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當年EA解散西木工作室後,紅色警戒系列是如何走向終點的
上個世紀90年代到本世紀初之間,是 游戲 行業最為動盪的時期,有不少新興 游戲 公司在這個時間崛起,也有不少老牌公司在這段時間沒落。而曾經創造了即時戰略 游戲 這種 游戲 類型的西木公司也是在這段時間被 歷史 的潮流所淹沒。
大麥我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詳細講述了西木從誕生到解散的過程,當時的文章到西木解散就結束了,然而西木的故事卻並沒有結束。因為西木的血脈並沒有完全消失,而他所留下的寶貴遺產《命令與征服》IP還有讓西木浴火重生的希望。
然而最終改名為EA太平洋的西木太平洋卻沒有完成這項救贖。《命令與征服》伴隨著最後一部正統作品《命令與征服:泰伯利亞的黃昏》連帶著《紅色警戒系列》一同走向了生命的終點,在這個系列生命最後的日子裡到底發生了什麼樣的故事呢?今天大麥就為這段 歷史 劃上最後的句號,也算是徹底結束了這個系列的文章。
1998年西木的母公司Virgin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由於業務調整,決定砍掉整個 游戲 條線。於是和當時正在大肆收購 游戲 工作室的EA達成了收購協議,將整個西木公司出售給EA,而作為附加條款,還要求EA同時收購Virgin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在北美本土負責發行事務的分公司,而這家分公司坐落於洛杉磯於是EA將其取名為西木太平洋由西木公司總部管理,西木公司總部則位於拉斯維加斯。
初到EA時,兩家公司分別製作不同的作品,其中被中國玩家所熟知的《紅色警戒2》就是由西木太平洋開發的。那幾年EA和西木確實也度過了一段蜜月期,西木給EA掙了不少錢,直到星際爭霸的出現一切都變了。星際爭霸剛發售時只用短短幾周的時間就達到了《紅色警戒2》一年的銷量,同時還奪走了大量的即時戰略 游戲 游戲 玩家。更為致命的是,西木總部花大價錢購買版權所製作的《沙丘2000》被星際爭霸打得找不著北。
於是EA藉此契機,決定開始推行自己的大品牌戰略,EA旗下的工作室將不再擁有自己的LOGO取而代之的是EA自己的商標,而且這些工作室會被劃分為EA公司內部一個個的部門。在2002年,EA先是將西木太平洋改名為EA太平洋,到了2003年1月EA宣布將位於拉斯維加斯的西木工作室、埃爾文的EAP一起搬到洛杉磯,與本地原有的製作組一起合並成為EA洛杉磯(EALA)。至此,西木這個名字永遠的消失了,同時因為西木總部這次超遠距離的搬遷,讓不少早已在拉斯維加斯生活十餘年的員工只得放棄前往洛杉磯,在本地去尋找新的工作。
這一次巨大的變動讓西木流失了不少曾經的老員工,其中就包括西木的創始人之一布瑞特·斯帕里。但本質上西木的血脈還在,絕大部分員工還是選擇跟隨路易斯·卡斯前往EA洛杉磯工作。不過至少,西木的時代是已經結束了,接下來將迎來全新的發展故事。
《命令與征服:將軍》是西木重組後發布的第一部作品,從 游戲 質量上來看絕對稱得上是一款非常頂尖的RTS 游戲 。當時使用了EAP與西木一起開發的3D「戰略動作 游戲 引擎」-SAGE, 游戲 環境包含了大量細節與模擬的物理效果,地形方面沙、雪、草、城市一應俱全,樹木隨風搖曳,會被車輛碾壓傾倒,時不時還有飛鳥穿過,天空中戰機在盤旋,地面上可以看到雲彩的倒影,河流中水浪朵朵,在某些設定下還會有水位的變化。 游戲 大量使用了粒子效果,坦克背後總是煙霧騰騰,核彈爆炸超真實的效果,因此當時《命令與征服:將軍》堪稱硬體殺手。
雖然 游戲 質量優秀,但是 游戲 的題材卻成為了當時備受爭議的內容。 游戲 的背景設定是在近現代,美國與中國遭受到了一股恐怖勢力全球解放軍(GLA)的襲擊,繼而引發了一場全球的反恐行動。其實這么看並沒有什麼不妥,然而在 游戲 中多次影射中東地區的國家問題,甚至在 游戲 發售僅僅一個月後現實中的美軍真的以大規模殺傷武器為借口打進了巴格達,這個行為竟然和 游戲 中美軍的第一個任務「最終正義」的內容如出一轍。
因此後來《命令與征服:將軍》被媒體認為是美國的政治宣傳工具,甚至有媒體還認為這是一部政治預言性的作品。當然了《命令與征服:將軍》也進入了國內 游戲 的黑名單,國行版是根本不存在的。不過《命令與征服:將軍》讓玩家看到了曾經西木公司的影子,或許西木公司的精神還在呢?
