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誰能幫我介紹一下二戰期間的東京大轟炸
當一九四五年一月九日美軍在呂宋島登陸之後, 日本帝國大本營頒布了一道新命令----天皇在二十日所批準的----用以指導未來的本土防禦作戰行動。該命令要求駐菲律賓的日軍繼續抵抗, 以延緩美軍對日本的主要環形防線的推進速度。這道環形防線是指延著二十五度緯線自硫磺島向西至台灣一線。在這一線以北, 將採取措施加強上海、朝鮮南部海岸以及琉球群島的據點。這一工作將於二月和三月完成, 日本人將計劃重點防禦集中在琉球群島的沖繩島。 但是, 這一工作尚未開始, 美軍的兩棲部隊於二月十九日展開對琉磺島的入侵, 就將日本的這一環形防線的東端分割開來。在馬里亞納群島的 B-29 的作戰史上, 那一天也具有重大的意義。在十九日, 第二十航空軍的指揮部向李梅發出了新命令, 急劇地改變了空襲戰役的進程。該命令將「試驗性」燃燒彈空襲提到了優先位置, 高於對日本飛機工業的襲擊。為了證實這種燃燒彈的實戰性, B-29 的指揮官又獲得了托馬斯.S.鮑爾准將所指揮的超級堡壘聯隊。幾天之後, 李梅下令對東京實施首次燃燒彈的空中攻擊。二月二十五日, 一百七十二架 B-29----襲擊日本以來最多的一次----在高空透過濃密的雲層投下四百五十噸燃燒彈, 造成了重大的破壞。空襲後的照片顯示, 東京一平方哩面積變成了廢墟。根據東京都警視廳的記錄, 空襲行動使得二萬七千九百七十幢建築物被移為平地。第二十一轟炸司令部損失了六架飛機, 其中兩架被敵機撞毀。
㈡ 二戰潛艇戰電影大全
《潛艇海盜》1915。
《D—1潛艇》1937拯救一條沉沒的潛艇的故事。
《潛艇攻擊者》1942一條美國潛艇發現了襲擊珍珠港的日本鬼子艦隊,卻沒能發出警報。
《緊急下潛》1943。
《目標東京》1944步一美國潛艇潛入東京灣,為杜立特空襲東京收集情報。
《太平洋》1944美潛艇對日作戰的真實故事。
《飛行導彈》1950研究潛射導彈。
《潛艇指揮倉》1951二戰中一位潛艇副長救了潛艇。
《海底兩萬里》1954凡爾塞的名著。
《下面的敵人》1957美驅逐艦和德潛艇的貓捉老鼠的游戲,機智的驅逐艦艦長和狡猾的潛 艇指揮官智力與力量的
比拼。
《海軍地獄貓》1957美國潛艇1945年對日本海的破壞交通戰。
《魚雷出擊》1958一美國艇長被迫擊沉一裝有美國戰俘的日本運輸船。因為該船作為一日 航母的屏障。
《原子潛艇》1959一艘穿越北冰洋的潛艇失蹤的故事。
《在海灘上》19591964年一條潛艇在全球核戰後倖存於澳洲。
《襯裙行動》1959一條受損的潛艇救了五位陸軍護士。
《升起潛望鏡》1959二戰中美國潛艇奉命偷取日軍密碼本。
《貝德福德事件》1966美國驅逐艦追逐蘇聯潛艇。
《灰夫人沉沒》1978營救「鸚鵡螺」號。
《獵殺紅十月》1990一位蘇聯艇長試圖投誠。
《紅潮風暴》1995美導彈核潛艇因為電報不完整對是否發射導彈進退兩難
全在兩個正負艇長的一念之間。
《敵方水域》1997一蘇聯台風級潛艇與一美國潛艇相撞。
《潛艇下潛》1997美國「波特藍」號潛艇因為失誤而在白令海峽坐底。
《U571》2000為了得到著名的密碼發報機,美國計劃了一個神秘的航行
《K19》2002一蘇聯潛艇反應堆事故的故事。
《從海底出擊》描寫二戰期間一艘德國潛艇巡航的故事,影片很長,裡面有菜鳥攝影師,有成熟冷靜的艇長,有在枯燥航行期間娛自樂的水兵,他們聰明狡猾,最有意義的話就是艇長對剛剛出航時候攝影師[拍攝艇員照片時候告訴他,回來時候的照片比剛剛出航的時候更好,有激烈的戰斗,被魚雷擊中而癱瘓的商船,艇長無奈再次攻擊的命令,商船上滿身大火的水手跳海,很感人,也很刺激。
㈢ 現在好多人都在討論什麼東京食屍鬼,這是電視劇還是電影,講什麼的
