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3D電影是用特殊的方式拍攝的還是用軟體製作的 如果是用特殊的方式拍攝那為何有2D轉為3D的電視
你應該說的是偽3D吧
3D游戲中的偽3D
偽3D因為它使用了一些3D游戲的效果和概念,但又沒有做到完全的3D,因此稱之為偽3D; 首先是2D和3D的概念要確認,通常來說,2D游戲和3D游戲的概念是相對清楚的,為了更明確一些,稍微用兩句話說說。 2D指的是通過平面來表現所有的游戲畫面效果,游戲中所有的內容,都通過平面的方式來體現,不論魂斗羅這種可以上下卷動的游戲還是仙劍斜視角的游戲,由於表現方式都是平面的,因此都屬於2D游戲。 3D指的是通過技術的手段在電腦虛擬空間內實現了三維的坐標軸,而你所控制的角色也可以在三個坐標軸上發生效果位置變化的游戲,例如單機時代的DOOM、QUICK,網游時代的EQII、WOW等。 相信這樣的觀點,大多數人都是認可的,因為2D游戲和3D游戲比較容易區分,最簡單區分3D游戲的方式就是看能否實現游戲中轉換360度視角,如果可以,那顯然是純3D的(PS:和卡通渲染類別搞混淆。)
3D電影分立體電影和三維圖形電影兩者有明顯區別
立體電影
D是英文Dimension(線度、維)的字頭,3D是指三維空間。國際上是以3D電影來表示立體電影。 人的視覺之所以能分辨遠近,是靠兩隻眼睛的差距。人的兩眼分開約5公分,兩隻眼睛除了瞄準正前方以外,看任何一樣東西,兩眼的角度都不會相同。雖然差距很小,但經視網膜傳到大腦里,腦子就用這微小的差距,產生遠近的深度,從而產生立體感。一隻眼睛雖然能看到物體,但對物體遠近的距離卻不易分辨。根據這一原理,如果把同一景像,用兩隻眼睛視角的差距製造出兩個影像,然後讓兩隻眼睛一邊一個,各看到自己一邊的影像,透過視網膜就可以使大腦產生景深的立體感了。各式各樣的立體演示技術,也多是運用這一原理,我們稱其為「偏光原理」。
3D立體電影的製作有多種形式
【1】其中較為廣泛採用的是偏光眼鏡法。它以人眼觀察景物的方法,利用兩台並列安置的電影攝影機,分別代表人的左、右眼,同步拍攝出兩條略帶水平視差的電影畫面。放映時,將兩條電影影片分別裝入左、右電影放映機,並在放映鏡頭前分別裝置兩個偏振軸互成90度的偏振鏡。兩台放映機需同步運轉,同時將畫面投放在金屬銀幕上,形成左像右像雙影。當觀眾戴上特製的偏光眼鏡時,由於左、右兩片偏光鏡的偏振軸互相垂直,並與放映鏡頭前的偏振軸相一致;致使觀眾的左眼只能看到左像、右眼只能看到右像,通過雙眼匯聚功能將左、右像疊和在視網膜上,由大腦神經產生三維立體的視覺效果。展現出一幅幅連貫的立體畫面,使觀眾感到景物撲面而來、或進入銀幕深凹處,能產生強烈的「身臨其境」感。
目前在電影院里主要是播放採用兩種不同原理的3D影片:
【1】一種以imax大屏幕立體電影為代表的,這種技術是效果最好的,即所謂的偏振光技術,在播放時,用兩部帶偏振鏡的放映機同步放映兩路視差影像,即左右眼分別應該看到的影像。因此如不帶電3d偏振光眼鏡的話,在屏幕上看到的就是重影影像,而觀眾配帶的3d眼鏡就是兩個偏振光鏡片,通過它們,就能讓我們的左右眼分別看到屏幕上放映的左右眼視差圖像,產生立體效果。imax影院的屏幕有高達七米高的,圖象非常清晰,3d效果強烈,音響也很棒,是目前立體影院中最好的。
【2】另外一種稱為紅藍補色立體電影,中國以前放的都是這種電影,觀看影片時,影院會給觀眾發一個幾塊錢就能買到的左紅右藍的濾色眼鏡,帶上後左眼就能看到屏幕上的紅影圖象,右眼看到藍影圖像,從而產生立體影像,這種立體電影比imax要差很多,立體感要差一些,但它的成本較低,也可以在普通的電影銀幕上放映,可以讓更多的人體會到立體電影帶來的視覺魔術,同時由於這種電影對屏幕沒有限制,所以我們只要買一副幾塊錢的紅藍立體眼鏡,就能在電腦上觀看立體電影。
【3】還有一種常用的技術是立體眼鏡的原理,這種立體眼鏡採用時分方式,交替關閉左右液晶鏡片,而與之想配套的播放軟體分別在屏幕上同步交替播放左右眼視差影像,因此我們的左右眼就能分別看到左右的視差影像。只要這個交替的速度足夠快,就能讓我們看到立體影像,並且不會有閃爍感。因此對電腦顯示器的要求較高,需要CRT顯示器,並且刷新頻率至少達到100mhz以上,不過由於其便於與電腦一起配合使用。
