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語港片 » 香港新浪潮電影
擴展閱讀
小師姐大電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韓國電影 2023-08-31 22:05:02
一個外國電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香港新浪潮電影

發布時間: 2022-01-22 02:06:51

㈠ 哪部電影掀開了香港新浪潮運動的序幕

「新浪潮」(The New Wave)一詞源於上世紀五十年代的法國,在《電影筆記》撰寫影評的高達和杜魯福,分別拍出他們的處女作《斷了氣》和《四百擊》。而香港最先用上「新浪潮」一詞去形容本地影人,是在七十年代女導演唐書璇創辦的影視雜志《大特寫》裏,同期,梁普智的《跳灰》和嚴浩的《茄喱啡》已叫人耳目一新。但是這股浪潮真正涌現要去到一九七九年,許鞍華、徐克、翁維銓、章國明拍下了他們的第一部電影作品,之後的一兩年間,譚家明、方育平、唐基明、黃志強、蔡繼光、余允抗等相繼投入影圈,令本來暮氣沉沉的香港電影,剎那間煥發青春。

㈡ 香港新浪潮電影運動的主要代表人物及作品

新浪潮是將電影與商業結合的一個新的電影風格。
1979年是香港電影的重要里程碑,那是香港電影新浪潮的開始。大批電視幕後工作者轉投電影圈,他們包括徐克、許鞍華、章國明、譚家明、嚴浩、余允抗等等,他們本著對電影的熱誠,及年輕人特有的創意和社會觸覺,拍出不少充滿個人色彩的電影作品,為香港電影打開嶄新的一頁。 最先掀起新浪潮的是1979年的三部作品:《瘋劫》(許鞍華執導)、《蝶變》(徐克執導)、《點指兵兵》(章國明執導)。其後這批或在外國學習電影,或在電視台少林寺出身的年輕導演繼續拍攝了一部又一部風格化的電影,包括方育平的《父子情》(1981)、《半邊人》(1982)、徐克的《第一類型危險》(1980)、譚家明的《烈火青春》(1982)等數十部作品,都很能表達這些導演對當時社會氣象的感覺及情懷。 雖然這些新導演全被以「新浪潮導演」之名,但事實上,他們每一位的作品都極富個人色彩,並沒有陷入香港電影類型化的傳統模式。許鞍華的作品流露出深刻的人文性、高度的女性敏銳;徐克有一股神經質的張力;方育平作風朴實,真實感濃厚;嚴浩浪盪於青春暴烈及淡然含蓄之間;譚家明走中產美學;章國明擅拍警匪片等等,這些特質都體驗到新浪潮電影的「作者論」美學。 「新浪潮」標志著香港電影與上一代中國本位粵語片的決裂。五、六十年代的粵語片往往背負著沉重的民族包袱,未能突破創新;而「新浪潮」電影則帶有濃厚的都市色彩,流露強烈的本地感性;這跟導演們於香港成長、受西方教育很有關系。

㈢ 香港電影新浪潮對中國電影有什麼影響

香港電影懷舊篇之--1979-1983年的香港電影新浪潮:短暫的激情

1979-1983年徐克、許鞍華、方育平、嚴浩等人掀起香港電影新浪潮
香港新浪潮電影的源起是一班在電視台出身的年輕導演各自開始拍攝風格新穎的電影。1979年是很重要的一年,涌現出章國明的《點指兵兵》、徐克的《蝶變》、許鞍華的《瘋劫》和翁維銓的《行規》。而在1978年,嚴浩拍攝了《茄喱啡》。1980年,譚家明拍攝了《名劍》。

到如今一直堅持拍片並且占據主流電影位置的可能只剩下徐克和許鞍華了。那些曾經心懷電影夢的年輕導演的離開或淡出,多少勾勒出香港電影這些年從蓬勃走向低谷的一個走勢。

徐克:新浪潮這個帽子太大

新浪潮代表作:《蝶變》、《第一類型危險》

我們當時在電視台分了幾批,許鞍華、嚴浩、譚家明屬於另一組,我們很少會碰上面。那時有一群人是新浪潮的,我們每個月都要一起吃頓飯,談談彼此的經歷。

「新浪潮」這個名字對我們來說帽子太大了,我們戴不上,因為我們都知道新浪潮是法國的電影運動。香港的新浪潮具體的定義是怎麼樣的我們也沒有一個理論,只是當時有一群從電視台出來的導演,共同的朝一個方向走,這群人就叫做新浪潮了吧。新浪潮的導演來源也很多,有本地的,有國外的,拍各種片子的也都有。當時有記者問我們怎麼定義,我們也不知道,後來就是指這一段時間出來的導演,在電視台裡面做過後來從事電影導演的一批人。

嚴浩:人逃不出命運的安排

新浪潮代表作:《茄喱啡》、《夜車》、《公子嬌》

當時我苦於無機會當導演,在替許鞍華等人執導的《奇趣錄》寫劇本,一天許鞍華忽然叫我替她拍攝一個單元,原來是拍攝生產十字牌牛奶的修道院,因為那裡是女子禁地。我當然答應了,所以可以說是許鞍華升我為無線的導演的。

