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肖申克的救贖》可以長期霸佔影史上第一的寶座
雖然豆瓣電影TOP榜是每時每刻都在更新的,但還是有一部長期霸佔著TOP1的寶座的,這部電影叫做《肖申克的救贖》。
為什麼這樣的一部非常老的電影,依然可以長期霸佔這么長時間呢?
我們探討一下,相信有很多人都看過這部電影了,所以電影的內容概括來說呢,這部電影其實就是描述一部有關逃獄的故事。一位銀行家因為一次意外而入獄,被判處終身監禁。因此不甘心一輩子就在監獄里度過。想盡一切辦法,做了一個布局周全的計劃,從而逃出了監獄獲得重生的故事!
說到這里感覺這部電影故事雖然很有吸引力,但是並沒有達到TOP1的效果。
但是這部電影的確做到了,主人公安迪作為一個銀行家。即使身在監獄中,依舊以自己超凡的能力,幫助獄警,甚至監獄更高層的領導進行洗錢。
從而獲得自己在監獄中能安穩踏實的生活。可是,金錢誠可貴對於他來說更渴望自由。
即使在監獄中可以安樂無憂,安迪還是忍受不了這種失去自由的生活。於是他從進入到牢房第一天開始,一直都在計劃如何逃出去。
當然電影名字最後兩字是救贖,所以這部電影所要表現的內容就絕不會這么簡單的,安迪在看清了牢房中的局勢之後,開始實施他的逃獄計劃。
有了需要的工具後,想到的就是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出去後如何生活,該怎麼去生活。
劇中老布在監獄中蹲了50年,之後他被釋放。但是發現當時的他已經不是那個年輕力壯的青年人了,而是年老體弱,舉目無親,只能在政府接濟安排的房子里孤獨終老。抬頭面對的是完全陌生的世界。他於是在出獄後的第二天,老布就接受不了現實選擇上吊自殺了。
而安迪也想到了這一點,為了出去後能開始新的生活。能帶著一個全新的身份,他利用他的才能。給予了自己新的身份。
首先,說說票房,肖的拍攝成本是2500萬美元,這在1994年也算是個大投資了,而最終只收獲了2800萬左右的票房,去掉院線的分賬,巨虧無疑。為什麼會虧?可能跟名字有關吧,影片的英文名字是《The Shawshank Redemption》拗口又難讀,所以便有 搞笑 的中文翻譯《刺激1995》,又或者是《月黑風高》,其實這名字不錯,挺應景的。
其次,奧斯卡說不,現在看來口碑如此牛批的影片,在1994年卻是在奧斯卡上來個一日游,敗給了《阿甘正傳》和《低俗小說》。不過也有可能正式這種同理心,使得很多網友在IMDB上對它進行高分支持。其實《肖申克的救贖》能排在影史第一位,這得感謝諾蘭強大的粉絲們,原來《教父》是一直雄霸冠軍寶座的,可是自從諾蘭的《黑暗騎士》上映之後,熱情的粉絲們為了讓黑暗騎士登頂,不惜在IMDB上給《教父》大量的打了低分,看這情景是不是很熟悉,全球的粉絲們都是這么狂熱,結果大家都看到了,鷸蚌相爭。
然後,原作者對這部電影的改編也頗有微詞,大家知道的,《肖申克的救贖》改編自斯蒂芬.金的中篇小說《麗塔.海華絲和肖申克的救贖》,這個麗塔.海華絲是誰,可能很多朋友都不知道,但我提一點,在肖申克里每周都會放映一部黑白電影,每當裡面的女主角痴線的時候,觀影的犯人們就會迎來高潮,這個女人就是海華絲,1918年出生的老奶奶,她的這部電影叫《吉爾達》,又叫做《盪婦吉爾達》,所以按照斯蒂芬.金的原意是,海華絲代表的是高橋外的自由生活,而肖申克是禁錮人們的牢籠。而斯蒂芬.金對於電影中的改動很不滿,比如像典獄長,在小說了並不是那麼的十惡不赦,電影里為了激化矛盾沖突,進行改動,並且典獄長最後的自殺,對觀眾而言更有沖擊力。而主角安迪在小說里也不是個高大的漢子,還有就是先出獄的老人布魯斯,並不是上吊而死,而是鬱郁而終。雖然上吊更殘酷,但更能體現出被世界拋棄的悲慘。甚至斯蒂芬.金還抱怨過片中安迪挖的洞太圓了,跟實際脫離了。
就是這樣一部爛片,後來卻被封為神作,為什麼會這樣?可能大家都在追求一種心性上的自由,正像是片中瑞德所說的,我們都被現實體制化了,這可怕的體制化涵蓋了一切的困惑、難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大環境,一切的原因都來自於大環境的不好,體制化的慣性封固了思維,所以當安迪出現時,就被看成是一種意識形態的誕生和降臨,那就是救贖,也是肖申克里正義的伸張,這可能是唯一打破體制化的借口,而安迪正是用這樣的借口,完成了自我的救贖。這正是我們內心中被體制化借口壓抑的一種釋放,區別是安迪做到了,而我們還在體制內徘徊,所以大家都認為這是一部神作,雖然過程壓抑,但結果卻是我們所期望的。你的看法是怎麼樣的呢?歡迎留言評論。
我是薄面貧生,感謝您的評論和關注。
《肖申克的救贖》長期成為評分第一,或多或少有些天時地利人和的原因所在。先說說天時地利也可以說是運氣,2008年諾神一部《蝙蝠俠——黑暗騎士》橫空出世,它深厚的內涵以及對人性的剝析,徹底奠定了DC漫畫甚至是蝙蝠俠系列的巔峰。在那個時間段之前,漫威的英雄電影一直是比不過DC的,也正是這部電影,讓他的粉絲瘋狂著迷,為了讓這部電影的評分超前,很多粉絲自發組織,給占據榜首的《教父》打低分,企圖拉低《教父》的評分,沒想到這引起部分《教父》迷的不滿,雙方相互拆台。河蚌相爭,漁翁得利,兩方的僵持反而讓《肖申克的救贖》逆轉占據榜首,從此便牢牢的鎖定了這個位置。可以說,未來很長的時間段里,它的位置依舊很牢固。
