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六小齡童一共拍了幾個版的西遊記啊
2個版本的,只拍過86版《西遊記》和《西遊記續集》。
六小齡童,本名章金萊,1959年4月12日出生於上海,祖籍浙江紹興,中國內地戲曲、影視演員 。
1986年,他主演的古裝神話劇《西遊記》播出,他因該劇被大眾熟知,並獲得第六屆中國金鷹獎最佳男主角獎 。2000年,其主演的古裝神話劇《西遊記續集》播出,他憑借該劇獲得中央電視台頒發的全國十佳優秀演員獎。
(1)六小齡童要拍3d西遊記電影擴展閱讀:
六小齡童早期的演藝經歷:
1959年出生的六小齡童六歲便跟從父親章宗義練藝學武。1976年6月,從上海高中畢業後,考入浙江昆劇團藝校,專攻武生 。
之後,六小齡童相繼在昆劇《三岔口》中飾演男一號任堂惠,在昆劇《伐子都》中飾演鄭庄公的寵臣子都;此外,他還在昆劇《龍宮借寶》和《悟空借扇》中飾演了孫悟空 。
1981年,他參演的個人首部電影《阿Q正傳》上映,他在片中了飾演革命黨的一員 。1982年,他獲得了出演古裝神話劇《西遊記》的機會,在拍攝該劇時他曾向眾多的猴戲名家請教,尤其是得到了父親六齡童章宗義的真傳。
其在劇中飾演的美猴王孫悟空,活潑灑脫又渴望自由,神通廣大且堅韌勇敢,既是威震三界的齊天大聖,亦是歷經磨難,保護唐僧西天取經的斗戰勝佛,而他也憑借該角色成為了被大眾熟知的演員,並獲得第六屆中國金鷹獎最佳男主角獎。
1991年3月,他出演的劇情電影《過年》上映,他在片中飾演內向老實且非常懼內的程家大兒子程志;同年,他還在劉國權執導的喜劇電影《喜劇明星》中飾演了男主角梁子的朋友羅平 ;此外,他還在劇情電影《周末戀愛角》中飾演了口才頗好、相貌英俊的杜大川。
❷ 歷時7年,耗資1億,六小齡童主演的《吳承恩與西遊記》卻淪為爛片
86版《西遊記》的成功也使孫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齡童紅遍海內外,也是迄今為止最為經典的一個孫悟空形象,幾十年來無人可以超越。六小齡童塑造的孫悟空由於過於經典,他在其它影視作品中演繹的人物形象很難有所突破,所以至今提起六小齡童,給人的第一印象依然是「美猴王」。應該說,六小齡童除了成功塑造了孫悟空外,還在宣傳和推廣「西遊文化」方面下足了力氣,嘔心瀝血,不余遺力。如果說2000年由中央電視台出品的《西遊記續集》是導演楊潔為了完成未了的心願外,那麼《吳承恩與西遊記》則是六小齡童為了完成自己的心願而拍攝的一部人物傳記神話電視劇。理由很簡單,六小齡童就是為了進一步弘揚「西遊文化」,更好地傳承下去,讓觀眾通過電視劇的形式來了解這部古典名著的作者吳承恩經歷了怎樣的人生磨難而完成《西遊記》創作的。
六小齡童的出發點是對的。該劇從籌備到攝制完成歷時7年,東拼西湊地拉來了1個億的投資,啟用86版原班人馬,並且以高 科技 手段率先在全球運用3D電視效果,在宣傳上也做足了功課。可就是這么一部傾注了六小齡童無數心血的電視劇在播出後卻惡評如潮,僅僅在幾家地方台播出後就再也看不到這部電視劇了,甚至有的電視台播出一半就被叫停,這讓雄心勃勃的六小齡童萬般無奈,那麼究竟是什麼因素造成的呢?我大概分析以下幾點,願與讀者探討。
《吳承恩與西遊記》,從劇名來看,這是一部描寫吳承恩如何創作《西遊記》過程的這么一部人物傳記電視劇,而事實上也是如此,所有的故事都是圍繞吳承恩與猴子以及《西遊記》的不解之緣展開的,雖然很多故事都是虛構的,但整部劇是以吳承恩的生平為主題的。可在這部劇中,六小齡童為了呈現天馬行空的西遊故事,除了挑大樑扮演吳承恩外,還承擔著孫悟空的角色,劇中一會兒是現實,一會兒又進入夢幻般的神話世界,將86版中的一些情節又進行了重新演繹,甚至一些片段還利用了86版中的一些鏡頭。我很理解六小齡童的想法,就是在講述吳承恩創作《西遊記》過程中,通過他的想像,再次為觀眾還原《西遊記》中的精彩場景。但個人以為六小齡童塑造孫悟空有點上癮,總想在這個經典形象或者86版整部劇的基礎上有所突破和創新。但事與願違,這種現實與虛幻的疊加交替並沒有很好地豐富故事,塑造人物,反而使故事結構不夠嚴謹,也使故事線索和脈絡顯得鬆散和混亂,這樣的設置似乎是一種創新,但是不符合觀眾的收看習慣。