而且後續《命令與征服:將軍》的資料片《絕命時刻》也贏得了不錯的口碑,尤其是其自帶的地圖編輯器,讓玩家們為這款 游戲 開拓出了無限的可能,《絕命時刻》成為了繼《尤里復仇》之後最優秀的資料片之一。似乎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西木公司逝去的傷痛正逐漸在玩家們心目中消失。
說到這里,咱們就不得不提西木 歷史 上一個重要的人物:馬克·斯卡格斯。當年他是西木太平洋的主管,領導製作了《紅色警戒2》這部重要的作品,在西木工作室重組為EA洛杉磯後,在他領導下又製作出了《命令與征服:將軍》可以說,他就像是一個會下金蛋的母雞。然而急功近利的EA卻干起了殺雞取卵的事。
在2003年電影《指環王3》上映,EA立刻買下了指環王的 游戲 改編權,並將其交由EA洛杉磯來製作成一款即時戰略 游戲 。2004年底《指環王:中土之戰》發售,EA又一次掙的盆滿缽滿,但這卻成為了這位元老留給EA的最後一枚「金蛋」。
指環王的成功並沒有滿足EA的胃口,高層馬不停蹄的要求馬克·斯卡格斯開發一部新作品,而且這部作品的影響力要遠遠比《指環王:中土之戰》還要高。那就是曾經的重要IP《紅色警戒2》的續作《紅色警戒3》。而馬克·斯卡格斯剛開始也是欣然接受的,並且興高采烈的在C&C社區發了一封公開信,宣布了下一部作品將是《紅色警戒3》。
就在玩家們欣喜若狂的時候,馬克·斯卡格斯卻突然開始了休假,幾個月後正式宣布從EA離職。當時的粉絲們都無比震驚,這個消息來得太突然,所有人都一頭霧水,而接替他工作的是邁克·維杜,曾經參與製作過《將軍》和《中土世界》的高級製作人。
而馬克·斯卡格斯突然離職的原因直到數年後他在私下裡才向媒體解釋了來龍去脈。原來當時EA給馬克·斯卡格斯製作《紅色警戒3》的時間自由短短的9個月,並且不容更改。在多次和EA高層交涉無果的情況下,馬克·斯卡格斯只得選擇離職,因為從《紅色警戒2》以來,每一部作品所給的時間實在太短了,團隊日夜趕工做出的作品令他精疲力竭,因此這一次是EA逼走了這個重要的元老。
與日本的 游戲 製作方式不同,歐美的 游戲 製作更像是一種流水線生產,任何人都只是一個螺絲釘,隨時可以被替換,而日本推崇的是 游戲 製作人為核心的 游戲 製作,因此才有了像小島秀夫,這樣的明星製作人,關於這個大麥以後有機會在來和大家說說日本的 游戲 製作故事。
馬克·斯卡格斯的離去,並沒有阻止EA大踏步的前進,時隔15個月,《指環王:中土之戰》的續作《指環王:中土之戰2》正式推出,然而由於趕工嚴重,因此這部續作給玩家的感覺更像是一代的資料片,僅僅隔了九個月,《指環王:中土之戰2》立刻推出了其新的資料片《巫王的崛起》。結果由於《巫王的崛起》是由外包公司製作,再加上工期太短,導致了 游戲 內容乏善可陳。
然而對於EA來說這些都無所謂了,因為2007年3月26日《命令與征服:泰伯利亞戰爭》正式發售。相比於《命令與征服:將軍》,這次的畫面表現效果更進一步,EA洛杉磯花了大力氣在 游戲 的光影表現上進行改善。然而 游戲 卻還是擁有過去的老毛病就是平衡性實在是不忍直視,剛發售時的《命令與征服:泰伯利亞戰爭》在資源採集上嚴重失調,往往 游戲 才剛開始5分鍾,玩家雙方就已經發展到了滿屏幕頂級坦克的情況,還是後來在一次又一次的下調資源採集效率才勉強平衡了 游戲 。
不過《命令與征服3》還是贏得了玩家們的認同,當時的C&C社區可謂是盛況空前。不僅有民間自己的組織,EA官方也在支持這些社區。還經常邀請全世界C&C社區的代表去參觀EA洛杉磯並且試玩新 游戲 ,那幾年是C&C社區玩家最幸福的日子。
《命令與征服:泰伯利亞戰爭》掙了錢,EA自然不會放棄充分發掘其商業價值。2008年3月新資料片《凱恩之怒》上市,然而還是同樣的問題,雖然 游戲 的畫質頂尖,但是那蹩腳的平衡性卻和那華麗的畫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反正和當年拳頭做LOL一個道理,有不平衡的地方就削弱刀妹,EA也是《命令與征服:泰伯利亞戰爭》有不平衡的地方就削弱采礦效率。
