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巨制 » 特殊教育十大電影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特殊教育十大電影

發布時間: 2022-07-25 04:33:01

『壹』 有哪些和教育有關的電影推薦

一個古老的、關於守舊與創新、現實與浪漫、新人與老人兩股勢力二元較量的影片《死亡詩社》,基汀帶學生們在校史樓內聆聽死亡的聲音,反思生的意義;讓男生們在 綠茵場上宣讀自己的理想;鼓勵學生站在課桌上,用新的視角俯瞰世界。老師自由發散式的哲學思維讓學生內心產生強烈的共鳴,他們漸漸學會自己思考與求索,勇敢的追問人生的路途,甚至違反門禁,成立死亡詩社,在山洞裡擊節而歌!

『貳』 與特殊教育相關的電影

韓國《自閉症》

『叄』 有關心理學的歐美電影

犯罪心理學:七宗罪、沉默的羔羊、致命ID、奧羅拉公主
人格心理解析:異度空間、美麗人生、第六感、夜色、穆赫蘭道、心靈捕手、春風化雨、飛越瘋人院、綠里奇跡
特殊教育之孤獨症:我的名字叫可汗、馬拉松、海洋的天空
社會心理:入殮師
以上大部分是歐美的,也有幾部是中國、韓國和日本的,但是拍的也是很好的,希望幫到你~~~

『肆』 請叫我第一名觀後感從特教方面來講

[叫我第一名觀後感]中午一個多稍小時的午休時間,伴隨幾次無法控制的眼淚,看完了青春勵志電影《叫我第一名》:一個患有無法治癒的妥瑞氏症、伴隨著抽搐同會時不時發出怪異的叫聲的孩子,在課堂上被老師和同學恥笑,被老師罰站,被學校勸退學,叫我第一名觀後感。怕影響課堂秩序害怕上學,怕破壞圖書館的靜謐從不敢去享受閱讀帶來的快樂,不敢去看電影,不敢去聽音樂會,不敢和父親溝通,不敢去想像自己的第一次約會… 直到有一天

『伍』 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的影片評論

這部獲得台島教育部評定優良影片,獲得1986年第三十一屆亞太電影節記者特別獎(胡茵夢) 有點象我們大陸的主旋律電影,它通過幾次同學的聚會,塑造了一個外表美麗,內心堅強近乎完美的小學老師形象,通過她和學生的故事,以及她在亡夫以後投身特殊教育工作的努力和反映了當年台島的歷史的變遷,是一部能夠引起兩岸三地共鳴的好電影。
老師的偉大是在於她在一張白紙上畫出美麗的圖畫,老師的偉大是她讓我們得到了知識和文化,老師的偉大是她給了我們一個榜樣,一個真正的人的形象。
或許,我們在現實迷失,但是,我們總有一些時間憶起我們的童年,回憶起毫無功利的童年。我們的路,不一定走的順利,可是,我們應該給這個世界留下一些微笑和感動。
我們的心靈需要一個可以傾訴的方向,就像廖偉明最後的傾訴。
音樂,在空間傳揚,雨色,在申城飄盪…
閃回的鏡頭展示了孩子們童年的時光,他們中有著我們的影子,他們的故事裡有我們的昨天。
=============================================================================
夜讀李敖,得益非淺,晨看茵夢,果然漂亮,《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買了許久,一直擱著,昨夜看到李敖談茵夢。才拿出這部片子看,這部由柯一正(沙河悲歌中演父親)導演的,被台島當局評定優良影片的電影,講述著孩子們的童年,講述著中國人都經歷過的中國教育方式。跟著悠揚的琴聲,夢回童年,尋找我們的夥伴,尋找那些記憶里不再確切的綽號。那些事也同樣發生在我們的身上,愛打小報告的乖乖女生、課桌上的三八線、被老師訓斥、需要家長簽名的考卷,兩地對望,文化的傳承和教育的模式竟如此一致。柯一正在高中聚會的郊遊的戲里,拍出了青春期孩子的真實世界,特別在索橋一幕,心動,在我們開始確立自己長大的時刻,當童年的女孩婷婷玉立在你的面前,我們卻沒有敞開心扉的勇氣,就這樣在思念和心動里,我們留給青春一份至純的回憶。
這部獲得台島教育部評定優良影片,獲得1986年第三十一屆亞太電影節記者特別獎(胡茵夢) 有點象我們大陸的主旋律電影,它通過幾次同學的聚會,塑造了一個外表美麗,內心堅強近乎完美的小學老師形象,通過她和學生的故事,以及她在亡夫以後投身特殊教育工作的努力和反映了當年台島的歷史的變遷,是一部能夠引起兩岸三地共鳴的好電影。
我們的心靈需要一個可以傾訴的方向,就像廖偉明最後的傾訴。音樂,在空間傳揚,雨色,在申城飄盪…音樂,只要有著音樂,你的心靈就應該有著光亮在路上,我們憧憬在路上,我們期待

