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是3D影視
目前來說3D都是有眼鏡的(未來將開發裸眼3D)。
簡單來說,普通3D電影就是電影院里的普通屏幕的立體電影。
另外還有IMAX 3D電影。但IMAX 與3D是完全兩個概念。
IMAX是巨幕,image max的縮寫,也就是屏幕最大化的意思。提供的是一種超大畫面的視覺震撼,同時配上水晶般的超強環繞數字音響,讓觀影者體驗前所未有的視覺盛宴。而3D則是讓觀影者體驗到影片的立體效果,體驗換面的縱深感。
觀影者觀看3D影片,不會跟普通電影一樣所有物體都在一個平面上,而是置身其中,與影片中的角色為伍,體驗身臨其境的超凡感受。所以可以這樣說,普通3D電影就是電影院里的普通大小屏幕的立體電影;IMAX 3D電影就是一種超大畫面的視覺震撼,同時配上水晶般的超強環繞數字音響的3D立體電影,讓觀影者體驗前所未有的視覺盛宴,場面更加震撼。
❷ 3D行業的發展前景有哪些方面
3D大片《阿凡達》上映掀起了空前熱潮,2009年也因此被稱為「3D元年」。隨著《2012》、《變形金剛2》、《冰河世紀3》、《飛屋環游記》等影片的熱映,大量運用3D技術的電影給觀眾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視覺感受。事實上,不僅僅是電影,3D技術已經進入日常生活,3D照相、3D列印、3D互聯網、 3D虛擬世界等新技術都在迅速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筆者近來在采訪中發現,隨著3D行業的快速興起,3D人才也變得炙手可熱,但3D人才培訓卻面臨著「供不應求」的窘境。
●大片熱映使3D培訓「突遭」熱捧「春節前通常都是培訓的淡季,可今年咨詢報名人數卻明顯增加,不可否認的是幾部進口3D大片特別是《阿凡達》的熱映使培訓一夜之間變得火熱起來。」這是一家IT培訓機構負責人在電話中告訴筆者的。
筆者根據對幾家從事IT和電腦技術培訓機構的調查發現,目前3D培訓項目確實受到了很多學員的關注。其實3D技術培訓課程已不算是很新的課程領域,近幾年該培訓一直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因此多數3D課程也都是和其他設計課程融合在一起開設的,很少有專門主攻3D一門課程的學員。但是今年受到3D大片熱潮的影響,很多年輕學生開始對3D的前景看好,所以關注的人也越來越多。傳立教育自06年開辦以來一直致力培訓學員從素描,2D,3D整個課程體系的學習,注重學員掌握更堅固的基礎知識及各個課程體系之間的融通。更好的掌握動漫遊戲美術設計。
●行業前景廣闊,發展潛力巨大所謂3D技術即三維設計技術,它從各個角度把人物或者事物進行建模,從而使人感覺有立體感。現如今,各種娛樂游戲、攝影動畫、網路技術等大型項目幾乎都離不開3D技術。
筆者從國家製造業信息化培訓中心了解到,3D技術從1998年開始引入中國,逐步在廣告、影視和游戲中被運用。但是在2009年之前,這一技術培訓還不是熱門。由於3D軟體方面多半都是使用國外的MAX、MAYA等內容,缺乏中文教程,導致了這些軟體在中國推廣和使用的速度很慢,而3D軟體的使用培訓更是少之又少。另外,中國的電影行業在3D應用方面遠不如游戲或其他方面應用得多。當3D電影在國外已經形成大規模時,中國還僅是在部分影片中使用一些微小的特效,並不能使用大量3D技術製作。直到2003年以後,在游戲開發方面的3D技術人員明顯出現供不應求情況後,一些高校和培訓機構才逐漸開始進行3D課程方面的培訓。
隨著3D技術在影視、游戲和建築設計中的應用,無論動漫遊戲、工業機械設計、虛擬現實和攝影印刷,還是未來的醫療、國防演習等領域都會產生對3D技術人員的極大需求。因此3D行業在將來必然會成為高速發展的行業,擁有無限的生機。目前來看,3D領域確實是大學畢業生比較合適的求職方向。不過這還需要畢業生們經過相關專業的正規培訓才能達到企業要求。從事3D技術的人並不需要具備什麼特殊的能力,也不需要有多高的學歷。這是一門和圖形圖像相關的技術,因此只要用心學習、努力練習,任何人都可學會。
●培訓問題成為制約人才培養的瓶頸國家製造業信息化培訓中心3D辦主任魯君尚表示,現階段的中國不缺3D消費群體,缺的是3D創新人才與創作團隊。理想情況下,3D教育院校應至少保持在7000所左右才能保證現階段的供求平衡,但是據官方統計,目前3D教育培訓機構、院校只有3000所左右。而一些開設3D課程的院校,教學內容過於偏重理論,注重所謂的經典內容,與現實中的3D應用不符合,存在一定的滯後性。
●用人需求和人才供給間也存在偏差據了解,一些學過3D課程的學生在就業時發現,在學校學的知識過於理論化,很少考慮到市場的需求與變化,因此與實際工作中的3D知識在深度和廣度上並不相符。一方面是巨大的3D應用人才缺口,另一方面卻是學過3D的畢業生四處被拒,原因是難以應付邏輯思維與三維功底的考驗。那麼究竟用人方對3D人員都有哪些要求呢?
