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巨制 » 電視台播出的我國第一部電影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電視台播出的我國第一部電影

發布時間: 2023-02-27 06:09:46

㈠ 世界上第一部電視劇和第一部電影分別是什麼

《一口菜餅子》,它是中國第一部電視劇。
最初的電視劇竟然是以直播形式出現的,並持續8年之久。1958年6月15日,在北京電視台(中央電視台的前身)的演播室內直播了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劇《一口菜餅子》,講述一位母親將僅有的一口菜餅子留給女兒,在飢寒交迫中死去的故事。當時的演播室里因陋就簡地搭起了一個小小的舞檯布景,兩部攝像機從不同的角度拍攝畫面,正是這部20分鍾的「直播電視小戲」,開啟了中國電視劇的序幕。

第一部連續劇《敵營十八年》
剛剛進入改革開放,當電視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介入生活的時候,中國的電視節目卻逐漸陷入「無米下鍋」的窘境。1979年,電影部門決定,新 製作 的故事片必須在上映半年後才能提供給電視台;與此同時,舞台劇也怕影響上座率而不願意再讓電視台錄像。同年,當時的中央廣播事業局在第一次全國電視節目會議上建議,各地電視台凡有條件的,都可以製作電視劇。
1981年,中央電視台播出了第一部電視連續劇《敵營十八年》(9集)。
和今天電視劇的大製作相比,《敵營十八年》拍攝「簡陋」得讓人難以置信。主角江波的國民黨軍裝,沒有時間特別趕制,只能去借。借不到褲子,只好將人物的全身鏡頭改為半身鏡頭。領子太小,系不上風紀扣,「國民黨少將高參」居然整場戲敞著領子;帽子太小,就拿在手裡,作戴帽狀;八個匪兵,只借到兩條褲子,於是,讓有褲子穿的匪兵在前景,用他們的身體擋住後景沒有軍褲的另外六個兵的下半身……談起當年的往事,主演張連文很感慨:「由於經費太少,只借到了幾套軍服,所以畫面沒有大場景 ,盡是特寫。我一米八的個子,可軍裝特小,袖子特短,動作都不敢做大,生怕弄壞了。」盡管這部電視劇播出之後,很多老地下工作者反映,按照主人公江波的玩法,甭說潛伏18年,恐怕連18天都混不下去,但該劇在當時有如傳統評書一般,讓人看了上集想下集。

第一部電影《定軍山》

㈡ 中國最早出來的第一個電視節目是連續劇還是電影叫什麼名字什麼時候的

新中國第一部電視連續劇是1958年6月15日在北京電視台(現中央電視台)播出的《一口菜餅子》。1905年,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

㈢ 新中國第一部電影和電視劇是什麼

新中國成立後攝制的第一部故事片,1949年王濱導演的《橋》是新中國成立後攝制的第一部故事片,也是第一次在銀幕上正麵塑造中國工人階級崇高形象。

我國第一座電視台——北京電視台(現為中央電視台),建於1958年5月1日,同年6月15日,該台播出了我國第一部直播電視劇《一口菜餅子》,這是中國電視劇的發端。

㈣ 中國第一部電影是什麼

中國第一部影片《定軍山》於1905年12月28日在中國(清朝)上映,時長只有30分鍾。

中國第一部影片比起世界上第一部電影《火車進站》晚了十年。《定軍山》的出現,標志著中國電影的誕生,結束了中國沒有國產電影的歷史,。錄制內容是著名京劇表演藝術 家譚鑫培表演的「請纓」、「舞刀」、「交鋒」等場面。拍攝地點就是北京第一家照 相館——豐泰照相館。這是由中國人自己攝制的第一部電影。這一年也因此被公認為是中國電影的誕生年。