大家都知道《西遊記》的作者是吳承恩,其實在學術界是有爭議的,沒有可靠的 歷史 資料證明《西遊記》就是吳承恩寫的,就像《紅樓夢》、《水滸傳》的作者一樣,自明末清初以來就存在很大爭議。吳承恩在 歷史 上確有其人, 《天啟淮安府志》:「性敏而多慧,博極群書,為詩文下筆立成,清雅流麗,有秦少游之風。復善諧謔,所著雜記幾種,名震一時。」這也說明以吳承恩的才華和學識也具備寫《西遊記》的能力和條件。但其人生平資料甚少,如果按照 歷史 劇來拍,無法提供厚重有力的資料可以借鑒,大部分情節依靠編劇閉門造車,這樣的劇不能界定為 歷史 劇。 自古以來,民間就一直流傳著《西遊記》是根據唐玄奘西天取經的故事演變而來的,經過了無數文人的演義和提煉才最終形成了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故事的雛形,吳承恩也許僅是其中一個參與者,在成書整理時付出了很大心血。 六小齡童很感謝吳承恩寫了這部名著,才讓自己有機會飾演了「美猴王」,為吳承恩樹碑立傳也成了六小齡童義不容辭的責任,並且該劇是在江蘇淮安市楚州區「吳承恩紀念館」落成典禮上正式啟動,這足以看出六小齡童對吳承恩的崇拜和敬仰。由於缺乏文物資料,紀念館內布置了許多六小齡童的劇照和個人照片,這在 社會 上和學術界引起一片非議。該劇的拍攝很明顯為《西遊記》的真正作者作了定論,但《吳承恩與西遊記》終究是一部電視劇,劇中大部分關於吳承恩的生平事跡可供參考和借鑒的資料實在屈指可數,若想以 歷史 人物傳記來演繹,唯恐無法擔負 歷史 的責任。
電視劇《吳承恩與西遊記》拍攝完成後,在宣傳的時候,主創團隊們以世界首部3D立體電視劇引以為傲,也將這項頂尖技術的創新作為宣傳該劇的噱頭。據製片人吳秋雲介紹說,《吳承恩與西遊記》製作耗時5年,1個億的投資,很大部分都用在了3D立體畫面的製作上,每集45分鍾的時間,總有10分鍾左右時間是帶有3D立體效果的。所以說,在後期製作過程中,是費了很大功夫的,每一幀的畫面摳像都絲毫不敢馬虎。立體電影於50年代誕生於美國好萊塢,60年代我國才出現第一部立體電影《魔術師的奇遇》。真正讓觀眾感受到3D特效的震撼還是來自美國大片《阿凡達》,該片中這項技術引領了世界3D電影的又一次革命,但是將3D效果運用到電視劇中恐怕《吳承恩與西遊記》真的是第一個吃螃蟹者。大家知道,觀看3D電影需要戴一副3D眼鏡,這樣才能有效果,而3D電視劇同樣需要戴上3D眼鏡,也就是說,如果收看《吳承恩與西遊記》就得戴上3D眼鏡。在我國的廣大農村,去哪裡買這樣的眼鏡呢?即使有條件,那麼一個家庭是每人一副呢還是輪著來呢?一個家庭眼鏡少孩子多的話就會打架。這樣一來,許多家庭不會為了看一部電視劇去購買3D眼鏡,看完眼鏡就沒用了,電影院有免費的。況且電視劇中的3D效果根本無法與影院同日而語,大銀幕、環繞立體音箱,給觀眾在感官上帶來的是刺激和震撼,這些在電視劇中無法做到。
