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電影 » 2015國際上海電影節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2015國際上海電影節

發布時間: 2022-12-07 04:52:59

A. 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影節流程

時間地點活動內容參考資料整個影節期間
(2015-06-13至21日) 上海所有參加展映放映活動的影院競賽單元及展映單元影片展映 2015-06-13晚上海大劇院開幕式,放映開幕片 2015-06-14至18日上海銀星皇冠酒店金爵廳、上海展覽中心等金爵電影論壇 2015-06-19晚上海文化中心大寧劇院亞洲新人獎紅毯儀式及頒獎典禮(第12屆) 2015-06-20晚上海中華藝術宮電影頻道傳媒大獎頒獎典禮(第12屆) 2015-06-21晚上海大劇院金爵獎頒獎典禮暨電影節閉幕式,
放映閉幕片《戰火中的芭蕾》

B. 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開幕式

紅地毯儀式 2015年6月13日18點,開幕式的紅地毯儀式開始,紅毯儀式由蔣小涵、金瑋、優嘉三位主持。期間,包括參賽劇組、特別展映單元的影星,及評委等在內,共有400多位明星走上紅毯。因為受到MERS影響,原定出席開幕儀式的部分韓國演員缺席。 開幕式 2015年6月13日晚20點,開幕式正式開始,儀式由林海、楊瀾主持。期間,上海市市長楊雄、組委會評委發表了致辭,盧燕、陳凱歌、佟大為老中青三代影人講述了各自的「電影情緣」。隨後,本屆電影節評委會主席安德烈·薩金塞夫,及蔡尚君、郝蕾、等7名評委一起亮相,安德烈·薩金塞夫發表了致辭。隨後,王景春、周冬雨介紹了14部入圍金爵獎的影片。開幕片《我是路人甲》劇組亮相後,開幕式到此結束。 開幕式之後,開幕片當晚即在上海大光明影院首映。

C. 國際A類電影節到底有哪些

國際A類電影節,是指由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FIAPF)劃分的「競賽型綜合類電影節」,此類電影節有評獎,但不設置特定的主題。

目前全世界共有15個A類級別的電影節,分別是: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戛納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羅加諾國際電影節,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莫斯科國際電影節,華沙國際電影節,塔林黑夜國際電影節,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馬塔布拉塔國際電影節,印度國際電影節,東京國際映畫祭(東京國際電影節),開羅國際電影節。

國際A類電影節,代表著世界電影的最高水準和最高評價,因此能夠在A類電影節獲獎的演員或導演都非常不簡單,哪怕只是一個提名,都足以令人自豪。

很多人以為世界電影的最高獎項是美國的奧斯卡金像獎,其實不是。奧斯卡充其量只是美國本土的一個獎項,只不過奧斯卡在世界上比較著名,所以很多人就以為奧斯卡是最高榮譽,其實非也。奧斯卡金像獎其含金量等同於中國電影金雞獎。

請大家記住,世界電影的最高水準是A類國際電影節!不是奧斯卡!

D. 第15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獲獎名單公布了嗎

已經公布出來了。
第15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獲獎名單:
金爵主競賽單元
最佳影片 《熊》(伊朗) 高清 現場
評委會大獎 《從未放棄的愛》 高清 感言 現場
最佳男演員獎 弗拉德斯·巴格多納斯《指揮家》 高清 感言 現場
最佳女演員獎 烏蘇拉·普魯內達《悲傷成夢》 高清 感言 現場
最佳導演 高群書《神壇亨特張》 高清 感言 現場
最佳劇本獎 《盜鑰匙的方法》 高清 現場
最佳攝影獎 《蕭紅》 高清 現場
最佳音樂獎 《蛹》 高清 現場
亞洲新人獎單元
最佳影片獎 印度《腐蝕》 感言
最佳導演獎 內地彭磊《樂隊》 感言
亞洲新星獎 香港《大藍湖》 感言
電影頻道傳媒大獎
最佳影片獎 《甲午大海戰》 馮小寧
最佳導演獎 林黎勝《百萬巨鱷》
最佳男演員獎 午馬《畫聖》
最佳女演員獎 方青卓《暴走媽媽》
最佳新人導演 韓延《第一次》
最佳男配角獎 孫海英《甲午大海戰》
最佳女配角獎 江珊《第一次》
最佳新人女演員獎 陳旭竹《駱駝客》
最佳新人男演員獎 丹尼爾·海尼《紐約客@上海》
最佳編劇獎 夏偉《紐約客@上海》
最佳攝影獎 《駱駝客》
最佳美術獎 《畫聖》
最佳攝影獎 《駱駝客》
最佳美術獎 《畫聖》
其他獎項
手機電影節最佳影片 《一則偶然事件的背後》(導演:米哈伊爾·邁斯泰特斯基)
最佳導演 帕維爾·馬斯勞納 《日食》
最佳演員 陳明昊 《老男人歷險記之"喘不上氣"》
最佳編劇獎 魏民 《靈魂中轉站》
最佳公益短片 《極限》(導演:路易莎·佩雷拉)
最佳喜劇片 《一隻光腳走路的鞋》(導演:盧傑)
最佳懸疑片 《天使之翼》(阿蘇卡·西爾維)
最佳動畫片 《海報狂想曲》(導演:袁智超)
最佳紀錄片 《長湖的渴望》(導演:金華青)
年度最佳網路微電影 《特殊服務》(導演:黃渤)

