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巨制 » 新電影三大導演侯孝賢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新電影三大導演侯孝賢

發布時間: 2022-05-24 06:25:42

㈠ 侯孝賢導演作品的藝術風格是什麼

在我看來,侯孝賢像是一位守望者,他就靜靜地站在那,觀察著,不動聲色,等待著緩緩降臨的光和影,人與事,理智與情感,然後依次攤開,展現在世人面前,全景的鋪陳,緩慢的節奏,長鏡頭的大量使用,淡然的畫外之音,穿透力極強的音樂,平民化的題材都是侯孝賢標志性的表達方式,我們觀其作品,往往在不動聲色之間,就已換了世界。

㈡ 如何評價侯孝賢

在侯孝賢身上,我看到了一種非常純粹的敘述方式,這是用另一種方式來看世界,冷眼看生死、這是讓我感到最震驚和感動的,通過他的電影,我更好地看到了我們的世界,看到了我自己。(讓-米歇爾福廷)侯孝賢以其獨特的現實主義視野和審美風格,成為20世紀80年代初台灣新電影浪潮的領軍人物。30年來,他因為《悲傷之城》成為第一位獲得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的中國導演,在台灣電影低谷中,仍然有價值地保持著創作量,近年來,創辦了台北電影節,大力支持金馬獎,激勵和支持電影業繼人之後,他對台灣電影的責任從來沒有放下過。

一位年輕導演在創作暢銷劇本的過程中,轉向了自己獨特的視覺審美和精神感知,在電影創作的成熟期更堅定地「回歸觀眾」。作為當今台灣電影界世界著名的電影領袖之一,年輕導演在堅持自我管理的藝術理念的同時,也受到了「面向觀眾」的鼓勵。在藝術和電影領域,他的作品表現出一種似曾相識、似曾相識、似曾相識、遙相呼應的桃花源藝術風格。

㈢ 侯孝賢的演藝經歷

1981年,侯孝賢拍出第一部長片《就是溜溜的她》,在這部影片中,他大膽運用長鏡頭而造就出的獨特視覺風格,後來成了他的電影的標識。
1982年,侯孝賢執導的《在那河畔青草青》,獲得了第19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導演、最佳影片獎提名 。
1983年與萬仁、曾壯祥聯合執導的《兒子的大玩偶》獲西德曼海姆影展佳作獎,並引領台灣電影新浪潮的開端。 同年,執導的《風櫃來的人》獲1984年法國南特大三洲電影節最佳作品獎 、獲第21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導演、最佳影片獎提名。
1984年創作劇本《油麻菜籽》獲第二十一屆台灣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獎。執導的《冬冬的假期》獲1985年法國南特三大洲電影節最佳作品獎,獲第30屆亞太影展最佳導演獎。
1985年與朱天文合作創作劇本《童年往事》獲第22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獎 。該影片還名列影史百大華語電影第三名。 還憑借該片獲三十七屆西柏林電影節國際影評人獎,及鹿特丹電影節、夏威夷電影節、亞太影展作品獎。
1987年,執導的《戀戀風塵》獲1987法國南特三大洲電影節最佳攝影音樂獎、葡萄牙特利亞國際影展最佳導演獎。同年憑借影片《尼羅河的女兒》獲義大利都靈電影節第五屆國際青年影展影評人特別獎。
1989年,侯孝賢執導拍攝的《悲情城市》以台灣二·二八事件歷史背景,講述一家兄弟四人的遭遇和生活,這部在平穩敘述中悲情之作,首次以華人電影感動威尼斯電影節的評委,獲得華人電影史上第一個重要的國際電影節獎項金獅獎。 該片還斬獲第26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
1993年,執導的影片《戲夢人生》獲戛納電影節評判特別獎。 1995年,憑借《好男好女》獲第48屆嘎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提名,同時,還獲得第3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
1998年,侯孝賢在他的作品《海上花》中放棄了他一貫喜歡的長鏡頭,運用新的拍攝手法和偌大的優美布景。《海上花》這部影片講述了在19世紀末的上海英租界,發生在幾個妓女和幾個男人之間的故事。 該片獲第51屆嘎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提名。
2005年,憑借舒淇、張震主演的愛情片《最好的時光》獲第58屆嘎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提名 、第2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亞洲電影提名 及第42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導演、最佳影片獎提名 。
2007年,侯孝賢在第十八屆東京國際電影節上奪得「黑澤明」獎。該獎項是2006年東京電影節新設獎項,用以頒發給在國際影壇頗具影響力的知名導演。 侯孝賢是第一個獲「黑澤明」獎得華人。同年,在第60屆瑞士洛迦諾國際電影節頒獎儀式上,中國台灣電影導演侯孝賢被授予終身成就獎——榮譽金豹獎。 11月11日,侯孝賢擔任台灣電影文化協會理事長。
2014年,第8屆「亞洲電影大獎」侯孝賢獲終身成就獎 。 同年3月,由侯孝賢監制的抗日題材影片《蘭亭》在中國內地上映。
2015年5月24日,侯孝賢導演電影作品《刺客聶隱娘》獲得戛納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㈣ 侯孝賢的人物評價