很多觀眾收看這部電視劇最主要還是沖著86版《西遊記》原班人馬來的,甚至是當做一部新版《西遊記》來看的,從這一點上就足以證明86版《西遊記》是何等的深入人心。為什麼說人物造型以及服化道進一步地倒退了呢?在這之前的2000年,由中央電視台出品,導演楊潔拉上原班人馬拍了一部16集的《西遊記續集》,該劇播出後引起不小波動,觀眾敏銳地發現,這部原班人馬參與的續集已不是當年的模樣,從劇情、演技、化妝等都已倒退,雖然楊潔的願望實現了,卻成了狗尾續貂。而《吳承恩與西遊記》的導演已不是楊潔,是曾執導過《大宋提刑官》的闞衛平,說是原班人馬,其實除了六小齡童、遲重瑞、馬德華、劉大剛(續集飾演沙和尚)以及朱龍廣(飾演如來)、王衛國(續集飾演玉帝)等幾人外,其他演職人員根本與86版《西遊記》不沾邊。人物造型及服化道還不如備受爭議的《西遊記續集》,尤其是孫悟空的造型越發難看,猴毛這一集是黃色的,下一集就成棕色的了,體型臃腫,動作遲鈍。遲重瑞老態盡顯,馬德華和劉大剛也是勉強上陣。對於人物的造型、化妝、置景,都無法呈現一個仙氣十足的神話世界,更無法還原86版中那絢麗多姿,奇妙莫測的天上人間,龍宮地府。
電視劇《吳承恩與西遊記》是六小齡童的一部嘔心之作,導演是他請的,投資是他拉的,編劇也經過了他的篩選,並親自把關劇本,進行了斟字酌句的修改,其傾注的一切不亞於拍攝86版時候所付出的心血,但盡管如此,劇中依然存在台詞雷人、情節拖沓的注水嫌疑。比如孫悟空龍宮借寶的情節,龍王見了直呼「大聖」,齊天大聖的名號是孫悟空鬧了天宮之後,天地眾神才如雷貫耳的;86版中龍王見了來歷不明的孫悟空後稱呼的是「上仙」,從這一點可以看出編劇的不用心。《西遊記》這部書是偉大的,但在劇中為了突出吳承恩創作過程的坎坷經歷,圍繞這部書牽扯的人物太多,下至吳承恩身邊的親人好友師傅學生,上至達官顯貴皇親國戚,不管是正面人物還是反面人物,統統都是為了《西遊記》這部書,甚至感染了整個大明朝。把一介書生的吳承恩塑造成了一個「猴痴」,還會猴拳,在邪惡勢力面前也是大義凜然,義正言辭,完全沒有一個書生特有的儒雅和城府,這樣離奇的改編讓觀眾大呼「太傳奇了」!
(文/田戰利)
❸ 耗資35億人民幣:鄭保瑞「西遊系列電影七部曲」夭折簡史
電影新紀元執筆原創:
楔子:
2013年02月10日,由周星馳監制、編劇、導演的電影《西遊·降魔篇》重磅登陸內地院線。不過影片的導演和編劇周星馳、郭子健打死也不會想到,與該片毫無關系的鄭保瑞,竟然比他們倆還要在意《降魔篇》在內地市場的票房表現。
其實,鄭保瑞倒也不是關心《降魔篇》本身,他的關注點在於西遊文化融入電影產業後的市場前景。
2010年,香港本土的兩家電影公司,星皓影業和比高集團一齊把投資目光放到了西遊文化上。
《西遊記之大鬧天宮》《西遊·降魔篇》前後宣告立項。
比高集團是周星馳自己的產業,自然而然,《降魔篇》由他監制、編劇和導演。(註:郭子健擔任第二導演、第二編劇)
星皓影業則邀請到了剛剛憑借影片《意外》,而提名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的優秀導演:鄭保瑞。
從未涉足奇幻電影領域的鄭保瑞之所以能夠接下《大鬧天宮》,是因為星皓影業開出了兩大令商業片導演難以拒絕的條件:
事後,星皓影業公布了對「西遊系列電影」項目的全面規劃,預計在2030年之前,投入預算35億人民幣、打造「西遊系列電影七部曲」。
「西遊系列電影七部曲」單部的投資成本為5億人民幣。
2010年之前,投資成本最高的華語電影,還得追溯到06年的古裝大片《滿城盡帶黃金甲》(3.6億)。
《西遊·降魔篇》與《西遊記之大鬧天宮》同時段立項、自詡視效大片,其投資額也不過1.13億元。
足見星皓影業對「西遊系列電影七部曲」下了大手筆。
執導《西遊記之大鬧天宮》、頭一回手握5億人民幣製作預算,鄭保瑞在挑選影片卡司時秉持著 「只挑貴的,不挑對的」 的選角思想。
《大鬧天宮》除了早前宣布的頂級打星甄子丹外,還有巨星周潤發、影帝郭富城三位香港超級巨星領銜主演,何潤東、海一天、陳喬恩、張梓琳、梁詠琪、陳慧琳等知名演員聯合主演。
單是周潤發以4000萬港幣片酬演出玉皇大帝一角,「猴王」甄子丹片酬為2600萬港幣,郭富城身居末位,以800萬港幣扮演牛魔王。
