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電影 » 國產電影對於國際市場的影響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國產電影對於國際市場的影響

發布時間: 2022-02-13 22:05:25

『壹』 中國電影的國際影響力如何

國產電影,曾經很輝煌,現在么,因為市場環境不好,因為審查制度問題,所以真的很難出佳作。

舉兩個有國際影響力的電影。。

大鬧天宮(如果動畫電影也算電影的話),可以說是直接啟蒙了日本的動畫產業。
影片公映後,在國際上產生巨大轟動,回響非凡,並先後榮獲: ①1963年中國第二屆電影百花獎 ②1962年捷克斯洛伐克第13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短片特別獎 ③第十三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短片特別獎 ④1978年第二十二屆倫敦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⑤1980年第二次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評獎委員會一等獎 ⑥1982年厄瓜多第五屆基多國際兒童電影節三等獎 ⑦葡萄牙第十二屆菲格臘達福茲國際電影節評委獎

卧虎藏龍
2001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等四項獎,其他的小獎項就太多了,不一一例舉。

其他的電影,還真挺難舉出例子來。。霸王別姬,大紅燈籠高高掛,,還有王家衛的幾部也勉勉強強吧。

『貳』 中國電影在世界有影響嗎

你對中國電影在國際上影響力不清楚的原因是,除了一些功夫片,比如卧虎藏龍。在外國很有影響力的電影,在中國都沒有什麼名氣。
主要以低成本電影和非商業片為主(因為這些電影本身就都指著國外電影節拿錢,或者根本不在內地展映。)
比如賈樟柯導演的《三峽好人》(63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2007年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影展最佳影片獎,第28屆南非德班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2007年香港國際電影節「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獎,2007年挪威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
以及侯孝賢導演的《童年往事》(第二十二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獎,第三十七屆西柏林電影節國際影評人獎,及鹿特丹電影節、夏威夷電影節、亞太影展作品獎)
是因為呀,這些電影,和一些大片相比,很難上檯面,也就是上院線。一個是因為審查;還有一個是因為本身劇情並不商業,很難吸引觀眾;還有就是咱們大片導演的打壓,比如我這個片子好不容易要到了全國100塊屏幕,一個大片出來,人家要1000塊屏幕,要最佳時段播放,就給你壓下去了,而上院線就意味著要製作拷貝,而拷貝的成本是僅僅幾天的放映收不回成本的。所以一些有深度的電影,在電影院是看不到的。

下面來說一下外國流行的咱們國家的商業片。
舉個例子《赤壁》吧。
我看的時候覺得這是什嗎玩意。後來想一想,其實這東西拍出來,本身就不是給咱們中國人看的。因為它的沒有劇情,沒有邏輯,只有打鬥和一些所謂的中國元素,但它在美國是受歡迎的,它在前期拉投資的時候就會和投錢的人說,你看我在中國內地市場收回多少多少錢,但我在北美能收回比中國多好幾倍的錢,然後在亞洲市場又能收回多少多少錢。所以投資決定劇情,北美票房高,那我就往美國電影上寫,往美國文化上靠。 說難聽點,《赤壁》就是一個披著中國殼子的美國大片。

哎。一提到中國電影這個問題,就有一點無奈。

『叄』 中國目前的電影水平是否能走向國際市場

在效果,特別是電腦特效上和國際市場水平還是有一定差距,只能在劇情方面努力。總的來說,現在中國電影只能算踏入國際,但還是需要努力。

『肆』 歐美電影對中國電影市場的影響

這次增加進口影片數量可謂在影視界最震動的事情了,對中國電影市場我感覺有好也有壞。
好在可以刺激和帶動一下中國電影市場,提高中國電影的水準,因為歐美電影大量進入中國市場,那麼會有更多的外來投資者看到這個潛力,瞄準這個時機,會有更多的影視公司和影人來華發展合作,是促進市場的好時機。讓中國影人清醒點,感覺到危機和競爭。.....
壞在文化沖擊,隨著大批歐美電影的進入,國產電影受到排擠,如果國產電影不能適時反擊,那中國電影市場的資金將會跟人半分江山。而中國的傳統文化也會在還沒有很好的發展起來便被人打壓下去了,不再會有人關注了。....

