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主演李小龍傳奇的是誰
陳國坤,小名:小龍,因貌似李小龍而被大家賞識,原為電影配樂及編舞的等電影幕後工作人員,曾客串過古惑仔,甜言蜜語等電影。2009年第27屆飛天獎陳國坤主演的《李小龍傳奇》摘得優秀長篇電視劇二等獎。
中文名: 陳國坤
外文名: Danny Chan Kwok Kwan
別名: 小龍
國籍: 中國
出生地: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沙井鎮
出生日期: 1975年8月1日
職業: 演員,導演,攝影師
代表作品: 《李小龍傳奇》《冤有頭債有主》《正義同盟》
主要成就: 2005年 港粵地區未來巨星獎
屬相: 兔
星座: 獅子座
目錄
個人資料
個人經歷
接拍巨片
自我評價
評價偶像
個人作品自導自演電影
電影作品
音樂電影
電視劇作品
平面廣告
主持
音樂
獎項提名
演出及活動
貼吧相冊 個人資料
個人經歷
接拍巨片
自我評價
評價偶像
個人作品 自導自演電影
電影作品
音樂電影
電視劇作品
平面廣告
主持
音樂
獎項提名
演出及活動
貼吧相冊 展開 編輯本段個人資料
陳國坤(10張)身高:1.78米 陳國坤
體重:64~68 KG 語言:粵語、國語、英語 愛好和興趣:攝影、政治、水上運動、球拍運動、足球、武術、音樂、製片/電影、中國功夫、舞蹈 最崇拜的人:李小龍 名言:天真才能找到快樂 只要投入永遠都是滿分...... 陳國坤父親是教師,曾經在蚝業小學任教;外公叫陳錫桃,曾經是深圳市財政局局長 廣告代言經紀人:童志詠
編輯本段個人經歷
1996年一次香港「李小龍會」搞活動,周星馳出錢做了一個李小龍塑像,陳國坤負責拿寶麗來照相機幫觀眾和銅像合影,結果變成觀眾和陳國坤合影,因為他比銅像更像真人。 2000年,在《少林足球》里扮演守門員後,正式成為演員。2001年周星馳的少林足球中原本編舞的陳國坤得到李小龍迷周星馳的賞識,正式成為一名簽約演員並在周星馳多部大片中擔任主要角色,《少林足球》,《功夫》等。陳國坤更憑借《功夫》中的斧頭幫老大一角絕蘆提名24屆金像獎最佳男配角。 如今更以形似、神似、功夫等各種理由成為《李小龍》影視劇的最熱人選。陳國坤向記者證實,籌備中的電視劇《李小龍》和電影《李小龍傳》都已經向他遞來了橄欖枝,雖然表示自己出演的可能性只有50%,但是還是一本正經向李小龍的徒孫拜師學藝。 李小龍傳奇
對於出演李小龍,陳國坤其實心有抵觸,「我覺得拍李小龍的電影風險太大,因為他是不可替代的,銀幕上出現的形象永遠不會讓觀眾覺得那是李小龍。」李小龍的胞弟李振輝和陳國坤是非常熟悉的朋友,「他對我說:你就是我心目中最好的人選。可是我希望屆時拍出來的電影,不是單純炫耀李小龍的功夫,作為一個李小龍迷,我更希望看到一個生活中的李小龍,他如何保護家人,如何義氣地對待朋友,如何熱情好客煽動聚會的氣氛,這些都是不為人知的細節。」陳國坤透露,他已經向李小龍的徒孫SAM拜師學藝,在踢腿、內功上更接近李小龍的「氣韻」,並且要重新翻閱李小龍的全部著作,和所有他合作過的人聊天,揣摩生活中李小龍的為人處事。陳國坤主演的電視劇《李小龍傳奇》在經歷了2007年長達八個多月,橫跨十多個國家的拍攝後,2008年奧擾衡運之後終於在央視一套和各衛視台熱播,據悉,《李小龍傳奇》自從熱播以來,已經創下了央視2003年以來並李帶電視劇收視率最高紀錄。陳國坤在短短幾月時間內,人氣知名度迅速飆升。同時參加了央視春晚2009年的演出嘉賓。並在京錄歌,准備向影視歌多棲發展。陳國坤已成為眾多商家選擇代言人的熱門人選,其廣告代言費已達到7位數字之多,但是這樣的價格仍未冷卻眾多商家誠邀他代言商品的熱情。陳國坤的演藝事業正如火如荼的發展,就現在的個人名氣已是國內一線巨星,可他依然用平常心去規劃自己的未來。
編輯本段接拍巨片
在周星馳電影《少林足球》《功夫》裡面跑龍套的陳國坤,
陳國坤《大營救》劇照(11張)
一開始就因為外形酷似李小龍被周星馳簽到名下。如今,陳國坤也和老闆周星馳一樣,實現了「從龍套到主角」的追夢歷程。成為巨片《李小龍傳奇》主演。飾演武打巨星—李小龍。無論是外形氣質還是功夫底子,陳國坤都是製片方的不二人選,但要演出李小龍這位華人心目中的英雄,也不是那麼簡單的,他為此整整准備了一年。其間,他拜訪過李小龍的弟弟,找過曾和李小龍合作的元華、洪金寶。 說到外形,陳國坤笑說如果將自己的五官拆開來看,沒有一點像李小龍。「我想可能是輪廓像吧,從小到大,大家都叫我『小龍』,這次能演我心中的偶像,興奮遠遠要大過緊張。」 至於武功,陳國坤謙虛地說:「其實我的武功一般,只是在初中的時候練過跆拳道、泰拳,開拍之前我又去拜師學習截拳道,因為李小龍不到情非得已不出手,一出手就打得很有速度,很准,這點很難在短時間內精通。」 拍打戲最怕受傷,為《李小龍傳奇》膝蓋十字韌帶斷裂的陳國坤更是深有感觸:「我拍戲受傷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都沒好,年底還要去做個手術。拍打戲被人打傷和打傷別人都是很常見的事情,可是我受傷了不能找替身,除了一個從七樓跳下的戲用替身外,其他差不多都是我親自上陣。」 除了外形和功夫,演技和普通話也是陳國坤必做的功課之一。之前在周星馳電影《功夫》中扮演的斧頭幫幫主和《少林》中扮演的足球守門員,角色浮光掠影,空間有限,過於表面化。此番擔綱主角 陳國坤—《少林足球》劇照
