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貓和老鼠》大電影你如何評價
《貓和老鼠》終於登上中國大銀幕,繼續了以往的打打鬧鬧,包括各種無厘頭笑料組成的經典片段。作為一部院線上映的100多分鍾的電影,故事都是似曾相似的老套子,還選擇真人和動畫一起演,卻依舊爆笑!
《貓和老鼠》2021年的電影版還是能打到70分以上的,它肯定不是《心靈奇旅》那種經典,但能用密集無厘頭帶給人歡樂,「超殺女」還能用「團結」主題告誡人們要和睦相處,這樣爆笑作品沒有侮辱經典IP,讓人看到驚喜與歡樂!
② 貓和老鼠評價怎麼樣
《貓和老鼠》總體來說一部非常成功的動畫片,好評不必多說,誇張的情節,戲劇化的效果,對於喜劇片影響至今仍不可忽略。Tbbt Howard老媽不露面就像湯姆女主人只露腳。蠢蛋搞怪秀那些蛋疼自虐有不少靈感也來源本片。
同時,湯姆在片中經常使用斧頭、錘子、炸葯、鞭炮等暴力工具或陷阱來對付傑瑞。但傑瑞非常機靈,時而使湯姆的詭計適得其反,讓湯姆自食其果。在這部動畫中,沒有動物世界中恃強凌弱的殘酷,只有兩個鄰居之間的日常瑣事和紛爭
③ 真人版《貓和老鼠》:好萊塢是怎麼侮辱你童年的
最近,號稱「打破次元壁,2D動畫+真人聯動」、「童年爆笑歡樂彈」的《貓和老鼠》真人版電影上映了。
但是口碑卻出乎意料地......差!
這么說吧,這 電影還沒播的時候,豆瓣評分開分6.1。開播之後就掉到5.7,現在又降了0.2......
而原版評分是多少呢?是9.8!
現場告訴你,你的童年回憶是如何被毀掉的。
而且不止國內,北美市場同樣有著相同的處境。上映第一天,好評率44%,隨著差評發酵,好評率已經跌到了25%。
經典IP栽在好萊塢的手裡,早就不是第一次了。
而一個又一個經典ip的毀掉,似乎也在昭示著,好萊塢創作能力的枯竭。
那麼,這次的《貓和老鼠》真人版到底有多難看?好萊塢又究竟是怎麼一步步從殿堂級影視公司走向今天的局面的?
首先,先不說電影拍成啥樣,咱先看看這宣傳片。
華納在所有提前放出來的宣傳片里,都給了湯姆和傑瑞大量的鏡頭,以證實即便電影為真人版,這倆小傢伙也是絕對的主角 ,以及它們會在打鬧中繼續為大家帶來歡笑。
但事實呢!故事卻是圍繞一個叫做凱拉的女孩,講的是凱拉的工作、「成長」故事。
本該是男一男二的湯姆和傑瑞,在這里妥妥地成為了跑龍套演員 ,戲份加起來不超過20%,幾乎沒什麼存在感。
EXM???那你這宣傳片不是騙人么!
更別說拋開湯姆和傑瑞之外,人物劇情更加無厘頭和離譜了。
大家之所以覺得原版好,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湯姆和傑瑞雖然天天打,但好似他們從未把對方當成過敵人。
比如在原版動畫片的其中一集《老鼠在曼哈頓》中,傑瑞某天晚上給湯姆留下了一封道別信:「湯姆,這種生活讓我情緒低落,我要去尋找光明大道。」而當傑瑞來到繁華的都市,體驗了城市的孤獨和冷漠後,傑瑞最後選擇回到湯姆的家,把道別信撕毀並狠狠親吻了湯姆。
打鬥中又多了一絲溫情,這是原版最為寶貴的地方之一。
但是在這里,他們已經不再是讓人討厭不起來的歡喜冤家,而變成了到處惹禍、破壞別人婚禮的煩人精。
僅有的幾個有意思的貓鼠互動還都是照搬原版 ,這種掛羊頭賣狗肉、江郎才盡式地處理方式真的很沒勁!
其次, 畫面假的離譜。
在滿是真人出現的時候,貓和老鼠就像是摳圖一般。電影里,所有的動物都是2D,但人又很真實。
所以當人和動物同時出現在畫面中......你懂這種感受么?分分鍾出戲。
但是事實證明,手繪動畫也是可以改成3D的。
《帕丁頓熊》
《彼得兔》
本來我對這電影期待挺高的,以為會和朋友笑到頭掉,卻沒想到我們全程在電影院不停看錶。再往旁邊瞅瞅,小朋友們已經熟睡,身旁的家長也一臉無奈。
這哪是「笑到變形」啊,分明是困到不行吧。搞得我特別想把身邊的小朋友晃醒,告訴他我們那個年代的《貓和老鼠》絕對不是這樣的......
