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巨制 » 3d電影發明時間表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3d電影發明時間表

發布時間: 2022-05-24 17:07:04

⑴ 最早3d電影叫什麼名字

其實第一部3D電影不是《阿凡達》,因為《阿凡達》是很多人接觸到的第一部3D電影,所以人們想當然的認為這是世界上第一部3D電影,實際上在《阿凡達》之前就已經有多部3D電影,最早要追溯到1922年。
根據《外灘畫報》報道,關於3D電影的最早嘗試,可追溯至19世紀末電影發明之初。當時,英國電影先驅者威廉·弗萊斯·格林研製出世界上第一套放映與觀看3D電影的設備。直到1922年9月27日,世界上第一部膠片3D黑白電影《愛情的力量》在洛杉磯大使飯店公映,這也是3D電影的第一次商業化運用。但是遺憾的是,隨著二戰的爆發,3D電影並沒有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第一部3D電影是什麼 第一部3D電影是阿凡達嗎
隨著二戰結束後,電視迎來了快速發展時機,為應對電視普及帶來的沖擊,好萊塢開始大量拍攝寬銀幕史詩片,這也為3D電影贏得了短暫的黃金期。1952年,世界上第一部彩色3D電影《非洲歷險記》上映,海報上的宣傳語「獅子坐在你腿上,女郎躺在你懷里!」讓影片票房大賣。哥倫比亞、華納、迪士尼、環球和二十世紀福克斯等公司見狀紛紛加入這股3D潮流。
進入了20世紀六七十年代,以驚悚、恐怖和情色構成了3D電影的這也招致了外界的批評和質疑,3D電影發展史上的第一次泡沫期由此產生,3D技術的發展遇到瓶頸,一度被人短暫遺忘

⑵ 中國最早的3D電影是那一年

1962年,《魔術師的奇遇》。是新中國第一部立體電影。

主要故事情節為:被反動派逼出國外的魔術師陸幻奇回到上海,尋找失散二十多年的兒子阿毛和老友王小六。他不知道阿毛已改名為張志誠,在公共汽車上做了售票員,王小六也早已不耍猴現已當上了動物園的主任。

在尋找過程中祖國的種種新氣象給了他深刻的感受。老魔術師萬萬沒有想到他不僅找到了兒子而且找到孫子,陸幻奇決定不再離開祖國了;本片是第一部彩色立體寬銀幕影片。

(2)3d電影發明時間表擴展閱讀

主要創作人員:

1、桑弧

四十年代初,在老一輩電影導演朱石麟幫助和指點下,開始電影編導和創作。五十多年來,編劇、導演了三十多部影片:其中《梁山伯與祝英台》在1957年獲文化部優秀影片金獎、1954年第八屆卡羅維伐利國際電影節音樂片獎和1955年第9屆愛丁堡國際電影節映主獎。

《祝福》獲1957年第十屆卡羅維發利電影節特別獎和1958年墨西哥國際電影節銀帽獎;擔任編劇的水墨動畫片《鹿鈴》獲1983年金雞獎、最佳美術片獎和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最終動畫片獎;《她倆和他倆》、《郵緣》獲文化部1979年和1984年優秀影片獎。

2、陳強

1936年在太原並州中學讀書時參加業余劇團。1937年隨戰地總動員會宣傳團在晉西北演出。1938年至延安,入魯迅藝術學院戲劇系學習。1939年畢業後任華北聯合大學文工團演員。1942年主演喜劇《二大伯》受到歡迎。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44年任魯迅藝術學院文工團演員,1945年因在歌劇《白毛女》中飾演惡霸地主黃世仁而知名。1947年任東北電影製片廠演員。後在《留下他打老蔣》、《橋》等影片中飾演角色。1953年任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1955年入北京電影學校表演專修班學習。

1961年在影片《紅色娘子軍》中飾演地主南霸天,於1962年獲第一屆電影百花獎最佳男配角獎,1964年獲印度尼西亞第三屆亞非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不僅擅演反派角色,還參加拍攝多部喜劇片。如《三年早知道》、《父與子》、《瞧這一家子》等。

