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俄羅斯電影《命運的捉弄》里反映俄羅斯人過節的習俗,最少十個。
1月7日是俄歷聖誕節,而1月14日是俄歷新年。1月19日也是一個重要的民間節日—耶穌受洗節。人們認為,這一天的泉水具有治病的功效。很多人不顧嚴寒在這一天冬泳,也不生病。這一天大多數人習慣去教堂,領取聖水。1月19日取到的水一整年都不壞。俄羅斯大部分居民信仰東正教,約占總人口的70%,但俄國還有信仰其他宗教的人和無神論者,因此全民的節日還是在1月1日。
人們都提前准備新年。在小村鎮,當地政府都用真正的聖誕樹來裝點中央廣場,在最高的建築上也會出現五顏六色的彩燈。在大城市裡真的聖誕樹和人造聖誕樹隨處可見。在莫斯科,商店和餐廳必須要在新年前裝扮一新,否則就要罰款。城市行政當局負責節日街道照明和組織戶外娛樂活動。
在俄羅斯新年如果沒有禮物,那會黯然失色。盡管近年來向親人送錢也被認可了,但絕大多數人購買禮物。從嬰兒到曾祖母,所有人都應該得到禮物。而禮物也是各種各樣,從嘎嘎響的玩具到舒適的便鞋。按照風俗,1月1日早上,孩子要在聖誕樹下尋找自己的禮物,但他們一般都纏磨父母提前發禮物。這樣大人們也能輕鬆些,可以和親人、朋友坐下來聊天,而孩子們在一邊玩新玩具。如想給小孩一個難忘的節日,可以找專門的公司,新年童話人物冰雪老人和雪姑娘就會到家裡來。冰雪老人將從大口袋中拿出父母預定的禮物,而雪姑娘和孩子們一同玩耍。公司領導請求客戶不要讓冰雪老人同主人喝酒,因為他在這一天要到很多家去祝賀新年,如果家家都邀請喝酒的話,後果不堪設想。但請冰雪老人和雪姑娘一起品嘗節日大餐是可以的。現在節日大餐的內容相對減少了一些,人們盡量不吃得過飽。但在傳統人家的節日餐桌上還是可以看到幾樣冷盤,有著名的美奶滋俄國色拉、肉凍兒、帶辣根的澆汁魚、家常腌紅魚、腌蘑菇、紅魚籽麵包片等等。熱菜是各家有各家的特色。肉類、魚類、禽類總是要整個或者一大塊放到烤箱里去,這樣的節日大餐才更為盛大。俄國自古以來有這樣的說法,《大魚大肉心情好》。近年來俄國人餐桌上竟然遵循起中國十二生肖。如果是雞年,那麼大多數人家的餐桌上就沒有雞。
新年、俄歷新年和聖誕節的活動交織在一起,使節日顯得更加熱鬧喜慶。 新年到來之前,人們就開始忙碌,沉浸在節日的歡樂氣氛之中,家家戶戶都要打掃衛生、采購精美食品、裝飾新年樅樹,准備全家人團聚在一起,高高興興地迎接新年。主要街道上處處擺著五光十色的聖誕樹。樹上掛滿著各種飾物,有綵帶、彩燈、各種各樣的小禮物。
新年期間,舉辦各種〃城市之夜〃活動已成為許多城市的傳統。在城市中心廣場安放新年樅樹,組織群眾性慶祝活動。 除夕夜,許多地方還燃放焰花,或者燒起大堆的篝火。當電視台、電台播放的克里姆林宮自鳴鍾響過12點時,播音員就向全國人民祝賀新年。此時,所有的人都停止了一切活動,高呼〃烏拉〃,同時相互祝賀,入席開懷暢飲。按習俗,慶祝新年應該先喝香檳酒,然後才可以喝其它酒和進新年晚餐。飯後,人們圍坐在一起觀看電視台准備的迎新年特別節目,或者舉行跳舞、唱歌等各種娛樂活動。有的年輕人甚至上街狂歡,直到黎明。 俄羅斯人有一個傳統說法,〃新年過得不愉快的人要倒一年的霉〃。因此,大家盡興地玩個通宵。