就出演眾人心中的偶像,頭號「龍迷」星爺最有發言權。陳國坤說:「從我
接演之前他就比較關心,總說我太瘦了,買營養品讓我補補,臨拍前還跟我說『不要給龍哥丟臉』,拍完之後給他看過片花,他隻字未吐,只是點頭。我不知道他是否滿意,但在星爺的世界裡,似乎沒有他滿意的時候,我想點頭也是不錯的評價吧。」陳國坤感覺這次最大進步就是曾經蹩腳的普通話有了長足的進步。「我以前說普通話很多人都聽不懂,經歷了這段時間的磨練,我可以不嚴格地按照台詞來說,而是變成用自己的話來講,主要是為了達到最佳的情緒和感覺。有時我就會主動要求,「導演,這段我要用廣東話來說,導演,這段我必須用英語才能演出氣勢」。 拍攝完成之後,陳國坤還寫作了《我的李小龍》一書,一方面記錄這部電視劇的拍攝點滴,一方面分享自己對於李小龍的獨特理解。 陳國坤為了演好這一角色,早在一年前就開始練武術,專門找了一個截拳道的教練來教,每天練4個小時,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就是練拳。還學了李小龍的一些基本功夫,包括詠春拳、泰拳、跆拳道。《李小龍傳奇》的動作場面都是他親自上陣,在剛開始拍攝時,陳國坤的腿就受傷了,此後半年多的拍攝時間里,每一天他都有新傷出現。搏命演出也讓陳國坤的膝蓋十字韌帶嚴重受傷,今年年底要進行手術。
編輯本段自我評價
由於陳國坤自幼受李小龍影響的原因,陳國坤話里行間流露出來的真誠,包括他灑脫的笑容,都讓人感
生活中的陳國坤(18張)到輕松。無論是面對質疑,還是聽到肯定,他都是有一說一,戲里戲外儼然都是網友所說的那個「史上最像的李小龍」。 《李小龍傳奇》在央視一套開播之後,在網上一篇名為《你給陳國坤打多少分》的帖子中,90%的網友打出90分以上,稱其無論神態、身材都是「史上最像」,「連背部的小駝也很神似」。這樣的評價讓陳國坤感到很高興,不過對於這個公認的「史上最像」他還是有話說,「我六七歲的時候就因為看《精武門》迷上了李小龍,十一二歲的時候就有很多人說我像他,不過憑我對他的了解,我自己覺得倒不是很像,主要是五官不太像,像的是整個人和臉型的輪廓,還有擺出李小龍標志性的架勢的時候像,其他我想大家覺得很像的原因很大程度是因為我的發型幫了忙。」 喜歡音樂但不出唱片:現實生活中的陳國坤並沒有李小龍那個「背部的小駝」,他笑著說:「戲外面我還是自己。我是一個喜歡音樂、輕松開朗的人。」陳國坤說:「我在香港音樂圈的朋友比影視圈的朋友還要多,我也一直在做自己的音樂,我有一支樂隊,平時最開心的事情就是和朋友一起拿起吉他一邊彈奏一邊喝點什麼的。」對於他這么喜歡音樂為什麼卻成為了一個演員而不是歌手?陳國坤說:「因為我不想出唱片,出唱片就意味著有壓力,我身邊的很多朋友都是因為要出唱片而最終改變了自己的音樂理念來迎合他人,整個人的心態也隨之改變了,我不想改變。」 戲外情場失意與女友剛剛分手:戲裡面讓眾多美女神魂顛倒的「李小龍」,戲外的感情之路卻並不平坦。陳國坤在被問到感情世界時坦言,自己剛剛和相戀多年的女朋友分手,對於這段已經逝去的愛情他不願過多談起,只是簡單交代說:「她是香港人,是在我接拍《李小龍傳奇》之後我們分手的。」說:「也許吧,感情是講緣分的。」記者追問有沒有復合的可能,他略做沉吟後說:「也許吧,感情是講緣分的。」言談之中已是黯然了不少。
編輯本段評價偶像
陳國坤談及自己的偶像時說:「李小龍不僅是一位武打大師,還是一位哲學家,他最大的缺點就是沒有缺點。」對於偶像李小龍陳國坤是這樣評價的:「生活中的李小龍很愛玩,只要有他在的地方就不愁沒有歡笑。如果有一個聚會,那負責活躍氣氛的人一定是他。他的一個朋友就和我說過,曾經在一次聚會上李小龍穿了一件很時髦的外套,這位朋友說好看,李小龍就把外套送給了他。我覺得李小龍沒有缺點,他是個實戰大師,而且勇於挑戰自己的恐懼感和孤獨感,我覺得很少人能做到這一點」。「李小龍不僅僅是個硬漢,也是個很會搞氣氛的人。」陳國坤還透露,李小龍很怕「小強」(蟑螂),「這個情節我曾在書中看到過,他和太太搬到美國後,被蟑螂嚇得一晚沒睡,第二天把一堆蟑螂掛在脖子上,強迫自己不要怕。」 陳國坤
編輯本段個人作品
自導自演電影
2003 短片名叫《正義同盟》(林雪等合作導演)
影視中的陳國坤(17張)2005年短片《冤有頭債有主》,小龍(陳國坤)和濤爺(黃錫濤), 2006 執導完成了一個十多分鍾的電影短篇《十年父子》,08年底收到外國某電影節的參展邀請。
電影作品
在出演少林足球之前在古惑仔3隻手遮天里擔任過群眾演員(在球場被東星肥屍稱作綠星的那個) 少林足球 1995 壞孩子俱樂部 1996 古惑仔3-隻手遮天 飾演 古惑仔 1997 甜言蜜語 飾演 烏頭哥 1999 烈火戰車2極速傳說 2000 少林足球 飾「鬼影擒拿手」小龍(四師兄)合作演員:吳孟達、周星馳、黃一飛、莫美林、田啟文、林子聰、趙薇 等 2001 一蚊雞保鏢 飾演 孖寶中的老大 2001 不死情謎 飾演 古惑仔
