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電影 » 中國電影學習國外電影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中國電影學習國外電影

發布時間: 2022-12-12 16:51:37

① 中國電影有很多事抄襲外國劇情,中國觀眾有什麼態度

我覺得雖然中國電影有很多事抄襲外國劇情,中國觀眾覺得只要劇情吸引人也是可以接受得。

② 國產電影借鑒外國電影的例子

很多 因為中國的原創比較匱乏 但是我知道的不多 一時也想不到
姜文《陽光燦爛的日子》借鑒了很多《美國往事》的拍攝手法和橋段
張藝謀《三槍拍案驚奇》借鑒科恩兄弟的《血迷宮》
題材算嗎?《滿城盡帶黃金甲》根據《哈姆雷特》改編
《神話》借鑒《黑客帝國》
。。。 。。。
想到再發吧

③ 求中國電影與美國電影的區別。急!!!!!!!!!!!!

1、起源不同

中國電影:中國電影事業發端於20世紀初。1905年,北京豐泰照相館創辦人任慶泰(字景豐)拍攝了由譚鑫培主演的《定軍山》片段,這是中國人自己攝制的第一部影片。

美國電影:1893年,發明電影視鏡愛迪生並創建「囚車」攝影場被視為美國電影史的開端。1896年,維太放映機的推出開始了美國電影的大眾放映。

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的城市工業經濟和中下層居民數量迅速增長,美國電影成為適應城市平民需要的一種大眾娛樂。它起先在歌舞游樂場內,隨後進入小劇場,在劇目演出之後放映。

2、特點不同

中國電影:堅持和發展革命的現實主義道路,堅決執行雙百方針,在風格與樣式上趨於多樣化。由於題材領域的擴展,使藝術家們可以自由地發揮自己的才能和特長,

探索自己最適宜的風格、樣式,表現最完美的內容。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一批中青年編導拍攝了一批有一定實驗意義的探索性影片題材廣泛,反映生活中各類矛盾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

美國電影:美國電影是按照國家分類的電影類型,美國是世界第一電影強國,雖然美國只有200餘年歷史,但在幾百年的短暫發展中,逐漸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美國文化,其核心就是追求夢想,平等,自由,以及包容一切。

3、表現形式不同

中國電影:中國革命歷史題材主旋律影片的表現手法多為平鋪直敘、中規中矩,影片通常以教科書式的權威口吻進行敘述,觀眾能夠獲得歷史的厚重感,卻無法產生深刻的代入感。

領袖、英模題材影片雖然已經逐步脫離了教科書式的書寫,在人物深度的刻畫、體現人性色彩、選取角度的靈活性等方面有所進步,但總體而言,此類影片仍然存在較強的教導、感化的痕跡

美國電影:美國主流電影的表現手法則更為豐富、細膩和深入,它能將國家形象和價值訴求投射到具體、真實的人物身上——這些人物可以是歷史人物,也可以是普通大眾,不同種族、不同文化背景的觀眾都有接受這種國家形象和價值訴求的能力。

④ 國內改編電影和國外改編電影有哪些不同之處

實際上,我覺得差異在於中國電影創作跟先鋒哲學的聯系並不緊密,而西方不是。記得上次回答問題時說,「存在主義催生了法國新浪潮,又闡釋了法國新浪潮」。上世紀20年代胡塞爾發起「現象學」,改變了人們對自身、外在事物的看法,正像雷蒙-安龍對沙特說的,「如果你是現象學家,你就能談論(你面前的)雞尾酒。這便是哲學。

中國的所謂大片真的就是故事片,而不是藝術片。這也讓中國電影很難走出國門,因為,外國人更注重藝術性,藝術表現力,外國人將藝術當作為一種特殊的精神追求而不願意將藝術當作為物質的一種形式。這恐怕是中外在藝術觀念上的一種很大的不同。

⑤ 中國電影和美國電影有什麼區別

一、特效不同:

1、中國的特效水平並不差,然而由於演員的片酬占據了大頭,所有特效方面投入就少了,因而,我國的特效看起來什麼的出戲。

2、國外的電影資金有著合理的安排,特效一點也含糊,看起來就相當順暢。

二、劇本不同:

1、國外劇本有著相當成熟的分工,各種類型都有,劇本也比較精良,雖然現在好萊塢劇本也不怎樣,但至少中規中矩。

2、而我國的限制比較大,劇本大多都是歷史宮斗片或者抗日戰爭片,類型比較少。而且,由於我國沒有成熟的編劇體系,所有經常出現爛劇本,完全不把觀眾當回事,只想走走流量。

三、道具不同:

1、好萊塢有著成熟完善的道具製作組,比如《指環王》里的部分場景都是道具製作出來的,效果逼真。以及《權力的游戲》中,角色路人的服裝都是專門製作,符合實際。

2、而我國這方面真的是完全空白,目前還沒有完整的道具組,服裝上面也都是光鮮亮麗,完全不符合實際,容易讓人看了出戲。

電影表現手段:

電影是一種以現代科技成果為工具與材料,運用創造視覺形象和鏡頭組接的表現手段,在銀幕的空間和時間里,塑造運動的、音畫結合的、逼真的具體形象,以反映社會生活的現代藝術。

電影能准確地「還原」現實世界,「展現」虛擬世界,給人以逼真感,親近感,宛如身臨其境。電影的這種特性,可以滿足人們更廣闊、更真實地感受生活的願望。

電影的幀速率一般是24幀每秒,隨著技術的提升,即將出現48幀甚至60幀每秒的電影。

⑥ 國產電影應該學習外國電影的特效製作嗎

國產電影還是有必要學習外國電影的特效製作的,因為外國的那種很強的特效的電影,對人們的震撼是非常的大的,而且那種科幻電影的市場也是非常的大的,很多的時候就是要學習別人的長處,但是自己的長處也是要知道的。外國的電影特效是值得學習的。

很多的時候人們都會被外國電影的那種特效所震驚,很多的時候人們還是很喜歡看那種特效爆棚的電影的,但是這些東西都是國外的比較多,做得也是比較好的,中國的電影製作也是要向這方面發展的,畢竟這方面的市場還是非常的大的,很多的時候就是會有很多的觀眾喜歡,所以就是會讓人有更多的市場。

中國的電影是可以借鑒外國的一些東西的,但是根本上的東西是不能變得,還是要堅持一些東西的。

⑦ 從文化差異的角度說明中西方電影的不同特點和藝術風格

電影風格組成的諸多元素,以及中西方對於風格的不同追求。我認為風格更適合去描述導演個人的指導風格和習慣,當然也可以去描述整個類型的電影。而對於整個世界范圍來說,多樣化的風格才會使電影更具色彩。
中國電影從來就是東方傳統文化和東方近代社會文化的影象呈現。就像法國電影對於藝術的追求性或是美國好萊塢電影經典的模式或成熟的操作。總體而言,中國電影的東方文化獨特風格偏於情感意味的靜態韻味,無論是注重內涵、偏向意義表達、還是欣賞柔靜的藝術美感等,都凝聚在鏡像的陰柔婉轉的東方色彩中,非常講求意境。如《林家鋪子》的片頭開始的一個精心選擇的船行場面,江南水鄉的特點如真如實。但那每一櫓每一道漣漪都是意味深長的,樸直的風貌與風情背景的真實化,傳達出的是歷史風雲的深長意味。同時傳統電影中咀嚼苦難、哀而不傷,沉靜中的隱忍爆發的特點最後歸結於樸直純真的表現形態和簡約的線性延展。新興的中國電影對傳統電影有一定的襲承,不過在全球化浪潮下,中國電影對於國外電影不同的形式風格的學習並與傳統的融合還在期待中。
而國外電影,西方,好萊塢,日韓等,有諸如經典好萊塢電影,德國表現主義電影,法國印象主義超現實主義電影,蘇聯的蒙太奇運動,義大利新寫實主義,法國新浪潮主義電影,新好萊塢獨立製片,先鋒派實驗電影等諸多的發展,各具特色。不可否認好萊塢還是主導當今的電影市場,不過時間的推移伴隨各種電影形式與風格的交匯於碰撞融合。中西方電影彼此之間在慢慢地相互了解熟悉。對於電影文化的發展是相當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