動漫遊戲企業需要的是訓練有素。經驗豐富且基本功扎實的3D技術人才,他們應該懂得並會運用模型製作、貼圖繪制、材質繪制、燈光和攝像機、骨骼綁定、動畫設置和游戲特效製作等基本知識。要想使所學與社會掛鉤,學生還應多加關注3D方面的知識和信息,不要只依靠書本和課堂,要多加實踐。傳立教育培養學員理論與實際操作相結合
❸ 3D立體可以用在什麼行業
立體化商品展示,有效傳播企業信息、提升企業形象,企業超強實力盡顯無余。電子商務類桐告基網站展示:海量的產品信息,如何局謹能差異化展示,提高銷售額?3DCloud給您全新3D展現形式,享受網路樂趣的同時,增加網站交互性,提高網站粘度,買賣隨時進行。個性化網路廣告展示:隨著3D技術的發展,以及人友銀們對3D視覺的渴望,傳統的網路廣告形式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被動接收的廣告形式已經OUT啦,廣告也是可以交互體驗的!3D網路廣告不僅提供了高清晰的3D視覺效果,同時可進行互動式體驗,從而有效提高了廣告轉化率,為企業帶來最大利益。
❹ 到底什麼是3D3D電影又是什麼意思
3D電影 3D電影D是英文Dimension(線度、維)的字頭,3D是指三維空間。國際上是以3D電影來表示立體電影。 人的視覺之所以能分辨遠近,是靠兩隻眼睛的差距。人的兩眼分開約5公分,兩隻眼睛除了瞄準正前方以外,看任何一樣東西,兩眼的角度都不會相同。雖然差距很小,但經視網膜傳到大腦里,腦子就用這微小的差距,產生遠近的深度,從而產生立體感。一隻眼睛雖然能看到物體,但對物體遠近的距離卻不易分辨。根據這一原理,如果把同一景像,用兩隻眼睛視角的差距製造出兩個影像,然後讓兩隻眼睛一邊一個,各看到自己一邊的影像,透過視網膜就可以使大腦產生景深的立體感了。各式各樣的立體演示技術,也多是運用這一原理,我們稱其為「偏光原理」。 3D立體電影的製作有多種形式,其中較為廣泛採用的是偏光眼鏡法。它以人眼觀察景物的方法,利用兩台並列安置的電影攝影機,分別代表人的左、右眼,同步拍攝出兩條略帶水平視差的電影畫面。放映時,將兩條電影影片分別裝入左、右電影放映機,並在放映鏡頭前分別裝置兩個偏振軸互成90度的偏振鏡。兩台放映機需同步運轉,同時將畫面投放在金屬銀幕上,形成左像右像雙影。當觀眾戴上特製的偏光眼鏡時,由於左、右兩片偏光鏡的偏振軸互相垂直,並與放映鏡頭前的偏振軸相一致;致使觀眾的左眼只能看到左像、右眼只能看到右像,通過雙眼匯聚功能將左、右像疊和在視網膜上,由大腦神經產生三維立體的視覺效果。展現出一幅幅連貫的立體畫面,使觀眾感到景物撲面而來、或進入銀幕深凹處,能產生強烈的「身臨其境」感。 目前在電影院里主要是播放採用兩種不同原理的3D影片: 一種以imax大屏幕立體電影為代表的,這種技術是效果最好的,即所謂的偏振光技術,在播放是,用兩部帶偏振鏡的放映機同步放映兩路視差影像,即左右眼分別應該看到的影像。因此如不帶電3d偏振光眼鏡的話,在屏幕上看到的就是重影影像,而觀眾配帶的3d眼鏡就是兩個偏振光鏡片,通過它們,就能讓我們的左右眼分別看到屏幕上放映的左右眼視差圖像,產生立體效果。imax影院的屏幕有高達七十多米高的,圖象非常清晰,3d效果強烈,音響也很棒,是目前立體影院中最好的。 另外一種稱為紅藍補色立體電影,中國以前放的都是這種電影,觀看影片時,影院會給觀眾發一個幾塊錢就能買到的左紅右藍的濾色眼鏡,帶上後左眼就能看到屏幕上的紅影圖象,右眼看到藍影圖像,從而產生立體影像,這種立體電影比imax要差很多,立體感要差一些,但它的成本較低,也可以在普通的電影銀幕上放映,可以讓更多的人體會到立體電影帶來的視覺魔術,同時由於這種電影對屏幕沒有限制,所以我們只要買一副幾塊錢的紅藍立體眼鏡,就能在電腦上觀看立體電影。 還有一種常用的技術是立體眼鏡的原理,這種立體眼鏡採用時分方式,交替關閉左右液晶鏡片,而與之想配套的播放軟體分別在屏幕上同步交替播放左右眼視差影像,因此我們的左右眼就能分別看到左右的視差影像。只要這個交替的速度足夠快,就能讓我們看到立體影像,並且不會有閃爍感。因此對電腦顯示器的要求較高,需要CRT顯示器,並且刷新頻率至少達到100mhz以上,不過由於其便於與電腦一起配合使用。
❺ 什麼是3D電影
什麼是3D電影
3D電影是立體電影,3D是什麼意思?3D一詞在我們生活中已經比較常見,尤其是一些電影,游戲,電腦畫面等都打出3D廣告語,3D已經變的流行,3D猶如3G是一種新技術,3D更多的是指畫面效果,帶有立體感,下面我們來詳細介紹下。
3D是什麼意思?