說完天時地利,在談談人和。不可否認《肖申克的救贖》影片本身質量過硬,它所傳達的富有黑暗氣息的希望主義,就像一壺好酒,時間越久,沉澱越香。本片原名為《刺激1995》,如果,不是在當時特殊的情況下,遇到了《阿甘正傳》等一系列經典片子,它得獎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恰好遺憾,在那個經歷過越戰後,反戰情緒高漲,一部能完美呈現美國精神的主旋律片子,得獎便成了必然。奧斯卡的失敗,票房的不如人意,都給這部片子添加了額外的同情分。讓後來的影迷們更能沉靜下來欣賞他。
可以毫不負責的說,每一個喜歡這個片子人,最少看了三遍以上。我也不例外。這部片子,每一次看都有不同的感受,特別是當你的人生經歷愈加豐富之後。關於它的影後感太多,我只是闡述兩點我的看法。那就是在滿含黑暗氣息中,給人以無限未來的希望,和給人以無限絕望的體制化。
首先談談,讓人絕望的體制化,這個代表就是老布。長達幾十年的監獄生活他已經習慣了這里的一切,不願意離開,不願意接觸外面的世界。他一度以為自己可能會老死在這里,可是沒想到,服刑的時間到了。他不想走,甚至在監獄里要殺人,為的就是不想離開這里。剛進來的想出去,到真的要出去了,所有人卻都迷茫,害怕了。他在監獄太久了,已經跟不上時代了,已經被時代淘汰了。
而在現實生活中不也一樣嗎?人到中年,在企事業單位里做著一份穩定的工作,過著一種穩定的生活。不願意去見識更多的事物,我們以為這是平凡?不,這就是體制化,這就是枷鎖!我們親手把自己關死了!現實比理想殘酷,為什麼你會看見好多單位死氣沉沉沒有一絲活力,就是因為環境和自我給打造了個肖申克。
在說過絕望以後,談談希望。有一種鳥兒是永遠也關不住的,因為它的每片羽翼上都沾滿了自由的光輝。這是瑞德形容安迪的話。安迪自己也說,希望是一個美好的東西,美好的東西永遠不會消失。是啊,到中年階段,每個人經歷了柴米油鹽醬醋茶,還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嗎?還能堅持自己的夢想嗎?所以啊,安迪這種人是不可多得,益者有三友,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遇到安迪一樣充滿正能量的人,感染我們,讓我們有真正的勇氣離開體制,離開牢籠,去尋找內心的安寧之地。
知道這部電影,是在某著名大學EMBA的課堂上,教授向我們推薦,並在課堂上播放了片段。
現在這部電影依然保存在我的硬碟上。
之所以《肖申克的救贖》能夠走進EMBA課堂。當然不是因為他的越獄等等情節設置。而是在於其中所表現的商業因素。
這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橋段,就是安迪和獄警達成的交換協議。一無所有的安迪,甚至連人身自由都不存在,身困囹圄,絕望之中,面對殘暴的獄警,他勇敢的邁出了第一步:我可以幫你們做賬,合法避稅。進一步,我告訴你們,我並不是討好你,我給你們做這些事情需要有交換條件:我付出勞動,你請我和獄友們喝酒。
大家知道,交換是所有商業的基礎,在這時你會感覺到安迪並不是完全一無所有,她是有交換籌碼的,籌碼就是作為銀行家積累的知識。
當溫暖的陽光,照在愜意的喝著啤酒的獄友身上,你絕對能感覺,那是一段幸福美妙的時光,同時這又是另一道霞光,照耀了絕望的安迪和他的獄友的內心。
之後交換一直進行,安迪以他自己的智慧以他自己的知識,以他自己的能力,以她自己的堅韌,與監獄管理集團所有喪心病狂的人周旋。
安迪沒有刻意討好過任何人,他只是通過自己的能力進行交換,積累能量,最終實現了自己的目標:置身於陽光與自由。
在任何艱難困苦之中不放棄,面對豺狼虎豹不畏懼,設定目標,持之以恆,堅持不懈的努力,成就了安迪最後的自由。在看似不可能之中完成了自己設定的目標使命。
這樣的故事給我們許多許多的啟迪。
你可以用這個故事教育你的孩子,無論多麼艱苦,都必須堅持不懈努力。
你可以用這個故事激勵你的員工,沒有什麼困難是不可克服的。
面對困境,面對挫折,你更可以用這個故事警示你自己:陽光總在風雨後,救贖需要靠自己。
影史上經典的電影很多,《肖申克的救贖》之所以長期霸佔影評榜第一名,原因只有一個,質量過關。故事和思想達到了完美的結合。
《肖申克的救贖》是根據史蒂芬金的原著小說改編的。小說本身很經典,編輯又很厲害,把小說中不適應銀幕的情節,該減減,該刪刪,該合並的合並。兩個小時的電影,情節滴水不漏。
拍電影,把故事講好是基礎。《肖申克的救贖》的基礎,堅實而牢固。這就決定了電影的品質。故事講好了,其他方面就算做的不好,電影也不會太差。
《肖申克的救贖》比一般好電影,更高明的地方就是,不僅故事講的好,而且有內涵。這就使電影有了思想性。電影中關於生命,關於人性,關於希望的金句和情節比比皆是。既推進故事,又升華故事。
這樣的電影,喜歡刺激的可以看情節,喜歡思考的又能看到內涵。又有誰會不喜歡呢?喜歡了,自然要打高分了。得個第一那都不是事。
對了,還有一件重要的事,點個關注唄!哈哈。
為什麼《肖申克的救贖》可以長期霸佔影史上第一的寶座?