在侯孝賢身上,我看到一種很純潔的敘述方式,這是用另外一種眼光來看世界,這是讓我感到最震驚和最受觸動的,通過他的電影,我更好地看到我們這個世界,看到我自己。 (讓-米歇爾·傅東)
憑著獨特的現實視野和美學風格,侯孝賢在上世紀80年代初成為台灣新電影浪潮的主將。三十年來,他因《悲情城市》成為首個捧起威尼斯影展金獅獎的華語導演,在台灣電影低谷,仍難能可貴地保持創作量,近年創辦台北影展、大力支持金馬獎,啟發並扶持影壇後來人,他對台灣電影的責任從未放下。在今年英國《視與聽》雜志的票選結果中,前十佳華語影片里侯孝賢共有三部影片(《悲情城市》、《海上花》、《戲夢人生》)入圍。盡管藝術高下難以憑數字量化,但這一切,也足夠說明侯孝賢在當今華語電影圈的分量和地位。 (南都娛樂周刊)
「侯孝賢基本是個抒情詩人而不是說故事的人,他的電影的特質也在於此,是抒情的,而非敘事和戲劇。吸引侯孝賢走進內容的東西,與其說是事件,不如說是書面的魅力,他傾向於氣氛和個個性,對說故事沒有興趣」。(朱天文)
台灣新電影導演中,侯孝賢是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很深的一位,也具有詩人氣質和人文精神。他的影片將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精神內化為一種自覺的人文關懷和藝術追求,並以詩一般的鏡語體系呈現於觀眾,成為華語乃至世界影壇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人民日報)
一個撰寫暢銷電影劇本的青年導演在電影的求索之路上轉向自我獨特的視覺審美和心靈感悟,在電影製作的成熟期更加堅定地「背向觀眾」。
作為當今台灣電影界聞名海內外的電影領袖人物之一,在執著地經營自我的藝術理念的同時又鼓勵青年導演們「面向觀眾」。
在藝術電影領域,他的作品呈現出來的藝術風格就好像桃花林盡之外的世態百象,既熟悉又陌生,既鄰近又遙遠。 (新浪網)

㈤ 你心目中的侯孝賢電影三佳分別是哪三部

侯孝賢是台灣新電影運動(1982-1987)的代表人物之一,還有楊德昌、曾壯祥、萬仁等。他們的作品有《光陰的故事》、《兒子的大玩偶》《小畢的故事》《油麻菜籽》《童年往事》《戀戀風塵》等。

台灣新電影運動興起的原因有:
1、電影業的不景氣,中影改組;
2、香港電影新浪潮的影響;
3、新的電影觀念(作者論、藝術電影)等美學標準的輸入(義大利新現實主義、法國新浪潮)等;
4、新的人才的涌現(獨立製品相對自由為侯孝賢、陳坤厚等本土人才的出現提供了機會,留學歐美的青年歸來如萬仁、楊德昌、柯一正)
5、台灣社會的轉型:70年代末國民黨權威統治的松動,台灣從傳統的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的轉型。

之所以認為這是一部偉大的史詩般宏大的影片,是因為侯孝賢不再只是把創作投視於自身的記憶,而投向了整個民族國家的記憶,這是大師級導演的水準。就像中國第五代導演張藝謀有《活著》、陳凱歌有《霸王別姬》、田壯壯有《藍風箏》,這些同樣都是把視線投向了社會的。

不再拘謹於小我,而是通過小我投射到整個社會。

一個導演能有這樣的勇氣,有這樣的擔當,能夠直面國家民族的歷史,我想這就是為什麼這部電影在題主所說的主流電影界評價最高的原因吧。

㈥ 侯孝賢獲金馬獎終身成就獎,你舉得他是實至名歸嗎

在昨日,第57屆金馬獎召開執行委員會議,全票通過選出侯孝賢為第57屆金馬獎終身成就獎得主,表彰他在電影美學的卓越成就以及對電影傳承的所做出的貢獻。 他不僅是台灣電影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也多在國內外各大電影節、影展獲得大獎。《紐約時報》還在今年5月發專文報道侯孝賢,稱之以“台灣最偉大的電影人”他對電影美學的影響大家都有目共睹,除了優秀作品之外,侯孝賢對於培養相關人才、提升電影品質不遺餘力,為眾多年輕影人提供了切磋學習的機會,在2009年創辦金馬電影學院,為電影傳承立下汗馬功勞。侯導獲得本屆金馬獎終身成就獎,可謂實至名歸。