3D是英文「Three Dimensions」的簡稱,中文是指三維、三個維度、三個坐標,即有長、寬、高。今天的3D,主要特指是基於電腦/互聯網的數字化的3D/三維/立體技術,也就是三維數字化。包括3D軟體技術和硬體技術。
我們本來就生活在三維的立體空間中,我們的眼睛和身體感知到的這個世界都是三維立體的,並且具有豐富的色彩、光澤、表面、材質等等外觀質感,以及巧妙而錯綜復雜的.內部結構和時空動態的運動關系;我們對這世界的任何發現和創造的原始沖動都是三維的,也就是說採用3D技術所呈現的畫面更接近於我們現實中的場景畫面,給人更佳逼真的感覺,還為有3D技術前,也就目前我們多數看的電視,電影畫面等均只是2D效果,可以認為只是一個平面效果,相對於只有長和寬的平面(2D)而言。
3D什麼意思概括的說,3D存在立體空間,比如我們可以看到多個面,比如前後,相比2D平面具有更強的立體感,更逼正的效果,就猶如我們身在場景中一樣。3D技術的應用普及,有面向影視動畫、動漫、游戲等視覺表現類的文化藝術類產品的開發和製作,有面向汽車、飛機、家電、傢具等實物物質產品的設計和生產,也有面向人與環境交互的虛擬現實的模擬和摸擬等。具體講包括: 3D軟體行業、3D硬體行業、數字娛樂行業、 製造業、 建築業、 虛擬現實、地理信息GIS、3D互聯網等等。
目前我們知道的比較多的就是3D電影,3D游戲等,那麼什麼是3D電影呢?
什麼是3D電影?D是英文Dimension(線度、維)的字頭,3D是指三維空間。國際上是以3D電影來表示立體電影。人的視覺之所以能分辨遠近,是靠兩隻眼睛的差距。人的兩眼分開約5公分,兩隻眼睛除了瞄準正前方以外,看任何一樣東西,兩眼的角度都不會相同。雖然差距很小,但經視網膜傳到大腦里,腦子就用這微小的差距,產生遠近的深度,從而產生立體感。一隻眼睛雖然能看到物體,但對物體遠近的距離卻不易分辨。根據這一原理,如果把同一景像,用兩隻眼睛視角的差距製造出兩個影像,然後讓兩隻眼睛一邊一個,各看到自己一邊的影像,透過視網膜就可以使大腦產生景深的立體感了。各式各樣的立體演示技術,也多是運用這一原理,我們稱其為「偏光原理」。
3D立體電影的製作有多種形式,其中較為廣泛採用的是偏光眼鏡法。它以人眼觀察景物的方法,利用兩台並列安置的電影攝影機,分別代表人的左、右眼,同步拍攝出兩條略帶水平視差的電影畫面。放映時,將兩條電影影片分別裝入左、右電影放映機,並在放映鏡頭前分別裝置兩個偏振軸互成90度的偏振鏡。兩台放映機需同步運轉,同時將畫面投放在金屬銀幕上,形成左像右像雙影。當觀眾戴上特製的偏光眼鏡時,由於左、右兩片偏光鏡的偏振軸互相垂直,並與放映鏡頭前的偏振軸相一致;致使觀眾的左眼只能看到左像、右眼只能看到右像,通過雙眼匯聚功能將左、右像疊和在視網膜上,由大腦神經產生三維立體的視覺效果。展現出一幅幅連貫的立體畫面,使觀眾感到景物撲面而來、或進入銀幕深凹處,能產生強烈的「身臨其境」感。
;❻ 三維動畫的應用領域
隨著計算機三維影像技術的不斷發展,三維圖形技術越來越被人們所看重。三維動畫因為它比平面圖更直觀,更能給觀賞者以身臨其境的感覺,尤其適用於那些尚未實現或准備實施的項目,使觀者提前領略實施後的精彩結果。
三維動畫,從簡單的幾何體模型如一般產品展示、藝術品展示,到復雜的人物模型;三維動畫從靜態、單個的模型展示,到動態、復雜的場景如房產酒店三維動畫、三維漫遊、三維虛擬城市,角色動畫。所有這一切,動畫都能依靠強大的技術實力為您實現。
一、建築領域
現階段在中國,
3D技術在建築領域得到了最廣泛的應用:早期的建築動畫因為3D技術上的限制和創意製作上的單一,製作出的建築動畫就是簡單的跑相機的建築動畫。隨著3D技術的提升與創作手法的多元化,建築動畫從腳本創作到精良的模型製作,後期的電影剪輯手法,以及原創音樂音效,情感式的表現方法,製作出的建築動畫綜合水準越來越高,建築動畫費用也比以前降低了許多。
二、規劃領域
道路、橋梁、隧道、立交橋、街景、夜景、景點、市政規劃、城市規劃、城市形象展示、數字化城市、虛擬城市、城市數字化工程、園區規劃、場館建設、機場、車站、公園、廣場、報亭、郵局、銀行、醫院、數字校園建設、學校等動畫製作。
三、動畫製作
三維動畫從簡單的幾何體模型到復雜的人物模型,單個的模型展示,到復雜的場景如道路、橋梁、隧道、市政、小區等線型工程和場地工程的景觀設計表現的淋漓盡致。
四、園林領域
園林景觀動畫涉及景區宣傳、旅遊景點開發、地形地貌表現,國家公園、森林公園、自然文化遺產保護、歷史文化遺產記錄,園區景觀規劃、場館綠化、小區綠化、樓盤景觀等動畫表現製作。
園林景觀3D動畫是將園林規劃建設方案,用3D動畫表現的一種方案演示方式。其效果真實、立體、生動,是傳統效果圖所無法比擬的。園林景觀動畫將傳統的規劃方案,從紙上或沙盤上演變到了電腦中,真實還原了一個虛擬的園林景觀。動畫在三維技術製作大量植物模型上有了一定的技術突破和製作方法,使得用3D軟體製作出的植物更加真實生動,動畫在植物種類上也積累了大量的數據資料,使得園林景觀植物動畫如虎添翼。
五、產品演示
