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媒體運營年終總結(2)
新媒體運營年終總結篇三
經過這半年的工作,我們多媒體網路實驗室部門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也存在不足,詳細如下:多媒體網路實驗室有工作人員人。
人員分配如下::負責總的協調工作,帶領全體部門人員完成工作。其中主要負責網路穩定、網路核心設備的管理、維護工作。疫情上報系統的檢查、填報工作;:負責網路穩定、核心設備的管理、維護。四大門的網路、計算機維護,政府五層、建委會議室設備的維護、調試工作;:負責網路穩定、核心設備的管理、維護。四大門的網路、計算機維護;:負責政府五層、建委會議室設備的調試工作,疫情上報系統的填報、檢查工作,簡單網路、計算機的維護、維修工作。
上半年的主要工作內容及取得的成績:配合×××方面完成×××教委、城關鎮的方案、設備調試、培訓等工作;完成政法委、成人中專、組織部視頻會議,網路計算機項目等方案的編寫;完成中心機房的環境整理工作;完成部分單位的政務專網接入工作,單位包括機要網、規劃局、統計局、農村疫病上報系統、人事局、公路局等;檢查並填報農村疫情上報信息;完成使用電信光纜個農村科技大院的安裝、調試工作;安裝、並調試個鄉鎮,個委辦局的視頻會議;完成部分四大門的網路、計算機維護工作;根據首信公司的網路發展規劃,完成部分委辦局地址的修改工作;帶領本部門員工學習,並進行了網路培訓,使、位員工熟悉網路結構,能夠獨立解決基本的網路故障;帶領本部門員工,在辦公室的領導下,積極做好預防非典的工作;正在進行防火牆、病毒檢測系統、網路監控系統的比較,編寫關於網路速度慢原因、切實可行的解決 方法 等報告。
上半年中取得的最主要成績是解決了召開視頻會議時分會場看不到主會場的圖象。
工作中的不利、有利的因素及改進方法:
有利的因素:工作范圍同去年相比縮小了,這幾個月又有個實習的加入,工作人員增加了,增強了工作的派出力度及進展情況。
不利的因素:雖然工作人員增加了,但他們都屬於新手,剛開始的時候完全不能自己獨立工作,直到近⒈個月才能逐漸解決一些基本的問題。
改進的方法:⒈加強對部門人員培訓及鼓勵自我學習,提高個人的技術水平;⒉提高部門經理的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
下半年的 工作計劃 :
⒈徹底查出網路速度慢的原因並解決;⒉加強學習,提高個人及本部門員工的技術水平;⒊加強對網路設備、伺服器的管理力度,爭取無故障運行;⒋提高自己的管理技能;⒌按照首信公司的網路規劃,將全區委辦局的地址全部改完;⒍通過的認證;⒎檢查並填報疫情上報信息。
新媒體運營年終總結篇四
20XX年,廣播電視台在縣委、縣政府和縣委宣傳部的堅強領導下,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和省、市、縣黨代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努力適應廣播電視體制改革下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牢牢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為奮力推進我縣“產城一體、三化同步”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富裕潁上、幸福潁上、和諧潁上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
現將20XX年的工作要點總結如下:
一、堅持正確導向,統籌做好廣播電視宣傳工作。
(一)認真做好廣播電視重大宣傳工作。
輿論引導正確有力,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把迎接宣傳貫徹作為我台全年宣傳工作主線和最重要的任務。通過精心策劃,科學組織,開辟了《‘保持黨的純潔性、迎接黨的’主題 教育 活動》、《展示新輝煌》、《先鋒頌》、《鄉鎮書記訪談·基層建設年》、《科學發展成就輝煌》、《學習貫徹黨的精神·我們在行動》和《學習黨的》等專欄,深度報道了創先爭優以來經濟社會事業和黨的建設所取得的新成績,以及學習貫徹落實黨的精神情況。 圍繞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潁上新聞》、《今日聚焦》、《潁淮之聲》等欄目組圓滿完成對“潁上縣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和政協第九屆潁上縣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潁上縣第五屆返鄉農民工招聘”、“國家園林縣的申報、驗收”、“第七屆管子文化旅遊節”、“焦玉蘭救學生的先進 事跡 ”、“巾幗風采”、“好婆婆·好媳婦專訪”、“走基層·看潁上”、“勞模風采”、“鄉村故事”、“人口與計劃生育”、“文明創建·我愛我家”、“法制在身邊”等重大主題、重大活動、重大典型宣傳報道,為潁上的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二)實施精品工程,節目創優初見成效