三維圖像電影
3D是three-dimensional的縮寫,就是三維圖形。在計算機里顯示3d圖形,就是說在平面里顯示三維圖形。不像現實世界裡,真實的三維空間,有真實的距離空間。計算機里只是看起來很像真實世界,因此在計算機顯示的3d圖形,就是讓人眼看上就像真的一樣。人眼有一個特性就是近大遠小,就會形成立體感。計算機屏幕是平面二維的,我們之所以能欣賞到真如實物般的三維圖像,是因為顯示在計算機屏幕上時色彩灰度的不同而使人眼產生視覺上的錯覺,而將二維的計算機屏幕感知為三維圖像。基於色彩學的有關知識,三維物體邊緣的凸出部分一般顯高亮度色,而凹下去的部分由於受光線的遮擋而顯暗色。這一認識被廣泛應用於網頁或其他應用中對按鈕、3d線條的繪制。比如要繪制的3d文字,即在原始位置顯示高亮度顏色,而在左下或右上等位置用低亮度顏色勾勒出其輪廓,這樣在視覺上便會產生3d文字的效果。具體實現時,可用完全一樣的字體在不同的位置分別繪制兩個不同顏色的2d文字,只要使兩個文字的坐標合適,就完全可以在視覺上產生出不同效果的3d文字。
這些肯定都是通過3D軟體來完成的,也有特定的軟體,比如蜘蛛俠里的沙人3D軟體是3D史上的傳奇了,裡面的由於導演要求十分嚴格所以製作沙人的3D軟體是定做的軟體製作時間都用年算
常用3D軟體Abqus Acrobat 3D Adams Alias Algor Ansys
Artlantis ArchiCAD AutoCAD BIM BLM CAD/CAID CAE CAM CAXA CATIA Cosmos Cimatron C4D Creator 3D Delmia Delcam/Powermill Ecotect EdgeCAM Eovia Carrara FaceGen Modeller Fluent Hexagon Hypermesh Inventor Insight LightWave 3D Maya MasterCAM Maxwell MATLAB Macrostation MEP MoldFlow MSC Nastran OpenMind PDM PLM Pkpm Pro-Engineer Patran Pro-NC Quest3D Radiosity Rhino3D/犀牛 Revit Sap2000 Sketchup SolidWorks SolidEdge Softimage3D SurfCam Topsolid TD-Think3 UG/Unigraphics Ulead Vue 5 Infinite virtools UG 3DVIA 3Ds max 天正 浩辰 中望 奔特力
⑵ 在網上下載3D電影,在電腦上能不能看到3D的效果
勉強可以。
其實什麼屏幕特製,IMAX,只是為了加強效果,各種音像處理都是為了加強效果。
3D效果的基礎不是由這些決定的。
講白了,就是簡簡單單的不同顏色不同的波長,在人腦內形成宇宙式的上差距這就產生了視覺的3D效果。
所以一定要是兩種影像疊加起來才行,普通的單投顯示器,但是優質的液晶因為其顏色變化的特殊性,可能會比電視或者普通顯示器的好一些,所以是不能看到3D效果的,但是3D視頻因為有個圖形上的差距,所以最起碼能看起來像一個個形象在屏幕里演戲,優質的液晶可能會深一點。
可能不是很強,有些不倫不類,但是還是有點區別的。
好多朋友可能看過阿凡達吧,但是有些人確實誇贊,有些人確是狂貶,原因就是在於,那些高清影院就不說了,有些老的就影院用的是兩台投影儀,投的精確,一樣能做出3D效果,有些影院可能就是用多投的攝影機,多投的攝影機如果不好或者不精確、損壞之類,可能就會效果很差。還有些呢,可能就是用單投的,然後拷貝一個3D的影像,這種基本上看出來效果也就很差。
所以你明白了,除非你買那種支持3D,多投的,或者多屏單投的,再配上一個高級的3D眼鏡,可以達到遠超過電影院的效果,至少A是的。
最棒的就是一種3D的眼鏡電視,可能還沒出來,不過眼鏡電視本身量並不好。
⑶ 放3D電影的銀幕和普通電影的銀幕是一樣的嗎
屏幕是一樣的!
