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巨制 » 電影的3d動畫是怎麼做出來的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電影的3d動畫是怎麼做出來的

發布時間: 2023-03-28 13:12:10

1. 怎麼製作出3D影視動畫電影

你的問題太籠統了,3d動畫范圍太大,廣告類的,影視類的,短片長片都不一樣,所以不能針對性的回答你,不過我是學三維動畫的,這方面可以大概的跟你介紹下。
一般分3個階段
前期策劃
中期製作
後期處理
前期就是構思3d動畫的故事劇本,分鏡頭腳本,人物設計
場景設計等等,專業點的還要規劃製作周期,費用
中期就是製作階段,3d動畫一般是建模(包括角色和場景以及道具)然後綁定(就是給角色添加骨骼和控制線)然後k動畫,同時進行燈光材質的部分--最後渲染輸出序列幀圖片
後期就是合成,校色,添加特效,剪輯,最後輸出成品
大概就是這么個流程,當然針對實際肯定有些不同的環節,但是整個構架不會錯。
至於多少人,要看你製作的難度和你規定的製作周期,這個很難說了,不過我能給你舉個例子,一般20秒的全3維動畫廣告,2個角色,難度一般,製作周期1各月(包括修改)大概需要3個人左右吧,畢竟三維動畫各個模塊能熟練的人還是不多,一般都需要團隊合作。當然如果你要求不高的話,也能高薪聘一個高手幫你全做了,這個還是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怎麼也該給個最佳吧,不是復制的哦,我現打的,累死了。

2. 3D動漫是如何製作的

1、劇本、人設、分鏡


首先我們要有一個劇本,劇本里的主人公可以是動物也可以是人,這叫做角色設定,有劇本跟角色還是不夠的,那隻是腦補劇情,我們要將它變成圖像,讓參與製作的人都能懂要表達的故事和劇情。


2、建模


根據前期畫師們的人設圖和場景圖,建場景模型、角色模型、道具模型。從基本的幾何體(立方體、圓柱等)開始,拉伸,截面,旋轉,合成,加線建成模型。模型要簡潔高效,不能有多餘的點線面,不然會影響之後的材質和渲染。


3、綁定和蒙皮


給角色模型建立、綁定骨骼,蒙皮,刷權重,做曲線控制器。先建立人物的骨骼,骨骼和各種控制點做好之後做蒙皮。


4、動畫


根據前期錄的音,給相應角色調口型,根據前期的分鏡建立鏡頭和建模的場景、道具模型,糾正角色的動作,再發揮想像給角色們加戲,加隨動,加表情。動畫是作品的靈魂,動畫做的真,人物才能鮮活生動。每一個小動作的設計和執行都是體現人物性格的關鍵。


5、材質、燈光與渲染


這三個方面是密不可分的,這個過程從建模之後就要一直進行。有了真實的材質畫面才逼真,有了燈光才有氣氛和故事。3d的布光與電影布光有很多相似之處,除了像電影燈光師一樣分辨如何創造氣氛和畫面之外,也可通過控制光的種類、強度、形狀、顏色、反射方式、陰影等來模擬真實的光影效果。調整材質的物理性質可以模擬出不同的效果:金屬、塑料、皮質、玻璃等等。材質的紋理用Photoshop做出來圖片之後貼在模型上。


6、合成


非常重要的一個步驟,好的合成能化腐朽為神奇。把渲染出來的層面合成起來,調整光和材質的不足之處,把背景和特殊效果與畫面合成在一起。


7、剪輯


剪輯就是把渲染合成好的各個鏡頭拼在一起,整體調整色調,配音,配樂,加片頭、字幕、職員名單。

3. 3D電影是怎麼實現的立體感是如何產生的

人們看到的世界是3d是的,因為你能真正感受到每個物體的距離、幾何形狀和大小。這是一個非常復雜的計算過程,3D電影原理 3D這部電影通過兩個鏡頭從兩個不同的方向拍攝場景,然後用兩個放映機同時放映兩組膠片,使兩組圖像在屏幕上重疊。通過特殊的3D眼鏡,兩隻眼睛看到不同的圖像,大腦會自動產生三維視覺效果。

