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巨制 » 三峽水庫大移民的電影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三峽水庫大移民的電影

發布時間: 2022-07-21 04:23:48

Ⅰ 三峽移民的原因和背景

原因:

1、中國在高速的發展,需要大量的電力需求。

2、對長江水的控制,避免洪災和乾旱。

3、為後來的南水北調打基礎。就在長江的上游建造了三峽水力工程。建成後水位上升,在水平線175米以下都屬於蓄水區。住在這個蓄水線以下的人都得搬遷。

背景:

古老三峽的十年巨變,向世人證明:中國人不僅能修建世界一流的水利工程,還能夠實施世界上難度最大的水利移民工程。

1992年4月3日,七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了關於興建三峽工程的決議。這是一項國運所系的重大水利樞紐工程,是開發和治理長江的關鍵性骨幹工程,也是迄今為止世界水利建設史上最大的工程。

三峽工程具有巨大的防洪、發電、航運、供水等綜合效益,是一項造福今人、澤被子孫的千秋功業,對建設長江經濟帶、加快中國現代化建設步伐、提高綜合國力有著十分重大的戰略意義。三峽工程採取「一級開發、分期蓄水、連續移民」的建設方案,到2009年全面建成,建設期17年。

(1)三峽水庫大移民的電影擴展閱讀:

相關報道:

在三峽庫區采訪,隨處可見醒目的大紅「拆」字和白色的二期移民水位線標記,彷彿在提醒人們:已到了二期移民的決戰時刻。

然而,無論是在大舉搬遷的移民村,還是在剛剛建好的移民點,記者看到的,都是一派從容不迫、安居樂業的平和景象;與老鄉聊起移民的話題,他們說得最多的兩個字,是「滿意」。

「移民滿意是我們黨員幹部的共同追求。」豐都縣分管移民工作的副書記蔣宜茂告訴記者,「在移民庫區,學習、貫徹『三個代表』,就是要千方百計讓移民『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不折不扣地維護好他們的根本利益。」

「流汗流血不流淚,掉皮掉肉不掉隊」為移民嘔心瀝血的牌樓村前村支書葉福彩,臨終前要求把他的骨灰埋到高山上——他要「看」著村民們順順當當地搬走。

故土難離之情,相互攀比之心,政策理解之誤,使三峽庫區移民成為社會關注的難題。高陽鎮需動遷移民17000多人,是三峽庫區第一移民大鎮。去年高陽鎮集中外遷移民5656人;截至今年4月底,該鎮已順利對接移民3120人,超過計劃56%。

Ⅱ 賈樟柯什麼時候說過想讓三峽移民紀念碑飛走

解釋一下: 1 你說的像樓房的那個建築是三峽移民紀念碑,但是很無奈,沒有建成,也就成了我們在影片中看到的不倫不類像爛尾樓一樣的建築,這個設計為「華」字的移民紀念碑2000年開始修建,修到中途缺錢就停工了,和所有大城市裡爛尾樓一樣都是當地政府的恥辱柱(將人民的血汗錢堆成無數垃圾)。此外,三峽移民紀念碑更是對140萬移民的褻瀆和侮辱。 2 賈樟柯說:「初到奉節的時候,看著江邊的那座移民紀念碑,我覺得它和周圍的一切都很不協調,就想讓它飛走,所以,電影里,就讓它像外星飛船那樣飛走了。」於是,影片中紀念碑像神六一樣升空了。 3 賈樟柯無非是用一種藝術手法表達了他對這種政績工程的不滿,所以讓這個侮辱三峽移民的東西滾到外太空吧
那就是他剛到奉節這個地方看見這個東西有感而發吧,這種話也不能太明著說吧。

Ⅲ 三峽大移民是什麼意思

三峽浩大的移民工程,世界水利史上亘古未有。根據規劃,三峽蓄水至175米水位時,最終移民將達120萬人。這相當於一個歐洲中等國家的人口,是此前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伊泰普電站移民的28倍。10年來,三峽庫區已搬遷、安置移民72萬多人。

Ⅳ 關於電影<<三峽好人>>的問題請高人指導!!

