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巨制 » 阿拉伯的勞倫斯電影與書差距大嗎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阿拉伯的勞倫斯電影與書差距大嗎

發布時間: 2022-05-17 13:09:46

1. 把小說改成電影劇本之後不同之處例如某小說改成劇本之後謝謝~

把一部小說、一本書、一出舞台劇或一篇文章改編成電
影劇本跟創作獨創的電影劇本是一樣的。「進行改編」
(to adapt)意味著從一種媒介改變成另一種媒介。改編
(adaption)的定義是:「通過變化或調整使之更合宜或適
應的一種能力」——也就是把某些事情加以變更從而在結構、
功能和形式上造成變化,以便調整得更恰當。
換句話說,小說就是小說,舞台劇就是舞台劇,電影劇
本就是電影劇本。把一本書改編成電影劇本,意味著把這一
個(書)改變成為另一個(電影劇本),而不是把這一個疊
加在另一個之上。它不是拍成電影的小說,或者拍成電影的
舞台劇。它們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形式。一個是蘋果,另一個
是桔子。
當你把一部小說、一出舞台劇、一篇文章,甚至於一首
歌曲改編成電影劇本時,你是在把一種形式改變為另一種形
式。你是根據它原來的素材來寫一個電影劇本。
然而從實質上講,你還是在創作一個獨創的電影劇本,
因而你必須以獨創的方式來探討它。
一部小說通常涉及的是一個人的內在生活,是在戲劇性
動作的思想景象中發生的人物的思想、感情、情緒與回憶。
在小說中,你可以用一句話、一個段落,一頁稿紙,或一個
章節,來描寫人物的內心對白、思想、感情和印象等等。小
說時常發生在人物的腦海內。
另一方面,一出舞台劇是在舞檯面的規定范圍之內用對
話把思想、感情和事件描繪出來。戲劇涉及的是戲劇性行動
的語言(language)。
電影劇本涉及的是外部情境(externals),是具體的
細節——一隻鍾的滴嗒聲,一個小孩在空曠的街道上游戲,
一輛汽車拐過街角等。電影劇本是一個用畫面來講述的故
事,它發生在戲劇結構的來龍去脈之中。
曾經導演過《筋疲力盡》(Breathless)、《周末》
(Weekend)和《隨心所欲》(Vivre sa Vie)等片的富於
創新精神的法國電影導演讓━呂克·戈達爾(Jean-Luc G-
odard)說過,電影正在發展自己的語言,所以我們要學習
如何去讀解畫面。
改編的劇本應該看作是獨創的電影劇本。它只不過是以
小說、書籍、舞台劇、文章或歌曲為起點。這些都是材料
來源,是起點。僅此而已。
當你改編一部小說時,你沒有必要把自己僅限於忠實於
原素材的地步。
《總統班底》就是個好例子。它是由威廉·戈爾德曼根
據伯恩斯坦與武德沃得所寫的書(順便提醒一句,是關於水
門事件的)改編的,這里就需要立即作出若干個劇作上的選
擇。在舍伍德·歐克斯實驗學院的一次采訪之中,戈爾德曼
說,這是一個很困難的改編。「我必須用一種簡單的方式來
處理這個非常復雜的素材,但又不能顯得頭腦簡單。我必須
從沒有故事的素材中編出個故事來。要編出一個合情合理的
故事,總是一個問題。
「舉例說,電影是在原書的一半之處結束的。我們決定
就在哈德曼犯錯誤的地方結束。而不是去表現武德沃得和伯
恩斯坦怎樣獲得全勝。觀眾已經知道他們證實自己是正確的
了,並且名利雙收,成了新聞界的寵兒。試圖以這樣的高調
來結束影片,那會是個錯誤。所以我們決定在這里結束:在
哈德曼犯錯誤的地方,也就是原書一半多一點兒的地方結束
影片。對電影劇本來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確定結構。我必須
確信,我們找到了我們一直要尋找的東西。如果觀眾被弄得
稀里糊塗,那我們就會失去他們。」
戈爾德曼以闖入水門大樓那個緊張而充滿懸念的段落為
開端。然後,當那些人被捕後,在預審法庭上介紹了武德沃
得(羅伯特·雷德福飾)。他在法庭上看到了那位高級律師,
於是開始懷疑,然後介入其中。當伯恩斯坦(達斯汀·霍夫
曼飾)參加進來處理這件事時(這是情節點I),他們成功
地揭開了這一秘密與陰謀的來龍去脈,從而導致了美國總統
的下台。
原始素材是材料的來源。怎樣把它形成電影劇本,那就
全靠你自己啦。你可以加上一些人物、場景、事變和事件等。
但不要把小說硬抄到電影劇本中去,要把它變成視覺上的,
由畫面講述出來的故事。
戈爾德曼在《馬拉松人》(Marathon Man)中就是這樣
做的。他改編了自己的小說:「人們問我是不是先寫成電影
劇本的。我告訴他們,不是的。根本不是!是小說在先。它
被買下來拍電影,純屬巧合。
「《馬拉松人》是一部很復雜的電影劇本。這部小說是
一部內心的小說,大多數動作會發生在這個小夥子的頭腦里
面。在原書中和影片中,唯一一個直接表現的場面,就是奧
列佛在鑽石區的那個場面。這是一場外景戲。我不需要改動
多大,因為它本來就表現得很好。在書中它很奏效,在電影
劇本中也很奏效,在影片中它也同樣很奏效。」
當你把一部小說改編成電影劇本時,你沒有必要把自己
局限於忠實於原素材的地步。前不久我把一部小說改編成電
影劇本。我不得不從點點滴滴開始。這是一部災難小說,寫
的是一位氣象學家發現一個新的冰河時期即將來臨,當然,
沒有人相信他。當氣候開始變化時,已經太晚了。新的冰河
時期開始了。這位氣象學家和其他一批科學家被派往冰島去
