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巨制 » 網路大電影的發展對院線電影有威脅嗎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網路大電影的發展對院線電影有威脅嗎

發布時間: 2023-04-15 12:47:28

⑴ 調整來臨,網路大電影或將不只是網路大電影

文 |孟永輝

作為衍生於互聯網與影視行業的孿生體,網路大電影從一出現便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在影視用戶逐步從線下的影院向線上的視頻網站轉移的過程中,網路大電影的出現豐富了原本已經形成的影視類型,並用一種新奇的表現方式獲得了很多年輕用戶的青睞。

門檻低、成本少、周期短是網路大電影比較顯著的特徵。正是這種特徵讓網路大電影從一開始就能夠與互聯網產生密切聯系,藉助視頻網站能夠輕松實現傳播。在經歷了井噴式的發展之後,網路大電影的發展開始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很多人將網路大電影的飛速發展歸因於互聯網飛速發展帶來的巨大發展機遇上,互聯網與傳統行業不斷產生聯系,在顛覆原有思維邏輯和產品邏輯的同時,同樣讓它與傳統行業衍生出更多新奇的產品類型。盡管這種說法並不是特別全面,但是至少能夠說明互聯網對傳統行業的改造能力。

正如前文所說,盡管網路大電影經歷了一個井噴式發展的過程,但是我們並不能因此確定網路大電影的未來還會繼續呈現這樣一種發展態勢。和所有事物一樣,網路大電影同樣需要一個深度調整的過程。

井噴式發展過後,調整在所難免

網路大電影的飛速發展期正是互聯網行業與傳統行業深度融合期,在這段時間里,只要能夠發現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的結合點,找到用戶感興趣的地方,就能夠獲得一次不錯的發展機遇。網路大電影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傳統院線電影的供給能力無法滿足人們精神需求的不斷提升最終讓院線電影有斷檔期,而作為一種周期性短的產品類型,網路大電影能夠填補院線電影的空檔期,滿足用戶在觀影方面的需求。

藉助互聯網的力量來改變原有的影視產品供給邏輯,通過增加影視產品在互聯網端的供給來滿足人們不斷提升的精神文化需求。這種基於互聯網思維的影視產品供給思路在迎合了廣大年輕用戶群體的同時,同樣為我們思考當前的影視產品類型提供了好的方向。

網路大電影正是因為與互聯網有這樣一種天然的聯系,所以在它出現之後的很短時間內就獲得了飛速發展。根據愛奇藝公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網路大電影的數量為450部,2015年的數量增長到700部,而在2016年則突破了2200部。這樣的發展速度完全可以用井噴在形容,而在這些井噴式發展的背後,我們又能夠看到一些其他現象。

第一,互聯網用戶不斷增多導致的需求量不斷增大。有多少需求就有多少供給,網路大電影數量的飛速增長從另外一個側面恰恰反映出整個市場對於網路大電影需求的不斷增加,而需求增加的背後則是用戶群體的不斷擴大。網路大電影用戶群體的來源則是我國不斷壯大的網民群體,可以說正是由於我國不斷壯大的網民群體才為網路大電影輸送了源源不斷的用戶。

第二,參與網路大電影創作的人員不斷增加。其實,網路大電影市場與之前火爆的網路小說市場有著幾分相似之處,那個時候的網路小說市場之所以異常火爆是因為不斷有人加入到網路小說的創作過程當中,為網路小說市場不斷輸送新的作品。網路大電影也是如此。網路大電影數量的不斷增長的背後正是網路大電影參與人數的不斷增加。其實,網路大電影參與人數的不斷增加主要是因為很多人,特別是青年導演將網路大電影看作是實現自己電影夢想的一個有效途徑,壁壘深重的傳統電影市場讓很多青年導演想要加入到導演的行業中,但卻顯得有些力不從心。網路大電影這種新奇的表達方式讓青年導演能夠藉助一個小團隊,一個好劇本等要素就能夠輕松參與到網路大電影的拍攝過程當中來。廣大青年導演的參與讓網路大電影的產出數量獲得了巨大提升,最終實現了飛速發展。

