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巨制 » 01年六小齡童3d電影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01年六小齡童3d電影

發布時間: 2023-07-06 03:18:07

Ⅰ 六小齡童主演過什麼電視劇或電影

1981年 電影 《阿Q正傳》 「金猴」皮鞋
1982年 電視劇《西遊記》 「盼盼」防撬門
1991年 電影《過年》《喜劇明星》《周末戀愛角》
1992年 電影《祝你好運》 電視片《父子美猴王》 公益形象
1993年 電視劇《猴娃》 *北京兒童醫院形象大使
1994年 電視劇《大上海屋檐下》 *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安康計劃形象大使
1996年 電視片《六齡童》(任藝術指導) *首屆中國「珍愛生命、關注健康」愛心大使
1998年 電視劇《西遊記續集》 *安徒生友好大使
1999年 電視劇《追蹤309》 *北京特殊教育學院愛心大使
2000年 電視劇《1939·恩來回故里》 *2008屋頂綠化精品工程形象大使
2001年 電視劇《義海風雲》《某年某月某一天》
2002年 電視劇《啼笑因緣》
2003年 電視劇《連城訣》
2004年 電視劇《歡天喜地七仙女》電影《青春的懺悔》
2005年 電視劇《荀慧生》

Ⅱ 86版《西遊記》將被翻拍成3d電影,六小齡童領原版人馬主演

經典之作

西遊記

1986年春節一經播出,轟動全國,老少皆宜,獲得了極高評價,造就了89.4%的收視率神話,至今仍是寒暑假被重播最多的電視劇,重播次數超過3000次,依然百看不厭,成為一部公認的無法超越的經典。

如今,原班人馬將重聚出演電影《西遊記》,劇名為《敢問路在何方》,乍一聽,就有一種很熟悉的感覺,原來劇名就是86版《西遊記》的主題曲,不禁嘴裡會哼唱幾句~~

《敢問路在何方》

六小齡童擔任藝術總監,

六小齡童、馬德華領銜主演

電影《敢問路在何方》是由儒意影業、派拉蒙影業出品的系列3D動作魔幻電影,電影共分三部:《三打白骨精》、《大鬧天宮》、《通天河》。

影片講述了天地初成時人、神、魔共處一個空間,彼此爭斗不休。唐三藏攜帶三寶前往西方無生無死之地,求取經咒滅魔患恢復三界平衡的使命,唐三藏師徒四人在鏖戰中完成了取經滅魔的重任。

2016年11月24日,六小齡童透露,《敢問路在何方》目前劇本已經完成,2017年春節後正式開機,另一位確定參演的中國演員是「八戒」馬德華。

預計是2018年春節上映,掐指一算,票房至少50億呀!

話說,原班人馬將重聚出演,這也是86版《西遊記》開播30年來首次從小熒幕搬上大銀幕。讓我們先來回顧一

孫悟空——六小齡童

1982年,六小齡童在二十五集神話電視連續劇《西遊記》中主演孫悟空一角,被評為中國第六屆「金鷹獎」最佳男主角獎及第一屆(新時期十年1978年至1987年)「中國電影電視十大明星」獎,1998年憑借《西遊記續集》中孫悟空一角,獲得2000年度由中央電視台頒發的全國十佳優秀演員獎。

章老師高齡58歲!平日配戴一副高度近視眼鏡,性格開朗、活躍善談。他對藝術的認真、為人的謙虛與待人的誠懇,實在令人敬佩。

出生於「猴王世家」的章金萊,自幼學藝,是戲曲藝術大師六齡童的幼子,章氏猴戲第四代傳人,因為在86版電視劇《西遊記》中扮演孫悟空被億萬觀眾熟知,那隻「美猴王」孫悟空的形象深入人心,成為熒屏上的一個經典形象;他致力於傳播傳統猴戲藝術,在國內演講800餘場;他作為中華文化傳播使者,將優秀傳統文化帶到世界各地。

可以說,六小齡童撐起了幾代人的記憶。

唐僧——遲重瑞

唐僧的飾演者遲重瑞,出生於北京的一個五代京劇世家,從小深受京劇藝術的熏陶,耳濡目染。然而遲重瑞最終卻沒能走上京劇之路,畢業後,遲重瑞來到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成為了一名職業演員。他飾演的唐僧深受大家喜愛,被譽為唐僧專業戶。

20世紀90年代末期,遲重瑞和妻子陳麗華從香港回到北京,開始了從商之路,如今的他已是高齡65歲!