什麼是3D電影?D是英文Dimension(線度、維)的字頭,3D是指三維空間。國際上是以3D電影來表示立體電影。
人的視覺之所以能分辨遠近,是靠兩隻眼睛的差距。人的兩眼分開約5公分,兩隻眼睛除了瞄準正前方以外,看任何一樣東西,兩眼的角度都不會相同。雖然差距很小,但經視網膜傳到大腦里,腦子就用這微小的差距,產生遠近的深度,從而產生立體感。一隻眼睛雖然能看到物體,但對物體遠近的距離卻不易分辨。根據這一原理,如果把同一景像,用兩隻眼睛視角的差距製造出兩個影像,然後讓兩隻眼睛一邊一個,各看到自己一邊的影像,透過視網膜就可以使大腦產生景深的立體感了。各式各樣的立體演示技術,也多是運用這一原理,我們稱其為「偏光原理」。
3D立體電影的製作有多種形式,其中較為廣泛採用的是偏光眼鏡法。它以人眼觀察景物的方法,利用兩台並列安置的電影攝影機,分別代表人的左、右眼,同步拍攝出兩條略帶水平視差的電影畫面。放映時,將兩條電影影片分別裝入左、右電影放映機,並在放映鏡頭前分別裝置兩個偏振軸互成90度的偏振鏡。兩台放映機需同步運轉,同時將畫面投放在金屬銀幕上,形成左像右像雙影。當觀眾戴上特製的偏光眼鏡時,由於左、右兩片偏光鏡的偏振軸互相垂直,並與放映鏡頭前的偏振軸相一致;致使觀眾的左眼只能看到左像、右眼只能看到右像,通過雙眼匯聚功能將左、右像疊和在視網膜上,由大腦神經產生三維立體的視覺效果。展現出一幅幅連貫的立體畫面,使觀眾感到景物撲面而來、或進入銀幕深凹處,能產生強烈的「身臨其境」感。
⑷ 什麼是3d電影
3D電影就是當我們戴上專為3D電影特製的眼鏡時,看電影就好像置身於電影的場景中,電影中的場景好像就發生在我們身上那樣,比如當有一隻狗在追趕電影中的人物時,你就彷彿看到那隻狗向你走來,立體效果非常好,而不像我們平常看的電影,只是屏幕是的畫面而已,3D電影的真實感和立體感非常強
⑸ 3d電影知識
3D電影是立體電影,1953年5月24日立體電影首次出現,為了把觀眾從電視奪回來,好萊塢推出了一種新玩意兒立體電影。以下是由我整理關於3d電影知識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3D電影立體原理
立體電影(ANAGLYPH):將兩影像重合,產生三維立體效果,當觀眾戴上立體眼鏡觀看時,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亦稱“3D立體電影”。
立體電影是利用人雙眼的視角差和會聚功能製作的可產生立體效果的電影。出現於1922年。這種電影放映時兩幅畫面重疊在銀幕上,通過觀眾的特製眼鏡或幕前輻射狀半錐形透鏡光柵,使觀眾左眼看到從左視角拍攝的畫面,右眼看到從右視角拍攝的畫面,通過雙眼的會聚功能,合成為立體視覺影像。
立體電影就是用兩個鏡頭如人眼那樣的拍攝裝置,拍攝下景物的雙視點圖像。再通過兩台放映機,把兩個視點的圖像同步放映,使這略有差別的兩幅圖像顯示在銀幕上,這時如果用眼睛直接觀看,看到的畫面是重疊的,有些模糊不清,要看到立體影像,就要採取措施,使左眼只看到左圖像,右眼只看到右圖像,如在每架放影機前各裝一塊方向相反的偏振片,它的作用相當於起偏器,從放映機射出的光通過偏振片後,就成了偏振光,左右兩架放映機前的偏振片的偏振方向互相垂直,因而產生的兩束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也互相垂直,這兩束偏振光投射到銀幕上再反射到觀眾處,偏振光方向不改變,觀眾使用對應上述的偏振光的偏振眼鏡觀看,即左眼只能看到左機映出的畫面,右眼只能看到右機映出的畫面,這樣就會看到立體景像,這就是立體電影的原理。