當然是眾望所歸啦,《肖申克的救贖》是我目前重復觀看次數最多的一部電影,電影本身的經典程度毋庸置疑,大家更多的是質疑為什麼它可以常年穩坐第一,我就從網友們爭論的幾個觀點進行闡述。
第一,IMDB排名問題,本片在IMDB當中被超過200萬以上的會員,選為250佳片中第一名,並入選美國電影學會20世紀百大電影清單。之前在IMDB,《教父》與《肖申克的救贖》常年爭奪第一,但近幾年已有固定下來的趨勢,原因也很簡單,投票人數增加了,有206萬多會員,投票給《肖申克的救贖》,目前以9.2分排名第一(也是至今最多影迷參與評分的電影。),有141萬多人,投票給《教父》,以9.2分排名第二,人數領先不止一星半點,另外《低俗小說》以8.9分排第8名,《阿甘正傳》以8.7分排第12名。
第二,關於第67屆奧斯卡金像獎上的失利,雖然7項提名均未獲得小金人,但這並不能代表《肖申克的救贖》不能成為影視第一,就拿大獎最佳影片來說,《低俗小說》也輸給了《阿甘正傳》,可是現在呢,IMDB上《阿甘正傳》照樣輸給了《低俗小說》。
高曉松老師在《曉說》中曾提到,奧斯卡之所以選擇《阿甘正傳》而不是《肖申克的救贖》,是因為政治正確。奧斯卡的評判不具備權威性,而且影響奧斯卡的外界因素有很多。
第三,關於票房失利,雖然當年上映後票房失利,但在家庭影院市場和出租市場獲得的巨大成功,是經典的成功營銷案例,不僅收回成本,還賺得盆滿缽滿,這樣你還能說它失敗嗎?
況且不說別的,就拿星爺的《大話西遊》來說,當年也是賠本不少,如今也成為了華語電影中的經典,在影史上這樣的例子很多,俗話說:是金子總會發光,當初不被大眾認可欣賞的影片,隨著時間的洗禮,總是會閃耀出光輝的。
一部影片的成功,不是取悅一部分人群,而是得到大眾的認可,或許有些人說《肖申克的救贖》憑什麼第一,那麼我可以告訴你,就借憑在更多的人心中,《肖申克的救贖》就是第一。
毫無疑問,電影的主題是關於希望,信仰和自由,一個永恆的話題,也是幾乎每個人都會關注或感同身受的話題。
首先電影的原著也非常有名,恐怖小說大師斯蒂芬金的作品。電影風格朴實無華,敘事娓娓道來,就像一個老人慢慢講故事一樣,絲毫沒有現在商業片那種刻意的奪人眼球。故事的高潮也就在越獄那一段,出人意料的結局給觀眾巨大的沖擊和回味。
關於信仰,電影並沒有過多強調上帝的作用,而是堅信善或者正義的最終准則。基於這一點產生了永恆的希望,所以安迪即使身陷囹圄,也沒有自甘墮落,也沒有屈服黑暗,而是始終忠於自己的內心,而自由是希望的自然結果。
無論你是青少年,還是成人,都懷有或曾經懷有各種心底的夢想或希望。在安迪歷經萬難,成功越獄並重獲自由的一刻,在觀眾的內心留下感動的瞬間,產生了共鳴!
或許,當你遭受打擊或失去希望的日子裡,曾不止一次的打開並觀賞了這部電影。
如果比較的是一部電影的質量跟藝術成就的話,《教父》《公民凱恩》等很多影片才是名列前茅的。但是為什麼《肖申克的救贖》能長期占據榜單之首呢,因為這部電影擊中了所有人的痛點--對自由的渴望。
與《教父》《公民凱恩》不同的是,《肖申克的救贖》講述的是普通人的故事。這種類型的人物就生活在你我之間。而影片中人物失去自由的起因,現在來說也是十分常見,老婆出軌。而教父呢,人物是黑幫老大,故事講述一個男人的的成長。但是首先人物設定已經拉遠了幾乎全部觀眾的投射同理心。《公民凱恩》同樣如此,人物是商業大亨,人設與觀眾距離同樣遙遠。所以,《肖申克的救贖》中的倒霉男主更加的親民。
然後就是故事。男主含冤入獄,出獄似乎遙遙無期。從黑發熬成了白發。然而就在這漫長的似乎永遠沒有盡頭的刑期內,男主在獄內受盡屈辱折磨,受盡等待的煎熬,但卻是矢志不渝,每當夜幕降臨,囚犯紛紛倒頭睡去之時,黑暗中總有一雙明亮的眼睛,手持一把小小的鐵錘,悄無聲息的從牆壁上扣下一片一片的牆壁,開鑿一條通往外面世界的自由之路。
這種堅持,這份執著。令人動容。觀眾看了之後不僅陷入沉思。如此艱難的人生,竟然沒有放棄,你我面前這點困難算得了什麼呢?所以說,人物與其故事,相當的勵志,非常的正能量,給人很大的啟示,即使面臨生活的不公與命運的磨難,只要堅持,只要不放棄,總會有實現自由的那一天。盡管這一天可能等待的時間很長,但總會到來。
所以,為什麼《肖申克的救贖》能夠長期占據榜單之首,是因為這部電影是人們心目中的一個燈塔,在生活的海洋中為人們指明方向。
《肖申克的救贖》確實是部優秀的電影。卻稱不上影史第一。甚至排不進前五名。
在《肖申克的救贖》上映當年。,無論是票房、口碑、獲獎、藝術成就。《肖申克》都輸給了《阿甘正傳》。
我認為《達芬奇密碼》、《阿甘正傳》、《拯救大兵瑞恩》、《泰塔尼克號》的思想內容、藝術成就。都超越《肖申克得救贖》。
當然,不可否認。《肖申克的救贖》是部優秀的電影。是勵志電影的代表作之一。
我個人覺得一部好的電影可以影響一個人的一生。電影中的情節,主人公的形象以及在故事中的曲折經歷,都會給觀眾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這就是電影的魅力。《肖申克的救贖》可以說是一部公認的人生故事經典。許多人喜歡他,我想是把這個故事當成了標桿。人生經歷大起大落的標桿。苦難,絕望,渺茫,傷心,失望,痛苦,折磨,決心,希望,奮斗,堅持,隱忍,戰斗,迸發,幸福。這林林總總,百般滋味,全都集中在一個人身上。每個觀眾都有身臨其境的感受,情不自禁會聯想到自己,也會激勵自己、反省自己如何在現實生活中有新的改變,實現自我的價值,成為自己喜歡的自己。我想這也許就是人們喜歡這部電影的原因吧。