雖然影片長度僅有120分鍾,但《大鬧天宮》的拍攝周期卻長達160天,總製作時間更是足足有3年之久。
《大鬧天宮》特邀電影《斯巴達300勇士》特效化妝總監Shaun Smith,以及曾負責《碟中諜》特效化妝工作的Mark Philip Garbarino加盟、合力擔當,全面負責特效化妝。影片的特效化妝團隊多達70多人。
「 我想孫悟空是對我人生考驗最大的角色,主要是考驗自己的忍耐力。 」甄子丹說。
孫悟空的毛發製作共花費20多萬元,服裝3套,每套20萬元——「猴王」甄子丹的上妝工序多達25道,環節力求精細。
甄子丹每次臉部化妝費時六個多小時,卸妝也差不多需要四個小時的時間。 粗略估算,在影片拍攝周期內,甄子丹光是化妝、卸妝的時間就得有1000多小時。
除了演員一身行頭(牛魔王鱷魚皮戰甲價值20多萬元,玉帝戰袍價值超過40萬元)價值不菲、穿與卸費時外,影片的後期特效製作同樣如此。
片方不惜血本,邀請到了國際團隊(美國、德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加盟,以及香港本土幕後工作人員組成多達1900人的聯合特效團隊。由曾掌鏡《加勒比海盜》、被譽為「美國3D電影之父」的丹尼爾·西蒙斯擔任3D立體設計及總攝影師。
《大鬧天宮》電影拍攝過程動用了8部3D攝影機,全片2430個鏡頭,2380多個進行了後期特效製作。影片特效佔比高達98%。
而且近2000個鏡頭在北美、韓國、印度、泰國、澳大利亞等地區完成,國內只負責了幾百個鏡頭。
影片在特效上的花銷超過4000萬美金。 (註:《流浪地球》特效花銷為3000萬美元)
2013年02月10日,由周星馳監制、編劇、導演的電影《西遊·降魔篇》重磅登陸內地院線。
雖然這部宣傳上的視效大片因「渣特效」而備受詬病,但好在影片劇情過硬、口碑不錯(豆瓣54萬人評分7.1)。
截止下映,《降魔篇》內地總票房12.46億人民幣,位列華語電影票房第二。
毋庸置疑,《降魔篇》的超高票房給予了鄭保瑞對《西遊記之大鬧天宮》票房前景的無限期望。
然而即將上映,《大鬧天宮》卻不得不面對一場侵權風波的嚴峻考驗。
官司打歸打,電影如期上映。
2014年1月31日,由香港導演鄭保瑞執導,甄子丹、周潤發、郭富城領銜主演的電影《西遊記之大鬧天宮》強勢登陸中國大陸。
上映後,影片雖然口碑欠佳(豆瓣13萬人評分4.3),但憑借片方強大的營銷攻勢和中國本土市場對特效大片的高渴求度,IMAX-3D神話巨制《大鬧天宮》自馬年大年初一上映以後,連續14天穩坐「春節檔」單日票房頭把交椅。
截至內地下映,影片豪取10.45億人民幣票房,成為內地影史上第三部破10億票房華語片,並打破中國影史的19項票房紀錄。
不過,考慮到《大鬧天宮》的投資成本高達5億元,這樣的內地票房成績仍然不能回本。
幸而,影片乘了西遊文化的東風,得以在全球80餘個國家公映。
在海外首輪32個國家和地區公映中,《大鬧天宮》於1月29日在香港、澳門地區提前上映後,兩周拿下400萬美元票房;翌日,影片於馬來西亞、澳大利亞、紐西蘭、越南、柬埔寨、汶萊、南亞諸島國等地上映,兩周取得票房比在香港、澳門地區還多兩成;緬甸、台灣、新加坡、印尼地區上映僅三天時間,片方收入旋即超過230萬美元。
《大鬧天宮》全球首映之後十餘日,其亞太地區海外票房(除中國大陸以外)總收入突破1000萬美元。
隨後,除亞洲為主的首輪32個國家和地區外,《大鬧天宮》於14年3月至8月陸續在美國、加拿大、日本、印度、西歐、東歐、中北美洲、南美洲、非洲近50個國家公映,全球票房節節攀升。
截止下映,影片中國(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總票房逾1.8億美金。 回本?小賺都不在話下。
