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評價電影《悟空傳》
《悟空傳》表面上寫的是西遊,其實寫的是你我的人生。今何在用現代人的思維去解讀經典,說透浮世的悲與喜,引起了諸多共鳴。這么多年來,偶然看到#悟空傳# 的消息,回憶像旋轉木馬,在腦海里轉不停。不由想起當年看書時那種熱血沸騰的心情。人生如此,拿酒來。
你曾像孫悟空,背負著親人們的希望,充滿著壓力的活著。忍辱負重,就像那一文不值的弼馬溫,被各種人所嘲笑。你焦慮,你煩悶。只有愛人,以及手中金箍棒,才能讓人心安。面對命運不公,你奮起反抗,想打破世間那些條條框框。化身那齊天大聖孫悟空,若天壓你,劈開那天,若地拘你,踏碎那地。有著最熱血的夢想,有著最燃燒的行動,挑戰那些強權,挑戰那些潛規則,挑戰那丑惡的成人世界。
你曾像唐僧,能力不凡,擅長洞察人性的弱點,有著改變世界的偉大夢想:「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這眾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諸佛,都煙消雲散!」卻被如來這樣老謀深算的長者算計,舍棄了功德和多年修為,為了那個遙不可及的理想大餅,堅持前行,一直不放棄。
你曾像豬八戒,多年如一日,守護著愛人,痴心絕對。沖冠一怒,只為紅顏。歲月是把殺豬刀,從英俊不凡的天蓬,變成了醜陋一隻豬。年華逝去,卻始終不改那顆赤子之心。面對種種不得已,各種不公平,心知肚明卻忍受痛苦,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多麼痛的領悟。人生太多風雨,辛酸都被當做笑話講出來。
更多人卻像沙僧,究其一生,只為彌補曾經犯過的那個小過錯。忙了一輩子,卻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庸庸碌碌,彷彷徨徨。惘惘然然,迷迷茫茫。阿諛奉承權貴,在心裡放冷槍,午夜驚醒還會慌張。膽小而謹慎,虛榮而客套。活了大半生,努力了半輩子,卻敵不過命運,變成了自己曾經最討厭的那種人。
師徒四人組,像極了如今這個社會。
全書中最熱血的是堅持與反抗。金蟬子堅持理想,反抗如來,與其辯論。哪怕墜入輪回,也要捍衛真理。天蓬堅持愛情,反抗玉帝,只為扶起愛人阿月。春風再美都比不過她的笑,哪怕變成豬,也不願遺忘佳人。漫長的五百年之後,說過的承諾是否還算數?會不會越過山丘,卻發現無人等候?小白龍堅持守護唐僧,反抗逼婚,為愛痴狂。曾今的小鯉魚,被小禿頭所救,從此動心。不願嫁去天庭,去當享受榮華富貴的妃子。寧願化作馬,不遠萬里去取經。陪君醉笑三千場,不述離殤。孫悟空堅持自由,反抗強權。作為妖王之王,入地府銷死籍,上天宮盜蟠桃。打敗十萬天兵天將,完勝天庭諸多神仙。他一直有反骨,叛逆漫天神佛,只為保護自己在乎的人。大鬧天宮,只為尋求公道二字。與世界為敵,與諸神作對。哪怕用盡身體最後一絲力氣,也不會放棄。如果成長就是屈服和平庸,那還不如繼續叛逆。悟空的那些反抗,是我們對自由的殷切嚮往。
得知《悟空傳》將要改成電影的時候,對此其實有懷疑,害怕經典會被毀掉。害怕片方只想著撈錢,而不尊重原著。害怕特效不夠精細,還原不了你我心中的龐大西遊世界。害怕電影情節不夠有趣,讓人味同嚼蠟。害怕選擇的演員不適合,毀了整部電影的氛圍。西遊題材這幾年都被拍爛了,誰知道會拍出個什麼鬼?直到最近看到了《悟空傳》預告片,才稍微放下心來。
彭於晏在預告片大喊出來:「從今以後一萬年,你們都會記住這個名字!老子的名字叫作:孫!悟!空!」有些中二,但讓人熱血沸騰。這特么就是曾經豪情萬丈的青春。《寒戰》裡面的陰險狡詐的反派,《湄公河行動》桀驁不馴的卧底,演技一直在線。對他的表現還是有些期待的,手執金箍棒,確實像那個狂拽酷炫屌的孫悟空。