文藝片 表現的思想內容有很多。
本來就是講兩個人的故事。
比如那個唱歌的小孩一是要表現一些真實的生活情況,二是小孩分別與兩個主人公相遇,表明生命中的交集。
據了解百姓得到了安置,從何得知。若是一個人在家鄉住了幾十年,突然要搬走,你什麼感覺?
煙酒茶糖是章節的不同處理劃分效果,外國人好結構獨特。
大白兔糖是來表現那裡的人的生活與三明這個好人。
UFO我也沒看明白賈導演想表現什麼,應該有思想含義,估計表示變化中的世界哲學。
至於走鋼絲,那是全片的經典之處樓上的好不好,是說三明他們一夥從拆房到去挖黑煤礦,這本身就是從一種危險到另一種危險。
總之這部片子拍的很不錯個人覺得,有很多東西可細細品味,那個小孩,小馬哥和表演唱歌的光頭都是實拍的。很真實表現我們國家某個部分的變化。

Ⅳ 《三峽好人》之前,有一部關於三峽的紀錄片在國際上很受歡迎,那位大俠知道

《三峽好人》是賈樟柯記錄片《東》的一個「衍生產品」。

《東》:賈樟柯和劉曉東聯合的藝術行動
Dong
片名:東
出品人:淡 勃 周 強
監制:餘力為 朱 炯
策劃:劉小東 宋 靖
藝術顧問:林旭東 淡 勃
導演:賈樟柯
攝像:賈樟柯 餘力為 周智生 田 荔
錄音指導:張 陽
作曲:林 強
剪輯:孔勁蕾
製片主任:王 彧 張 冬
類型:紀錄片 片長:70分鍾
首映時間:2006年9月5日(威尼斯電影節)

劇情簡介

2005年,中國奉節。

畫家劉小東前往三峽地區創作油畫《溫床》,十二名拆遷工人成為他寫生的模特,這座有兩千年歷史的城市因三峽工程的建設而即將消逝,畫家也在與模特的相處中被現實征服。

2006年,泰國曼谷。

《溫床》的第二部分在曼谷進行,劉小東請來十二位熱帶女性為她們寫生, 炎熱的城市讓女人們昏昏欲睡,唯有地上的水果鮮艷依舊。畫家因體力的付出而漸感勞累,女人們卻掙開眼合唱一曲歡快的歌。

兩個城市都有河流經過,奔騰向前絕不回頭。

製作簡介

2002年年底,劉小東去三峽旅遊,看到正在搬遷的三峽縣城,即萌發了創作的想法。 直到2003年SARS爆發的時候,劉小東創作了第一幅關於三峽的油畫作品——《三峽大移民》(200cm×800cm)。

2005年下半年,劉小東和賈樟柯相約共赴三峽,分別創作了油畫《溫床》和以劉小東為主角的紀錄片《東》。

賈樟柯談《東》

一、為何拍《東》

拍這個片子首先不是因為三峽,而是小東要去畫畫,於是邀我去拍紀錄片。本來我就好奇他工作狀態是怎樣的,他到那裡是如何展開工作的,他是如何面對他畫里的人的。我從來沒有去過三峽,但是第一次看到他關於三峽的畫的時候就特別喜歡。對那個地方也產生了興趣,於是就與他一起去了。這個紀錄片就是圍繞他畫畫這一事件來表達對這個地方的感受的。小東選擇這個地方有他的理由,它正在消失,一切都是變化著的,今天這個人在,明天這個人可能就不在了,他可能就離開了,或者去世了。所有這些都在流動變化著。小東創作的時候基本上是在奔跑,比如說與光線比賽,他選擇畫畫的地方的後面有一個樓,如果不快畫,陽光很快就被遮擋住了。在工作現場的時候,我逐漸地進入到所謂畫家的世界裡了。

他讓我感動的不是他選擇三峽這樣一個巨變的地方,而是對生命本身、對人本身的愛。在小東那裡,他所面對的,是同一個身份的人——搬遷工人。他表達的,是一種只可以在這個特定人群身上呈現的美感。你會感覺到他心裡裝滿了對自己畫筆下人物的感情。這是這次三峽之行最令我感動的地方。

二、為何以《東》為片名

我也算一個美術的發燒友吧,我一直想發現他繪畫世界裡的「秘密」。現在回過頭來看他以前的一些畫,會發現他有一個延續不變的閃光點,那就是每一個畫面里的人都有著只屬於自己的生命之美。用「寫實」啊、「現實主義」啊等等這些詞彙都不能概括他作品的意義。他有著一份最直接的對對象本身和對生命的愛在裡面,非常自然,非常原始。在今天這樣一個被包裝得失去本色的社會里是非常難得的。我的紀錄片叫《東》,用的是他名字里的一個字。也暗喻我們所處的一個位置,一種態度。

