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3d眼鏡的原理是什麼呢
3d眼鏡的原理是,讓人的左眼和右眼分別看到不同的圖像,從而在大腦中形成有景深的立體圖像。人的視覺之所以能分辨遠近,是靠兩隻眼睛的差距。人的兩眼分開約5公分,兩隻眼睛除了瞄準正前方以外,看任何一樣東西,兩眼的角度都不會相同。
3d眼鏡的特點
3D眼鏡採用了當今最先進的「時分法」,通過3D眼鏡與顯示器同步的信號來實現。當顯示器輸出左眼圖像時,左眼鏡片為透光狀態,而右眼為不透光狀態,而在顯示器輸出右眼圖像時,右眼鏡片透光而左眼不透光,這樣兩隻眼鏡就看到了不同的游戲畫面,達到欺騙眼睛的目的。
以這樣地頻繁切換來使雙眼分別獲得有細微差別的圖像,經過大腦計算從而生成一幅3D立體圖像。3D眼鏡在設計上採用了精良的光學部件,與被動式眼鏡相比,可實現每一隻眼睛雙倍解析度以及很寬的視角。
⑵ 3D眼鏡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你好;
先說一下3D的原理:人的眼睛為左右兩個,平時看某樣東西時,兩個眼睛有一個角度差,正是由於這個角度差才能形成的3D,而電視是在一個平面上,所以看任何的畫面,除了假想的3D外,感受不到任何的3D效果,而如果拍出來的畫面是雙畫面,這兩個畫面完全模擬人的眼睛,看的時候再讓每隻眼睛只看到那一個畫面,那麼畫面就會騙過大腦,以為看到的就是立體的畫面,這是任何一種立體方式的原理.
拓展資料;
立體眼鏡,紅/紅眼鏡;解碼器眼鏡;
紅/青:紅/藍:眼鏡:用於立體電影,3D電視,3D游戲,立體圖片,火星立體圖片
紅/綠:眼鏡:(煙花眼鏡)用於觀看焰火
日、月蝕眼鏡:灰色可完全吸收紅外線,以及絕大部分的紫外線,並且不會改變景物原來的顏色。
偏光眼鏡:採用偏光片製作,用於野外活動,釣魚,登山,滑雪,IMAX影院
⑶ 3D眼鏡是什麼原理
3D眼鏡採用了當今最先進的「時分法」,通過3D眼鏡與顯示器同步的信號來實現。
當顯示器輸出左眼圖像時,左眼鏡片為透光狀態,而右眼為不透光狀態,而在顯示器輸出右眼圖像時,右眼鏡片透光而左眼不透光,這樣兩隻眼鏡就看到了不同的游戲畫面,達到欺騙眼睛的目的。
以這樣地頻繁切換來使雙眼分別獲得有細微差別的圖像,經過大腦計算從而生成一幅3D立體圖像。 3D眼鏡在設計上採用了精良的光學部件,與被動式眼鏡相比,可實現每一隻眼睛雙倍解析度以及很寬的視角。
(3)3d電影院的眼鏡利用了光學的什麼原理擴展閱讀:
3D眼鏡的缺點
1、主動快門式3D眼鏡需要配備電池,使用成本及持續使用時間上要受到電池電量的限制。但需要注意的是這種小型電子設備所產生的電磁輻射為非電離輻射,目前尚無任何臨床數據說明其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2、畫面閃爍的問題,3D眼鏡閃爍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主動快門式3D眼鏡,3D眼鏡左右兩側開閉的頻率均為50/60Hz,也就是說兩個鏡片每秒鍾各要開合50/60次,即使是如此快速,用戶眼鏡仍然是可以感覺得到,如果長時間觀看,眼球的負擔將會增加。
3、亮度大打折扣,帶上這種加入黑膜的3D眼鏡以後,每隻眼睛實際上只能得到一半的光,因此主動式快門看出去,就好像戴了墨鏡看電視一樣,並且眼睛很容易疲勞。
