委會主席、中國著名導演陳凱歌一起頒發了最佳影片獎,獲獎的是德國導演弗蘭基斯卡·梅萊茨齊執導的《完美計劃》。此外,中國導演尹力執導的影片《雲水謠》以古典情感演繹的一段純真感情打動了評委,獲得了本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特別獎,中國著名導演、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吳貽弓和中國台灣著名導演侯孝賢頒發了獎項。 在上海國際電影節節歌《銀色的夢》的悠揚歌聲中閉幕式結束。隨後放映了中國台灣著名導演侯孝賢的法語新作《紅氣球》。
⑵ 中國電影的電影節
上海國際電影節
中國唯一一個國際A類電影節
上海國際電影節(Shanghai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是中國國內第一個國際電影節,在中國有很高的重要性。每年6月在中國上海舉行。上海國際電影節由中國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及上海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上海文化廣影視集團國際大型活動辦公室承辦。電影節在1993年首次舉辦,1994年,獲得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承認,每年6月上旬舉行,中國唯一的一個A類國際電影節,最高獎名稱為「金爵獎」,下設8個獎項,都由來自各國的國際評委評審產生。上海國際電影節共分為4個主要部分,包括競賽部分金爵獎、國際電影展覽放映、國際電影交易市場,及金爵國際電影論壇暨亞洲新人獎評選。電影節舉辦至今,已經吸引了世界各洲六十多個國家和地區、3823部影片的報名, 959部影片展映,累計票房2770萬人民幣。這是尚沒有完全開放的中國電影市場每年度唯一的一次世界影片集萃,因此,每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對上海及周邊城市的觀眾無疑是一次期待已久的電影朝聖,創辦至今,已經有150多萬人次融入這個中國重要的電影活動中。每年六月期間九天的電影節已然成為上海文化生活一個重要的景觀。
長春電影節
中國長春電影節創辦於1992年,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播電影電視部批准舉辦的具有國際性的國家級電影節。每兩年舉辦一次。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播電影電視部、吉林省人民政府、長春市人民政府主辦;長春市人民政府、廣播電影電視部電影事業管理局、吉林省文化廳、中國電影發行放映輸出輸入公司、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和長春電影製片廠聯合承辦 。本屆電影節的宗旨是:友誼、交流、發展。電影節組委會將聘請電影界各方面專家組成評委會。本屆電影節設下列獎項:1、最佳華語故事片獎(包括合拍故事片);2、最佳外語故事片獎;3、優秀華語故事片獎;4、優秀外語故事片獎;5、最佳編劇獎;6、最佳導演獎;7、最佳男主角獎;8、最佳女主角獎;9、最佳男配角獎;10、最佳女配角獎;對獲獎者,電影節組委會分別頒發金鹿杯、銀鹿杯,證書和獎金。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
中國電影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是北京師范大學藝術系、廣電總局電影頻道節目製作中心、中國電影資料館、北京電視台影視部、中國電影報社、北京市電影公司、北京新影聯影業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電影基金會、北京市學生聯合會等多家單位聯合主辦的一項大型文化活動。她創建於1993年,是當今中國每年始於春季的第一個電影節。其權威性受到電影界人士普遍認同,被譽為中國電影界具有國際水準的大獎。