上述兩點是個人的一點愚見。

『伍』 國產電影與國外大片存在哪些差距

國產電影與國外大片的差距:

中國和國外起跑線是不一樣的,縱觀發展史,雖然中國不停地努力縮小差距,但是技術上仍然落後美國一大截。國外大片一般都是採取最好的特效,願意花大量的金錢,但是我們中國就不一樣了,錢到位了才可去做,做得還不一定是最好的。

中國大部分資金都用來投資演員了,國外好萊塢體制是很完善的,票房就是依靠特效來支撐的,不是靠演員。但是中國電影把更多的精力都放在選角上了,這樣差距只會越來越大。

國外劇本有著相當成熟的分工,各種類型都有,劇本也比較精良,雖然現在好萊塢劇本也不怎樣,但至少中規中矩。而我國的限制比較大,劇本大多都是歷史宮斗片或者抗日戰爭片,類型比較少。由於我國沒有成熟的編劇體系,所有經常出現爛劇本,完全不把觀眾當回事,只想走走流量。

好萊塢有著成熟完善的道具製作組,比如《指環王》里的部分場景都是道具製作出來的,效果逼真。以及《權力的游戲》中,角色路人的服裝都是專門製作,符合實際。而我國這方面真的是完全空白,目前還沒有完整的道具組,服裝上面也都是光鮮亮麗,完全不符合實際,容易讓人看了出戲。

『陸』 大家是怎麼看待電影國際市場的

近年來,韓國電影能夠迅速崛起,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韓國電影不炫技,不浮躁,只是老老實實地、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把一個簡單的故事講得精彩,講得完美。看完《國際市場》,感覺又被韓國電影抽打了一次,不是因為韓國電影接連涌現了一部部高質量的作品,而是為韓國電影人的擔當所折服,為韓國電影人的勇氣所驚嘆。當他們用《太極旗飄揚》反思戰爭災難時,我們在做什麼;當他們用《熔爐》審視兒童保護時,我們在做什麼;當他們用《恐怖直播》控訴政府失位時,我們在做什麼;當他們用《辯護人》痛斥專制獨裁時,我們在做什麼。也許我們並沒有閑著,我們在忙著拉黑禁片,在忙著給武媚娘剪胸,在《小時代》中陶醉。作為一部展現小人物史詩的《國際市場》,影片確實不負「韓國版《阿甘正傳》」的美譽。影片以德秀為主角,講述了其經歷朝鮮戰爭、赴德挖煤、越南戰爭、尋找親人等一系列事件,展現了一個小人物在大時代下的奮斗,以及在歷史洪流中不屈不撓的抗爭。這次《國際市場》避開了韓國電影苦大仇深的主題,而是以一個小人物為切入點,以一個普通的家庭為中心,給我們重現了那波瀾壯闊的歷史年代。德秀作為家中長子,沒有辜負父親的臨別囑托。「忍耐是苦的,但那果實是甜的」,德秀用忍耐的一生體現了一個男人的擔當。影片雖然仍有韓國電影刻意煽情的痕跡,不過其中的真情流露確是這部電影最珍貴的部分,不管是與達九的友情,與英子的愛情,還是與妹妹的親情,都成了這部電影最感動人心的力量。正是因為這些元素的存在,才使得這部包容五十餘年時光的電影顯得充沛而有感情,不致於淪落到記流水賬的窠臼之中。

『柒』 急!!! 全球化背景 機遇挑戰並存 國產電影優勢和劣勢

華語電影:尚未成功

優勢:不言而喻的本土優勢,在題材、語言、文化上不存在任何障礙,明星偶像資源更是華語電影的法寶。

劣勢:商業電影基礎較差,缺乏基本的類型片體系與商業運做經驗,投入產出令投資人望而卻步。

所謂華語電影的范疇,一般包括內地以及香港、台灣地區製作的所有影片,由於台灣地區電影工業的連年衰退,幾乎在近年內不可能在商業電影上有較大突破,與我們話題中的「大片」更是無法重合,在這里就不做過多討論了。