認真貫徹 “三貼近”原則,鞏固拓展“走轉改”活動,建立常態化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的長效機制,不斷創新宣傳內容形式、方式、方法和手段,努力提高輿論引導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利用廣播電視宣傳輿論引導的及時性、公信力和影響力,切實加強了對社會 熱點 難點問題的輿論引導和監督工作。201*年我台共編播電視新聞欄目《潁上新聞》286期,稿件2729條;編播廣播新聞欄目《潁上新聞》246期,稿件1248條;編播電視專題欄目《今日聚焦》102期,稿件326條;編播廣播專題欄目《農民之友》、《潁淮之聲》、《音樂時空》共101期,稿件300條;編輯改版廣播·電視專題欄目《政風行風熱線》35期,上線服務窗口單位和民生部門35家,現場解答和落實群眾咨詢和合理化訴求288件,答復率為100%,後期對自來水公司、交警大隊等多家單位落實解決問題情況進行跟蹤報道,積極推動解決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播出公告及公益廣告210多個, 標語 180多條。 在201*年度全國、省、市級好新聞評選活動中,我台共有28件新聞作品獲得各個級別的廣播電視新聞獎。其中,徐慶作品《合作社激活“多薪”農民》獲得由中國農業委員會頒發“全國農業好新聞”一等獎;徐慶作品《道德之光耀潁淮》分別獲得由省廣播電視局頒發廣播類“好新聞”三等獎和市文廣新局頒發廣播類“好新聞”一等獎。崔學澤作品《託管服務,解除後顧之憂》分別獲得由省廣播電視局頒發電視類“好新聞”三等獎和市文廣新局頒發電視類“好新聞”一等獎。荊華、王靜製作編輯專題欄目《音樂時空》由省廣播電視局頒發廣播類“節目製作質量·金鹿獎”三等獎。
(三)外宣工作力度加大。
全年對外宣傳工作進展順利,新聞宣傳質量穩步提升。一是加大了對上級台投稿力度。經過全台新聞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上送中央、省、市電台電視台新聞稿件共被採用662條。其中在中央電視台一套發稿《焦玉蘭救學生》、《農機戰三夏》2條,在中央七套發稿我縣農業科技類新聞7條;在省電視台發稿累計30條;在省電台發稿累計85條;在市電視台發稿累計280條;在市電台發稿累計258條,在阜陽電台、電視台發稿總量位居全市五縣三區第一位。二是積極邀請中央、省、市媒體記者來我縣采訪,並積極提供原始音、像素材,開辟了對外宣傳的新渠道。中央台記者應邀來潁5次,省台記者應邀來潁15次,市台記者應邀來潁30次,主要對我縣的城市建設、工業經濟、人文歷史、旅遊發展等內容,多角度、多方位的宣傳報道潁上科學發展的新舉措、新發展、新成就。
二、 事業建設步伐正穩步推進
(一)加強對全縣廣播、電視“村村通”管理工作。
對全縣鄉鎮廣播的整修進行規劃和技術指導,針對廣播“村村通”工程工作的落實和廣播經費的使用情況,我台成立3個檢查組對30個鄉鎮及所屬行政村進行檢查,根據廣播建設、通播率、節目播出時間等考評項目逐項進行評分。對20戶以上已通電陳橋、賽澗、王崗、垂崗、南照五個實施電視“村村通”民生工程的鄉鎮,進行全面維修維護工作。
(二)擴大廣播電視經營業務范圍,提升廣告業務創收空間
認真貫徹執行上級部門凈化銀屏的工作要求, 對廣告內容進行嚴格把關,杜絕虛假三無廣告的進入。目前廣播電視經營業務面臨網路、大屏幕、平面等新媒體廣告的沖擊,面臨生存壓力,積極挖掘本縣廣告市場潛力,多方擴展廣告業務范圍,主辦首屆“一匡天下”杯《青少年才藝大賽》等活動;豐富節目編排,增加精品電視劇的引入,靈活務實的服務客戶。不斷提升廣告創收空間,促進廣播電視事業的平穩較快發展,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
(三)全力抓好安全優質播出工作,促進廣播電視事業穩步發展