其實《命令與征服3》是一款很不出錯的好 游戲 ,只要後期EA多花點時間去進行 游戲 平衡,那麼或許未來其將有可能成為非常有發展潛力的 游戲 。然而這對於EA來說並不能創造什麼太多的收益,因此在草草的做了兩次補丁以後,就停止了對 游戲 的支持,因此EA的下一個關注點是《紅色警戒3》。
《凱恩之怒》僅僅發售7個月後,《紅色警戒3》就和玩家們見面了,玩家們一下面對突入起來如此多的大作不免有些驚喜。然而可惜的是《紅色警戒3》卻誕生在一個生不逢時的時代。
當時市面上的RTS 游戲 幾乎都被暴雪所佔據主導地位,《魔獸爭霸3》統治市場多年,《星際爭霸2》即將上市,EA希望《紅警3》能夠在畫質上獲取和暴雪 游戲 對抗的優勢,然而最終的結果卻事與願違。《紅警3》的 游戲 畫風給人一種卡通片的感覺,那種光影效果和模型設計完全和之前的《紅警》不一樣。
而且 游戲 中新加入的日本勢力給人一種美式日本古典文化和當代宅元素的雜糅,足輕、忍者、高達、紅色有角機甲、雙馬尾女高中生悉數登場,甚至還在任務里加入了一個巨大的三頭六臂武士型機器人。不過總的來說《紅色警戒3》的 游戲 水準還算過得去,但是獲得的銷量卻沒有《命令與征服3》優秀。
在2009年3月,EA發售了《紅色警戒3》的新資料片《起義》,這次的資料片不再交給外包公司來製作,完全有EA洛杉磯主導。有趣的是,EA似乎知道了自己並不擅長像暴雪那樣設計 游戲 的平衡性,因此《起義》直接取消了多人對戰內容,成為了一款徹徹底底的單機 游戲 。而 游戲 既然沒有了玩家間的對抗,那麼EA洛杉磯就開始放飛自我了, 游戲 怎麼爽怎麼來:會變形成戰艦的巨大機器人頭口吐激光、來自《終結者》的未來機器人發射著耀眼的光球、冒著黑煙的拖拉機咆哮著絞碎一切。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這一切都像是一場末世的狂歡。
到了2010年,EA早就看出來了即時戰略 游戲 的熱度已經逐漸褪去,而整個市場的份額也被暴雪幾乎占滿,EA洛杉磯似乎成為了EA公司的累贅。於是EA便想榨乾《命令與征服》這個IP的最後一滴血。
2010年3月一款實驗性質的作品被披上了《命令與征服》正統續作的名號草草上市了,那就是後來整個系列最糟糕的一部作品《命令與征服:泰伯利亞的黃昏》。 游戲 拋棄了過去所有的經典設定,轉而讓玩家專注於控制很小規模的軍隊進行戰斗,類似於一個可以操作多個單位的Dota。所有玩家對於這樣的改動都報以強烈的不滿,這種小家子氣的 游戲 方式,和曾經的《命令與征服》完全不匹配! 游戲 一上市很快就因為玩家過度流失,讓EA早早的就停止了對其的維護。
而由於《命令與征服4》的失敗,EA開始了新一輪的裁員,曾經由西木遺老們重組而成的EA洛杉磯徹底沒有了任何西木工作室的血脈,如今的EA洛杉磯就像是一個失血過多的巨人一樣在那苟延殘喘。不過EA這時候又給這個巨人注入了一些新的血液,在EA洛杉磯內部成立了一個名為VG的新 游戲 工作室,准備製作《命令與征服:將軍》的續作《命令與征服:將軍2》。
曾經的老玩家在被《命令與征服4》傷過之後,又重新燃起了希望!到了2012年8月,VG在科隆 游戲 展上宣布《將軍2》將使用EA最新的寒霜2引擎, 游戲 完全免費將不會包含單人部分,而且 游戲 將改名為-《命令與征服》。
然而《將軍2》的製作一拖再拖,中間甚至還更換過一次 游戲 引擎,由寒霜2換成了寒霜3。這樣的行為讓EA徹底失去了耐心,2014年10月EA宣布取消《將軍2》的開發計劃,裁撤所有EA洛杉磯和VG的員工,關閉EA洛杉磯公司。
至此,和曾經西木有關的一切都從被抹去,雖然後來也有傳聞《將軍2》將要重啟,但是直到現在已經沒有任何消息。而前兩年EA也學暴雪那樣,宣布要高清重置了《命令與征服1》,但是誰都知道,RTS 游戲 最輝煌的時代已經結束了。
正所謂: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這些 游戲 史都成為了過往雲煙,但我相信青山不改,綠水長流。或許有朝一日這些經典的RTS 游戲 咱們還能有緣再見!
