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電影 » 俄羅斯人看電影芳華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俄羅斯人看電影芳華

發布時間: 2022-12-08 08:53:51

『壹』 芳華被禁的真正原因

芳華被禁的真正原因?從革命理想高於天的青蔥歲月、激情浪漫的軍旅芳華,到殘酷無情的邊境戰場、光怪陸離的光陰鐫刻,馮小剛的《芳華》讓人激情飛揚、浪漫歡悅,而後半段又讓你五味雜陳,雙眼淚目。

但是,如果我們僅僅從這部電影的故事情節中一笑而過,想必還是沒有看透。

今天和大家聊聊影片里那些露骨的現實、不公的社會、狗日的生活,或許這就是影片被禁播的原因,這也是需要我們去看透、去揭露、去曝光、去深思,去鞭策的社會陰暗面!

否則,我們的時代、我們的生活,始終是一潭死水,終生渾渾噩噩!

1.論成才:我們終究敵不過「二代」

何小萍才華出眾特招入伍,本以為走出那個不幸的家庭就不會再受欺負,爸爸也認為到部隊就沒有人欺負自己的女兒;夢想成為A角,在部隊有一番成就,何小萍深夜練功、積極表現,而結果呢?

被宿舍人欺負嘲笑,只能演B角,甚至乾的都是劇務的活,要忙著為別人准備服裝、道具,就算後來在戰場上成了英雄,也患了精神病,康復後最終成為一介貧民。

文工團的那些「二代」們,養尊處優演A角,解散後依然飛黃騰達留國外。

這就是現實,論成才,我們拼搏努力終究敵不過「二代」!

曾經,我也是抱著崇高理想和宏圖偉志以高分考入軍校,畢業後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分到了偏遠的海島,領導都說基層是成才的沃土,那時候我像電影里的何小萍一樣拚命的表現和努力,拿到多個個人訓練第一,單位第一,榮譽證書年年有,兩個抽屜都塞不下。

何小萍得了精神病,我也付出了腰椎間盤突出,半月板三度損傷,以及加班熬夜嚴重脫發的疾患,16年海島正營主官熬了五年終究沒能爬上團職領導這個坎,如今轉業回地方成為又一名普通科員……

而有人坐了兩年大機關辦公室,才32歲就搖身一變成了基層單位的首長。什麼主官經歷、體型達標、體能合格等等條件要求,那全都是忽悠基層老百姓的!

我們,都曾為理想和抱負拼搏努力,付出了自己的青春芳華,但現實終究是敵不過「二代」,社會階層依然是平民百姓無法逾越的坎,感謝《芳華》再次讓我們,看!透!


2.話基層:永遠都是被下放的地方

在被鄧麗君的情歌撩撥得情難自抑,劉峰控制不住坦白了愛情抱住了林丁丁。這一個簡單的舉動,卻被誣陷為耍流氓,隨後被下放到基層連隊,送上對越戰場。

因為對集體的失望,不想原諒拋棄好人劉峰的文工團,何小萍在本可以演A角的時候假病逃脫,並最終被處理,送進戰場醫院。

對於這兩個情節設置,很多人抨擊馮導沒良心,怎麼能把犯了錯誤的同志都往基層送,還上戰場,把基層當什麼了。

呵呵,這難道不是現實嗎?基層永遠都是用來被下放的地方!

更惡心的是,人家用來被下放的地方,卻是我們常年生活的土地。

可想而知,我們基層人的地位和尊嚴,在「上層」眼裡簡直是一文不值,什麼「基層是成才的沃土」「要讓基層官兵活的有尊嚴」「保障基層官兵權力」「控制五多為基層減負」「優先提拔使用基層幹部」,各種各樣標新立異的宣傳口號喊的震天響,其實都是安慰罷了,什麼時候真正施行過!?

「基層」說白了就是「底層」,階層里的最下面,一些無權無錢無地位的人,生活在最苦逼最無賴的地方。

基層不僅苦,而且累,身體累心更累,提拔使用還沒機會,正如兄弟們常說的:「熬日子……」

其實,是根本熬不出頭的!