⑷ 3d眼鏡是什麼原理
3d眼鏡採用了先進的「時分法」,通過3D眼鏡與顯示器同步的信號來實現,當顯示器輸出左眼圖像時,左眼鏡片為透光狀態,右眼鏡片為不透光狀態,而在顯示器輸出右眼圖像時,右眼鏡片透光,左眼鏡片不透光,這樣兩隻眼睛就看到了不同的游戲畫面,達到欺騙眼睛的目的。
以這樣地頻繁切換來使雙眼分別獲得有細微差別的圖像,經過大腦計算從而生成一幅3D立體圖像。3D眼鏡在設計上採用了精良的光學部件,與被動式眼鏡相比,可實現每一隻眼睛雙倍解析度以及很寬的視角。
三種不同的D眼鏡原理
1、浮雕3D眼鏡原理
這些眼鏡使用特殊的紅色/青色鏡片來處理圖像。這些鏡頭通過對實際查看的分層圖像進行濾色來生成我們看到的圖像。當一個鏡頭濾除圖像中的所有紅色時,另一個鏡頭濾除青色,從而使您的大腦以3D形式觀看圖片。
您正在查看的圖像通常是從兩個不同角度投影的同一幅圖像,或者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疊加圖像。這種眼鏡由於進行了濾波處理,因此最終你感知到的色彩會與真實的圖像產生色差。
2、偏光3D眼鏡工作原理
同一屏幕上的兩個圖像通過正交偏振濾鏡疊加在一起。兩個眼鏡上疊加相應的正交偏振片,來過濾投影圖像。每隻鏡片選擇一個光的偏振方向,每隻眼睛看到屏幕上的兩個單獨的圖像。剩下交給大腦。
因為成本便宜,這種方法廣受歡迎,3D Max一般使用這種方法。但是由於偏振光的選擇,會損失一半以上的光通量。因此對顯示設備的初始亮度有較高的要求。
3、快門3D眼鏡工作原理
快門眼鏡被認為是當今可用的最先進的3D眼鏡。其他兩種3D眼鏡使用的是被動3D,而快門眼鏡則使用主動3D。他們不使用經過過濾的圖像或顏色來創建三維效果。取而代之的是,快門眼鏡通過LCD屏幕技術工作,該技術使每個鏡頭變暗,左右交替。
這其實是在調制你眼睛所看到的光的連續性傳播,通過把圖像按幀一分為二,形成對應左眼和右眼的兩組畫面,在高頻次的切換中,讓你左右眼睛獲取不同的圖像,最後你的大腦會主動將這些圖像組合,形成3D印象。
⑸ 3D眼鏡的原理是什麼
3D眼鏡需要配合3D電影才有用的,看普通電影沒有用。
首先說明一下,光是可以偏振處理的,處理過的光具有偏振方向(光本身的方向是不變的),但我們看起來還是原來的光。
然後有一種鏡片,叫偏振鏡片,他也有偏振方向,偏振方向相同的光可以通過,不同的光不可以通過。
3D電影拍攝的時候,是在不同角度(差不多是雙眼分開的角度)放兩台攝像機一起拍攝,放映的時候兩組畫面經過不同偏振方向的處理後,投射到銀幕上。
如果這時候你不帶3D眼鏡,你看上去是兩組畫面模糊在一起。如果帶上3D眼鏡,因為偏振鏡片的過濾,左右眼看到的是不同畫面,跟我們用眼鏡看到真實物品時一樣。大腦根據計算就會產生立體的感覺。
⑹ 3d電影與3d眼鏡配合主要運用光學原理的什麼
戴3D眼鏡觀看3D視頻或者3D圖像的光學原理很簡單,就是讓左眼只看到左畫面,右眼只看到右畫面,左右兩幅畫面貌似相同其實質細節不同,(由兩個相機在不同的位置拍攝所至)這樣的兩個細節不同的畫面經過左右眼輸入到人的大腦中就會合成一幅立體效果的圖像。就這么簡單。
⑺ 3d眼鏡是什麼原理
不同類型的 3D 眼鏡,採用的原理也不同,具體如下:
1、互補色3D 眼鏡:
紅色光過紅色鏡片,藍色光過藍色鏡片,人腦便可立體成像。