考察冰川,但是船被冰封。小說以主人公被凍死為結尾。
這就是這本書。一部長達六百五十頁的災難小說。這是
夠誘人的。
我決定保留這位主人公。但是,為了追求更多的戲劇價
值,我要把他擺在一個感情的沖突之中。所以我讓他成為一
個在政治問題上直言不諱的教授,人們正在考慮授予他美國
紐約大學的一個終身職位。他的關於冰河時期即將臨近的
「不負責任」的聲明,可能要危及他的任職。
然後,我需要構思故事該怎麼辦。我需要把結尾改成一
個「高調的」或者正面的結尾。我要讓他們都活下來,而不
是凍死在冰天雪地之中。我開始明白,我需要個令人激動的
開端。我通讀了全書,在第278頁上,我看到主人公在冰島
測量冰川的運動。我決定從這里開始——就在這廣闊無垠的
冰原上。這是一個視覺因素。當他們深深下降到冰川的心臟
時,發生了地震,引起了雪崩。他們總算死裡逃生。這是一
個強烈的視覺段落,它十分恰當地建置了整個故事。
當教授返回紐約,把他的發現交給上級時,他們不相信
他。那年發生的第一場暴風雪,一個警告,成為第一幕結尾
的情節點。這場暴風雪發生在萬聖節(我的主意),因為這
時有可能下雪,並且是一個很好的視覺段落。
這是未來事情的模樣。
第二幕是另一個問題。我把大部分動作歸成三個主要段
落:一、主人公組織了一個世界范圍的科學家聯絡網來試圖
解決這一問題;二、紐約城市開始冰凍;三、人們終於接受
了事實,並且試圖制定出一個計劃。我從書中挑了一些事件,
把這幾場戲串在一起。我知道我必須避免重彈那些災難片的
陳詞濫調,因為當時災難片已經沒有市場了。正如前面提到
的那樣,原書的結尾不適用,必須改變一下。我就以一個未
來的倖存者的故事作為結尾。
我把動作改成這樣,當科學家的船被冰封之後(第二幕
結尾的情節點Ⅱ),我讓主人公和他的科學家女友,以及另
外七個人離船而去,嘗試著去適應冰天雪地的生活條件,就
象愛斯基摩人近千年來所做的那樣。
所以第三幕是全新的。這九個人組成一個旅行集體,一
路上狩獵馴鹿,並拋棄了二十世紀的殘余。我以這個氣象學
家的女友生了一個孩子來結束這個電影劇本。
這個劇本很有效用。
當你把一部小說改編成電影劇本時,它必須是一個視覺
的經驗。這才是電影劇作家的工作。你僅僅需要忠實於原素
材的整體性就可以了。
當然也有例外。也許最獨特的例外就是約翰·休斯頓為
《馬爾他之鷹》(The Maltese Falcon)寫的劇本。當時休
斯頓剛剛根據W·R·伯納特(W.R.Burnett)的書改寫成了
一個電影劇本《峻嶺》(High Sierra)(由漢弗萊·鮑嘉
Humphrey Bogart和伊達·露彼諾Ida Lupino主演)。這部
影片非常成功。於是休斯頓得到機會編寫和導演自己的第一
部作品。他決定把達什埃爾·漢麥特(Dashiel Hammett)
的小說《馬爾他之鷹》重新拍成電影。這個薩姆·斯佩得
(Sam Spade)的偵探故事曾兩次由華納兄弟公司拍攝成影
片:一次在1931年拍成喜劇片,由理卡多·柯蒂茨(Ric-
ardo Cortez)與比博·丹尼爾斯(Bebe Daniels)主演。
另一次在1936年,以《撒旦遇到一位太太》為名(Satan
Met a Lady),由華倫·威廉(Warren William)和比蒂·
戴維斯(Bette Davis)主演。這兩部影片全失敗了。
休斯頓很喜歡這本書的味道。他認為可以在銀幕上很完
整地把這個故事展現出來,把它拍成—部具有漢麥特風格的
硬漢子的偵探故事片。就在他臨去休假之前,他把這本書交
給了他的秘書,讓她通讀全書,然後把文學的敘述改成電影
劇本的分鏡頭形式,把各個場面標出內景或外景,說明基本
動作並引用原書的對話做對白。然後,他就到墨西哥去了。
當他走後,這個電影劇本輾轉到了傑克·L·華納手中。
「我喜歡它,你們正抓到了這本書的妙處,」他對這位大吃
一驚的劇作者兼導演說道:「開拍!就照這個樣子!我祝願
它成功!」
休斯頓言聽計從。結果,影片成為美國電影的經典之作!
威廉·戈爾德曼在談到他寫《賣花生的卡西迪和跳太陽
舞的小夥子》所遇到的種種困難時說:「首先對西部地區的
調查工作就是索然無味的,因為大部分材料不準確。那些寫
西部故事的作家們搞的都是沒完沒了的神話,這本身就是虛
假的。很難去弄清真相。」
戈爾德曼花了整整八年時間去調查這個賣花生的卡西迪。
他偶然找到「一本或幾篇,或者是一段關於卡西迪的資料,
但是沒有一點關於跳太陽舞的小夥子的材料:在他同卡西迪
去南美之前,他僅是個無名小卒。」
戈爾德曼發現為了使卡西迪和小夥子離開這個國家逃到
南美,必須歪曲歷史。這兩個法外人是這類人中的最後兩個。
時代變了,這兩個西部的法外人再不能幹那些自從南北戰爭
結束後他們一直乾的事情了。
「在這部影片中,」戈爾德曼說,「賣花生的卡西迪和
跳太陽舞的小夥子搶劫了幾次火車。而後官方組織了一個大
型民團對他們緊追不舍。當他們發現無法擺脫民團的追擊時,
他們跳下了懸崖,然後到南美去謀生。但在實際生活中,當
賣花生的卡西迪得知大型民團的消息之後,他就走了,徑直
走了!他知道全完了,他斗不過他們……
「我認為我應該證明我的主人公為什麼要離開這里逃跑,
所以我盡量把這大型民團寫成是毫不寬容的,這樣就使得觀
眾們為他們逃脫羅網而鼓掌喝彩。
「這部影片的絕大部分是編造出來的。我採用了個別史
實,他們的確劫過兩次火車,他們的確搞了不少炸葯把車
廂炸得粉碎,而每次武德科克這個人都在車上;他們的確去
過紐約,他們也去了南美,最後他們的確在玻利維亞的槍
戰中身亡。此外,是一些一鱗半爪的材料,故事全是拼湊的。」