② 排名IMDb第1名的電影
《教父1》(THE GODFATHER)應該是吧,如果沒記錯。。。
③ 電影排行榜前十名,一生必看的經典
電影排行榜前十名,一生必看的經典:
1、《肖申克的救贖》
《肖申克的救贖》是中外影史上絕對的經典,一直包攬著多項排行榜的第一。
④ 國外電影排行榜前十名
國外電影排行榜前十名如下:肖申克的救贖、阿甘正傳、盜夢空間、泰坦尼克號、楚門的世界、當幸福來敲門、辛德勒名單、教父、星際穿越、羅馬假日。
1、《教父》
《教父》是由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執導,馬龍·白蘭度、阿爾·帕西諾等主演的黑幫電影,於1972年3月24日在美國上映。
該片改編自馬里奧·普佐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以維托·唐·柯里昂為首的黑幫家族的發展過程以及柯里昂的小兒子邁克如何接任父親成為黑幫首領的故事。
⑤ 為什麼《肖申克的救贖》可以長期霸佔影史上第一的寶座
《肖申克的救贖》是一部偉大的作品,一部電影之所以能稱之為偉大,必定不是只有劇情或者演員特效之類。一定在於他背後的意義。
這部電影有太多的意義了,制度可以規范你的行為,卻不能禁錮你的思想。 剛入獄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牆;慢慢地,你習慣了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這就是你所處的 社會 。還有他的偉大,是因為它在故事和每個普通觀眾之間建立了聯系。讓每個看電影的人都在覺得跟自己好像,然後可以讓看的人引發一系列的思考。這部電影影響了太多太多的人,人們因為它變得嚮往自由,變得更加優秀,成為更好的人。
首先,說說票房,肖的拍攝成本是2500萬美元,這在1994年也算是個大投資了,而最終只收獲了2800萬左右的票房,去掉院線的分賬,巨虧無疑。為什麼會虧?可能跟名字有關吧,影片的英文名字是《The Shawshank Redemption》拗口又難讀,所以便有 搞笑 的中文翻譯《刺激1995》,又或者是《月黑風高》,其實這名字不錯,挺應景的。
其次,奧斯卡說不,現在看來口碑如此牛批的影片,在1994年卻是在奧斯卡上來個一日游,敗給了《阿甘正傳》和《低俗小說》。不過也有可能正式這種同理心,使得很多網友在IMDB上對它進行高分支持。其實《肖申克的救贖》能排在影史第一位,這得感謝諾蘭強大的粉絲們,原來《教父》是一直雄霸冠軍寶座的,可是自從諾蘭的《黑暗騎士》上映之後,熱情的粉絲們為了讓黑暗騎士登頂,不惜在IMDB上給《教父》大量的打了低分,看這情景是不是很熟悉,全球的粉絲們都是這么狂熱,結果大家都看到了,鷸蚌相爭。
然後,原作者對這部電影的改編也頗有微詞,大家知道的,《肖申克的救贖》改編自斯蒂芬.金的中篇小說《麗塔.海華絲和肖申克的救贖》,這個麗塔.海華絲是誰,可能很多朋友都不知道,但我提一點,在肖申克里每周都會放映一部黑白電影,每當裡面的女主角痴線的時候,觀影的犯人們就會迎來高潮,這個女人就是海華絲,1918年出生的老奶奶,她的這部電影叫《吉爾達》,又叫做《盪婦吉爾達》,所以按照斯蒂芬.金的原意是,海華絲代表的是高橋外的自由生活,而肖申克是禁錮人們的牢籠。而斯蒂芬.金對於電影中的改動很不滿,比如像典獄長,在小說了並不是那麼的十惡不赦,電影里為了激化矛敗盯盾沖突,進行改動,並且典獄長最後的自殺,對觀眾而言更有沖擊力。而主角安迪在小說里也不是個高大的漢子,還有就是先出獄的老人布魯斯,並不是上吊而死,而是鬱郁而終。雖然上吊更殘酷,但更能體現出被世界拋棄的悲慘。甚至斯蒂芬.金還抱怨過片中安迪挖的洞太圓了,跟實際脫離了。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是,目前是豆瓣的影評第一名,也是電世界電影史上不可多得的一部好電影,它講述的是青年銀行家安迪,因為被誣陷殺害妻子,以及他的情人而被關進了一所名為肖申克的監獄內,被判終身監禁的安迪,經過多年的籌劃,最終逃出了監獄過上了自由的生活,電影中有很多,經典的語句, 你知道有些鳥兒註定不會關在牢籠里的,它們的每一片羽毛都閃耀著自由的光輝 ,沒錯,李枯纖肖申克的救贖,貫穿整部電影的主旨就是自由。 一座戒備森嚴的監獄也無法阻止一個嚮往自由的心,安迪用20年挖出了一條逃脫,今日的通道用的僅僅是一把小小的錘子,自由永遠都是無價的,
肖申克的救贖不僅僅是主人公,安迪自己的,救贖之路更是對權力力嚮往自由的救贖的一個縮影。這個世界上沒有誰是一個真正的好人,但就是這樣才是最真實的故事,既然沒有人能夠做到完美,總有人多多少少做過什麼錯事,這也是影片,想要傳達的信息之一,影片通過主人公安迪的故事告訴了觀眾, 哪怕身處絕境,也不要放棄,對自由的希望。尹萍雍也說過心若是牢籠,處處為牢籠,自由不在外面,而在於內心。一部哪仿好的電影總是給人,心靈深處的啟迪,往往一句話,就可以給人們最深處的啟迪,這也是電影肖申克的救贖的魅力所在