在「引進大片」進入中國的十年間,內地的「國產大片」也一直探索自己的道路,如何利用本土優勢占據市場成為很多電影人面臨的課題。其中成功的典範應該屬於馮小剛與張藝謀,馮小剛以語言文化為特質的喜劇成功開辟了中國電影市場的首個特定檔期———賀歲檔,張藝謀以高投資打造的武俠電影《英雄》、《十面埋伏》在票房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也有一些不大成功的例子,比如張健亞對災難驚險片的幾次嘗試。如果以全局的眼光來看,所謂「國產大片」的中國商業電影還只停留在單個創作者的點上,未能形成一個成熟的商業電影創作體系,其最突出的表現莫過於缺乏類型電影觀念,甚至連電影編劇等專職人員在整個工業體系中都相當稀有。即便張藝謀的《英雄》能夠在美國本土獲得票房冠軍,也只能是中國商業電影的一個空中樓閣,其基礎的欠缺是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

近年來,香港電影的衰退日益明顯,除了其本地市場的萎縮,像內地及東南亞地區的情況也同樣不容樂觀。一向以高效和低成本見長的香港電影,也在尋求自己新的路線。以劉偉強為代表的新一代電影人一直在嘗試以高投資、全明星陣容的精良製作,最終以《無間道》系列形成香港電影的新話題。盡管《無間道》能夠創下一連串的票房紀錄,卻無法解決香港電影的所有問題,類型單一、製作老套還是香港影片的頑症。盡管內地提供了一些政策上的保護,近兩年的香港電影在中國內地電影市場反應並不能令人滿意。

可以相信的是,今後的幾年依舊是華語商業電影的摸索階段,如果不解決一些基礎問題,情況也不會有較大改觀。

法國歐洲:前途未卜

優勢:法國電影具有良好的口碑,也在商業化運做的過程中創下了幾個優秀品牌。

劣勢:法國商業電影與好萊塢作品題材相近,而在細節處理上還有較大差距。

無論是當年作者電影創作還是今天面對市場的商業電影製作,歐洲電影的核心始終在法國。今天,以呂克.貝松、讓-皮埃爾.熱內等導演為代表的一批法國電影人,也在就本土大片進行著各自的創作。在經歷過上世紀90年代創作高峰期後,呂克.貝松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法國商業電影的監制工作上,在他的統籌設計下,創建了一個相對豐富的類型電影模式,比如《的士速遞》系列這樣的賽車片、《暗流》系列的驚悚懸疑片還有針對亞洲市場的《綠芥刑警》等等。呂克.貝松所參與的影片,都具備與好萊塢影片類似的特點,比如簡單的情節、刺激的場面等等。這既是法國商業片取得成功的原因,也是它們有所欠缺的方面,一部法國式的好萊塢製作遠沒有真正的好萊塢作品具備競爭力。

對中國院線而言,引進的歐洲電影主要來自法國。僅就今年而言,就有《鬱金香芳芳》、《車神》、《暗流2》、《放牛班的春天》等多部影片公映,但效果並不理想,主要原因就在於作品本身缺乏競爭力,且引進周期過長使音像產品影響上座率。

對中國電影觀眾而言,盡管亞洲電影具有文化相通的先天優勢,卻沒有當初對待好萊塢引進大片的熱情。其原因顯而易見,一是國內院線引進數量非常有限,二是這些影片從內容和視聽效果上的確還不具備同好萊塢作品的可比性。

數字

「今年大片在全國票房所佔比例與往年相比有所下降,到目前為止,2004年全國票房接近12億,其中進口片只佔5億,和幾年前進口片一統天下的狀況相比有很大區別。有觀眾反映「大片不大了」,這其中有幾個原因:首先,國產片的質量在提高,進口片從引進10部到引進20部,質量參差不齊;第二,觀眾的欣賞水平在提高;第三,盜版猖獗,國內打擊盜版機制不完善。

聲音

我們覺得,進口片給了國產片滋養,現在國產片開始掉過頭來對付進口片了。

首先,在宣傳上國產片不受任何限制,而國家規定,進口大片是不能在電視上做商業廣告的,這就失去了一個重要的傳播陣地。其次,從去年的《十面埋伏》開始,電影的黃金檔期都留給了國產片,暑期檔、十一、元旦、春節,進口片失去了很多陣地。造成的結果就是,進口片也扎堆,多片交叉放映,很多好片子沒有演透就被迫下線了

『捌』 華語電影靠什麼在海外立足

越來越多的中國電影走出國門,中國電影的國際影響力日益擴大。對此,在加拿大生活了近20年的王先生非常感動:幾乎每部電影都在海外華人中引起了巨大反響。國產電影對我們這些華僑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看到中國人的面孔和熟悉的生活場景就像回家一樣。特別是當我們聽到身邊的外國朋友說‘中國電影很棒’時,自豪感是無法形容的。”