第三,網路大電影的更新速度很快。各種類型的網路大電影湧入到市場內部最終讓市場本身從藍海變成了紅海,想要獲得足夠多的推薦位和用戶關注,網路大電影的創作者們就必須不斷快速地生產作品,這樣才能保證自己的作品不會被其他作品所取代,並最終更多與用戶見面的機會。網路大電影創作者不斷輸出作品讓網路大電影的數量呈現出一種飛速發展的狀態,並讓更多的創作者進入其中。

在這些原因的共同作用下,網路大電影出現了飛速發展的勢頭。網路大電影這種繁榮的發展勢頭同樣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圍繞著網路大電影的一些衍生產業開始出現和發展起來。為解決創作者的資金難題而出現的影視眾籌的飛速發展正是這種勢頭的真實寫照,以京東眾籌、聚米眾籌、蘇寧眾籌為代表的眾籌平台,通過眾籌的方式幫助越來越多的創作者實現網路電影夢,正是網路大電影井噴式發展的正是寫照。

井噴式的發展背後總是蘊藏著調整的力量,網路大電影行業也不例外。盡管網路大電影在短短幾年的時間內就獲得了飛速發展,但是我們依然不能確認這個行業已經發展非常成熟。隨著國家監管的加劇以及用戶消費方式的轉變,網路大電影發生深度調整機會正在一步步增大。

網路大電影未來調整的方向在哪?

網路大電影的供給方式和基本運作邏輯最終決定了其在未來將會面臨調整。一味地為用戶提供網路大電影,而忽視了用戶需求的改變;單純地依靠視頻網站的流量獲取用戶的關注;缺少技術和質量的提升,一味地博取用戶眼球……這些網路大電影當前的發展模式都在告訴我們調整就在未來的不遠處。既然網路大電影的調整在所難免,那麼,未來網路大電影究竟有哪些調整的方向呢?

深度IP化將成網路大電影未來發展主流。我們都知道,檢驗一部網路大電影是否能夠成功的一個很重要的標准就是這部網路大電影的播放量。而決定網路大電影播放量的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是網路大電影本身,第二是視頻網站平台。而一部網路大電影能夠獲得視頻網站平台的流量,其中一個很重要的考量標准就在網路大電影本身上。

深度IP化無疑是決定一部網路大電影質量的先決條件。這里所說的深度IP化,其實很很多含義。它包括劇本的IP、題材的IP、演員的IP、製作團隊的IP等諸多方面。這些IP化共同匯聚在一起形成的深度IP化,最終決定了這部網路大電影能否吸引足夠多的用戶,能否讓視頻網站心甘情願地將流量輸送給這部網路大電影。

因此,在未來,深度IP化將會成為所有網路大電影都會努力一個主要方向,因為只有抓住了頭部內容的深度IP化,才能保證創作者們生產出來的網路大電影足夠優質,足夠有爆點,足夠有吸引力,足夠讓更多的用戶進行關注。抓住了頭部內容的IP化就能夠抓住了網路大電影成敗與否的真正命脈。

製作精細化能讓網路大電影走得更加長遠。粗製濫造是當下人們對於網路大電影的既定印象,這同樣讓很多網路大電影僅僅只是充當了數量而已,並不能給用戶帶來真正的情感觸動。盡管2016年的網路大電影數量超過了2200部,但是又有幾部網路大電影真正被用戶記住呢?可以說很少吧。那麼,為什麼網路大電影拍了這么多,被用戶記住,或者是給用戶帶來觸動的作品卻這么少呢?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網路大電影的作品本身的製作並不夠精細,存在粗製濫造的情況,如果網路大電影的製作水平不提高的話,勢必會失去在互聯網紅利下積累起來的用戶,陷入到用戶不斷流失的負面循環當中。