⑶ 最早的3D電影是什麼時候出的

1953年5月24日立體電影首次出現
眼睛肯定是同時產生
中國可能只有部分性的3d電影,非常少

⑷ 立體電影的發展歷史

1839年,英國科學家查理·惠斯頓爵士根據「人類兩隻眼睛成像不同」的現象發明了一種立體眼鏡,讓人們的左眼和右眼在看同樣圖像時產生不同效果,這就是今天3D眼鏡的原理。
1922年,世界上第一部3D電影是《愛情的力量》,遺憾的是,影片很早之前就已經遺失了。早期的3D電影都是以展示立體效果為主,片中常以指向觀眾的槍、扔向觀眾的物體為噱頭。
1936年利用雙鏡頭攝影機和偏振片可以造出具有立體效果的影片,但此技術具有不少限制。之後從RealD三維等技術發展、阿凡達等電影流行之後,立體影片才進一步被廣泛推廣。

有一名澳大利亞導演宣稱,1936年納粹德國時期已經成功拍攝兩部三維電影。
1952年,講述非洲探險的《非洲歷險記》被認定為是史上第一部真正的3D長片。該片的口號是「獅子在你腿上,愛人在你懷里」。盡管《生活》雜志在當時稱該片「廉價、荒謬」,但觀眾們仍然熱情地擠進電影院去體驗片中的「自然視角」。
3D片在上世紀五十年代進入了黃金時期。
1954年,當時世界上最偉大的導演們,絕大多數都對3D電影低眼相看,認為那隻不過是在玩魔術而已,根本不是藝術。然而,希區柯克不這么想,他在1954年拍攝了3D版的《電話謀殺案》,成為了當時3D片中為數不多的精品。
1954年03月05日 ,環球公司推出最有名的3D恐怖片《黑湖妖譚》,該片也是至今為止惟一一部有續集的3D電影。新版《黑湖妖譚》計劃在2011年上映。
1962年,我國的天馬電影製片廠拍攝了國內第一部3D立體電影《魔術師的奇遇》,桑弧導演,陳強主演。後來又陸續出現了《歡歡笑笑》《快樂的動物園》《靚女阿萍》《俠女十三妹》等。
1982年,迪士尼拍攝了短片《魔法之旅》,雖然這部短片只有16分鍾,但通過CGI與真人表演的混合,打造出了在當時令人驚訝的3D效果。
1982年,《13號星期五》第三部上映,本片令80年代的3D電影慢慢復甦。
1983年,3D版的《大白鯊第三集》轟動一時,放映首周就賺得1300萬美元的票房。但因為電影本身水準低下,3D效果也無過人之處,很快就讓觀眾失去了興趣。
1985年,《魔晶戰士》成為世界首部3D動畫長片。
2004年,第一部IMAX 3D長片《極地特快》誕生。該片在2000塊普通2D銀幕上放映,3D IMAX銀幕只有75塊。然而就是這75塊3D IMAX銀幕,獲得的票房佔全片總票房的百分之三十。3D+IMAX的「超強組合」,讓發行方看到了巨大的商業潛力。
2005年,迪士尼的動畫片《雞仔總動員》採用了新型投影技術放映,消除了以往看3D電影時容易產生的眼睛疲勞。
2008年,《U2 3D演唱會》是第一部完全用3D攝影機拍攝的真人影片,這個音樂紀錄片堪稱先鋒。
2009年,環球的動畫片《鬼媽媽》是第一部採用停格動畫形式的3D電影。2009年,《阿凡達》成為有史以來製作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3D電影。阿凡達(Avatar)是一部科幻電影,由著名導演詹姆斯·卡梅隆執導,二十世紀福克斯出品。該影片預算超過5億美元,成為電影史上預算最高的電影。
大衛·斯萊德(David Slade)執導的《暮光之城3:月食》已於2010年6月30日上映。影片採用3D IMAX技術 。
《暮光之城3:月食》的故事繼續圍繞女主角與吸血鬼愛人以及狼人之間展開,在狼人角色淡出之後,她還將面臨新的吸血鬼軍團的挑釁。據悉,隨著《暮光之城》的人氣爆炸,系列電影的投資規模亦越來越大,特效水準也將大幅度提高。
