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上第一部科幻電影產生於哪一年
《定軍山》,《歡歡笑笑》,《爵士歌王》,《浮華世界》,《真實的謊言》,世界上第一部科幻電影產生於832一年。
2. 我想問在世界歷史上第一部電影是哪年拍的,第一部動畫片又是哪年
1 1895年12月28日,法國人盧米埃爾兄弟在巴黎的「大咖啡館」第一次用自己發明的放映攝影兼用機放映了《火車到站》影片,標志電影的正式誕生。 世界上第一部電影的產生 1872年的一天,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一個酒店裡,斯坦福與科恩發生了激烈的爭執:馬奔跑時蹄子是否都著地?斯坦福認為奔跑的馬在躍起的瞬間四蹄是騰空的;科恩卻認為,馬奔跑時始終有一蹄著地。爭執的結果誰也說服不了誰,於是就採取了美國人慣用的方式打賭來解決。他們請來一位馴馬好手來做裁決,然而,這位裁判員也難以斷定誰是誰非。這很正常,因為單憑人的眼睛確實難以看清快速奔跑的馬蹄是如何運動的。 裁判的好友———英國攝影師麥布里奇知道了這件事後,表示可由他來試一試。他在跑道的一邊安置了24架照相機,排成一行,相機鏡頭都對准跑道;在跑道的另一邊,他打了24個木樁,每根木樁上都繫上一根細繩,這些細繩橫穿跑道,分別繫到對面每架照相機的快門上。一切准備就緒後,麥布里奇牽來了一匹漂亮的駿馬,讓它從跑道一端飛奔到另一端。當跑馬經過這一區域時,依次把24根引線絆斷,24架照相機的快門也就依次被拉動而拍下了24張照片。麥布里奇把這些照片按先後順序剪接起來。每相鄰的兩張照片動作差別很小,它們組成了一條連貫的照片帶。裁判根據這組照片,終於看出馬在奔跑時總有一蹄著地,不會四蹄騰空,從而判定科恩贏了。 按理說,故事到此就應結束了,但這場打賭及其判定的奇特方法卻引起了人們很大的興趣。麥布里奇一次又一次地向人們出示那條錄有奔馬形象的照片帶。一次,有人無意識地快速牽動那條照片帶,結果眼前出現了一幕奇異的景象:各張照片中那些靜止的馬疊成一匹運動的馬,它竟然「活」起來了! 生物學家馬萊從這里得到啟迪。他試圖用照片來研究動物的動作形態。當然,首先得解決連續攝影的方法問題,因為麥布里奇的那種攝影方式太麻煩了,不夠實用。馬萊是個聰明人,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後,終於在1888年製造出一種輕便的「固定底片連續攝影機」,這就是現代攝影機的鼻祖了。從此之後,許多發明家將眼光投向了電影攝影機的研製上。1895年12月28日,法國人盧米埃爾兄弟在巴黎的「大咖啡館」第一次用自己發明的放映攝影兼用機放映了《火車到站》影片,標志電影的正式誕生。 當然,19世紀末電影的誕生從根本上說是科學技術與藝術相結合的綜合產物,在電影誕生之前,許多發明家已經為電影的誕生做過艱苦的工作和基礎性的貢獻。除上面所提到的科學發明家外,還有許多,如美國的大發明家愛迪生等。而斯坦福與科恩的打賭事件如同使這些科學技術糅合在一起發生巨變的催化劑,迅速導致了電影綜合技術的出現和產生,使電影這門偉大的藝術叩響了20世紀的大門。 傳入中國的過程 有人認為,如果要談電影,就要上溯到我國漢代出現的燈影戲及之後出現的皮影戲。但是,真正有意義的電影,不是發明自中國,而是科技發達的近代歐洲。1895年12月28日,法國盧米爾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號咖啡館放映成功之後,正式標志著電影時代的來臨。 既然中國與電影的發明無緣,那中國電影發展就由電影放映開始。1896年,盧米爾兄弟僱用了二十個助手前往五大洲去放映電影。就是這樣,電影這種擁有藝術和商品雙重價值的文化產品,在西方商人擴大市場商業策略推動下,傳入了中國。隨後,很多歐美商人見中國的放映業有利可圖,紛紛來華投資。他們經營放映業,修建及發展連鎖式影院,甚至在中國建立電影企業,攝制影片。 2 沃爾特·迪斯尼在1928年推出世界第一部有音效卡通《汽船威利號》,又於1932年推出世界第一部彩色卡通《花與樹》。 世界第一部動畫電影《白雪公主》 世界上第一部水墨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 世界第一部三維電腦動畫片《玩具總動員》 3 中國攝制的第一部影片——1905年秋由北京豐泰照相館與京劇名角譚鑫培合作拍攝的京劇片斷《定軍山》,為戲曲記錄片。它標志著中國電影的正式誕生。 4 中國第一部長動畫片——1941年中國第一部長動畫片《鐵扇公主》完成,公映後受到好評。 中國美術片第一次在國際上獲獎影片——1956年木偶片《神筆》獲第八屆國際兒童影片節兒童娛樂片一等獎。 中國第一部剪紙片——1958年萬古蟾導演我國第一部剪紙片《豬八戒吃西瓜》,為美術影片增添了一個新品種。
3. 世界上第一部電影在哪一年誕生有沒有人知道
轉:
世界上第一部電影《Roundhay
Garden
Scene》
據IMDB上的權威論證,英國的Louis
Le
Prince才是真正的世界電影之父,他在1888年就成功在銀幕上放出了世界上第一部電影《Roundhay
Garden
Scene》!只有短短2秒鍾!卻比法國盧米埃爾的《工廠大門》還早3年!同年他又做出了另一部2秒鍾的電影《Traffic
Crossing
Leeds
Bridge》
(1888)!一直以來大家都認為盧米埃爾的《工廠大門》(1891)是世界電影史上的第一部電影,看來大家的觀念應該改改了,不是盧米埃爾也不是愛迪生,而是英國的勒普林斯(1842-1890)!