3.談軍轉:戰場上流血轉業後依然流淚

戰場上,劉鋒失去了手臂,成了戰斗英雄。走上社會,並沒有因為戰斗英雄就受社會尊重,相反,他被老婆看不起,並最終離他而去,更可悲的是竟淪落成街頭小攤販討生活,被聯防隊員毆打。

此景偶遇郝淑雯,飆出一句臟話「艹你媽,你們敢打戰斗英雄、殘疾軍人?」這一句話,無疑點燃了無數軍人心中熊熊的火焰。

影片中這句話是罵城管的,其實,是導演通過影片罵給全社會聽的,更是罵給當今某些政府部門聽的,這個社會不應該讓軍人戰場上流血犧牲,轉業復員後再流淚!

軍人在戰場上流血犧牲是職責所系,我們可以理解,但是轉業後還要再流淚,那就不應該,那就是政府、政策和社會的責任,留給軍人的是犧牲奉獻卻不被社會尊重的傷心和無奈。

當前正是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攻堅時期,很多人回到地方重新安置,不少政府部門人員依然帶著有色眼鏡對待轉業軍人,一臉的傲慢與偏見,遇到問題推諉扯皮,軍人的犧牲與奉獻並未得到應有的尊重與補償。

這種無力感深深的刺透了軍人的胸膛,傷了犧牲奉獻軍人的心,也穿透了歷史的身軀,留下難以修復的時代傷痛。

曾經我撰寫一篇《徵兵宣傳轟轟烈烈,不如轉業安置實實在在》的文章,在網上反響很大,有讀者就留言:「今天讓我轉業流淚,明天老子讓子孫十八代絕不當兵。」

一個民族對待英雄的態度,就是對待歷史的態度;對待歷史的態度,就是對待今天和未來的態度。今天我們怎麼對待英雄,明天,後人就會怎麼對待我們。

所以,請別讓軍人在戰時流血犧牲,

在離開部隊年老力衰時繼續流淚!


4.說感情:真情敵不過身份

電影里,劉燦給郝淑雯送西紅柿,對她百般討好、呵護,她都無動於衷。直到文工團因編製取消解散前,郝淑雯都看不上劉燦,總覺得他煩。

當文工團解散的消息第一個從劉燦嘴裡透露,許多人才知道他的高幹身份。此後不久,郝淑雯向蕭穗子坦言,她跟劉燦好上了,並特別強調他們門當戶對。

這讓本來准備向劉燦表白的蕭穗子不知所措,不得不偷偷拿回塞進樂器箱里的情書,哭的稀里嘩啦。

但郝淑雯對劉燦的愛不如蕭穗子真摯。當劉燦因為騎自行車被車撞倒,只有蕭穗子義無反顧地沖出教室去看他;當知道劉燦牙齒脫落,可能再也吹不了號,除非能用黃金做假牙托,是並不太富裕的蕭穗子拿出母親送的項鏈大義相贈,令人感動。

但現實就是這樣,劉燦沒有用真情追到女神,用自己的身份追到了;蕭穗子也沒有靠真情追到劉燦,只留下一個美好的回憶;劉峰也沒有用犧牲光輝前程換來林丁丁的愛,林丁丁卻為榮華富華遠嫁海外……

現實,就是如此的殘酷無情,真情終究敵不過身份。

5.看社會:好人不一定有好報

主角劉峰是文工團的老好人、老黃牛,吃餃子的時候,大家總要求多來一個,好人劉峰卻挑破了的餃子皮吃;在大家吃飯的時候,炊事班的豬跑了,第一個想到的是劉峰;當男兵女兵們在宿舍穿時裝、玩情調、聽鄧麗君的「靡靡之音」時,劉峰在汗流浹背地給炊事班長打造結婚用的沙發。

在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在那尊崇好人、學習好人的時代,劉峰是雷鋒一樣默默無聞、甘於奉獻的好人,年年被評為學習雷鋒標兵,上北京做事跡報告,被推薦上軍政大學。

這樣一個好人,我們內心希望他有個好的結果,但最終還是流落市井、妻棄子無、流氓刁難;最理解和崇敬好人的何小萍因為看透一切,放棄抗爭,被集體拋棄,雖然最終成為戰斗英雄,卻精神崩潰。