救贖,什麼是救贖,只有重燃人民心中的希望才能救贖,有了希望才能擁有一切,即使環境在惡劣,主人公,安迪都沒有放棄,堅持不懈的努力,為她換來了重生的各種希望,電影中有一段即使安迪被監獄手不喜被毆打,他也要唱著歌,喝著啤酒正式點燃所有人的希望之星,主人公想告訴他的獄友告訴觀眾們,無論生活的環境,再惡劣再痛苦也要有希望,每當現實令人,失去希望的時候,翻出這個電影,重新看一遍,就會重新獲得力量。
《肖申克的救贖》長期成為評分第一,或多或少有些天時地利人和的原因所在。先說說天時地利也可以說是運氣,2008年諾神一部《蝙蝠俠——黑暗騎士》橫空出世,它深厚的內涵以及對人性的剝析,徹底奠定了DC漫畫甚至是蝙蝠俠系列的巔峰。在那個時間段之前,漫威的英雄電影一直是比不過DC的,也正是這部電影,讓他的粉絲瘋狂著迷,為了讓這部電影的評分超前,很多粉絲自發組織,給占據榜首的《教父》打低分,企圖拉低《教父》的評分,沒想到這引起部分《教父》迷的不滿,雙方相互拆台。河蚌相爭,漁翁得利,兩方的僵持反而讓《肖申克的救贖》逆轉占據榜首,從此便牢牢的鎖定了這個位置。可以說,未來很長的時間段里,它的位置依舊很牢固。
說完天時地利,在談談人和。不可否認《肖申克的救贖》影片本身質量過硬,它所傳達的富有黑暗氣息的希望主義,就像一壺好酒,時間越久,沉澱越香。本片原名為《刺激1995》,如果,不是在當時特殊的情況下,遇到了《阿甘正傳》等一系列經典片子,它得獎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恰好遺憾,在那個經歷過越戰後,反戰情緒高漲,一部能完美呈現美國精神的主旋律片子,得獎便成了必然。奧斯卡的失敗,票房的不如人意,都給這部片子添加了額外的同情分。讓後來的影迷們更能沉靜下來欣賞他。
可以毫不負責的說,每一個喜歡這個片子人,最少看了三遍以上。我也不例外。這部片子,每一次看都有不同的感受,特別是當你的人生經歷愈加豐富之後。關於它的影後感太多,我只是闡述兩點我的看法。那就是在滿含黑暗氣息中,給人以無限未來的希望,和給人以無限絕望的體制化。
首先談談,讓人絕望的體制化,這個代表就是老布。長達幾十年的監獄生活他已經習慣了這里的一切,不願意離開,不願意接觸外面的世界。他一度以為自己可能會老死在這里,可是沒想到,服刑的時間到了。他不想走,甚至在監獄里要殺人,為的就是不想離開這里。剛進來的想出去,到真的要出去了,所有人卻都迷茫,害怕了。他在監獄太久了,已經跟不上時代了,已經被時代淘汰了。
而在現實生活中不也一樣嗎?人到中年,在企事業單位里做著一份穩定的工作,過著一種穩定的生活。不願意去見識更多的事物,我們以為這是平凡?不,這就是體制化,這就是枷鎖!我們親手把自己關死了!現實比理想殘酷,為什麼你會看見好多單位死氣沉沉沒有一絲活力,就是因為環境和自我給打造了個肖申克。
在說過絕望以後,談談希望。有一種鳥兒是永遠也關不住的,因為它的每片羽翼上都沾滿了自由的光輝。這是瑞德形容安迪的話。安迪自己也說,希望是一個美好的東西,美好的東西永遠不會消失。是啊,到中年階段,每個人經歷了柴米油鹽醬醋茶,還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嗎?還能堅持自己的夢想嗎?所以啊,安迪這種人是不可多得,益者有三友,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遇到安迪一樣充滿正能量的人,感染我們,讓我們有真正的勇氣離開體制,離開牢籠,去尋找內心的安寧之地。
萬物之中,希望最美,最美之物,永不凋零。這句出自《肖申克的救贖》中的話,大概就能概括《肖申克的救贖》為何能霸佔IMDB和豆瓣額雙第一了吧。
對於電影的審美,向來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重口難調,能成為公認第一《肖申克的救贖》,無疑是一部史詩之作,特效會過時,敘事套路可以模仿,甚至是導演死摳細節,很有可能創造出一部精心之作,但是,卻能難創造一部真正的傳世之作
其原因,是電影的精神內核能否打動人,能否觸及人性,而《肖申克的救贖》恰好做到了這一點,再過五十年,下一代的人看《復仇者聯盟3》可能會覺得特效落後,再也沒有震撼的感覺,可是當他們再看《肖申克的救贖》的時候,或許會再一次淚流滿面。
為什麼眾人如此推崇《肖申克》,現在的評價已經超過《阿甘正傳》一大截。(雖然評分差距不大,但是評價結構還是能看得出差距的,《阿甘》五星佔比低於《肖申克》不少。)其一:電影表達的救贖,或者說是拯救,這是電影中最常見大的內核了。無論是大戰外星人拯救地球,還是勇者斗惡龍救公主都可以說拯救,可是《肖申克》的拯救,是監牢中人們已經喪失的希望。
安迪給瑞德的信中寫:
Remember, Hope is a good thing, maybe the best of things and no good thing ever dies。正如魯迅說學醫救不了國人一樣,救人要先救其希望,而不是救一具無用的軀殼。
另外,我最喜歡的,是《肖申克》的ti與反ti,在監牢中的每個人,都備受ti的摧殘,除了安迪。像老布,在監獄中過了半輩子,已經成為了ti的一部分,當他出獄之後,已經找不到了自己存在的意義,最終選擇結束。其實,在他融於ti的時候,他就已經「死」了,或者說,他只能活在ti之中了。他的角色,是不是就代表著現實中很多人的未來?