陳國坤《李小龍傳奇》劇照(20張)2002 僵屍大時代(暫名) 飾演 僵屍獵人—風雨雷"電" 2004 功夫 飾演 斧頭幫老大琛哥 2004 花街歡樂坊 2005 我亞媽發仔瘟 飾演 碧眼猴 2006 得閑飲茶 飾 康仔 2006 十年父子(陳國坤自導自演短片) 飾演 父親 2007 功夫無敵 飾演 董清揚 2007 心想事成 飾演 孫悟空 2008 我的老婆是賭聖 飾演 仇曼聯 2008 大四喜 飾演 阿堅 2009 家有喜事2009 飾演 打動芳心人士二號「李小龍」 2010 初戀紅豆冰 客串演出 飾演打架魚販子 2011 截拳之魂
音樂電影
2006 愛得太遲 飾演 八爪魚 大營救陳國坤劇照
電視劇作品
2003 香港電台「女人多自在」 飾演 阿King 2004 香港電台「賭海迷途」 2005 功夫狀元 飾演 聶小龍 2007 食神(又名:香甜苦辣) 飾演 鵝頭 2008 李小龍傳奇 飾演 李小龍 2010 大營救(已殺青) 飾演 秦國忠 2011 大唐雙龍傳之長生訣 飾演 寇仲 2011 馬永貞 飾演 馬永貞 2012大唐雙龍傳之楊公寶庫飾演 寇仲 2012大唐雙龍傳之玄武門 飾演 寇仲 電視廣告 商業洽談經紀公司:博儒明星經紀2001 金象米 2002 生力啤-上網篇 2002 生力啤-新鮮到飛起篇 2002 麥當勞球迷套餐(中國大陸) 2003 諾基亞6100-李小龍篇(中國台灣) 2004 功夫一招成名 2005 香港寬頻電視 2006 澳洲Mars朱古力廣告-傳奇篇(李香凝特許李小龍形象廣告) 2008 飆山狼
平面廣告
2003加德士油站
主持
2005 亞洲電視「一舉成名」 2008 玩盡歐洲杯2008之小龍真人SHOW、少林奇兵取波經
音樂
2005 Twins-「只要我長大」聲音演出 2005《功夫狀元》主題曲聲音演出 2006 片哈拉教父片頭曲 陳國坤林子聰唱 2008 「one day」陳國坤 柯有倫 林哲儀 李燦森 2009《中華英雄》 2009《少年強》
編輯本段獎項提名
2004年 最佳男配角(第2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提名 Best Supporting Actor(The 24th Hong Kong Film Awards) 2005年 港粵地區未來巨星獎 2008年入選《新京報》中國最美50人 2009年央視春節聯歡晚會「我最喜愛的優秀節目」評選 《功夫世家》獲曲藝、魔術及其他類 三等獎
編輯本段演出及活動
2009年10月4日,在北京朝陽公園參加「飛龍在天神話再現」李小龍珍藏品巡迴展覽會 2009年4月25日參加湖南衛視娛樂節目《快樂大本營》 2009年8月陳國坤擔任WMA形象推廣大使 2009年9月1日參加央視教育頻道《開學第一課》節目 2009年9月8日,參加北京水立方舉辦的第27屆電視劇飛天獎頒獎禮演唱一曲勵志大氣的《少年強》 2009年9月隨央視「心連心」藝術團赴大慶油田參加慰問演出,與好友柯有倫共同演唱一曲大氣磅礴的《中華英雄》 2009年10月4日,在北京朝陽公園參加「飛龍在天神話再現」李小龍珍藏品巡迴展覽會 2009年9月1日參加央視教育頻道《開學第一課》節目 2009年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表演武術 《功夫世家》 2009年2月12日好山好水好三水大型文藝晚會表演《中華英雄》 2009年陳國坤參加蘄春09年春節聯歡晚會 2009年參加河北衛視公益節目《真情旋律》 2008年cctv電視劇群英匯陳國坤武術表演 2008年12月參加鳳凰衛視訪談節目《魯豫有約》 2008年11月25日《同一首歌·走進成都新農村》表演功夫 2008年11月17日《同一首歌·2009新高度新起點》表演《功夫傳奇》 2008年參加河南衛視《世說新語》節目
B. 李小龍與美國高手世紀大戰,堪稱格鬥教科書,李小龍拍過哪些格鬥類影片
李小龍與美國高手世紀大戰,堪稱格鬥教科書,他拍過很多格鬥類影片,這其中最出名的有《猛龍過江》、《精武門》和《死亡游戲》,因為他教中國功夫帶到了全世界,讓外國人見到了中國功夫的厲害,也成為了一個劃時代的人物。
李小龍的死亡游戲並沒有拍攝完就去世了,不過關鍵的幾場打鬥戲卻流傳了下來,在這里他匯集了世界頂尖高手,有2米18的巨人,也有菲律賓棍王,但他們最終都成為了李小龍的手下敗將,想要讓外國人屈服,只有憑借真本領戰勝對方。
C. 截拳之魂何時上映