圍繞“安全、優質播出”這一中心,堅持“高質量,不間斷,即經濟,又安全”的十二字方針,我台全力做好播控中心、微波傳輸、無線發射、采編設備管理等環節的技術維護和保障工作。明確各部門 崗位職責 ,完善維護檢修制度,嚴格執行目標管理制度,使技術維護管理工作進一步規范化、科學化,認真做好周檢、月檢工作,確保我台自辦廣播電視節目和轉播中央、省級廣播電視節目的無線發射。成立了安全播出領導小組,實行年度安全播出應急預案,確保元旦、春節、全國兩會、五一、國慶、和黨的期間等重大節日、重要時段、重要保障期的安全播出任務。我台201*年共安全播出廣播節目7300多小時;播出轉播電視節目29000多小時;轉播CMMB數字電視8700多小時,實現停播率百小時零秒。在阜陽市安全播出評比中,我台榮獲技術維護三等獎;欒柱同志榮獲技術維護個人二等獎。
(四)、落實縣教育台的並入整合資源工作。
為落實文化體制改革的工作要求,將教育電視台並入我台重新整合廣播電視傳輸資源。我台拿出切實可行的整合方案,通過縣政府、縣委宣傳部的工作協調,目前基本完成了教育電視台的並入工作。教育電視台電視頻道23(511.25兆赫茲)的並入投入使用之後,將促使和推進我台科學的對電視傳輸資源的整體統籌協調和規范播出秩序。
(五)、繁榮電影工作。
充分認識農村電影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2131工程公益電影放映宣傳任務落到實處。放映人員實行崗前培訓,持證上崗。完善制度,明確職責,強化督查,確保農村公益電影放映的補貼資金的安全使用。截止11月份,鄉鎮、行政村流動電影放映完成放映場次近8000場,完成上級下達的電影放映任務95%以上。按照縣委宣傳部的工作安排,為宣傳王家壩精神,組織人力送票上門,圓滿完成電影《王家壩》放映任務,
三、加強內部管理,狠抓隊伍建設
(一)適應新形勢,著力提高隊伍政治素養、專業技能水平。
組織全體黨員幹部參加“保持黨的純潔性、迎接黨的”主題教育活動;認真執行《廉政准則》,嚴格執行各項 規章制度 ,明確責任,進一步嚴明黨的紀律;為落實 財經 監督管理工作,把廣播電視經營創收納入財政非稅制管理;深入開展新聞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嚴明宣傳紀律。針對人才短缺的現象,積極支持職工參加各類業務和技能學習培訓班;定期推薦優秀新聞、工程人員到省、市廣播電視台進行實習;新聞中心堅持每周一選題、學習例會和參加“新聞真實性”網路專題學習。
(二)統籌兼顧,廣播電視各項工作協調發展。
計劃生育工作實行台長親自抓,總負責,分管台長具體抓,直接負責制。及時通報本單位各類計生信息,積極配合接受屬地計生部門的檢查和考核。切實做好保密及檔案工作,規范工作管理將責任落實到個人,未出現泄密現象。工會組織積極參於社會團體各類活動,內部職工活動開展有聲有色。 高度重視 安全生產 工作,定期開展內部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整治,按時召開安全生產例會,實現了全年無安全事故發生的目標。
(三)創先爭優成績顯著
通過全體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我台榮獲縣委縣政府頒發“潁上縣先進單位”、“創建省級文明縣城先進縣先進單位”、“人口和計劃生育綜合治理·先進單位”、“消防·先進單位”、“綜治維穩工作·先進單位”、“全縣安全生產·工作先進單位”;榮獲縣委宣傳部頒發“全縣新聞宣傳·先進單位”.12位同志因工作成績突出,榮獲縣委縣政府“政法工作·先進個人”、“計劃生育·先進個人”、“民生工程·先進個人”、“安全生產·先進個人”、“五一勞動獎”;縣委宣傳部頒發“優秀宣傳工作者”、“知識競賽獎”等10多個獎項。全台女職工積極參加全縣女子團體廣播 體操 大賽取得第五名,榮獲二等獎的好成績。
四、存在問題。
在回顧總結成績的同時,也清醒的看到我台工作中所存在的不足和薄弱環節,主要是表現在:我們的思想觀念、工作作風還不能積極應對廣電體制改革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以及新媒體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我們的爭先進位意識、開拓創新意識有待加強;廣播電視精品力作還不太多,特別是讓縣委縣政府、人民群眾滿意的作品顯少;現我台經濟相當緊張,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和影響了我台的發展,廣告經營創收拓展工作力度有待加強;人員限制進入機製造成我台策劃、編輯、記者以及技術人員嚴重短缺。對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這些問題,分析形勢,研究切實有效 措施 加以解決,力爭各項工作在開拓中發展、在規范中提高、在創新中進步。
2. 反映民工的電影《民工潮》
你說的那部電影又叫《農民工》,以前看過, 沒找到資源,只有個相關的影視資訊報道。http://www.boosj.com/238266.html