而最重要的是,電影中給出反ti的方法,對人生永報希望,不輕易放棄。安迪在電影前段中的遭遇,禁閉、雞jian,毒打,但是安迪都堅持下來,沒有屈服也沒有成為體制的爪牙。他沒有沉淪,其原因就是他心中堅韌不滅的仍性吧。當然,成功都不是靠喊喊就可以的。
安迪一邊在監獄里和典獄長周旋,一邊救贖身邊的朋友們。但是卻靠著一把小榔頭挖出了「逃生」地道,這就是人性的堅韌。或許你沒有身處監獄,但是,所被困處,皆是監牢。你是不是也是一名囚徒?
最後說一下為什麼那一年奧斯卡沒有《肖申克》,1、票房實在太低,早期奧斯卡評選,還是很看重票房的,只有兩千多萬的《肖申克》自然競爭不過《阿甘》,2、那年的競爭實在激烈,正正經經奧斯卡大年,《低俗小說》、《阿甘》、《四個婚禮》……。3、 社會 情緒和民眾情緒影響,當時的民眾和評委更喜歡快的電影。
影史上經典的電影很多,《肖申克的救贖》之所以長期霸佔影評榜第一名,原因只有一個,質量過關。故事和思想達到了完美的結合。
《肖申克的救贖》是根據史蒂芬金的原著小說改編的。小說本身很經典,編輯又很厲害,把小說中不適應銀幕的情節,該減減,該刪刪,該合並的合並。兩個小時的電影,情節滴水不漏。
拍電影,把故事講好是基礎。《肖申克的救贖》的基礎,堅實而牢固。這就決定了電影的品質。故事講好了,其他方面就算做的不好,電影也不會太差。
《肖申克的救贖》比一般好電影,更高明的地方就是,不僅故事講的好,而且有內涵。這就使電影有了思想性。電影中關於生命,關於人性,關於希望的金句和情節比比皆是。既推進故事,又升華故事。
這樣的電影,喜歡刺激的可以看情節,喜歡思考的又能看到內涵。又有誰會不喜歡呢?喜歡了,自然要打高分了。得個第一那都不是事。
這是一部充滿bug的越獄之作。相比越獄電視劇簡直就是小兒科。但是,這真的是一部越獄的電影嗎?要不2個小時的電影寫20年的故事,怎麼可能。電影屬於藝術。藝術難免會用誇張 的手法。大家之所以喜歡這部電影,是這部電影給大家帶來了無盡的思考。
我感覺這這部電影要表達的並不是身體的越獄,是心靈的越獄,是自我的越獄。大家可以看下這部電影的經典台詞。
一、你們被判有罪,所以被送到這來。第一條規定,不許褻瀆上帝,這不許有任何褻瀆上帝的行為。我只相信兩件事,紀律和聖經。你們兩樣都少不了,把信仰寄託神,把賤命交給我,肖申克監獄歡迎各位。
二、人應該有一技之長。差點忘了,我不能從你這兒帶走這個,得救之道,就在其中。
三、他只不過是被體制化了,在這兒,他是個有地位的人,一個有教養的人,到了外面,他什麼都不是。但我得告訴你,這些圍牆很奇怪,剛來的時候,你會恨它,慢慢你就會習慣它,日子久了,你會發現你離不開它,那就是被體制化了。
這是一部可以給人帶來很多思考的電影,經典的語句很多,就不一一列舉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再重溫一下經典。
經典是什麼?一個可以讓你在不同的時候看不同的地點看都可以給你帶來不一樣的感受。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提起這部電影,看過的朋友應該都有很深刻的印象,電影開頭就是對安迪涉嫌槍殺妻子和情夫的審判,在沒有直接證據的情況下,他依然被判處兩次無期徒刑。
電影裡面典獄長有一句話讓人印象非常深刻:「把信仰交給神,把賤命交給我。」這是典獄長對一批剛剛進入監獄的菜鳥說的。或許只有看到那高高的圍牆和厚重的鐵門,那些剛剛進入監獄的菜鳥們才清楚的明白,這一切都不是 游戲 ,這是真的,從此之後,他們將徹底失去自由,與外面的世界徹底隔絕。
「自由與希望」,這大概是電影最想表達的中心思想,心懷希望和對自由的嚮往,貫穿整部電影。
安迪一進入監獄,就表現出自己的與眾不同,他有頭腦,有目標,作為一名出色的銀行家,他憑借自己過人的才華取得了獄友和其他包括典獄長在內的獄警的信任,從而比別人更加自由的在監獄中活動。每天都有很多人來找他幫忙。報稅、逃稅、辦理教育基金等等,雖然很忙碌,但卻過得很充實。
平凡的日子一天天過去,直至安迪的一位獄友布魯克假釋出獄,卻因為早已習慣了監獄中體制化的生活而無法適應外界自殺後,安迪內心深處的某種東西才被深深的刺痛。他明白,如果自己完全適應了、習慣了監獄中的生活,恐怕也會變得和布魯克一樣吧。
希望,被安迪從丟棄的角落中重新拾起。他借著自己特殊的工作機會,通過廣播向監獄的每一個角落放了一首曲子,很優美的曲子,雖然最終自己被典獄長獨囚兩周,但他的目的已經達到了,他激發除了所有人對自由的新希望。
湯米,電影中一個很晚出現卻非常重要的角色,因為他的出現,讓安迪明白了自己冤案的真相,也迫切的激發出自己對自由的渴望,他決定找典獄長談下這件事,並用幫助典獄長洗錢的事情相脅迫,希望典獄長能答應他申請重審自己的案件,但很遺憾,他的請求被駁回了,並且被關了一個月的禁閉,連帶湯米也被槍殺。
自此,安迪終於明白了要想靠正常途徑重獲自由是絕對不可能的,越獄,一個極其大膽卻又無可奈何的想法萌芽而出!
在別人眼中五百年都不可能挖通的越獄通道,安迪用了六年時間就已經挖通了,至此,大家才明白,原來從一開始,安迪把一切都計劃好了。
他成功了,重新收獲了原本就該屬於他的自由,順便,把監獄中的種種黑暗的一邊公之於眾,包括那貪婪的典獄長!
很普通的獨白,很平凡的故事,卻震撼心靈!