三維動畫的主要作用就是用來模擬,通過動畫的方式展示想要弊裂達到的預期效果。例如在裂卜圓數字城市建設中,在各個領域的應用是不同的,那麼如何形象的向參觀者介紹數字城市的成果呢?那就需要製作一個三維動畫,通過動畫的形式還原現實的情況,從而讓參觀者更加直觀的了解這項技術的應用。
產品動畫涉及:工業產品如汽車動畫、飛機動畫、輪船動畫、火車動畫、艦肆塌艇動畫、飛船動畫;電子產品如手機動畫、醫療器械動畫、監測儀器儀表動畫、治安防盜設備動畫;機械產品動畫如機械零部件動畫、油田開采設備動畫、鑽井設備動畫、發動機動畫;產品生產過程動畫如產品生產流程、生產工藝等三維動畫製作。
六、模擬動畫
模擬動畫製作,通過動畫模擬一切過程如製作生產過程、交通安全演示動畫(模擬交通事故過程)、煤礦生產安全演示動畫(模擬煤礦事故過程)、能源轉換利用過程、水處理過程、水利生產輸送過程、電力生產輸送過程、礦產金屬冶煉過程、化學反應過程、植物生長過程、施工過程等演示動畫製作。
七、片頭動畫
片頭動畫創意製作,如宣傳片片頭動畫、游戲片頭動畫、電視片頭動畫、電影片頭動畫、節目片頭動畫、產品演示片頭動畫、廣告片頭動畫等。
八、廣告動畫
動畫廣告是廣告普遍採用的一種表現方式,動畫廣告中一些畫面有的是純動畫的,也有實拍和動畫結合的。在表現一些實拍無法完成的畫面效果時,就要用到動畫來完成或兩者結合。如廣告用的一些動態特效就是採用3D動畫完成的,我們所看到的廣告,從製作的角度看,幾乎都或多或少地用到了動畫。致力於三維數字技術在廣告動畫領域的應用和延伸,將最新的技術和最好的創意在廣告中得到應用,各行各業廣告傳播將創造更多價值,數字時代的到來,將深刻地影響著廣告的製作模式和廣告發展趨勢。
九、影視動畫
影視三維動畫涉及影視特效創意、前期拍攝、影視3D動畫、特效後期合成、影視劇特效動畫等。隨著計算機在影視領域的延伸和製作軟體的增加,三維數字影像技術擴展了影視拍攝的局限性,在視覺效果上彌補了拍攝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電腦製作的費用遠比實拍所產生的費用要低的多,同時為劇組因預算費用、外景地天氣、季節變化而節省時間。在這里不得不提的是中國第一家影視動畫公司環球數碼,2000年開始投巨資發展中國影視動畫事業,從影視動畫人才培訓,影片製作,院線播放硬體和發行三大方面發展,由環球數碼投資的《魔比斯環》是一部國產全三維數字魔幻電影,中國三維電影史上投資最大、最重量級的史詩巨片,耗資超過1.3億人民幣,400多名動畫師,歷經5年精心打造而成的三維影視電影驚世之作。製作影視特效動畫的計算機設備硬體均為3D製作人員專業有計算機、影視、美術、電影、音樂等。影視三維動畫從簡單的影視特效到復雜的影視三維場景都能表現的淋漓盡致。
十、角色動畫
角色動畫製作涉及:3D游戲角色動畫、電影角色動畫、廣告角色動畫、人物動畫等。
電腦角色動畫製作一般經以下步驟完成:
1. 根據創意劇本進行分鏡頭,繪制出畫面分鏡頭運動,為三維製作做鋪墊;
2. 在3D中建立故事的場景、角色、道具的簡單模型;
3. 3D簡單模型根據劇本和分鏡故事板製作出3D故事板;
4. 角色模型、3D場景、3D道具模型在三維軟體中進行模型的精確製作;
5. 根據劇本設計對3D模型進行色彩、紋理、質感等的設定工作;
6. 根據故事情節分析,對3D中需要動畫的模型(主要為角色)進行動畫前的一些動作設置;
7. 根據分鏡故事板的鏡頭和時間給角色或其它需要活動的對象製作出每個鏡頭的表演動畫;
8. 對動畫場景進行燈光的設定來渲染氣氛;
9. 動畫特效設定;
10. 後期將配音、背景音樂、音效、字幕和動畫一一匹配合成,最終成完整部角色動畫片製作。
11、虛擬現實
虛擬現實,英文名為VirtualReality,簡稱VR技術,也稱靈境技術或人工環境。應用於旅遊、房地產、大廈、別墅公寓、寫字樓、景點展示、觀光游覽、酒店飯店、賓館餐飲、園林景觀、公園展覽展示、博物館,地鐵、機場、車站、碼頭等行業項目展示、宣傳。虛擬現實的最大特點是用戶可以與虛擬環境進行人機交互,將被動式觀看變成更逼真地體驗互動,應用在房地產領域的比如「售樓寶」。
360度實景、虛擬漫遊技術已在網上看房、房產建築動畫片、虛擬樓盤電子樓書、虛擬現實演播室、虛擬現實舞台、虛擬場景、虛擬寫字樓、虛擬營業廳、虛擬商業空間、三維虛擬選房、虛擬酒店、虛擬現實環境表現等諸多項目中採用。
根據實際製作流程,一個完整的影視類三維動畫的製作總體上可分為前期製作、動畫片段製作與後期合成三個部分。
1、前期製作
是指在使用計算機製作前,對動畫片進行的規劃與設計,主要包括:文學劇本創作、分鏡頭劇本創作、造型設計、場景設計。
文學劇本,是動畫片的基礎,要求將文字表述視覺化即劇本所描述的內容可以用畫面來表現,不具備視覺特點的描述(如抽象的心理描述等)是禁止的。動畫片的文學劇本形式多樣,如神話、科幻、民間故事等,要求內容健康、積極向上、思路清晰、邏輯合理。
