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城之春》的導演
1948年電影《小城之春》的導演是費穆
費穆,字敬廬,號輯止。1906年10月10日出生於上海,中國電影導演、編劇。
1932年,執導了批判現實的劇情片《城市之夜》,由此受到關注;1934年,執導了劇情片《香雪海》;1935年,執導了倫理電影《天倫》,於中國電影史上首次以民族樂器配樂;1936年,拍攝了號召抗戰的國防電影《狼山喋血記》;1937年,拍攝了戲曲電影《斬經堂》;1940年,執導了古裝劇情片《孔夫子》;1941年,為中美兩國第一次合作拍攝的影片《世界兒女》編寫了劇本,隨後退出影界;1942年,組建了上海藝術劇團; 1944年,創辦新藝劇團;1948年,拍攝了中國第一部彩色影片《生死恨》;1951年1月31,費穆因心臟病突發辭世,享年四十五歲。
2002年電影《小城之春》的導演是田壯壯
田壯壯,1952年出生於北京,1982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中國電影導演、製片人,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研究生導師。
1968年田壯壯中學畢業後當了七年兵,在軍營期間自學攝影。1978年,文革結束中國恢復高考,報考了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1980年在大學實習期間和同學執導了首部短片《我們的角落》。1992年因為執導的《藍風箏》涉及「文革」等敏感題材,被罰十年禁止拍攝影片,期間參與監制《長大成人》等影片。2003年,卸任北京電影製片廠導演,擔任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研究生導師。
2005年執導個人首部紀錄片《茶馬古道-德拉姆》榮獲第五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導演獎。2007年憑借第一部人物傳記影片《吳清源》斬獲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最佳導演獎。2009年自編自導的影片《狼災記》獲得台灣金馬獎最佳服裝及提名。2014年與張藝謀、十慶聯合執導歷史古裝影片《王朝的女人·楊貴妃》並兼任藝術總監。
㈡ 「額娘」一詞的來由及含義
1.清代滿族稱謂
滿族稱呼與漢族稱呼不同,稱父親為阿瑪,母親為額娘,兒子叫阿哥,女兒叫格格。僕人稱男主人為老爺,稱小主人叫小爺。兒子叫母親除額娘外,俗稱奶奶。而媽媽則是仆婦之稱。
旗人間的稱謂,因人而異。多是以名上第一字為姓。如某人名祥某,若是一般平民百姓,則稱祥子;若是商號老闆等稍有頭臉的話,則稱祥爺,若是當個一般的小官則稱祥老爺,官至知府,同知一流的則稱樣大老爺;官至道台以上的則稱祥大人;若是官至極品,當個宰相、大學士、軍機大臣什麼的,則稱為祥中堂了。
官員間的稱謂也各有所循,同知,州縣等官見了上司自稱卑職,知府對上司自稱卑府,道台對上司自稱職道,藩臬對上司自稱司里。上司對下屬不能呼名字,稱之曰「老兄」,自稱兄弟,但下公事時,在札示渝貼上,則稱之曰「該府該縣」,但口頭上則呼之曰「某大哥」。其他如大臣對皇帝的稱呼,大臣間的相互稱呼,對太監的稱呼,對宮女的稱呼等,還有許多分別,不再詳述。
2.