豬八戒——馬德華

《西遊記》中的豬八戒,身穿黑僧衣,肩扛大鐵耙,甩著大耳朵,挺著大肚皮,馬德華版的豬八戒將這些形象完美的展現出來,雖然之後也有很多人重新演繹豬八戒,但不可否認的是,並沒有一個人可以超越他。如今的他已是高齡72歲。

沙僧——閆懷禮

他演的沙僧是最有神韻的一個,所演角色經典,演技成熟。而他本身就像劇中塑造的那個任勞任怨的沙僧一樣忠厚、朴實、敬業、熱情。一個演員可以在同一部連續劇里演好多個不同的經典角色,為的是追求藝術。

遺憾的是,2009年4月12日,他因肺部感染在北京與世長辭,享年73歲。

所以,沙僧角色由劉大剛接任,在1998年拍攝《西遊記續集》中劉大剛曾扮演過沙僧,好在沒有隨便找人,辜負經典!他已高齡70歲。

Ⅲ 六小齡童參演過什麼影視作品

六小齡童演過電視劇《西遊記》、《猴娃》、《大上海屋檐下》、《雙筒望遠鏡》、《追蹤309》、《西遊記續集》、 《義海風雲》、《某年某月某一天》、《啼笑因緣》、《連城訣》、《歡天喜地七仙女》、《荀慧生》、《吳承恩與西遊記》、《新燕子李三》、《石敢當之雄峙天東》。

六小齡童演過電影《過年》、《喜劇明星》、《周末戀愛角》、《祝你好運》、《青春的懺悔》、《大鬧天竺》、《財迷》、《西遊記真假美猴王》、未來還有可能拍電影《玄奘》、《猴王世家》

Ⅳ 六小齡童電影版西遊記什麼時候上映

電影版《西遊記》預計2018年上映

《敢問路在何方》(簡稱電影西遊記)是由儒意影業、派拉蒙影業出品的系列3D動作魔幻電影,該系列片由六小齡童擔任藝術總監,由六小齡童、馬德華領銜主演,影片將於2017年2月開機,預計2018年上映。

Ⅳ 《敢問路在何方》將上映,好萊塢+巨資,六小齡童要再續經典

六小齡童章金萊會再次創造經典,為我們展現一個不一樣的孫悟空的形象!

猴王世家:


看過86版《西遊記》的朋友們,都會對孫悟空的角色印象十分深刻,因為六小齡童所塑造的孫悟空角色實在是深入民心,他將一個叛逆的孫悟空,以及中期歸屬唐僧的孫悟空,再到後來大徹大悟的斗戰勝佛,每一階段都表現的淋漓盡致,同時也讓我們對《西遊記》這部影視劇作有了深深的懷念之情。而大家所不熟知的便是六小齡童的家族,其實是傳統的猴王家族,包括他的三哥六哥等等全部不是猴子的扮演者,而他的三哥是扮演猴子最像的人,可惜英年早逝!




八六版《西遊記》的影響:


說《敢問路在何方》?這部史詩級的魔幻巨作之所以受到大多數人關注,原因就在於八六版《西遊記》的深重影響,很多人都期盼著在現代的技術以及國外的科幻製作中能夠享受到不一樣的《西遊記》,能夠讓孫悟空展示出更加厲害的風采。是《敢問路在何方》的,劇組在進行宣傳的時候就得到了普遍的支持和普遍的接受。而六小齡童本人也確確實實不負眾望,再次出演孫悟空!

期待又一經典:


章金萊所扮演的孫悟空不再是以往的孫悟空,因為他需要經歷三屆之前的幾世輪回,同時也會詳盡的敘述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唐僧等在成為正式的自己之前的因果輪回,高老莊,流沙河等一些熟悉場景將會再次回到眾人的眼前。由於此次是中外合作攝制,因此六小齡童很有可能會變身一個3d效果極為出彩的猴子形象,讓我們一起期待新的孫悟空!期待經典……