時間會證明經典的價值,雖然在某些時刻會被誤判和忽視。
用上面這句話來描述電影《肖申克的救贖》絲毫不會讓人覺得會有任何誇張和吹捧的意味,因為這部電影在後來多年牢牢占據電影榜單第一名的位置足以說明一切。
好的電影總能被人看完之後有多種多樣的解讀,比如在《肖申克的救贖》中就包含著自由和希望,友情和堅持,夢想和追求,天助自助者等等等等,其人生寓意之多,解讀之廣泛,影響之深遠,當之無愧。除此之外,關於瑞德對監獄生活的評價:開始我們憎惡它,後來我們喜歡它,到了最後我們發現已經離不開它,又有著 社會 學中體制化和 社會 身份認同的理解和意味。總之,無論如何解讀,悲觀者總能從這部電影中找到力量,讓樂觀者走的更坦然,讓悲觀者充滿力量,這或許《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中最深刻的意義所在。
在我看來,《肖申克的救贖》是迄今為止唯一一部讓我覺得電影改編和小說原著一樣精彩的作品,這一點必須還要感謝一下斯蒂芬·金這位天才而又努力的小說家。很奇怪,小說的內涵來源於人們閱讀小說中帶來的想像畫面,可是在看過電影之後,再度小說,所浮現的畫面卻又真的如電影一樣,這一點,導演和原著作者都達到了近乎完美的統一,這點難能可貴。如果可以的話,我建議看過電影的人可以抽時間找來小說再品讀一番,那將會有另一種不同於畫面感覺的收獲。小說不長,一百多頁,並不會耗費你太多時間。
如曾所述,好的電影和好聽的歌曲一樣,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被遺忘,反而每次觀看,每次聆聽,都會有新的收獲,有不同的體驗。從第一次看《肖申克的救贖》開始,到後來的每當消極挫敗來襲,我總會打開這部電影去從中汲取面對生活的勇氣和力量。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一部好電影的標准。
每個人都有評判一部作品好壞的標准,影視作品是好是壞,不同的人眼中,有不同的答案。但是, 一部好電影往往都具備了生活性、 情感 性和思想性這三個標准!
首先, 作為一種藝術,電影本身來源於生活,沒有了生活性,電影就沒有了靈魂。 一部好的作品,總是離不開生活的影子。它可能在某個環節,某個畫面,或是某個情節轉折點,不經意間地,很自然地引發了觀眾的 情感 共鳴,讓我們在觀影的同時,會去思考,會去感悟,會去模仿。
再說電影的 情感 性。 一部好的影視作品,總會表達出自己的某種 情感 ,某種內涵,譬如愛情、親情、友情,亦或是對自由的嚮往、對生活的追求、對努力奮斗的倡導等等。 這樣的電影,才會觸發觀影人的 情感 ,打動觀影人的內心,喚醒觀影人的回憶。從而,得到觀影人的認可與贊同。
最後一點,電影的思想性。 好的電影不僅僅只體現出生活,引發了觀影人的 情感 共鳴,它還要在藝術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 藝術來源於生活,同樣藝術也高於生活。一部好的影視作品,總能給觀影人帶來思考,留下啟迪,讓觀影人在 娛樂 休閑的同時,也能從中汲取精神養分,為以後的人生道路,多一分准備,多一分底牌,多一分把握!
回過頭來,再看《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
一個銀行家,被誤判為殺人犯,進了監獄,這里,生活充滿了體制化,人生,毫無希望。 如果你是安迪,你會怎麼辦?
影片從一開始就設置了懸念,埋下了伏筆,很能吸引人看下去。你會去想,怎樣的人,要怎樣的頭腦,要怎樣的毅力,才能堅持活下去,甚至到後面還越獄成功!
看到最後才發現,希望,才是最重要的東西!人,要麼忙著活,要麼忙著死。只要有希望,就一定有出路!
「恐懼讓你淪為囚犯,希望讓你重獲自由。」
這部電影,改編自同名小說,它很生活化,每一個細節,每一個畫面,讓人感覺很真實;同樣,它具有 情感 性,當安迪在監獄里放歌的時候,當安迪和朋友們在房頂上喝酒的時候,陽光灑街頭,彷彿自由人。這是影片帶給我們的共鳴。最後,當安迪爬出下水道,對著空曠的天空吶喊時,我們若有所思,我們替他高興,我們把「希望是好東西」奉為經典!