2、偏振光3D 眼鏡:
立體感產生的主要原因是左右眼看到的畫面不同,左右眼位置不同所以畫面會有一些差異。
拍攝立體圖像時就是用兩個鏡頭一左一右。然後左邊鏡頭的影像經過一個橫偏振片過濾,得到橫偏振光,右邊鏡頭的影像經過一個縱偏振片過濾,得到縱偏振光。
立體眼鏡的左眼和右眼分別裝上橫偏振片和縱偏振片,橫偏振光只能通過橫偏振片,縱偏振光只能通過縱偏振片。這樣就保證了左邊相機拍攝的東西只能進入左眼,右邊相機拍攝到的東西只能進入右眼,於是就立體了。
3、時分式3D 眼鏡:
根據人眼對影像頻率的刷新時間來實現的,通過提高畫面的快速刷新率(至少要達到 120Hz)左眼和右眼各 60Hz 的快速刷新圖象才會讓人對圖象不會產生抖動感,並且保持與 2D 視像相同的幀數,觀眾的兩隻眼睛看到快速切換的不同畫面,並且在大腦中產生錯覺,便觀看到立體影像。
4、不閃式3D 眼鏡:
通過電視分離左右影像後同時送往眼鏡,通過眼鏡的過濾,把分離左右影像後送到各個眼睛,大腦再把這兩個影像合成讓人感受 3D 立體感。
不同類型 3D 眼鏡的應用:
(1)紅/青、紅/藍眼鏡:用於立體電影,3D 電視,3D 游戲,立體圖片,火星立體圖片。
(2)紅/綠眼鏡:(煙花眼鏡)用於觀看焰火。
(3)日、月蝕眼鏡(灰色):可完全吸收紅外線,以及絕大部分的紫外線,並且不會改變景物原來的顏色。
(4)偏光眼鏡:用於野外活動,釣魚,登山,滑雪,IMAX 影院。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3d眼鏡
⑻ 3d眼鏡的原理是什麼
1、出現較早的色差眼鏡,一般是一邊紅色,另一邊是藍色或綠色,另有其他顏色。
2、偏振光眼鏡利用偏振原理,兩個鏡片會過濾掉不適合的光線,令影像能夠傳送給正確的眼球。
3、液晶快門眼鏡是利用視覺暫留方式,左右鏡片利用電子控制液晶交替遮擋左右眼球。同樣,顯示原件需要梅花間竹切換左右眼影像。
觀看立體電影時,觀眾需要戴上一副眼鏡,鏡片是一對透振方向互相垂直的偏振片。其原理是平時我們只有用兩隻眼鏡看物體才能產生立體感,如果用兩個鏡頭如人眼那樣,從兩個不同的方向同時攝下電影場景的像,製成正片。
在放映時通過兩個放映機用振動方向互相垂直的兩種線偏振光重疊地放映到銀幕上,人眼通過上述的偏振眼鏡觀看,每隻眼睛只能看到相應獨立的一個圖像,就會像直接觀看時那樣產生立體的感覺。
優點和缺點
與立體圖像相比,偏光 3D 眼鏡的使用產生的全彩色圖像觀看起來更加舒適,並且不受雙目競爭的影響。
這需要顯著增加費用:即使是低成本的偏光眼鏡,其成本通常也比可比較的紅青色濾光片高出 50%,雖然立體 3-D 薄膜可以列印在一行薄膜上,但偏光薄膜通常是通過使用兩台投影儀的特殊設置完成的。
使用多台投影儀也會引發同步問題,並且同步性差的電影會否定使用極化帶來的任何增加的舒適度。這個問題被 1980 年代標準的許多單條偏振系統解決了。
特別是自 1950 年代以來流行的線性偏振方案,使用線性偏振意味著任何類型的舒適觀看都需要水平頭。任何向側面傾斜頭部的努力都會導致偏振失敗、重影以及雙眼同時看到兩個圖像。圓偏振已經緩解了這個問題,允許觀眾稍微傾斜他們的頭(盡管眼睛平面和原始相機平面之間的任何偏移仍然會干擾深度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