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巨制 » 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1992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1992

發布時間: 2023-02-16 19:30:36

⑴ 請問,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是哪一步

1930年底,中國第一部蠟盤發聲有聲影片《歌女紅牡丹》在上海攝製成功。《歌女紅牡丹》由明星影片公司攝制、百代東方公司收音、民眾國產有聲電影公司出品。編劇:洪深(化名庄正平),導演:張石川,攝影:董克毅,由胡蝶(飾紅牡丹),王獻齋(飾無賴丈夫),夏佩珍(飾金姑娘),龔稼農(飾富商)主演。影片講述了一個深受封建意識毒害的紅伶女的悲慘故事:在舞台上名噪一時的紅牡丹的丈夫是個無賴,不僅任意揮霍紅牡丹的豐厚收入,還頻施毒手,加以虐待。在外則迷戀鼓姬金姑娘,尋歡作樂,花天酒地。

⑵ 適合學習電影知識的經典電影有哪些推薦

如果想要學習長鏡頭,可以去看《鳥人》,如果想要學習分鏡,建議去看《小時代》,如果想要學習鏡頭定格,建議去看《槍火》,色彩的運用可以去看《紅白藍》,都是比較好的。

⑶ 中國第一部有聲片是

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故事片《歌女紅牡丹》
《歌女紅牡丹》是由明 星 影 片公 司出品,張石川執導,洪深編劇,胡蝶、王獻齋主演的劇情片,於1931年3月3日在上 海 光陸大 戲 院試映、1931年3月15日在新 光大戲 院 公映 。

⑷ 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叫什麼名字

01
歌女紅牡丹
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叫《歌女紅牡丹》。《歌女紅牡丹》是由明星影片公司出品,張石川執導,洪深編劇,胡蝶、王獻齋主演的劇情片,於1931年3月3日在上海光陸大戲院試映、1931年3月15日在新光大戲院公映。

《歌女紅牡丹》在中國電影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作為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它實現了中國電影的技術突破,開啟了中國第一批有聲片試制的風潮。
影片人物形象個性突出、典型生動又類型鮮明,各種不同的人物構成了舊時都市劇團茶園的群像。影片對舊時都市藝人圈落生活境況的描摹呈現,擴大了中國早期電影的取材領域和表現范圍,足見編劇對都市現實生活的深刻把握和慧心獨具的藝術想像力。

⑸ 我國第一部有聲影片是什麼

1931年3月,由上海的明星公司拍攝的《歌女紅牡丹》公開上映,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由此問世。

⑹ 中國第一部配音有聲片是如何誕生的

1930年12月3號由孫瑜編導的影片《野花閑草》,最早在上海上映。這部片子受到了知識階層和青年學生的青睞。引領了30年代中國電影的新潮流。

⑺ 我國第一部有聲電影是什麼名字

1931年3月,由上海的明星公司拍攝的《歌女紅牡丹》公開上映,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由此問世。 《歌女紅牡丹》由洪深編劇,張石川導演,主演蝴蝶等。影片描寫女歌手紅牡丹嫁給生活墮落的丈夫後,不僅備受凌辱,藝術生涯也走向衰落。但當丈夫賣掉女兒,又因失手殺人入獄後,紅牡丹卻忍辱負重,恪盡婦道,努力拯救自己的丈夫。

⑻ 我國第一部有聲電影叫什麼

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歌女紅牡丹》。

劇情簡介:

歌女紅牡丹因從小習演舊戲深受封建禮教熏陶,長大後不幸嫁與無賴丈夫陳發祥一直遭受非人對待。但她恪守三從四德,毫無怨言。當初,她在舞台上名噪一時,月入豐厚,但仍不夠丈夫揮霍。後因受刺激過度倒嗓,由主角淪為三四流配角,直至生活潦倒,仍委曲求全,聽任丈夫虐待。

家庭經濟拮據,丈夫因無錢可供揮霍,迫紅牡丹出賣女兒不成,便誘女兒外出,賣入娼門。事為暗地追求紅牡丹的富商所悉,因同情她,出資贖其女還家。

時丈夫因賣女心情懊惱,失手殺人,被捕入獄,她仍然既往不咎,真誠相待。臨赴外地演出前夕,又專程去監獄探望。後來又託人營救丈夫出獄,終於使丈夫幡然悔悟,改邪歸正。

(8)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1992擴展閱讀

主要角色介紹——

1、紅牡丹

坤角名伶,色藝雙絕,因從小習演舊戲深受封建禮教熏陶,長大後不幸嫁與無賴丈夫一直遭受非人對待,不僅受盡折磨和痛苦,藝術生涯也走向衰落。但她恪守三從四德,毫無怨言,終於將丈夫感動。

2、陳發祥

茶園老闆的親弟弟,本是頑皮賴骨,婚後無所事事,驕奢淫逸,不知收斂。因無錢可供揮霍,迫紅牡丹出賣女兒不成,心情懊惱的他失手殺人後被捕入獄,在紅牡丹的託人營救下出獄,終於幡然悔悟,改邪歸正。

⑼ 我國第一部有聲電影

我國第一部有聲電影是《歌女紅牡丹》。

《歌女紅牡丹》是由明星影片公司出品,張石川執導,洪深編劇,胡蝶、王獻齋主演的劇情片,於1931年3月3日在上海光陸大戲院試映、1931年3月15日在新光大戲院公映。

該片講述了歌女紅牡丹在嫁給生活墮落的丈夫陳發祥後,不僅受盡折磨和痛苦,藝術生涯也走向衰落,但她毫無怨言終將丈夫感動的故事 。

(9)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1992擴展閱讀:

製片背景

1920年代末期,在電影事業較為發達的一些國家,有聲電影發展已經頗有成績。1926年12月開始,美國有聲電影就大量湧入中國。但由於語言隔閡和文化觀念不同,中國觀眾對於美國有聲電影並未能夠真正接受理解。

中國有聲電影是否生產的問題,由此進入了業內有識之士的探討研究之列。當時各大電影公司也態度各異,聯華影業公司和天一影片公司因為自身發行網路不同,對攝制無聲、有聲電影各持己見,明星影片公司則採取觀望折中態度。

前期籌備

引進電影錄音技術來攝制影片要滿足三個前提條件,即資金、技術和人才。美國、日本和法國等,美國西電公司的攝制專利費用以及版稅費用動輒數十萬美金,大大超出了中國製片商的經濟承受能力。

而恰逢百代公司正運到一架攝制蠟盤記音的聲片機器,擱在那裡,沒有受主,因此便和明星公司合作。由此,由明星影片公司攝制、百代東方公司收音的《歌女紅牡丹》開始拍攝製作 。

錄音方面

影片採用蠟盤發音的方法,先按默片拍好,然後全體演員背熟台詞,再到百代唱片公司將台詞錄到蠟盤上。錄完後,一面在銀幕上放影片,一面在放映間裝留聲機放蠟唱片,通過銀幕後的擴音機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