為慶祝中國電影百年,中影集團重新籌備拍攝的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於昨日宣布,該片將於6月12日在浙江橫店開機。曾主握燃春演過《我愛我家》、《中國餐館》等劇的楊立新扮演中國首位電影導演兼製片人任景豐,京劇表演藝術家段拆譚元壽將扮演中國第一
位電影演員譚鑫培。慈禧和女主角雅綺格格分別由呂中與梁鏡珂扮演。
除此之外,劇組還特意請來一位特殊人物———宣統帝皇後婉容的弟弟、93歲的郭布羅·潤麒老先生為該片把關。
盡管年事已高,但潤麒老人十分喜歡看電視。但在不久前,一家媒體將他的姐姐婉容描寫成「狂躁易怒,嗜毒成癮、甚至與溥儀身邊的侍衛私通」,老人在盛怒之下將這家媒體告上了法庭,成為轟動一時的新聞。對此,潤麒老人深有感觸,感嘆當今眾多影視作品中對宮廷生活的描寫「不做調查,不負責任」。潤麒老人還指出了很多稱謂上的稱呼,例如稱媽媽為「額娘」是錯的,「滿族格格只有稱父親的小老婆才叫『額娘』。」
「就說這最簡單的『跪』吧」———說到這兒,老人竟起身,顫顫巍巍地做了個標段耐準的跪姿:「跪的同時還要行三叩九拜之禮,第一二叩時右手抬起,手一定要碰到『二把頭』(清宮里女子的標准發型),第三叩時才能直起腰。老看到電視劇里演的宮女叩頭時還拿個手絹,簡直是笑話!在當時,這樣的做法是極不尊重人的,誰敢這樣?」記者郭春旭
㈢ 中國十大製片人有誰
中國製片人前十:李學政、侯鴻亮、周星馳、黃瀾、徐崢、吳彤、林心如、楊冪、趙潔、郭紅波等。(排名不分先後,只是個人認為哦)
周星馳,著名演員、導演、編劇、電影監制以及電影製作人。曾主演《九品芝麻官》、《長江七號》等多部喜劇影片。捧紅過張柏芝、張雨綺等影星。
李學政,曾在《那年花開月正圓》中租裂與孫儷搭戲飾演「老德」一角,大電影《特種兵王》里飾演大校指揮官以及打拐題材電影《驚魂48》和電視劇《人民的名義》里扮演重要角色。
㈣ 有知道電影製片人江海銘的嗎,介紹一下,謝謝
1980年5月28日生於天津, 國外潛心攻讀「娛樂管理」專業。 中國電影策劃人、製片人、 中國女保鏢」、「中國女子功夫球隊」、 「津派新農村喜劇電影」創始人。 2000年江海銘舍棄了和恩師劉詩兵教授排演舞台劇《稱心如意》的機會,參加中央電視台首部武俠劇《笑傲江湖》拍攝,從此由一名演員轉行製片工作。參加了國際電影製作人昆汀.塔倫蒂諾(Quentin Jerome Tatantino)《殺死比爾》、詹姆士·沙姆斯(James Schamus)《卧虎藏龍》、王晶、文雋、陳明英《決戰紫禁城之顛》等電影製作。
2005年開始江海銘先後去美國、韓國等,進修攻讀「娛樂管理」專業,江海銘所選學校首先教會學生懂得電影工業和商業如何運轉,讓學生更好的使用以後的職業發展。號稱畢業生大部分進入國際知名電影公司以及主要的電影製作機構。 2008年江海銘本著用其所學,報效祖國的宗旨及對中華武術的濃厚熱情和對中國足球的殷切期盼,於2009年5月29日在天津濱海新區,成立了「中國女子功夫足球隊」,以此弘揚中華武術,傳承中國精神;同時為中國足球加油,為中華武術喝彩!這也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第一支以功夫為主題的球隊,被媒體譽為「中國第一支美女功夫足球隊」。讓周星馳轟動一時的電影《少林足球》走下銀屏,成為現實,也成為海內外媒體關注的焦點。 2010年,江海銘在中國文聯音像出版社和中國文聯影視中心有關領導和著名影視人的支持指導下,開始策劃製作《津派喜劇系列電影》,其作品《幸福秘方》、《來這就給力》等立足於天津本土文化、突出天津地域特色、並倡導主旋律文化娛樂,表現當代中國人的幸福感,開創了中國特色劇電影新品牌,創新了中國電影製片新理念。 江海銘做人低調、神秘,做事灑脫、不墨守陳規、講求創意,被媒體譽為「小怪俠」、「給力小子」等。江海銘(1張)
㈤ 許氏四傑(許氏一門四傑)