網路大電影在未來必須走精細化發展的道路才能從根本上改變它在人們心目當中的既定印象,通過作品來贏得用戶,獲得流量才是網路大電影未來發展的一條正道。隨著網路大電影草創期的結束,單單靠博取眼球的方式來獲取用戶的方式必然無以為繼,真正精細化製作的內容才是網路大電影持續獲得用戶的殺手鐧。盡管當前網路大電影業內對於製作精細化的方向有一個較為一致的認識,但是由於網路大電影成本方面的限制,可以預見在網路大電影精細化的過程中必然還會遭遇到資金、人才等方面的諸多問題。

工業化輸出將讓網路大電影與院線電影殊途同歸。當前,網路大電影的產出模式依然是以小團隊、小製作的形式來展開,這種產出方式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讓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網路大電影行業當中來。這種模式的優點在於它能夠讓很多青年導演藉助網路大電影的方式實現自己的電影夢想,並因此在極短的時間里生產出了足夠多的網路大電影作品,讓網路大電影成為一個十分火熱的行業。

除了這些優勢之外,當前網路大電影的產出模式無法形成一個有機順暢的輸出通道,對於網路大電影的質量缺少一個相對科學合理的標准,最終導致網路大電影行業內部內容魚龍混雜,良莠不齊,這種產出邏輯不僅不利於網路大電影的發展,而且對於參與其中的創作者們同樣得不到提升。網路大電影想要獲得更大的發展必然會走向工業化輸出的道路,最終達到和院線電影相類似的殊途同歸的效果。

工業化輸出的一個很大的特點是電影工業的製作、發行、衍生品開發等諸多領域形成了一整套較為完備的輸出模式,每一個工種之間形成了較為完備的運作標准和方式方法。網路大電影未來想要形成規模,必然要走向這樣一條類似院線電影的發展道路,從當前我國影視行業發展的水平來看,這種工業化輸出的美好願景還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實現。盡管路途比較曲折,但是我們堅信這將會是網路大電影未來發展的一個主要方向。

生態化運作讓網路大電影不只是網路大電影。當前網路大電影的盈利點依然停留在網路大電影本身上,對於網路大電影衍生品的開發以及衍生體系的開發都停留在一個相對初級的階段,未來隨著互聯網對網路大電影的推動作用逐漸減弱,網路大電影想要獲得更大發展,必然需要探索新的盈利模式。而對網路大電影進行生態化運作,從不同的點找到盈利點則能夠讓網路大電影真正擺脫單單靠播放量進行盈利的單一模式,獲得更多的贏利空間。

在對網路大電影進行生態化運作之後,網路大電影或許不再是現在意義上的網路大電影,它具有了更多的內容和意義。比如,我們能夠藉助網路大電影的拍攝場景與當前比較火爆的新零售結合在一起,將網路大電影看作是一個線上的渠道,將網路大電影的拍攝場景看作是一個線下的渠道,通過兩者之間的結合來實現相關商品的銷售,達成網路大電影的多點變現。

網路大電影在經歷了井噴式發展後,必然要經歷一個調整的過程。網路大電影的調整是對現有發展思路和邏輯的一種梳理,更是對未來發展方向的一種探索。正如所有互聯網的產物一樣,當互聯網對於它們的拉動作用逐漸變小,新模式、新方法或許將會成為接下來發展的主題,網路大電影同樣如此。

⑵ 怎樣看待「網路大電影」的興起

如今的社會對於精神娛樂的需求越來越強,因此對於影視作品的需求就越來越高,我們在希望影視作品保持生產速度的同時還要有較高的質量,這本身就不容易。院線電影作品的製作周期過長,這顯然不能滿足人們對於精神文化娛樂的需求,所以網路大電影應運興起。

