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巨制 » 喜歡3D電影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喜歡3D電影

發布時間: 2023-02-24 22:41:48

⑴ 有哪些值得推薦的3d電影

福克斯電影公司出品的《死侍》是漫威漫畫改編電影《X戰警》系列作品,雖然故事情節老套,但死侍這個角色很有意思,話癆一個還喜歡旁白吐槽,讓人刮目相看。一部典型的爆米花電影。

⑵ 你最喜歡的3D電影有哪些

1,《馴龍高手》:故事講述一個住在博克島的維京少年希卡普,他必須通過馴龍測驗,才能正式成為維京勇士。馴龍測驗即將到來,希卡普必須把握這唯一的機會,向族人和他爸爸證明他存在的價值。但是,當希卡普遇見一隻受傷的龍,並且和這只龍成為朋友之後,希卡普的世界將從此徹底改變

2,《白蛇:緣起》:該片在中國民間傳說「白蛇傳」基礎上有所創新,講述了白素貞在五百年前與許仙的前身阿宣之間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

3,《飛屋環游記》:講述了一個老人曾經與老伴約定去一座坐落在遙遠南美洲的瀑布旅行,卻因為生活奔波一直未能成行,直到政府要強拆自己的老屋時才決定帶著屋子一起飛向瀑布,路上與結識的小胖子羅素一起冒險的經歷。

4,《螢火之森》:故事發生在被翠綠色覆蓋的 「山神之森」,小女孩螢遊玩之中迷失了方向,遇到了帶著狐狸面具的少年銀,二人結下了奇妙的友誼。此後每一年,螢都會來到這片山林找銀,但銀的真實身份則是一旦被人類觸碰就會消失的靈物。

⑶ 你有哪些好的3D電影推薦

3d電影推薦,就比如今年剛上映的《流浪地球》,《瘋狂外星人》,還有飛馳人生這些電影,我覺得都挺不錯的,很讓人值得感觸。

⑷ 3D電影作為現在主流的電影形式,你覺得是不是所有人都能看

3D電影是許多人都很喜歡看的電影。由於具有立體效果,所以3D電影的觀看體驗感會更好一些。通常情況下,3D電影的票價會更高一些,但不會高出很多。不過,雖然3D電影看著很刺激,但是時間看長了之後也容易出現眼疲勞。同時,有人擔心看3D電影會影響視力,因此還是有一部分人是不會去看3D電影的。有人問,3D電影作為主流的電影形式,你覺得是不是所有人都能看?不是所有人都能看3D電影的,以下這幾類人就不能看3D電影:第一類人是立體視覺功能差的人,第二類人是心臟不好的人,第三類人是3歲以下的兒童。下面讓我們具體看一下。

三、3歲以下的兒童

3歲以下的兒童由於立體視覺還沒有發育完全,所以他們看立體電影是看不出什麼立體效果的。另外,3歲以下兒童不太適合進出電影院,所以他們不能看3D電影。

因此,通過上述分析不難理解為什麼有些人是不能看3D電影的了。對於追求劇情的人來說,看不看3D電影其實都無所謂,只要有好的劇情就行。大家覺得呢?