歷屆有多部獲獎影片後來在國內政府獎、金雞獎、百花獎和東京、柏林、西班牙等國際電影節獲得各種獎項。 大學生電影節以青春激情、學術品位、文化意識為宗旨,以大學生辦、大學生看、大學生評為特色,在教育、文化和影視三界有著廣泛深遠的影響。電影前輩凌子風、著名導演謝鐵驪、謝晉等曾為大學生電影節題詞,希望大學生電影節能推動中國電影的發展。「大學生電影節」還是中國青年導演初試藝聲的舞台,霍建起、張揚、金琛、施潤玖等新生代導演曾在這里首次獲獎,最佳處女作獎和藝術創新特別獎的設立傳達出大學生們對影壇新鮮力量的期待和鼓勵。「大學生電影節」不但贏得電影創作者和大學生觀眾的青睞,還獲得國家廣電總局及相關政府部門的認同,在廣電部2001年召開的北戴河會議中,趙實部長兩次提到大學生電影節對我國電影事業及高校文化所起到的積極推動作用,大學生電影節日益成為具有很大影響力的民間電影活動。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北京電視台、鳳凰衛視中文台、《北京晨報》、《北京晚報》、《北京青年報》等80餘家媒體對電影節進行系列報道,電影節閉幕暨頒獎晚會在廣電總局電影頻道節目製作中心、中央電視台海外中心《歡聚一堂》欄目、北京電視台等重要媒體多次播出,取得較大反響。「大學生電影節」於每年的4月20日--5月4日之間召開。電影節組委會秘書處辦公室設在北京師范大學藝術系。第九屆電影節已在積極進行。她以北京為中心,輻射全國,參賽影片幾乎囊括最新優秀國產影片,學生評委來自全國各大高校,參與人數居國內電影節之最。 本屆電影節設最佳故事片、最佳導演、最佳觀賞效果、最佳男演員、最佳女演員、藝術創新特別獎等獎項,在大學生投票推選的基礎上,由大學生和青年評論家組成的評委會評定。電影節主會場設在北京師范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此外還將在北京20餘所著名大學放映參賽影片,觀影人次達20餘萬人次。「大學生電影節」還將舉辦專題影展、專題討論和專題講座等眾多學術活動,集中學界、業界各路英豪,共同探討最新熱門影視話題。老中青年導演與演員,在新片首映式、參賽片劇組見面會、著名導演專題研討會等活動中與大學生歡聚一堂。大學生電影節不僅是大學生的電影盛會,也是電影人的青春聚會。「大學生電影節」還對大學生自己拍攝的錄像作品進行評獎。「大學生錄像作品大賽」是國內唯一面向大學生的影視文化賽事。參賽片規模和評獎規模進一步擴大,參賽對象擴展到香港,關注群體成直線上升。
台北電影節
由台北市政府主辦、台北市文化局承辦,台灣電影文化協會、台灣藝術大學執辦。始於1998年,每年一屆。 是台灣地區重要的電影盛會,從第四屆開始把主題定位於「城市、市民、學生」,並由以國際城市為主題的「城市影展」、以「台北電影獎」「台北主題獎」為況賽單元的「市民影展」、以及以國內外學生作品為主的「國際學生電影金獅獎」三部分級成。
⑶ 《指環王》甘道夫演員去世了嗎
截至2022年3月,《指環王》甘道夫演員伊恩·麥克萊恩沒有去世。
甘道夫扮演者伊恩·麥克萊恩沒有去世,就在第19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組委會與英國電影協會以及英國文化教育協會合作舉辦的「莎翁影史」展映啟動。
作為莎士比亞文化傳播大使的英國著名演員伊恩·麥克萊恩也來到現場,講述自己多年來與莎劇結緣的難忘故事。活動間隙麥克萊恩在上海的「自由活動」也充滿趣味,他甚至舉著紙牌到廣場參加了「相親」。
甘道夫演員伊恩·麥克萊恩的演藝經歷
2001年,伊恩·麥克萊恩出演了彼得·傑克遜執導的《指環王》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指環王:護戒使者》。片中,他飾演與強大魔王對抗的擁有強大魔法的巫師甘道夫。他還因在本片中的表演再次獲得第74屆奧斯卡獎最佳男配角提名。
2003年,參演電影《指環王:王者無敵》。
2012年,他在彼得·傑克遜的《霍比特人》中繼續出演灰袍巫師甘道夫一角。
2014年5月,參演的《X戰警:逆轉未來》在中國大陸上映;12月17日,參演的電影《霍比特人:五軍之戰》在美國上映。
2020年10月25日,2020年奧利弗獎通過ITV和MagicRadio舉行電視頒獎典禮,本屆奧利弗獎特別成就獎頒給伊恩·麥克萊恩。
