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電影 » 東方影都國際電影節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東方影都國際電影節

發布時間: 2022-12-07 07:04:10

① 影史票房前三甲均來自北京,這里正變成高水平"影視之都"

文化土壤蘊藉深厚,影視要素資源豐沃,影視人才高度集聚,影視創作精品不斷……作為中國電影產業的中心,上萬家影視機構在北京用激情和夢想創造出《哪吒之魔童降世》《流浪地球》《戰狼2》《紅海行動》等佳作,為觀眾編織出一片片光影幻境,支撐起國內電影產業的半壁江山。當中國從電影大國邁向電影強國時,北京也正朝著「影視之都」奔跑。

【創作】

影史票房前三甲均來自北京

2019年8月,青島東方影都,總投資30億元的《封神三部曲》正在全封閉拍攝中。不同於多數國產片晝夜不停地趕工拍攝,這個劇組罕見地「忙而不亂」,像上班族一樣准時收工。曾經以《鬼吹燈之尋龍訣》刷新華語片特效水準的導演烏爾善,這次想要創造另一個奇跡——用中國電影工業化體系創作華語影史上首部奇幻史詩三部曲。

《封神三部曲》的幕後推手,則是被觀眾和行業稱為「爆款製造機」的北京文化。這家名字中就有「北京」二字的北京企業,近兩年一口氣推出了《戰狼2》《我不是葯神》《流浪地球》《無名之輩》等多部現象級影片,無論票房、口碑還是 社會 效益都可圈可點。

「我們並沒有刻意追求爆款,只是有一套選片標准。」北京文化董事長宋歌透露,這一標准分為三個層級:強刺激、強共鳴、強共情。「一個電影具有『強刺激』的 娛樂 性是及格標准,但是光及格還贏不了,往上走就是尋求共鳴,影片要能夠反映時代,讓觀眾有休戚相關之感,光有代入感還不夠,還要能打動他們的內心,這就是最高要求——共情。」

截至目前,中國內地影史票房前三的影片分別是《戰狼2》《流浪地球》《紅海行動》,均為北京出品。《一代宗師》《北京遇上西雅圖》《黃金時代》《親愛的》《滾蛋吧,腫瘤君》《破風》《不成問題的問題》《八月》《岡仁波齊》《羞羞的鐵拳》《紅海行動》……這些觀眾耳熟能詳的優質電影,均為「北京創作」。北京重點扶持的影片《戰狼2》《湄公河行動》《百團大戰》《智取威虎山》曾榮獲第14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獲獎數量位列全國各省區市之首。正在熱映中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口碑雙豐收,成為中國影史動畫電影票房冠軍。

2018年,北京地區生產影片410部,佔全國電影產量50%,其中15部影片票房過億。2019年春節檔期間,北京電影票房達2.18億元,8部新片中,《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新喜劇之王》《神探蒲松齡》《小豬佩奇過大年》等均為北京出品,共貢獻42.23億元的票房,佔新片總票房的72.4%。

【影院】

全國影迷最嚮往的「朝聖之地」

今年30歲的李曉北是個土生土長的北京人,在她的童年記憶里,北京城區的商業電影院很少,禮堂、文化宮、劇場里既放電影,又搞活動,還看演出,比如地質禮堂、西城文化宮等,好幾百號人擠在一個廳里看電影,觀影效果「就跟把露天電影搬到室內一樣」。「從2005年、2006年開始,北京的商業電影院開始多起來了,看電影的人也多了。」2005年《哈利·波特與火焰杯》上映,她跟同學早上五六點就跑去首都時代影城排隊買票,也只買到第一排,得躺著看。

現在,李曉北和愛人住在五環外的霍營,家門口就有兩家影院:保利影城龍旗廣場店和沃美影城華聯商廈店。在西局上班的愛人,公司附近就有一家萊納恆泰影城,每天中午休息時還能抽空看一部電影