一段芳華,多少人青春虛擲;

一縷光陰,多少人不堪回首。

「二代」們,在激情燃燒的歲月談情說愛,享受芳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見異思遷,逍遙海外;一身才華和雷鋒式好人們,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

『貳』 電影《芳華》最適合哪些人去觀看

第一,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對於《芳華》這一部電影而言,在緬懷過去的情況下,能夠讓我們看到更多值得深思的問題,對於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社會背景,是這樣的一群可愛的人所處的境況,他們正好也是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就像我們現在的父輩母輩一樣,能夠讓他們在內心產生很多的感觸,尤其是那些曾經在那個年代當過兵的人一樣,他們總是會理解這些故事背後的意義。

第二,現在的年輕人。雖然《芳華》的背景是上個世紀的年代,但是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卻是非常值得反思的一點,相比那個時代的年輕人,我們現在有很大的退步,而且在很多問題上都會思想激進,可以利用現在的開放思想與之前年代的保守想法融合,從而迸發出自身更青春的一面。

『叄』 《芳華》被禁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該片於2017年9月7日在多倫多電影節首映,原定2017年9月29日上映,9月24日凌晨1點半左右,電影官微宣布《芳華》撤檔,具體上映檔期擇日發布。原因不可描述。

電影《芳華》是由嚴歌苓編劇,馮小剛指導,軒、苗苗等演員茵完的一部以1970至1980年代為背景,僅了在充滿理想和激的隊文工團,一群正值芳華的青春少年,經歷著長中的愛萌發與充斥著變數的人生命運故事。本來應該在國慶檔期上映的後來因為各種原因撤檔,該片將會在2017年12月15在中國、北美地區同步上映。

很多人都知道馮小剛導演為什麼會拍這部戲,很大的原因是由於馮小剛對於文工團時代的留戀,而拍攝這部電影馮小剛也付出了很大的心血,改片在沒有拍攝之前馮小剛對於演員的挑選就非常的嚴苛,料動過刀的演員一律不用,《芳華》中幾乎所有的演員都是純天然的。

世間最後一縷芳華在人心

特別遺憾沒有機會帶父母去看這樣一部確定他們會喜歡的電影了,這是歲月的殘忍。想跟所有的還有機會的人說,帶老爸老媽去看看,請他們吃餐飯。兒女對父母,最大的事情就是遺憾,這種遺憾是陪伴你一生的。

善待每個平凡的人,你不知道他們背負的是怎樣的故事,你不知道他們曾經經歷過什麼,他們也曾芳華無限。

聽完了所有的歌,遲遲不願意出來,那是一種思念與悲涼的混在。人註定有生老病死、註定春曉秋冬的輪回。其實生死沒那麼可怕,可怕的是辜負生的歲月。所以才死的不甘。

『肆』 求電影《芳華》所有主題曲 推廣曲 插曲 電影原聲音樂等 謝謝啦

電影《芳華》背景音樂

1.那不勒斯舞曲 (陳燦一開始吹的小號曲)《那不勒斯舞曲》(又名〈那波里舞曲〉)是俄羅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的舞劇《天鵝湖》在線觀看(✪ω✪)第三幕中的一首舞曲,以小號為主奏樂器。

2.濃情萬縷 鄧麗君(陳燦在錄音機中放的鄧麗君歌曲)《濃情萬縷》是一首由曉燕作詞,古月作曲,並由一代歌後鄧麗君演唱的一首歌曲,被收錄在鄧麗君《鄧麗君精選專輯disc 8》專輯里。

3.絨花 韓紅(最終的片尾曲)《絨花》是李谷一演唱的歌曲,由劉國富、田農作詞,王酩作曲,歌曲發行於2002年01月01日,收錄於專輯《鄉戀》。該歌曲是電影《小花》在線觀看(✪ω✪)主題曲。歌曲曾在1980「聽眾喜愛的廣播歌曲」評選活動中獲獎。