翻了翻其他主創陣容,倪妮是紫霞,比較欣賞的年輕女演員。好吧她關鍵是美,紫霞如果不美,還演個屁啊 ?二郎神是余文樂,與悟空亦敵亦友,相愛相殺。歐豪出演有情有義的天蓬。今何在親自擔任電影版的編劇,猴子這么多年沒怎麼變過,有些熱血,心裡活著的還是那個年輕人。導演則是郭子健,他的電影作品極具個人風格。《野·良犬》拿過金像獎新晉導演。《打擂台》獲得金像獎最佳電影。而他與周星馳合作,作為聯合導演的《西遊降魔篇》,血腥暴力爽到極點。身為暗黑系的擁躉者,愛這部電影愛的不行。貌似重口,實則黑色幽默,刻畫出詭異恐怖的妖魔西遊世界。有過珠玉在前,這次的《悟空傳》,期待能再一次看到不一樣的西遊世界。 還有黃建新做監制,這可是做過《投名狀》、《智取威虎山》項目的電影行業老司機。主創陣容還算靠譜,期待值稍微提上幾分。
我們都曾是那隻渴望自由的猴子,卻不得不戴上命運的金箍。
㈡ 如何評價《悟空傳》這部電影
《悟空傳》完美地證明了這部小說不適合改成電影去年某些時候,朋友告訴我,《悟空傳》拍成電影了,我當時問了一句「是今何在的《悟空傳》嗎?」今何在的《悟空傳》能不能拍成電影,或者說,拍成電影還能不能打動人,這個問題我是考慮過的,答案是不能,因此,我一直以為電影《悟空傳》只是恰好重名而已,直到我在編劇一欄看到了今何在的名字,以及片頭那句「由今何在同名小說改編而成」。抱著被打臉的心態,我去看了這部電影,電影結束的時候,我長舒一口氣,臉還在,我的論點依然是,《悟空傳》不適合拍成電影,而這部電影,成了我最有力的論據。
先說電影。如果你沒打算講好這個故事,就請你不要到處打著它的旗號招搖撞騙。看完之後,陪我同去的老弟問我「這是《悟空傳》嗎?跟小說有一毛錢關系嗎?」這話不假,如果真的硬要說有一毛錢關系的話,大概是,主要角色沿用了小說的設定,但還是砍掉了小白龍、玄奘等小說中主要人物的戲份,(想到這里,我不禁有點擔心,他們不是打算拍續集的時候用吧?),而且人物關系還作了一些改動。除此之外,就跟原著完全不一樣了,這完全是一個新的故事,原著黨被忽悠進來還看了一個完全不相關的故事,您能體會其中的絕望心情嗎,如果改編的好也就忍了,我們也不是不接受新鮮事物,關鍵是這改編不僅沒有原著風骨,連個故事都沒講明白,好的,我在電影院一共打了6次呵欠,旁邊的觀眾看了5次手機上的時間。就舉一個例子,阿月和天蓬的故事,看過原著的是知道他們倆感情發展的前因後果的,但是電影給改了,阿月和天蓬在人間因為抓妖雲而重聚,小說里是沒有這種情節的,原著黨懵了;電影改就改唄,那你在你的邏輯下把因果講出來啊,很可惜,並沒有介紹,好,非原著黨也懵了。
總之,一方面,大量的故事情節需要知道前因後果才能充分被吸收,但是電影改的面目全非,看過小說的人接受無力;另一方面,佔到全部內容超過90%的改編部分,邏輯無法自恰,故事生硬,沒看過小說的觀眾要麼雲里霧里,要麼直接將其斥為爛片。可能我少見多怪,但在我有限的觀影生涯中,確實沒見過改編如此巨大,幾乎相當於兩個故事的小說改編電影,然後它竟然還以原著的名義做宣傳。《悟空傳》小說的成功幾乎不可復制,《悟空傳》是今何在當年在金庸客棧的時候寫的網路小說,最初是連載的形式,後來又在新浪網發表,網路連載創作,在當時非常盛行的一個原因就是,作者和讀者之間的溝通反饋非常及時,而且地位更加平等。不同於傳統的出版物,作者和一些優秀的有才華的讀者之間,王不見王,網路連載的文學創作,作者和讀者之間往往可以有更好的互動,甚至,由此可以引發讀者的再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