㈦ 侯孝賢獲金馬獎終身成就獎,他的代表作有哪些

第57屆金馬獎於8月24日召開執行委員會議,全票通過選出侯孝賢為第57屆金馬獎終身成就獎得主,表彰他在電影美學的卓越成就以及對電影傳承的苦心竭力。侯導在接獲通知時的第一反應竟然是要把獎金捐給金馬獎,工作人員感動之餘,不忘提醒侯導這是沒有獎金的。此外,他還表示:“我喜歡電影,我拍電影,這就是我的信念。”

㈧ 侯孝賢的個人簡介是怎麼樣的

侯孝賢,1947年4月8日出生於廣東梅縣(今梅州市區)。中國台灣電影導演、編劇、製片人、演員。金馬電影學院發起人、院長

1980年,拍攝了個人首部電影長片《就是溜溜的她》。1982年11月27日,編導的劇情片《在那河畔青草青》上映,由此獲得了第19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提名。1983年,執導的劇情片《風櫃來的人》上映。

1984年,執導了劇情片《冬冬的假期》,憑借該片獲得了第30屆亞太影展最佳導演獎。1985年8月3日,執導的劇情片《童年往事》上映,獲得了第2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獎。1987年8月22日,執導的劇情片《尼羅河的女兒》上映。

1989年,執導了劇情片《悲情城市》,該片獲得了第4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1993年9月13日,執導的傳記電影《戲夢人生》上映,該片獲得了第4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審團獎。

1995年5月22日,拍攝的劇情片《好男好女》上映,獲得了第3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1998年10月1日,拍攝的劇情片《海上花》上映。2003年,執導了劇情片《咖啡時光》,獲得了第9屆釜山國際電影節亞洲年度電影人獎。

2007年8月,獲得了第60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獎。2009年4月10日,被選舉為台灣電影金馬獎主席。2014年3月27日,獲得了第8屆亞洲電影大獎終身成就獎。

2015年8月27日,執導的古裝武俠電影《刺客聶隱娘》上映,憑借該片獲得了第68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2018年10月19日,擔任監制的劇情片《寶貝兒》上映。

(8)新電影三大導演侯孝賢擴展閱讀

侯孝賢的早年經歷:

1947年4月8日,侯孝賢出生於廣東梅縣(今梅州市區),4個月大時隨全家遷居台灣,本想客居幾年卻由於政治原因無法回歸故里,一家人輾轉幾地後,定居於高雄鳳山。

在參加大專聯考失利後,1966年,侯孝賢入伍服兵役,在這期間他看了一部英國電影《十字路口》,感觸之餘決心進入電影界。1969年,服完兵役的侯孝賢考入國立藝專電影科。1972年,畢業後的侯孝賢卻沒能進入電影界,在八九個月的時間里只能做一份電子計算機推銷員的工作。

㈨ 名詞解釋侯孝賢

侯孝賢(外文名:Hou Hsiao-hsien,1947年4月8日-),出生於廣東梅縣,畢業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中國台灣男導演、監制及編劇,中國台灣電影的代表人物之一。 1981年,拍出第一部長片《就是溜溜的她》。[1]1989年,執導的影片《悲情城市》獲得了第4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獎 、西阿克特別獎和第26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1993年,憑借《戲夢人生》獲得了第4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2007年,獲得了第60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獎。2007年11月11日,擔任台灣電影文化協會理事長。2014年,獲得了第8屆亞洲電影大獎終身成就獎。[2]2015年5月25日,憑借《刺客聶隱娘》獲得了第68屆戛納電影節最佳導演獎;[3]同年11月21日,獲得了第5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2018年10月19日,監制的電影《寶貝兒》上映。2020年8月24日,獲第57屆金馬獎終身成就獎。

㈩ 如何評價侯孝賢導演

侯孝賢導演拍出的電影,文藝范都很重。可以說他是台灣文藝的早期代表。他拍攝的那些電影成為一代台灣人的回憶,他也獲得了金馬獎最佳導演。他是在4個月大的時候就隨全家一起移民台灣。沒有想到就這樣在台灣待了一輩子。他生於台灣,長於台灣。自然對這片土地有著濃厚的深情。他拍攝的東西都很有台灣的海島風情。

而侯孝賢那一代導演無疑是非常認真,非常有追求的。他們電影裡面隨便一個鏡頭都是有著精彩的公司的。無論是從鏡頭的美感還是故事的敘事感來說,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他們才能被稱為一代大導演。而這正是現在的這些導演所缺少的。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去學習以前這些導演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