3D電影在國內大范圍上映實際始於2008年的《地心歷險記》。近在咫尺的細微生物、呼嘯而過的珍奇異獸、過山車般身臨其境的美妙感覺……100元的高昂票價和前所未有的視覺沖擊力,讓該片在有限的80塊3D銀幕放映27周,票房達6700萬元,平均每塊銀幕票房80萬元。以票房3.2億元的《赤壁》(上)為例,它在3600塊銀幕放映合每塊銀幕票房8萬多元。比較兩部影片,3D電影平均銀幕票房數是普通影片的10倍!「賣一部電影的票房就收回了放映設備的投入」,堪稱奇跡。
國內3D熱潮
一系列引進的3D大片掀起了3D熱潮,國內眾多院線紛紛擴建、更新放映設備,力推3D電影。08年中國的3D銀幕數量還只有86塊,一部《地心歷險記》6700萬的票房極大的刺激了各院線老闆的胃口,紛紛上馬升級3D銀幕和設備,到暑期《冰河世紀3》上映之時,中國的3D銀幕數量已經迅速發展到350塊。《阿凡達》上映之時,中國的3D銀幕數量已突破600塊,成為緊隨美國之後的全球第二大3D電影市場。中國3D銀幕數量2010年的目標是1300,這個目標已經實現。
短短一年半時間,3D銀幕數翻了近五番,而且這一增速還在持續。一種是放映機成本較低,投入幾十萬,但科技含量在眼鏡上,因此一副立體眼鏡的成本就達到了700元(如今更新換代,不少影城已經不需押金了);另一種方式,則是眼鏡只有20到30元,但設備成本高達幾百萬。只要有數字銀幕,在此基礎上花20多萬元添加設備就能放映3D電影,成本不算高,復制起來非常容易。因此絕大部分影城都採用前者設備放映DDD電影。
中國3D電影市場一不留神成為全球第二,成長速度可謂一日千里。同時,一批優秀的影視、動畫工作者也投入到了3D電影的製作。開創了國產3D電影的先河。隨後。只可惜國產3D電影還不成熟,一方面技術上不能真正與好萊塢3D效果抗衡,另一方面急功近利的創作不倫不類,這三部電影進入市場也是幾乎石牛入海。
業內傳言「未來兩年,市場上國產3D電影會出現「扎堆」之勢。2010年2月初上映的3D動畫《超蛙戰士之初露鋒芒》,正在製作中的3D真人版《驚魂平安夜》、《唐吉訶德》、《胡桃夾子》和3D動畫《搖滾藏獒》、《天書奇譚》、《古蜀傳奇》、《齊天大聖鬧天宮》、《豬八戒招親》等將與勢頭更加兇猛的進口3D大片形成直接競爭。 但狀態來看,和《齊天大聖前傳》、《麋鹿王》、《樂火男孩》相似,這些影片都貌似為了搶3D熱潮,分食3D技術帶來的巨額效益,誠意難說。
2010年4D影院是在3D立體電影的基礎上加環境特效模擬模擬而組成的新型影視產品。所謂4D電影,也叫四維電影;即三維的立體電影和周圍環境模擬組成四維空間。將震動、吹風、噴水、煙霧、氣泡、氣味、布景,人物表演等特技效果引入3D電影(即立體電影)中。形成一種獨特的表演形式,這是當今流行的4D電影。
人民日報海外版2010年7月17日報道,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中國3D立體銀幕數量已經超過1000塊,數量約佔全球的1/7,僅次於美國位居世界第二位。
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康健民表示,隨著電影《阿凡達》風靡全球,3D影視已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同時也極大地推動了國內影院建設。國內3D銀幕數量僅用了2年時間就從80餘塊猛增到1000多塊。