分鏡頭劇本,是把文字進一步視覺化的重要一步,是導演根據文學劇本進行的再創作,體現導演的創作設想和藝術風格,分鏡頭劇本的結構:圖畫+文字,表達的內容包括鏡頭的類別和運動、構圖和光影、運動方式和時間、音樂與音效等。其中每個圖畫代表一個鏡頭,文字用於說明如鏡頭長度、人物台詞及動作等內容。
造型設計,包括人物造型、動物造型、器物造型等設計,設計內容包括角色的外型設計與動作設計,造型設計的要求比較嚴格,包括標准造型、轉面圖、結構圖、比例圖、道具服裝分解圖等,通過角色的典型動作設計(如幾幅帶有情緒的角色動作體現角色的性格和典型動作),並且附以文字說明來實現。超越建築多媒體提示造型可適當誇張、要突出角色特徵,運動合乎規律。
場景設計,是整個動畫片中景物和環境的來源,比較嚴謹的場景設計包括平面圖、結構分解圖、色彩氣氛圖等,通常用一幅圖來表達。
2、片段製作
根據前期設計,在計算機中通過相關製作軟體製作出動畫片段,製作流程為建模、材質、燈光、動畫、攝影機控制、渲染等,這是三維動畫的製作特色。
建模,是動畫師根據前期的造型設計,通過三維建模軟體在計算機中繪制出角色模型。這是三維動畫中很繁重的一項工作,需要出場的角色和場景中出現的物體都要建模。建模的靈魂是創意,核心是構思,源泉是美術素養。通常使用的軟體有3DSMax、AutoCAD、Maya等。建模常見方式有:多邊形建模——把復雜的模型用一個個小三角面或四邊形組接在一起表示(放大後不光滑);樣條曲線建模——用幾條樣條曲線共同定義一個光滑的曲面,特性是平滑過渡性,不會產生陡邊或皺紋。因此非常適合有機物體或角色的建模和動畫。細分建模——結合多邊形建模與樣條曲線建模的優點面開發的建模方式。建模不在於精確性,而在於藝術性,如《侏羅紀公園》中的恐龍模型。
材質貼圖,材質即材料的質地,就是把模型賦予生動的表面特性,具體體現在物體的顏色、透明度、反光度、反光強度、自發光及粗糙程度等特性上。貼圖是指把二維圖片通過軟體的計算貼到三維模型上,形成表面細節和結構。對具體的圖片要貼到特定的位置,三維軟體使用了貼圖坐標的概念。一般有平面、柱體和球體等貼圖方式,分別對應於不同的需求。模型的材質與貼圖要與現實生活中的對象屬性相一致。
燈光,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模擬自然界的光線類型和人工光線類型。三維軟體中的燈光一般有泛光燈(如太陽、蠟燭等四面發射光線的光源)和方向燈(如探照燈、電筒等有照明方向的光源)。燈光起著照明場景、投射陰影及增添氛圍的作用。通常採用三光源設置法:一個主燈,一個補燈和一個背燈。主燈是基本光源,其亮度最高,主燈決定光線的方向,角色的陰影主要由主燈產生,通常放在正面的3/4處即角色正面左邊或右面45度處。補燈的作用是柔和主燈產生的陰影,特別是面部區域,常放置在靠近攝影機的位置。背燈的作用是加強主體角色及顯現其輪廓,使主體角色從背景中突顯出來,背景燈通常放置在背面的3/4處。
攝影機控制,依照攝影原理在三維動畫軟體中使用攝影機工具,實現分鏡頭劇本設計的鏡頭效果。畫面的穩定、流暢是使用攝影機的第一要素。攝影機功能只有情節需要才使用,不是任何時候都使用。攝像機的位置變化也能使畫面產生動態效果。
動畫,根據分鏡頭劇本與動作設計,運用已設計的造型在三維動畫製作軟體中製作出一個個動畫片段。動作與畫面的變化通過關鍵幀來實現,設定動畫的主要畫面為關鍵幀,關鍵幀之間的過渡由計算機來完成。三維軟體大都將動畫信息以動畫曲線來表示。動畫曲線的橫軸是時間(幀),豎軸是動畫值,可以從動畫曲線上看出動畫設置的快慢急緩、上下跳躍。如3DSMax的動畫曲線編輯器。三維動畫的動是一門技術,其中人物說話的口型變化、喜怒哀樂的表情、走路動作等,都要符合自然規律,製作要盡可能細膩、逼真,因此動畫師要專門研究各種事物的運動規律。如果需要,可參考聲音的變化來製作動畫,如根據講話的聲音製作講話的口型變化,使動作與聲音協調。對於人的動作變化,系統提供了骨骼工具,通過蒙皮技術,將模型與骨骼綁定,易產生合乎人的運動規律的動作。
渲染,是指根據場景的設置、賦予物體的材質和貼圖、燈光等,由程序繪出一幅完整的畫面或一段動畫。三維動畫必須渲染才能輸出,造型的最終目的是得到靜態或動畫效果圖,而這些都需要渲染才能完成。渲染是由渲染器完成,渲染器有線掃描方式(Line-scan如3dsMAX內建的)、光線跟蹤方式(Ray-tracing)以及輻射度渲染方式(Radiosity如Lightscape渲染軟體)等,其渲染質量依次遞增,但所需時間也相應增加。較好的渲染器有Softimage公司的MetalRay和皮克斯公司的RenderMan(Maya軟體也支持RenderMan渲染輸出)。通常輸出為AVI類的視頻文件。
3、後期合成
影視類三維動畫的後期合成,主要是將之前所做的動畫片段、聲音等素材,按照分鏡頭劇本的設計,通過非線性編輯軟體的編輯,最終生成動畫影視文件。
三維動畫的製作是以多媒體計算機為工具,綜合文學、美工美學、動力學、電影藝術等多學科的產物。實際操作中要求多人合作,大膽創新、不斷完善,緊密結合社會現實,反映人們的需求,倡導正義與和諧。
三維動畫中的日景和夜景
很多人都看過三維動畫,那麼您知道什麼是三維動畫的日景和夜景嗎?