同時,我也不得不為曾經的經典IP感到嘆息。那個82年前由米梅高設計師手繪出來、最後 被華納買下,從此成為好萊塢的經典動畫之一;那個從1941-1953年,多次提名並獲得奧斯卡金像獎、背景音樂都成為了古典音樂名曲、畫面細致到連湯姆拉小提琴、彈鋼琴的指法都正確的《貓和老鼠》 ,如今被好萊塢的改編毀於一旦,成為了圈錢機器。
與此同時,這已經不是好萊塢第一次毀IP了。
近些年,好萊塢連續把經典動畫改成3D電影,除了《貓和老鼠》,還有迪士尼內容蒼白無力、僅靠特效加持的《小飛象》;完全復制原版、沒有一絲新鮮感的《獅子王》;以及去年上映的那部「沒有優點就是最大的優點」的《花木蘭》等。
這一系列童年經典ip的改編,口碑一部不如一部。
為什麼會這樣呢?一個人們也許難以相信的事實是,好萊塢的創作能力正在日漸枯竭。
曾經,好萊塢可是全世界電影界的一座燈塔。
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好萊塢在鼎盛時期打造的 《綠野仙蹤》、《亂世佳人》、《呼嘯山莊》 接連闖入大眾視野,轟動世界。《亂世佳人》更是斬獲奧斯卡10項大獎,成為美國 歷史 上票房最高的電影。
那段時期,美國電影業迅速發展,八大片商(米梅高、環球、二十世紀福克斯、雷電華、華納兄弟、聯藝、哥倫比亞、派拉蒙)幾乎掌握了好萊塢95%的市場份額,每年都會製作大約 400部 電影。且每周觀影的美國人接近 9000萬 ,這對於當時只有1.3億的美國人口來說,比例相當之高!
不過好景不長,五十年代,電視機問世了。電視機的出現,給了好萊塢一個不小的打擊。
當時,大家看電影每周最多也就一部,但電視節目卻越來越豐富,且擁有電視機的美國人與日俱增。光是1950年,美國就賣了730萬台電視, 直接導致有電視的家庭觀影次數下降了20%-30%。
你想想,既然都是熒幕影像,那別人為什麼不在家看電視,非要跑到外面花錢看電影呢?
感到威脅的好萊塢,在電視出現後的幾十年間,就一直在打造大量有別於電視節目的IMAX、立體聲、3D之類的 大成本製作。
但眼前還有更緊要的危機,看電影的人逐年下降,但電影還在不斷生產,結果便是影片過量,票房不佳。1969-1971年間,好萊塢幾大製片廠紛紛出現了嚴重的財務危機。
這時,華納兄弟跳了出來,率先做出了突破。
70年代中期,華納開始控制影片數量,轉而決定每年只用高成本去投入4-5部有把握獲得高收益的製作。
事實也果不其然,單單是《哈利波特》的幾部,就給華納帶來了85億的收入。不但解決了財政問題,華納還由此在2007-2011年間穩站好萊塢片商之首。
之後其他幾個製作公司看到華納取得的成績,也紛紛開始效仿。 而這,便是好萊塢商業大片的開端。
但與此同時,好萊塢的電影製作也變得越來越模式化:
劇本的標准頁數必須是110-130頁、男女主角的戲份必須達到75場戲、調查近三年同類型電影的票房是否逐年上升、整部影片的轉折事件有沒有達到40個......以上的這些條件,全部符合的可以到達決策層,不符合的乾脆直接扔掉。
而這種形式,幾乎延續到了如今的美國電影。
其實那個時候,好萊塢就已經嘗到了類似《哈利波特》這些IP的甜頭,不過問題也隨之出現。
這些可以分著拍好幾季的電影,總會有結束的一天。像《蝙蝠俠》總共就三部,《加勒比海盜》拍到5的時候票房已經明顯下降,那麼 等一整個系列都拍完了,又該拍什麼繼續賺錢呢?