互補色、開關、柱鏡、狹縫光柵等都是在保證左眼看左圖,右眼看右圖這一基本原理上的幾種屏幕觀看立體的不同方式。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在屏幕上看立體的方式會更多。
消費習慣的變化
現代都市生活節奏的加快,使得人們的時間觀念越來越強烈,人們用於消費娛樂的時間也相對減少且集中,所以人們走進影院也開始不僅僅為了欣賞電影,而是希望得到一體化的娛樂享受,包括休閑、購物、觀影等等。消費者對綜合性影院的需求增大。
高端市場需求旺盛
城市中產階級等高端消費者在看電影的同時,開始追求更多社交等方面的需求,注重環境的優雅、服務的優良和消費高品位。到擁有豪華空間、聲光效果更佳的豪華影院看電影,已經成為了一種時尚消費,一種品味的表現。這種消費者需求的變化與影院經營理念的改變、豪華影院的大量建成互相作用,使得高端市場成為了支撐中國電影市場的核心部分。
掀起一股改造影院的浪潮:超大銀幕、數字立體聲、八聲道、SRD、DTS、後環繞......影院的觀影條件全面升級。
低端市場需求不足
中國的院線大都集中在大城市的繁華商業區,考慮交通和就餐等諸多因素的制約,使得大多數人不可能經常去看電影。至於二三級城市,電影離人們的生活就更遠了。低端市場可以說幾乎被盜版占據,對正版產品和影院觀影需求明顯不足。
解析
人以左右眼看同樣的對象,兩眼所見角度不同,在視網膜上形成的像並不完全相同,這兩個像經過大腦綜合以後就能區分物體的前後、遠近,從而產生立體視覺。立體電影的原理即為以兩台攝影機仿照人眼睛的視角同時拍攝,在放映時亦以兩台放影機同步放映至同一面銀幕上,以供左右眼觀看,從而產生立體效果。
拍攝立體電影時需將兩台攝影機架在一具可調角度的特製雲台上,並以符合人眼觀看的角度來拍攝。兩台攝影機的同步性非常重要,因為哪怕是幾十分之一秒的誤差都會讓左右眼覺得不協調;所以拍片時必須打板,這樣在剪輯時才能找得到同步點。
放映立體電影時,兩台放影機以一定方式放置,並將兩個畫面點對點完全一致地、同步地投射在同一個銀幕內。在每台投影機的鏡頭前都必須加一片偏光鏡,一台是橫向偏振片,一台是縱向偏振片(或斜角交叉),這樣銀幕就將不同的偏振光反射到觀眾的眼睛裡。觀眾觀看電影時亦要戴上偏振光眼鏡,左右鏡片的偏振方向必須與投影機搭配,如此左右眼就可以各自過濾掉不合偏振方向的畫面,只看到相應的偏振光圖象,即左眼只能看到左機放映的畫面,右眼只能看到右機放映的畫面。這些畫面經過大腦綜合後,就產生了立體視覺。
利用人的雙眼視角差和會聚功能等特性拍攝的放映時產生立體效果的電影。普通的電影或照片都是一個鏡頭從單一視角拍攝的,影像都在同一平面上,人只能根據生活經驗(如近大遠小、光線明暗)產生空間感。而立體電影則是由從類似人兩眼的不同視角攝制的具有水平視角差的兩幅畫面組成的,放映時兩幅畫面重疊在幕上呈雙影,通過特製眼鏡或幕前輻射狀半錐形透鏡光柵,觀眾左眼看到的是從左視角拍攝的畫面、右眼看到的是從右視角拍攝的畫面,通過雙眼的會聚功能,於是合成為立體視覺影像。觀眾看到的影像好像有的在幕後深處,有的脫框而出,似伸手可攀,給人以身臨其境的逼真感。