4.沂蒙頌 (何小萍月下獨舞背景音樂)《沂蒙頌》是一部四場芭蕾舞劇。1973年5月16日,由中央芭蕾舞團(當時的劇院名稱為中國舞劇團)首演於北京天橋劇場。1975年八一電影製片廠攝制的同名舞台藝術片在國內公映。該劇以1947年沂蒙老區的擁軍故事為題材。

5.駝鈴 (文工團解散時所有人合唱的曲目)歌曲為電影《戴手銬的旅客》在線觀看(✪ω✪)的主題曲。作曲者為王立平,首唱為吳增華。歌詞表達含淚式離別情和期待佳訊情,是濃濃戰友情,因而成為部隊、公安、甚至同學畢業時首選,影響甚大,傳唱至今,經久不衰。

6.巴赫(G大調第一大提琴組曲)前奏曲 (女生宿舍中的大提琴曲)

7.綉金匾 (毛主席去世時的歌曲)《綉金匾》是一首抗日戰爭時期,流行於陝甘寧邊區後來傳至全國的傳統民歌。這首歌是以甘肅慶陽民歌為基礎改編的,抒發了廣大人民群眾對毛主席、朱總司令、周恩來總理的熱愛,以及對人民子弟兵——八路軍的深厚情意。建國後,經過歌唱家李谷一,郭蘭英演唱之後流傳進了千家萬戶。

8.英雄贊歌 (劉峰戰爭後,林丁丁

9.送別

《送別》曲調取自約翰·P·奧德威作曲的美國歌曲《夢見家和母親》。李叔同留日期間,日本歌詞作家犬童球溪采
《送別》在中國則已成驪歌中的不二經典。

10.那些花兒 (芳華中的主題曲)《那些花兒》,是中國內地男歌手朴樹演唱

『伍』 《芳華》的控訴

看完芳華,從影院出來,心情還是久久不能平靜,很難過、很感傷。時代洪流下的小人物,觸痛了我們內心,影院里多少人淚流滿面。

看完電影,多少人在問---為什麼好人沒有好報?好人總是反復受到傷害?時代發展怎麼總是遺忘了好人?是啊!這是每個人的疑問。劉鋒無疑是一個完美的好人,他願意去幫助每一個人,從不計較自己的得失。他去北京可以給所有的戰友捎東西、別人吃餃子他吃爛的、炊事班豬跑了就他去追、他的入學名額他可以讓給戰友、戰友結婚他親自打一套沙發…他真的是一個完人,在戰友的眼裡,他是完美的,完美的不可以有人性。所有的人都喜歡他,但沒有人愛他,沒有人明白他也是一個人,有自己的需要,有自己愛慕的姑娘。正因為他是一個完人,所以當他抱了林丁丁後,所有的人落井下石才會更起勁。戰爭,讓劉鋒失去了戰友,失去了一條胳膊、他甚至想失去自己,然後讓那個他心底的人唱自己的贊歌。可惜,好人怎會有這樣的結局,前方等待他的還有冰冷的現實世界,退伍後,戰斗英雄、為國殘疾的軍人,甚至連聯防隊的隊長都可以肆意為難甚至毆打你。受傷的不光是身體,還有內心深處,好人過不好自己的人生,甚至妻子都跟別人跑了。昨天,看到影評,說上帝給好人最大的獎勵就是你是個好人。是啊,自古好人多磨難、奸賊萬萬年,好人成佛要經九九八十一難,壞人只需放下屠刀。如果所有苦難都要好人來承擔,好人是不是該反思我們應該怎樣做一個好人了?

何小萍,父親在勞改,母親改嫁,一個被所有人瞧不起的女孩,她以為逃離那個家庭,到了部隊文工團就沒有人欺負她了,結果她第一天進入文工團就成了全團的笑話,被其他人嫌棄、嘲笑,除了劉鋒。她是軟弱的、無助的,沒有人伸出援手,欺軟怕硬,人的本性,當一個人被孤立時,其他的人都選擇了遠離,這就是人性。她用自己的拒演,向這個集體發出了控訴,然後,她就被調離了。她也參加了戰爭,目睹了太多戰友的離去,那些景像是她刻在了她的以上,結合她的成長經歷,她的精神崩潰了。她也是一個戰斗英雄,幸運的是舞蹈又讓她找回了自己。

兩個好人,都離開了文工團,都去了戰場,他們一個傷殘,一個精神病,他們為了國家,真正的拋棄了自己。他們的生活,我們可以想像,社會的底層,他們相依為命,最後結局說面對生活,只有他們兩個平靜、知足、溫和。這就是我們這個社會、這個時代,對英雄、對好人的回報嗎?