T·S·艾略特①有句名言:「歷史不過是編造的通道。」
如果你要寫一個歷史的電影劇本,對有關的人物不應追求准
確無誤,只求歷史事件及其結果准確就行了。
如果你必須增添新的場面,做就是了。如果需要的話可
以加進幾個事件,使得故事更加個性化,只要它們能導致准
確的歷史結果就行。法國電影創作者阿培爾·岡斯(Abel
Gance)②拍攝的《拿破崙》(Napoleon),就是一個利用
歷史作為跳板的傑出範例。這部影片原來拍攝於1927年,最
近由科溫·布朗羅(Kevin Brownlow)挖掘出來,並由弗朗
西斯·福特·科波拉發行公映。影片追述了拿破崙的早期生
涯,(岡斯在小孩打雪仗之中,便把孩提時代的拿破崙的軍
事才能戲劇化地表現了出來。記住,動作即是人物!)然後,
影片跳到1789年,展現了法蘭西革命的六年,並以拿破崙被
任命為法國陸軍統帥為結尾。影片的結尾是一個精彩的三面
銀幕的段落場面(三塊銀幕同時放映),表現拿破崙率領法
國軍隊進軍義大利。
但是,對待歷史不能太隨便了。
在最近一個歐洲的電戲劇本創作班上,一名法國學生寫
了一個關於拿破崙從滑鐵盧到聖·赫倫納島的電影劇本。他
把這個故事寫成一個浪漫的武俠電影,其中充滿了不準確的
史實和純屬虛構的事件。他沒有為這個故事進行充分的准備
或調查研究,因此劇本除了當做一個反面的寫作樣板之外,
別無它用。
把一出舞台劇改編成電影劇本也應該以同樣的方式來對
待。雖然你涉及的是不同的形式,但遵循的是同樣的原則。
一出戲是通過對話來表現的,它涉及的是戲劇性動作的
語言。劇中人物講述著他們的感覺,喋喋不休議論著他們的
記憶、情緒和事件。表演區、地點、背景永遠局限在舞台框
之內。
在莎士比亞的戲劇生涯中也曾有過一段時間,他詛咒這
個舞台的限制,把它稱之為:「沒有價值的絞架」和「木頭
的零!」而且懇請觀眾諸君「以自己的頭腦來彌補表演的不
足。」他知道在這個舞台上是無法表現在碧空之下英格蘭連
綿起伏的曠野上兩支對壘的軍隊,這一壯觀宏偉的場面。只
是在他完成了《哈姆萊特》之後,他才超越了舞台的限制,
創造了偉大的舞台藝術。
當你把一出戲改編成一個電影劇本時,你應該把戲中所
提到的或講出來的事件加以視覺化。戲劇涉及的是語言和戲
劇性的對白。在田納西·威廉斯(Tennesee Williams)③的
《慾望號街車》(A Streetcar Named Desire)或《熱屋頂
上的貓》(A Cat on a Hot Tin Roof),阿瑟·密勒(Art-
hur Miller)的《推銷員之死》(Death of a Salesman)
或者是尤金·奧涅爾(Eugene O'Neill)④的《直至深夜的
漫長旅程》(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中,動作全
部發生在舞台上,在布景之中,演員在議論自己,或者相互
對話。你可以隨便拿來一個劇本看看,無論是薩姆·沙帕德
(Sam Shepard)的現代戲劇如《飢餓階級的咒罵》(Curse
of the Starving Class),還是艾德華·阿爾比(Edward
Albee)的《誰害怕弗傑尼亞·伍爾夫》(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全是一樣。
因為一出戲的動作是說出來的,所以你必須加以擴展,
賦予它以視覺的幅度。你應該為劇中僅僅在對話中提到的事
情增加一些場面與對話,把它們加以安排和設計,從而使它
們能引向原舞台劇的主要場景上。要從對話之中找到把動作
視覺化的方法。
澳大利亞的影片《馴馬手莫蘭特》(Breaker Morant)
是個好例子。原劇作者為肯尼恩·羅斯(Kenneth Ross)
(他還寫過《豺狼的日子》(Day of the Jackal),後來
由澳大利亞電影創作者和魯斯·貝瑞斯福特(Bruce Bere-
sford)改編並導演成影片。這部影片是關於布爾戰爭
(Boer War)(1900年)中,一名澳大利亞軍官由於以一種
「非正統的和不文明的方式」(游擊戰爭)殺死敵人而被控、
受審,最後被處死的故事。他成了政治斗爭的受害者,戰爭
賭博中的抵押品,本世紀初英國殖民主義制度的一位澳大利
亞犧牲品。原舞台劇是發生在法庭上,但是影片則把動作擴
展開來,它不僅增加了戰斗場面的閃回鏡頭,而且加進了表
現這位士兵個人生活的場面。結果使它成為了一部震撼人心
的、發人深省的影片。
這出舞台劇和影片各自獨具一格,這當然要歸功於戲劇
作家和電影創作者。
主要表現人——無論是活人還是死人——的電影劇本,
即傳記體式的劇本,必須有所取捨和集中,從而使它富有效
果。以卡爾·福曼(Cail Forman)編劇的《青年的溫斯頓》
(Young Winston)為例,它只涉及了溫斯頓·丘吉爾在當選
為首相之前的生活的幾個插曲和事件。
你的人物的生活僅僅是你寫作的開始。要有選擇。只要
從主人公生活中挑選出幾個事件或事情,然後把它們構成一
條戲劇性故事線。湯姆·理克曼(Tom Rickman)的《煤礦工
的女兒》(Coal Miner's Daughter),羅伯特·波爾特(R-
obert Bolt)的《阿拉伯的勞倫斯》(Lawrence of Arabia)
以及奧遜·威爾斯和赫爾曼·曼凱維奇的《公民凱恩》(根據
威廉·魯道夫·赫斯特的生涯鬆散地改編而成)都是把主人公
生活的幾個事件加以戲劇性安排而構成的很好範例。
你怎樣處理你的對象的生活,這決定了基本的故事線;沒