『玖』 如何評價電影《國際市場》

從去年開始就期待這部號稱韓版阿甘的電影,雖然顯得有些流水賬和刻意煽情,但依舊感動了我。韓國影壇,每年年底如約而至的重磅催淚彈。取自導演父親名字的男主尹德秀作為一個普通人,縱有抱負理想卻沒有為自己真正地活過,為了家人和對父親的承諾犧牲了一生,拼搏了一生。小人物帶領我們展開歷史大時代的圖卷,隨著德秀的腳步,我們幾乎看到了韓國的半部近代史。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史稱625事件,其實戰爭並非這一天正式爆發,這么稱呼只是為了規避各種歷史問題。
8月中旬,朝鮮人民軍將韓軍驅至釜山一隅,攻佔了韓國90%的土地,這就接上了電影開始的興南大撤退。
9月15日,以美軍為主的聯合國軍在仁川登陸,開始大規模反攻。
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應朝鮮請求赴朝,與朝鮮並肩作戰,經過歷次戰役最終將戰線穩定在38線一帶,我們稱作抗美援朝戰爭。
12月13日,德秀一家在碼頭登上美軍戰艦,其父親和妹妹失蹤。
1951年初,德秀一家來到了釜山的國際市場投奔開店的姑姑,並在此度過了其勞累的一生。
1953年7月27日,簽署《朝鮮停戰協議》,朝韓雙方正式停戰。此時,德秀和逗比基友達九正在大街上擦皮鞋,補貼家用。
其後的十年間,德秀一直在碼頭當搬運工,扛起了撫養家庭的重任。1963-1977,韓國興起礦工護士赴德潮,緩解韓國的失業難題和賺取大量外匯,為韓國經濟的崛起付出了大量的血與淚。
1964年,德秀為了考上首爾大學弟弟的學費而陪著達九奔赴德國挖煤,在那裡展開了一段幸福的初戀喜劇,結識了護士英子。
1966年,瓦斯爆炸引發礦難,德秀的達九九死一生,渡過難關。12月21日,第一批赴德礦工回國。
1967年3月,英子回國找德秀,奉子成婚。
1973年秋,德秀通過自身的努力拿到了海洋大學的錄取通知書,離自己當船長的夢想近了一步。但為了妹妹的嫁妝和買下姑姑過世後留下的花粉之家小店,德秀不顧母親和妻子的反對拉著達九遠赴越南戰場做工人,又是大難不死。
1975年4月30日,越戰結束。德秀跛著腳和達九回到了韓國,妹妹結婚。其間他們買下了姑姑的小店,一直經營至今。
1983年夏,首爾認親活動,重磅推淚彈,兄妹相認,淚如雨下。
首尾呼應,德秀放下了一生的執念,放棄了用來等父親的花粉之家,從而和家人幸福地生活下去,並繼續見證韓國的歷史。
自古受中國儒家影響的韓國也對家國觀念尤為看重,長兄如父,德秀瘦弱的肩膀扛起了一家的重擔。承載了太多歷史的釜山上空飄著的那一紙錄取通知書和飛著的那一隻蝴蝶在無聲地訴說著什麼。
秉承著韓國電影的慣性,又是笑中含淚,哭中帶笑。或許因為是歷史和文化都跟我們休戚相關的韓國,我們更能感同身受。歷史中總有驚人的相似,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國家的繁榮昌盛總會犧牲幾代人的幸福。希望真的能像電影中說的那樣:「忍耐是苦的,但那果實是甜的。」

『拾』 國產電影影響力越來越大,我們該怎樣讓其走出國門

國產電影影響力越來越大,這一點大家應該是有目共睹,但是,更多的還是在國內的影響力,如果想要走出國門,那麼最好在三個方面努力,第一點就是電影本身的質量,第二點,加大中國電影在國外的宣傳力度,第三點,把特定的想要對外輸出,提高影響力的中國電影的內容形式多點國外元素。

最後我們來說一說第三點,不能只拍中國人看的懂的電影,如果想要加大中國電影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像國內有的只能是中國人自己能看的懂的梗就要減少輸出,必須將某些計劃輸出的電影的形式和內容上面,稍微加入一些國外的元素,也並不是說崇洋媚外,只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我們想要增強中國電影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一開始就必須讓別人接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