新加坡將開拍李小龍電影《截拳之魂》,將由最具「明星臉」的港星陳國坤飾演,他將來到新加坡拍攝片敗升答段。 《截拳之魂》結合了新中台的資金,是近幾年最高成本的本地電影,電影訂於2011年1月開拍。 曾參與星爺《少林足球》與《功夫》等電影演出的港星陳國坤是公認長得最像李小龍的演員,他將演出新加坡導演洪溫漢(Randy Ang)所執導的電影《截拳之魂》 ,並在片中飾笑吵演李小龍。 《截拳之魂》也是繼《龍拳》後,另一部新加坡開拍的功夫片。 2010年11月27日就是李小龍的70歲冥壽,不少紀念活動展開,導演文雋與葉偉民就找了外貌也酷似李小龍的演員李治廷擔任主角,導了影片《李小龍》,《李小龍》以李小龍胞弟李振輝的回憶錄察慧為藍本,講述的是少年李小龍未成名前的軼事。甄子丹目前在本地上映的《精武風雲·陳真》,也是向李小龍致敬。 至於本地的《截拳之魂》,也是向李小龍致敬的電影,故事刻劃兩兄弟Jin和Li,向截拳道(李小龍原創的功夫)大師學習武功與哲學,較年長的Jin一直是強者,Li雖較弱,不過對師傅的教誨較有領悟。 Jin在成為本地冠軍後,目標是邁向世界冠軍。 陳國坤將在《截》中展現截拳道的精神。 《截拳之魂》電影資金雖已找足,不過陳國坤今天已飛來本地,拍攝《截拳之魂》電影中將出現的小片段,這些片段將拿到好萊塢,甚至是各大影展或電影市場(Film Market)吸引買家。 陳國坤只逗留短短幾天,星期一將飛離本地
D. 李小龍傳奇-香港武打故事片
分類: 娛樂/明星 >> 華人明星
解析:
中國新生武道(一、截拳道)
目前在中國武術界的武道有截拳道、大成拳、太極拳道、武御道、軌跡拳學、無限制格鬥術、功拳道、殘道、自由道、狂龍武道、速擊道等等。
截拳道無疑屬於最有影響的武道。中國著名的截拳道傳播者有石天龍、郝鋼、趙雲龍等人,截拳道理論界比較活躍的有朱建華、魏峰、陳綺平、秦瑞明等人。
一、回顧:
1981~1985年,我國最早的一批李小龍迷和李小龍研究者開始出現,筆者便是其中最堅定執著者之一。這一批最早的龍迷,後來了隨著年齡的增長與歲月的磨洗,很多人逐漸放棄了當年的熱愛,能夠一直堅持到今天的不多。據筆者了解,這一批人當中,堅持到今天並做出一定貢獻者有:廣東的關文明先生、湖南的郝剛先生、朱建華先生等。(說明:本人引自陳綺平的文章)
二、成長期:
1986~1991年,我國的李小龍與截拳道熱潮開始步入成長時期。
1986年元旦,北京的《武魂》(當時為雙月刊)雜志率先連續登載了香港一本李小龍截拳道專刊的內容,題為《國內首次公開·李小龍創:截拳道》,署名「牟傑編」。連續六期,一年連載完畢。一石激起千層浪,內地武術愛好者們第一次比較系統地讀到了李小龍截拳道的內容。
同年同月,仙地引進的香港彩色武打故事影片《李小龍傳奇》的錄像帶在全國各地發行放映。一時間,各地的錄像廳內廣大青少年爭睹李小龍的風采也超卓武功。影片《李小龍傳奇》,由香港恆生影業公司1982年出品,是為紀念李小龍辭世十周年而投拍的追憶性作品。影片由香港著功夫片編導吳思遠導演,主演何宗道(曾用藝名黎小龍),是當時最出色的李小龍扮演者。
該片為了加強真實感,不但追隨李小龍的足跡,到香港、三藩市(舊金山)、西雅圖、洛杉磯、泰國曼谷以及義大利羅馬等城市實地拍攝,更難能可貴的是,影片還請來了李小龍師父葉問的長子、詠春拳大師葉准扮演葉問宗師,請來李小龍生平摯友小麒麟自己扮演自己。影片構思巧妙、情節動人、武打精彩。對李小龍的練武秘聞、內心世界、死因之謎等也都有比較全面的反映。
這部影片的錄像帶1985年由廣州太平洋影音公司進口,1986年初在中國大陸地區發行放映。《李小龍傳奇》錄像帶影響、造就了80年代中期內地一大批李小龍迷。在中國李小龍與截拳道熱潮發展史上,具有獨特的歷史地位。正是通過這部影片,很多內地龍迷了解了李小龍的生平與傳奇,了解了李小龍的武道哲學,了解了李小龍有一個英文名——叫布魯斯·李(bruce lee)。
1988年秋,《李小龍傳奇》電影正式由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公司進口,在全國各大影院上映。不少熱情的龍迷在看過錄像之後,又擠進電影院,感受寬銀幕大電影所帶來的視覺沖擊力。
在這一時期,內地進口的香港以李小龍為題材的故事征錄像帶還有《唐山截拳道》、《一代猛龍》、《天皇巨星》等,但都不如前者具有深遠的影響力。
1986年12月,灕江出版社出版了中國大陸首部李小龍傳——《功夫巨星》,這部只有162頁的小冊子,由李小龍生前友人、美國影評家布洛克著·(英文原版名:the legend of bruce lee),高原編譯。該書文筆洗練優美,詳略得當,比較系統地反映了李小龍的生平、影片、哲學與武術。作者布洛克本人為李氏家族好友,至今仍和在美的李小龍胞姐、胞弟保持著良好的友誼;譯者高原,也是大陸早期譯介李小龍文化的功臣,中英文水平俱佳,曾有多篇關於李小龍與截拳道的譯稿發表。
1987年4月,嶺南美術出版社出版了《李小龍技擊術匯宗》一書,197頁。這是內地出版的第一本有關李小龍技擊術的書籍。內容以資料匯編為主,但對當時資料奇缺的國內龍迷來說,亦足以慰籍。該書編著者關文明先生,時年47歲,是廣州華南師范學院的一名教師,執著的李小龍迷。由於地處改革開放的南大門——廣州,與香港又有親友聯系,關先生在資料方面佔有一定優勢,此前已在刊物發表過數篇介紹李小龍、截拳道和海外武刊的文章,受到廣大青少年讀者的歡迎;80年代後期,關先生又相繼編著過《李小龍傳奇與技擊術》、《功夫之王》和《真功夫》等介紹李小龍的特刊,為推動南國李小龍熱的發展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1987年11月,北京體育學院出版社出版了沈理然編著的《一代武星李小龍》一書。該書140頁,也是資料匯編類型的圖書。前半部分為李小龍生平傳記和武術哲學;後半部分為截拳道技術圖解,內容與《李小龍技擊術匯宗》類似,主要是香港出版的《李小龍截拳道》中文譯本摘編,包括了不少李小龍的手稿動作圖。《一代武星李小龍》書後附有黑白圖片32頁,是前述圖書中圖片最為豐富的一本。