4. 世界上第一部有聲電影 是上映於1927年10月6日的《爵士歌王》
許多人都喜歡看電影,特別是和戀人一起看電影,是一件非常浪漫的事。大家都知道電影的發展史,是從無聲到有聲,然後從黑白道彩色發展而來的。你知道世界上第一部有聲電影是哪部嗎?1927年10月6日在美國上映的《爵士歌王》,它標志著有聲電影的到來。
《爵士歌王》是第一部有聲電影
在1927年的美國上映的《爵士歌王》,是世界上第一部有聲電影,它可以說是電影走向成熟的標志,讓人們看電影不再只見畫面卻不聞其聲。這部電影也是電影史上第一部歌舞片,它由艾倫·克羅斯蘭執導,艾爾·喬森、梅·麥卡沃伊等主演。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主人公一心想成為百老匯明星,但是他的夢想卻遭到了家長的強烈反對,多年之後他背井離鄉,終於登上了舞台,在一家夜店酒吧里成了一名爵士歌手。這部《爵士歌王》的電影雖然是黑白的,但不管是劇情還是演員演技,都十分的有看點。
電影一共有88分鍾,裡麵包含了夢想、愛情和音樂等內容,是一部很接近現代電影的存在。在1929年5月16日的時候,這部電影獲得了首屆奧斯卡金像獎特別獎。上面為大家介紹了首部有聲電影,你還想知道中國首部電影是什麼時候上映的嗎?下面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感興趣的可以看看。
中國第一部電影
中國的電影從無聲、黑白到現在的環繞立體聲巨幕電影,經歷了一百多了的時間。在1905年的時候,由任慶泰執導,譚鑫培主演的電影《定軍山》誕生,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它是中國第一部電影,也標志著中國電影的誕生,結束了中國沒有國產電影的歷史
5. 外國傳入我國的第一部電名叫什麼
《普通一兵》
是一部表現蘇聯士兵在衛國戰爭中英勇獻身精神的影片。而承擔將其譯製成漢語任務的則是一群完全沒有經驗的門外漢。他們來自東北解放區的各個文藝團體。其中部隊文工團員出身的話劇演員袁乃晨擔當了中國第一部譯製片導演的重任。劇本翻譯是孟廣鈞、徐立群,主要配音演員為群眾演員張玉昆和吳靜。著名演員凌元擔任劇務工作。這些譯製片的開拓者們反復嘗試,甚至想出了很多土方法,終於在8個月後完成了譯制工作。同時,他們也為譯製片積累了最初的經驗 。例如影片中蘇聯紅軍沖鋒時高呼「烏拉」(萬歲),但中文的「萬歲」卻無法與人物的口型吻合。最終,他們想出了用「沖啊」來替代。
6. 世界公認的第一部有聲電影是哪一部謝謝!