《西遊記之大鬧天宮》粵語版結尾唐僧背影出現時,由古天樂擔任的旁白出聲:「 孫悟空500年在等待一個人,而這個人就是我。 」
《大鬧天宮》確定要拍續集「三打白骨精」後,星皓影業預先決定讓古天樂來出演唐僧一角。此外,還傳聞黃曉明將出演最帥豬八戒。
主要角色孫悟空仍希望甄子丹能再演,甚至周潤發扮演的玉皇大帝有望在續集成為「猴子搬來的救兵」。
不料後來事與願違,由於檔期沖突等,以上選角均化為了泡影。
14年10月份的時候,星皓影業宣布《西遊記之大鬧天宮》續作《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The Monkey King 2)》即將於江蘇無錫開機。
「猴王」甄子丹不再加盟。他將進軍好萊塢,確認主演中美合拍片《Noodle Man》,彼時已簽約。
而孫悟空則由《大鬧天宮》里的「牛魔王」、獲得過兩屆金馬獎的影帝郭富城扮演。
緊隨其後,影片其他演員陣容於期陸續揭曉,鞏俐、馮紹峰、小沈陽、羅仲謙、陳慧琳、費翔、母其彌雅等聯袂出演。
據稱,鞏俐接下白骨精的片酬為500萬美金。不過這一消息一直都沒有得到有效證實。
但可以確定的是《三打白骨精》投資成本4.5億人民幣,較《大鬧天宮》足足少了五千萬。
14年將盡,忙完《殺破狼2》製作的鄭保瑞姍姍來遲,正式回歸「西遊系列電影七部曲」第二部《西遊記之三打白骨精》的拍攝。
不要看《三打白骨精》從開機到首映,僅花費了不到一年半的時間(2014年10月-2016年2月)。
其實影片早在《大鬧天宮》上映前便已開始籌備,劇本創作也一樣。而且積累了製作經驗,用上一部成片一半的時間製作完畢,倒也不成問題。
《三打白骨精》邀請到了洪金寶擔綱武術指導,美術、服裝以及剪輯,皆由奚仲文、吳里璐等業內翹楚擔當。
特效方面,片方特地從好萊塢重金聘請了多位大師級幕後主創。
《霍比特人》幕後主創擔任影片的3D視覺總監,卡梅隆佩斯集團(CPG)則向影片提供了世界上最優質的10組3D攝影機。
影片動用了無錫市及無錫國家數字電影產業園的11個攝影棚,劇組800人拍攝團隊在江蘇無錫和紐西蘭等地取景拍攝,總拍攝周期5個月。
猴年春節檔,「西遊系列電影七部曲」第二部《西遊記之三打白骨精》於中國大陸上映。
《三打白骨精》賣對了「特效+明星+西遊情懷」,僅在內地市場就取得了12.01億的超高票房。
加上其他地區電影市場的票房,影片保持住了首部曲穩賺不賠的成績,而且觀眾口碑甚至要更好(豆瓣13萬人評分5.6)。
繼《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後,星皓影業向業界公布「西遊系列電影七部曲」第三部《西遊記女兒國》將正式啟動,確定於2016年11月開機。
這也是星皓影業與鄭保瑞導演在「西遊系列電影七部曲」的第三度合作。
作為《西遊記》中較為另類的存在,唐僧與女兒國國王的故事在視效大片里,很難說會有多大的看點。
顯然,無論是與《西遊記》原著還是86版電視劇相比,電影《西遊記女兒國》的改編力度都會史無前例地大:唐僧與女兒國國王的感情被進一步放大,呈現了從相識相知到放下成全的全過程。
與《大鬧天宮》到《三打白骨精》的演員過渡相比,《三打白骨精》到《女兒國》的卡司陣容就相對穩定了許多。
師徒四人還是原班人馬:郭富城飾孫悟空、馮紹峰飾唐僧、小沈陽飾豬八戒、羅仲謙飾沙僧。
相較於系列前兩部,《女兒國》有大量風情萬種的女性角色,特別是愛慕唐僧的西梁女兒國國王一角為影片的重中之重。
影片立項後,多名國內一線女星向片方(鄭保瑞和星皓影業)拋出了橄欖枝,希望能夠加盟《女兒國》出演西梁女兒國國王的角色。
最終,片方選擇了趙麗穎。