1988年2月,龍年伊始,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了《李小龍技擊法》一書的中文譯本。這是中國李小龍熱二十年間國內翻譯出版的唯一一部李小龍原著。該書英文原本(書名:bruce lee』s fighting method)共4冊,中譯本略有刪節,合為一冊出版。書中數百幅動作照均由李小龍本人及其截拳道高足伊魯山度、黃錦銘示範,彌足珍貴。原書寫於1967年,但沒有出版。李小龍逝世後,由他的朋友和學生、美國《黑帶》雜志社經理三戶以上原(音譯:姆·烏耶哈拉)編輯整理出版。
早在1986年,該書譯者就在《中華武術》雜志介紹了此書;1986年底,《精武》雜志的封二報道了北京的一位工學碩士、戳腳翻子拳武術家鍾海明先生,正在翻譯此書。短短幾行字,一下子吊足了讀者的胃口,很多讀者紛紛致函《精武》雜志,問何時可以買到此書。《精武》雜志趁熱打鐵,與譯者合作,1987年全年連載該書中文譯本的精華部分。1988年2月,中譯本《李小龍技擊法》正式出版,《中華武術》雜志同步推出該書連載,在讀者中引起強烈反響。
1988年,三位湖南的李小龍迷:吳傑、曾祥輝、田賓在《搏擊》雜志編輯、連載了名為《截拳道》的技術稿,1989年又整理成書,書名就叫《截拳道》。
1988年,湖南長沙的青年武術家賓彥紅、馬勝利開辦了國內唯一的一家中西武術書店,從事進口武術圖書郵購生意。經營的書籍,以香港、台灣的武術圖書和李小龍原著港台版中文譯本為主。該店的郵購圖書主要有:《李小龍截拳道》(李小龍原著tao of jeet kune do的香港中譯本)、《截拳道入門》(日本李小龍研究家風間健編著的《魂之武器》一書台灣中譯本)、《圖解詠春拳》(李小龍高足嚴鏡海著wingchun gongfu一書香港中譯本)、《人中之龍——李小龍的一生》(日本李小龍畫冊《斗魂》一書台灣中譯本)等等……
中西武術書店前後延續了將近十年時間,為中國李小龍迷購買、閱讀海外李小龍圖書打開了一扇寶貴的窗口。特別是在80年代後期到90年初,國內不狂熱龍迷從這里郵購過書籍。他們當中有些人後來成了研究截拳道的專家。但由於進口書書價都較為高昂,動輒五十、七十元一本,多數龍迷空有艷羨之心,心只能望書興嘆。
1990年6月,第一部真正的李小龍電影錄像帶在中國大陸發行放映——這就是《猛龍過江》。該片由廣州新時代影音公司引進發行。在李小龍逝世之後17年,祖國大陸的觀眾終於第一次盾到了真正的李小龍影片!1991年,影片《唐山大兄》的錄像帶由上海音像出版社引進發行。李小龍的電影開始進一步走向內地觀眾。
三、成熟時期(1991~1995年)
經過了十餘年的萌芽與成長,中國的李小龍與截拳道熱開始走向成熟期。這一時期突出的標志,是涌現出一批各領 *** 的青年截拳道研究家與李小龍專家。他們多數是從80年年代中前期的內地第一代龍迷當中成長起來的,且都受過一定程度的武功訓練,有扎實的功夫底子,年齡均在20~35歲之間。並在歷年的全國各大武刊上不斷有研究文章問世及專著出版。這些青年專家包括:
筆者(北京市人,1971年生。祖籍遼寧沈陽,客居安徽合肥市),郝剛(山東人,1961年生。客居湖南婁底市),朱建華(湖南芷江人,1969年生),高鴻鵬(陝西富縣人,1973年生),魏峰(山東沂源縣人,1972年生),肖峰(湖北廣水市人,1965年生),石天龍(河北昌黎縣人,1964年生),等等。
這些青年專家,是中國90年代以來李小龍熱潮與截拳道運動的推動者。今天的很多青少年龍迷和截拳道愛好者,就是讀著他們的作品成長起來的。「我是讀著您的書和文章長大的。」——這句話成了今天的青少年愛好者對這些專家們表示敬意的常用語。
1992年,河北昌黎的石天龍先生、湖南婁底的郝剛先生,分別在河北和湖南開辦了以弘揚李小龍截拳道為旗幟的武術學校和研究會,「南郝北石」各領 *** 。
同年7月,山東的青年研究家魏峰先生整理、編著了《截拳道——李小龍實戰功夫精粹》一書,該書325頁,由北京體育學院出版社出版,較為形象生動地反映了李小龍的影視武打形象,受到廣大青少年讀者的歡迎;1993年5月,湖北監利的武術愛好者董子紅先生,整理、編著了《神功絕技——李小龍二節棍攻擊法》一書,該書183頁,北京體育學院出版社出版。由於該書匯編了港台二節棍技法資料,使熱愛李小龍雙節棍的青少年讀者可以按圖索驥,因此也頗受歡迎。1992~1995年,上述兩書的銷路一直不錯,坊間甚至出現了盜版。
1992年10月,李小龍經典功夫影片《精武門》錄像帶在全國發行放映,由上海音像出版社引進。但在國內出版後,片名卻被改作了《武門風雲》;1993年3月,李小龍最後遺作《死亡游戲》由陝西文化音像出版社引進發行,片名也被更改,成了《龍騰虎躍精武魂》。至此,李小龍的五大經典功夫片,只剩下一部《龍爭虎鬥》內地還沒有引進了。