譚鑫培身著戲裝在攝影機前,扮演黃忠,隨著鑼鼓點,唱念做打,神氣十足。劉仲倫用手搖動把柄,攝影機對著全景,拍攝時連續不斷。200尺一盒的膠片很快拍完,然後停下來裝膠卷,演員休息,裝好膠卷再拍,譚鑫培接著往下演。就這樣停停拍拍連續3天,拍下了《定軍山》中的「請纓」、「舞刀」、「交鋒」 3個片段,完成片長度為3本,約600英尺。按照當時的放映速度大約能放映10分鍾左右。

㈤ 新中國成立後,許多新奇的事物都接踵而至,我們拍攝的第一部電視劇叫什麼

中國第一部電視劇,是1958年6月15日北京電視台實驗廣播時播出的《一口菜餅子》
中國第一部連續劇,是1981年2月5日(大年初一)中央電視台黃金時間播出的《敵營十八年》
中國第一部大型室內電視連續劇,是1990年製作的《渴望》
中國第一部電視系列喜劇,是1991年製作的《編輯部的故事》

㈥ 中國第一部電影是什麼

1、1905年,北京豐泰照相館創辦人任慶泰拍攝了由譚鑫培主演的《定軍山》片段,這是中國人自己攝制的第一部影片。

2、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園內的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戲」,是中國第一次電影放映。

中國電影事業發端於20世紀初。1905年,北京豐泰照相館創辦人任慶泰(字景豐)拍攝了由譚鑫培主演的《定軍山》片斷,這是中國人自己攝制的第一部影片。1913年,美國人經營的亞細亞影戲公司拍攝了由鄭正秋編劇、張石川導演的中國第一部有故事情節的短片《難夫難妻》。1917年上海商務印書館拍攝時事短片。次年成立活動影戲部,此後拍攝了兩部中國最早的長故事片《閻瑞生》和《紅粉骷髏》。

1922年 ,張石川與鄭正秋 、周劍雲等組織明星影片公司,1923年完成由鄭正秋編劇、張石川導演的《孤兒救祖記》,影片嚴肅地涉及了當時的社會實際,表現手法具有較濃的生活氣息,演技自然、親切、樸素。與此同時,出現了大中華百合影片公司、神州影片公司、長城畫片公司、民新影片公司等一批較具規模的影片公司。邵醉翁兄弟於1925年創辦天一影片公司,首先取材於民間故事,拍攝一批古裝片,並在上海掀起拍攝古裝片的熱潮 ,還以此立足於南洋市場。

拓展資料

電影,是由活動照相術和幻燈放映術結合發展起來的一種連續的影像畫面,是一門視覺和聽覺的現代藝術,也是一門可以容納戲劇、攝影、繪畫、音樂、舞蹈、文字、雕塑、建築等多種藝術的現代科技與藝術的綜合體。

但它又具有獨自的特徵,電影在藝術表現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種藝術的特徵,又因可以運用蒙太奇(法語:Montage)這種藝術性突躍的電影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藝術的表現手段,而且影片可以大量復制放映,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電影已深入到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㈦ 1958年,北京電視台播出了我國第一部電視劇是什麼

《一口菜餅子》

1958年6月15日,北京電視台(中央電視台的前身)在演播室內直播了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劇《一口菜餅子》,開啟了中國電視劇的序幕。《一口菜餅子》也成為我國第一部電視劇。

電視劇說的是一個不要忘記過去苦難生活的故事,在那樣一個物質生活非常貧乏的年代裡,選擇這樣的題材作為中國電視劇的開山之作是為了配合關於當時「憶苦思甜」,「節約糧食」的宣傳精神。

《一口菜餅子》拍攝過程

這部20分鍾的黑白小片由中央廣播實驗劇團演播,在一間60多平方米的臨時演播廳里搭了一個破爛的窩棚,景前架著三台攝像機。隔出的另一間小屋裝著導演操縱台和監視器。綠燈亮,演播室內各就各位;紅燈亮,演員開始表演。

演播過程中,插入了電影《智取華山》中雷電交加的空鏡頭。演員的調度和表演都是按照鏡頭藝術的要求進行處理,通過攝像機和話筒把聲音和圖像變成信號,由導演切換組接直接播放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