目前來看網路大電影有著十足的活力,原因是相較於籌備到上線在一年以上的院線電影,網路大電影系列化開發可以在短期內實現,同時能夠對社會熱點進行緊密追蹤。此外網路大電影所受到的審批限制較小,題材、內容具有「新、奇、怪」特徵,能夠對觀眾有較強吸引。而且互聯網日漸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也讓人們觀影的習慣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很多人的觀影習慣從傳統的電視機轉移到互聯網。

但應該值得注意的另一方面是,從網路大電影的發展情況來看,很多網路大電影的題材為了吸引眼球,提升播放量,通常會選擇驚悚、恐怖、血腥的題材。如果網路大電影單純地將吸引眼球當做是網路大電影市場未來的發展主流,那麼這勢必會極大地影響到網路大電影題材的豐富性,從而對於網路大電影的長遠發展造成消極影響。

只有從根本上改變網路大電影市場題材單一的狀態,才能減少網路大電影因組成成分失衡造成的發展「失序」的情況,最終能讓網路大電影的組成成分更加多元化,更具豐富性。所以網路大電影未來想要成為影視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還有不短的一段路要走。

⑶ 受目前的社會環境影響,網路大電影會不會成為未來行業的新趨勢

受目前的社會環境影響,網路大電影會不會成為未來行業的新趨勢?
網路電影的受眾群體加製作周期等,已經絕對了這類影片的上限,註定只是一個類別,不會成為新趨勢!
個人預測影視行業未來的新趨勢是:短劇!
疫情三年都知道,各行各業都受到了很大的沖擊,尤其是電影院。而網路電影由於投資相對少,製作周期短,播出平台不受影響等幾個原因,依然還能「存活」
只是,無論哪種形式的影視作品,故事內容始終是吸引觀眾的第一標准。由於短視頻的崛起,移動客戶端加上大眾在疫情的沖擊下,人們需要精神食糧,但需要的是哪種?
誰知道?誰能創造出來?能否貼近生活?作品出現後能否帶去收益,可以持續生產,這不是一部影片跟一個行業可以決定的!
所以,個人認為,未來短劇會是一個非常好的賽道!但會不會成為新趨勢,也要看市場!

基於目前電影市場現狀,什麼樣的電影會吸引觀眾走入電影院?
時隔數月,再次前往影院觀看了一部電影,除了聽覺以外,人物故事並沒有很吸引到我,最後二十多分鍾,直接睡著了!
關於,什麼樣的電影會吸引觀眾走進電影院,我發表一些個人看法!
開頭提到的這部影片是《掃黑行動》,剛剛看到的消息:
新京報訊 12月10日,電影《掃黑行動》宣布延長上映至2023年1月11日。影片由林德祿執導,周一圍、秦海璐、張智霖、王勁松、曾志偉領銜主演,於11月11日正式上映,目前上映30天,票房累計1.58億元。
這部影片陣容確實可以,故事還行,但為什麼最後階段我會睡著,這里我們來聊一下電影受大家喜愛的一個關鍵因素:滿足幻想,貼近生活,激發潛力,引發共鳴!
這部影片,在結合某音的「葉婷」事件,顯得是多麼的「無聊」。其實將直白一點,疫情三年,人們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大,脫離現實生活的影片,今後不會再有真正的「觀眾緣」。
雖然這部電影質量不錯,但由於台詞劇情等審核原因,從後期配音這塊,其實非常影響觀感。因為演員都是我們大眾熟知的,比如周一圍,那一句「得加錢」深入「人心」!換做這種題材的劇,配音全換了,但故事在敘事結構上其實,看過一些電影的人都知道。
當教授第一次去反派家時,與秦海璐飾演的反派一號,之間有一個近景互動時,就知道了最終的結局。
而在目前的大環境下,我們那部電影的觀眾只有6個人。而我個人之所以還去影院看電影,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的職業特性:職業影視剪輯師!
我個人認為,無論怎樣的電影都有他固定的受眾群體,這部電影也是,其實很不錯。但是,我不喜歡,因為題材在現實環境下是多麼的無力!
但有這類題材,總比沒有強,電影總能在你不起眼的地方發揮它強大的作用!
但我堅信,只要影院開門,中國不缺好電影,一切都是時間問題。