1993年,時逢李小龍逝世20周年和李小龍獨子李國豪在美拍片中槍意外身亡,國內的報刊一時間有關李小龍與李國豪父子的報道連篇累牘。美國、香港兩部有關李小龍生平的最新紀綠片:《李小龍傳奇》(bruce lee,curse of dragon)與《李小龍之武術世界》(bruce lee,martial arts world)高質量盜版錄像帶也迅速登陸內地音像市場。1994年,美國最新故事片《龍,李小龍的故事》錄像帶由上海音像出版社引進發行,易名為《龍威》。
1994年,筆者的文章《〈李小龍之死揭謎〉系小說家言》、《截拳道闡宗》、《李小龍珍聞軼事》在國內研究界受到廣泛矚目。進而與陝西的高鴻鵬、湖南的郝剛、朱建華、湖北的肖峰等先生結為友好。青年專家們之間,從此加強了來往、溝通與聯絡,一次令中國李小龍熱潮和截拳道運動騰飛的盛會已呼之欲出。
1994年冬,功夫片明星李連傑也趁著海內外的一片李小龍熱潮,模仿李小龍的著名影片《精武門》,改編拍攝了武打新片《精武英雄》。片中李連傑扮演陳真,與李小龍同一時期的前輩日裔武打影星倉田保昭、著名泰拳冠軍出身的功夫影星周比利與李連傑演對手戲。
1995年陝西省青年截拳道專家高鴻鵬先生在陝北富縣創立武道研修總會,中國民間的截拳道傳播機構又增加了一支勁旅。1995年5月,香港李小龍會成立,會長黃耀強、副會長李健華、吳育樞,開辦了有聲有色的龍迷活動與大型李小龍收藏品展覽會。
1995年5月,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祝春亭編著的《功夫影帝李小龍傳》一書,該書428頁,圖文並茂。是中國內地直到90年代中期為止所出版的資料最為豐富的李小龍傳記。編著者比較肯下工夫,但由於對李小龍生平研究不夠深入,書中牽強謬誤之處也俯拾皆是。盡管如此,該書當時依然很受內地讀者歡迎。直到今天,這部書還被錄入到網際網路上,作為電子書。
四、興盛時期(1996~2002年)
1996年元月,《拳擊與格鬥》雜志社在陳琦平、郝剛、肖峰等截拳道專家的支持下,出版了內地首部大型彩色李小龍畫冊。
1996年,美籍華裔香港功夫影星甄子丹(亦是著名李小龍迷)實現多年夙願,領銜主演了根據李小龍名作《精武門》改編的同名30集電視連續劇。同年該劇在內地播映,受到國內廣大青少年龍迷的熱烈歡迎。
1996年5月,在郝剛先生的熱情推動下,首屆中國截拳道專家研討會在湖南婁底召開。來自天南海北的五位青年專家:陳琦平、朱建華、魏峰、肖峰以及東道主郝剛,在神交多年之後,首次坐到了一起,開展截拳道技術研討、暢談中國李小龍熱與截拳道運動的未來。會議決定,五位專家聯手辦刊,出版中國首本截拳道學術專業期刊——《截拳道世界》,定期舉辦技術交流研討會和學術講習班,在全國大力推廣截拳道運動。
1996年6月,中國首本截拳道學術專業期刊——《截拳道世界》在湖南婁底問世。1996年10月,李小龍授業師兄、香港詠春拳大師黃淳梁來內地北京舉辦「詠春短訓班」,受到國內廣大龍迷的熱烈歡迎。
1996年秋至1997年元月,中國截拳道專家陳琦平、郝剛遠渡重洋,追尋李小龍當年的足跡,到香港、日本、美國各地,考察史料、拜會李小龍的親友與家人,並在李小龍兩大頂峰門徒木村武之、伊魯山度親自指導下,全面學習深造李小龍嫡傳振藩拳法與截拳道。這次壯舉,後來被稱為「截拳道萬里尋根」。這是中國大陸截拳道傳播研究者首次前往李小龍門下正式學習深造,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
1997年元月,由筆者主編的《世紀巨星李小龍》一書由陝西旅遊出版社出版。該書102頁,作於 1995年,本是為陝西武道研修總會編纂的內部教材,前半部分是李小龍生平傳記,後半部是李小龍生平圖片集,書前後附采頁若干。後由武道研修總會聯絡出版社出版。
1997年6~7月,筆者前往湖南李小龍研究總會,主持內地首期李小龍截拳道教練員班。
1997年7月,香港回歸祖國大陸。1997年,振藩截拳道香港分會成立,會長陸地,副會長梁敏滔。
1998年11月,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出版《 *** 李小龍》一書,該書由香港龍迷廖錦華先生編著,390頁。圖片資料極其豐富,書的前後均有不少彩頁,對廣大內地龍迷來說,稱得上是一本厚重的大部頭書。
1999年,中國香港資深李小龍研究家李志遠先生所著的《李小龍神話再現》一書在港出版,此前該書曾在香港報章連載,大受好評。該書是迄今為止中文版李小龍傳記圖書中資料最詳盡、考證最嚴謹的作品之一,很值得稱道。
1999年12月,李小龍截拳道頂門門徒黃錦銘師父應邀由美國來香港舉辦振藩截拳道研討會,內地截拳道專家郝剛、陳琦平、朱建應振藩截拳道香港分會之邀請,前往位於九龍的香港理工大學,接受了黃錦銘師父為期兩整天的截拳道技擊法言傳身教。至此,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二十年以來總共有三人,在李小龍頂峰門徒的親授指導下學習了嫡傳截拳道。