自古以來,年輕姑娘們在這段時間占卜婚事。東正教譴責占卜未來的行為,但在聖誕節和耶穌受洗節期間是允許的,因此冬季占卜算命的風俗在俄羅斯十分盛行。最有名的占卜方法是用水中的戒指。需要拿一個普通的平底杯,沒有任何圖案,倒滿水,將別人的婚戒小心地放入中心,然後看戒指的中間。過一會兒,女孩會看到未婚夫的樣子。如果在睡前吃一些鹹的東西,並請求他出現,那麼在夢中還能見到未來的丈夫。最簡單的占卜方法是用雪:晚上到戶外,躺倒雪地上,然後起身離開,不可以回頭。早上來看這個位置:如果雪地上的印記印滿了線條,那麼丈夫將是粗暴草率的人;如果印記是平整的,那麼丈夫將是溫和善良的人;如果印記很深,那麼嫁人將不止一次;如果印記被掩蓋上了,那麼近期不會出嫁。
這些只是迎接新年的表面。俄國人從小習慣把冬天的節日同神奇、魔幻、童話聯系起來。每個人都期待不同尋常的事情,但一定是非常好的事情。在節日期間發生的一切都被人們特別看待。人們經常選擇在新年之夜求愛。
1、《守護者:世紀戰元》
2、《女狙擊手》
3、《黑海奪金》
4、《火海凌雲》
5、《他是龍》
6、《冰雪女皇之冬日魔咒》
7、《奪命地鐵》
8、《這里的黎明靜悄悄》
9、《利維坦》
10、《斯大林格勒》
11、《斯大林格勒 Сталинград 》
12、《戰場上的布穀鳥 Кукушка》
Ⅲ 求一部俄羅斯電影,劇情大概是:兩個城市,建築相同,主人公走錯了城市,回錯了家。。。。求電影名字!謝
命運的捉弄
這個喜劇講的是兩對戀人的故事,新年之夜安德烈喝多了酒,乘錯了飛機,從莫斯科來到了聖彼得堡,他居然在這里找到了遠在莫斯科的家,同樣名字的街道,完全一樣的房間和傢具,房門鑰匙也通用,當他洗完澡上床後,女主人回來了,在發生一連串的誤會後,兩人相互了解。
Ⅳ 聖誕樹的劇情簡介
俄羅斯聖誕賀歲音樂喜劇片,莫·貝克曼貝托夫(《通緝令》)領銜6位導演執導,總統梅德韋傑夫在在片中客串獻聲。梅德韋傑夫為俄羅斯賀歲電影《聖誕樹》中自己的形象配音,該片元旦正在俄羅斯熱映。總統新聞秘書季馬科娃告訴記者,總統覺得劇本相當「溫馨討喜」,便欣然同意「獻聲」。 據了解,《聖誕樹》是一部俄羅斯聖誕賀歲音樂喜劇片,由《通緝令》導演提莫·貝克曼貝托夫領銜的6位導演分別執導短片,講述發生在新年即將到來前,俄羅斯不同城市裡的6個小故事
發生在俄羅斯廣袤疆域上六座城市的六個小故事平行展開,並以下面這個故事作為其間的串聯。在俄羅斯飛地加里寧格勒的一所孤兒院中,一名孤兒編造了一個關於自己那不存在的父親的天花亂墜的故事。在謊言被其他孤兒們毫不留情的拆穿之後,她乾脆宣稱,事實上她的爸爸是俄羅斯總統。不管聽上去有多麼荒唐,又天真又狡猾的眾孤兒們沒有立即攻擊她的大膽言論,而是決定要求她拿出確實的證據來證明自己是俄羅斯總統的女兒——德米特里·梅德韋傑夫必須以一句對孩子們來說意義重大的話作為自己電視直播新年致辭的結束語:「要期盼著嚴寒老人,但不能指望不勞而獲」。
Ⅳ 都有什麼著名的俄羅斯電影推薦幾部吧
很多啊 而且有很多的經典
提到俄羅斯電影 就不得不提前蘇聯蒙太奇學派 代表人物 愛森斯坦《戰艦波將金號》普多夫金《母親》這是早期的默片經典 估計你很難看下去 但是你要寫關於俄羅斯電影的論文 蒙太奇學派就應該是討論重點!