E. 上海國際電影節的歷屆回顧

歷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獲獎之最入圍最多的導演霍建起2002年第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陶紅)、 最佳攝影(孫明)《生活秀》
2005年第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趙薇)《情人結》
2012年第15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攝影(石欒)《蕭紅》
2015年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入圍《1980年代的愛情》
四部影片兩個影後、兩個最佳攝影、一個最佳影片,也是截至2015年第18屆以來唯一一位獲得最佳影片的中國內地導演。 獲獎最多的導演 高群書 2008年第1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最佳男主角(馬國偉)《千鈞一發》、
2012年第15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神探亨特張》,其中馬國偉還是一位非職業演員,其本質工作是警察,他也是迄今(2012年)為止第一位中國籍影帝。 克斯羅·馬素米 2004年第7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代價》、2012年第15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熊》先後兩次獲得最佳影片獎 年紀最小的影後李馨巧2013年第1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馬來西亞籍小演員憑中國香港影片《激戰》獲得最佳女演員獎,年僅10歲。同時,該影片男主角張家輝亦獲得最佳男主角獎,是第一位中國香港籍影帝,也是目前為止第一次影帝影後出自同一部影片。 同一屆獲獎最多的電影人(3獎)尤里·貝科夫2013年第1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俄羅斯籍導演憑借《警界黑幕》榮獲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藝術成就(原創音樂)三項大獎,在該電影中,他一人身兼導演、編劇、剪輯、電影配樂等多職。 影帝影後多黃蛋影帝篇2015年第18屆最佳男演員獎由鄧超、段奕宏、郭濤三位中國男演員憑借電影《烈日灼心》獲得,評委給出的評語是:他們個個表現優秀,缺一不可式的表現,讓影片完美呈現,讓人刮目相看;此外,該片導演曹保平還獲得最佳導演獎。影後篇2007年第10屆最佳女演員獎由科琳娜·哈弗奇、達格瑪·曼澤爾、科斯騰·布勞克、克莉斯汀·施恩四位德國女演員憑借電影《完美計劃》獲得,同時該片還獲得最佳影片金爵獎,加上同樣身為女性的製片人及導演,本屆電影節完全成了六個女人的天堂。年紀最小的評委黃軒2015年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亞洲新人獎」評委,是85後第一個評委。

F. 上海國際電影節落幕 96歲常楓獲上影節影帝

昨晚,第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揭曉,其中「最佳男演員」常楓,創造了一項紀錄,成為上海國際電影節乃至A類電影節最年長的男演員。

96歲的中國演員常楓憑借《拂鄉心》獲本屆金爵獎最佳男演員。

拂鄉心講述了1949年,內地青年蔣生為救老鄉黎耀軍顛沛流離到了台灣,與親人永別。西門町紅包場的老歌讓老兵沉浸在思鄉情愫里,他們誕生於戰火,成長在遷徙中,卻像野草般堅韌,回家是他們永遠的盼望,人生的一切終將釋懷。該片是秦海璐的導演處女作,從常楓飾演的孤寡老人晚年生活出發,將焦點放在時代變遷下的個人命運波瀾,情系異鄉異客的歸根鄉愁。

常楓在後台采訪中說:「我年紀大了,本來身體不行,走路也不方便,可是一看劇本很喜歡,還是秦海璐自導自編的,我就無可奈何賣著老命接受了。哪知道這么幸運拿到獎,這是我想像不到的事情。」

常楓,1923年4月6日出生於哈爾濱市,父親是漢人,母親是滿族八旗鑲黃旗人。1949年,常楓前往台灣,並與張遙結婚。常楓與張遙及女兒常青都是演員,另有一個兒子定居美國。曾獲金馬獎和金鍾獎,代表作品有《頤園飄香》《兩種結局》《追妻三人行》。

2008年,獲金馬獎終身成就獎;2015年9月常楓獲得第50屆金鍾獎特別貢獻獎。

此番導演《拂鄉心》,是秦海璐首次以導演身份呈現電影作品。談及創作初衷,秦海璐表示:「歸鄉的主題是很有時代和文化意義的,我想把它們記錄下來。這是我的一點點初衷。」

據悉,影片將首次在大銀幕上呈現「紅包場」等特定歷史背景下的文化符號,帶觀眾一探異鄉異客不為人知的生命旅程。伴隨入圍上海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消息,影片同時也曝光首款「思鄉」版海報:畫面中偌大的紅包場里徒留老者年邁身影,彌漫思鄉氣息。

G. 中國第一個a類國際電影節是什麼

國際A類電影節是由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FIAPF)劃分的「競賽型非專門類電影節」。根據FIAPF官網公布:至2015年,全球有15個國際A類電影節,目前中國為上海國際電影節。
國際A類電影節中,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戛納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是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承認的世界三大電影節,以上三大電影節加上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和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是國際電影聯合會確定的國際五大電影節。