Ⅵ 歷時7年,耗資1億,六小齡童主演的《吳承恩與西遊記》卻淪為爛片

86版《西遊記》的成功也使孫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齡童紅遍海內外,也是迄今為止最為經典的一個孫悟空形象,幾十年來無人可以超越。六小齡童塑造的孫悟空由於過於經典,他在其它影視作品中演繹的人物形象很難有所突破,所以至今提起六小齡童,給人的第一印象依然是「美猴王」。應該說,六小齡童除了成功塑造了孫悟空外,還在宣傳和推廣「西遊文化」方面下足了力氣,嘔心瀝血,不余遺力。如果說2000年由中央電視台出品的《西遊記續集》是導演楊潔為了完成未了的心願外,那麼《吳承恩與西遊記》則是六小齡童為了完成自己的心願而拍攝的一部人物傳記神話電視劇。理由很簡單,六小齡童就是為了進一步弘揚「西遊文化」,更好地傳承下去,讓觀眾通過電視劇的形式來了解這部古典名著的作者吳承恩經歷了怎樣的人生磨難而完成《西遊記》創作的。

六小齡童的出發點是對的。該劇從籌備到攝制完成歷時7年,東拼西湊地拉來了1個億的投資,啟用86版原班人馬,並且以高 科技 手段率先在全球運用3D電視效果,在宣傳上也做足了功課。可就是這么一部傾注了六小齡童無數心血的電視劇在播出後卻惡評如潮,僅僅在幾家地方台播出後就再也看不到這部電視劇了,甚至有的電視台播出一半就被叫停,這讓雄心勃勃的六小齡童萬般無奈,那麼究竟是什麼因素造成的呢?我大概分析以下幾點,願與讀者探討。

《吳承恩與西遊記》,從劇名來看,這是一部描寫吳承恩如何創作《西遊記》過程的這么一部人物傳記電視劇,而事實上也是如此,所有的故事都是圍繞吳承恩與猴子以及《西遊記》的不解之緣展開的,雖然很多故事都是虛構的,但整部劇是以吳承恩的生平為主題的。可在這部劇中,六小齡童為了呈現天馬行空的西遊故事,除了挑大樑扮演吳承恩外,還承擔著孫悟空的角色,劇中一會兒是現實,一會兒又進入夢幻般的神話世界,將86版中的一些情節又進行了重新演繹,甚至一些片段還利用了86版中的一些鏡頭。我很理解六小齡童的想法,就是在講述吳承恩創作《西遊記》過程中,通過他的想像,再次為觀眾還原《西遊記》中的精彩場景。但個人以為六小齡童塑造孫悟空有點上癮,總想在這個經典形象或者86版整部劇的基礎上有所突破和創新。但事與願違,這種現實與虛幻的疊加交替並沒有很好地豐富故事,塑造人物,反而使故事結構不夠嚴謹,也使故事線索和脈絡顯得鬆散和混亂,這樣的設置似乎是一種創新,但是不符合觀眾的收看習慣。

大家都知道《西遊記》的作者是吳承恩,其實在學術界是有爭議的,沒有可靠的 歷史 資料證明《西遊記》就是吳承恩寫的,就像《紅樓夢》、《水滸傳》的作者一樣,自明末清初以來就存在很大爭議。吳承恩在 歷史 上確有其人, 《天啟淮安府志》:「性敏而多慧,博極群書,為詩文下筆立成,清雅流麗,有秦少游之風。復善諧謔,所著雜記幾種,名震一時。」這也說明以吳承恩的才華和學識也具備寫《西遊記》的能力和條件。但其人生平資料甚少,如果按照 歷史 劇來拍,無法提供厚重有力的資料可以借鑒,大部分情節依靠編劇閉門造車,這樣的劇不能界定為 歷史 劇。 自古以來,民間就一直流傳著《西遊記》是根據唐玄奘西天取經的故事演變而來的,經過了無數文人的演義和提煉才最終形成了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故事的雛形,吳承恩也許僅是其中一個參與者,在成書整理時付出了很大心血。 六小齡童很感謝吳承恩寫了這部名著,才讓自己有機會飾演了「美猴王」,為吳承恩樹碑立傳也成了六小齡童義不容辭的責任,並且該劇是在江蘇淮安市楚州區「吳承恩紀念館」落成典禮上正式啟動,這足以看出六小齡童對吳承恩的崇拜和敬仰。由於缺乏文物資料,紀念館內布置了許多六小齡童的劇照和個人照片,這在 社會 上和學術界引起一片非議。該劇的拍攝很明顯為《西遊記》的真正作者作了定論,但《吳承恩與西遊記》終究是一部電視劇,劇中大部分關於吳承恩的生平事跡可供參考和借鑒的資料實在屈指可數,若想以 歷史 人物傳記來演繹,唯恐無法擔負 歷史 的責任。