鄭保瑞稱:「 當時給了我名單,我第一個要見的就是趙麗穎。我們吃了頓飯,她在旁邊一直靜靜的,但是沒有距離,是那種很靠近觀眾的感覺,不是擺出超級大明星的架子,就像身邊的朋友、少女一樣。我心中的女兒國國王不止是年輕演員,某些地方她也是成熟的,她身上的味道是其他年輕人沒有的,出來的效果確實很好。 」
不過以上都是場面話,片方真正看中的還是趙麗穎的票房號召力。
等等,作為電視劇演員,趙麗穎哪裡來的票房號召力?這事,還得從2015年說起。
那時候,趙麗穎剛進軍電影圈發展,主演了兩部小成本電影《女漢子真愛公式》和《我們的十年》。
兩部片子於16年上映時,票房僅為千萬級,上不了檯面。
但這個試圖進軍電影圈的高人氣女演員,卻被正在籌拍個人第二部電影的韓寒注意到了。
韓寒邀請趙麗穎出演電影《乘風破浪》,擔任女一號。雖然只是鑲邊女一、三番的地位,但好歹也是投資1.6億元的大製作,合作影帝鄧超、彭於晏,趙麗穎最終爽快地接下了這部片子。
結果《乘風破浪》上映後,內地大賣10.48億人民幣票房。這一成績甚至比《西遊記之大鬧天宮》的內地票房(10.45億)還要高。
拍商業電影,唯一目的就是賺錢。 不論主演明星的知名度幾何,只要參與的商業大片大賺特賺,身價就會水漲船高、資源也會接踵而至。
反之,片子賠的錢越多,一段時間內就很難會再有大製作找上門,身價也可能會下跌。
因此,很多流量明星、網紅鮮肉乍一看粉絲無數、人氣高不可及,只要主演的電影不掙錢(例:《上海堡壘》《誅仙》),他們在主流電影界絕無容身之地。
《乘風破浪》票房大賣,女一號趙麗穎在電影界迅速聲名鵲起,受邀主演華語A級大片《西遊記女兒國》,自然不足為奇。
作為「西遊系列電影七部曲」一直以來的主控方、製作方、發行方,星皓影業對《西遊記女兒國》依然超高要求。
在《三打白骨精》製作班底的基礎上,《女兒國》的特效、攝影、服裝、美術、配樂等團隊均注入了更多新鮮血液。
「 《女兒國》的特效將會與《三打》一脈相承,精度有增無減,而且會有更宏大和磅礴的場景。許多特殊場景的處理更復雜精細,力臻完美,一定會為觀眾打造一部超級東方神話的巨制。 」鄭保瑞說。
據稱,《女兒國》的投資成本達到了駭人的5.5億。
影片拍攝橫跨四省,劇組在江蘇、浙江、四川、台灣多處取景,並在無錫華萊塢國家數字電影產業基地搭建了佔地超過65畝(8萬平方米)的外景拍攝場地和11個內置景攝影棚,重型拍攝設備多達百種。
《女兒國》號稱全球最多女演員電影,片方向全球海選出了7名女官和約1000名女兒國國民。
影片的最全演員陣容為:郭富城、馮紹峰、趙麗穎、小沈陽、羅仲謙、梁詠琪、林志玲、范瓊丹、劉濤、潘斌龍、施詩······不可謂不強勢。
只是片方似乎有些不自信。
在龍爭虎鬥的2018春節檔,《女兒國》居然提前一天大規模上映。盡管取得了首日1.7億元的不俗票房,卻也暴露了影片的尷尬質量(豆瓣13.5萬人評分4.4),直接讓其大年初一的票房被攔腰斬斷。
影片在星皓影業的老家,香港本土市場的票房同樣萎靡不振。
從首部曲《大鬧天宮》的兩千五百餘萬、再到續作《三打白骨精》的一千五百餘萬,「西遊系列電影七部曲」第三部《女兒國》的香港票房竟不足千萬港幣。
《女兒國》最終內地總票房7.3億,片方分賬還不到3億元,史詩級虧損!
究其原因,片方在大年初一的前一天就讓影片大規模上映,這一舉動實屬愚蠢。無疑給院線和觀眾傳達出了一個信息: 片方對《西遊記女兒國》的質量不自信!
另外,影片在上映前宣傳全都沖著「唐僧與女兒國國王的凄美愛情」去了——發布「動情」、「有喜」、「手到情來」版海報,曝光「勇闖情關」、「勇敢去愛」等特輯,在廣州舉行「為情而生」發布會。
完全罔顧「西遊系列電影七部曲」的賣點在於視效奇觀和動作打戲這一事實。
《女兒國》的營銷策略固然失策,但根本還是影片質量太差:
《西遊記女兒國》票房的嚴重虧損,使得星皓影業不得不重新考慮,預計耗資35億人民幣打造「西遊系列電影七部曲」,還有市場前景嗎?