H. 上海電影節介紹 上海電影節資料

1、上海國際電影節(Shanghai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是中國第一個獲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認可的國際A類電影節,也是全球15個國際A類電影節之一。1993年首次舉辦;1994年,獲得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承認。

2、電影節於每年6月上旬舉行,為中國唯一的國際A類電影節,最高獎名稱為金爵獎,下設8個獎項,都由來自各國的國際評委評審產生。Oshima,Oliver Stone,Alan Parker,Assayas,IM Kwon-taek等都擔任過上海國際電影節的國際評委。

I. 上海國際電影節的主體活動

金爵獎國際影片評選:是上海國際電影節的核心,是電影節賦予優秀電影人最新作品的最高榮譽。保持真我,有力量、有創意直指人心的藝術與商業兼容的高品質影片是金爵獎的首選。
亞洲新人獎評選:推動亞洲電影原創力與生產力的結合,同時向世界推薦亞洲電影產業新生力量,關注中國乃至亞洲電影的未來。
手機電影節短片大賽:通過短片這個影像載體,為電影產業的持續發展孵化、發現新人,拓展發行渠道,探索新媒體領域中新疆域。 電影交易市場:通過產業服務平台的結構性搭建,以國際標准為要求、強化專業服務功能,廣邀國際買家,藉此推動中外多元電影內容產品的交流與交易。
電影項目市場(包括中國電影項目創投與合拍片項目洽談):電影項目與資本對接的橋梁,也是發掘、推廣電影新銳的重要平台。其中,中國電影項目創投以世界范圍推廣中國新銳電影力量為目的。邀請行業內權威人士擔任評審,從報名項目中選取8個最具創意的中國導演及其項目。電影節期間,組委會為8個項目的導演和製片人提供專業培訓,提供他們向中外投資方、製作公司及專業媒體等進行公開陳述的平台。經國際評委現場評審,產生「最具創意項目」,並給予相當數額的啟動資金作為鼓勵。張猛《鋼的琴》、韓傑《Hello樹先生》等。 以「發現中國、發現價值」為宗旨,把脈症結、激盪思想,共探通衢——發掘產業新引擎,達到助推中國電影全面升級的目的。每年的論壇由「主席講壇」、「產業論壇」和「電影新浪潮」「電影大師班」四大板塊十多個專場組成,為業內交流合作搭建平台,為產業發展提供風向標。
默多克、呂克·貝松、安東尼·明格拉、丹尼·博伊爾、斯蒂芬·戴德利、比利·奧古斯特、山田洋次、吳宇森、王家衛、馮小剛、姜文、徐克、何平、陳可辛、成龍、賈樟柯、婁燁、張元、王小帥、王全安、彭浩翔、鈕承澤、戴立忍以及文化界名人陳丹青、劉震雲等都曾在電影論壇演講,國際各大重要電影節主席、美國各大電影公司CEO、韓三平、任仲倫、江志強、於冬、王中軍、覃宏等業界名人,各大投資界大佬閻焱、熊曉鴿、朱雲來、沈南鵬、王冉等都是電影論壇的常客。 市場飛速發展的同時,中國電影的產業格局也在發生新的變化,互聯網企業紛紛試水電影行業。作為國際A類電影節中率先踏足新媒體領域的上海國際電影節,在2015年也將與互聯網企業全面合作,推出首屆「互聯網電影節」,藉助上海國際電影節的平台優勢,打造互聯網影視新人與優質IP(知識產權)的孵化平台、互聯網電影產業探索與思考的聚焦平台以及影迷互動與體驗電影互聯網化的推廣平台。此外,上海國際電影節還將推出首屆「成龍動作電影周」,該活動由國際動作巨星成龍與上海國際電影節聯合發起,旨在表彰為動作電影做出傑出貢獻的電影人,著力培育華人動作新生力量,更好地傳承中國動作電影。除論壇、展映外,還將設8大觀眾票選獎項並頒發「鋼鐵人」獎。

J. 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介紹

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於2014年11月15日起開始接受影片報名,並於2015年6月13日至21日舉行。1此次電影節分為競賽單元、展映單元、特別項目等部分。至報名截止日期,共收到報名參賽影片1099部,報名參展影片1808部,最終有14部電影入圍金爵獎(主競賽單元),15部影片獲得亞洲新人獎提名,11部影片參賽電影頻道傳媒大獎。競賽單元包括金爵獎(主競賽單元)、電影頻道傳媒大獎、亞洲新人獎3個部分。金爵獎採用「入圍制」評選模式,傳媒大獎採用「提名制」評選模式,亞洲新人獎由「入圍制」改「提名制」,2金爵獎增設了最佳紀錄片獎和最佳動畫片獎2個獎項。展映單元包括「絲綢之路風貌」、「金磚五國焦點」等影展,3參與此次放映影院達45家,展映影片近400部影片。4特別項目則為「互聯網電影嘉年華」和「成龍動作電影周」兩大特別活動,其中的「成龍動作電影周」設立8大觀眾票選獎項並頒發「鋼鐵人」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