電視劇《吳承恩與西遊記》拍攝完成後,在宣傳的時候,主創團隊們以世界首部3D立體電視劇引以為傲,也將這項頂尖技術的創新作為宣傳該劇的噱頭。據製片人吳秋雲介紹說,《吳承恩與西遊記》製作耗時5年,1個億的投資,很大部分都用在了3D立體畫面的製作上,每集45分鍾的時間,總有10分鍾左右時間是帶有3D立體效果的。所以說,在後期製作過程中,是費了很大功夫的,每一幀的畫面摳像都絲毫不敢馬虎。立體電影於50年代誕生於美國好萊塢,60年代我國才出現第一部立體電影《魔術師的奇遇》。真正讓觀眾感受到3D特效的震撼還是來自美國大片《阿凡達》,該片中這項技術引領了世界3D電影的又一次革命,但是將3D效果運用到電視劇中恐怕《吳承恩與西遊記》真的是第一個吃螃蟹者。大家知道,觀看3D電影需要戴一副3D眼鏡,這樣才能有效果,而3D電視劇同樣需要戴上3D眼鏡,也就是說,如果收看《吳承恩與西遊記》就得戴上3D眼鏡。在我國的廣大農村,去哪裡買這樣的眼鏡呢?即使有條件,那麼一個家庭是每人一副呢還是輪著來呢?一個家庭眼鏡少孩子多的話就會打架。這樣一來,許多家庭不會為了看一部電視劇去購買3D眼鏡,看完眼鏡就沒用了,電影院有免費的。況且電視劇中的3D效果根本無法與影院同日而語,大銀幕、環繞立體音箱,給觀眾在感官上帶來的是刺激和震撼,這些在電視劇中無法做到。

很多觀眾收看這部電視劇最主要還是沖著86版《西遊記》原班人馬來的,甚至是當做一部新版《西遊記》來看的,從這一點上就足以證明86版《西遊記》是何等的深入人心。為什麼說人物造型以及服化道進一步地倒退了呢?在這之前的2000年,由中央電視台出品,導演楊潔拉上原班人馬拍了一部16集的《西遊記續集》,該劇播出後引起不小波動,觀眾敏銳地發現,這部原班人馬參與的續集已不是當年的模樣,從劇情、演技、化妝等都已倒退,雖然楊潔的願望實現了,卻成了狗尾續貂。而《吳承恩與西遊記》的導演已不是楊潔,是曾執導過《大宋提刑官》的闞衛平,說是原班人馬,其實除了六小齡童、遲重瑞、馬德華、劉大剛(續集飾演沙和尚)以及朱龍廣(飾演如來)、王衛國(續集飾演玉帝)等幾人外,其他演職人員根本與86版《西遊記》不沾邊。人物造型及服化道還不如備受爭議的《西遊記續集》,尤其是孫悟空的造型越發難看,猴毛這一集是黃色的,下一集就成棕色的了,體型臃腫,動作遲鈍。遲重瑞老態盡顯,馬德華和劉大剛也是勉強上陣。對於人物的造型、化妝、置景,都無法呈現一個仙氣十足的神話世界,更無法還原86版中那絢麗多姿,奇妙莫測的天上人間,龍宮地府。

電視劇《吳承恩與西遊記》是六小齡童的一部嘔心之作,導演是他請的,投資是他拉的,編劇也經過了他的篩選,並親自把關劇本,進行了斟字酌句的修改,其傾注的一切不亞於拍攝86版時候所付出的心血,但盡管如此,劇中依然存在台詞雷人、情節拖沓的注水嫌疑。比如孫悟空龍宮借寶的情節,龍王見了直呼「大聖」,齊天大聖的名號是孫悟空鬧了天宮之後,天地眾神才如雷貫耳的;86版中龍王見了來歷不明的孫悟空後稱呼的是「上仙」,從這一點可以看出編劇的不用心。《西遊記》這部書是偉大的,但在劇中為了突出吳承恩創作過程的坎坷經歷,圍繞這部書牽扯的人物太多,下至吳承恩身邊的親人好友師傅學生,上至達官顯貴皇親國戚,不管是正面人物還是反面人物,統統都是為了《西遊記》這部書,甚至感染了整個大明朝。把一介書生的吳承恩塑造成了一個「猴痴」,還會猴拳,在邪惡勢力面前也是大義凜然,義正言辭,完全沒有一個書生特有的儒雅和城府,這樣離奇的改編讓觀眾大呼「太傳奇了」!

(文/田戰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