從《女兒國》的結尾看,「西遊系列電影七部曲」第四部應該是《西遊記之三借芭蕉扇》。
事實上,早在2015年星皓影業《三借芭蕉扇》便已立項。
只是時至今日,星皓影業仍然沒有籌拍《三借芭蕉扇》的意向,卻給了動畫導演王雲飛(《神秘世界歷險記》系列)一小筆投資,攝制動畫電影《西遊記之再世妖王》。
倒是2020年,韓延導演(《動物世界》《送你一朵小紅花》)和六小齡童老師官宣,將拍攝3D魔幻大片《西遊記真假美猴王》(原名《敢問路在何方》)。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真假美猴王》將不會是六小齡童嘴上念叨的「 今年下半年,中外合拍的西遊記正式開機,我將繼續扮演美猴王孫悟空······文體兩開花 」,而是一部純正的國產大片。
《西遊記女兒國》——這部電影不但斷送了「西遊系列電影七部曲」的市場前途,還阻滯了「女兒國國王」趙麗穎在主流電影界的發展前途。
《女兒國》之後,近三年都沒聽說過趙麗穎出演哪部商業大片的消息。電影圈不好混,只能回到順風順水的電視劇圈了。
至於「猴王」郭富城(一番),能接到的也就只有《麥路人》《斷網24小時》這種小成本劇情片了。
畢竟,《女兒國》一部電影虧損的金額,就要比《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兩部片子,合起來賺的錢還要多。
❹ 86版《西遊記》將被翻拍成3d電影,六小齡童領原版人馬主演
經典之作
西遊記
1986年春節一經播出,轟動全國,老少皆宜,獲得了極高評價,造就了89.4%的收視率神話,至今仍是寒暑假被重播最多的電視劇,重播次數超過3000次,依然百看不厭,成為一部公認的無法超越的經典。
如今,原班人馬將重聚出演電影《西遊記》,劇名為《敢問路在何方》,乍一聽,就有一種很熟悉的感覺,原來劇名就是86版《西遊記》的主題曲,不禁嘴裡會哼唱幾句~~
《敢問路在何方》
六小齡童擔任藝術總監,
六小齡童、馬德華領銜主演
電影《敢問路在何方》是由儒意影業、派拉蒙影業出品的系列3D動作魔幻電影,電影共分三部:《三打白骨精》、《大鬧天宮》、《通天河》。
影片講述了天地初成時人、神、魔共處一個空間,彼此爭斗不休。唐三藏攜帶三寶前往西方無生無死之地,求取經咒滅魔患恢復三界平衡的使命,唐三藏師徒四人在鏖戰中完成了取經滅魔的重任。
2016年11月24日,六小齡童透露,《敢問路在何方》目前劇本已經完成,2017年春節後正式開機,另一位確定參演的中國演員是「八戒」馬德華。
預計是2018年春節上映,掐指一算,票房至少50億呀!
話說,原班人馬將重聚出演,這也是86版《西遊記》開播30年來首次從小熒幕搬上大銀幕。讓我們先來回顧一
孫悟空——六小齡童
1982年,六小齡童在二十五集神話電視連續劇《西遊記》中主演孫悟空一角,被評為中國第六屆「金鷹獎」最佳男主角獎及第一屆(新時期十年1978年至1987年)「中國電影電視十大明星」獎,1998年憑借《西遊記續集》中孫悟空一角,獲得2000年度由中央電視台頒發的全國十佳優秀演員獎。
章老師高齡58歲!平日配戴一副高度近視眼鏡,性格開朗、活躍善談。他對藝術的認真、為人的謙虛與待人的誠懇,實在令人敬佩。
出生於「猴王世家」的章金萊,自幼學藝,是戲曲藝術大師六齡童的幼子,章氏猴戲第四代傳人,因為在86版電視劇《西遊記》中扮演孫悟空被億萬觀眾熟知,那隻「美猴王」孫悟空的形象深入人心,成為熒屏上的一個經典形象;他致力於傳播傳統猴戲藝術,在國內演講800餘場;他作為中華文化傳播使者,將優秀傳統文化帶到世界各地。
可以說,六小齡童撐起了幾代人的記憶。
唐僧——遲重瑞
唐僧的飾演者遲重瑞,出生於北京的一個五代京劇世家,從小深受京劇藝術的熏陶,耳濡目染。然而遲重瑞最終卻沒能走上京劇之路,畢業後,遲重瑞來到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成為了一名職業演員。他飾演的唐僧深受大家喜愛,被譽為唐僧專業戶。
20世紀90年代末期,遲重瑞和妻子陳麗華從香港回到北京,開始了從商之路,如今的他已是高齡65歲!
