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巨制 » tspdt第一電影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tspdt第一電影

發布時間: 2022-07-13 09:15:20

⑴ tspdt是什麼榜單

TSPDT是有關電影及導演業內地位的榜單。

TSPDT全稱為「THEY SHOOT PICTURES, DON'T THEY?」,是一個網站和資料庫。

其主要的數據來源有兩個(每年更新一次,按照去年的數據,選票數每年都會變化):

一是5495張影評人和電影學者的私人投票,二是3302張各類綜合榜單。

對總共8797張榜單進行加權計算,就可以給所有引用的電影排一個名次;同理,導演也可以排一個名次。

上榜導演

李安(Ang Lee),男,1954年10月23日出生於台灣省屏東縣潮州鎮,華語電影導演、編劇、製片人,畢業於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紐約大學。

1990年,執導個人首部電影《推手》,該片獲得第28屆台灣電影金馬獎評審團特別獎提名。

⑵ 《肖申克的救贖》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嗎有什麼出入

不是,《肖申克的救贖》是美國作家斯蒂芬·金的中篇小說。

小說的背景是20世紀30年代,那時,「美國的政治腐敗已經遲到了商人面前」,甚至波及到了監獄。故事中,年輕的銀行家安迪因為妻子和她的情人被殺而被判無期徒刑,由於監獄的腐敗,他在真相即將大白的情況下仍然得不到昭雪,反而在肖申克監獄飽受了各種精神上和肉體上的摧殘。

然而,安迪並沒有被多舛的命運毀掉,他經過20多年水滴石穿般地不懈挖掘,終於在一個雷雨交加的夜晚,從500碼長的污糞管道中爬出,重獲自由,在墨西哥海邊過上了自由人的生活。

(2)tspdt第一電影擴展閱讀

《肖申克的救贖》這部作品的名稱也具有象徵意義。肖申克象徵著黑暗與惡,而起源於《舊約·以賽亞書》的救贖一詞,則象徵著基督思想的實踐。值得思考的是,小說中的人物並沒有像早期美國移民那樣把「宗教作為社會生活的根本」,當然也沒有進行任何的宗教實踐。

主人公安迪沒有等待上帝對他的救贖,而是憑著自己對善良人性的堅守,自救救人,贏得了自由,實現了重生。其實,隨著20世紀西方社會信仰的缺失,人本主義代替了神本主義,這個詞似乎早已不那麼流行了。

美國許多作家早已注意到,「物質金錢為腐蝕劑,工業科技為剝奪人性之源」。斯蒂芬·金筆下的「另類」人物安迪在肖申克監獄幾十年如一日苦心孤詣、慘淡經營所實現的救贖決不是一般基督教教義上的救贖,這里的救贖似乎加上引號才更為妥帖,才能表達更多的蘊涵,才能看出作者對當下社會和現代人性諸多問題的深層關注和思考。

美國許多作家早已注意到,「物質金錢為腐蝕劑,工業科技為剝奪人性之源」。斯蒂芬·金筆下的「另類」人物安迪在肖申克監獄幾十年如一日苦心孤詣、慘淡經營所實現的救贖決不是一般基督教教義上的救贖,這里的救贖似乎加上引號才更為妥帖,才能表達更多的蘊涵,才能看出作者對當下社會和現代人性諸多問題的深層關注和思考。

《肖申克的救贖》這部小說詮釋了希望與自由的真諦,可以說如果故事中的安迪放棄了希望,他就不會獲得自由,通過小說情節不難看出,希望引導了行動,不僅僅主角安迪如此,就連故事中的瑞德也是通過安迪的禮物尋找到了光明和希望,最終通過希望獲得了自由。

⑶ IMDb前250名是對有史以來最佳影片的粗略估計嗎

嗯,IMDb排行榜250強。無論您是誰,都受到一些人的喜愛,被其他人的恨惡無休止地有趣。它的選擇范圍很廣,從荒謬到明智,再到非常聰明。它幫助了無數人了解電影。

這就是我最擅長的。如果您以前從未看過電影,但想成為電影迷,請堅持使用IMDb Top 250。

當然,肖申克的救贖可能不會經受嚴格的審查,但其扎實的感性使其非常適合新手。《黑暗騎士》混亂而快節奏的能量對於新手來說也是完美的。

瞧,IMDb的優點是什麼:聲明要去電影的民眾中有很大一部分人(特別是男人)喜歡什麼。對於剛開始看電影的人來說也很好。

但是對於有史以來最好的電影,總共有超過6,500個評論家和電影製片人的名單,他們拍攝的照片不是是您最好的選擇。還沒到。

⑷ 吳宇森巔峰作喋血雙雄在香港電影史上是什麼地位

國際:
MUBI 評分3.9,Ratings多於1000中,位列港片第八
爛番茄評分8.7,位列港片第一
TSPDT排名第635,位列港片第六
IMDB評分7.9,位列港片第八

國內:
香港電影百佳作品第62位
《看電影》雜志中文電影100強,第82位(港片32)

⑸ 韓國版《老男孩》的獲獎情況是什麼

獲獎情況:


⑹ 零差評美劇《肖申克的救贖》,與真實事件有何出入

《肖申克的救贖》並不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而是改編自恐怖片《閃靈》的作者——斯蒂芬·埃德溫·金。他是美國當代的驚悚小說大師,2003年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終身成就獎。他的無數作品被搬上熒屏,改編成電影。而《肖申克的救贖》正是其中之一。

⑺ 王家衛和李安誰的藝術成就更高

藝術層面:

在華語影壇,尤其是高度商業化的香港影壇,王家衛是罕見的「作者」。他擁有一貫的鮮明風格,他喋喋不休的男人的獨白與游動不拘的運動鏡頭為每一個裝逼俠津津樂道;他反復開掘的時間,記憶與漂泊的主題;他有高度的本土意識;墨鏡王也確實樂於販售自己的「大師」人設。

尤為重要的是,在華語影壇上出現的各種風格中,王家衛這種帶有意識流色彩的現代主義風格是非常罕見的,(早期婁燁或許在這方面有一定的成績,但也不無模仿王家衛之嫌)。在這個意義上,王家衛的地位就極為重要了。

文化層面:

無論是97前充斥香港銀幕的「亡命漂泊」主題,97-07十年間的「迷茫不安」主題,還是07年以後的「懷舊到過去的屎都比現在的香」主題,都離不開王家衛的作品。

在《旺角卡門》《阿飛正傳》《東邪西毒》中,人物的命運中都有那麼一個不過去的坎兒,每個人都嘗試跨過或遺忘這道坎兒,每個人都失敗了。迎接他們的或許是死亡,或許是永恆的糾結。回望97年以前香港民眾對「97大限」的糾結,王家衛的陰郁正是一個時代的心聲。

《春光乍泄》《花樣年華》《2046》中的主人公則是明顯的活在命運的捉弄之下。他們在背叛與被背叛之後,終於在委屈與負疚的復雜情緒下接受了命運。

《一代宗師》則是懷舊的代表。按說取名為一代宗師,講的就應該是宗師成長的故事。到了王家衛這里,全然是宗師的中年危機。每個人都在緬懷昔日的榮耀,而香港也自然而然的成為大師們在畸零命運後的最後歸宿,從而成為一切懷念的聚合點。

每一個時代的香港都離不開他的表達,而他的表達又總是最獨特。

國際影響:

1.墨鏡王,吳宇森,李安算是真正走出國門的華語導演。當然墨鏡王在美國的成績遠不如後面兩位。

2.世紀之交,賈樟柯,侯孝賢和王家衛的作品,共同構成了西方精英建構中國形象的素材與依據。

3.總而言之,當西方的商業或精英需要一些東方面孔的時候,王家衛一定是華語影壇最能站出來的那幾個人之一。但當西方不需要的時候,墨鏡王並沒有能力硬闖出一片天地。

⑻ 你心目中最好看的日本動作片是哪部為什麼

要說日本最經典的動作片,非《七武士》莫屬,作為影史傑作,《七武士》獲得了太多美譽。

  • 威尼斯電影節銀獅獎。

  • 《電影旬報》評選的百部日本電影第一名。

曾拍攝過《教父》和《現代啟示錄》的弗朗西斯·科波拉曾經說過:

如果能和一位大師一起拍電影,他寧願當一個助理,科波拉所說的這位大師就是黑澤明。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黑澤明優秀的場面調度把一場規模並不大的攻防戰演繹的非常生動、宏大。每每看到那些精彩的打鬥場面和謀略籌劃,都會讓人興奮不已。

武士們何曾想到,自己只屬於戰爭。和平的時候沒人記起他們,勝利後也很快被遺忘。

看到那些樹立的墳頭,經歷過這場爭斗的村民們是否會永懷感激呢?不得而知。

《七武士》可以排在個人影史前五的位置,一部意味雋永的動作片,場面精彩、思想深刻。

⑼ 從TSPDT 榜單看各國電影製作水平,韓國電影該怎麼吹

很難分,首先論電影票房,影響力,特效這種大方面,好萊塢吊打全世界。當然不少歐粉看不上好萊塢流水線大片也是真的。
其他的得分不同類別,動作片,文藝片,科幻片,劇情片,動畫作品之類的都要逐一討論。
總之美國電影行業比其他國家發達至少一個檔次是真的,其中還有英語系的功勞,很多經典英文台詞我們都沒背下來西語其他可沒有這種效果

⑽ 《霸王別姬》到底憑什麼,可以成為最佳華語大片

《霸王別姬》是唯一一部華語金棕櫚,同時也是豆華語片的top1。但論影史地位《霸王別姬》遠遠不是華語第一,甚至都不是陳凱歌的第一。陳凱歌最受認可的是主旋律的女性電影《黃土地》,無論國際國內地位都比《霸王別姬》要高。

然後從華語電影界來說,《黃土地》受到的推崇也多於《霸王別姬》:

《亞洲周刊》於1999年評選了二十世紀中文電影100強。按上映時間排序,未進行排名。陳凱歌入選了《黃土地》和《霸王別姬》。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在2005年評選出「20世紀中國百部電影」。同樣未進行排名,陳凱歌入選了《黃土地》和《霸王別姬》。

《看電影》雜志 「中國電影百年百佳影片」。《黃土地》排在第3位,《霸王別姬》排在第4位。第一、第二分別為吳永剛《神女》和費穆《小城之春》。

中國電影資料館編選的百年百部中國電影。未進行排名,陳凱歌《黃土地》《霸王別姬》《荊軻刺秦王》入選。

「中國電影誕生一百年----最佳華語片一百部」選舉。《黃土地》排在第4,《霸王別姬》在第55。第一是費穆《小城之春》。

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於2005年評選中國電影百年百部名片。《黃土地》入選,《霸王別姬》落選。

golden horse影展百大華語電影。《黃土地》第14,《霸王別姬》第31。第一位為侯孝賢《悲情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