正當好萊塢為此事憂心的時候,一個當時並不知名,但現如今風靡全球的名字——迪士尼出現了。
此時,迪士尼還不是好萊塢八大片商的其中之一,但2009年,迪士尼以42億美金收購了漫威,漫威旗下4700多個角色,讓好萊塢看到了一條至少可以幾十年不愁票房的「光明大道」。
不僅如此,既漫威後,2012年迪士尼又以41億美金收購了盧卡斯影業,將《星球大戰》收入囊中;2019年更是花費713億美元的巨資,把21世紀福克斯收入麾下,拿下《X戰警》、《死侍》、《阿凡達》和《冰河世紀》。
而 正是憑借這些IP,迪士尼一步步從無名小卒變身好萊塢領頭羊。 2019年,迪士尼電影全球營收突破了90億美金,票房幾乎是華納的兩倍。
自此,不需要級別多高的導演或者多知名的演員,甚至不需要有多麼精彩的故事情節, 只要超級英雄的IP往這兒一放,有擁有超能力的普通人、和正邪沖突的戲碼,好萊塢自然就吸引了無數的影迷,有了穩賺不賠的票房保障。
不過,你以為迪士尼IP給好萊塢帶來的只有電影收入嗎?錯了,人家還有線下樂園。
迪士尼的IP業務是這樣賺錢的:
先在電影院拿到票房收入,接著進入發行環節,通過網路、電視撈第二筆錢。
一個劇本,背後是無數種賺錢方法。
就這樣,好萊塢抱住了迪士尼的大腿。
可是, 當好萊塢抱住了迪士尼的大腿,自以為可以抓住鐵飯碗之時,也恰恰是好萊塢衰落的開始。
而好萊塢的其他片商看到迪士尼的賺錢模式,也不再搞創新,而是從自家的版權庫下手。
華納和DC漫畫公司組成了「DC擴展宇宙」,和傳奇影業組成了「怪獸電影宇宙」;環球開始搞起「黑暗宇宙」。而迪士尼除了翻拍IP,還將旗下動畫改成了真人版電影。
與此同時, 知名導演的出片效率也大幅下降。
好萊塢產片量較多的導演、曾獲得過兩屆奧斯卡最佳導演的史蒂文·斯皮爾伯格,上一部作品還停留在三年前的《頭號玩家》。李安、詹姆斯·卡梅隆等同樣獲得過此獎項的導演,近幾年也都沒什麼作品面世。
而長時間的改編IP,也給好萊塢帶來了一個潛在的致命問題。
現在的好萊塢公司幾乎都是職業經理人,他們只會不停地拍續集,毫無新意可言。甚至幾個人物剛一出場,觀眾就能猜到後面會發生什麼。
這種 審美疲勞問題 ,雖然不致於讓好萊塢短時間內一敗塗地,但已經開始讓好萊塢的票房出現下滑趨勢了。
在北美,星戰系列的《游俠索羅》票房只有2.1億美元,迪士尼由此延遲了繼續推出星戰系列電影的計劃;
在中國,《變形金剛5》豆瓣評分只有4.9,觀眾覺得故事沒創新,單純只是一些特效疊加。同時, 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好萊塢電影在中國市場已經不再是香餑餑的現實。
於是,便只能這么不尷不尬,不上不下。
尾聲
曾經,IP代表著佳作,代表著情懷,更代表著萬眾期待。而 如今再提到IP,我卻只能想到它被好萊塢玩兒壞。
的確,經典IP之強大,確實不是普通作品可以匹敵的。它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可能是其他電影的許多倍。
能躺著賺錢,誰又願意站著呢?
但好萊塢應該明白, IP雖好,可它並不萬能。
再好的IP也需要經營,如何用、怎樣用才是電影方真正應該考慮的問題,而 不是頂著強大IP的名義圈錢。
中國作為除美國本土外,票房貢獻最多的國家,觀眾已經成長了,超級英雄不再是他們唯一的夢。據統計,2020年共有22部好萊塢影片公映,但累計票房卻不足總票房的20%。
更重要的是,他們不再覺得外國的就是好的。
十年前,年度票房前10的電影,一半以上都是好萊塢大片;
到了2019年,榜單上的好萊塢影片僅剩2部;
而 去年,國內卻首次出現票房前十全是國產片的情況。
這一變化也在告誡好萊塢,一味地炒作ip來圈錢,只會使他們從「爺青回」變成「爺青毀」。
當褪去了曾經閃耀著的光環,好萊塢應該明白,所有的創作者也應該明白,留住觀眾的唯一武器,便是敬畏觀眾。
④ 《貓和老鼠》真人版定檔,你期待這部經典作品嗎
《貓和老鼠》真人版定檔,說實話,我個人還是十分期待這部電影的,畢竟這可是一代人童年的回憶啊,我對於這部電影想說的話就是感覺青春又回來了,但是還是隱隱約約的有一點擔憂的,因為期望太高失望也就越大,《貓和老鼠》自然是十分經典的一部作品,但是從它預告片上所播放出來的畫風看明顯是2D畫風,而個人認為既然《大偵探皮卡丘》就是利用3D畫風做出來的,那麼為什麼《貓和老鼠》這么經典的作品就是不可以利用3D畫風呢?