⑷ 影迷對「進影院看電影」的需求高漲,影院還能搶得過網播嗎

可以搶過。去電影院看電影還是好於在家看的,而且電影院也有3d效果,家裡是沒有的。

⑸ 網路大電影和院線大電影有什麼差距嗎

首先從兩者的名字之間就可以明白,網大主要是以網路作為播放平台,而院線電影是以電影院作為主要播放平台的。其次兩者的審查機構以及審查標准也有所不同,因為院線電影的發展及正規程度更高,所以審查會更嚴格,要求更多。另外網大作為一個新興的項目,沒有特別好的成功模式及盈利模式。所以目前大部分網大都是以小演員以及傍大IP為主。而院線電影雖然目前也是有編劇創新危機,但總體來說因為投資還是比較可觀的,而且還能夠獲得很多藝術類的獎項,所以規模開封比網大要高很多。

⑹ 網路大電影發展迅速,與傳統電影相比有什麼區別

網路大電影與傳統電影的差別,我覺得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播出平台不同。

網路大電影主要的播出平台是各大視頻網站,而傳統電影的播出平台主要是線下的各大影院,當然了,當一些傳統電影播出很久之後,也會陸續的在各個視頻網站播出。

二、盈利方式不同。

網路大電影主要是通過廣告和付費觀看來盈利、回收資本的,而傳統電影,主要是靠票價來盈利,去電影院觀看的人越多,票房越高,票價越高,傳統電影的盈利能力、吸金能力也就越高,當然了,傳統電影也有廣告植入的現象,也會通過廣告來獲得一部分的利潤。

三、成本的投入量不相同。

一般而言,拍攝傳統電影的成本要比較高,主要是人員的費用、服裝、道具等的費用占的比例比較高,特別是請某些大腕的費用較高。而網路大電影一般都是一些「小演員」、或者只請一兩個名角出演。不過現在由於網路大電影的關注度越來越高,網路大電影的演員等問題也得到了改善。我想隨著網路大電影時代的到來,以後它的成本也會逐漸增加的,質量也會越來越好的。

網路大電影雖然現在越來越火了,看得人也越來越多了,但是它的質量是參差不齊的,盈利能力、推廣能力都是有限的。傳統電影往往會通過發布會等方式來做推廣,在這一點上,我覺得網路大電影還是比較欠缺的,有待提高。不過網路大電影的數據比較公平、透明,這一點是傳統電影沒法比較的,傳統電影虛假票房的事情太多了。對於投資者來說,信息透明是一大優勢。

網路大電影發展迅速,如果傳統電影也是如此就好了 ,如果兩大形式的電影齊頭並進是不是會更好呢?期待我國電影行業發生質的改變。

⑺ 大ip現象對電影產業利大於弊嗎

大IP現象對電影產業是利大於弊。

對影視業本身來講,大IP現象是對影視行業資源的整合,更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發揮大IP的積極作用,形成一整套開發、製作、宣傳的流程化體系,推動電影工業化的發展。另一方面,大IP所形成的標准化流程和IP本身的熱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電影製作成本和宣發成本。

簡介

IP,其實是英文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縮寫,意思是知識產權(全稱為: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近年來最先於網路文學領域被人熟知,隨著互聯網的介入,IP的產業鏈也逐漸衍生到影視、游戲、周邊商品等領域。

2015年大熱的《花千骨》、《琅琊榜》、《何以笙簫默》均改編自七八年前的熱門網路小說,由於互聯網力量的加入,使其傳播渠道除了文學拓展到影視、游戲以及商品,並帶來了巨大的商業利益價值。