⑸ 為什麼3D電影這么受歡迎呢

3D立體電影的製作有多種形式,其中較為廣泛採用的是偏光眼鏡法。它以人眼觀察景物的方法,利用兩台並列安置的電影攝影機,分別代表人的左、右眼,同步拍攝出兩條略帶水平視差的電影畫面。放映時,將兩條電影影片分別裝入左、右電影放映機,並在放映鏡頭前分別裝置兩個偏振軸互成90度的偏振鏡。兩台放映機需同步運轉,同時將畫面投放在金屬銀幕上,形成左像右像雙影。當觀眾戴上特製的偏光眼鏡時,由於左、右兩片偏光鏡的偏振軸互相垂直,並與放映鏡頭前的偏振軸相一致;致使觀眾的左眼只能看到左像、右眼只能看到右像,通過雙眼匯聚功能將左、右像疊和在視網膜上,由大腦神經產生三維立體的視覺效果。展現出一幅幅連貫的立體畫面,使觀眾感到景物撲面而來、或進入銀幕深凹處,能產生強烈的「身臨其境」感。 1839年,英國科學家查理·惠斯頓爵士根據「人類兩隻眼睛的成像是不同的」發明了一種立體眼鏡,讓人們的左眼和右眼在看同樣圖像時產生不同效果,這就是今天3D眼鏡的原理。
1922年,世界上第一部3D電影是《愛情的力量》,遺憾的是,影片很早之前就已經遺失了。早期的3D電影都是以展示立體效果為主,片中常以指向觀眾的槍、扔向觀眾的物體為噱頭。
1951年,環球公司推出最有名的3D恐怖片《黑湖妖譚》,該片也是至今為止惟一一部有續集的3D電影。新版《黑湖妖譚》計劃在2011年上映。
1952年,講述非洲探險的《非洲歷險記》被認定為是史上第一部真正的3D長片。該片的口號是「獅子在你腿上,愛人在你懷里」。盡管《生活》雜志在當時稱該片「廉價、荒謬」,但觀眾們仍然熱情地擠進電影院去體驗片中的「自然視角」。
1953年,《恐怖蠟像館》等一批3D恐怖片應運而生,3D片在上世紀五十年代進入了黃金時期。
1954年,當時世界上最偉大的導演們,絕大多數都對3D電影低眼相看,認為那隻不過是在玩魔術而已,根本不是藝術。然而,希區柯克不這么想,他在1954年拍攝了3D版的《電話謀殺案》,成為了當時3D片中為數不多的精品。
1962年,我國的天馬電影製片廠拍攝了國內第一部3D立體電影《魔術師的奇遇》,桑弧導演,陳強主演。後來又陸續出現了《歡歡笑笑》《快樂的動物園》《靚女阿萍》《俠女十三妹》等。
1982年,迪士尼拍攝了短片《魔法之旅》,雖然這部短片只有16分鍾,但通過CGI與真人表演的混合,打造出了在當時令人驚訝的3D效果。
1982年,《13號星期五》第三部上映,本片令80年代的3D電影慢慢復甦。
1983年,3D版的《大白鯊第三集》轟動一時,放映首周就賺得1300萬美元的票房。但因為電影本身水準低下,3D效果也無過人之處,很快就讓觀眾失去了興趣。
1985年,《魔晶戰士》成為世界首部3D動畫長片。
2004年,第一部IMAX 3D長片《極地特快》誕生。該片在2000塊普通2D銀幕上放映,3D IMAX銀幕只有75塊。然而就是這75塊3D IMAX銀幕,獲得的票房佔全片總票房的百分之三十。3D+IMAX的「超強組合」,讓發行方看到了巨大的商業潛力。
2005年,迪士尼的動畫片《雞仔總動員》採用了新型投影技術放映,消除了以往看3D電影時容易產生的眼睛疲勞。
2008年,《U2 3D演唱會》是第一部完全用3D攝影機拍攝的真人影片,這個音樂紀錄片堪稱先鋒。
2009年,環球的動畫片《鬼媽媽》是第一部採用停格動畫形式的3D電影。
2009年,《阿凡達》成為有史以來製作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3D電影。而這部電影巨制的成功更推動3D電影的發展!

⑹ 看3d電影哪部比較好

我經常在家自己下載3D電影看,3D效果出色的3D電影首推《阿凡達》,因為這部電影是真正的3D攝錄機拍攝的,3D效果非常出色,風靡全球。其次,斯皮爾伯格的首部3D電影《圓夢巨人》3D效果也非常棒,整部電影猶如一個美麗的夢,令人驚艷。李安導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也是一部非常贊的3D電影,當時也是揚名世界的一部電影。如果你喜歡3D電影,這些都是不可錯過的經典。採納吧!

⑺ 很多人喜歡看3D電影,普通電視能否看3D電影

普通電視具備一定條件可以觀看3D電影。

1、首先確定下的3d片源是哪種類別:紅藍、左右、上下、偏振等等。

2、其次電視是否帶解碼功能,解碼的話是否支持3d片源格式。

3、通常情況下,需要額外的3d播放器,播放器的話同樣要看是否支持格式,並戴專用眼鏡觀看。

具備以上三個條件普通電視可以觀看3D電影。

(7)喜歡3D電影擴展閱讀:

1、立體電影是一種電影,1953年5月24日立體電影首次出現,好萊塢推出了一種電影。戴著特殊眼鏡的觀眾像在觀看《布瓦那魔鬼》及《蠟屋》這類驚險片那樣,發現自己躲在逃跑的火車及魔鬼的後面。從而為我們帶入了立體電影的時代。

2、立體電影(ANAGLYPH):將兩影像重合,產生三維立體效果,當觀眾戴上立體眼鏡觀看時,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亦稱"3D立體電影"。

3、這種電影放映時兩幅畫面重疊在銀幕上,通過觀眾的特製眼鏡或幕前輻射狀半錐形透鏡光柵,使觀眾左眼看到從左視角拍攝的畫面,右眼看到從右視角拍攝的畫面,通過雙眼的會聚功能,合成為立體視覺影像。

4、立體電影就是用兩個鏡頭如人眼那樣的拍攝裝置,拍攝下景物的雙視點圖像。再通過兩台放映機,把兩個視點的圖像同步放映,使這略有差別的兩幅圖像顯示在銀幕上,這時如果用眼睛直接觀看,看到的畫面是重疊的,有些模糊不清。要看到立體影像,就要採取措施,使左眼只看到左圖像,右眼只看到右圖像,如在每架放影機前各裝一塊方向相反的偏振片,它的作用相當於起偏器,從放映機射出的光通過偏振片後,就成了偏振光。