三維動畫影片中根據所要表現的時間不同分為:日景、黃昏和夜景。一般以日景為主,以夜景為輔。
三維動畫影片中日景主要用來表現建築、戶型、園林景觀等;而三維動畫影片中夜景一般用來表現商業業態,部分園林景觀,例如有特殊燈光效果的園林、水景、江景盤外圍沿江風光帶,外圍車行線、在於渲染氛圍,起到點睛作用。 最新的研究報告預測,未來兩年內,游戲、動畫行業人才缺口高達60萬,「人才飢渴症」困惑著游戲、動畫業。以月薪8000元的優厚條件卻難找到合適的游戲、動畫專才。優秀人才年薪10多萬元甚至50萬元。動畫設計師設計師、3D多媒體藝術設計師、游戲動畫設計師作為最令人羨慕的新興職業,可以將自己的想像藝術造詣和技術結合起來,工作和興趣結合在一起,成為很多年輕人羨慕的工作,到2008年,網路游戲市場規模將增長3倍,亞洲將是網路游戲最大的市場,其中,中國游戲市場的潛力被普遍看好。
常用軟體
跨平台
Blender
Art of Illusion
Wings 3D
Windows版本
RenderMan
AutoCAD
3D Studio Max
Maya
LightScape
Brazil
Mental Ray
Softimage
Lightwave 3D
Poser
DAZStudioZBrush
Bryce
Cinema 4D
C4D
Rhinoceros 3D
Modo
Shade
FinalRender
Vue6 xStream
Linux版本
KPovModeler
K3D
GIG3DGO
在動畫製作領域主要有下面的一些常用製作軟體:
SoftImage
SoftImage最初是一款歷史悠久、功能強大的工作站上應用的三維造型、繪圖、動畫軟體,對於動畫的製作尤其擅長,SoftImage在動畫製作中可以藉助於大量的動畫輔助工作完成令人驚異的效果,作品中的元素栩栩如生,相信大家都對《侏羅紀公園》中的恐龍形象記憶尤深,這就是使用SoftImage工具創作的動畫中及具代表性之一。同樣的,SoftImage也越來越多的被游戲開發人員所接受,當然同樣是因為其卓越的性能所決定的。
Lightwave 3D
起初Lightwave 3D是由NewTek公司為Amiga平台設計的一款三維軟體,當然已可以運行於Windows的操作平台,該三維軟體的主要特點就是可以實現粒子動畫以及不同類型的圖像映射和圖像融合效果。
Renderman
Renderman是Pixar公司開發的一款可編程的三維創作軟體,它在三維電影的製作中取得了重大成功,《玩具總動員》中的三維造型全部是由Renderman繪制的。
Maya
Maya 是一款功能強大設計軟體。Alias|Wavefront公司(現更名為Alias)從成立至今,一直保持著強勁的增長勢頭,在業界始終處於前沿領域。公司目標是為創造最逼真的數字視覺體驗而開發前沿軟體,這個目標業已實現。公司開發的眾多三維軟體中,以Maya為大家所熟知,尤其是公司為適應如今飛速發展的PC電腦,又推出了適用於Windows NT工作環境下的Maya版本,更加擴大了業界人員的使用普及率。Maya是一個功能強大的三維軟體,長被應用於影視動畫和特技製作中,我們大家所熟知的《星際戰隊》、《指環王》等影片中的電腦特技部分製作都是由它所完成
3D MAX
由Discreet開發三維動畫軟體3DMAX,作為公司的旗艦產品,從最早的3D Studio到換代產品3DMAX在我國一直有著非常大的用戶群。很多的讀者也許都知道國內很長一段時間內使用這個軟體進行建築效果圖的製作,也是由於當時的實際情況3DMAX成為國內3D行業入門必須學習掌握的軟體。隨著不斷的對軟體的工作流程以及工具功能方面的改進和提高,軟體應用方面在動畫和游戲開發製作方面都得到了提高,尤其是Max7.0的推出,從功能方面主要針對與游戲製作方面功能的提高來說更加適應於現近的工作需要,必將得到更多用戶群體的支持和認可。
Max成功參與了出品的影視作品《後天》中的某部分電腦特技的製作,並得到了業界認可,由此可見其動畫方面的優勢。
Extreme
3D經常被應用於美術設計、多媒體製作以及在三維動畫的合成方面,Extreme3D設計的符合人性化的界面操作環境,使我們操作與使用淺顯易懂極易上手。Extreme3D還具有一套完整的3D動畫製作環境,從最初的三維模型的建立到動畫的控制與調整再到最後的場景著色這一系列的操作步驟可以一氣呵成。
應用方面通常是和我們的多媒體操作軟體FreeHand、Director以及Authorware結合使用,最大的特點就是可以在Windows和Macintosh操作系統間跨平台使用。
Poser
由Metacreations公司開發的Poser軟體,是一款人物模型與動畫設計的三維軟體,最初通常被應用到服裝設計領域,作為服裝設計師利用電腦參與設計的輔助工具。隨著科技要求的不斷提高,也被應用到其他的一些三維領域內。
Bryce
和Poser一樣,同為Metacreations公司旗下產品。Bryce操作軟體擁有非常強大的三維場景製作功能,無論專業設計人員或者業余愛好者都可以輕松掌握與操作,Bryce允許我們將庫文件中的自然環境如:天空、海洋、山脈以及建築等等自然環境中有的東西直接導入三維模型組中製作生成動畫,並且我們可以對其進行細微的編輯調整。
當然,在當今3D動畫製作領域還有很多的製作軟體與非主流的軟體,他們都具有各自的操作特點,擁有一部分的用戶群體,當然與業內的這些主流產品相比來說,不適應於大環境下的普及與結合,這也不是本書所要介紹的重點。 三維動畫業是新興行業,也可稱謂CG行業(Computer Graphics的縮寫),的確,做三維動畫是很有前途的,綜觀三維動畫的發展歷程,相信不久的將來,三維將進入千家萬戶,不再是大電影廠和專業影視製作公司的壟斷的專利,這幾年做三維和學三維的人日益增多,三維平台的趨勢由高端過渡到低端,不再需要幾十萬的工作站,一般家庭電腦就可以做出很專業的三維作品,三維動畫製作的收費也日趨合理,20000塊/秒的天價(廣告級標版)到500元/秒都有人做,三維建築、室內效果圖也下降了很多,想靠做三維發大財以成為虛擬的幻境。國內電影業不景氣,外國大片的沖擊,如何有效率地提高國人的創作、製作水平和規范製作準則是擺在我們同行面前的不容輕視的課題。