在北京,觀眾不僅不愁沒地兒看電影,還能找到滿足不同觀影需求的影院。追求高端享受的,有華誼兄弟電影匯這類輕奢影院;喜歡看懷舊影片的,來耀萊成龍國際影城五棵松店,每周有惠民專場;中國電影資料館、中國電影博物館,則成為文藝青年「打卡」的必去場所;國內外大片在京舉行的首映禮、首都之星藝術影廳聯盟等組織的各種專題影展、北京國際電影節一年一度的「北京展映」……讓北京成為全國影迷最嚮往的「朝聖之地」。

截至2018年年底,北京共有影院238家,銀幕1675塊,座位數22.99萬個,布局相對均衡,且仍在保持高速增長。全國年度票房最高的5家影院中,北京就佔了4家。在北京,電影已成為農村公共文化服務中最受歡迎的形式之一。目前,農村公益電影已實現每村年均固定放映40場,年均播放各類題材影片550餘部、17萬余場次,年均觀影達到820餘萬人次。

未來兩到三年內,北京還將加快城區影院空白點和鄉鎮影院建設,爭取市民在城六區內出行一公里就能看到電影院。根據規劃,2020年,北京市影院將達到300家,銀幕數量達到2200塊左右,從目前的平均1.5萬人共享一塊銀幕,發展為1萬人一塊。圍繞農村電影放映提質增效的新一輪改革試點也正在籌備中。

【產業】

「京十條」等政策帶來利好消息

陽光打在爬滿綠藤的紅磚牆上,透著些許慵懶氣息。位於東四環外的銅牛電影產業園建築密度不高,安靜中透著文藝范兒,正是電影人創作的絕佳場所。這片佔地30畝的文創空間,目前已有50多家企業入駐,出租率達到100%,涵蓋電影策劃、投資、製作等各個環節——電影產業鏈的每一環,像珠子一樣穿了起來。像這樣的影視產業園,北京還有很多。

剛剛在北京成立工作室的香港導演唐季禮,這樣概括北京在電影產業上的優勢:「北京既是全國文藝氣氛最濃的城市,又匯集了最頂尖的創意人才,還集中了電影全產業鏈的核心技術,盡管很多電影的拍攝地不在北京,但融資、策劃、劇本、選角、後期製作、宣傳發行都在北京。」

北京參與影視製作的機構目前已達上萬家,從事電影製作的機構1500餘家,在全國遙遙領先;中影、萬達、光線、開心麻花這些中國電影的明星企業都在北京落戶;全國各地乃至世界主要影視企業都在北京設有分支機構或創作經營實體。這樣的體量和集中程度,不僅在國內,在全世界也是首屈一指。這些影視企業是北京加快建設「影視之都」的主體力量。

在北京,電影公司既能感受最濃厚的電影文化氛圍,也能接觸到最豐富的行業資源。拍電影——中國(懷柔)影視產業示範區是全國唯一一處國家級影視產業示範區;聚人才——國內最優秀的電影從業者、北京電影學院等頂尖藝術高校都在北京;找平台——每年四月的北京國際電影節,是區域乃至全球電影交流、合作與發展的重要場所。

各項政策的扶持也為影視行業發展帶來諸多利好消息。宣傳文化引導基金、文化藝術基金、廣播電視網路視聽基金等專門資金、專項基金扶持創作;文化精品工程扶持重點項目,《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均曾受惠;2019年推出的《關於推動北京影視業繁榮發展的實施意見》,被業內稱為「京十條」,從「文化+ 科技 」、「投貸獎」聯動、金融支持等10個方面推動影視業和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② 憑什麼青島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電影之都」稱號