⑸ 3D電影的由來

最早的立體電影:19 世紀末,英國威廉姆·弗萊斯·格林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套放映和觀看3D
的裝置,他在銀幕上同時放映兩個畫面,觀眾通過佩戴眼鏡獲得立體感。
最早正式的立體電影:1936 年米高梅公司根據紅綠濾色透鏡原理拍攝的《Audioscopiks》系列,給
觀眾派發了紅綠眼鏡,效果在當時機器震撼,該片還獲得了當年奧斯卡最佳
短片獎的提名。
後來:1962 年天馬電影廠投資拍攝,著名喜劇演員陳強主演的《魔術師的奇遇》是
國內第一部3D 電影。只是3D 電影雖然有著多年歷史,卻一直未成成為受關
注的主流。
結果:直至2009 年一部全球狂卷26 億票房的美國3D 大片《阿凡達》的出現,震撼
世人的同時也在全球掀起了一股3D 狂潮。

⑹ 中國的3D電影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2010年,阿甘導演「大作」《魔俠傳之唐吉可德》
《魔俠傳之唐吉可德》是2010年8月上映的國語電影,導演阿甘。是中國也是亞洲的首部全片3D立體電影,由阿甘執導,郭濤主演,
於英國完成後期製作工作。脫胎於西班牙作家作家米蓋爾·塞萬提斯的代表作《唐吉可德》
票房約3000萬,製作成本7000萬。評價基本上是負面,劇情爛到極點,從頭到尾不知所雲,看不出導演想說點什麼,如果你只是想看熱鬧、看場面,對不起,你也會失望,技術成不成熟倒在其次,感覺攝制人員根本還沒搞懂3D的概念,壓根不會表現畫面,只能說是一個3D電影的嘗試吧。唯一值得一提的是演員表演黑賣力,只是從全局來看,賣力也成了吃力。

《龍門飛甲》
徐克導演2010年作品
《龍門飛甲》是中國第一部用3d技術拍攝的imax3d電影,徐克導演2010年拍攝的作品,是《新龍門客棧》的續集,是中國大陸繼香港後大中華區的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3D武俠電影。影片投資3500萬美金,是導演徐克與動作巨星李連傑繼《黃飛鴻》系列之後再度合作的電影作品,並匯聚周迅、陳坤、李宇春、桂綸鎂及范曉萱等實力影星傾情加盟。出品方博納影業集團已與IMAX公司正式簽約,《龍門飛甲》也成為了繼粵語後華語電影史上第一部獲得官方認證的IMAX 3D電影。該片於2011年12月15日上映。徐克坦言,其實3D的計劃原本應在《狄仁傑之通天帝國》中實現的,但當時的技術並沒有完全成熟。《龍門飛甲》如果只是作為普通效果來看沒什麼出彩的,要到影院里去體驗imax3d的震撼效果

附註:
IMAX-3D的立體效果確實強於數字3D,
現在世界上3D技術有很多種,而IMAX-3D採用的是目前公認的最好的3D立體技術,這種3D技術,可以呈現更為立體的效果,但代價就是用來播放的3D設備價格非常昂貴,不是所有電影院都能擁有的,因此導致IMAX-3D的票價居高不下。如果看普通電影,IMAX巨幕可能不劃算,但看3D立體電影,雖然票價仍然很高,但更為逼真的3D立體影像,倒也物有所值