2000年5月,李小龍胞姐李秋源女士應廣東順德市 *** 邀請,從美國三藩市不遠萬里回故鄉參觀祖居。李小龍宗師是廣東順德安鎮上村人,父親李海泉早年到佛山學唱粵劇,後移居香港。陳琦平與郝剛先生陪同李秋源女士參觀了順德均安鎮上村新近修復的李小龍祖居與李氏宗祠;李秋源女士學應湖南李小龍截拳道總會之邀,前往湖南訪問,對祖國大陸方興未艾的李小龍與截拳道熱潮,她感到格外欣慰。
2000年6月,陳琦平的專著《振藩截拳道入門》由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該書173頁,是內地首部系統反映李小龍嫡傳振藩拳法/截拳道的個人專著。
2000年,是李小龍誕辰60周年。我國的《中華武術》等各大武刊都出版了紀念專號。
2001年5月,廣州的李小龍研究家關文明先生出版了《一代英傑李小龍》一書。該書303頁, 由嶺南美術出版社出版。圖片與史料都很豐富。盡管該書校對不夠細致(如多處把筆者旅美的時間由1996年錯訛為1999年),但依然不失為一部有價值的李小龍圖書。
2001年11月,適逢李小龍60華誕之際,廣東李小龍研究會在廣州正式掛牌成立。成立大會在李小龍故鄉順德舉行,該會會長為馬明達教授,副會長為關文明先生。
E. 陳國坤多大
陳國坤(Danny Kwok-Kwan Chan),1975年8月1日(到2019年8月1日是44歲)生於廣東省寶安縣沙井鎮,中國香港動作演員。
2001年出演喜劇片《少林足球》。 2002年主演喜劇片《一蚊雞保鏢》。 2004年出演動作片《功夫》。 2005年主演古裝劇集《功夫狀元》。 2007年出演動作片《功夫無敵》。2008年主演喜劇片《我的老婆是賭聖》。 2010年主演電視劇《國際大營救》。 2012年出演電視劇《新保鏢之翡翠娃娃》。 2014年出演電影《道士下山》。 2015年參演的電影《葉問3》於12月24日上映。 2017年超級網劇《反黑》首當製片人,2018年主演的功夫喜劇電影《功夫聯盟》於10月26日上映,同年主演的電影《冒牌搭檔 》於11月23日上映。
1995年客串趙良駿導演的犯罪片《壞孩子俱樂部》,飾演小龍。
1996年客串《古惑仔》系列電影的《古惑仔3隻手遮天》,飾演古惑仔,綽號「綠星」。
2001年嶄頭露角,出演周星馳自編自導自演的喜劇片《少林足球》,飾演守門員「鬼影擒拿手」(少林兄弟中的老四),因為樣貌似李小龍,影片上映後受到關注。
2002年主演華子華導演的喜劇片《一蚊雞保鏢》, 後出演電視劇《賭海迷徒》。
2003年與張智堯主演動作片恐怖片《千年僵屍王》,飾演小蔡。
2004年隨周星馳出演動作片《功夫》,飾演斧頭幫幫主琛哥,並於2005年憑借該影片獲得了第2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提名。
2005年與吳孟達主演陳偉祥、錢升瑋聯合導演的古裝劇集《功夫狀元》,飾演聶小龍。
2006年出演林子聰執導的愛情片《得閑飲茶》,飾演阿康。
2007年出演大陸喜劇《食神》,飾演鵝頭 ,同年出演葉永健導演的動作片《功夫無敵》,飾演董清揚。
2008年陳國坤與張家輝主演喜劇片《我的老婆是賭聖》,飾演Manu。
2008年擔任中央電視台《李小龍傳奇》的男主角,成為第一位在央視一套黃金時段播放電視劇男一號的香港演員。《李小龍傳奇》創下了央視近10年來最高電視劇收視的新紀錄,達到12.98%份額,創造了新一輪中國電視劇的收視熱潮,並獲得「全國最高收視率」、「飛天獎」等榮譽。
2009年出演喜劇片《家有喜事2009》,飾演打動芳心人士二號「李小龍」。 後參加《快樂大本營》,於4月25日在湖南衛視播出。
2010年客串奇幻喜劇片《越光寶盒》, 後主演抗日劇集《國際大營救》,飾演秦國忠,這也是他首次飾演軍人,並且獨立完成了劇中難度較大的戲份。
2011年主演電視劇《馬永貞》,飾演馬永貞 ,後主演為紀念李小龍的一部影片《截拳之魂》,再主演古裝劇集《大唐雙龍傳之長生訣》,飾演寇仲。
2012年出演電視劇《新保鏢之翡翠娃娃》,飾演助弱扶危的京城捕頭封平。
2014年出演動作劇集《少年當自強》,後出演電影《道士下山》,飾演趙心川。
2015年出演電視劇《醫館笑傳》,飾演捕快金如風 ;之後與苗僑偉聯袂主演抗日劇集《新猛龍過江》;5月5日,參演電視劇《坐88路車回家》,飾演高山遠在美國的表哥 ;7月3日,陳國坤參演的動作片《道士下山》首映。
2015年出演電影《葉問3》 ,飾演李小龍,於3月4日中國內地上映。
2016年出演電影《大鬧東海》 ,飾演鄂剎羅,導演劉鎮偉。
2017年出演超級網劇《反黑 》首次擔任製片人,飾演張少鈞
2018年出演電影《功夫聯盟 》,飾演陳阿真,導演劉鎮偉
2018年出演電影《冒牌搭檔 》,飾演小龍,導演林子聰、柯丁圖
F. 李小龍和成龍演的電影叫什麼
李小龍和成龍演的電影有《精武門》和《龍爭虎鬥》。
1972年,成龍參與動作片《精武門》的特技工作,並客串了一個角色。
《精武門》(Fist of Fury)是香港嘉禾電影公司出品的武打片,由羅維導演,李小龍、羅維、倪匡聯合編劇,李小龍、苗可秀、田俊主演。
《龍爭虎鬥》是1973年嘉禾影業和華納影業聯合製作的一部動作電影,由高洛斯(羅伯特·克洛斯)執導,李小龍、石堅、約翰·薩克松等主演。