《爵士歌王》
相關介紹:
《爵士歌王》該片描述了主人公一心想成為百老匯明星,卻遭到家長的強烈反對。多年後,背井離鄉、更名改姓的他終於登上了舞台,在舊金山的夜店酒吧里,他實現了自己的理想成了一名爵士歌手的故事。
該片是世界電影史上第一部有聲電影,同時也是第一部歌舞片。
(6)國外第一部電影哪年擴展閱讀
相關背景:
《爵士歌王》標志著有聲電影時代的來臨,也是電影走向成熟期的標志。它於1929年5月16日獲得了首屆奧斯卡金像獎特別獎以及入圍最佳改編劇本獎。
該片是一個發生在20年代美國紐約猶太區的故事。在奧查德大街的猶太教堂里,唱詩班的領唱人拉比諾維茲先生來到一大群孩子們中間。他被外來的流行樂曲搞得心煩意亂,可孩子們卻聽得津津有味,這使他更為氣惱。兒傑基天生一副好嗓子,樂感又十分強,這是他未來的希望。
傑基在業余時間常到他們街區最熱鬧的馬勒咖啡館的露天庭院唱流行歌曲。他爸爸發現後,拚命地抽打他。倔強的傑基沒有哭,他吻別淚流滿面的母親後離家出走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爵士歌王
7. 美國歷史上第一次有聲音的電影是什麼
美國第一部有聲電影是1927年拍攝的《爵士歌王》。
有聲電影的誕生過程,鮮活地展示了科技、藝術、資本之間的互相促進、掣肘、激勵、妥協,重溫這段歷史,對我們面臨今天的電影技術變局,無疑有很重要的意義。
電影在誕生的前三十多年,一直是個「偉大的啞巴」,直到 1927 年,才終於開口說話。
讓電影發出聲音,並不是薩姆·華納第一個想出這主意,實際上從電影誕生伊始,發明家就沒有放棄過努力。1889 年 10 月 6 日,愛迪生的助手勞里·迪克森,首次展示了他研製的「有聲電影」。
那天,愛迪生剛從國外回來,迪克森請他來看自己發明的裝置。當機器開動,小銀幕上便出現迪克森的形象,只見他舉起帽子,微笑著說道:「早安,愛迪生先生,歡迎回家,希望你喜歡這台有聲攝影機,我可以舉起手來從一數到十,證明這是同步進行的。」
但是,這一成果並沒有解決機械錄音的問題,還不具備實際運用的價值,所以一直停留在實驗階段。
薩姆·華納要發明的是真正具有實用性的有聲電影技術。
8. 求第一部在中國上映的外國電影
1924年以前,中國上映的外國影片有659部,第一部在中國上映的外國電影已不可考;
解放後第一部譯製片是1948年的蘇聯影片《普通一兵》;
新中國成立後第一部譯製片是1950年的《團的兒子》,原名《小英雄》
新中國第一部引進大片是《亡命天涯》。
9. 電影什麼於哪年傳入中國,又在哪裡第一次放映電影,電影名叫什麼
1895年12月28日,電影在現代資本主義文明的重鎮法國問世。第二年,這一西方最新的技術成果就傳入了中國。據《申報》記載,1986年8月11日(光緒22年),一位法國遊客在上海徐園的茶樓「又一村」放映了一部短片,這是電影第一次在中國放映。和在國外放映的情形相同,這部電影是穿插在「戲法」、「煙火」等游藝節目中放映的;放映地點也和世界上第一次電影放映有著某種相似之處——後者是在巴黎的一家咖啡館里。1897-1898年,來自美國、俄羅斯、義大利以及葡萄牙的幾位商人先後在天華茶園、奇園、同慶茶園、昇平茶樓、跑冰場等地點進行商業電影放映,使電影在這個東方大都會漸成氣候。
幾年以後,電影終於傳進了皇城北京。1902年,一個外國人開始在前門打磨廠租借「福壽堂」放映電影,使皇城根腳下的人們也開始領略了電影的風采。
電影最初在中國的名字被稱為「活動影戲」或「電光影戲」。當時在中國放映的影片也同樣來自國外,內容都是一些紀錄性短片和搞笑的滑稽短片,如《俄帝游巴黎》、《馬德里街市》、《西班牙人跳舞》、《以劍術賭輸贏》、《黑人吃西瓜》等。當時上海《游戲報》的一篇報道曾這樣描述這些早期的電影:「……美國電光影戲,制同影燈而奇妙幻化皆出人意之外者……座客既集,停燈開演;旋見現一影,兩西女作跳舞狀,黃發蓬蓬,憨態可掬。又一影,兩西人作角抵戲。又一影,為俄國兩公主雙雙對舞……觀眾至此幾疑身入其中,無不眉之為飛,色之為舞。忽燈光一明,萬象俱滅。」
中國人自己放電影是1903年在北京。中國商人林祝三從歐美回國,攜帶放映機和影片,在打磨廠樂天茶園放映電影,這是中國人從國外自運電影在國內放映的開始。此後,在北京前門外的大柵欄大觀樓戲院、西單市場內的文明茶園、東安市場內的吉祥戲院、西城新豐市場里的和聲戲院,相繼都有電影放映。
此後,電影還曾傳入皇宮之中。據報道,1904年,慈禧太後70歲壽誕之時,英國駐華公使曾進獻放映機一架,影片數套,為慈禧放映電影。但只放了三本,發電機即出現故障,導致爆炸,慈禧認為此乃不祥之兆,從此禁止在宮內放電影。第二年,大臣端方出國回來偷帶回放映機一架,並在宴請載澤時進行放映,結果中途放映機又發生爆炸,現場的翻譯等人被炸死。「宮廷電影」就此終結。
1905年前後,電影在北京已蔚然成風。當時大觀樓戲院每晚都有電影放映,且座無虛席。至此可以說,電影這一藝術和娛樂形式終於落戶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