三維動畫作為電腦美術的一個分支,是建立在動畫藝術和電腦軟硬體技術發展基礎上而形成的一種相對的獨立新型的藝術形式。早期主要應用於軍事領域。直到70年代後期,隨著PC機的出現,計算機圖形學才逐步拓展到諸如平面設計、服裝設計、建築裝潢等領域。80年代,隨著電腦軟硬體的進一步發展,計算機圖形處理技術的應用得到了空前的發展,電腦美術作為一個獨立學科真正開走上了迅猛發展之路。
運用計算機圖形技術製作動畫的探索始於80年代初期,當時三維動畫的製作主要是在一些大型的工作站上完成的。在DOS操作系統下的PC機上,3D Studio軟體處於絕對的壟斷地位。1994年,微軟推出Windows操作系統,並將工作站上的Softimage移植到PC機上。1995年,Win95出現,3DS出現了超強升級版本3DS MAX1.0。1998年,Maya的出現可以說是3D發展史上的又一個里程碑。一個個超強工具的出現,也推動著三維動畫應用領域不斷的拓寬與發展。,從建築裝潢、影視廣告片頭、MTV、電視欄目,直到全數字化電影的製作。在各類動畫當中,最有魅力並動用最廣的當屬三維動畫。二維動畫可以看成三維動畫的一個分支,三維動畫軟體功能愈來愈強大,操作起來也是愈來愈容易,這使得三維有更廣泛的運用。假如你喜歡訪問個人主頁,會很容易看到一些簡單的三維動畫,製作人也許剛剛學會用電腦,畢竟我們的世界是立體的,只有三維才讓我們感到更真實。
今天,電腦的功能愈來愈強大,以至我們不僅可以看到地方電視台的欄目包裝及廣告中充滿電腦動畫特技,更有不少電腦愛好者在自已的個人電腦上玩起了動畫製作。
1995年,由迪斯尼發行的《玩具總動員》上映,這部純三維製作的動畫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三維動畫迅速取代傳統動畫成為最賣座的動畫片種。迪斯尼公司在其後發行的《玩具總動員2》、《恐龍》、《怪物公司》、《蟲蟲特工隊》都取得了巨大成功。另外,夢工廠發行的《蟻哥雄兵》《怪物史瑞克》等三維動畫片,也獲得了巨大的商業成功。三維動畫在電影中的運用更是神乎其技!《蜘蛛俠》、《泰坦尼克號》、《終結者》、《魔戒》…….....可以說電影已經不能離開三維動畫的參與了!現今三維動畫的運用可以說無處不在,網頁、建築效果圖、建築瀏覽、影視片頭、MTV、電視欄目、電影、科研、電腦游戲。 三維動畫正在國內迅速發展,但動畫人才十分不足!據統計國內三維動畫人才缺口至少還有400萬!全國各地動畫公司紛紛建立,動畫公司求才若渴,網路上隨處可見三維動畫人才的招聘信息,卻少有合格人才!國內某公司以3萬月薪招聘3dsMax動畫人才竟無人敢問!至使業內人士不禁有一將難求的感慨!
三維動畫人才已經成為國內市場迫切需求的高薪,高技術人才,根據資料顯示,動畫行業是未來最受歡迎的高薪職業之一!CG動畫行業在中國發展的速度很快,我們在電視廣告、動畫片、電影中經常能看到三維動畫設計的元素,在廣告、影視、游戲等行業中,三維動畫創作人才都是非常搶手的"香餑餑"。
人才缺口
據統計,全球范圍內數字娛樂市場的規模將達到1000億美元,而中國有近500萬的動畫、網路游戲愛好者,另外至少還有400多萬潛在用戶群,以此帶動的市場估計會達到近10億元的規模。而隨著影視業的發展和競爭的加劇,在未來的較長時間里,中國的三維動畫市場還將成倍增長,與之相關的各項產業還將翻番。
在中國,數字動畫設計成為方興未艾的朝陽產業,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數字媒體才剛起步。據統計,全國動畫從業者不足1萬人,只及韓國的1/3,遠遠不能滿足國產動漫業對人才的需求。據北大方正影視游戲動畫機構有關人士稱,從動漫業的發展趨勢來看,中國影視動畫人才總需求量至少在15萬人以上,游戲動畫人才總需求量大約在10萬人,全國共有90多個高校開設了動畫專業,每年只有本專科畢業生300人,可見人才缺口之大。
很多影視或廣告公司都表示,企業真正缺的是那些在動畫行業做出過作品的技術人才,招人根本不看應聘者是哪所學校畢業的,有什麼文憑,只要能立即上機做出像樣的作品,就很受歡迎。三維動畫作品的創作,要求創作者不單純是一個美術設計人才,同時還要熟悉市場。因為在作者最初設計動畫形象時,不僅要賦予它們性格、故事、生命和情感,還要知道哪些玩具、道具、卡通產品能佔領市場。此外,中國現有的數字藝術培養機構定位不準,培養的都是以低端製作人員和高端純研究人員為主,人才結構失衡。而在三維動畫創作發達的國家,高境界的三維動畫人才絕對是那種能把藝術與技術完美結合的復合型人才,他們同時擁有技術和藝術學位。相比之下,國內人才的發展就顯得不夠全面,往往只偏向一邊,有些人往往只是掌握了一些通用的工具和長時間所積累的一些對應經驗,而缺乏更高層次的技術開發和整合能力。由於動畫市場的巨大潛力,吸引了不少企業開始投入相關的動畫創作計劃,由此拉動了專業人才需求。
培訓滯後
市場上動畫人才難招,主要緣於兩方面:一方面是中國對動畫人才的教育還比較滯後,還沒有形成高質量的供給;另外動畫創作也需要實踐經驗,而且動畫人才也需要藝術根底的,其實動畫人才是一個需要全方面素質的人才。其中,教育是最根本的問題之一。
中國最具規模最早開展CG製作培訓的機構是環球數碼,早在2000年,為了製作第一部影視動畫電影《魔比斯環》,環球數碼引進歐美大量製作技術和團隊,在本土開展電腦三維圖像影視製作,建立環球數碼動畫學院從零開始培養近500人,耗資上億,開啟中國三維動畫的今天。如今不止maya和3ds Max在三維動畫方面熟知,其它很多相關軟體也在被國人使用。
最早的CG培訓——火星時代動畫學院始於上世紀90年代初期,開始主要是一些針對軟體技術的三維軟體培訓班。為了緩解國內動畫設計人才急缺狀況,提供適合各層次、各城市學員不同需求的培訓課程,3ds Max和Maya動畫設計師將會受到學員以及社會各界的關注與厚愛!