三、為何和劉小東合作

非常自然就合作了,基礎也就是所謂藝術觀點,所謂對作品的感受相當一致。我電影中的人,都是走在街上的普通人,小東畫里的人也都是最平凡的普通人。但是他們有他們的美,那是一種人與生俱來的美。為什麼喜歡這些人?面對這些人應該用怎麼樣的方式去表現他們的生活狀態,這都是我們要想的問題。生活在三峽的人們,經濟、生活條件都比較差。人們依靠那條江生活,搬遷後,以後的生活也許就沒有著落了,但是具體到每一個人,他們會讓我們發現幸福不能完全用錢來衡量。我們接觸一些人,他們生活還是很主動,他們沒有太多的憂郁、痛苦、彷徨,人家活得也好,掙一塊錢高興,掙兩塊錢也高興,真的挺好。

我們整個攝制組回來以後,很很多人非常懷念在三峽時的感覺。找到最初始的快樂,這個過程最重要。比如將來這個片子發行如何,多少人喜歡它,能在多大范圍里傳播,我不會最在意。因為主要的快樂已經過去,就像生孩子,一個生命你很珍惜,你看著他自己長大很高興,但是最初的愛情,生產過程是最懷念的。我回來以後,發現自己變得很穩健,覺得生活其實對你夠好的了!

劉小東談《東》

一、為何畫三峽

我總是害怕——自己覺得好像成了點事兒,然後就變得嬌氣起來。所以我總是願意往下面跑一跑,讓自己變得不重要一點,不那麼自以為是一點。藝術家只有跟當地的生活發生某種關聯,創作出來的東西才可能更新鮮,更有力量。假如不去三峽,我也許會去其他類似的地方。在北京被很多人關注著,身為畫家,自己感覺還有點用,展覽、采訪、出書……而當我面對三峽,面對那些即將被淹沒的小縣城時,你會感覺自己一點兒用都沒有,虛榮的東西沒有一點意義。這個時候你就會重新思考許多問題。如果藝術總是被當成神聖殿堂裡面的供品一樣被奉著,那人就會變得空虛。而在三峽那裡,藝術品還沒有一個床墊值錢呢!還不比一個床墊對人家更有用呢!我們改變不了任何事情,對人家形成不了任何影響。我想把自己往低處降一降,不要把自己太當回事了。我幾次去三峽創作,表達的無一不是我對三峽人命運的關注和感受,而不僅僅是對現實的描繪和記錄。

二、與賈樟柯合作的感受

我覺得從事影視藝術的人都比較有趣。他們的思路普遍很活躍,總是會有一些新奇而且生動的想法,所以我喜歡和他們在一起。但是真正去拍電影實在是太辛苦了。賈樟柯拍電影從早上5點一直拍到凌晨3點。他確實是太喜歡這個職業了,換了是我早就崩潰了。因為他要處理的不僅僅是藝術的問題,有太多的主意需要他來決斷。

主創簡介

賈樟柯與紀錄片

2006年紀錄片《東》入圍第63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地平線單元競賽片

2005年出任法國真實電影節評委

出任日本山形國際紀錄片電影節評委

2002年 紀錄片《公共場所》獲法國馬賽國際紀錄片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紀錄片《狗的狀況》入選嘎納電影節導演雙周

賈樟柯與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2000年 《站台》第5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正式競賽片-最佳亞洲電影獎

2004年 《世界》第61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正式競賽片

2006年 《東》第63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地平線單元競賽片

劉小東與電影

1992年出演王小帥的首部電影《冬春的日子》

1992年擔任張元的電影《北京雜種》的美術指導

1995年他的畫作《兒子》取材於張元的同名電影

2000年他的畫作《自古英雄出少年》取材自王小帥的電影《十七歲的單車》

2004年他與王小帥一起在賈樟柯的電影《世界》中客串兩個新富人物

2006年紀錄片《東》

賈樟柯:

出生於1970年,山西省汾陽人。1997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從1995年起開始電影編導工作,現居北京。法國《電影手冊》評論他的首部長片《小武》擺脫了中國電影的常規,是標志著中國電影復興與活力的影片。德電影評論家烏利希·格雷格爾稱他為「亞洲電影閃電般耀眼的希望之光」。賈樟柯還參與了大量的國際文化活動,成為當今亞洲最為活躍的電影導演之一。

2004年獲法蘭西共和國文學藝術騎士勛章。

主要作品:

小武(1998,107分鍾,故事片)

站台(2000,193分鍾/154分鍾,故事片)

公共場所(2001,31分鍾,紀錄片)

狗的狀況(2001,5分鍾,紀錄片)

任逍遙(2002,113分鍾,故事片)

世界(2004,108分鍾,故事片)