豬八戒——馬德華
《西遊記》中的豬八戒,身穿黑僧衣,肩扛大鐵耙,甩著大耳朵,挺著大肚皮,馬德華版的豬八戒將這些形象完美的展現出來,雖然之後也有很多人重新演繹豬八戒,但不可否認的是,並沒有一個人可以超越他。如今的他已是高齡72歲。
沙僧——閆懷禮
他演的沙僧是最有神韻的一個,所演角色經典,演技成熟。而他本身就像劇中塑造的那個任勞任怨的沙僧一樣忠厚、朴實、敬業、熱情。一個演員可以在同一部連續劇里演好多個不同的經典角色,為的是追求藝術。
遺憾的是,2009年4月12日,他因肺部感染在北京與世長辭,享年73歲。
所以,沙僧角色由劉大剛接任,在1998年拍攝《西遊記續集》中劉大剛曾扮演過沙僧,好在沒有隨便找人,辜負經典!他已高齡70歲。
❺ 中美合拍西遊記什麼時候上映
中美合拍西遊記上映在2019年12月31日上映。
這部中美合拍3D魔幻巨制,電影定名為敢問路在何方2015年在北京電影節上正式宣布啟動,不過這部劇後來就沒有然後了,但六小齡童卻連續三年次次為其宣傳打call但此前這部劇的投資人柯利明曾表示過,這部劇在9月開始棚拍了。
人物簡介
孫悟空又名孫行者、悟空,被花果山眾妖尊為美猴王,玉帝封其為齊天大聖花果山頂有一塊仙石,因長期吸收天真地秀、日月精華,一日從中蹦出一隻石猴他發現了花果山上的水簾洞,被眾猴尊奉為王,遂稱美猴王。
他被菩提祖師收為弟子,習得了高強本領,還闖到東海龍宮,強奪了「如意金箍棒」作為自己的兵器。之後他手持金箍棒,自封為齊天大聖大鬧天宮,將十萬天兵天將打得落花流水玉帝請來西天如來佛祖解救,如來施法將悟空壓在了五行山下。
五百年後,觀音菩薩將悟空度入佛門,讓去西天如來處取佛法真經的大唐高僧唐三藏將他救出。悟空從此成了唐僧的大徒弟一路上,他和師弟豬八戒、沙和尚護佑師父跋山涉水,降伏了白骨精、蜘蛛精、牛魔王等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戰勝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成功取到了真經。
❻ 《西遊記》導演楊潔過世四周年,六小齡童「中美合拍」為何不知所蹤
「今年下半年,中美合拍的影片《西遊記》將要宣布啟動,我繼續飾演齊天大聖悟空,我能用齊天大聖藝術表現手法,共同奮斗一個讓楊潔導演和國內外觀眾令人滿意的屏幕品牌形象,來寬慰大家的楊潔導演。」
上邊的這一段文本,是「悟空」的飾演者六小齡童在楊潔導演的喪禮上,接納新聞媒體訪談時表示過得話。
《西遊記》2017年4月15日,中央電視台86版《西遊記》的dnf締造者楊潔導演,因患心臟疾病搶救無效北京武警總醫院去世,壽終88歲。六小齡童這一舉動在那時候引起了極大異議,網民覺得他是趁著楊潔導演過世的關注度,來宣傳策劃自身的最新電影。可以說這一件事兒立即造成六小齡童在群眾心裡的品牌形象發生了更改。
無論如何,觀眾對電影或是很希望的,就算是單純性地由於情結。
❼ 六小齡童什麼時候拍3D西遊記
老了,拍的可能較小
❽ 聽說六小齡童要拍正版《正版西遊記電影》《敢問路在何方》好期待呀!估計票房會超過所有國產電影
期待期待,我也很期待^ω^
❾ 中美要合拍新西遊記,是六小齡童主演
根據相關的報道,中美合拍的新西遊記名稱是《敢問路在何方》,孫悟空還是由六小齡童章金萊扮演,豬八戒依然由馬德華扮演,詳解如下:
【昨天(2015年4月16日),美國派拉蒙影業和北京儒意欣欣影業正式啟動3D魔幻電影《敢問路在何方》,六小齡童、馬德華將再次出演孫悟空、豬八戒。】
將中國的經典和好萊塢的技術「合體」,無論在票房還是口碑上,之前都沒有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這次和好萊塢「霸主」派拉蒙合作,會不會出現同樣問題呢?儒意影業執行董事柯利明稱,在故事背景設計和人物關系架構上,必須要符合中國的文化內核,而且這次合作中方必須占據主導地位。
派拉蒙影業全球副董事長羅伯·摩爾表示:「《西遊記》這個故事非常魔幻,特別適合用現在的新技術呈現。我們將用《變形金剛》系列、《美國隊長3》、《終結者6》的特效技術服務這部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