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50億,這對於國產動漫行業意味著什麼
前一段時間在暑假裡大火的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取得了50億票房的好成績雹磨。這是大家都沒有想到的,當然也是包括這一部電影的導演,也是沒有想到的。作為一部動畫電影,在之前有過很多的例子,比如說《大聖歸來》,還有《大魚海棠》,這些動畫電影並沒有取得像《哪吒之魔童降世》這么好的成績。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出現,在我們國家的國產動漫電影行業可以襪清說是一個里程碑。很多人都非常的不支持我們國家的國產動漫電影,認為和外國的有著很大的差距,簡直沒有辦法相比,但是《哪吒》的出現打破了很多人的這種觀念,50億的票房也證明了大眾對於這部電影的認可,以及對於國產動漫電影的支持。
⑵ 《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超15.3億,為什麼這部電影會成為「全民爆款」
我覺得哪吒之魔童降世,這部電影,目前的票房已經是非常高的,並且超過了15.3y,為什麼這部電影會成為全民爆款伏消滾,有著非常多的原因吧,下面我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為什麼【哪吒之魔童降世】是這部電影能夠正式登頂中國影視動漫電影票房第一,也為什麼這部電影非常的火,它有著各種各方面的原因,我就來一一的分析一下這些的原因都是些啥?
並且最後我去看了那時候這部電影,哪吒真的非常感人,也會讓人有去宣傳去親力親為,讓人家感受這一國漫的一個能量吧,讓別人感受國漫的魅力的這種魅力所在,所以這部電影最終成為了全民的一個爆款,也成為了暑假期的一個爆款電影吧。
⑶ 《哪吒之魔童降世》創動畫電影最快破億紀錄 探訪成都大本營
今年暑假檔,國產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成為最大的黑馬,票房一路高歌猛進。7月26日,國產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正式公映,上映1小時29分,票房破億,創國內動畫電影最快破億紀錄。7月27日晚,影片票房破4億,創國內動畫電影單日票房新紀錄,成為中國影史首部單日票房破2億的動畫電影。截至記者截稿時影片的票房已經破5億,業內人士分析,影片總票房破10億已毫無懸念。
《哪吒之魔童降世》未映先紅,在還沒正式上映就受到了觀眾的極大關注,電影的豆瓣評分達到8.7分,超過了之前《西遊記之大聖歸來》的8.3分。特別值得一提這是一部「成都造」的電影,不僅導演餃子和配音導演陳浩是四川人,電影的幕後製作「大本營」可可豆動畫影視有限公司(簡稱可可豆)也在成都高新區。近日,紅星新聞記者獨家探訪了位於高新區的可可豆,這個熱映國漫電影的幕後製作團隊比較年輕,近百人的製作團隊大多數是90後。
↑動畫製作人員正在建模
90後角色特效師
「每個至少要返工五六次」
今年22歲的馬良蜀畢業於四川傳媒學院,參與到《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製作時間大約有一年多,他主要負責角色特效部分,尤其是動畫角色的毛發。接受紅星新聞記者采訪的時候,馬良蜀表示其實一開始家裡人並不太支持他從事這個行業,但是自己還是堅持了下來,「我比較好的朋友就說你想做就去做,但是你不能放棄。這次看到成片的時候,特別有成就感,也很欣慰。」
馬良蜀向紅星新聞記者介紹,他們整個角色特效組有十幾個人,製作毛發的工程比較大。他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僅僅只是哪吒一個人物角色,大概就有一百多萬根毛發,製作起來非常耗時間,再加上導演要求很嚴苛,每個至少都要返工五六次,「一百多萬根毛發,製作出來整個過程大概要一個月,甚至可能要更久。最難做的大概就是哪吒魔化之後的那個造型,當時我做了一個月,而且大半個月是在做他的靜態造型,靜態造型不僅是在技術上面有難度,而且在靈感上面也有很大的難度,做的時候比較頭痛。」