有一條故事線,就沒有故事;而沒有故事,你也就寫不成電影
劇本!
前不久,我的一個學生獲得了把一家重要的大城市報紙的
第一位女主編的生活拍成電影的創作權。我的學生試圖把一切
事情都寫進故事之內;早期生涯,「因為它們非常有意思」;
她的婚姻和生兒育女,『因為她具有不尋常的處世態度」;她
報道過幾個重要新聞的那個早期的記者生活。「因為它們實在
令人興奮」,以及獲得主編職務以及其他幾個故事,「因為這
是她成名的原因」。
我勸她集中寫這個女人生活中的幾個事件,但是她被自己
的對象牢牢地纏住了,以至於無法客觀地來看問題。於是我讓
她做一個練習。我讓她用幾頁紙寫出她的故事線。她寫了足足
二十六頁稿紙給我,而且只寫了這個人物一生的一半!她根本
沒寫出個故事來,只寫了個記事,而且枯燥無味。我告訴她這
樣寫不行,建議她集中在這個人物的主編生涯中的一、兩個故
事上。一個星期後,她來對我說,她無法決定哪件事情值得寫。
這種遲疑不決壓得她喘不過氣來,她感到沮喪而壓抑,最後喪
失了信心不想寫這個劇本了。一天,她哭著來找我。我鼓勵她
重新研究那些素材,找出這個女人生活中最有興趣的三件事情,
(寫作,請記住,就是挑選與選擇),如果需
要的話,找那個女人談談,問問她自己認為她的生活和事業中
哪些方面最有意思。她這樣做了,並終於以主人公所報道的那
個新聞故事,也就是使她成為第一位女主編的那個新聞故事為
基礎來構成一條故事線。這條故事線成為這個電影劇本的「鉤
子」或基礎。
你只能用一百二十頁稿紙來講故事。要精心地挑選那些事
件,從而使它們能通過最好的視覺能力與戲劇性成分來描繪你
的故事,使它們趣味盎然。電影劇本必須以你故事的戲劇性要
求為基礎。原始素材畢竟只是原始素材。它只是個起點,
而不是終點。
新聞記者似乎很難學到這一點。當他們以一篇報道為基礎
寫電影劇本時,常常感到困難。我不知道為什麼,也許是因為,
在一部影片中結構戲劇性故事線的方法,恰好與在新聞報道的
結構法截然相反。
一個新聞記者以收集事實和情報為業,他靠研究書本或采
訪有關人員來完成自己的任務。他們一旦掌握了全部事實,就
可以設想出故事來。一個新聞記者收集的素材越多,信息也就
越多;這樣他就可以使用一些,或全部都用,或乾脆不用。他
一旦收集到事實材料後,就開始尋找故事的「鉤子」或「角
度」,然後僅僅使用其中那些最有趣的、最有說服力的事實來
寫他的故事。
這就是好的新聞報道。
但是寫電影劇本正好與之相反。你帶著一種想法,一個主
題,一個動作與人物,來寫電影劇本;然後編織一個能使之戲
劇化的故事線。一旦你有了這個基礎故事線——如三個傢伙搶
劫蔡斯·曼哈頓銀行——你就可以把它加以擴展;進行調查,
創造人物,寫人物傳記,需要的話,訪問一些人,收集所缺的
那些能對故事有用的事實和情報。如果故事還缺什麼東西,那
就撰寫出來。
在電影劇本中,事實支承著故事;你甚至可以說,它們創
造了這個故事。
在電影劇本寫作中,你是從一般到特殊,你先找出這個故
事,然後收集事實。在新聞報道寫作中,你是從特殊到一般;
你先收集事實,然後再找出故事。
有一位著名的新聞記者,他根據自己發表在一家全國性雜
志上的一篇有爭議的文章來改編一個電影劇本。盡管他掌握了
全部事實,但是他仍然感到很難擺脫開文章,很難把一個好的
電影劇本所需要的那些因素加以戲劇化。在尋找合適的事實和
細節方面,他束手無策了。寫到三十頁就不知道如何寫下去了。
他陷入困境,驚恐失措,然後把這個本來能成為一個好的電影
劇本的東西束之高閣了。
他不能做到文章是文章,電影劇本是電影劇本。他想要忠實
於原素材,但是這行不通。
很多人想根據雜志或報紙上的一篇文章來編寫一個電影劇本
或電視劇本。如果你想把一篇文章改編成電影劇本的話,你就必
須從電影劇作家的角度去處理它。這個故事是說什麼的?誰是主
要人物?結尾怎樣?是這樣一個故事:一位男子因被指控犯謀殺
罪而被捕、受審、後來又宣告他無罪,直到公審後才發現他是真
正有罪的?還是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年輕人設計,製作賽車,並
參加競賽,最後成為冠軍?還是關於一個醫生發現了治療糖尿病
的方法?還是關於亂倫的事?寫的是誰?講的是什麼?當你回
答這些問題時,你可以把它們安排在戲劇性結構之中。
當你把一篇文章或新聞報道改編成一個電影劇本或電視劇本
時 你會碰到許多法律問題。首先,你應當獲准寫這個劇本,這
意味著,你應從有關人員那裡得到改編權,要和作者談判,也許
還要和報社、雜志社協商。大多數人是願意你把他們的故事搬上
銀幕或電視的。如果你認真的話,還需要咨詢專門辦理這類事務
的法律顧問或者文學經紀人。
但無論如何,別被法律事務糾纏過多。如果你不想現在就辦,
那就別辦。先寫出個初稿或梗概。素材中有一些東西吸引了你,
是些什麼呢?要探索一下。你可以決定根據這篇文章或故事寫個
草稿,然後看看結果如何。如果不錯,你再把它給一些有關人員
看一看。如果你不這樣做的話,你永遠不會知道結果如何。以
上就是你應該做的一切事情。
以上我們討論了把小說、舞台劇或者文章改編成電影劇本的
問題,但是我們依然要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什麼是最好的改編藝
術?
回答:不要絕對忠實於原著。一本書是一本書,一出戲是
一出戲,一篇文章是一篇文章,一個電影劇本是一個電影劇本。
改編的電影劇本就是獨創的電影劇本。它們是截然不同的形式。
正如蘋果不同於桔子一樣!