『陸』 《我的影子在奔跑》首映,近幾年有哪些關愛弱勢群體的溫暖感人的電影

1月13日下午,方剛亮導演的電影作品《我的影子在奔跑》在北京舉行了全球首映禮。

近幾年關愛弱勢群體的溫暖感人的電影有:《海洋天堂》、《有一天》、《最愛》等。


  • 《海洋天堂》

《海洋天堂》是一部關愛自閉症人群的公益影片,由薛曉路執導,李連傑、文章、桂綸鎂、高圓圓、董勇、朱媛媛主演。該片講述了一個父親傾盡所有,守護孤獨症兒子的感人故事,影片以一個獨特的視角展示了父子真情,真實的情感觸動每一位觀眾的內心最深處的情感線。

影片中身染艾滋病的男女主角從相憐、相依到相愛,在這段不被祝福的感情中兩人用生命證明了愛情的尊嚴。影片展現了艾滋病患者這個特殊的群體殘酷的生存狀態,也表達了「反對歧視,關愛生命」的大主題。


以上幾部電影都是以弱勢群體為題材的電影,同時也呼籲大家:反對歧視,關愛弱勢群體。

『柒』 特殊教育經典書籍

1、海倫·凱勒的教育作者:(美)莎莉文著;袁敏琴編譯內容簡介:人類歷史上偉大的教育奇跡,美國傳奇女性海倫·凱勒的成功之路。「19世紀有兩個最值得關注的人:一個是拿破倉,另一個就是海倫·凱勒。」——馬克·吐溫「莎莉文小姐不愧是我們國家最偉大的教育家之一,正是她通過自己的實踐和摸索,才將海倫·凱勒這樣一位盲聾啞人培養成了美國20世紀十大偶像之一。」——貝爾博士(電話發明者)2、用圖像思考與孤獨症共生作者:(美)格蘭丁 著,范瑋 譯內容簡介:本書作者是世界知名的孤獨症人士天寶.格蘭丁博士。天寶博士目前就職於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生物系,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康復的孤獨症人士。以她個人經歷拍攝的電影《自閉歷程》於2010年上映,並獲得多項國際大獎。本書以一個自閉症的視角去講述他們看待這個世界的方式,通過這本書,人們能夠更加理解自閉症人士的心理世界。3、解析兒童自閉症(圖文版)作者:(日) 佐佐木正美 著;張晗 譯內容簡介:《解析兒童自閉症(圖文版)》以直觀、形象的圖解形式,全面介紹了自閉症兒童的症狀表現及患病症結所在,深入淺出地講解了目前最有效的治療自閉症的方法——「TEACCH」療法,能幫助家長和專業人員為自閉症患兒創造一個適於生活、學習的環境,最終讓孩子回歸社會。4、特殊兒童發展與學習作者:雷江華 著本書根據我國學前教育階段推行融合教育的基本 精神和特殊教育循證實踐的要求,遵循特殊兒童身心 發展一般性與特殊性的規律,重點闡述特殊兒童的認 知發展與人格發展規律、學習策略、教育策略等,最後具體探討不同類別特殊兒童的概念、發展與學習等 。本書是國家精品課程,書中每個知識點配有二維碼,掃描就可以看網上老師講的視頻。5、應用行為分析與兒童行為管理作者:郭延慶 著作者郭延慶教授,長期在臨床一線從事兒童行為問題管理與咨詢、家長教育和培訓,根據多年來在應用行為分析領域的學習和思考,結合實踐經驗和臨床體會,在《應用行為分析與兒童行為管理》一書中系統地介紹了應用行為分析的理論及應用。本書原理篇對應用行為分析的基本原理進行了系統、通俗的解釋,並配以臨床案例說明每個原理的.具體應用;管理篇則涵蓋從預防行為問題到出現行為問題後的管理,說理明白,舉例生動。另外,還收錄了作者的部分雜文,以行為管理和兒童教育訓練為主題,作為全書的補充和點綴。