「餃子導演有時候腦洞特別特別大,而且大到有可能你的技術方面跟不上,比如說哪吒魔化之後的頭發,他就說要像火一樣的燃燒,那個時候你也只能靠自己的想像力去跟上他的腦洞。」談到餃子導演,馬良蜀表示導演雖然要求很嚴格,但是不會對他們發脾氣,甚至當他們理解不到導演意思的時候,餃子還會「親自過來演示,這個該怎麼動呀,就像海綿一樣啊,然後身體就會跟著扭。發脾氣我還沒有見過,有時候返工比較久,他就會比較嚴肅地告訴你一定要認真去做,不要敷衍了事」。
↑導演餃子,片方供圖
此外,據紅星新聞記者了解,除了馬良蜀,還有近20多位四川傳媒學院數媒學院動畫專業的學生參與了「哪吒」的創作。
3D模型
「每一束草叢,都必須根據每個鏡頭的畫面效果擺一遍」
來可可豆已經兩年的丁戀晶,今年23歲,她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可可豆是她進的第一家公司,能夠參與到這一次電影的製作自己很幸運。丁戀晶是個喜歡笑的女生,她告訴紅星新聞記者自己最喜歡電影里說川普的太乙真人,因為他很 搞笑 。丁戀晶以前學的是美術設計,這一次主要負責的是動畫中的3D模型,「模型就是我們看動畫之前,它有一個固體的人物在那裡,還有它所在的那個場景,都是模型,我負責的場景比較多。電影的每一個畫面出來,比如說裡面的每一束草叢,都必須根據每一個鏡頭的畫面效果擺一遍。」當紅星新聞記者問到這份工作是否枯燥時,丁戀晶笑著說自己對模型很感興趣,不會覺得無聊。
丁戀晶眼中的餃子導演是一個很注重細節的人,經常會給他們提細膩的意見,她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可能那個東西它只是電影畫面的一小點點,觀眾可能都不會注意到,但他還是一定要嚴格把關。」提及到此次製作的不易,丁戀晶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每個場景的模型工程量都很大,電影中有些涉及到中國古代建築的場景,他們也要搜集很多資料,「我主要負責陳塘關的場景,當時確認陳塘關的風格也是搞了蠻久的。」
↑《哪吒之魔童降世》動畫製作人員繪制的海報
與此同時,丁戀晶還談到了跟同事們在一起的幕後趣事,「電影里有一個在李府表演的場景,當時我們是在地面擺了很多東西,最後全被一場大霧蓋住了,什麼都看不見,最 搞笑 的是在地上擺東西的和擺大霧的是同一個人。」
↑《哪吒之魔童降世》動畫製作人員建立的模型
動畫師
「特別慶幸有餃子這樣的人在」
「我們的工作就是讓所有的東西都活化,賦予他們生命力。大家所看到的他們的性格,以及喜怒哀樂那些表情,都是我們動畫師做出來的。」26歲的舒麗是一名動畫師,她興奮地告訴紅星新聞記者自己的工作比較有意思,可以讓角色生動起來,就像自己在演戲,比如電影中哪吒那種雅痞走路的模樣,就是通過他們的手錶現出來的。她還向紅星新聞記者透露,導演在指導他們工作的時候,經常會自己演一遍給他們看,「最有趣的地方就是自己能表演,其次就是可以看到導演不為人知的某一面,我覺得導演是個戲精。」(笑)
可是這份聽上去還比較有意思的工作,要製作出精品也並不容易。舒麗向紅星新聞記者表示一個角色的身上有很多控制器,比如說一個角色的手臂上面就是十幾個甚至幾十個控制器,每一個動作都需要去調,「我印象最深刻是做敖丙變身的那個,我覺得做得很驚艷。那是我們組長熬夜做了一個多月做出來的,甚至還找了很多參考,去盡量的做得比較真實。」與此同時,《哪吒之魔童降世》作為國漫電影,獲得的口碑很不錯,這也讓舒麗很感慨,「我覺得中國還有人這么努力地去做這些事,挺感動的,也特別慶幸有餃子這樣的人在,我以後也會繼續去做這一塊。」
↑《哪吒之魔童降世》動畫製作人員建立的模型
「成都有舒適的創作環境」
影片融入成都文化元素
說可可豆是一個年輕的團隊,不僅僅在於工作室的平均年齡很小,還在於它給了很多新人鍛煉自己的機會。幾位90後主創表示,他們非常喜歡成都,成都有著舒適的創作環境。因為喜歡成都,影片中還融入了成都文化元素。片中的兩只青銅結界獸造型和設計,參考的是成都金沙遺址出土的黃金面具和三星堆青銅像造型。說著一口「川普」的太乙真人成為影片一大亮點。
↑《哪吒之魔童降世》動畫製作人員建立的模型
今年剛剛大學畢業的周思含,她作為可可豆的實習生,此次也參與了電影2D美術的製作。她告訴紅星新聞記者,雖然自己這一次沒有獨立完成的作品,但是也很慶幸參與到了當中,「我來這里實習,也是想看看自己未來的一個方向,來提高自己。」