不過我最喜歡的俄羅斯導演是塔可夫斯基 他的作品都很棒!
他的作品有 《鄉愁》 《伊凡的童年》 《鏡子》 《壓路機與小提琴》 《犧牲》 《Solaris》 《雕刻時光》
只能說 這些都是經典了!
還有 《西伯利亞的理發師》 《雁南飛》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也都不錯
俄羅斯電影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人物 維爾托夫 是「電影眼睛」派的倡導者。代表作是《持攝像機的人》 記錄電影。
總的來說 俄羅斯(確切說應該是蘇聯)的電影在世界電影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是也不得不說的是,由於當時的政治體制等因素,有很多電影就帶有嚴重的政治色彩,流於說教,沒太大意義,比如一些反映革命題材的電影(著名導演的除外)。
Ⅵ 有關於俄國聖誕老人電影
極地特快
配音演員
湯姆·漢克斯(分飾列車長、聖誕老人等)
麥克爾·基特(分飾 冒煙佬及蒸汽佬二角)
彼得·斯科拉里(飾演 小孤獨)
諾娜·蓋(飾演 小女孩)
聖誕老人是聖誕節的象徵,傳說中的聖誕老人會在聖誕前夜駕著由馴鹿拉的雪橇,將禮物送到千家萬戶。然而,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已經沒有什麼人再相信這個流傳了很久的傳說,沒有人再相信聖誕老人的存在了。然而,小男孩克勞斯(喬什·哈切森配音)卻不這么認為,盡管他的父母和周圍的朋友都告訴他聖誕老人只不過是個虛構的人物,他本身根本就不存在,但克勞斯卻堅持相信聖誕老人的存在,因此,克勞斯經常會遭到同伴的嘲笑,但他始終沒有動搖他的信念。
終於,克勞斯的堅持為他贏得了回報。在一個聖誕節的前夕,克勞斯在恍惚中睡著,忽然地板開始顫抖,桌上的器皿嘩嘩作響,隨著汽笛聲嗚嗚長鳴,一列神秘的火車停在門前,他緊張地打開房門,看見一個和藹的列車長(湯姆·漢克斯配音)站在了他的面前。列車長邀請他乘車旅行,前往北極參加聖誕慶典,拜訪傳說中的聖誕老人。克勞斯驚訝極了,惴惴不安地答應下來。在克勞斯登上火車後,他又發現更多的小夥伴,大家在一起十分的開心,經歷了一場難忘的旅程。
最終,火車到達打了終點站北極,孩子們歡快地跳下火車,北極城的聖誕慶典正式開始了,所有人都沉浸在歡樂的氣氛中。這時,一個聖誕老人走到克勞斯面前,和藹地詢問他需要什麼禮物,克勞斯囁嚅地說,他只想要馴鹿身上的一個小鈴鐺。克勞斯如願以償的得到了想要的禮物,但在回家的時候,他卻不小心弄丟了鈴鐺,他傷心極了。沒想到第二天醒來,他發現小鈴鐺就完好無損地擺在聖誕樹下。母親看到後非常驚訝,不過她認為鈴鐺壞掉了。然而克勞斯心裡卻非常清楚,他知道只有相信聖誕老人真的存在的人才能聽到小鈴鐺清脆的響聲。
Ⅶ 看看俄羅斯世界的電影五百字
俄國1908年始有電影,第一批藝術片出現於1916年,1919年列寧簽署電影國有化法令,這是蘇聯電影事業的開端。
國內戰爭年代占據蘇聯銀幕中心的是新聞紀錄片,主要反映紅軍的英勇戰斗和工農群眾的業績。
國內戰爭結束後蘇聯電影事業有了進一步的發展,開始拍攝反映革命歷史和蘇聯現實的新影片。1925年,謝.米.愛森斯坦(1898~1948)導演了無聲影片《戰艦波將金》,歌頌1905年革命。影片在世界電影歷史上首次採用了蒙太奇的剪輯手法,被稱為里程碑式作品,在1927年巴黎國際電影節上獲得大獎。20世紀20年代後半期的優秀影片有根據高爾基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母親》、《土地》等。 20世紀30年代有聲電影的出現是電影史上的轉折點,蘇聯的一批作家開始創作電影劇本,作曲家開始為電影譜曲,戲劇演員轉而從影。