動漫,現在已出第二季,第一季主要講述男主被食屍鬼所重傷,後被醫生把食屍鬼的內臟移植到體內,從此也成為了獨眼的屍食鬼。雖然生理渴望著人類的血肉,但是心理依然認為自己是人類,第一季的最後他被食屍鬼迫害,親眼看到因為自己的不果決害死了人,徹底蛻變,並希望改變人類跟食屍鬼的關系。個人認為這部動漫的配音很血腥…
純手打,望採納
㈣ 《東京大空襲》中的插曲叫什麼名字
yoshiki的《Unnamed Song》作詞作曲YOSHIKI歌:Daughter在線試聽 : http://tv.mofile.com/7AEIWH4VMofile下載(不過期):6.1M Unnamed song.mp3 文件提取碼: 6115590932575007匿名提取文件連接 http://pickup.mofile.com/6115590932575007YOSHIKI真是功力深厚~~~扭動挖扭動~歌詞: I'm standing on the edge 我站在世界的盡頭And coming to my senses From a reverie 幻境般的感覺迎面撲來Never thought I would 我從不敢想Never thought I need to 我要永遠忘記Say goodbye, I bid you farewell 我命令你說再見My voiceless words 無聲的言語Are swaying in the flames 在火焰中搖曳I can't live without I can't live without I can't live without you 沒有你我無法活下去Here in the dark 這里一片漆黑I whisper your name Over again讓我再一次輕聲呼喚你的名字Give me the strength to 給我力量Seize the light 守護那一線希望If I should find a way 假如我能找到出路I saw a dream 走進你的夢境You're flying in the sky 你在天空中自由翱翔Without a fear 沒有恐懼Never touch the ground 永遠也不會墜落Never can demise that 永遠不放棄I tried so hard 我用盡全力To reach out for your hand 握住你的手The ruthless wind 無情的風Kept your soul away 吹散了你的靈魂I can't live without I can't give without I can't breathe without you 沒有你 我無法呼吸Here in the world 你在世界的那一端Do you feel the rain能感受到我的悲傷嗎?Love takes the pain 愛撫平了傷疼With or without the sun無論明天的朝陽是否升起The lurid sky 哪怕火紅的天空Still tearing me apart 將你我阻隔We should let freedom reign 我們也要讓自由重生Over the flame 停止(一切)燃燒吧Give me the strength to 給我力量Leave the words銘記在心中That love will find a way愛會為我們找到出路I can't live without 沒有你 我無法生存I can't give without you 沒有你 我無法給予Here in the world 在世界的另一邊Do you feel the rain 你能感受到我的悲傷嗎?Over the pain 結束一切悲痛吧Give me the strength to 給我力量Leave the words 銘記在心中That love will find the way 愛會為我們找到出路With or without the sun 不管明天的朝陽是否升起I'll be and I won't say goodbye 我會在這里 不說再見 Cause I, I know I'll be with you...因為我知道 你會和我在一起