顏色實現3D效果會使最終圖像失去一些顏色,看起來非常不真實。所以人們想出了其他方法,除了顏色,還有其他我們無法察覺的區別,比如方向,有些光「橫」還有一些光「豎」是的,雖然這對我們看到的物體的形狀和顏色沒有影響,但我們可以製作只能通過水平或垂直光的鏡頭,然後拍攝鏡頭和3D這種鏡片可以讓左右眼看到不同的畫面,產生眼鏡3D效果。不管怎樣,3D電影給了我們一種平面圖像深度的錯覺。雖然這些方法相對簡單,但效果仍然有限。我們只能盯著特定方向的屏幕,而不能全面地觀察物體。

4. 電影院的3d動畫片是如何製作的

普通3D採用分時法,1個放映機,戴一個比較厚重的液晶眼鏡,左右各一液晶擋光片,中間鼻托部分有紅外接收器,通過接收紅外線控制2個液晶擋光擋住左眼放右眼圖片,或檔右眼放左眼圖片,從而實現視覺差,缺點是比較閃,亮度低,稍有模糊感

家庭3D,紅藍眼鏡,效果很爛,有重影,色彩失真,會頭暈。不帶眼鏡看重影邊緣是紅色藍色的,原理是紅色眼鏡遮擋藍色光,藍色眼鏡遮擋紅色光,造成雙眼視覺差,

不戴眼鏡的話會有重疊的影像效果
因為不戴眼鏡,沒有左圖進左眼,右圖進右眼,2個圖片重疊了,所以有重影
遠景重影小,無窮遠的景物沒有重影,越靠近的景物重影越嚴重(分的越開)

3D電影是如何製作的呢?
2個攝影機,擺放相距一定距離,並且視角和焦距聯動
電腦動畫的話加入演算法即可贊同
這方面不是太懂 將就著看吧

5. 3D電影畫面是如何製作的

簡單來說,3D電影畫面製作大體分為兩種方式,一種是直接利用雙鏡頭攝影機進行拍攝,另一種是前期2D拍攝加上後期轉制。或者由兩種製作方式共同合作而成。
雙鏡頭攝影機拍攝就是拍攝前期採用雙攝像機、雙鏡頭的3D拍攝設備同步錄制,然後把兩個素材分別處理,最後是在3D電影院里用3D顯示技術,也就是紅藍顯示、偏光、主動快門式顯示等技術,把兩路視頻分別傳輸到人的左右眼睛裡,得到立體圖像,《復聯4》3D版就是以這種技術為主拍攝而成。
另一種則是通過2D電影拍攝完畢,再轉成3D電影。2012年4月4日《泰坦尼克號》以3D版形式再上映,全球票房3.44億美元,總票房變為21.87億美元。據悉,《泰坦尼克號》由2D影片變為3D版耗資巨大,300多名科技人員共耗費60周時間才製作完成,其成本高達1800萬美元,而耗資巨大的2D版本,總投資也不過二億美元。從目前電影市場來看,一部2D大片轉3D,需要藉助專業團隊加專業軟體,需要很強的專業技術,製作費用至少要200萬美元起。對於普通的製片方來說,要想做一部成功的3D電影,成本非常之高,投資風險也會加大,很多製片方對此都不敢涉足。