⑻ 互聯網對電影發展的影響

一、電影網路收費市場將大於院線票房以上判斷主要基於:第一個在美國dvd和電影市場遠大於票房市場;第二、中國盜版dvd市場巨大,所以網路院線會形成類似於dvd市場一樣的大市場,網路付費市場會大於電影的院線票房。二、網生導演中一定會出現一個斯皮爾伯格。三、越來越多院線級製作的電影,會只在網路發行,並且這種現象已在電視劇行業發生——該信息摘取於24幀app

⑼ 近40部網路電影分賬破千萬,網大的春天來了嗎

客觀地講,一部電影的好壞,並不會因為它的播出形式而發生質的改變,而網路電影的回暖,在一定程度上讓我們對整個行業抱有了更多的期待。網大的春天來了嗎?確切地講,網大的春天一直都在,只是人們對事物的感知程度不同罷了。

2021年的院線電影市場持續低迷,但與此同時,網路電影的發展勢頭正猛

以往的網路電影常常與「劣質」「low」這樣的貶義詞相關聯,流水線產品一般的網大不僅劇情毫無新意,演員的演技也是一言難盡,甚至大部分電影會用性感惹眼的宣傳海報做噱頭,這種低端的營銷方式使人反感。

雖說目前的網路電影與院線電影仍存有一定的差距,畢竟在家觀影與在影院觀影的觀感是不同的,影院的巨幕與收音給觀眾帶來的視覺與聽覺上的體驗是網大無法取代的,但不可否認的是,隨著製作質量越來越精良,網大的發展正在更新換代,屬於網路電影的春天,相信在不遠之後就會到來了。

⑽ 網路電影會發展壯大到拯救國產電影嗎

作者| 黎學鵬、周迪

2017年,廣電總局對網路電影的監管進一步加強。6月1日,總局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網路視聽節目創作播出管理的通知》,要求網路電影等視聽節目要堅決反對不良風氣、抵制傳播不正確價值觀;6月22日,《二龍湖浩哥》系列、《我的室友是狐仙》《打狼之我命由己》、《簋街的鬼》等40多部熱門網路大電影因不符合政策規定而被下架;6月30日,中國網路視聽節目服務協會發布《網路視聽節目內容審核通則》,明確規定能拍什麼、不能拍什麼。

2017年,網路電影在發展過程中涌現了很多具有電影質感精品化網路電影。在影片類型上,也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傭兵的戰爭》、《中華兵王》、《特種兵王2之使命抉擇》等戰爭軍事題材,以精良的製作、熱血沸騰的戰爭場面俘獲觀眾心靈;《尋龍契約》、《魔游紀》等奇幻類影片,帶給觀眾超現實的非凡體驗;8月11日,在愛奇藝獨家上線的動漫電影《星游記之風暴法米拉》,又開創了首部網路付費動畫電影的先河,並以精良的製作、重新制定的人設,吸引了眾多新、老粉絲的加入,影片上線僅三天,在愛奇藝電影頻道和動漫頻道的累計播放量就輕松突破2000萬。

在網路電影變革調整的新發展期,投機倒把、妄圖通過網路電影掙快錢而輕視電影內容和品質本身的現象會被漸漸杜絕,精品化作品會不斷增多。對網路電影的認識將回歸正確,對網路電影市場的理解將回歸理性。

藝術創作需要符合一定規律,網路電影的精品化需要團隊的磨合和對內容進行深度開發,而這些都需要時間。這就意味著,我們的創作者和投資者都需要耐得住寂寞,懂得尊重藝術和藝術創作的規律。

進入2017年下半年後,隨著我們對市場變革的適應性不斷增強、對電影製作的專業性不斷提高和各視頻網站對網路電影市場的重新布局,相信網路電影市場在經歷過這一輪變革所帶來的「陣痛期」之後,一定會迎來更健康和可持續的發展局面。

面對新興的網路電影市場,我們確實要更有耐心,正確面對成長過程中所必然要經歷的挫折。調整思路,砥礪前行,再出發!

【轉載請聯系客服;未經授權,轉載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