要做一個怎樣的好人?古人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劉鋒好像是做錯了,他把自己的機會讓給別人,那是可以改變他命運的機會,得到那個機會或許在以後他能幫助更多的人。做一個好人,心懷善意,願意去幫助自己能夠幫助的人,而不是做一個濫好人。有時,好人對自己是否太苛刻了,在自身難保的情況下,還要犧牲自己去幫助別人。弱者兼濟天下,達者獨善其身,而我們還大肆宣揚弱者,這樣的宣傳是很無恥的!這樣的宣傳是不是就像政委要逼著何小萍上台一樣,把你捧得很高,身不由己,任務完成,下來的時候,下放到衛生院去,誰又會在乎她對整個文工團的失望,在乎她的感受。

一代人的芳華,被時代洪流裹脅而去。劉鋒、何小萍的命運是他們不能選擇的,或被動選擇的。林丁丁是自己選擇的,就像她醫生可以抱、幹事可以抱,但劉鋒不行,她有自己選擇的權利。而有的人好像就是命中註定的,就像郝淑雯說的「江山都是我們打下來的」,陳燦家庭曝光後,他們走到了一起,所以他們可以四處拿地,過劉鋒、何小萍他們想都不敢想的生活,所以他們在感嘆自己的芳華易逝,劉鋒和何小萍那有時間去感嘆啊!

有的人說,馮小剛是從文工團出來的,他在懷念自己的青春,那裡有他美好的回憶。說他有美好回憶,真沒看出來,我們看電影里的文工團還有好人嗎?那是一個怎樣的集體?誰會願意去那樣一個集體?

六分鍾的戰爭戲,讓我們看到了那場戰爭的一個縮影。勝利的背後,有多少人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再也沒能回到自己的故鄉。又給多少人內心留下難以抹去的傷痕。去年,去考察一個幹部,他已經二十二年的正處了,找他談話,說起過往,他無語哽咽,淚流滿面,他參加過越戰,當年他幾個戰友在他面前走了,他想到自己的生活就會想到那些戰友,這是刻在他心裡永遠難以忘卻的記憶,是一輩子心中邁不過去的坎。劉鋒在戰爭中失去了手臂,何小萍見到了肢離破碎、血肉模糊的人。他們都看到自己的戰友在自己面前死去,他們也都成為了英雄,然後他們又都成了社會的底層。就像那場戰爭現在不提一樣,那些犧牲的人慢慢的也再無人記起,能記得的只有那些自己的戰友。

朋友圈,被芳華刷屏,因為我的朋友有許多都是軍人,我曾經也是。看到劉鋒的遭遇,我們有深深的代入感,我們這個社會有許多人是健忘的,平時對軍人惡語相向,但危險時就想到了軍人。因為我們三十年的和平生活,軍人好像已經可有可無了,一個軍人優先,這多少年了,近年才總算看到一點成果。當歲月靜好時,是誰在拋家舍業負重前行?辦公室老轉,一直對美國持批評的觀點,去了一次美國,回來轉變不少,在美國期間,他兒子帶他去看NBA比賽,比賽中場休息時,主持人邀請出參加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的軍人,讓他們接受全場的歡呼,他們是為國家而戰的,受到所有人的尊重。這件事,對他觸動很大,同樣是對待軍人,我們要走的路還很長。作為軍人,為國而戰、為民族犧牲本是職責,但我們更需要認可和尊重。戰狼里,英雄在前方犧牲了,後方家裡也要被強拆了;芳華里,為國戰斗殘疾後,處於底層,任人刁難。這樣對待英雄,我們這個社會還有什麼希望,誰會去為國而戰,為民族而戰?