有一家人,家裡四個親兄弟,一個妹妹,除妹妹是圈外人,四兄弟都在香港娛樂圈打混,是香港娛樂圈歷史上最有才華的兄弟團,為香港娛樂圈上世紀80,90年代的輝煌作出了不菲的貢獻,這四兄弟就是「許氏四傑」: 許冠文、許冠武、許冠英、許冠傑。
老大許冠文,香港影界赫赫有名的創作型電影人,作過電影導演、電影演員、電影編劇、電影製片人等等各種角色,是第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得主,他自編、自導、自演的幾部喜劇電影曾經五次位列香港年度電影票房最高榜首,後來陸續拿了六次金像獎影帝提名,獲得了美國電影學院最佳演員獎、50大華語導演,美國拉斯維加斯國際喜劇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義大利烏甸尼斯電影節終身成就獎......等等影界著名大獎。許冠文曾出任中國國務院香港事務顧問,並且是香港娛樂圈第一個獲得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非官守太平紳士的人士。
許冠武和大哥許冠文是雙胞胎,雖然參演過電影,但大多是從事幕後製作、編導、攝影等工作,很少公開面對大眾,他的為人也非常的低調,他的各方面信息都很少。所以也有人稱其兄弟團為「許氏三傑」。
老三許冠英,從影40多年,多飾演小人物的配角角色。在香港流行系列僵屍片的年代,許冠英飾演的林正英的徒弟文才形象,成為了僵屍片的最有代表性的人物角色之一。許冠英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畢業後任職於法國新聞社,後才進入娛樂圈,除擅長飾演電影角色外,還能唱能譜曲能填詞,他發行的唱片專輯的《發錢寒》,其中的《夜雨聲》、《無情夜冷風》就是他自己作曲填詞的,在樂壇除自己弟弟許冠傑外,還和鄧麗君、呂珊等歌手合作過。最牛的是,他是拒絕香中大襲港電影金像獎的第一人。
許冠傑是許氏四兄弟中最為出名的,仿盯人長得陽光且高大帥氣,教育背景也很好,畢業於香港大學,在影視歌全面發展。許冠傑用西方音樂元素糅合粵語歌詞,開創了粵語流行歌曲時代,可以說是粵語流行歌曲的鼻祖,並且是第一個開個人演唱會的香港歌手,被稱為香港樂壇的第一代歌神。許冠傑創作或演繹了無數深入人心的粵語歌曲,大多是貼近大眾反映小市民生活的作品,由此也斬獲樂壇大獎無數,例如十大中文金曲榮譽大獎,十大中文金曲金針獎,CASH金帆音樂獎音樂成就大獎......等等樂壇著名大獎。如今已經接近70歲的賣兄許冠傑還沒有完全退休,還活躍在樂壇,舉辦演唱會,參與社會活動等等。他的更詳細介紹,可以翻看我之前的網文。
許氏四兄弟撐起了香港粵語娛樂圈半邊天,這個說法一點都不為過,他們兄弟團對整個香港娛樂圈的影響力,是別人難以企及的。
㈥ 大家知道中國內地著名電影製片人有哪些啊還有他們的作品
江志強、陳國富、胡曉峰這三個人高居榜首,代表作有《前任》,《捉妖記》,《唐人街探案》還有很多,都是一些票房很高的電影。
㈦ 中國第一個獨立電影製片人是誰第一部獨立電影是哪部
1.劉大印,原名叫劉印平,1947年生於山東滕州市羊庄鎮
2.張元1993年拍攝的《北京雜種》是中國第一部獨立製作的影片
㈧ 中國內地著名電影製片人有哪些啊
我給你推薦一個,施建祥,中國獨立電影製片人、中國著名電影投資人。
㈨ 中國的著名電影製片人
央視的<東方之子》製片人時間、《東方時空金曲榜》製片人王堅平、《生活空間》製片人陳虻、《焦點時刻》製片人張海潮
兔妹妹說的張紀中李小婉 張偉平 ,還有陳紅也算"啦
台灣的平鑫濤
好萊塢最著名的女製片人戴博·希 爾,等等等等,太多了!
製片人這個概念在電影中是對出資人或投資人的稱謂,一旦被引入電視後,這個概念就被泛化了,成為電視欄目或節目管理者的稱謂。在電影廠,製片人不是創作、組織和支配的中心;而在電視機構,製片人不僅是欄目和節目的管理者,而且更重要的是,他是欄目和節目創作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