㈤ 二戰時期東京大轟炸的資料
東京大轟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45年美國陸軍航空隊對日本首都東京的一系列大規模戰略轟炸(主要指1945年3月10日、5月25日兩次轟炸)。這一空襲史稱「李梅火攻」。
早在1941年的珍珠港事件後,美國曾派出16架B-25轟炸機襲擊日本的東京、橫濱、名古屋和神戶的油庫、工廠和軍事設施。但這次攻擊主要上是象徵性的任務。而且在將近兩年多的時間里美軍都沒有條件組織對日本本土的戰略轟炸。
當美國成功發展B-29超級空中堡壘式轟炸機後,美軍便有能力對日本作出有實質作用的戰略轟炸。B-29轟炸機的時速達563千米/小時,飛行高度超過1萬米,續航里程為6430千米。打擊距離達到2,400千米,並能攜帶9,000公斤的炸彈。當時軸心國的戰斗機很少能達到此高度,即使達到也追不上它們的速度。
美軍的首輪使用B-29的襲擊是在1944年6月15日,47架B-29從中國成都起飛,轟炸位於日本九州島的八幡鋼鐵廠。但這次攻擊並沒有造成太大的破壞,68架飛機中,只有47架命中目標,有4架未能起飛,有4架墜毀,有6架因機件問題要在途中棄置所帶的炸彈,有一架被擊落,其餘的大多隻轟炸了次要的目標。
當時美軍並未攻佔馬里亞納群島、硫磺島等軍事基地,如果由中國出發則會有補給問題,而且距離也太遠,由中國起飛的B-29必須減少載彈量以運載燃料,故此B-29在中國的日子裡,只對日本發動了有限的攻擊。直到尼米茲海軍上將的跳島戰術攻佔了馬里亞納群島的島嶼後,美國第20航空軍被編配到第21轟炸司令部,並開始籌備使用B-29對日本本州島的大規模轟炸。1944年10月第七十三轟炸機聯隊進駐馬里亞納群島的塞班島。
首次來自南方的襲擊是1944年的11月24日,美軍派出88架轟炸機空襲東京,意欲進行一次白天的精準轟炸。飛機在10,000米高空投彈,結果只有約30架飛機找到了轟炸目標,約10%命中預定目標,只有一個飛機製造廠受了輕傷。這是自杜利特空襲東京以來美軍首次轟炸東京。 美軍在歐洲曾使用日間精確轟炸戰術,但因日本的天氣並不 東京大轟炸
適合此戰術,最終美軍決定在夜間進行地毯式燃燒彈轟炸,派出轟炸機在1,500-2000米的高度轟炸日本的大城市。主要原因是日本工業與德國完全不同,主要是由散布在居民區的小作坊生產零部件和預製件,再送到大工廠進行組裝。晝間高空精確轟炸根本無法摧毀星羅棋布的小作坊,也就無法有效地打擊日本軍事工業。美軍的戰略轟炸造成的傷亡比後來的原子彈攻擊還要多。
1945年1月,柯蒂斯·李梅(Curtis LeMay)少將被任命為第21轟炸機部隊司令,2月19日,第20航空軍的指揮部發出了將「試驗性」燃燒彈空襲提到了優先位置的新命令。美軍在1945年2月23日至24日首次對東京採取大規模燃燒彈攻勢,當晚174架B-29轟炸機在東京拋下大量凝固汽油彈(Napalm),把東京約2.56平方千米的地方焚毀。這更堅定了李梅實施大規模夜間火攻的決心。