片名:農民工 / 民工潮
導演: 陳軍 Jun Chen
編劇: 趙冬苓 Dongling Zhao
主演: 宋運成 Yuncheng Song 王檸 Ning Wang 王景春 Jingchun Wang
劇情: 農民工創業者陳大成帶著妻子秀清,女兒花兒衣錦還鄉。回鄉路上,當年離鄉入城,艱難打拚的過程慢慢浮現在大成的腦海中…… 1991年,安徽阜陽農民大成帶著他的幾個兄弟茂盛、喜龍和二牛一起闖進了湧向沿海城市的民工大潮。途中,大成巧遇同樣外出打工的農村姑娘秀清。眾人來到城市,秀清投靠表姐阿玲,到小飯館打工。大成與兄弟們憑力氣和頭腦到處打工,卻在採石場誤入騙局。種種曲折之後,大成等終於憑借要錢不要命的拼勁兒在城市站住了腳。 1993年,大成等在建築工地打工。二牛妹妹以優異的成績考入高中,二牛卻為妹妹的學費犯了難。他瞞著工頭,去別的建築工地打夜工賺錢,被工頭開除。二牛和大成等苦苦哀求,工頭卻毫不講情面。在沉重的壓力下,二牛不堪重負,墜樓身亡。大成深深體會到,尊嚴比命更加重要。適逢洪災來襲,大成等帶著一腔悲憤投入抗洪救災,其英勇奮戰的行為獲得了城市媒體的贊譽和城市領導的嘉獎。在這個過程中,大成和秀清的感情也日益加深,兩人終於攜手成婚,在城市裡安下家來。 大成帶著兄弟們苦幹實干,終於在2003年成立了自己的建築工程隊,秀清也懷上了大成的孩子。就在這時,大成卻因為承包商錢老闆失蹤而陷入了農民工討薪風波。茂盛為了及時支付農民工工資,冒險向老鄉預支工程款,卻險些被告上法庭。為救出大成,秀清與老鄉周旋,終於讓他們撤訴,自己卻因為流產而無顏面對大成,不告而別。大成等找到錢老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卻發現錢老闆其實也身受三角債之累。錢老闆被大成的情義所動,主動提出用工程抵債,大成的事業由此走出困境,反而取得了更大的發展。 2005年,當公司越做越大,大成卻開始面臨誠信危機。為了追求利潤,茂盛和大成的分歧越來越大。因為大成堅持誠信,兄弟倆最終決裂,茂盛帶著喜龍離開,大成的公司也面臨倒閉。而在這時,兩年來杳無音信的秀清卻傳來了消息。大成與秀清重逢,得知秀清已無法生育,但大成對秀清仍然一往情深。兩人和好如初,領養了女兒花兒。大成憑著誠信經營,從頭開始,再度開創自己的事業。 這次大成回鄉,終於實現了他和茂盛、喜龍、二牛當初離鄉時的誓言:一座嶄新的工廠在家鄉的土地上矗立起來。而越來越多的新一代農民工正像大成他們當年一樣,帶著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如潮水般湧向城市。 背景花絮: 阜陽,是全國五大農民工源頭之一,每年有200多萬農民常年在外務工。影片中以「大成」為代表的農民工形象,是全國農民工群體的縮影,他們走南闖北、艱苦創業的曲折經歷,體現了農民工群體吃苦耐勞、誠實守信的優秀品質和不屈不撓、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同時也展現了阜陽的地域特點、民俗民風,以及這個城市的生機和活力。 電影《農民工》是安徽省阜陽市首次參與拍攝的影片。影片以阜陽農民工在外創業典型人物以原型進行創作,片中很多角色由農民工親自出演。影片講述了阜陽農民大成帶領眾兄弟背井離鄉,前往江浙打工的曲折過程。隨著社會的發展,在黨和政府不斷關懷和支持下,大成們靠著誠信、勤勞、堅韌、機智、勇敢……終於獲得成功。影片以阜陽市、潁上縣和寧波地區等地作為主要拍攝景地,並在影片中充分體現了安徽和阜陽的地域特點、民風民俗。 由阜陽市委宣傳部、安徽省泰洋文化傳播公司、北京九州同映國產數字電影有限公司、北京真實焦點影視文化傳播公司聯合攝制完成的電影《農民工》,被國家電影局列為「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優秀國產新片、重點獻禮影片」。影片以阜陽農民工為原型進行創作拍攝,真實記錄了阜陽農民工走南闖北、艱苦創業的曲折歷程,體現了阜陽人民吃苦耐勞、誠實守信的優秀品質和不屈不撓、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展現了阜陽的地域特點、民風民俗,反映了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以及黨和政府對農民工的關注、關心和關懷。 2008年12月6日,「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10部國產影片發行推介儀式」在北京星美國際影城舉行。在國家廣電總局力推的一批國產新影片中,由安徽省阜陽市牽頭拍攝的以農民工為題材的紀實影片《農民工》(原名《民工潮》)名列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