長沙比青島強,但青島出的電影演員多

③ 青島市憑海臨風+萬達茂+紅樹林+城市陽台怎麼樣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繼上合組織青島峰會首屆上合組織國家電影節後,青島將再次引起世界的聚焦第28屆青島國際啤酒節將於7月20日至8月26日在青島西海岸新區金沙灘啤酒城盛大舉行。將呈現十大亮點:亮點一 會期「史上最長」,場地「世界最大」 亮點二 凸顯「上合主題」,促進國際人文交流亮點三 200多個國際品牌 1300多款啤酒進駐亮點四 諸多「黑科技」閃亮開幕式亮點五 大型演出「鳳凰火舞秀」每晚上演亮點六 郎朗領銜「鳳凰之聲國際音樂季」 亮點七 帶老人孩子來看「國際大馬戲」 亮點八 最美海鮮領銜,給你「舌尖上的中國」 亮點九 全程展現絢麗「燈光焰火秀」 亮點十 一萬平米游樂區讓大人孩子「瘋個夠」!在這里,有著亞洲第一灘,叫金沙灘沙!細出粉色澤如金,來青島西海岸必到之地;在這里,擁有首批國家旅遊度假區一青島鳳凰島旅遊度假區;在這里,有著中國北方醉美環海公路,叫環島路;在這里,有種信仰叫大珠山石門寺靈珠山菩提寺;在這里,有種浪漫叫「琴島之眼」;在這里,有著青島的「海上門戶」叫魚鳴嘴,風景迷人;在這里,有種國際范,叫青島東方影都;在這里,有著集吃唱玩樂購於一體的商業廣場;在這里,有著「海上花屏」「中國北方第一高島」「中國第三高島」,叫靈山島;在這里,有座小島秀美如畫世外桃源般寧靜遠離城市的喧囂的火山噴發小島叫竹岔島;在這里,有著國內首個海軍主題的公園,叫海軍公園。凡是入住民宿的客人享受九大便利:智能門鎖,隨時入住,自助入住,0等待;免費提供星級酒店洗漱用品,毛巾,浴巾,一次性拖鞋,浴帽,剃須刀等;床上用品一客一換;免費停車,出入便利;冰箱備有酒水飲料,有償提供,省去奔波之苦;負一層配有娛樂室!檯球麻將跑步機免費暢玩到底;有償提供機場接送火車站接送服務;免費提供菜米油鹽醬醋茶炒鍋蒸鍋等廚具,可自做海鮮大餐!免費贈送啤酒六瓶!客廳主卧側卧擁有三台空調,北窩配有一台風扇;負一層娛樂室配有空調和除濕機;客廳配有70寸LED電視光纖寬頻WLAN暢享!將享樂進行到底!憑海臨風,把酒言歡,盡享濱海度假愜意時光。青島國際啤酒節,家門口的國際盛會我在西海岸新區等你!

飛豬上還可以查看更多有關於憑海臨風+萬達茂+紅樹林+城市陽台的介紹和玩法還有周邊的景點

④ 青光島在哪

題主是否想詢問「星光島在哪」?青島。根據查詢網路地圖資料所示,星光島在青島。青島星光島上匯集了住宅、商旅、文娛、海洋經濟等多維度產業,是青島東方影都大配套、大資源的聚集地、是未來青島國際電影節的永久舉辦地。

⑤ 青島東方影都十一營業嗎

營業。
1、青島東方影都融創樂園開放時間:全年,周一至周四,周日10:00-21:30(最晚入園19:30),周五至周六10:00-22:00(最晚入園20:30)。
2、青島東方影都是全球投資規模最大的影視產業綜合項目,「屹立東方走向世界」的東方影都佔地面積約376萬平米,總建築面積約540萬平米,涵括東方影都融創影視產業園、融創茂、融創樂園、大劇院、高端酒店群、融創遊艇會、濱海酒吧街、知名醫院、國際學校等業態。

⑥ 未來的東方影都真的能成為東方的好萊塢嗎在星光島買房子真的能升值嗎

目前看來,東方影都的硬體配套絕對沒問題的,東方影都是世界唯一具有影視外景、影視製作、電影發行、影視會展的全產業鏈項目。比如它規劃建設的世界一流的大劇院和秀場將來是舉辦青島海上電影節的永久舉辦地。國家現在重點發展文化產業,東方影都未來的影視產業發展將會走在中國乃至世界的前列,所以很多人都相信,東方影都就是未來東方的好萊塢。現在投資星光島住宅的人都是看好它的升值潛力,依照明星們揮金如土的生活方式,星光島住宅的價值一定非常之高。