李梅重新評估局勢,想出了一個重大的戰術變化。他決定在下次的任務中,拆除轟炸機上所有的槍炮炮塔以及彈葯 (只留下尾機槍手),以減輕 B-29 的重量,以攜帶更多的燃燒彈,並在五千到六千尺的低高度間展開夜間轟炸。引發大火來震撼日本國民,破壞散布在居民區的生產零部件和預製件的小作坊,達到徹底癱瘓日本軍事工業的目的。為避免不必要的傷亡,空襲時各轟炸機單獨轟炸而不進行編隊。由前面的轟炸領導機首先投彈, 引入目標區。該計劃使已經習慣了安全的高空投彈方式的戰斗機組人員疑慮重重。李梅發現日軍夜戰裝備不足,而且李梅決定延後將計劃呈送華盛頓的時間,由自己承擔這次作戰任務的全部責任。
3月9日至10日,美軍派出334架B-29轟炸機從馬利亞納群島出發,再次使用凝固汽油彈對東京進行持續2小時的轟炸,每架飛機攜帶六至八噸燃燒彈,燃燒面積可達6500平方米。二十四時十五分,兩架導航機到達東京上空,在預定目標區下町地區投下照明彈,接著投下燃燒彈,為後續飛機指示目標。隨後大批轟炸機接著以單機間隔依次進入投擲燃燒彈,火勢迅速蔓延開來。當晚東京出現 火災旋風(Firestorm,大火造成的灼熱氣浪與冷空氣形成強勁對流風),334架B-29共投下了超過2千噸燃 東京大轟炸
燒彈,產生的高溫足以使區內所有可燃物(包括人體)燒著,造成近4萬人死亡,近41平方千米的地方被焚毀,主要是皇居以東的地區,東京約有四分之一被夷為平地,其中18%是工業區,63%是商業區,其餘是住宅區。計劃中的22個工業目標全部摧毀,26萬7千多幢建築付之一炬,上百萬人無家可歸,83793人被燒死,10萬被燒傷或嗆傷。空襲中有9架B-29被擊落,5架負重傷並在海面迫降,42架其餘受傷飛機返回了基地。
3月9日的轟炸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具破壞性的非核武空襲,這比二次大戰中任何一次軍事行動都造成了更多的傷亡,破壞力可以和後來的原子彈爆炸相比。大火之後日本政府花了二十五天的時間才將燒焦的屍體清除完畢。 火攻東京後不到30小時,317架B-29轟炸機又夜襲名古屋,使該市的飛機製造中心化成一團火焰。13日,日本第二大城市大阪也遭到了300架B-29的轟炸,使用了1700噸燃燒彈,約20.7平方千米的市區在3小時內焚毀。16日,美軍又轟炸神戶,使其造船中心被摧毀。美軍於四、五、六月又大舉空襲日本各大中小城市。4月13日,皇宮與宮殿一部分被焚燒,明治神宮焚毀。7月4日時美軍宣布當時日本已遭受10萬噸炸彈的轟炸。
美軍轟炸過程中許多東京市民逃離出城。李梅派美機投下警告傳單,通知下一步轟炸的目標,使他們更加恐懼。僅東京就有上百萬人逃亡農村,工廠工人的出勤率不到從前的一半。轟炸東京及其它城市使日本戰時經濟陷入癱瘓。
3月10日凌晨的東京大轟炸摧毀了東京63%的商業區和20%的工業區,戰果遠遠超過了之前歷次所有轟炸的總和。美軍3年來一直想要搗毀的22個東京兵工廠被徹底焚毀。據當時日本政府統計,在當晚的轟炸中有約10萬人被燒死(另一種說法是8萬人),另有10萬人被不同程度燒傷,傷亡人數竟超過了後來遭到原子彈襲擊的廣島。轟炸中,美軍有9架B-29被擊落,5架被重創,後來均在近海迫降,飛機上的大部分空勤人員都被美軍潛艇救起,還有42架被擊傷,但都安全返回了基地。
3月10日以後,李梅又指揮B-29轟炸機部隊繼續對東京以及名古屋、大阪、神戶等大城市進行了持續達3個月之久的燃燒彈轟炸,使其遭受了毀滅性破壞。至6月中旬,李梅又將燃燒彈轟炸范圍擴大到其他中小城市和交通線。烈火燃遍了整個日本。
事實證明, 三月十日的東京大轟炸在戰爭史上是任何交戰國所遭受的最大災難之一。才一夜的功夫, B-29 就幾乎摧毀了東京中心十六平方哩的面積, 將近百分之二十五的建築----二十六萬七千一百七十一幢建築物----被炸成廢墟。據目擊者說, 在大火蔓延過來之前, 熾熱的高溫已經使整個防火線熊熊燃燒。混凝土建築物中的易燃材料被燒得一乾二凈, 不流絲毫痕跡。人員傷亡慘重, 那一夜死亡的人數比廣島或長崎在原子彈爆炸中死亡的人數還多.