練習:
隨便翻開一本小說,讀幾頁。注意一下,敘事動作是如何描
寫的。它是發生在小說主人公的腦海之中?是通過對話講述出來
的?描寫部分怎樣?再拿出一個戲劇劇本,也讀幾頁。注意一下
人物是如何談論他們自己或者劇本的動作。然後讀幾頁電影劇本
(隨便找本書中的電影劇本片斷即可),看看電影劇本是如何處
理外部細節和事件的,主要人物看見什麼。

---------------------------
① T·S·艾略特:(T.S.Eliot)美國現代詩人,與龐德並
駕齊驅被稱為美國現代詩歌鼻祖。
② 阿培爾·岡斯(Abel Gance)法國著名電影藝術家,詩
人及哲學家。
③ 田納西·威廉斯(Tennesee Williams)美國現代著名劇
作家。
④ 阿瑟·密勒(Arthur Miller)美國當代戲劇家。尤金·
奧涅爾(Eugene O'neill)美國當代戲劇家,被視為美國
當代戲劇之父。

2. 電影賓虛和阿拉伯的勞倫斯誰更好

不太好比較,每個人看法都不一樣。賓虛有關得勝的信仰,勞倫斯有關一個破滅的夢想。

3. 電影<阿拉伯的勞倫斯> 的影評在哪裡誰能看懂它

這部電影有足夠多的內容,值得一看再看。
單從歷史來說,故事是一戰背景下的中東戰場,英國在中東的主要對手是德國的盟友土耳其,雙方爭奪最大目標就是阿拉伯地區豐富油資源。當時阿拉伯地區是土耳其勢力范圍,但土耳其對阿拉伯人採取高壓統治,引起阿拉伯人強烈反抗。英國就採取資助金錢、軍火、派遣軍事顧問等各種方式煽動阿拉伯部落對土耳其的反抗。勞倫斯就是在這一背景下被派遣到中東的阿拉伯部落。勞倫斯是一個阿拉伯問題專家,很快就得到阿拉伯人的信任,奇襲阿喀巴,更使他在整個中東聲名大震,同時勞倫斯也是個有理想的人,他希望為阿拉伯人推翻土耳其的統治取得獨立,成立民主同盟,與英國成為永久盟友。其後他組織阿拉伯部落武裝破壞土耳其的鐵路運輸,襲擊據點等手段最大限制了土耳其後防補給,配合了英軍在這一地區的軍事行動。但英國在這一地區的終極目標是取代土耳其成為當地統治者,最大攫取當地的資源。同樣,阿拉伯上層貴族也不認可西方那一套民主模式,一心回復以往的統治地位。而勞倫斯的悲劇也就在於此。當他率領阿拉伯武裝奪取大馬士革後,就被授以上校軍銜,阿拉伯人將他當作英雄來崇拜,他卻因為無法兌現自己的承諾而滿懷慚愧而離開中東。
而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勞倫斯從一個彬彬學者變成一個嗜殺的沙漠梟雄,是戰爭扭曲了人性還是戰爭誘發了人的惡的一面。而他種種傑出的表現是否是源於極端自我的表現欲(本人很不同意這種看法),等等問題都值得探討。
而幾處戰爭場面都為人物的心理起了很好的鋪襯作用,如阿喀巴之戰象徵自由、奔放,而未段屠殺土耳其潰軍顯露勞倫斯被扭曲的人性。這種作用,我還未在另的導演作品能起到如此作用,這點至今仍未被人所超越。
有興趣可以找找《智慧七柱》這部勞倫斯自傳作品看看。

4. 為什麼電影《阿拉伯的勞倫斯》在日本影響很大

影片的開始,是一個俯拍的鏡頭,當時已從英國空軍退役的勞倫斯正在自家的院子里打理自己的摩托車(本片對勞倫斯退役後的生活一概沒有交代,但英美觀眾應該是知道的,他在參加了巴黎和會,為他的阿拉伯朋友們爭取權益然而勞而無功(這在ralph fiennes的早期影片《危險人物:阿拉伯以後的勞倫斯》里有反映)以後,心灰意冷,改名換姓,到英國皇家空軍當了一個小兵,後來被新聞界發現。他在軍隊里寫作、參與研發汽艇,在1935年他去世之前不久退役),十分悠閑,這恰與他沙漠里激流旋風般的生活形成鮮明對比。字幕出完以後,主角跨上他心愛的摩托車出去辦事。勞倫斯在他生命的最後幾年中十分喜愛高速摩托,一位勞倫斯的傳記散文作者認為,勞倫斯的這項愛好正是平淡生活中體驗過去激情四溢生活的一種方式。他開車經過陰翳的鄉間小道,臉上的斑駁陰影,表現了主角內心光明與黑暗交織的復雜內涵。在高速行進的過程當中,勞倫斯為了躲避迎面而來的騎自行車的兩個小孩(如果注意的話,可以看到那兩個小孩是靠右走的,而英國習慣是靠左走的),強行剎車,結果摔出路邊。(他5月13日出車禍,5月19日去世)。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的是他對他人生命的重視,與下文形成照應與對比。
鏡頭很快切轉到聖保羅大教堂(不知道記沒記錯),在這里, 不同的人物對他做出了不同的評價。最忠厚老實的Brighton評價他是「我見過的最優秀的人」,而勞倫斯的前上司很善於對這位曾拒絕英王授勛,當時有很大爭議的人物發表評論,當有記者問到,你對勞倫上校有什麼看法的時候,他虛與委蛇地談起了阿拉伯戰爭是個偉大的戰爭,然而記者問起:「關於勞倫斯上校他本人呢?」他若有所思地說:我不太熟悉他。邊說邊走了。使得勞倫斯名震歐美的記者bentley對記者的回答最有代表性,當面的回答是稱贊勞倫斯是「一位學者、鬥士、詩人」,轉過頭,他就對朋友說,他是我見過的最無恥的表現主義者之一。這時一個留著典型的一戰前的唇髭的人(注意他,他會在片中再次出現。他的裝束,也代表了他的正統保守表面的價值觀)拍拍bentley的肩膀,對他表示了最嚴正的抗議。bentley問他是什麼人,他說,我有幸跟他(勞倫斯)握過手。在這短短的一段里,充分的表現出了勞倫斯身份的微妙和他在當時不同的群體心目中的爭議的形象。實際上,勞倫斯那種自我表現與自我壓抑並存的性格使他的形象成為長期的爭論對象,但是有一位作家認為他是「癔病的同性戀者」,但也有另一位作家把他表現為一個悲劇的夢想家。

5. 請一篇電影《阿拉伯人的勞倫斯》的影評

我磨蹭了好久才開始寫這篇文章,因為一方面,這部電影已經有太多的人為它寫下文字,而電影的主角也早在他那個時代就已成為傳奇。但是另一方面,在花了3小時 45分鍾後看完這部電影(天曉得,這是我6歲以後第一次看一部有「intermission」中場休息的電影!),並查看了很多資料後,我又確實想寫些什 么。而耽誤我動筆的最大問題在於:這部篇幅宏大的電影述說的寵大故事,有太多太多可說,我又從何處說起?組織文章是件辛苦的事情,既然又沒有稿費拿,那麼 我乾脆就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想到哪裡講到哪裡吧。