20年代電影方面的革新主要在剪輯、節奏和群眾場面上,30年代則轉向劇情安排、人物性格塑造以及運用語言、音樂、歌唱、音響等表現手法。蘇聯第一批有聲影片中較好的有《迎展計劃》和首次搬上銀幕的古典戲劇名著《大雷雨》等。1934年由瓦西里耶夫兄弟導演的根據富爾曼諾夫的長篇小說改編的影片《夏伯陽》,被認為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優秀作品。繼該影片後出現了一系列較好的革命歷史影片,有《馬克辛三部曲》、《波羅的海代表》、《肖爾斯》、《我們來自喀琅施塔得》、《雅科夫.斯維爾德洛夫》等。
1937~1939年,列寧的形象連續出現在銀幕上,這是蘇聯電影藝術的一項重要成就。影片主要有《列寧在十月》、《列寧在1918》和《帶槍的人》等。
20世紀30年代末和40年代初,蘇聯電影在主題、體裁和風格方面趨於多樣化。有描寫歷史活動家的大型史詩影片《彼得大帝》、《亞歷山大.涅夫斯基》,有反映當代生活的《政治委員》、《燦爛的生活》等。此外,還拍攝了一些動畫片、喜劇片、紀錄片和科普片。 衛國戰爭年代用以鼓舞戰鬥士氣的電影小型片居多。四年間共拍攝了489部新聞紀錄片,67部小型片和34部大型片。著名的藝術片有《區委書記》、《她在保衛祖國》、《虹》、《卓婭》等。戰爭年代還創造了文獻紀錄電影形式,紀錄下了從德國法西斯入侵到他們徹底失敗的許多重大事件。這類影片有《莫斯科城下大敗德軍》、《斯大林格勒》、《柏林》等。
戰後初年的影片有《青年近衛軍》、《易北河會師》、《鄉村女教師》、《西伯利亞交響曲》等,反映衛國戰爭中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回顧重要的歷史事件,表達勝利的喜悅和對未來的嚮往。傳記片在戰後的蘇聯電影片中佔有一定的比例。主要有《米丘林》、《巴甫洛夫》、《穆索爾斯基》和《塔拉斯.舍甫琴科》。戰前蘇聯已有彩色片,戰後進一步提高了色彩技術,並在完善立體聲、環幕電影和全景電影技術方面取得進展,1955年蘇聯拍攝了第一批寬銀幕影片,立體影片。
50年代中期以來,蘇聯拍攝了不少以衛國戰爭為題材的影片,這些影片的思想藝術傾向幾經變化。50年代著重表現下級官兵的戰壕生活;戰爭中人們的悲劇性命運和表現戰時普通人的道德心理。如丘赫拉伊導演的《士兵之歌》,邦達爾丘克根據肖洛霍夫同名小說自導自演的《一個人的遭遇》,卡拉托佐夫導演的《雁南飛》等。60年代以後逐漸轉向表現蘇聯官兵的英雄行為,並把激烈的戰斗和前線的日常生活結合起來,影片著力表現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在關鍵時刻人的心理和道德面貌,這也是70年代戰爭題材的影片的鮮明特性之一。這方面著名的影片有《這里的黎明靜悄悄》、《熱血》等。70年代戰爭片的另一特徵是展現戰爭全景,對反法西斯的歷史進程進行客觀的概述。奧澤羅夫導演的《解放》是全景式的5集史詩片,它從蘇、德兩軍統帥寫到普通戰士、從蘇軍開始反攻寫到德軍全軍覆滅,是一部反映二次世界大戰的文獻性故事片。類似的影片還有《圍困》(原著恰科夫斯基、導演葉爾紹夫)。80年代初問世的戰爭片,如《勝利》、《岸》(原著邦達列夫,導演阿洛夫、納烏莫夫)具有更加強烈的政治色彩。他們把過去的戰爭同當代蘇聯的對外政策聯系起來,涉及到諸如戰爭與和平、東西方緩和等重大國際政治問題。另外,根據肖洛霍夫的同名小說改編的影片《他們為祖國而戰》(導演邦達爾丘克)也取得很大成功。 表現當代生活的影片題材廣闊、形式多樣,道德題材影片有《湖畔》、《熱愛人》、《紅莓》、《稻草人》、《懷戀的冬夜》、《合法婚姻》等,70年代的故事片《紅莓》展現了一個刑滿釋放人員重新做人卻遭黑社會殺害的經歷,在蘇聯評論界引起了長時間的討論。根據舞台劇改編的電影《辦公室的故事》、《兩個人的車站》受到觀眾的歡迎。其中1964年舒克申自編自導的影片《有這樣一個青年》獲全蘇電影節嘉獎和第16屆威尼斯電影節「聖馬克金獅獎」。80年代初的《莫斯科不相信眼淚》曾獲奧斯卡金像獎。生產題材的影片有《最熱的一個月》、《獎金》等。