除此之外再就是劇情上的問題了,如果一個電影不能講述一個有趣的故事的話,那麼即使是再好的IP,再好的演員也是無法帶動的,《貓和老鼠》是個喜劇題材的作品,從預告上看依舊是圍繞著湯姆和傑瑞這兩個主人公來演的,但是如果是違背了人物的人設或者是平平無奇的話,那麼還是會沒有收獲的。
因此,雖然這次《貓和老鼠》大電影沒有採用原來的畫風,也沒有採用3D風格,但是希望這部作品能夠保持住湯姆和傑瑞原先的設定,在劇情上如果過關的話,還是一部十分精彩 的作品的。
⑤ 《貓和老鼠》票房破1億,湯姆和傑瑞依舊搞笑,為何觀影體驗卻不佳
其實我覺得觀影體驗比較差的原因是因為現在的動畫採用的3D技術,然而我們童年回憶當中的《湯姆與傑瑞》都是2D的效果,而且我們對於那一種動畫形式的《湯姆與傑瑞》是非常熟悉的,也覺得那種動畫形式是非常有味道的。
那到底該如何看待這類電影呢?
我覺得這類對童年回憶改編的電影在未來都不一定有好的市場,因為我們對於這種電影已經非常熟悉了,也覺得這種電影是非常溫暖的,如果經過了不好的改良或者是對人物的重新塑造,往往會給我們帶來不好的體驗,所以通常大多數網友都表示對於這類的魔改的童年回憶,一定要抵制,才能夠保證我們童年回憶的純正。
⑥ 《貓和老鼠》總票房破億,這部口碑不好的影片能破億,是你意料之中嗎
是,說實話,即使是我現在知道了這部電影的評論有點讓人失望,而且劇情並不好,但我還是想要去電影院看一下這部《貓和老鼠》,就是差也要去看看有多差這種想法,或許這才是願意為這部電影買票的人們的心聲,就沖著湯姆和傑瑞的面子,這部意味著童年的美好回憶的電影,真的讓人想要去看看,所以說,《貓和老師》總票房突破一億,還算正常,因為這部賣情懷的片子,總是能夠吸引到一大群忠實的粉絲,特別是湯姆和傑瑞這兩位名聲巨大的動漫人物,更是如此。
⑦ 《貓和老鼠》票房不理想,賣情懷賣失敗了嗎
題主應該是說的是2021新晉真人動畫大電影《貓和老鼠》。自從2月份電影版正是上映以來,票房一直不溫不火,甚至可以形容為“慘淡經營”。
看過電影的朋友們都應該體會到,與其說是情懷更像是摳圖“掛羊頭賣狗肉”,豆瓣評分只有5.4的結果,這印證了電影放到現在遲遲沒有破億的一部分原因。
哎,做成這樣,《熊出沒》票房和效果都比這個好看,你說丟不丟人。
⑧ 真人版《貓和老鼠》提前上映,這樣的動畫形式是如何拍攝的
這類電影歸納為真人動畫電影,那麼動畫形式是如何拍攝的?
一,預先拍攝,後期特效
基本上動畫片都是通過逐幀逐幀進行拍攝剪輯,當然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一個專業的剪輯人士,拍攝這樣的電影,首先演員需要預先拍攝好畫面和場景,也就是說演員需要先將自己的戲份拍好,拍攝好以後再通過後期特效將人物與“虛擬事物”進行特效合成。最後在需要對這個所謂的“虛擬事物”進行配音。這樣就可以做到一個配合默契,看似自然實則復雜的電影片段。
綜上所述,歡迎補充討論,寫作不易歡迎關注!
⑨ 《貓和老鼠》票房破1億,湯姆和傑瑞依舊搞笑,你覺得觀影體驗如何
《貓和老鼠》的真人電影上映了18天,票房剛剛過億。顯然,對於擁有著大IP的這部電影來說,這樣的票房成績只能用慘淡來形容。雖然說湯姆和傑瑞依舊搞笑,也讓人回憶其了不少童年時光,但就從觀影體驗上來說,這部電影並沒有給我帶來很好的觀影體驗。因為這部電影並沒有很好地將2D動畫和3D現實結合在一起,而且劇情略微有些老套,再加上湯姆和傑瑞出場時長較短,使得我在看完電影後有些失望。
三、湯姆和傑瑞的出場時長比較短
作為一部頂著《貓和老鼠》名字的電影,但主角的湯姆和傑瑞出場的時長卻非常短,這一點其實是最讓人難以接受的。畢竟很多人會去電影院看這部電影,實際上都是沖著湯姆和傑瑞去的,這也讓不少看過電影的觀眾很有怨言。實際上,如果整部電影沒有任何真人露臉,全程只有湯姆和傑瑞從頭打鬧到尾,那觀眾還能接受。如今卻反了過來,這也影響了這部電影的口碑。
總的來說,這部電影給我帶來的觀影體驗並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