6. 3d動畫片是怎麼製作出來的

使用了3D動畫製作技術製作完成。
動畫是一門藝術,而動畫師則是藝術家。他們可不是通常意義上單門學派的藝術家,而是集諸多職業素質於一身的綜合性藝術家。他們不但要熟練掌握泥塑、雕刻、美術、攝影、表演等技藝,甚至還要了解數理化生等學科,才能成為一流的3D動畫師。
與任何3D動畫製作工藝的流程一樣,3D動畫師在一部動畫片製作過程中所擔任的,是一個辛勤且苦命的技工。首先要有原畫設計圖,動畫師才能根據設計圖製作出3D人物和場景。藝術總監拿出設計圖紙後,動畫師就彷彿泥塑藝術家靈魂附體一般,開始對著電腦屏幕蹂躪一個虛擬立方體——行話叫「建模」。這就好比泥塑藝術家在捏泥人,只是人家用的是手和刻刀,而動畫師用的是滑鼠和鍵盤。
及至動畫師眼圈發紫時,角色形態基本就出來了,這時藝術總監就會讓動畫師「上材質」。所謂「上材質」,就好比是泥塑藝術家給泥模子上染料。但泥塑藝術家用的是筆,而動畫師用的是3D製作軟體。這可是個細活,需要不斷修改,細致繪畫,反復在3D模型上繪制。
材質上好之後,下一步工作則是「綁定骨骼」。「綁定骨骼」又是什麼?顧名思義,就是給做好的3D模型安上骨骼,讓3D模型運動起來。因為現在完工的只是一個上了色的「泥塑」,一動就會「折胳膊斷腿」。這時動畫師暫時變成了一名提線木偶製作者,為3D模型安裝能動的關節和骨骼。可角色都已捏好,又怎麼安裝關節呢?沒關系,電腦和3D製作軟體沒有什麼不可能實現的。綁定的過程,就好比外科醫生給肌肉撕裂患者進行骨骼肌縫合,其復雜程度和「惡心」程度可想而知,此處不再贅述。
骨骼「裝」好之後,就該來「調動畫」了。直到這時,動畫師才開始製作動畫片的精髓,讓「靜態」變成「動態」。
如何讓動畫角色的運動更為自然更符常理呢?動畫師不得不進行職業轉換,暫時成為一名「演員」,親自把動作演練一番,讓自己感受角色,並與角色融為一體,用細膩的感覺和精湛的技藝細心調制模型的各種QQ刷鑽動作。
當動作基本完成之後,就要進行最後一步了:把模型放在高配置的機器上「渲染」,說白了也就是讓電腦把3D模型和場景變成一幀幀靜止圖片的過程。這是一個相當耗時的過程:動畫模型做得越精細,渲染一幀的時間也就越長。《功夫熊貓》一幀耗時4小時,而一秒鍾動畫片可是24幀啊!待一幀幀的靜止圖片被渲染出來後,再用軟體把它們連在一起,一部3D動畫基本上就呈現在我們眼前了。
隨著動畫作品質量和時長的提升,以上這些製作絕對不可能由一個人來完成,所以動畫企業必須進行流水作業,專人專項,各負其責。所以說動畫是藝術,但動畫製作卻是工業,而且屬於高端製造業,這可不是做一枝筆或者一塊橡皮那麼簡單。
而國內在游戲和3D動畫和網路游戲的雙重渲染下,3D動畫熱潮越來越高,3D動畫產業的崛起已成不可否認的事實,而動漫培訓和游戲培訓火爆可見一般,國內急需建立完善的游戲動漫教育體系!

7. 製作3D影視動畫的流程

你的問題太籠統了,3D動畫范圍太大,廣告類的,影視類的,短片長片都不一樣,所以不能針對性的回答你,不過我是學三維動畫的,這方面可以大概的跟你介紹下。
一般分3個階段
前期策劃
中期製作
後期處理
前期就是構思3D動畫的故事劇本,分鏡頭腳本,人物設計
場景設計等等,專業點的還要規劃製作周期,費用
中期就是製作階段,3D動畫一般是建模(包括角色和場景以及道具)然後綁定(就是給角色添加骨骼和控制線)然後K動畫,同時進行燈光材質的部分--最後渲染輸出序列幀圖片
後期就是合成,校色,添加特效,剪輯,最後輸出成品
大概就是這么個流程,當然針對實際肯定有些不同的環節,但是整個構架不會錯。
至於多少人,要看你製作的難度和你規定的製作周期,這個很難說了,不過我能給你舉個例子,一般20秒的全3維動畫廣告,2個角色,難度一般,製作周期1各月(包括修改)大概需要3個人左右吧,畢竟三維動畫各個模塊能熟練的人還是不多,一般都需要團隊合作。當然如果你要求不高的話,也能高薪聘一個高手幫你全做了,這個還是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怎麼也該給個最佳吧,不是復制的哦,我現打的,累死了。

8. 3d電影的製作流程

3d電影的製作流程如下:

1、設置:打開視頻轉換器,通過添加視頻按鈕,把要轉換3d效果的電影導入軟體,通過單擊主界面的3d圖標,可快速選擇3d格式,或者可以點擊上面的3d效果按鈕。進入3d效果設置窗口,在此窗口裡,我們可以清楚看到每一種3d效果的不同,及對3d立體深度進行設置。

