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國第一部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的影片是
《漁光曲》
《漁光曲》是20世紀30年代,也就是1934年6月14日上映的一部劇情片,該部電影由蔡楚生編劇和執導,王人美、韓蘭根等主演,該片在上海金城大戲院首次上映時,正趕上當時上海市60多年來未遇的酷暑高溫,卻場場爆滿,連續上映了84天。
當時由厲麟似等推介參加莫斯科國際電影節,並在1935年2月份獲得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第九名的獎項,被譽為中國首部獲得國際榮譽的電影。
(1)我國國內第一個國際電影節擴展閱讀:
電影簡介:
影片的故事發生在東海邊,在「漁光曲」的歌聲中展開了一個漁民家庭的悲慘故事。漁民徐福一家生活艱難,一對孿生子女小貓、小猴的出生更是加重了家庭負擔。隨後徐福死於海上,徐媽只好到船王何家做奶媽。小貓、小猴和何家少爺子英自小一起長大,感情要好。
十年後,長大成人的小貓(王人美 飾)、小猴(韓蘭根 飾)繼承父業,以捕魚為生;子英則被父親安排出國攻讀漁業,他一心希望學成歸來能改良中國漁業。此後,盜匪猖獗,以及漁業公司的興辦,都使漁民的生活更加艱難。
小貓、小猴難以維持生計,於是攜著失明的母親到上海找舅舅另謀出路。跟著舅舅賣唱的小貓、小猴在上海重遇了回國的子英,隨後小貓、小猴卻遭受了牢獄之災,舅舅和徐媽也在一場火災中喪生。經歷了多番波折的三人,重新回海捕魚。然而,命運弄人,那首熟悉的《漁光曲》再次響起。
⑵ 中國第一個a類國際電影節是什麼
國際A類電影節是由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FIAPF)劃分的「競賽型非專門類電影節」。根據FIAPF官網公布:至2015年,全球有15個國際A類電影節,目前中國為上海國際電影節。
國際A類電影節中,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戛納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是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承認的世界三大電影節,以上三大電影節加上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和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是國際電影聯合會確定的國際五大電影節。
⑶ 中國第一部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的影片是什麼
是《漁光曲》。
《漁光曲》是1934年由蔡楚生編劇和執導的劇情影片,王人美、韓蘭根等主演,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中國影片代表作之一。該影片由民國著名電影人厲麟似等推介參加莫斯科國際電影節並獲第九名,被譽為中國首部獲得國際榮譽的電影。
影片講述了漁家子弟徐小貓、徐小猴和船王何家繼承人子英之間的悲歡離合,兩代人之間的故事折射出舊中國各階層人民生活的飄零動盪。
(3)我國國內第一個國際電影節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徐小貓
漁家女兒,自幼喪父,母親為養家當了何家奶媽,從小由祖母帶大,有一個孿生弟弟小猴。長大後繼承父業,以捕魚為生。多年後,歸來的子英好心給徐家姐弟一百塊錢,卻陰差陽錯被誣陷是他們搶劫而得,並因此被捕入獄。
2、徐小猴
小貓的孿生弟弟。出獄後家裡發生了火災,徐媽和舅舅葬身火海。姐弟倆無家可歸,只能回去捕魚。不幸的是,小猴因捕魚受重傷致死,臨死,他央求姐姐唱《漁光曲》訣別。
3、何仁齋
何父,娶了交際花薛琦雲,並和外國人創辦了漁業公司,但自己卻沒有實權。得知兒子想收留徐家姐弟,用拐杖趕走了他們。公司破產後自殺身亡。
⑷ 我國第一部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的影片是哪一部
新中國第一部在國際上獲獎的影片是根據八位抗日女英雄投江故事創作的《中華兒女》。
1934年的《漁光曲》是王人美 的代表作。在影片中,她以真摯的感情、精湛的演技和動人的歌聲,出色地塑造了貧苦的漁家女兒小貓的形象。
影片主題歌也是由她演唱,的確人美歌也美。該片曾獲1935年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榮譽獎」,這也是我國第一部在國際上獲獎的影片。1987年,王人美在北京病逝。
⑸ 第一個國際電影節在哪舉行 [生活百科]