關鍵詞1:史詩
據說在一次調查中,影迷們選出的最優秀史詩片就是《阿拉伯的勞倫斯》。看完這部電影我一點也不驚訝,實際上,從片頭那波瀾壯闊的音樂一響起我就清楚,這不會是一部名不副實的電影。對於一部拍攝於六十年代初的電影來說,《阿拉伯的勞倫斯》完美的讓人驚嘆,那些沙漠中的鏡頭,讓人感到漫漫黃沙,從眼前到天邊。在勞倫斯返程去找尋掉隊的同伴時,等待他的隨從向遠處眺望,在炙熱太陽的烘烤下,地平線都升騰著熱氣,一望無際都是沙子沙子沙子,直到一個極小極小的黑點出現……攝影師的功力只能用神乎其技來形容。另外,在幾個騎兵團 體作戰的場景中,影片也表現出了非凡的氣魄,在沙丘上冒出的一片片阿拉伯騎士,和馬踏蹄濺的陣陣漫天黃沙,讓我感受到了巨大的震撼,這種氣魄並非現代電腦 技術做出的0和1可以比擬。

關鍵詞2:英雄
勞倫斯在他自己的時代就已經是一個英雄,影片中的記者本特利,其實就是歷史上的美國旅行家兼記者洛維爾·托馬斯(Lowell Thomas),他所寫關於勞倫斯策動的阿拉伯起義(The Arab Revolt)的轟動一時的報告文學,還有勞倫斯的自傳體記錄《智慧的七柱》, 都是他成名的原因。在我看來,勞倫斯身上的閃光點有兩處,其一是敢於創造奇跡,其二,他是個真正崇尚自由的人。不向命運屈服這一點已經被無數人寫過,在勞 倫斯折回沙漠中,孤身一人尋找迷失同伴,他不相信阿里所說的「命運已定註定」,他要向阿拉伯人證明,他能夠改寫命運,他能夠創造奇跡,他冒險嘗試,他成功 了,他把同伴救出沙漠的那一刻,才真正的成為「阿拉伯的勞倫斯」,阿拉伯人才真正的接納、信任他。當然,後來他奇襲阿卡巴,又運用游擊戰術,襲擊鐵路,大 大牽制了奧斯曼帝國的軍事力量,並且憑借高超的外交能力,斡旋於阿拉伯各部落間,使得阿拉伯人空前的團結起來,這些赫赫功勛,不但使其真正成為一個英雄,更被希特勒所敬佩。

至於為什麼我說,勞倫斯是個真正的自由主義者,原因就在於,他能夠幫助一個弱小的民族抵抗強權,爭取自由。餘光中說過「有兩個人幫助弱小的民族抵抗強大的奧 斯曼帝國,一個失敗了,一個成功了,他們都畢業於著名學府,他們又都英年早逝,前一個是拜倫,後一個是阿拉伯的勞倫斯。」拜倫的自由精神,看看我BLOG 簡介裡面的詩就明白,而勞倫斯的自由精神,在於他無分等級,無分國界的為人們爭取自由。威廉·華萊士為自己人民的自由而戰,可謂無畏,可謂榮耀;而勞倫斯 為了異國他鄉人民的自由,向自己的政府討價還價,嘔心瀝血,可謂無私,可謂偉大,可謂人傑!在開羅的將軍們承諾「英國不想統治阿拉伯」「大馬士革可以作為 阿拉伯議會所在地」的時候,勞倫斯真的相信他們會把自由還給阿拉伯人嗎?這位牛津的畢業生,真的認為他的祖國以及協約國會讓阿拉伯人統一、建國?我認為不,這就是他星夜行軍,想要他的阿拉伯部隊率先攻下大馬士革的原因。他心裡其實明白,讓英國和法國舍棄自己的殖民地,舍棄自己的戰利品,靠他一己之力,雖然他已經是個舉世聞名的英雄,卻是絕對辦不到的。果然,他失敗了,敗在祖國狡猾的將軍們手裡,更敗在他殫精竭力想要解放的人民手裡——阿拉伯人的不團結, 毀了他們的自由。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向任何人,任何權利挑戰,為了自己的信念,這就是勞倫斯最光輝的一面。

由於感覺自己爭取阿拉伯獨立的事業被政治家出賣,勞倫斯在戰後拒絕出任總督等職位,而是選擇隱居生活。

關鍵詞3:平凡人
在電影中,勞倫斯被俘後受盡折磨,終於回到開羅,而他的長官卻又要叫他執行任務,這時勞倫斯已經接近崩潰,他說道:Leave me alone!(這句話其實隱含著更加深刻的暗示,一會再說)勞倫斯希望他是個平凡人,他是個同性戀,而且,用現在的話來說,還是個受虐狂(合上你那張大的嘴巴,我們一會再說),他脆弱而敏感,從秘密和缺點上來看,他是個平凡人,但是從能力上來看,他又是個卓越的人。這樣活著,確實痛苦。

對於勞倫斯其人,片中有兩句話非常值得注意,一句出自費瑟王子之口:With major Lawrence mercy is a passion, with me it』s merely good manners.另一句出自勞倫斯本人,意思是他殺了一個人,但是卻發現自己enjoy it.導演想表達什麼暗示什麼在這里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這部電影從神壇上捧下了勞倫斯的塑像,讓他變成一個活生生的人,有缺點的人。

當然,順便提一下,電影中對於勞倫斯的塑造也有不實之處,此處還甚為讓人不快,我引用Wiki 上的文字:

The real Lawrence actually shunned the limelight, as evidenced by his attempts after the war to hide under various assumed names. Even ring the war, Lowell Thomas wrote (in With Lawrence in Arabia) that he could only take pictures of Lawrence by tricking him (though he did later agree to pose for several pictures for Thomas' stage show). Thomas's famous comment that Lawrence "had a genius for backing into the limelight" referred to the fact that his extraordinary actions prevented him from being as private as he would have liked to have been, not anything to do with self-promotion or egotism at all.