⑦ 電影節,能扛起地方文化戰略發展的大旗嗎

十年前,中國城鎮人口首次超過農村。伴隨著城鎮化的發展,和農村人口的轉移,房地產行業蓬勃發展,成為近十幾年地方政府的最主要財政收入。對於我們這些普通百姓而言,隨著我們搬進樓房,生活方式也隨之發生了變化。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新城的格局,一般都會配套一個輻射周邊多個小區的綜合性商業體。比如北京的朝陽大悅城,基本上成了周圍上下2個地鐵站沿線人們生活購物娛樂的中心場所。

商場大多地段非常核心,因此地價大多不菲,不知道細心的讀者有沒有思考過,這么大的商場,哪種業態的佔地面積最大?一般情況下,佔地面積最大的往往有2種:影院和書店。其中影院的面積可能會比書店還要大一些。

電商剛興起的時候,商場業態受到沖擊最大的就是服裝行業了,但隨著O2O的發展,你幾乎可以足不出戶就享受到商場里的一切:服裝、美食、美妝、超市生鮮。可是電影就不一樣了,即便當下流媒體平台快速崛起,但一部熱映的商業大片,依然是你去影院的絕佳理由。有了人流量,商場其他業態才有發展的機會。

同樣,一家好的書店可能並沒有太多人購買,但書店代表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為知識付費,為生活充電。引入一家高逼格書店,能讓整個商場的氣質都顯得清新脫俗。

一家電影院,對一座商場的影響力不言而喻。當電影作為一個IP來運作的時候,影響力就更大了。我們都知道上海迪士尼樂園,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圍繞著上海迪士尼樂園,當地政府規劃了一片24.7平方公里的上海國際度假區,要知道整個澳門也才32.8平方公里。迪士尼電影IP對於當地文旅行業的推動作用,肉眼可見。

同樣,電影拍攝基地,也都在一定程度上拉動了許多地方的經濟發展。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浙江金華市的橫店影視基地了。因為電影製作環節的巨大潛力,萬達還曾經砸重金在青島建了東方影都(後被融創接盤)。

聊了這么多,接下來慢慢把話題轉回電影節上。要知道國內大多數電影節,都是廣電系統主辦、地方政府承辦,作為承辦方的地方政府。承擔了電影節運營所需的大多數資金和場地,那麼電影節對當地有哪些價值,以及,電影節比起其他會展活動、體育賽事,真的有看上去那麼美好嗎?

對於地方政府,近十幾年靠賣地獲得財政收入的方式在接下來的十年裡要逐步騰退。但接下來城市發展的新引擎在哪裡?今年疫情之下,我們看到了地方政府拿出了幾十萬億的基建計劃,但與以往不同,這次新基建將會重點布局5G基站、大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人工智慧……

比起這些大盤子,文化產業的規模小到只是它們的九牛一毛。但絲毫不妨礙許多新一線城市,正在積極引進文化產業。文化產業作為第三產業當中頭部資源,在打造品牌、宣傳城市形象、提升軟實力等方面有著非常強大的作用。

那麼,辦一場電影節,能實現這些目標嗎?

電影節本身,對於城市品牌有價值嗎?

很多城市都希望通過一些文旅活動,來打造城市名片。比如早些年北海舉辦環球小姐大賽,還有近幾年許多城市舉辦的馬拉松項目,都在通過文旅活動提升城市知名度。隨著電影行業的發展,電影節逐漸進入了地方機構的視野,第一眼看來,電影節持續時間久(一般一周左右)、國內外明星都來參加、影視行業從業者廣泛參與,還有全國影迷來看影展。有人氣、有聲量,簡直是打響文旅戰略的不二之選。那麼電影節真的有如此大的價值嗎?