對於專業上面的東西,周思含談論的比較少,但她多次向紅星新聞記者表示自己在這次的經歷中學習到了很多東西,工作室的前輩也給了她很大幫助,「我這方面經驗不足,工作有時候也不知道怎麼去完成。但我們組很多人很熱心地來幫我,這個東西該怎麼畫呀,該怎麼處理,都會給我講解。導演也跟我講了很多東西,對我幫助特別大。」
做動畫要用心
希望能推動成都動漫產業發展
成都可可豆的前身是業內知名的「餃克力動畫工作室」,團隊創立於2008年,創業之初,工作室只有幾個人,經過十年的發展壯大,可可豆目前已擁有近百名的員工。公司以創作頂級國產原創動畫為目標,現已成長為一傢具備創作「電影級」動畫的大型動畫企業。
說到可可豆,不得不提當年曾風靡一時的動畫短片《打,打個大西瓜》。截至目前,《打,打個大西瓜》已獲得國內外27個專業大賽30多個專業獎項,並被網友評為「2009年華人最牛網路原創動畫短片」。導演餃子,畢業於華西醫科大學,原本學的是醫學,大三時開始自學動畫。畢業後,他在廣告公司工作了一年。因為覺得商業項目限制太多,於是辭職在家裡專門創作《打,打個大西瓜》,用了三年半才完成了這部作品。
↑導演餃子,片方供圖
↑製片人劉文章
從當初窩在家裡三年單打獨斗創作出《打,打個大西瓜》,到現在蟄伏四年帶領近百名員工打磨《哪吒之魔童降世》,餃子感觸頗深,他表示:「做動畫要用心,要真誠,要能克服來自各種方面的困難,我經常問自己,如果堅持了那麼久,最終什麼都沒有得到怎麼辦?我的內心回答我,其實我已經得到了很多,創造一個東西出來的過程是獨一無二的。」
對於將來,劉文章說,「未來可可豆動畫希望立足成都高新區,成長為一個能夠持續產出高品質影視作品的國內頂尖動畫公司,在動畫作品創意上形成自己的特色,在生產製作環節打造出一整套工業化流程,希望能推動成都動漫產業發展。」劉文章說。
⑷ 封神三部曲《姜子牙》即將上映,你知道第三部是什麼嗎
封神三部曲:第一部《哪吒之魔童降世》,第二部《姜子牙》即將上映,你知道第三部是什麼嗎? 據悉《姜子牙》近期即將上映,去年暑期大熱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相信我們都看過了吧,可以說,哪吒的成功不只體現在商業意義上對於國產動畫來說更是好像注入了一針強心劑一般,讓觀眾們對國產動畫更多了一份信心。 有人認為,要是說《流浪地球》成為打開了我國科幻電影的大門,那麼《哪吒之魔童降世》則可以說完全成為推開了我國動畫電影的大門。 《姜子牙》劇情簡介 封神大戰之後。昆侖弟子姜子牙,率領眾神戰勝狐妖,推翻了殘暴的商王朝,贏得封神大戰的勝利,即將受封為眾神之長。在巔峰時刻,他卻因一時之過被貶下凡間。失去神力,被世人唾棄。為重回昆侖,姜子牙踏上旅途。在戰後的廢墟之上,他重新找到了自我,也發現了當年一切的真相 5月21日,原定春節檔上映的國產動畫《姜子牙》在第二屆金眾電影青年表彰儀式上發布預告。 在電影《姜子牙》的第一支預告片發布的時候幽默的畫風以及在幽默下蘊含的人生哲理就讓大眾對這部電影充滿了期待,但是最終還是沒有在原本約定好的時間和大眾見面。在這支預告中,姜子牙和19年大熱的哪吒一角也有關聯,而姜子牙的潔癖和強迫症使得他的形象更加立體生動。 由於疫情的影響,這部非常受期待的動畫電影《姜子牙》在春節檔撤檔,而此次的終極預告有了最讓人激動的改動,那就是上映時間。預告片中將「大年初一,一戰封神」改為了「二零二零,一戰封神」。 這個模糊的上映時間一時間忙壞了影迷朋友,他們都在設想《姜子牙》到底會選在哪個檔期上映,畢竟2020年的檔期不是很多,但也不少。 影迷們猜測的檔期大抵就是暑期檔、國慶檔和賀歲檔。 期待《姜子牙》在暑期檔上映的觀眾有兩類,一類是學生黨,因為他們的暑期是真的可以休息的;一類就是迫切想看電影的青年觀眾,因為對《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意猶未盡,所以對《姜子牙》的上映非常期待。 據悉,《姜子牙》由程騰、李煒執導,是「神話三部曲」之一,電影製作歷時四年,將封神故事中的姜子牙進行創新改編「去神化」,講述他在「初心」與「天命」之間的艱難抉擇。在2019年賣座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片尾第三個彩蛋預告的正是該片。 