我簡略說一下,大意就是勞倫斯是個非常不喜歡「炒作」自己的人,但是電影中的勞倫斯經常在鏡頭前擺pose,還被記者稱為是「愛現王」,這點不知道編劇是怎麼想的。

關鍵詞4:同性戀的暗示
關於勞倫斯是同性戀的問題,很多歷史學家、傳記作家已經考證已久,但依然是個迷。說實話,我看到這部電影的時候,第一印象就是:哇,好超前,60年代的片子就已經在同性戀上做文章了!果然一查,電影中有很多同性戀的暗示,比如勞倫斯女性化的舉止和瘦弱的體態,碧藍色的溫柔眼神和多愁善感、不注重軍人禮節等等,尤其是勞倫斯身邊的兩位阿拉伯校帥哥,非常明顯的在暗示什麼,最明顯的暗示在那一句「Leave me alone!」要知道將軍當時就說:「說出這句話也太柔弱了。」何止是柔弱,一個軍人在這種時刻說出這樣的話,簡直就是纖細敏感到極點。(莫非其勞倫斯還是小受……)
對此,Wiki上是這樣說的:

勞倫斯作品中的一些章節,以及他在軍中同事的回憶,反映出他有性受虐狂傾向,喜歡鞭打和肉體的痛苦。1917年12 月,勞倫斯曾在漢志鐵路沿線的德拉被土軍抓獲並遭強奸和鞭打。勞倫斯另一個引人爭議的話題是其性取向。《智慧的七柱》一書署明「致S.A.」的序言,被認 為是寫給一個叫達霍姆(Dahoum全名為謝赫·艾哈邁德,Sheikh Ahmed)的14歲阿拉伯男孩的情詩(見引文)。達霍姆曾於1914年和勞倫斯一起在卡赫美士考古工地工作,兩人關系密切,勞倫斯拒絕澄清兩人有肉體關 系的傳言,並在返回英國時將達霍姆帶回國與其同居。1916年,勞倫斯將達霍姆派往奧斯曼帝國統治下的阿拉伯北部聯系阿拉伯民族主義分子,1917年,達霍姆因斑疹傷寒去世。勞倫斯後來在《智慧的七柱》中說,他的夢想——為阿拉伯人民贏得政治自由——本意就是想作為一份禮物送給達霍姆的。

Wiki上還說:

In Seven Pillars, Lawrence claims that while reconnoitering Deraa in Arab disguise he was captured and tortured. Many critics have read this account as describing homosexual rape, and have used this to suggest that Lawrence was homosexual.

Reports from a man whom Lawrence hired to give him beatings make it clear that he had unconventional tastes, notably masochism.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those who attest that T.E. Lawrence was possibly a homosexual are primarily biographers and researchers who had never even encountered him.

說了半天等於什麼都沒有說,不過對於此點,電影中確實有非常多的暗示,比如那個勞倫斯帶進英軍酒吧的阿拉伯青年,原形應該就是Dahoum。1913年左右在一次南土耳其的考古挖掘中兩人相遇,勞倫斯教他攝影,讀寫,Dahoum成為了他的助手。後來兩人搬到一起住,勞倫斯為他塑了一尊裸體像並放到了兩人房子的頂上。Dahoum還是一名摔交手(wrestler)。戰爭爆發時,勞倫斯遠在英國,兩人再未能會 面,Dahoum1918年死於斑疹傷寒(另一位著名的同性戀亞歷山大大帝也是死於此病),終於天人永隔。

電影中還有一處著名的暗示,就是勞倫斯被俘時,到底發生了什麼,那位土耳其省長捏掐勞倫斯的白皙肌膚時,還有那位土耳其士兵行刑時,臉上都浮現出無比猥褻的表情,而勞倫斯被從囚室扔到街上時,第一個動作是把臉轉過去,深深地埋進泥水中。這些都暗示了勞倫斯曾被輪奸,上面的資料中也提到了這一點,但我認為這段不幸的經歷和同性戀沒有關系,因為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性取向是先天性的。

關鍵字5:死亡

電影吧勞倫斯的死亡放在片頭,死亡的過程和葬禮都符合史實。勞倫斯死亡的過程如下(Wiki):

He was mortally injured in a Brough Superior motorcycle accident in Dorset, at the age of 46, close to his cottage, Clouds Hill near Wareham (now run by the National Trust and open to the public). The accident occured because of a dip in the road that obstructed his view of two boys on their pedal cycles; he swerved in an effort to avoid hitting them, lost control, and was thrown over the handlebars of his motorcycle. He died six days later.

他的銅像,被擺放在聖保羅大教堂,與最偉大的那些人一起,供後世瞻仰。

下圖為他最愛的摩托車Brough Superior,他喜歡追求速度,曾說「對速度的追求是人類的第二獸性。」他死於追求中,如同所有傳奇。

最後,用勞倫斯眾多名人朋友中的一個給他的評語來結束吧。

I deem him one of the greatest beings alive in our time... We shall never see his like again. His name will live in history. It will live in the annals of war... It will live in the legends of Arabia.

— Winston Churchill

6. 阿拉伯的勞倫斯是一部怎麼樣的電影

是一部獲奧斯卡獎的電影。

7. 歷史上真有阿拉伯的勞倫斯

大衛·里恩的電影是典型的英國電影。不在於導演是英國人或者由英國出品,而是其中的人物。阿拉伯的勞倫斯上校,以及《桂河大橋》中的指揮官尼古爾森,都是最典型不過的英國人,有著旁人模仿不來的脾氣。

勞倫斯歷史上真有其人,原是一名研究阿拉伯的學者。在戰爭中,勞倫斯穿起阿拉伯的服裝,指揮著阿拉伯部落軍隊攻城略地,被當地人尊稱為「聖者」。他在沙漠中對於異族文化的迷戀和獻身,是一個奇跡。沙漠是一個遠離現代文明的烏托邦,勞倫斯在那裡被喚起的激情,包括被喚起的優越感,使我無法不想起《現代啟示錄》中那個在湄公河深處稱王稱霸的美國上校,盡管在世俗的眼光看來他們分屬正邪兩道。我認為將勞倫斯調離阿拉伯實在是一個明智的決定。戰爭結束了,勞倫斯在英國的鄉間小鎮重新成為凡人,最終像一個普通人一樣死於車禍。

勞倫斯帶著50名阿拉伯人穿越尼福德沙漠,在即將到達目的地時,他發現一個年輕人掉了隊,便執意要回去尋找。一個頭目企圖阻止他:「你帶我們來這里是為了什麼,為了你的自負嗎?」