㈥ 1945年東京大轟炸廣島長崎原子彈爆炸中國人該悲傷還是該高興
當時的中國人當然高興了,日本進行了很多屠殺,這一次,戰爭的惡果也降臨到了他們頭上。日本是唯一遭受過核武器打擊的國家。
㈦ 誰知道東京大屠殺這段歷史的
1923年的日本關東大地震後,一些不負責任的日本報紙,竟然發布「富士火山將大噴發」、「東京地區正在沉入海底」等不實消息,讓從廢墟中爬出來的倖存者更加驚恐。東京市內交通、水電供應嚴重破壞,
謠言四起,一片混亂。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甚至捏造並散布謠言,稱「朝鮮人觸犯神靈,地震是天神的懲
罰」,軍警當局還誣指社會主義者和旅日朝鮮僑民縱火、投毒,授意右翼團體自警團恣意刑訊、屠殺。
中國積極援助日本災民
1923年9月1日上午11點58分至12點03分,一場大地震襲擊了日本關東地區。震中位於東京的相模灣內,震級為7.9級。大地震引發了火災、海嘯和泥石流等次生災害。東京、神奈川、千葉、琦玉、靜岡、山梨、茨城等1府6縣成為地震災區。
由於地震發生時正值中午,很多人家在做午飯,傾倒的爐火引發了100多處起火點,其中大部分沒能被撲滅,再加上日本當時的房屋多以木結構為主,火勢迅速在各處蔓延開來。尤其是在東京和橫濱兩個大城市,火災造成了巨大的損失。東京的大火持續燃燒了3天,街道、建築大部分被燒毀。火災中最悲慘的一幕發生在現在東京墨田區的橫綱公園,當時這里是一片約6.6萬平方米的空地,聚集了很多無家可歸的避難者,不幸的是這里也被大火襲擊,約3.8萬人被燒死或窒息而死。橫濱也化為一片火海,當時華人集中的南京街有5000多名在日中國人,結果約有2000人因地震和火災死亡。在這次地震中死亡、失蹤人數合計約為10.5萬人。房
屋損毀10.9萬余間,嚴重損壞10.2萬余間,燒毀21.2萬余間。
關東大地震發生後,中國積極伸出了援助之手。當時的北洋政府組織賑災救濟委員會,並支出庫銀20萬元(當時1元錢能買40斤大米)用於救災,還下令暫免食品、服裝、葯品、衛生材料等出口日本的關稅。各界名人也紛紛捐款,著名京劇藝術家梅蘭芳還組織了賑災義演。在上海、北京、江蘇、浙江等一些地方也都有自發的募捐活動。9月6日,上海總商會、紅十字會等團體召開聯席會議,成立了中國協濟日災義賑會,到9月27日,該會共捐助錢糧、葯品計14萬元。中國佛教界也組織了賑災活動,各大寺院道場組織各種法會,弔祭日本地震的罹難者。地震發生後,日本共收到了來自美國、英國、法國等40多個國家的救援物資和資金。
謠言稱朝鮮人趁亂縱火
大地震使東京、橫濱等地的電力、水力、交通、通訊等系統完全癱瘓。由於交通、通訊的斷絕,無法傳遞准確的情報,政府一時間也未能組織起有效的救援。大地震不僅摧垮了人們的肉體,也
幾乎摧垮了人們的精神,倖存下來的人驚魂未定。
這時,各種謠言開始在災民間傳播。據日本警視廳的記錄,謠言包括「還要爆發大地震、還有大海嘯來襲、富士山將大噴發」等。在這種有關自然災害將進一步加劇的謠言迅速傳播的同時,從9月1日傍晚開始,出現了與政治相關的各種謠言,在市民中引起了更大的恐慌。謠言包括「在日本社會受虐待的朝鮮人要趁震災這一千載難逢的良機反擊日本人」、「地震中從監獄逃出來的罪犯要發起暴動、對現實不滿的社會主義者趁亂進行暗中活動」等。在這些謠言中,與朝鮮人有關的謠言尤其為人們所深信。而且謠言越傳越玄,開始時說「朝鮮人要趁地震的混亂放火」,過了一夜就說「朝鮮人搶劫、強奸、殺人、朝水井投毒」等,後來甚至出現了「朝鮮人在伊豆大島裝了炸彈而引起了地震」等說法。很多人開始相信朝鮮人要趁機發生暴動,並認為火災的擴大也是由於朝鮮人的暗中活動造成的。
當時的日本人會相信這些謠言,與當時他們對朝鮮人的認知不無關系。日本1910年正式吞並了朝鮮,並在朝鮮實行殘酷的殖民統治,利用「土地調查」等手段掠奪朝鮮土地。很多流離失所的