3d片在上世紀五十年代進入了黃金時期。1954年,當時世界上最偉大的導演們,絕大多數都對3d電影低眼相看,認為那隻不過是在玩魔術而已,根本不是藝術。然而,希區柯克不這么想,他在1954年拍攝了3D版的《電話謀殺案》,成為了當時3d片中為數不多的精品。

3d電影在國內大范圍上映實際始於2008年的《地心歷險記》。近在咫尺的細微生物、呼嘯而過的珍奇異獸、過山車般身臨其境的美妙感覺。100元的高昂票價和前所未有的視覺沖擊力,讓該片在有限的80塊3d銀幕放映27周,票房達6700萬元,平均每塊銀幕票房80萬元。

9. 三維動畫片製作的一般過程是什麼

動畫製作是一個非常繁瑣而吃重的工作,分工極為細致。通常分為前期製作、中期製作、後期製作等。前期製作又包括了企劃、作品設定、資金募集等;製作包括了分鏡、原畫、中間畫、動畫、上色、背景作畫、攝影、配音、錄音等;後期製作包括剪接、特效、字幕、合成、試映等。

一、總體設計階段

1、劇本:任何影片生產的第一步都是創作劇本,但動畫片的劇本與真人表演的故事片劇本有很大不同。

一般影片中的對話,對演員的表演是很重要的,而在動畫影片中則應盡可能避免復雜的對話。在這里最重的是用畫面表現視覺動作,最好的動畫是通過滑稽的動作取得的,其中沒有對話,而是由視覺創作激發人們的想像。

2、故事板。根據劇本,導演要繪制出類似連環畫的故事草圖(分鏡頭繪圖劇本),將劇本描述的動作表現出來。

故事板有若乾片段組成,每一片段由系列場景組成,一個場景一般被限定在某一地點和一組人物內,而場景又可以分為一系列被視為圖片單位的鏡頭,由此構造出一部動畫片的整體結構。

故事板在繪制各個分鏡頭的同時,作為其內容的動作、道白的時間、攝影指示、畫面連接等都要有相應的說明。一般30分鍾的動畫劇本,若設置400個左右的分鏡頭,將要繪制約800幅圖畫的圖畫劇本——故事板。

3、攝製表。這是導演編制的整個影片製作的進度規劃表,以指導動畫創作集體各方人員統一協調地工作。

二、設計製作階段

1、設計:設計工作是在故事板的基礎上,確定背景、前景及道具的形式和形狀,完成場景環境和背景圖的設計和製作。另外,還要對人物或其他角色進行造型設計,並繪制出每個造型的幾個不同角度的標准畫,以供其他動畫人員參考。

2、音響。在動畫製作時,因為動作必須與音樂匹配,所以音響錄音不得不在動畫製作之前進行。錄音完成後,編輯人員還要把記錄的聲音精確地分解到每一幅畫面位置上,即第幾秒開始說話,說話持續多久等。最後要把全部音響歷程(即音軌)分解到每一幅畫面位置與聲音對應的條表,供動畫人員參考。

三、具體創作階段

1、原畫創作:原畫創作是由動畫設計師繪制出動畫的一些關鍵畫面。通常是一個設計師只負責一個固定的人物或其他角色。

2、中間插畫製作:中間插畫是指兩個重要位置或框架圖之間的圖畫,一般就是兩張原畫之間的一幅畫。助理動畫師製作一幅中間畫,其餘美術人員再內插繪制角色動作的連接畫。在各原畫之間追加的內插的連續動作的畫,要符合指定的動作時間,使之能表現得接近自然動作。

四、拍攝製作階段

這個階段是動畫製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任何錶現畫面上的細節都將在此製作出來,可以說是決定動畫質量的關鍵步驟(另一個就是內容的設計,即劇本)。

以下就是分別介紹二維動畫和三維動畫在這一階段製作的具體分工或步驟。

(9)電影的3d動畫是怎麼做出來的擴展閱讀

製作工具:

3Dmax軟體

3Dmax軟體的強項在於它的多邊形工具組件和UV坐標貼圖的調節能力,另外對於初學者來說,還有一點即是它的強項也是它的弱項,由於此軟體提供的工具非常地豐富,使你在解決同一個問題時可以有幾種不同的選擇。