⑥ 世界評分最高的電影
1、《肖申克的救贖》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人生在世,有什麼是比自由還值得追尋的東西?當你還活著, 當你還有希望,那布滿電網的高高圍牆,又怎麼能夠困得住想自由自在飛在藍天上的雄鷹。雨夜和怒吼 ,只要你有信念,你就永遠不會失去自由。
⑦ imdb電影榜排名前100中有哪些不錯的電影
像《阿甘正傳》、《教父》這種「名聲在外」而且大家都看過的電影就不推薦了,說兩部同樣在imbd前100名但是更小眾一點的電影吧~
《發條橙》
於是已經一頭白發的他,在那座小房子上綁了無數的氣球,帶著她的氣味和回憶,准備完成那個關於環游世界的夢想。
相信我,即便你對這部電影,甚至你對動畫電影都沒什麼興趣,但你一定去看看《飛屋環游記》的前十分鍾。
你會愛上它的。
⑧ imdb電影排行榜
IMDB電影排行榜前10為:
1,肖申克的救贖。
2,教父。
3,教父2。
4,黑暗騎士。
5,十二怒漢。
6,拯救大兵瑞恩。
7,指環王3之王者歸來。
8,低俗小說。
9,荒野大鏢客。
10,指環王2之雙塔奇兵。
IMDb是全球信息量最大最全的電影資料庫網站。它有一套極其嚴格的打分機制「貝葉斯演算法」,對評分者有一定的要求,對惡意投票等都有相應的預防措施。
如果只能選擇一個榜單來當做選片標准,不妨從這個榜單開始。
截至2018年6月21日,IMDb共收錄了4,734,693部作品資料以及8,702,001名人物資料。
歷史發展:
1989年時,Col Needham和其他人在Usenet 新聞組rec.arts.movies電影和交換信息。他們創作了一個常見問題解答列表(FAQ),包含演員,導演和已經去世的電影製作者的傳記。在1990年末,他們的FAQ已經收錄了將近10,000部電影和電視劇。
在1990年10月17日,Needham發布了一套UNIX的Shell腳本,該腳本可以搜索這4個FAQ,IMDb也由此誕生,不過那時的名字是rec.arts.movies電影資料庫。
⑨ IMBD評出的最佳250部電影中第一名是哪部呢
1 Godfather, The (1972) 教父 9/10 (投票人數: 66109)
2 Shawshank Redemption, The (1994) 肖申克的救贖 8.9/10 (投票人數: 84491)
3 Godfather: Part II, The (1974) 教父續集 8.8/10 (投票人數: 36442)
4 Lord of the Rings: The Fellowship of the Ring, The (2001) 魔戒首部曲:魔戒現身 8.7/10 (投票人數: 82648)
5 Schindler's List (1993) 辛德勒的名單 8.7/10 (投票人數: 59713)
6 Citizen Kane (1941) 公民凱恩 8.7/10 (投票人數: 37550)
7 Casablanca (1942) 卡薩布蘭卡 8.7/10 (投票人數: 40035)
8 Shichinin no samurai (1954) 七武士 8.7/10 (投票人數: 15418)
9 Star Wars (1977) 星球大戰 8.7/10 (投票人數: 88596)
10 Memento (2000) 記憶迷局 8.6/10 (投票人數: 45170)
以上為前10名單
11--100名
http://sttd.ty99.com/bbs/archiver/?tid-22033.html
⑩ IMDB全球電影排名前十名是
IMDb:即 Internet Movie Database 即互聯網電影資料庫,是一個關於電影、電影演員、電視節目、電視明星、電子游戲和電影製作小組的在線資料庫。它是目前全球互聯網中最大的一個電影資料庫。對於電影的評分目前使用最多的就是IMDb評分。
那麼現在IMDb電影評分TOP10中的電影是那幾部呢
TOP 1 . 肖申克的救贖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9.3 (1994)
導演: 弗蘭克·德拉邦特
編劇: 弗蘭克·德拉邦特 / 斯蒂芬·金
主演: 蒂姆·羅賓斯 / 摩根·弗里曼 / 鮑勃·岡頓 / 威廉姆·賽德勒 / 克蘭西·布朗 / 吉爾·貝羅斯
TOP 2 . 教父 The Godfather9.2(1972)
導演: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編劇: 馬里奧·普佐 /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主演: 馬龍·白蘭度 / 阿爾·帕西諾 / 詹姆斯·肯恩 /理查德·卡斯特爾諾 / 羅伯特·杜瓦爾
TOP 3. 教父2 The.Godfather.II 9.1 (1972)
編劇: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 馬里奧·普佐
主演: 阿爾·帕西諾 / 羅伯特·杜瓦爾 / 黛安·基頓 /羅伯特·德尼羅 / 約翰·凱澤爾
TOP 4. 低俗小說 Pulp.Fiction 9.0 (1994)
導演: 昆汀·塔倫蒂諾
編劇: 昆汀·塔倫蒂諾 / 羅傑·阿夫瑞
主演: 約翰·特拉沃爾塔 / 烏瑪·瑟曼 / 阿曼達·普拉莫 / 蒂姆·羅斯 / 塞繆爾·傑克遜
TOP 5. 黃金三鏢客 The.Good.the.Bad.and.the.Ugly. 9.0 (1966)
導演: 賽爾喬·萊翁內
編劇: 阿傑諾雷·因克羅奇 / 富里奧·斯卡佩利 / 盧恰諾·溫琴佐尼 / 賽爾喬·萊翁內
主演: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 埃里·瓦拉赫 /李·范·克里夫 / 阿爾多·久弗瑞 / 路易吉·皮斯蒂利
TOP 6. 蝙蝠俠:黑暗騎士 The.Dark.Knight 9.0 (2008)
導演: 克里斯托弗·諾蘭
編劇: 喬納森·諾蘭 / 克里斯托弗·諾蘭 / 大衛·S·高耶 / 鮑勃·凱恩
主演: 克里斯蒂安·貝爾 / 希斯·萊傑 / 艾倫·艾克哈特 / 邁克爾·凱恩 / 瑪吉·吉倫哈爾
TOP 7. 十二怒漢 12.Angry.Men 8.9 (1957)
導演: 西德尼·呂美特
編劇: 雷金納德·羅斯
主演: 亨利·方達 / 馬丁·鮑爾薩姆 / 約翰·菲德勒 /李·科布 / E.G.馬紹爾
TOP 8. 辛德勒的名單 Schindlers.List 8.9 (1993)
導演: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編劇: 托馬斯·肯尼利 / 斯蒂文·澤里安
主演: 連姆·尼森 / 本·金斯利 / 拉爾夫·費因斯 / 卡羅琳·古多爾 / 喬納森·薩加爾
TOP 9. 指環王3:王者無敵 The.Return.of.the.King 8.9 (2003)
導演: 彼得·傑克遜
編劇: 弗蘭·威爾士 / 菲利帕·鮑恩斯 / 彼得·傑克遜 / J·R·R·托爾金
主演: 維果·莫騰森 / 伊利亞·伍德 / 西恩·奧斯汀 /麗芙·泰勒 / 伊恩·麥克萊恩
類型:劇情 / 動作 / 奇幻 / 冒險
TOP 10. 搏擊俱樂部 Fight.Club 8.9 (1999)
導演:大衛·芬奇
編劇:ChuckPalahniuk/JimUhls
主演:愛德華-諾頓 布拉德·皮特 海倫娜·伯翰·卡特 密特·勞弗
以上10部就是目前世界電影排行榜IMDb上排名TOP10的電影了
當然,蘿卜青菜各有所愛,每個人心中的排行榜都是不同的
為避免劇透,所以省略了劇情簡介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