❷ 跪求法國大電影,【免費高清】在線觀看百度網盤資源
資源外鏈:https://pan..com/s/1Tj9U2FNNeDYBnvjlqkR-EA?pwd=84j4
一頭紅發,perfect的「第五元素」莉露(Milla Jovovich飾)受命來到地球,她要協助人類與每隔五千年降臨一次的邪惡力量對抗,聯合風、火、水、土四塊神石擊退敵人。
在實驗室被復制出來後,言語不通的莉露在躲避人類的追捕中搭上了退役特工科本(Bruce Will is飾)的計程車。科本帶莉露找到了負責接頭的神父,兩人也漸漸的產生了好感。
❸ 推薦幾款EA的巨作
EA是代理商,本身並不參與開發游戲,游戲都是EA屬下的各個游戲工作室開發的。
不過樓上某人把榮譽勛章捧得老高,卻說銷量最高的單機游戲模擬人生2、一度最受歡迎的聯網競技游戲戰地2是二線作品,其公正度……
回到主題,看樣子LZ喜歡畫面好的啊……那就說說近兩年的EA游戲吧(有些不在PC平台發布的游戲就跳過了):
打「*」的為推薦作品
————————
第一人稱射擊類:
*戰地2142(Battlefield 2142):科幻題材的戰爭游戲,畫面在現在看也就是普普通通吧,特色是支持64人聯網對戰,聯機地圖很大,缺點是單機模式幾乎沒有……這個游戲正版驗證系統比較強,大陸地區有正版上市的,喜歡的話還是買正版吧。
*孤島危機(Crysis):目前畫面最華麗的游戲。但是游戲性一般。資料片「彈頭」(Warhead)加強了畫面、優化,加強了游戲性,但是劇情更短了……玩這游戲更像是旅遊去了,開闊場景自由度很高,另外聽聽朝鮮語還是很有意思的。
榮譽勛章:空降神兵(Medal of Honor: Airborne):劇情短,游戲性不如使命召喚系列……不過還是有它存在的意義的。
半條命2:橙盒(The Orange Box):EA僅僅是個代理商的角色。個人很喜歡裡面的兩個小游戲傳送門(Portal)和軍團要塞2(Team Fortress 2),當然,05年規格的畫面比較老了。
求生之路(Left 4 Dead):尚未發布,打僵屍的,用Source引擎所以畫面一般般啦……
————————
即時戰略類:
*命令與征服3(Command and Conquer 3):很成熟的一款科幻RTS,喜歡RTS游戲的必玩,畫面還算不錯。紅警3也將在月底面世了。
指環王:中土戰爭2(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Battle for Middle-earth II):我玩過,以《指環王》為藍本,特點是劇情模式豐富,畫面和游戲性都不如上面的一款,但覺得也可以試下。
————————
動作類:
哈里波特與鳳凰社(Harry Potter and the Order of the Phoenix):不是哈迷就不必考慮了,游戲性不怎麼好。
*雇傭兵2(Mercenaries 2: World in Flames):戰爭版的GTA,很多網站評價很低的游戲,因為BUG太多了。剛開始玩想砸它,到後來會喜歡上它,在漢化版出來前,玩這游戲需要強大的英語作後盾。
*死亡空間(Dead Space):恐怖大作,第三人稱射擊類,剛剛發布,評價似乎不錯。
鏡之邊緣(Mirror's Edge):09年1月份發布,第一人稱動作游戲,模仿跑酷的。不怕暈的話,這游戲還真不錯。
————————
賽車類:
*極品飛車:街頭狂飆(Need for Speed Prostreet):極品飛車不必我多說了,畫面還是不錯的。操作感、改裝自由度是這個系列的特點。不過個人不太喜歡這一代,更喜歡9代。12代卧底風雲就要出了。
橫沖直撞:天堂(Burnout Paradise):還沒出,09年初登陸PC平台,等了好久了,這游戲以破壞效果見長,很爽快的賽車游戲,恐怕對極品飛車是不小的威脅。
————————
角色扮演類:
暗黑之門:倫敦(Hellgate: London):個人對RPG不怎麼感冒,但據說這款游戲很讓人失望……盡管如此,還是有可玩性的。
*質量效應(Mass Effect):個人對RPG不怎麼感冒,據說是非常成功的RPG游戲,感興趣可以網路一下。
————————
模擬經營類:
*孢子(Spore):評價一般是因為跳票過久最後發現改進不大……可玩性還是頗高的。卡通風格畫面。
鐵路大亨(Rail Simulator):對鐵路無愛的人對此游戲無愛。
模擬城市:社會(Sim City Societies):還不如模擬城市4……
❹ 全世界三大恐怖電影是什麼..