❼ 3d電影是什麼意思
3D電影:3D是在普通投影數字電影基礎上,在片源製作時,片源畫面使用左右眼錯位2路顯示,通過片源左右眼畫面分別對映投射到觀眾左右眼球,從而產生立體臨場效果——畫面有景深感覺、物體具有「游」出來的效果,注重的是視覺效果!
4D電影:4D是立體電影和特技影院結合的產物。放映現場能模擬閃電、煙霧、雪花等自然現象,觀眾的座椅還能產生下墜、震動、噴風、噴水等動作。現場特技效果和立體畫面與劇情緊密結合,在視覺和身體體驗上給觀眾帶來全新的娛樂效果,如同身臨其境。近年來,4D電影時常現身國內各種主題公園、科普場所中,深受觀眾和遊客的喜愛。
❽ 什麼是3d電影
D是英文Dimension(線度、維)的字頭,3D是指三維空間。國際上是以3D電影來表示立體電影。 人的視覺之所以能分辨遠近,是靠兩隻眼睛的差距。人的兩眼分開約5公分,兩隻眼睛除了瞄準正前方以外,看任何一樣東西,兩眼的角度都不會相同。雖然差距很小,但經視網膜傳到大腦里,腦子就用這微小的差距,產生遠近的深度,從而產生立體感。一隻眼睛雖然能看到物體,但對物體遠近的距離卻不易分辨。根據這一原理,如果把同一景像,用兩隻眼睛視角的差距製造出兩個影像,然後讓兩隻眼睛一邊一個,各看到自己一邊的影像,透過視網膜就可以使大腦產生景深的立體感了。 3D立體電影的製作有多種形式,其中較為廣泛採用的是偏光眼鏡法。它以人眼觀察景物的方法,利用兩台並列安置的電影攝影機,分別代表人的左、右眼,同步拍攝出兩條略帶水平視差的電影畫面。放映時,將兩條電影影片分別裝入左、右電影放映機,並在放映鏡頭前分別裝置兩個偏振軸互成90度的偏振鏡。兩台放映機需同步運轉,同時將畫面投放在金屬銀幕上,形成左像右像雙影。當觀眾戴上特製的偏光眼鏡時,由於左、右兩片偏光鏡的偏振軸互相垂直,並與放映鏡頭前的偏振軸相一致;致使觀眾的左眼只能看到左像、右眼只能看到右像,通過雙眼匯聚功能將左、右像疊和在視網膜上,由大腦神經產生三維立體的視覺效果。展現出一幅幅連貫的立體畫面,使觀眾感到景物撲面而來、或進入銀幕深凹處,能產生強烈的「身臨其境」感。
❾ 三維電影和3D電影是一樣的嗎
是一樣的。D是英語Dimension(線度、維)的字頭,3D是指三維空間,國際上是以3D電影來表示立體電影。
日常生活中人們是用兩隻眼睛來觀察具有立體感的外界景物的。3D電影就是利用雙眼立體視覺原理,使觀眾能從銀幕上獲得三維空間感覺影像的電影。它不同於一般普通電影在放映時只有影像的平面感覺。
3D立體電影的製作方法有多種形式,有利用兩台並列安置的電影攝像機,同步拍攝出兩條略帶水平視差的電影畫面。放映時,將兩條電影影片分別裝入左、右電影放映機,並在放映鏡頭前分別裝置兩個偏振軸互成90度的偏振鏡。兩台放映機需同步運轉,同時將畫面投放在金屬銀幕上,形成左像右像雙影。當觀眾戴上特製的偏光眼鏡時,由於左、右兩片偏光鏡的偏振軸互相垂直,並與放映鏡頭前的偏振鏡相一致,致使觀眾的左眼只能看到左像、右眼只能看到右像,通過雙眼匯聚功能將左、右像疊合在視網膜上,同大腦神經產生三維立體的視覺效果;有利用一台攝影機配備兩個鏡頭,鏡頭之間的距離與人眼之間的距離相似,大約有2.5英寸來拍攝,放映時由一台放映機就足夠。當畫面投放在銀幕上時好像看到的是重影。這時當觀眾戴上一紅一藍兩個鏡片的眼鏡時,每個鏡片都濾去另一個圖像,人腦把兩個畫面融在一起,立體畫面就一躍而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