採用幕前輻射狀半錐形透鏡光柵的立體電影受觀眾廳座位區位置的嚴格限制,觀眾頭部不能隨便移動,否則立體效果消失,因此觀眾感到異常不便。在戴眼鏡觀看的立體電影中,廣泛採用著彩色眼鏡法和偏光眼鏡法。彩色眼鏡法是把左右兩個視角拍攝的兩個影像,分別以紅色和青(或綠)色重疊印到同一畫面上,製成一條電影膠片。放映時可用一般放映設備,但觀眾需戴一片為紅另一片為青(或綠)色的眼鏡。使通過紅鏡片的眼睛只能看到紅色影像,通過青色鏡片的眼睛只能看到青色影像。此法的缺點是觀眾兩眼色覺不平衡,容易疲勞;優點是不需要改變放映設備。初期的立體電影常用這種方法。1985年日本築波國際科技博覽會上展出了採用這種方法的球幕黑白電影,效果更佳。偏光眼鏡法的立體電影,從1922年開始一直為各國所重視,有些國家已和大視野的電影相結合,拍成質量更高、效果更好的彩色立體電影。這種電影在放映時,左右畫面以偏振軸互為90°的偏振光放映在不會破壞偏振方向的金屬幕上,成為重疊的雙影,觀看時觀眾戴上偏振軸互為90°、並與放映畫面的偏振光相應的偏光眼鏡,即可把雙影分開獲得立體效果。由於製作和放映工藝的不同,偏光立體電影有雙機和單機之分。1985年的築波博覽會上展出了70毫米大銀幕彩色立體電影。自60年代以來,中國拍攝的立體電影是採用偏振光方式觀看的立體電影。
蘇聯在70年代研試了全息立體電影,觀看時不必戴眼鏡,有很大的影像亮度范圍。由於觀眾眼睛的視覺調節和收斂是自然的,不會引起過分緊張和疲勞,觀眾只要轉動頭部,即可看到如同實物那樣的位置變化,比普通電影有更大的深度感,就象真實物體那樣。這種電影仍在研究試驗階段。
技術
立體電影是應用光的偏振現象的一個例子。在觀看立體電影時,觀眾要戴上一副特製的眼鏡,這副眼鏡就是一對透振方向互相垂直的偏振片。這樣,從銀幕上看到的景象才有立體感.如果不戴這副眼鏡看,銀幕上的圖像就模糊不清了。這是為什麼呢?
這要從人眼看物體說起。人的兩隻眼睛同時觀察物體,不但能擴大視野,而且能判斷物體的遠近,產生立體感。這是由於人的兩隻眼睛同時觀察物體時,在視網膜上形成的像並不完全相同,左眼看到物體的左側面較多,右眼看到物體的右側面較多,這兩個像經過大腦綜合以後就能區分物體的遠近,從而產生立體視覺。
立體電影是用兩個鏡頭如人眼那樣從兩個不同方向同時拍攝下景物的像,製成電影膠片。在放映時,通過兩個放映機,把用兩個攝影機拍下的兩組膠片同步放映,使這略有差別的兩幅圖像重疊在銀幕上。這時如果用眼睛直接觀看,看到的畫面是模糊不清的,要看到立體電影,就要在每架電影機前裝一塊偏振片,它的作用相當於起偏器。從兩架放映機射出的光,通過偏振片後,就成了偏振光。左右兩架放映機前的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互相垂直,因而產生的兩束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也互相垂直。這兩束偏振光投射到銀幕上再反射到觀眾處,偏振光方向不改變。觀眾用上述的偏振眼鏡觀看,每隻眼睛只看到相應的偏振光圖象,即左眼只能看到左機映出的畫面,右眼只能看到右機映出的畫面,這樣就會像直接觀看那樣產生立體感覺。這就是立體電影的原理。
⑹ 3D電影,imax,普通特效電影如何理解區別
首先說一下IMAX,它只是採用效果更好的膠片拍攝出來,放映到更大的屏幕上去.大概效果是使圖象更加清晰,觀眾觀看畫面更大.也就是所說的巨幕.一般有球幕,矩形幕等.