劉小東

1963 生於遼寧

1988 獲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學士學位

1995 獲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碩士學位

1994 今在中央美術學院任教至今

個展

1990 劉小東,中國 北京 中央美術學院畫廊

2000 劉小東1990-2000,中國 北京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

劉小東,美國 舊金山LIMN畫廊

2001 劉小東,法國 巴黎LOFT畫廊

2002 劉小東在東海,台灣 東海大學藝術中心

2003 生存狀態,台灣 誠品畫廊

2004 金門碉堡藝術展---18個個展,台灣 金門

三峽大移民和三峽新移民,環碧堂畫廊 藝術文件倉庫 北京 中國

2006 悉尼雙年展

公共收藏

1993 福岡美術館,日本

1995 中國美術館,中國

1997 舊金山現代美術館,美國

上河美術館,中國

1998 東寧美術館,中國

1999 上海美術館,中國

昆士蘭美術館,澳大利亞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中國

2001 新加坡美術館,新加坡

劉小東畫作《溫床》介紹

《溫床》是藝術家劉小東2005年到2006年完成的一個繪畫項目。該項目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已經於2005年9月在三峽的夔山周圍完成。期間劉小東對從當地請來的12個農民模特進行現場鋪地寫生。第二部分將於2006年在泰國曼谷的唐人畫廊完成。期間藝術家將請12名泰國女性,在泰國唐人畫廊現場寫生並展覽。第三部分,兩件作品及其現場將參加悉尼雙年展。

《溫床》項目關注的是正在亞洲發生的都市化進程與移民浪潮。世界人口爆炸性的增長以及來自農村的數以億計的移民,正在大地上創造著一個個超級大城市。在全球范圍內,城市化,也就是農村移民城市的過程有著深刻的經濟原因,同時也造就了奇特的文化景觀。在中國自1993年開始計劃實施的三峽庫區移民,不僅屬於這一世界性移民浪潮,而且以其移民非主動的遷移方式區別於其他。並且,在移民庫區故土被淹的同時,一個全新的三峽水庫將誕生。這個21世紀的超級英雄不僅是中國這場跨世紀移民的直接受益者,同時它也將不遺餘力的捍衛正在都市化進程中快速發展的中國。和中國不同,泰國發生移民狀況是以經濟利益為驅動的主動性遷移。在這個項目中,劉小東以繪畫的方式一直延續他對於現代化進程中亞洲現實的人文關懷。藝術家試圖通過對稱的圖像來形成對於亞洲范圍內移民浪潮的思考。

《溫床》項目的作品總共2組,以每組5件,分成2組展示,尺寸均為250cm×250cm。作品的內容也由兩部分組成,一組是藝術家在三峽夔門對當地農民的現場寫生;另一組是藝術家在泰國曼谷對當地女性的現場寫生。這些作品和劉小東以前的作品最大的不同是它們的完成將不藉助任何攝影、攝像等圖像復制手段,而是完全的現場寫生。除了對移民浪潮的人文思考以外,《溫床》項目還將是一次手工繪畫與機械復制之間的較量。按藝術家自己的話來說,之所以會選擇這樣的創作方式來關注都市化進程和移民浪潮,是為了「讓僵死的繪畫變得鮮活起來,拒絕攝影、錄像等科技手段,企圖回到過去用手工繪畫記錄世界的快樂時光。」

Ⅵ 有沒有修水庫移民後生活的電影

我覺得修水護一命後的生活的這個電影,在網上應該是有很多這樣題材的,肯定是有你想需要的那一種。

Ⅶ 電影《三峽好人》中,那個好像火箭上升的「華」字形建築物是什麼意思

《三峽好人》中火箭的真實意義

移民紀念碑爛尾樓就是相關官員的恥辱風景。那群懵懂的孩子哪裡知道,這個設計為「華」字的移民紀念碑2000年開始修建,修到中途缺錢就停工了,和所有大城市裡爛尾樓一樣都是當地政府的恥辱柱(將人民的血汗錢堆成無數垃圾)。此外,三峽移民紀念碑更是對140萬移民的褻瀆和侮辱。賈樟柯說:「初到奉節的時候,看著江邊的那座移民紀念碑,我覺得它和周圍的一切都很不協調,就想讓它飛走,所以,電影里,就讓它像外星飛船那樣飛走了。」於是,影片中紀念碑像神六一樣升空了。憤怒的賈樟柯讓全國老百姓的憤怒得到瞬間的釋放。

Ⅷ 關於移民的電影

關於移民的電影,有很多這種電影,我看的越來越多的,絕對有些馬匹的,他們都太可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