1.《驅魔人》(1977) 導演:威廉姆.弗萊金 改編自william batty的小說. 這是一部經典恐怖片,曾經風靡一時.影片有著真實的效果和可怕的氣氛,這無疑使本片在任何時候都是一部引人入勝的佳作.本片獲得十項學院獎提名(贏得了最佳改編劇本和最佳音效)和四項金球獎(最佳導演,最佳影片,最佳音效和最佳女配角).
這部影片描寫惡魔撒旦附身於12歲女孩,在人間大開殺戒。成年人念念不忘。當時美國正逢越戰失敗與水門事件,所以美國人都籠罩在失望、受騙、悲觀的氛圍中,此片宣揚的恐怖神秘主義無疑是一帖心靈創傷的麻醉劑。由於過於恐怖,多人觀看時暈倒。
2.《德州電鋸殺人狂》(1974) 導演:托伯.霍善 《德州電鋸殺人狂》故事原型出自1957年美國殺人狂、威斯康辛州普蘭菲爾德鎮的艾德·蓋恩(ed gein)。以艾德·蓋恩事件為題材的影片早已層出不窮,尤其是他以人皮縫制「皮臉」的殘忍手段,在眾多恐怖片中被描繪得淋漓盡致,就連《沉默的羔羊》也深受影響。它被認為同《活死人之夜》和《驅魔人》一起開創了現代恐怖片的新時代.但影片中有著太多的暴力和血腥,這使的影片一直以來備受爭議. 恐怖片的電影 恐怖分子 電影 恐怖電影 恐怖電影
3.《活死人之夜》(1968)
導演:喬治·羅梅羅 一顆墜落的人造衛星發出的放射線使死人復活了,他們從墳墓中爬起來,尋找活人作食物。附近的人們為了逃生,躲到了一個農場的房子里。他們心驚膽戰,外面就是那些冷漠無情的幽靈——搖搖晃晃,一步步接近——要想殺死他們。而只有擊打他們的頭部才能將他們徹底消滅……
這部低成本的黑白電影長90分鍾,在匹茲堡拍攝,驚險恐怖,攝人心魄,現在看來仍然和當年一樣猶如經歷了一場噩夢。導演喬治·羅梅羅因為這部影片確立了他的恐怖片大師地位。
如果你曾經看過《活死人之夜》這部電影,你就會走近那種特殊的恐怖意境:所有人都認為已經死掉了的計劃和建議不斷從墳墓中爬出來,搖搖晃晃重新走進回憶當中,吃掉活人的大腦。
❺ 電影大亨(the movies) EA出品的下載地址(高分懸賞)
PC][電影大亨繁體中文版][聖城游戲組@旺財][2.26G/出種]
http://dl1.www2.btchina.net/download.php?s=fbf7142662c33ebf&attachmentid=1069081
安裝說明:
1.下載後請先確認完整性;
2.使用虛擬光碟機軟體載入進行安裝;
3.安裝中遇到輸入游戲的CD,則運行壓縮包「電影大亨繁體中文版_漢化和免CD」內的「keygen.exe」生成CD輸入即可。
4、如果有出現藍屏或跳出的現象的玩家,請大家更新顯卡驅動試試。有人說管用
5、游戲安裝完畢後復制免CD補丁(壓縮包「電影大亨繁體中文版_漢化和免CD」內的「Movies.exe」)到游戲安裝目錄覆蓋原文件即可運行游戲。
[PC][電影大亨之特技大師][聖城家園@晴天的星空][1.56G/FTP高速]
(這是資料片!)
http://dl1.www2.btchina.net/download.php?s=d089c0cf57412d12&attachmentid=1094540
安裝說明沒找到,我看了下,應該還是虛擬安裝,和上面的差不多!
上面2個是種子地址!
迅雷測試120KB(ADSL,寬頻是多少我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