蘇聯的電影工作者注重將國內外的文學名著搬上銀幕。蘇聯銀幕上的文學名著優秀影片有科靜采夫導演的《哈姆雷特》、尤特凱維奇導演的《奧賽羅》、羅沙里導演的《苦難的歷程》、謝.阿.格拉西莫夫導演的《靜靜的頓河》、扎希爾導演的《安娜.卡列尼娜》、伊.亞.培利耶夫導演的《白痴》和《卡拉馬佐夫兄弟》、庫利讓諾夫導演的《罪與罰》等。
戈爾巴喬夫時期放寬了文化限制,電影界發生巨大變化,主要表現在:⑴出現反對斯大林的影片。1986年11月上映的喬治亞電影製片廠攝制、堅吉茲.阿布拉澤導演的影片《懺悔》和1987年12月上映的電視紀錄片《再揭露》。⑵重新審查過去發行的影片。蘇聯影協成立了一個專門委員會,調查近20年來禁止放映的影片25部,公映了克利莫夫導演的《垂死掙扎》等影片。在赫魯曉夫時期曾轟動一時,在勃列日涅夫時期被禁演的影片《晴朗的天空》,於1987年在中央電視台播映。1971年攝制的影片《途中考驗》(根據尤.格爾曼的小說《「祝賀新年」行動》改編,阿.格爾曼導演),1986年開禁。同時,蘇聯政府以個別情節「嚴重失實」為由,把《列寧在十月》、《列寧在1918》等其他9部電影列為禁片,不得在影院、電視台播映。⑶放寬進口電影的標准,過去被嚴格禁止的流亡西方的蘇聯導演安德列.塔爾科夫斯基的作品《鄉愁》和《犧牲》也在莫斯科上映。
除開禁了許多影片外,隨著國家對電影監控的取消,出產影片數量增加,且主要是描繪社會的陰暗面並充斥著暴力與色情。這類影片有《克萊采奏鳴曲》(1987,施維策爾導演),《小維拉》(1988, B.B.皮丘爾導演),《僕人》(1989,阿布德拉希托夫導演),《衰弱綜合症》(1989,穆拉托娃導演),《星空下的房子》(1991,C.A.索洛維約夫導演)以及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出產的影片《深坑》(1992,B.德霍維奇內導演),《太陽灼人》(1994,米哈爾科夫導演),《高加索的俘虜》(1996,C.博德羅夫導演)。
蘇聯有電影從業人員30萬人,電影製片廠39個,其中拍攝故事片的製片廠19個。蘇聯設有國家電影委員會,負責領導電影事業。1965年成立的蘇聯電影工作者協會是電影藝術工作者的專業聯合組織。蘇聯從1958年起以舉辦全蘇電影節的形式展映所有製片廠的影片。 蘇聯電影從《戰艦波將金》開始登上國際影壇,30年代以後經常參加戛納、卡洛維伐利、威尼斯等國際電影節,屢次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蘇聯電影在134個國家上映,在世界影壇上享有盛譽。從1959年開始隔年舉行一次莫斯科電影節,放映來自五六十個國家的幾百部影片。80年代,蘇聯每年攝制故事片約150部,電視片約100多部,科普片約1000多部,動畫片約130部。
俄羅斯的電影產業主要集中在莫斯科和聖彼得堡,在莫斯科有「莫斯科電影製片廠」、「高爾基兒童與青年中心電影製片廠」、「聯盟木偶電影製片廠」、「中央科學電影製片廠」。在聖彼得堡的有「列寧電影製片廠」、「文獻和科普電影製片廠」、在葉卡捷琳堡和其他一些城市也有電影製片廠。 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電影業陷入了困境。1991年蘇聯解體之後的10多年間,俄羅斯電影業發展十分不均衡。1991年拍攝430部電影,而1996年產量僅為26部。近年來影片產量有所回升。進口影片,尤其是美國影片占據著俄羅斯的市場。以1995年為例,俄羅斯全年上映影片共286部,其中,美國電影就佔了111部。