⑺ 三D電影是如何誕生的

1839年,英國科學家查理·惠斯頓爵士根據「人類兩隻眼睛的成像是不同的」發明了一種立體眼鏡,讓人們的左眼和右眼在看同樣圖像時產生不同效果,這就是今天3D眼鏡的原理。
1922年,世界上第一部3D電影是《愛情的力量》,遺憾的是,影片很早之前就已經遺失了。早期的3D電影都是以展示立體效果為主,片中常以指向觀眾的槍、扔向觀眾的物體為噱頭。
1951年,環球公司推出最有名的3D恐怖片《黑湖妖譚》,該片也是至今為止惟一一部有續集的3D電影。新版《黑湖妖譚》計劃在2011年上映。
1952年,講述非洲探險的《非洲歷險記》被認定為是史上第一部真正的3D長片。該片的口號是「獅子在你腿上,愛人在你懷里」。盡管《生活》雜志在當時稱該片「廉價、荒謬」,但觀眾們仍然熱情地擠進電影院去體驗片中的「自然視角」。
1953年,《恐怖蠟像館》等一批3D恐怖片應運而生,3D片在上世紀五十年代進入了黃金時期。
1954年,當時世界上最偉大的導演們,絕大多數都對3D電影低眼相看,認為那隻不過是在玩魔術而已,根本不是藝術。然而,希區柯克不這么想,他在1954年拍攝了3D版的《電話謀殺案》,成為了當時3D片中為數不多的精品。
1962年,我國的天馬電影製片廠拍攝了國內第一部3D立體電影《魔術師的奇遇》,桑弧導演,陳強主演。後來又陸續出現了《歡歡笑笑》《快樂的動物園》《靚女阿萍》《俠女十三妹》等。
1982年,迪士尼拍攝了短片《魔法之旅》,雖然這部短片只有16分鍾,但通過CGI與真人表演的混合,打造出了在當時令人驚訝的3D效果。
1982年,《13號星期五》第三部上映,本片令80年代的3D電影慢慢復甦。 1983年,3D版的《大白鯊第三集》轟動一時,放映首周就賺得1300萬美元的票房。但因為電影本身水準低下,3D效果也無過人之處,很快就讓觀眾失去了興趣。
1985年,《魔晶戰士》成為世界首部3D動畫長片。
2004年,第一部IMAX 3D長片《極地特快》誕生。該片在2000塊普通2D銀幕上放映,3D IMAX銀幕只有75塊。然而就是這75塊3D IMAX銀幕,獲得的票房佔全片總票房的百分之三十。3D+IMAX的「超強組合」,讓發行方看到了巨大的商業潛力。
2005年,迪士尼的動畫片《雞仔總動員》採用了新型投影技術放映,消除了以往看3D電影時容易產生的眼睛疲勞。
2008年,《U2 3D演唱會》是第一部完全用3D攝影機拍攝的真人影片,這個音樂紀錄片堪稱先鋒。
2009年,環球的動畫片《鬼媽媽》是第一部採用停格動畫形式的3D電影。 2009年,《阿凡達》成為有史以來製作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3D電影。 2010年,中國內地投資3億開拍首部國內3D電影《白蛇傳說》

⑻ 哪部電影開創3D

第一部3D電影是什麼?絕大部分人都會告訴你——《阿凡達》。但絕非如此。2010年的威尼斯電影節上,「3D電影大獎」的評委會主席、日本著名恐怖片導演清水崇評價道:「《阿凡達》比以往任何一部影片都更能展現3D技術在商業和藝術上的價值。」可見,《阿凡達》並不是3D電影的鼻祖,但它是3D電影漫長進化史的關鍵轉折點。

第一部3D電影

早在19世紀90年代,威廉·弗里斯·格林就已經有了關於3D電影的設想,並發明世界第一套3D電影放映和觀看裝置。但真正的第一部3D電影《The power of love》則是在1922年誕生的,不過並沒有引起強烈反響。3D電影從技術到商業的路,依然漫長而艱辛。一直到1969年,丹尼爾·西姆斯用僅僅10萬美元製作了3D電影《女乘務員》,贏得了高達2700萬美元的利潤,3D電影才引起了各大影業巨頭的注意。