⑻ 3D電影越來越受大家的喜歡,可為什麼有些人看3D電影時會頭暈

這是因為心臟那個供血不好造成的,3D電影那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刺激性比較強,人受到刺激後,心臟會加速,加速向人體各個部位供血,心臟本身的博動力也需要冠狀動脈有充足的血液供應,人受到刺激後,心臟突然上升,會造成心臟本身血液不足的現象。

由於當時的環境,患者的視覺和自身的平衡出現障礙,出現眩暈。一般停止觀看後,頭暈的症狀會逐漸消失,有比較嚴重的需要休息或睡眠後頭暈會得到緩解;對於這類患者,建議在玩或看3D空間變化時,每隔30分鍾就要休息一下,盡量不要盯著一個地方看;這樣可以減少3D眩暈的發生。



3D電影的感官刺激使人們在觀看電影時情緒波動很大。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出現眼睛干澀和疲勞,特別是對於雙眼調節和融合功能差的觀眾。如果他們長時間佩戴,甚至會出現頭暈、惡心等不適症狀。視覺疲勞正常情況下,眼睛的會聚和調整是協調的,大腦很容易將信息耦合在一起。通過3D眼鏡看到的世界被分成了兩邊。這時,眼睛既要匯聚屏幕前的景物或屏幕後的景物的視線(匯聚),同時又要對屏幕進行視覺調整,所以人們的匯聚和調整之間的協調被打亂了。


⑼ 很多人喜歡看3D電影,普通電視能否看3D電影

如果是偏色的,那就可以看。
3D是通過左右眼睛的角度差來呈現立體畫面的,所以,3D畫面主要有兩個畫面,一個單獨讓左眼看,一個單獨讓右眼看。
目前主要的3D方式有分三種,偏色,偏振和快門,偏色屬於最老的3D立體顯示方式,主要是通過顏色差來實現兩個眼睛的視覺差,它是只需要一個偏色眼鏡即可,任何設備都可以播放偏色的立體電影。但是由於戴上極不舒服,立體效果最差,時間長了對眼睛的損害是最直接的,所以基本上已經淘汰。
那麼剩下的就是偏振和快門了,你想知道為什麼這兩種在普通電視上沒法看,那麼你就需要知道他們各自的原理。
偏振主要是使用的一種叫做偏振片的設備。當這兩個鏡片重疊在一起時,如果偏振的角度是平的,那麼可以透光,如果是直角,那麼就不能透光。而偏振眼鏡的兩個鏡片就是垂直放置的,而在顯示方面,把一個電視畫面的1087線分成兩個,一個以1 3 5 7 9...線的畫面單獨讓左眼看到。另一個單獨讓右眼看到,由於兩個畫面的視差,則形成了3D畫面,而普通電視的偏振膜是偏向一個方向的。偏振眼鏡只能有一個眼睛看到畫面,所以不能看。
快門式則主要是通過交替顯示兩個畫面來顯示3D方式,普通電視每秒閃動60次,而快門式則每秒閃120次,其中60次左畫面,60次右畫面,但是由於閃動的次數太頻繁,所以肉眼無法看到閃動。把一秒分成120個時間,那麼1 3 5 7 9......119的時間顯示的為左畫面,這些時間快門眼鏡讓你的左眼能看到東西,而2 4 6 8......120的時間顯示為右畫面,這些時間快門眼鏡讓你的右眼能看到東西。正式這交替的顯示,才能讓你看到3D。這個普通電視也不能看的理由是,普通電視只能閃60次,如果要看兩個畫面,那麼每秒每個畫面只能閃30次。每秒30次對於人來說,已經能看得到閃了,而嚴重影響了看的效果,所以也不可能實現。

⑽ 3D電影都是什麼原因能讓人身臨其境的如何做到的

去電影院看過3D電影的朋友都知道,戴上3D眼鏡就會讓人有身臨其境的感受,是什麼讓電影如此的生動起來的呢? 這是因為我們的兩隻眼睛可以判斷物體的距離,產生立體的感覺。在拍攝電影的時候用左右兩部攝像同拍攝,而在放映時所拍的兩部影片同步到大屏幕上面,當觀眾戴上3D眼鏡的時候,通過特定的光學原理,就可以產生立體的效果。

3D電影主要是由兩個不同的畫面,經過3D眼鏡再配合大腦指示將畫面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立體、逼真的畫面。3D電影雖然好看,可不能長時間的觀看,以免引起眼睛的不適。對於發育期的兒童和眼睛有疾病、高血壓、心臟病、有暈車的人群都不適合看這種類型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