3D電影拍攝的時候是採用2台攝象機同時拍攝,2台機器的間距要和人眼間距一樣.然後放映的時候,由2台放映機同時放映.模擬人的2個眼睛.不帶眼睛是看不出立體的效果,而且屏幕看起來會很花.現在眼睛一般分2種,紅綠光的就不說了,根據人眼對光的分辨來分辨2個放映機的畫面,這一般都是比較低級用的.像看<阿凡達>用的就是偏振鏡.2個鏡片,一個鏡片是能透過橫光波,一個鏡片能透過豎光波.2台放映機雖然把相同的畫面放映到同一塊屏幕上,但是2台機器一個放橫一個放豎光波.這樣人2個眼睛接受到的是2個不同位置的畫面,這樣就產生了立體.而電腦有專門的立體眼睛.首先要先有一部專門的立體電影,然後把屏幕的刷新率調到120赫茲以上,然後要顯卡調成支持3D,這時候帶上電腦專門的眼睛.電腦專門的眼睛與偏光鏡不一樣,它有USB接到電腦上,會與顯示器同頻率(120赫茲),120赫茲,電腦放映的3D片子也是由2部攝象機同時拍攝的2段片子一起放,每1段閃60赫茲,眼鏡也會跟屏幕同頻率,左眼擋住60次,右眼擋住60次.
其實立體電影原理都差不多,拍攝時候模擬人的2個眼睛拍攝.在放映時,帶的眼睛不同而已.但是目的都是一樣,要2個眼睛分別接受畫面.只不過有的是光譜分離,有的是光波分離,有的是刷新率分離而已.
現在影院放的<阿凡達>普通版就不說了.還有3D版就是要帶偏振鏡看的.還有IMAX3D,就是高清晰巨型屏幕放映的3D電影.
⑺ 放3D電影的屏幕是普通屏幕吧只是膠片做了特殊處理
你說的是因為阿凡達而炒的比較熱的IMAX 3D電影吧。
你說的也對,其實屏幕就是普通屏幕。但是面積巨大!你說的只是膠片上做了處理就不對了,應該是拍攝和放映方式上做了處理。IMAX 3D電影,其實IMAX和3D說的是兩個概念有的影院只能算是3D電影,有的是IMAX電影,有的是真正的IMAX+3D電影
IMAX是指影像最大化,就是巨型屏幕,巨幕電影,比一般的電影膠片大,放映的銀幕自然大,更清晰,IMAX的標准屏幕為22米寬、16米高,這只是最低標准。
國內最大的IMAX銀幕高達29.5米,長25.9米,足足有整整10層樓那麼高,面積相當於一個籃球場那麼大。
戴眼鏡的是看3D電影(這個3D和三維動畫的3D不是一碼事),也叫立體電影。
有戴3D眼鏡看的IMAX電影,那個才是真正的IMAX 3D。國內好像這樣的影院只有10家左右。
3D電影說直白點就是,它以人眼觀察景物的方法,利用兩台並列安置的電影攝影機來拍攝同一機位(而非傳統的一台拍攝),分別代表人的左、右眼,同步拍攝出兩條略帶水平視差的電影畫面。放映時,將兩條電影影片分別裝入左、右電影放映機,並在放映鏡頭前分別裝置兩個偏振軸互成90度的偏振鏡。兩台放映機需同步運轉,同時將畫面投放在金屬銀幕上,形成左像右像雙影。當觀眾戴上特製的偏光眼鏡時,由於左、右兩片偏光鏡的偏振軸互相垂直,並與放映鏡頭前的偏振軸相一致;致使觀眾的【左眼只能看到左放映機的畫面】、【右眼只能看到右放映機的畫面】,通過雙眼匯聚功能將左、右像疊和在視網膜上,由大腦神經產生三維立體的視覺效果,使觀眾感到景物撲面而來、或進入銀幕深凹處,能產生強烈的「身臨其境」感。
還有就是他們使用的膠片也是不一樣的,所使用的是70毫米15齒孔電影膠片的面積是普通35毫米膠片的10倍,是一般70毫米寬銀幕膠片的3倍。,而且需要使用70毫米15齒孔的設備進行放映。
但目前IMAX放映系統也在進行數字化改革。一些影院使用的是數字立體放映機。
⑻ 3D電影是不是要專門的3D顯示器才能觀看左右格式的電影
你好!
普通的顯示器你只能看紅藍色3D電影,而且眼鏡也只能是紅藍色的
現在的不閃式3D是需要顯示器和3D眼鏡匹配才能有效果的
看左右或者上下格式的電源,需要偏振3D顯示器(不閃式3D)和匹配的偏振3D眼鏡。
方可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