⑷ 唐人街探案里的秦風是誰演的
劉昊然演的秦風
⑸ 上海國際電影節落幕 96歲常楓獲上影節影帝
昨晚,第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揭曉,其中「最佳男演員」常楓,創造了一項紀錄,成為上海國際電影節乃至A類電影節最年長的男演員。
96歲的中國演員常楓憑借《拂鄉心》獲本屆金爵獎最佳男演員。
拂鄉心講述了1949年,內地青年蔣生為救老鄉黎耀軍顛沛流離到了台灣,與親人永別。西門町紅包場的老歌讓老兵沉浸在思鄉情愫里,他們誕生於戰火,成長在遷徙中,卻像野草般堅韌,回家是他們永遠的盼望,人生的一切終將釋懷。該片是秦海璐的導演處女作,從常楓飾演的孤寡老人晚年生活出發,將焦點放在時代變遷下的個人命運波瀾,情系異鄉異客的歸根鄉愁。
常楓在後台采訪中說:「我年紀大了,本來身體不行,走路也不方便,可是一看劇本很喜歡,還是秦海璐自導自編的,我就無可奈何賣著老命接受了。哪知道這么幸運拿到獎,這是我想像不到的事情。」
常楓,1923年4月6日出生於哈爾濱市,父親是漢人,母親是滿族八旗鑲黃旗人。1949年,常楓前往台灣,並與張遙結婚。常楓與張遙及女兒常青都是演員,另有一個兒子定居美國。曾獲金馬獎和金鍾獎,代表作品有《頤園飄香》《兩種結局》《追妻三人行》。
2008年,獲金馬獎終身成就獎;2015年9月常楓獲得第50屆金鍾獎特別貢獻獎。
此番導演《拂鄉心》,是秦海璐首次以導演身份呈現電影作品。談及創作初衷,秦海璐表示:「歸鄉的主題是很有時代和文化意義的,我想把它們記錄下來。這是我的一點點初衷。」
據悉,影片將首次在大銀幕上呈現「紅包場」等特定歷史背景下的文化符號,帶觀眾一探異鄉異客不為人知的生命旅程。伴隨入圍上海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消息,影片同時也曝光首款「思鄉」版海報:畫面中偌大的紅包場里徒留老者年邁身影,彌漫思鄉氣息。
⑹ 上海國際電影節的歷屆回顧
歷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獲獎之最入圍最多的導演霍建起2002年第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陶紅)、 最佳攝影(孫明)《生活秀》
2005年第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趙薇)《情人結》
2012年第15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攝影(石欒)《蕭紅》
2015年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入圍《1980年代的愛情》
四部影片兩個影後、兩個最佳攝影、一個最佳影片,也是截至2015年第18屆以來唯一一位獲得最佳影片的中國內地導演。 獲獎最多的導演 高群書 2008年第1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最佳男主角(馬國偉)《千鈞一發》、
2012年第15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神探亨特張》,其中馬國偉還是一位非職業演員,其本質工作是警察,他也是迄今(2012年)為止第一位中國籍影帝。 克斯羅·馬素米 2004年第7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代價》、2012年第15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熊》先後兩次獲得最佳影片獎 年紀最小的影後李馨巧2013年第1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馬來西亞籍小演員憑中國香港影片《激戰》獲得最佳女演員獎,年僅10歲。同時,該影片男主角張家輝亦獲得最佳男主角獎,是第一位中國香港籍影帝,也是目前為止第一次影帝影後出自同一部影片。 