Maya軟體

Maya中包含了所有的動畫工具,IK/FK、融合變形、Set Driven Key、動畫曲線、表達式等等。由於Maya的先進的體系結構,使得Maya中的所有屬性都可以被設置成動畫。

另外藉助豐富的腳本和插件程序,可使Maya的動畫工具變得更為強大。Maya中還包括有一個非線性動畫編輯工具,使得動畫編輯工作更加方便。

Lightwave

Lightwave的建模工具非常之棒,如果說這個軟體中有哪些功能是達到了極致的話,建模工具就是。同時它們在使用方法上的變化也非常多,這可以大大提高學習效率。Lightwave的渲染器被認為是這個軟體中最好的部分之一。不需要任何插件,也非常容易。

10. 3D 動畫電影用什麼軟體製作

製作3D動畫電影主要是應用三維軟體maya,也有部分三維動畫是用3dmax來製作的。成熟的電影製作都涉及影視後期方面的技術,所以除了三維動畫製作的部分,還需要成熟的後期製作,以及整體的包裝等等,那麼還需要用到的軟體有後期合成軟體,比如AE,也需要剪輯軟體,比如edius或者蘋果的finalcut,在包裝方面,三維軟體C4D有很多方便建模之處,還有後期的音頻剪輯等等。主要還是三維部分和合成部分,如果涉及到一些特效的話,還需要一些特效插件
比如3DMAX
3dmax美國Autodesk公司 的電腦三維模型製作和渲染軟體,該軟體早期名為3DS,因為類似dos年代, 3DMAX需要記憶大量的命令,由於使用不便,後改為max,圖形化的操作界面,使用更為方便。max歷經V1.0,1.2,2.5,3.0,4.0,5.0(未細分)......現在發展到9.0以上版本,逐步完善了燈光、材質渲染,模型和動畫製作。廣泛應用於建築設計、三維動畫、音視製作等各種靜態、動態場景的模擬製作。
MAYA
Maya是美國Autodesk公司出品的世界頂級的三維動畫軟體,應用對象是專業的影視廣告,角色動畫,電 MAYA影特技等。Maya功能完善,工作靈活,易學易用,製作效率極高,渲染真實感極強,是電影級別的高端製作軟體。其售價高昂,聲名顯赫,是製作者夢寐以求的製作工具,掌握了Maya,會極大的提高製作效率和品質,調節出模擬的角色動畫,渲染出電影一般的真實效果,向世界頂級動畫師邁進。
ANIMO
ANIMO是英國Cambridge Animation公司開發的運行於SGI O2工作站和Windows NT平台上的二維卡通動 ANIMO畫製作系統,它是世界上最受歡迎、使用最廣泛的系統,眾所周知的動畫片>、>、> 等都是應用animo的成功典例。它具有面向動畫師設計的工作界面,掃描後的畫稿保持了藝術家原 始的線條,它的快速上色工具提供了自動上色和自動線條封閉功能,並和顏色模型編輯器集成在一起提供了不受數目限制的顏色和調色板,一個顏色模型可設置多個"色指定"。它具有多種特技效果處理包括燈光、陰影、照相機鏡頭的推拉、 背景虛化、水波等並可與二維、三維和實拍鏡頭進行合成。
RETAS PRORETAS PRO是日本Celsys株式會社開發的一套應用於普通PC和蘋果機的專業二維動畫製作系統,它的 RETAS PRO出現,迅速填補了PC 機和蘋果機上沒有專業二維動畫製作系統的空白。 從1993年10月RETAS 1.0版在日本問世以來,直至現在RETAS 4.1 Window 95,98 & NT、Mac版的製作成功,RETAS PRO已佔領了日本動畫界80%以上的市場份額,雄踞近四年日本動畫軟體銷售額之冠。
FLASH
Flash是一種創作工具,設計人員和開發人員可使用它來創建演示文稿、應用程序和其它允許用戶交互的 FLASH內容。Flash可以包含簡單的動畫、視頻內容、復雜演示文稿和應用程序以及介於它們之間的任何內容。通常,使用Flash創作的各個內容單元稱為應用程序,即使它們可能只是很簡單的動畫。也可以通過添加圖片、聲音、視頻和特殊效果,構建包含豐富媒體的 Flash 應用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