朝鮮人被迫到日本做工,受到日本人的歧視。在日本的朝鮮人也成立了一些組織,參加日本工人運動,1921年至1922年,先後成立了東京朝鮮勞動同盟會及大阪朝鮮勞動同盟會,1922年的五一國際勞動節遊行也有在日朝鮮人參加。日本當局也據此認為他們有一定的社會主義傾向。日本媒體的宣傳也極力醜化朝鮮人,認為他們是潛在的危險分子,因此很多日本人對謠言深信不疑。
那麼,這些謠言是從哪裡來的呢?有日本學者懷疑,是日本政府為轉移民眾對政府救災不力的憤怒而製造的,並任其散布;也有學者主張是在民間自然形成,一部分官員相信了這些謠言,並以此為依據加強了戒備。確實,今天要弄清楚這個問題已經很難了。另外,遇害朝鮮人和華工的具體人數是多少?責任是否在日本政府?這些問題也有待歷史學者繼續研究。
朝鮮人和華工成屠殺對象
9月2日下午,日本政府通過緊急敕令發布了戒嚴令,出動軍隊維持社會秩序。同一天,日本內務省警保局局長發電報給各地方長官,電文如下:「利用東京附近發生震災之機,朝鮮人在各地放火……現已在東京部分地區實施戒嚴令,各地要嚴密巡查,嚴格取締朝鮮人的活動。」3日上午,又向全國發送了「朝鮮人在各地放火,欲達到其不逞之目的」的電報,同時戒嚴地區擴大到整個東京府和神奈川縣。頒布戒嚴令意味著進入非常時期,由軍隊掌控一切,一般情況下是在戰爭和內亂爆發時頒布。這次頒布的主要目的是「針對不逞之舉,保護罹災者」。據此,軍隊和警察開始大肆逮捕、屠殺在日朝鮮人和中國人。與此同時,他們還號召市民提高警惕,各地也組織了以在鄉軍人會(退伍)或青年團(地方青年組織)為主體的所謂「自衛團」,用日本刀及竹槍等武裝起來,四處奔走「獵捕朝鮮人」,一旦發現,或將其殺害,或在施暴後將其交給警察或軍隊,手段極其殘忍。雖然不久之後人們得知有關朝鮮人暴動等消息只是謠言,警察廳也制定了自衛團規則,要求停止對朝鮮人的迫害,但這時被軍隊、警察、自衛團所殺死的朝鮮人已達數千人。有史料稱,當時有6000多名朝鮮人在屠殺中喪生。
在屠殺朝鮮人的同時,他們還把屠刀伸向了在日華工(有一說稱他們被誤以為朝鮮人)。據不完全統計,有700多名中國人(90%是溫州人)遇害。東京大島町8丁目是華工的一個聚居地,9月3日就有近200名華工在這里慘遭殺害。據當時住在8丁目146號的木戶四郎(當時27歲)回憶:「五六名士兵和多名警官及很多民眾,包圍了約200名中國人,民眾都手持斧頭、鐵鉤、竹槍、日本刀等,從一側屠殺中國人,中川水上署的巡查等也和民眾一起,像瘋了一樣實施屠殺,其間還有兩聲槍響,可能是射殺逃亡者吧。我當時都不敢正視自己同胞的殘虐行為。」此外,橫濱等華人聚居區也發生了屠殺事件。在日本的中國工人領袖王希天9日上午前往大島町慰問受難華工,途中也被軍警秘密拘捕,12日凌晨被秘密殺害。之後此事一直被封鎖,直到1975年8月28日,日本《每日新聞》發表了《久保野茂次日記》,人們才了解真相。
日當局借機殺害異見人士
在殘酷殺害朝中勞工的同時,軍隊和警察從9月3日開始,也對日本國內的社會主義者及工人運動領袖等進行鎮壓。
地震後產生的謠言之一就是「社會主義者借機暗中行動」。日本當局最擔憂他們鼓動群眾發難,日本憲兵隊正好藉此機會拔掉「眼中釘」。9月16日,憲兵大尉甘粕正彥等沖入了無政府主義運動核心人物大杉榮的家,強行將大杉榮夫婦及其外甥帶到憲兵隊,掐死了他們,並將屍體投入井中以毀滅證據。這件事在9月20日被《時事新報》與《讀賣新聞》發現,12月甘粕正彥被軍事法庭判刑10年,但1926年10月即獲得釋放,並由陸軍出資送往法國留學。
關東大地震後外國強烈譴責日本屠殺大批朝鮮人,對此日本官方避重就輕,百般辯解,不承認屠殺罪行。
日本屠殺中國勞工的消息很快傳回中國,引起中國國內民眾的極大憤怒,各地群眾紛紛集會抗議。王希天被害後,北洋政府也曾派出調查組赴日調查。但由於日本當局竭力掩蓋真相以及當時北洋政府的無能,最終無果而終。