全國范圍內的電影節,除了北京、上海這種大型且有一定舉辦年限的電影節有組委會,其他地方政府舉辦的電影節展,大多沒有固定的組委會,每次舉辦都由相關單位抽調工作人員,然後每個版塊又交給相關的舉辦單位來負責落地執行。這種組織方式,在大型綜合性電影節活動上,很容易在小的環節出現問題。但這都是其次,沒有專業的組委會做專業的事情,電影節就很難長期可持續發展下去。

我們都知道,電影明星、從業者如果沒有產業落地,他們不過是來打個醬油就走,最後留下一些讓外面的人不留任何印象的新聞報道。對城市提升影響力沒有太多實際價值。明星們一年走那麼多次紅毯,參加那麼多次電影節,你自己想想你能記得住的有嗎?再說從業者,各種影視公司大佬劇集,看樣子能把產業帶到這些城市,可事實上呢?

就拿上影節來說吧,上影節作為中國甚至亞洲最好的A類電影節,每年的舉辦幾乎整個東亞地區的電影從業者都會來這里。由於每年電影節恰逢小龍蝦旺季,電影人們私下談事情都少不了一桌小龍蝦宴,因此很多人也把上影節稱作「小龍蝦電影節」。從名字就可以看出來,上影節絕對是行業洽談的最大盛會。可是電影節結束,電影人們該回北京還是回北京,整個產業依然聚集在北京。

如果說行業上層的聚集需要更深層次的產業布局,那麼通過電影節影展、嘉年華活動,吸引民眾廣泛參與,帶動消費的思路是否也是一條出路呢?在我看來,按照目前的辦節思路,很難輻射到全民參與,哪怕是影迷參與的水平。

電影展映是電影節所有版塊里,民眾參與程度最高的一個環節。如果看每年電影節開票時候的搶票盛況,以及各種二手轉票行為,還有各種高價票。2000一張的《晝顏》,內環一套房換《小偷家族》一張票,幾千塊換《黃金花》,你還以為全上海的觀眾都在參與,事實是這樣嗎?

我們看一下公開的資料,淘票票的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上影節總售票數46萬張,那這是否等於上影節的觀影人數就有近50萬人呢?顯然不是這樣。

我們都知道,電影節的目標觀眾是一個很小的群體,每年電影節的復購率極高,一個人買10張的情況非常普遍,更有一些資深影迷,一個人買上好幾十張電影票。所以真實的電影節,我推測觀眾不會超過10萬人,而且這些觀眾在7天時間,分散在全市數十家影院,時間和地點都很分散,很難實現聚集效應。同樣在上海舉辦的China Joy,4天時間,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接待人次達到了34.27萬人次(第十五屆)。

對於Z世代消費者而言,我們要明白一個道理:越是小眾的越大眾,越是大眾的越小眾。B站舉辦的春晚讓傳統流媒體平台的老闆們脊背流汗,那是因為這些小眾文化的消費群體足夠有凝聚力,他們聚集在一起,能夠把聲量擴大到大眾視野,也就是所謂的「出圈」。電影節的影展同樣如此,但電影節受限於時間和地理因素,盡管有了一定的聲量,想做到出圈,目前還是很難。

把小眾的文化做到極致,就會擁有獨特的名片

對於國內目前的電影節,我個人的感覺還是比較悲觀的。因為大多數電影節的舉辦模式,都是直接照抄國際A類電影節的模式,在單元設置上不管有沒有內容先把架子搭起來。而且很多板塊比如開閉幕式晚會、論壇、大師班這種板塊,全國電影節來來回回都是北京那幾家公司做的承辦,思路和嘉賓都沒什麼變化。參加完幾次,給人的感覺就是同樣的嘉賓同樣的活動,在A城市舉辦完了接著去下一個城市舉辦。就像馬戲團表演一樣,跑了那麼多城市,最後還是那幾只動物,那幾樣表演。