第一個國際電影節在威尼斯舉行.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
⑹ 我國第一部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的影片是什麼
我國第一部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的影片是《漁光曲》。
《漁光曲》由民國著名電影人厲麟似等審定並推介參加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榮獲第九名,被譽為中國首部獲得國際榮譽的影片。
《漁光曲》無論是在藝術結構與鏡頭運用上,都突破了早期中國電影的影戲觀念,格調凄婉而壓抑,節奏緩慢而抒情。在保持了蔡楚生前幾部作品中的故事感人、情節曲折、悲喜交織、情趣盎然、觀賞性強等特點外,又突出了真實與細膩。
《漁光曲》的現實意義
影片以漁民徐家的家庭悲劇為主線,描繪了在經濟恐慌、民生凋敝的社會狀況下,漁民災難重重的生活,表現出作者對窮苦漁民的無限同情,貫穿了1930年代中國的民族矛盾和社會矛盾。
同時,也圍繞著這個漁民家庭的悲慘遭遇,深刻揭示了造成漁民深重苦難的原因,真實地反映了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中國漁村的社會面貌。又通過船主之子何子英這位新工商從業者的形象,探討了「實業救國」的理想問題。
影片上映之後,觀眾對農民的凄慘生活深表同情,對實業人士的認識也發生了巨大轉變。
⑺ 我國第一部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的影片是什麼
《漁光曲》中國首部獲國際電影節的電影。
中國在國際電影節上榮獲獎項的第一部影片,是1934年上映的《漁光曲》。
在1935年的莫斯科電影展覽會上,各國代表分組觀看了參展影片,並有評判委員會詳加評論、評判。評選結果,共有10部電影得獎,其中的一部便是中國選送的《漁光曲》,榮獲相當於第四等的榮譽獎,評判委員會的評語是以其勇敢的現實主義精神,生動深刻地反映了中國的現實生活。
當中國代表、聯華公司製片人陶伯遜上台接受獎狀時,台上台下熱烈掌聲響起。這是中國第一部獲得國際電影節獎項的影片。
《漁光曲》介紹:
《漁光曲》由上海聯華影片公司攝制,蔡楚生執導,歌舞影劇全能女明星王人美扮演女主角小貓,頭號喜劇明星韓蘭根扮演男主角小猴。任光創作的主題曲旋律優美又顯委婉惆悵,歌詞質朴真實,唱出了漁民的無盡凄涼與哀怨。
1934年6月14日,《漁光曲》在上海金城大戲院開始公映。這年,上海地區盛夏早來,且是60年來少見的酷熱,氣溫高達39.9度,各式人等觀看《漁光曲》的熱情卻持久如新,連映84天場場爆滿,創國產影片最高上座紀錄,誠如《申報》記載:在盛暑中能如此持久挺拔,的確空前未見,堪稱奇談。
⑻ 中國電影發展史的中國電影節
上海國際電影節(Shanghai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是中國國內第一個國際電影節,在中國有很高的重要性。每年6月在中國上海舉行。
上海國際電影節由中國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及上海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上海文化廣影視集團國際大型活動辦公室承辦。電影節在1993年首次舉辦,1994年,獲得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承認,每年6月上旬舉行,中國唯一的一個A類國際電影節,最高獎名稱為「金爵獎」,下設8個獎項,都由來自各國的國際評委評審產生。
上海國際電影節共分為4個主要部分,包括競賽部分金爵獎、國際電影展覽放映、國際電影交易市場,及金爵國際電影論壇暨亞洲新人獎評選。
電影節舉辦至今,已經吸引了世界各洲六十多個國家和地區、3823部影片的報名, 959部影片展映,累計票房2770萬人民幣。這是尚沒有完全開放的中國電影市場每年度唯一的一次世界影片集萃,因此,每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對上海及周邊城市的觀眾無疑是一次期待已久的電影朝聖,創辦至今,已經有150多萬人次融入這個中國重要的電影活動中。每年六月期間九天的電影節已然成為上海文化生活一個重要的景觀。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是北京師范大學藝術系、廣電總局電影頻道節目製作中心、中國電影資料館、北京電視台影視部、中國電影報社、北京市電影公司、北京新影聯影業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電影基金會、北京市學生聯合會等多家單位聯合主辦的一項大型文化活動。