關東大地震給日本社會帶來巨大影響。一戰時日本經濟獲得迅速發展,但戰後發展經濟的各種有利條件消失,經濟發展減慢。關東大地震引發了震災經濟危機,自此日本經濟長期陷入危機和慢性蕭條狀態。在政治上,關東大地震後日本政府加大了對社會主義運動、工人運動的打擊力度,再加上當年12月27日發生了無政府主義者難波大助刺殺攝政的裕仁親王未遂的事件,更加重了市民對社會主義者的恐懼心理。與此同時,日本國內極端民族主義的傾向進一步增強。
日本政府痛定思痛
關東大地震後,日本政府痛定思痛,提高了建築的抗震能力,加強了對抗震救災工作的重視。作為一個地震多發國家,日本的這個傳統延續至今。汶川特大地震後,日本國際緊急救援隊來到四川災區搶救受困民眾,其敬業精神和專業水準讓人欽佩,值得贊揚。
不過,日本對屠殺朝鮮人和華工的反省則到日本二戰慘敗之後才開始。
在日本東京的橫綱公園,豎立著一座「追悼關東大震災朝鮮人犧牲者碑」。此外,在神奈川等地也有類似的慰靈碑。自1983年開始,每年9月,在日朝鮮人都要舉行紀念活動。
在中國,1924年歸國的溫州留學生集資在溫州華蓋山上建起了王希天紀念碑。抗戰期間,此碑在溫州淪陷後,被日寇拆除,這一事件也逐漸被人們淡忘。
日本宋慶齡基金會副理事長仁木富美子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在中國和日本進行了詳細調查,先後撰寫並出版了《關東大地震中國人民遭虐殺》、《大地震時對中國人民大屠殺―――中國工人和王希天為何被殺》等書,使人們能通過史實了解事件真相。
1993年9月關東大地震70周年紀念時,日本友好人士捐資,在溫州重建了「王希天烈士暨溫處旅日蒙難華工紀念碑」。
㈧ 日本導演北野武在東京遇襲,一男子手持凶器沖向其車輛,當事人否受傷
日本導演北野武和司機都沒有受傷。那名手持凶器襲擊北野武的男子已經被警察逮捕。
一、日本導演北野武在東京遇襲
這是一番什麼樣的話呢?有網友說,北野武參加綜藝節目時曾經吐槽東京奧運會的開幕式欠缺水準,還說都要睡著了,官方應該給退錢。北野武也是真敢說,這番話立即引起了一些人的反感,於是發生了這起襲擊事件,如果情況屬實,那麼這些人真小氣,好就好,不好就是不好,難道還不讓人評論嗎?東京奧運會開幕後,很多細節引起了外界的吐槽,有關方面是不是得好好反思?北野武的吐槽難道有錯嗎?
㈨ 有沒有二戰末期美國轟炸日本本土的電影
《東京上空30秒》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9rDzKP2MQfPls3Eb4FatQg
東京上空30秒》是由默夫雲萊羅依(MervynLeRoy)執導,范.強生(Van.Tohnson)和羅伯特.沃克(Rober.walker)領銜主演的戰爭電影。
㈩ 轟炸東京電影叫什麼名字
轟炸東京電影叫《東京三十秒》。
它是一部 1944 年的美國戰爭電影,由Metro-Goldwyn-Mayer製作。道爾頓·特朗博的劇本改編自泰德·勞森上尉 1943 年的同名書籍。
在 1941 年 12 月 7 日日本襲擊珍珠港四個月後,勞森是歷史性的杜立特空襲的飛行員,這是美國對日本的第一次報復性空襲。這次突襲是由美國陸軍空軍中校詹姆斯·杜利特爾計劃、領導和命名的在突襲後的第二天晉升為准將兩級。
東京:
東京(日文:東京;平假名:とうきょう;英語:Tokyo),日本首都,位於日本關東平原中部,是面向東京灣的國際大都市,日本三大都市圈之一東京都市圈的中心城市。東京狹義上指東京都、舊東京府或東京都區部(舊東京市),亦可泛指東京都市圈。東京是江戶幕府的所在地,江戶在慶應4年7月(1868年9月)改名為東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