近幾年來,俄羅斯大力加強對國產電影的扶植,通過了《電影法》,為發展「民族電影」鋪平了道路。從政府組織機構上也進行了調整:撤銷了主管電影的電影委員會,電影歸文化部管理;政府設專項電影基金;製片廠設備得到更新;電影院逐步改建,採用最新的放映設備;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改為一年一次,並且由政府撥款資助。俄羅斯電影正在逐漸走出困境。
近兩年最新拍攝的《戰爭》、《小狗與流浪兒》、《他妻子的日記》、《布穀鳥》、《情人》、《致艾麗斯的信》等影片基本代表當代俄羅斯電影的發展水準,反映俄羅斯現代社會和民俗風情。
《西伯利亞理發師》以1885~1905年沙皇俄國時期的社會生活為背景,講述了一個凄婉美麗的浪漫故事,受到俄羅斯各界觀眾的喜愛。該片導演尼.米哈爾科夫拍攝的《太陽灼人》獲1995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謝爾蓋.索洛維約夫(1944~)1968年畢業於莫斯科電影學院導演系。主要作品有:《童年過後一百天》(1973年,獲第2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救生員》(1979年,獲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評委會特別獎)、《溫柔年華》(2001年)以蘇聯解體前後15年的生活為背景,展示主人公的種種際遇。
近年來,俄羅斯私營電影公司發展迅速,私人資本投資於電影業,完全進行商業化運作,投拍了一批新影片。如《羅曼諾夫王朝》(1997年,潘菲羅夫導演)、《小偷》(1997年,巴維爾.朱赫萊導演)、《聾者之國》(1998年,瓦.塔達洛夫斯基導演)、《伏羅希洛夫的槍手》(1999年,斯.加沃羅辛導演)、《寶馬》(2003年,彼.布斯洛夫導演)等。
動作片的數量在增加。《兄弟》(2000年)的主人公達尼拉從部隊復員後來到聖彼得堡投奔自己的朋友──職業殺手,故事在俄美兩國展開,以當代為背景。這是俄羅斯第一部完全按照動作片模式拍攝的電影。
阿.羅果什金從1995年到2000年這五年中,連續拍了三部以俄羅斯民俗為背景的喜劇片──《民族狩獵的特點》(1995年)、《民族捕魚的特點》(1998年)、《冬日民族狩獵的特徵》(2000年)。
2003年,俄羅斯年輕導演安德烈.茲維亞金采夫的導演處女作《回歸》奪得第60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回歸》描寫的是一對兄弟如何面對10年未曾謀面的父親突然歸來的故事。這部影片的獲獎對俄羅斯電影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因為這是40年來俄羅斯電影首次獲此殊榮。此前,安德列.塔爾科夫斯基《伊萬的童年》和尼.米哈爾科夫的《庫倫》分別於1962年和1991年贏得威尼斯電影節大獎。
近年來,戰爭題材的影片不僅把鏡頭對准50年前的那場大戰,譬如阿.羅果什金的《布穀鳥》(2002年)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背景,展示了戰爭給人們帶來的苦難,影片中的三個主人公語言不通,最後卻能相互理解。 故事片《哨卡》(1998年,阿.羅果什金導演)、《戰爭》(2002年,阿.巴蘭巴諾夫導演)以最近的車臣戰爭為背景,直接反映了內戰給人民生活帶來的不幸。
歷史題材的《小牛犢》(2001年,亞.索庫洛夫導演)描述列寧逝世前一年的生活,對列寧的形象進行了全新的詮釋。
故事片《寡頭》(2002年,巴.魯金導演)反映俄羅斯近20年暴富起來的人及其為此付出的高昂代價。