芳華是一部好電影,是一部能打動人心的電影。值得大家走進影院,感悟一個時代、感悟人性冷暖。

如果要找不足的話,只能說剪掉了幾個重要片段,看的有點亂,一刀未剪版本肯定會更好。

「像鴿子一樣溫順容易接觸,有親和力,沒有攻擊性,遇見危險和不喜歡人與物,第一反應是最有效率的退讓,飛到別處去,我有天空可供退讓,不和壞人糾纏。不得不還擊時,又像蛇像蛇一樣狡猾、迅速及兇狠,不猶豫不拖拉,以牙還牙。當你到了這個境界,別人只會更尊重你,自然,也不敢欺負你。」——連岳

『陸』 《芳華》算不算一部優秀的電影

《芳華》是一部優秀的電影,導演用最純粹、美麗、殘酷的方式講述了人生中最寶貴的青春年華。

《芳華》值得肯定的有演員們的表演,黃軒、苗苗、鍾楚曦等人對於大銀幕來說,還是處於新人階段,這樣的選擇是一把雙刃劍,用的好會成為流量明星當道的大環境中的一股清流,定會帶給觀眾眼前一亮之感;

在電影名字上,嚴歌苓提供了幾個名稱《好兒好女》、《青春作伴》、《芳華》等,最終馮小剛選中了《芳華》,芳是芬芳、氣味,華是繽紛的色彩,非常有青春和美好的氣息,很符合記憶中的美的印象。

『柒』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影片,馮小剛執導的電影《芳華》你覺得怎麼樣

我覺得很好很讓人有感觸。《芳華》是用電影藝術反映了導演和編劇的那一段親身經歷,我想這是最主要的,怎麼看這部電影,自有每個人的感受和見解。

很多參加過自衛反擊戰的軍人看過芳華這部電影之後都落淚了,久久不能平靜!小剛導演的電影沒有之前電影的娛樂性、票房號召力。未來五十年之後再看馮的電影你會發現它是可以穿越時間經得起歷史的考驗!這就是芳華。

馮小剛的軍人題材的電影,盡管有很多人不接受其中的一些片斷和事列!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 都會覺得比較貼近現實!現在的人也許覺得不可能,但它們還真就發生過!馮小剛只是大膽把他講出來而已!不過軍人的情感表達得非常到位和感人!希望馮小剛還有軍人題材的電影出現!

『捌』 芳華這部電影口碑如何

《芳華》這部電影的口碑我個人覺得很不錯,因為我也是因為大家的推薦所以才去看的,口碑好不好,說白了不就是觀眾接受度高不高嘛,既然大家都願意推薦自己身邊的親朋好友前去觀看,可想而知,它的口碑是很不錯的,豆瓣評分也達到了9.1分,可以說是很高了。

我看完它以後,也覺得這部劇確實是一部良心製作,同時也可以說是老中青三代都適合去觀賞,因為不同年齡段的人在看的時候會感受到不同的情懷,和我同場觀影的除了有同齡人,更有許多的爺爺奶奶,弟弟妹妹們,由此足以讓我們感受到口碑的力量。

對於老年人來說,影片中的故事更加能夠勾起他們對於青春的記憶,更能把他們帶回那青蔥歲月,他們都曾為了祖國的和平貢獻過自己的一份力量,他們經歷過亂世,所以更懂得珍惜當下幸福時代,更能體味影片的情懷。

對於我們來說,盡管沒有經歷過戰亂的紛爭,可是從小就聽爺爺奶奶的故事,從小就學抗日英雄的大國情懷,所以說當我們看的時候,會不經意的發出感慨,時代的變遷盡管總會有這樣那樣的災難,可是不論何時人間都是有真情,有真愛的。

對於00後來說,帶他們觀影是希望他們體會時代的變遷,爺爺奶奶們當年的不易,是要讓他們珍惜時代的饋贈,同時知道凄美愛情不只有梁山伯和祝英台,還有奮戰時期被迫分離的英雄戀人,盡管生活不易,可是只要有愛隨時隨地都有生活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