⑼ 3D電影什麼時候開始有的

中國第一部3D電影是哪部

中國第一部3D電影是《定軍山》,在1905年,不過那時候大多數人連電影都沒看過,更不用說3D電影了,所以其實3D電影並不普及。1905年,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在北京的豐泰照相館誕生,著名京劇老生表演藝術家譚鑫培在鏡頭前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幾個片斷。片子隨後被拿到前門大觀樓熙攘的人群中放映,萬人空巷。這是有記載的中國人自己攝制的第一部電影,標志著中國電影的誕生。

1905,適逢譚鑫培60壽辰。北京豐泰照相館老闆任慶泰獲得了拍攝中國人自己的電影的靈感。這一年,離狄克遜發明電影放映機過了16年,離盧米埃爾兄弟在巴黎放映《火車到站》過了10年。

《定軍山》取材於《三國演義》第70和71回,是講三國時期蜀魏用兵的故事。建安廿年,即公元215年,曹操平漢中,並派大將夏侯淵、張郃等留守,駐兵定軍山和天盪山各隘口。劉備趁曹操立足未定,同年率將進兵漢中,老將黃忠打敗了駐守天盪山的張郃後,又奮勇取定軍山,經法正指點,奪得定軍山以西的擋箭牌山的山頭,踞高臨下,直取夏侯淵,夏措手不及,被黃忠腰斬,從而奪得了定軍山。

中國3D電影什麼時候開始的

動作片做為華語電影的主力類型,這么多年來,華影在國際市場也都靠著它搶灘登陸,有遠見的華語電影人知道3D是必經之路,早早謀求著搶佔先機。華語電影人花了50多年的時光,一步一步地在實現著華語3D電影的脫胎換骨。

紅藍立體是最早期最傳統的3D電影技術,1960年代就已經誕生。這種技術,簡單來說就是利用兩部攝影機拍攝,然後再用兩部放映機放映,從不同位置投射紅藍兩色畫面到幕布上形成重迭,再透過紅藍眼鏡觀看就能產生「視差」,從而讓觀眾眼前出現立體效果。

在我國,1960年代就已經出現了利用這種技術拍攝的影片。1962年,由天馬電影製片廠拍攝、桑弧導演、陳強主演的《魔術師的奇遇》,算是國內第一部3D立體電影。將3D電影技術運用到武打片拍攝,是由台灣電影人首創。

在1970年代末,因功夫片題材抄襲成風,已逐現衰落跡象。為了挽留日益減少的觀眾,台灣富華影業公司嘗試用紅藍技術拍攝立體武打片,先後推出了由導演張美君執導的3D立體功夫片《千刀萬里追》及《十三女尼》。

這兩部立體電影雖好看,但看著看著觀眾總會有暈眩嘔心的感覺,這便是當時3D技術最大缺陷之一:紅藍立體最早大都用於黑白電影畫面。比如《魔術師的奇遇》就是,對畫面品質沒什麼影響,然而用在彩色電影畫面,便有了色彩不清晰、不自然的問題,加之兩色影像迭合很不穩定,很容易會讓觀眾適應不良。

雖然觀眾會感覺不舒服,但效果新奇刺激,還是具有相當高的吸引力。事後也證明,3D立體技術確實適合拍功夫片,因為其中的動作、兵器的出現頻率很高,「劍指觀眾」、「萬箭穿心」的立體效果讓銀幕外的觀眾避閃不及,震撼無比。

立體武打片在台灣成功後,也相繼在日本及香港上映,轟動一時,當年還參加法國戛納影展會外市場展覽,獲得影展大會金箭獎等五項榮譽。可惜的是,在一次視察外景場地時,兩部影片的製片人被直升機螺旋槳擊斃。

當時一部立體電影所用的膠片,至少是普通影片的兩倍。因為投資實在太大,3D立體電影逐漸在影院消失了。

⑽ 中國的第一部3D電影是哪年開始上映

1962年,我國的天馬電影製片廠拍攝了國內第一部3D立體電影《魔術師的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