『捌』 我想求一些關於特殊教育的影片,有誰知道啊

1.《充氣娃娃之戀》 lars and the real girl
心理學看點:孤僻症,妄想症。
雖然不是RYAN的經典之作 不過他表現得很好

2.《吮拇指的人》thumbsucker
心理學看點:ADHD Ritalin,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

3. 《大象》 elephant
心理學看點:電影以一種難以想像的時間-空間語言挑戰了傳統電影的現實主義,從這個角度,討論自然而然地進入到一個哲學層面,對一件已經發生的事實,時間已經過去,以回憶和和判斷建立的感知體系能夠還原事實本身嗎?從現象出發如何抵達真相?經驗事實是否就是事物的本質?電影的藝術虛構性與現實的真實性之間到底是怎樣的關系?這個題域從胡塞爾的現象學開始一直到德勒茲的「影像-時間理論」似乎一直在延伸,加斯想我們在這部電影中看到,任何理性,無論是意識形態的權力話語還是純粹的理論/話語推導,在現象的叢林中是多麼盲目和無知。他說,「我就像哥侖布,我對一切將一無所知」,也許正像《疾走羅拉》的開場白那樣,「電影只進行90分鍾,剩下的都是理論了!」
gus van sant 這個GAY帶給我們的全是心裡上的震撼

4. 《秘窗》 secret window
心理學看點:DID,多重人格。
johnny同學表現最好的一部 比海盜強的多了。。

5.《致命ID》 Identity
心理學看點:分離性身份識別障礙,舊稱MPD,多重人格障礙。DID 身份識別障礙 多重人格
其實每個人都是有多重人格的 問題在於你發現了多少

6. 《火柴人》 matchstick men
心理學看點:潔癖、強迫性人格。
我也有相反的封閉空間恐懼症

7.《歌西卡》 gothika
心理學看點:犯罪心理學,失憶。
最有趣的psychology branch就是criminal psychology

8. 《失眠》 insomni
心理學看點:嚴重失眠症。
睡眠障礙還是比較嚴重的事情 請大家都不要忽視

9.《異度空間》 inner senses
心理學看點:精神分裂症。
超自然現象是由心理角度造成的

10. 《美國精神病人》 american psycho
心理學看點:雙重人格 精神分裂症
NC-17 如果選擇看的話還是悠著點兒 NC-17意味著有看著猝死的可能

11.《鋼琴教師》 la pianiste
心理學看點:繼《藍絲絨》以後最卓越的性心理變態電影傑作。
這種東西是越看越上癮的 小說比較精彩

12.《美麗心靈》a beautiful mind
心理學看點:妄想型精神分裂症,以及愛在精分治療中起到的決定性作用。
第一個想到的居然是nash equilibrium。。。學經濟學瘋了

13.《死亡試驗》 das experiment
心理學看點:服從心理,經典的社會心理學實驗。
算是給我最大靈感的了

14. 《海灘》 the beach
心理學看點:假人性的貪婪,是徹頭徹尾的一個心理學實驗。

15.《記憶碎片》 memento
心理學看點:Short-term memory failure 短時記憶障礙,海馬體損傷。
我最討厭海馬體。。。因為它和下丘腦長得很像。。。讓我背得很糾結

16. 《搏擊俱樂部》 fight club
心理學看點:DID,身份識別障礙,多重人格。
心頭大愛!!!心理學入門影片

17.《靈異第六感》 the six sense
心理學看點:兒童心理學。

18. 《聖女貞德》 the messenger:the story of joan of arc
心理學看點:精神分裂症。弱弱地說一句。。。信仰就是精神分裂

19. 《一樹梨花壓海棠》 lolita
心理學看點:****、性心理變態。性心理變態還是很普遍的。。。我一直自我懷疑中

20. 《心靈捕手》 good will hunting
心理學看點:心理咨詢,認知行為療法+來訪者中心。精神分析弗洛伊德。
被ben和matt年輕的才華震撼到了 這倆人怎麼越老越不中用