(6)李小龍大電影截拳之魂擴展閱讀
李小龍(1940年11月27日-1973年7月20日),師承葉問,出生於美國加州舊金山,世界武道變革先驅者、武術技擊家、武術哲學家、MMA之父、武術宗師、功夫片的開創者和截拳道創始人、華人武打電影演員,中國功夫首位全球推廣者、好萊塢首位華人主角。
G. 《截拳道之魂》何時上映
2010年,為紀念李小龍誕辰70周年,新加坡本來要拍一部電影《截拳之魂》,由陳國坤主演。為吸引資金,製片方首先拍了一個虧指預告片,試試水,但是似乎沒有成功吸到資金,將近5年了,片子動靜全無,應該是停拍了。
《截拳道之魂》時值功夫巨星截拳道雙節棍法創始人李小龍宗師誕辰70周年,內地及香港都有相關題材電影上映,以示紀念,新加坡亦將於明年開拍一部全面展示李小龍武學精神的影片《差空悄截拳之魂》,並找來周星馳愛將陳國坤主演。曾參與星虛渣爺《少林足球》與《功夫》等電影演出。
主演陳國坤,因貌似李小龍而被大家賞識,原為電影配樂及編舞等電影幕後工作人員,曾客串過古惑仔3、甜言蜜語等電影。陳國坤主演的《李小龍傳奇》摘得2009年第27屆飛天獎優秀長篇電視劇二等獎。
H. 梁小龍評價李小龍,演技可以功夫一般,我能做到的他不能你認為正確嗎
本人在看到這句話之後的第一印象就是,是不是又有人在黑梁小龍先生了。於是本著實事求是的想法在網上搜了一下這句話的出處,沒想到還真的找到了。2008年10月8日的成都商報上赫然寫道「李小龍演技100分,功夫卻只能打70分。」這句話讓人大吃一驚,甚至許多人對李小龍的一代武學宗師地位都產生了懷疑。今天白羽就用金庸中的武學論點對這番話進行解讀,一起了解一下。
李小龍的偉大其實並不在於創立了「截拳道」,也不在於搞了多少場表演,也不在於拍了多少部電影,他的意義在於,參透了武術傳承的精髓,武術即文化,文化即思想。思想在於傳播,在於影響。其實還是那句說了一千遍,一萬遍的老話,讓世界了解中國,讓中國走向世界。
白羽點評:說句誅心的話,如果不是周星馳的電影中有「火雲邪神」這個角色,有誰還能記得70年代電視劇中的「陳真」?在李小龍將武術從「江湖」帶上銀幕,從傳說帶到了現實,為世界審視中國,面向未來打開了一個契機之後的多年時光里。居然還有人抱殘守缺、故步自封、相互詆毀、沉浸在過去的榮光中,不停地自我欣賞。其實,他就像電影那個穿人字鞋的老伯,不停地回想著那一招從天而降的掌法,只是這一次,榮光不會再次照在他的身上,他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I. 誰知道李小龍的電影網址是多少啊,謝謝
鏈接: https://pan..com/s/1-bWWrngNb14R2LnLd5aRyA
提取碼缺首: 6s5z
《精武門 精武門》
導演: 羅維
編劇: 羅維、倪匡
主演: 李小龍、苗可秀、田俊、田豐
類型: 劇情、動作、愛情、驚悚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香港
語言: 粵語、英語
上映日期: 1972-03-22
片派伍長: 102分鍾
又名: Fist of Fury
大俠霍元甲頭七之日,日本虹口武道場翻譯胡恩(魏平澳 飾)受鈴木寬(橋本力 飾)委派,帶人上精武館挑釁。霍元甲五弟子陳真(李小龍 飾)不堪其辱,孤身赴武道場應戰,大敗數十人。鈴伏羨數木寬大怒,派人打砸精武館,並限三天交出陳真。為保陳真性命,大師兄(田豐 飾)命令陳真離開上海。當夜,陳真意外發現師父被毒害的線索,盛怒之下手刃兇手(黃宗迅 飾)及其內應(韓英傑 飾),並決定挖出幕後主使……
J. 李小龍演過哪些電影
李小龍演過《猛龍過江》、《精武門》、《唐山大兄》、《龍爭虎鬥》、《死亡游戲》等電影。李小龍一生共拍電影28部,其中一部《死亡游戲》屬於半成品。
《猛龍過江》是李小龍首部自編、自導、自演的代表作。李小龍飾演的香港仔,再次在外國人面前展現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武術,痛毆義大利黑幫,令國人揚眉吐氣。
《精武門》主要講述了霍元甲的徒弟陳真給師父報仇,一人用中國功夫打到眾多外國佬給師傅報了仇,卻死在了警察的槍下。
《唐山大兄》講述了冰廠工人鄭潮安。被母親送去泰國一家冰廠打工,他發現這家冰廠是借著製冰的幌子販賣毒品,知道這個秘密的工人都被殺死,就連功夫好點的石大哥也被殺死,鄭潮安為了給他們報仇,深夜潛入冰廠中將打手和老闆大兒子全部擊倒,次日來到老闆家中向心狠手辣的老闆討還血債。
《龍爭虎鬥》是李小龍最後一部完整的代表作。在劇中李小龍共使用了三種兵器,齊眉棍、菲律賓短棍、雙節棍,這三種武器被他使用的出神入化。充分展示了他對各種武器熟悉和精通。
電影《死亡游戲》未完成,只有李小龍的片段剪輯,其他的是唐龍(金泰中)替身演出。
李小龍多才多藝,亦文亦武。當回顧作為中華武術傳人的李小龍一生時,人們將永遠懷念他那顆熱愛中華民族、振奮中華民族精神,渴望中華民族強盛的赤誠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