她創建於1993年,是當今中國每年始於春季的第一個電影節。其權威性受到電影界人士普遍認同,被譽為中國電影界具有國際水準的大獎。歷屆有多部獲獎影片後來在國內政府獎、金雞獎、百花獎和東京、柏林、西班牙等國際電影節獲得各種獎項。 大學生電影節以青春激情、學術品位、文化意識為宗旨,以大學生辦、大學生看、大學生評為特色,在教育、文化和影視三界有著廣泛深遠的影響。電影前輩凌子風、著名導演謝鐵驪、謝晉等曾為大學生電影節題詞,希望大學生電影節能推動中國電影的發展。
「大學生電影節」還是中國青年導演初試藝聲的舞台,霍建起、張揚、金琛、施潤玖等新生代導演曾在這里首次獲獎,最佳處女作獎和藝術創新特別獎的設立傳達出大學生們對影壇新鮮力量的期待和鼓勵。
「大學生電影節」不但贏得電影創作者和大學生觀眾的青睞,還獲得國家廣電總局及相關政府部門的認同,在廣電部2001年召開的北戴河會議中,趙實部長兩次提到大學生電影節對我國電影事業及高校文化所起到的積極推動作用,大學生電影節日益成為具有很大影響力的民間電影活動。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北京電視台、鳳凰衛視中文台、《北京晨報》、《北京晚報》、《北京青年報》等80餘家媒體對電影節進行系列報道,電影節閉幕暨頒獎晚會在廣電總局電影頻道節目製作中心、中央電視台海外中心《歡聚一堂》欄目、北京電視台等重要媒體多次播出,取得較大反響。
「大學生電影節」於每年的4月20日--5月4日之間召開。電影節組委會秘書處辦公室設在北京師范大學藝術系。第九屆電影節已在積極進行。她以北京為中心,輻射全國,參賽影片幾乎囊括最新優秀國產影片,學生評委來自全國各大高校,參與人數居國內電影節之最。 本屆電影節設最佳故事片、最佳導演、最佳觀賞效果、最佳男演員、最佳女演員、藝術創新特別獎等獎項,在大學生投票推選的基礎上,由大學生和青年評論家組成的評委會評定。電影節主會場設在北京師范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此外還將在北京20餘所著名大學放映參賽影片,觀影人次達20餘萬人次。
「大學生電影節」還將舉辦專題影展、專題討論和專題講座等眾多學術活動,集中學界、業界各路英豪,共同探討最新熱門影視話題。老中青年導演與演員,在新片首映式、參賽片劇組見面會、著名導演專題研討會等活動中與大學生歡聚一堂。大學生電影節不僅是大學生的電影盛會,也是電影人的青春聚會。
「大學生電影節」還對大學生自己拍攝的錄像作品進行評獎。「大學生錄像作品大賽」是國內唯一面向大學生的影視文化賽事。參賽片規模和評獎規模進一步擴大,參賽對象擴展到香港,關注群體成直線上升。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是國內唯一將內地和港台電影作品同時納入視野的電影評選活動,由南方都市報發起,創辦於2001年,旨在通過兩岸三地電影人的交流,電影的多方面對比,創造一個更開放、活潑、新銳的電影評論環境,全面推動中國電影的創造。
⑼ 中國一共有幾個電影節
中國一共有十個電影節。
1、中國電影華表獎
中國電影華表獎簡稱華表獎,也稱政府優秀影片獎,創辦於1994年,由國家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主辦,是中國(內地)電影界的政府獎,體現黨和國家對電影事業的熱情鼓勵和大力扶持 。
與中國此叢電影金雞獎、大眾電影百花獎並稱中國電影三大獎 。
2、中國電影金雞獎
中國電影金雞獎於1981年創辦,是中國大陸電影界權威、專業的電影獎,由中國電影家協會和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聯合主辦,因當年屬中國農歷雞年,故取名中國電影金雞獎。
金雞獎評獎委員會是由中國最具權威的導演藝術家、表演藝術森神櫻家、電影劇作家、攝影家、音樂家、美術家,以及電瞎明影理論家、教育家、事業家共同組成,因此又被稱為「專家獎」。
3、大眾電影百花獎
大眾電影百花獎創辦於1962年,由中國電影家協會和中國文聯聯合主辦。百花獎代表觀眾對電影的看法和評價,並由觀眾投票產生獎項,因此又被稱為「觀眾獎」。
百花獎之所以用「百花」命名是為了體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文藝方針,獎杯為銅質鍍金花神。百花獎也是中國歷史最為悠久和最有群眾基礎的電影大獎。
4、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
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是中國台灣地區的電影獎項,在華語圈中它歷史最為悠久。由於早期中國內地與中國香港並未設置類似音像製品競賽獎勵,金馬獎成為華人區最受注目的電影盛會之一。
5、中國香港電影金像獎