總體而言,近年來隨著經濟情況的改善,俄羅斯電影的數量與質量在不斷提高,電影業正在逐步走出困境。
Ⅷ 2022年春節有什麼電影上映 2022年春節上映的電影有哪些
1、《狙擊手》
導演:張藝謀
上映時間:2022年大年初一
主演:陳永勝、章宇、張譯等
電影《狙擊手》作為張藝謀導演首部進軍春節檔的影片,以抗美援朝戰爭中鮮為人知卻意義重大的「冷槍冷炮運動」為背景,講述了中國志願軍在敵我軍備力量懸殊的境地下,與美軍精英狙擊小隊展開殊死較量的故事。
2、《奇跡》
導演:文牧野
上映時間:2022年大年初一
主演:易烊千璽
該片講述了一段發生在南方深圳熱土,逆轉人生的拼搏傳奇故事
3、《四海》
導演:韓寒
上映時間:2022年大年初一
主演:劉昊然、劉浩存、沈騰、尹正等
講述的是喜歡摩托車特技的少年吳仁耀與他多年未見的父親吳仁騰相逢,這時一個女孩和她哥哥的車隊偶遇了他們,以此來展開的故事。
4、《這個殺手不太冷靜》
導演:邢文雄
上映時間:2022年大年初一
主演:馬麗、魏翔
主要講述了為成功為了實現自己畢生的夢想,從而飾演了一次男主角,卻意外闖入了一個騙局,由此來展開的一個故事。
5、《超能一家人》
導演:宋陽
主演:艾倫、沈騰等
改編自2016年的俄羅斯電影《超能力家庭》,講述的是離家出走的鄭前回老家參加爺爺葬禮,卻意外發現一家人只要在一起就能擁有超能力的故事。
6、《我心飛揚》
導演:王放放
上映時間:2022年大年初一
主演:孟美岐、夏雨等
影片講述了中國短道速滑運動員為了自身的冰雪夢想與國家榮譽,歷經低谷、堅持不懈,最終在賽場上問鼎冠軍的故事。
7、《櫻桃小丸子奇幻筆記》
導演:薛曉路
監修:日本原著團隊櫻製片股份有限公司
8、《唐刀記》
導演:蕭飛
上映時間:2022年大年初一
主演:任達華、姜皓文、賈冰、克拉拉等
此前電影原名《綿里藏刀》,該片不同於以往將玄幻作為主要表現形式的武俠片影視作品,而是以「剛中帶柔」作為電影的主基調,聚焦於真實的動作戲,還原唐代冷兵器的真實歷史,因此更名《唐刀記》。
影片以唐朝玄宗末年為時代背景,講述了獨孤被一個刀法高超的武林高手收養,長大後的獨孤成了一個嫉惡如仇的人。他為了替花蕾報仇,和花蕾一起經歷了層層險阻除掉了刺客組織首領厲換天。在此期間經歷的磨難和生死的洗禮讓他找到了真正的自我……
9、《戲如人生》
導演:德柏、孟令清
上映時間:2022年大年初一
主演:王智、王寧
影片講述一名都市女白領深陷外貌焦慮的故事。本片採取雙導演的拍攝模式,劇本打磨用了四年時間之久,女性題材也是該戲的最大賣點之一。
10、《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筐出未來》
導演:黃偉明
主演:祖晴、張琳、鄧玉婷
該片延續劇集《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筐出勝利》,講述了羊狼聯合守護者隊首次參戰籃球頂級賽事都市杯的故事。
11、《我是霸王龍》
導演:尚銘、思琳
主演:依諾、林浪、溫池禹
影片主角「霸王龍」是白堊紀時代大陸上絕對的霸主,該片利用最先進的影像技術,依託最精專的CG視覺特效,採用了大量電腦特效,向觀眾呈現6700萬年前一代地球霸主「霸王龍」的生存角逐,同時逼真地再現了那個遍地恐龍、烏雲密布的天空、霧氣昭昭的湖澤、危機四伏的密林、野性蒼涼的大陸。該片將成為中國首部最逼真霸王龍題材動畫大電影。
Ⅸ 求一電影名,好像是俄羅斯每一年都要放的一部電影,都已經有幾十年了,
《命運的捉弄》(Ирония судьбы, или С лёгким паром)。拍攝於1975年,三十多年來常播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