21.《心理游戲》 the game
心理學看點:人格/性格測試,應用,設計情景。
和諾蘭同學有相同嗜好的大衛同學的作品 我一直懷疑他倆都是嚴重的心理學痴迷者

22.《第八日》 le huitleme jour
心理學看點:唐氏綜合症。

23.《夢旅人》 picnic
心理學看點:影片並沒有過多地表現精神病的歇斯底里,取而代之的是這些病人的單純和可愛,由此展現了現實的殘酷和生命的脆弱。岩井俊二的巔峰作。

24. 《一級恐懼》 primal fear
心理學看點:法庭中的心理學家,職業資格,犯人偽裝多重人格。犯罪心理學典型代表作

25. 《本能》 basic instinct
心理學看點:弗洛伊德、性與暴力的本能。

26. 《沉默的羔羊》 the silence of the lambs
心理學看點:Abnormal的心理學,潛意識,人格分析。變態心理學,異性癖、食人狂。最全的了

27. 《雨人》 rain man
心理學看點:孤獨症(通俗點叫自閉症) 高功能孤獨症。

28. 《藍絲絨》 blue velvet
心理學看點:展現了各種性心理扭曲的場景。心理學電影開山鼻祖

29. 《發條橙》 a clockwork orange
心理學看點:條件反射,厭惡療法,行為主義經典。classical conditioning的代表 直接表現了UCS UCR CS CR的關系 經典中的經典

30. 《愛德華大夫》 spellbound
心理學看點:夢的解析、失憶、強迫泛化。精神分析中的經典。希區柯克同學 你很牛
31《阿甘正傳》「FORREST GUMP」 主演:Tom Hanks 湯姆 漢克斯

『玖』 對智障人、盲人、肢殘人的關懷行動

一、無障礙電影:

無障礙電影是專門為了方便殘障人士觀看的經過加工過的電影節目。分為專供盲人和專供聾人2個版本,一個版本通過重新剪輯增補大量配音解說的方式,讓視力障礙者完成了解整部電影的內容,享受電影藝術樂趣;另一個版本通過增配字幕方式,讓聽力障礙者無障礙欣賞電影。

五、心智障礙人士終身托養計劃:

1、廣東省心智障礙人士終身托養計劃將由廣東省殘聯下屬機構廣東省殘疾人公益基金會牽頭組織開展,採用政府先期投入基礎設施建設、參與家庭分擔托養成本、第三方提供專業服務的模式進行。

2、為心智障礙人士提供集住宿、生活照料、康復訓練、娛樂休閑、教育、職業訓練、護理等全方位服務於一體的一站式服務。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細處用了心 城市暖人心(關心救助殘疾人④)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特殊教育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無障礙設施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無障礙設計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無障礙電影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國殘聯啟動「心智障礙人士終身托養計劃」

『拾』 朝華電影簡介

朝華是一部講述主人公創辦特殊教育學校的故事。

該片是以袁敬華為人物原型,講述了她為特需孩子創建特殊教育學校,以及無私付出的感人故事。該片以研究生「麥克」探索「夏津特教模式」為主線,逐漸揭開主人公的神秘面紗。

在上世紀九十年代,袁敬華有感於鄉鄰兩個聾啞孩子渴望上學,在家裡一間不足十幾平方的小土屋裡,開始了她的特教事業。從16歲涉足特殊教育到如今的26年間,她始終對特教事業初心不改,對殘疾孩子不離不棄。

通過片中主人公對於殘疾兒童的特殊關愛與照顧,也培養了他們的自強、自立、自尊與自信的性格,這部片子改變我們對特殊兒童的既有認知,真正打開人們的包容心和同理心,所以說這是一部具有非常具有重要意義的影片。

該片的拍攝取景在夏津,主要有兩處,一處是位於夏津縣城的山東夏津特殊教育學校,一處則是袁敬華最初的辦學點,夏津縣渡口驛鄉三屯村。而且,劇中兒童演員大部分都是特教學校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