我還記得當年美團網創始人把貓眼電影賣給光線傳媒的時候說過一句話,如果想把貓眼做好,美團就必須深耕影視娛樂行業,這並不是他們所擅長是事情,可同樣是文旅行業的美團旅遊、酒店業務就保留了下來。所以從這個小事可以看出來。地方的初衷是想通過電影節來帶動文旅消費,可辦到最後發現,光是把電影節辦好就已經要進入影視行業的深水區,更不要提帶動文旅產業發展了。

其實在全球范圍來看,想做一個小而美的電影節並不是不可能。法國小城安納西,舉辦的昂西動畫電影節,不僅具有超高的行業影響力,還未當地帶來了實際可觀的收益。美國的「西南偏南」(SXSW)集合了電影、音樂、科技、極客等一眾年輕人喜愛的潮流元素,成為了近幾年電影人在年初參加的一項盛事。日本農業重地山形縣,本來以農業和水果生產為主,但這里卻孕育了整個亞洲最好的國際紀錄片電影節——山形國際紀錄片電影節。

所以,當文化產業發展的足夠大的時候,電影節的機會點存在於這些細分的、垂直的電影節領域。而且這些電影節的舉辦成本不高,人員忠誠度很高。如果從現在積累,耐心做上5年,我相信這樣的電影節,會給當地真正實打實的回報。

⑧ 黃渤新片《封神三部曲》停拍,為何被說是疑似沒錢交房租

黃渤的新片封神三部曲被曝停拍,不是說沒有錢交房租,而是沒有錢交場地租金。封神三部曲在東方影都開拍,東方影都的租金上漲加上黃渤他們的新片投資了30億。

除此之外,《封神三部曲》裡面的演員都是老戲骨,還有新晉演員。《封神三部曲》里的演員是由李雪健,黃渤,袁泉,陳坤,夏雨他們主演。新晉演員都是由他們找的,這一批的新晉演員都不是流量明星。為了那這部作品更好的呈現在觀眾的面前,這一批新晉演員一直都在練習,北京京西文化都在嚴格的培訓他們。培訓費用也是昂貴的,已經培訓了很長的時間。

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北京京西文化,他們拍攝了《戰狼2》還有幾部優秀的作品之外,其他的作品票房並不高。本來現在都處於影視寒冬,其他的十多部作品票房不高都會影響整個北京京西文化的收入。因此北京京西文化在東方影都拍攝封神三部曲,就出現了資金困難沒有錢繳納東方影都場地費的窘境。

⑨ 山東青島電視電影學院提前批是那段

是最前批次
青島電影學院坐落於山東省青島市,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批准成立全日制普通民辦本科院校。
學校前身是創建於2010年的北京電影學院獨立學院——北京電影學院現代創意媒體學院,2021年,經教育部批准,更名為青島電影學院,由獨立學院轉設為獨立設置的民辦本科院校。在舉辦方實際控制人海發集團的鼎力支持下,將與東方影都、中國廣電_青島5G高新視頻實驗園、藏馬山影視基地等已有影視產業資源協同發展,致力於共同打造「以技術為核心、以人才為支撐」的區域影視產業生態圈,為青島市、山東省影視文化產業大發展大繁榮服務。學校十分重視國際化發展,建校初就開展國際交流合作。先後與美國、英國、俄羅斯、日本、韓國、新加坡、德國、法國、紐西蘭、加拿大、澳大利亞等11個國家和地區的多所境外知名大學建立校際合作關系。截止到2022年,學校和美國、英國、紐西蘭、馬來西亞、俄羅斯、中國澳門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多所大學和科研機構開展多種形式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包括「3+1」、「3+2」本碩連讀聯合培養、青年教師博士班項目、大師工作坊、寒暑期夏令營、參加國際知名電影節等,積極構建學校高水平的國際教育教學平台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