香港電影金像獎於1982年開始舉行,並於1993年12月正式注冊成為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有限公司。香港電影金像獎是從《電影雙周刊》每年邀請影評人評選十大電影的擴大和延續。
此獎項每年評選一次,旨在通過評選與頒獎形式,對表現優異的電影工作者加以表揚。
它是目前香港最具代表性、最具權威性的電影頒獎禮活動。香港金像獎也是香港電影人心中的「奧斯卡」,是香港最具權威性的電影活動。
6、上海國際電影節
上海國際電影節是中國第一個獲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認可的全球15個國際A類電影節之一 。1993年首次舉辦;1994年,獲得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承認。
7、北京國際電影節
北京國際電影節前身為北京國際電影季,創辦於2011年,由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具有國際性、專業性、創新性、開放性和高端化、市場化的大型電影主題活動。
旨在融匯國內國際電影資源,搭建展示交流交易平台,將成為北京市建設世界城市的重點文化活動,打造東方影視之都的核心活動。
2012年2月,北京國際電影季更名為北京國際電影節,每年舉辦一屆並設立評獎單元,但由於准備不夠充分直到2013年才進行獎項評選,自此,主競賽單元天壇獎正式設立。
8、中國長春電影節
中國長春電影節是1992年經中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批准同意正式創辦,國際製片人協會承認的,具有國際性質的電影賽事,是中國第一個以城市命名的國家級電影節 。
中國長春電影節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播電影電視部、吉林省人民政府、長春市人民政府主辦;長春市人民政府、廣播電影電視部電影事業管理局、吉林省文化廳、中國電影發行放映輸出輸入公司、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和長春電影製片廠聯合承辦。
9、華語電影傳媒大獎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是由《南方都市報》於2000年發起並主辦的傳媒評選的電影獎項,該獎聯合中國多家有影響力的媒體,是國內唯一將內地、香港、台灣三地公映的華語片進行共同評選的電影獎。
該獎由來自兩岸三地的知名電影文化工作者共同參與評審,是為了表彰在電影藝術上勇於創新,在表現人性上深度發掘的作品及其創作人員。
10、北京大學生電影節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是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 、電影頻道節目中心、 中國電影資料館、中國電影報社、 中國教育電視台、 北京電視台 、北京廣播電視台等多家單位聯合主辦的一項文化活動。
⑽ 國內電影節都有哪些
中國電影節及電影相關獎項
中國長春電影節
中國長春電影節創辦於1992年,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播電影電視部批准舉辦的具有國際性的國家級電影節。每兩年舉辦一次。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播電影電視部、吉林省人民政府、長春市人民政府主辦;長春市人民政府、廣播電影電視部電影事業管理局、吉林省文化廳、中國電影發行放映輸出輸入公司、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和長春電影製片廠聯合承辦 。本屆電影節的宗旨是:友誼、交流、發展。
中國珠海電影節
中國珠海電影節創辦於1994年,原名「中國珠海海峽兩岸暨香港電影節」由珠海市人民政府主辦。從1996年的第二屆起改為現名,電影節本著加強內地和台灣、香港、澳門地區電影界的交流與合作,而且將跨出兩岸四地的范圍,逐步接納評選海內外由華人擔任主創人員的影片,朝著「國際華語電影節」的目標發展。
中國北京大學生電影節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是北京師范大學藝術系、廣電總局電影頻道節目製作中心、中國電影資料館、北京電視台影視部、中國電影報社、北京市電影公司、北京新影聯影業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電影基金會、北京市學生聯合會等多家單位聯合主辦的一項大型文化活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