當勞倫斯返身,終於從大漠中將奄奄一息的掉隊者帶回來時,一個聖者就此誕生。這一段是電影史上最精彩的畫面,美國時代雜志曾經這樣評論這一段攝影:「(寬銀幕)就像一個極大的熔爐的門那樣敞開著,觀眾全神貫注地盯著純凈的金子般的沙子熔化的閃光,盯住空曠、燦爛的無垠的蒼茫,就像他們盯住上帝的眼睛一樣。」

只有在這樣的鏡頭中,你才能理解勞倫斯救回掉隊者這件事。勞倫斯像聖人一樣駕雲而來,他離開了自己在英國鄉間世俗的生活,他離開了自己偶然的肉身,在戰爭造就的烏托邦中與一種偉大的精神不期而遇。抑或,勞倫斯在這一刻,就是那偉大的精神本身。從這個意義上,我必須再次強調將勞倫斯調離是一個英明的決定。在他的眼裡,戰爭和別人的生命都是一個舞台,讓他的獻身精神得以展現的舞台。而他的獻身,其實與生死無關。

這個人物比指揮官尼古爾森更加純粹,他的脾氣是形而上的,尼古爾森所遇到的困境對勞倫斯而言,根本不存在。他的困境超越於國家民族與世俗的正義之上,他的困境其實就是和平,或者說是世俗的生活。

一離開阿拉伯,勞倫斯就已經死了。那個駕著摩托在英國鄉間遭遇車禍的人,只不過是勞倫斯陌生的肉身。

8. 影片中所見,阿拉伯的勞倫斯是否真的指揮殺死受傷和撤退的士兵

屠殺是真實的,但勞倫斯對他的所作所為可能不是。

不過,在那裡的阿拉伯軍官的二手話說,勞倫斯和其他英國軍官試圖制止這場殺戮。勞倫斯(Lawrence)的其他敘述講述了他如何發現自己目睹的「病態」。甚至他的兄弟也不相信勞倫斯下令囚犯開槍的說法,而且實際上並未出現在勞倫斯自己的書中。

勞倫斯為何不將自己描繪成戰犯,這是該男子的奧秘之一。也許僅僅是為了取得戲劇性的效果,或者像許多回國士兵一樣,他確實為自己的內involvement感而感到內,因為這場戰爭遠沒有他所描繪的那麼干凈和光榮。

9. 看過電影《阿拉伯的勞倫斯》的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開始是為了實現自己的抱負~他出身不算很高貴~可以說是個小人物~想在上流社會有威望就要有成績~等到他和阿拉伯人民建立了良好關系後~英國政府又讓他做個中間人~調節2個世界的關系~這讓他很疲勞~最後就退役了~就這~~

10. 如何評價和欣賞《阿拉伯的勞倫斯》這部電影


能稱得上史詩巨作又真正和歷史勾肩搭背的影片著實是電影界中的鳳毛麟角,而《阿拉伯的勞倫斯》又絕對可以算得上其中的數一數二的佳作。尚屬年輕的雙眼不斷歷劫般體驗著科技製作出的假人假景假世界後,再看到目之所及都是真實的似乎觸手可及的布景格局時只覺得滿心敬畏又感動不已。將歷史上的勞倫斯和影片所塑造的勞倫斯形象對比之後便能解決一些疑問,喜愛用手捻滅燃燒的火柴、被土耳其軍掠走後性情大變、兩個阿拉伯人死去後會感慨「我享受這點」、片中完全是男性世界等。在導演有意為之的條件下更加證實了歷史有關同性M情結的猜想,而彼德所表現出的勞倫斯悲天憫人多愁善感的一面其實更有些符合了女性的眼光,也就是說,這樣一部被重重男性標簽所包圍的影片並非是以一個純粹的普遍的男性眼光對待。這讓那些自以為是的玩弄著政治和武裝游戲的男人們同勞倫斯也沒有什麼兩樣,永遠走在旅途上,於疲憊中得意。彼德所飾演的勞倫斯太完美,雖然歷史的真相只能從已故者的只言片語中覓得,但我更願意相信勞倫斯值得被世界人民所銘記的一面已經牢牢被刻畫詳細。他一生奔波在所熱愛的阿拉伯世界和祖國英國之間;而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也不得不在阿拉伯拯救者和英國入侵者間搖擺,在被敬仰的同時接受審判和懷疑;在英國軍官里,他是個怪胎,在阿拉伯世界,他是個夢想家;在底層人民心中,他是拯救者,在風雲詭譎的政局裡,他是顆危險的棋子。在認識到這一點之後,阿拉伯世界他無處容身,現代的英國文明令他惡心恐懼,一生戎馬奔波勞累落了個兔死狗烹,連死神也要他在旅途中橫插一腳。或許是上帝不忍這位不完美的英雄繼續在左右不逢源上下不得志的人生道路上繼續徒勞,所以在他留給世界最後風一樣的印象和謎一般的身影後帶他回家。勞倫斯的悲哀在於他始終未能在變幻莫測的政治情景下確定自己的角色定位,而他成成為一代傳奇的幸運也在於此。當勞倫斯踏上阿拉伯之旅後,壯觀的沙漠景色甚至超越了《輪回》中有關時間在沙漠中流淌的美感,比較之下前者更為像是記錄,在駱駝的信步悠閑之中於炎炎烈日之下慢慢走過無盡相似卻永不重復的沙觀,夜晚睡前可看著天邊最明亮的星星入夢,恍非紅塵。可以在心靈的寂靜中思考,那些不知經歷了多少次輪回的風沙帶著純凈的智慧;可以患上嚴重的「沙漠情結」,在渺小的自我與雄偉的壯景中傲然於世。當莫里斯·雅爾的配樂想起,我覺得這是最適合沙漠的音樂。今年若能一切順利,便帶著這樣的音樂去看真正的沙漠。騎駱駝時的姿勢也很講究,右腿在駱駝鞍(原諒偶,實在網路不到這個東東學名)一夾,穩穩的搭在左腿下面,著實徹底擺脫了幼時有關騎駱駝被夾在兩個高峰之間的想像。而哈利斯的阿里贈予勞倫斯的白色長袍也很意義深遠,頭巾是阿拉伯男性、成熟、地位、榮譽以及民族主義的象徵,具有一定的政治和文化意義。其實用性也非現代上衣褲子所能比,據說在沙漠四五十度的高溫下長袍的透氣性可以保持絕對的涼爽。如果整部電影可以再多說一些阿拉伯語就更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