從《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動畫效果來看,不論是大場面的製造仍是小細節的處理,都是十分的出色的,剛上映就增粉很多,關於另一IP封神國際下的《姜子牙》來說,一定會連續一直的精密的動漫風格,會不會相同引起大夥兒的共識?電影《姜子牙》中導演對我國傳統式神話中的姜子牙的個人形象進行了膽大的改寫:「眾神之長」姜子牙「去神化」。靜待姜子牙2020,一戰封神。 封神三部曲:第一部《哪吒之魔童降世》,第二部《姜子牙》即將上映,你知道第三部是什麼嗎?留言回復等揭秘⑸ 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導演是誰
我覺得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是一部非常好看的電影,導演是楊宇筆名"餃子"。對於影片備受好評,導演餃子回應稱:「收獲大家的溢美之詞,感到忐忑而又受之有愧。我們將『真心換真心』,用更好的作品回饋觀眾。」
今年暑期火爆的動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導演餃子居然不旦畢蠢是動漫專業的,更不是影視專業的,而是醫學專業的高材生。醫科大學高材生不當醫生,不搞醫學研究,居然做動漫,這種操作不懂。由此可見不管學什麼專業只要用心就會成功。
⑹ 《哪吒之魔童降世》為什麼受歡迎真是因為反映了社會現實嗎
《哪吒之魔童降世》是暑期檔的電影黑馬,累計票房已經突破了26億,而且勢頭依然很猛,誰也沒有想到一部國產動漫電影可以有如此強大的號召力,不僅讓小朋友趨之若鶩的到電影院觀看,而且還能夠引起眾多家長和明星的好評,各大主流媒體也是爭相報道,大肆誇贊點評該電影,對《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解讀評價已經引申到了反應社會現實的高度了,其實這些媒體的高度評價都是讀後感,或者說叫閱讀理解,就像學生做作業如何理解當時作者的心境和想表達的意思一樣,可能作者本身都沒想到這么深奧,相信觀看《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觀眾,當時也並沒有想到該電影反映了社會現實,只是被電影新奇的劇情和搞笑的對話所吸引,其實《哪吒之魔童降世》如此受歡迎的最直接原因就是這樣簡單,甚至還有一個更簡單的原因,簡單到大家都不自知!
因為這個哪吒的形象非常接地氣,已經從神成了人,更容易被大家接受,而且小哪吒在電影中表現出來的性格也是每個人都有過的,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英雄的一貫作風,而是小老百姓的心理,比如當有人說他是妖怪的時候,還有哪吒被冤枉的時候,哪吒直接選擇了有力回擊,並不是像常規英雄的做法選擇隱忍,這就是一個正常人的心理表現,而不是神或者英雄的做法。在哪吒自己知道要過最後一個生日時,也沒有用很大氣的語言和父母告別,只是簡單的一句“都不準哭”,這樣的情節和人物形象都是很接地氣的,讓影迷在哪吒身上看到了一個普通人的影子,甚至看到的就是自己,所以這才是該部電影受歡迎的最直接原因,根本沒有那麼深奧,簡單到觀眾根本不自知!
⑺ 作為動漫電影的《哪吒》,為什麼能夠被選擇沖擊奧斯卡呢
奧斯卡官方在10月8日公布了「最佳國際電影」(原最佳外語片)獎項的申報名單,中國內地的參選作品隨之出爐。
《哪吒之魔童降世》在打破各項票房紀錄之後再創歷史,成為首部代表內地參選奧斯卡的動畫電影。
與亞洲的其他送選影片相比,哪吒並不算是「異類」。
自1947年第二十屆奧斯卡設立最佳外語片以來,似乎還從未有一部動畫片能最終獲獎。不過依然有國家及地區送動畫電影去參選。
2017年奧斯卡,代表瑞士出戰的動畫《西葫蘆的生活》就闖進了9強名單。雖然未能進入到外語片的入圍名單,但奧斯卡還是送上了一個最佳動畫長片的提名。
如果哪吒能意外殺入年底公布的十強名單,不只對於中國,對於世界動畫都是一個鼓勵。
原來動畫電影還真的能與真人電影「同場競技」。
12月16日,奧斯卡組委會將公布進入初選的10部影片,2020年1月13日公布所有獎項的提名,頒獎典禮則在2月9日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