同一屆獲獎最多的電影人(3獎)尤里·貝科夫2013年第1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俄羅斯籍導演憑借《警界黑幕》榮獲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藝術成就(原創音樂)三項大獎,在該電影中,他一人身兼導演、編劇、剪輯、電影配樂等多職。 影帝影後多黃蛋影帝篇2015年第18屆最佳男演員獎由鄧超、段奕宏、郭濤三位中國男演員憑借電影《烈日灼心》獲得,評委給出的評語是:他們個個表現優秀,缺一不可式的表現,讓影片完美呈現,讓人刮目相看;此外,該片導演曹保平還獲得最佳導演獎。影後篇2007年第10屆最佳女演員獎由科琳娜·哈弗奇、達格瑪·曼澤爾、科斯騰·布勞克、克莉斯汀·施恩四位德國女演員憑借電影《完美計劃》獲得,同時該片還獲得最佳影片金爵獎,加上同樣身為女性的製片人及導演,本屆電影節完全成了六個女人的天堂。年紀最小的評委黃軒2015年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亞洲新人獎」評委,是85後第一個評委。
⑺ 電影《烈日灼心》講的啥
劇情簡介如下:
七年前,福建西隴發生一起慘絕人寰的滅門慘案,某別墅內一家五口同日慘死,在社會上引起極大的震動,然而此去經年,嫌疑人楊自道(郭濤 飾)、辛小豐(鄧超 飾)、陳比覺(高虎 飾)卻依然逍遙法外。
現如今,這三個人都在廈門過活,楊當起了計程車司機,小豐加入了協警隊伍,因意外變成傻子的陳則帶著三人撿來的女孩尾巴棲息在親戚的漁場中。這一天,擁有豐富辦案經驗的伊谷春(段奕宏 飾)調到小豐所在的隊伍擔任警長。
伊頗為器重能力卓越的小豐,但嗅覺靈敏的他也隱隱覺出這個男子和當年的滅門慘案有所關聯。在此期間,道哥在一次意外中結識了伊的妹妹小夏(王珞丹 飾)。彷彿冥冥之中有一隻看不見的手,正將這三個決心重新做人的男人推向無法更改的結局。
本片根據須一瓜的長篇小說《太陽黑子》改編。
(7)第19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落幕擴展閱讀:
《烈日灼心》獲獎情況
第52屆台北金馬影展 (2015)
金馬獎 最佳男主角(提名) 鄧超
第19屆上海國際電影節 (2016)
電影頻道傳媒大獎 媒體關注影片
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 (2015)
金爵獎 最佳影片(提名)
金爵獎 最佳導演 曹保平
金爵獎 最佳男演員 郭濤 / 鄧超 / 段奕宏
第3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2017)
最佳導演(提名) 曹保平
最佳男主角 鄧超
最佳剪輯(提名) 李永一
第33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2016)
最佳故事片
最佳編劇 曹保平 / 焦華靜
最佳男主角(提名) 鄧超
最佳男配角(提名) 段奕宏
第13屆中國長春電影節 (2016)
金鹿獎 最佳女配角 王珞丹
第16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 (2016)
百家傳媒年度致敬表現 段奕宏
最佳導演(提名) 曹保平
第23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 (2016)
最佳導演獎(提名) 曹保平
最佳男演員獎(提名) 段奕宏
第2屆豆瓣電影年度榜單 (2015)
評分最高的華語電影(提名)
最受關注的院線電影(提名)
8月最受關注電影(提名)
第6屆豆瓣電影鑫像獎 (2016)
鑫豆單元 最佳影片(華語)(提名)
鑫豆單元 最佳導演(華語)(提名) 曹保平
鑫豆單元 最佳男演員(華語)(提名) 鄧超 / 段奕宏
鑫豆單元 最佳驚悚/懸疑片(提名)
豆渣單元 最渣女演員(華語)(提名) 王珞丹
⑻ 請問今年上海要開什麼會
今年上海開的會很多。如,各種省級的展會,行業會議,等。但沒有國際級的會議召開(除6月19日已經閉幕的第19屆上海國際電影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