對我來說,我頭三出電影都是習作,因為當時還未很了解商業因素,藝術的修養亦未到家。直至我剛完成《太陽有耳》的劇本時,我才驚覺之前幾出電影都是講我對命運的看法,反映了我的思想狀況。由最初三部《茄喱啡》、《夜車》和《公子嬌》的「人是逃不出命運的安排」到《天國逆子》講人是要對自己的命運負責任的,及至《太陽有耳》更進一步提出人是可以掌握命運的,我發現原來我已經解放了自己。

方育平:電視台是我們的少林寺

新浪潮代表作:《半邊人》、《父子情》

若說新浪潮電影的導演與當時大片廠的導演有任何不同的話,那也只是各人的喜愛、修養、關懷有所不同。我們那班導演最大的共通處,是大家曾在電視台工作過幾年,可以說電視台是我們的少林寺,要打出木人巷才能正式「下山」投身電影圈。剛巧那時候邵氏等大片廠正處於低潮,這樣就給了我們一個機會趁勢而起。

我認為「新浪潮」的定義是一群年輕人參與製作電影,並且由於他們的參與而為電影界帶來一番新的氣象,與前一輩的作品有所不同,這就是新浪潮。在這樣的定義下,新浪潮電影並不只局限於我們那一輩,而是不斷在出現的,所以我認為這浪潮並未結束,而且永遠也不會結束。

余允抗:香港電影要走國際化

新浪潮代表作:《山狗》、《凶榜》、《師爸》

進入大學時,我報讀了UCLA電影系。進去後認識一些朋友,遇到南加州大學的劉成漢、劉國昌、方育平,那時候便感覺到念電影系不再孤獨。畢業後遇到了胡金銓,參與他創作《華工血淚史》的劇本。

在新浪潮導演群中,我覺得自己算是比較幸運的一個,因為這么多次拍電影,我都有很強的自主性,沒有人干涉我。現在回想起來,我當時缺乏一個強勢的人幫我分析問題,時常陷於死胡同中,在牛角尖里鑽。覺得自己在電影界再無可為的時候,便離開電影圈。現在我看電影圈,覺得自己已很難回去,因為自己已失去熱情,而大家也失去了熱情。香港電影的出路,是要走國際化,拍可以讓全世界觀眾看得明白的電影。

劉成漢:推動香港電影發展

新浪潮代表作:《慾火焚琴》

新浪潮電影的其中一個特點,是絕大部分的導演都是在本土成長的,他們的少年時代都是在香港度過,不像老一輩的導演如李翰祥、胡金銓、張徹等是來自內地。由於新浪潮導演是屬於本土成長的一代,所以他們的關懷是本土的、城市的。這不能說是革新,但卻絕對是一種轉變。

上世紀70年代中、末期,香港的電影工業正處於低潮,李小龍死後,香港影壇已再沒有人能吸引觀眾入場看電影。新浪潮的出現令電影工業邁向專業化,因此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應付了一次危機。至於在藝術成就上,香港的新浪潮並不能與歐美的相比,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新浪潮導演從未走出商業類型片的框框,他們是對商業電影作出改良,而非革命。

許鞍華:沒有一股團結的力量

新浪潮代表作:《瘋劫》、《投奔怒海》

如果我們當時能有一個共識,或者大家一起合作,將這件事變成一種在經濟上與藝術上可行的東西,即團結性的東西的話,我相信會好很多。因為搞電影並不只是拍東西,搞電影是一個文化形態,需要將這件事系統化及企業化,將經濟結構與製作結構的系統弄清楚。我們沒有將它變成一套製作的方式,亦沒有團結的力量,最多是大家不會互相鬥爭,但肯定就沒有合作。我覺得這是比較可惜的。

㈣ 香港電影新浪潮的介紹

《香港電影新浪潮》由石琪著作,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

㈤ 香港電影新浪潮的簡介

70年代末80年代初,香港電影界涌現一批新銳導演,有許鞍華、徐克、嚴浩、譚家明、方言平等。他們當時的年齡平均不過三十歲,都先在電視台實戰磨煉兩三年後,繼而不約而同地投身電影工業。短短數年間,這批新導演及其作品,以銳不可當的氣勢,在電影圈掀起一股巨浪,為正處於低潮的香港電影業注射了強心劑,開拓了前所未見的新局面。當時的媒體稱之為「新浪潮」。
香港電影新浪潮是20世紀80年代兩岸三地新電影運動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其全新的思想內容、美學語言和技術手法,為香港電影乃至華語電影帶來了新鮮的生命力和深遠的影響。本書涵蓋了香港電影新浪潮的興起與衰落,評析了這一浪潮中的幾乎每一部主要作品,並且論及新浪潮導演在運動之後、持續至今的電影創作,不僅見證了香港電影新浪潮的興衰起落,更記錄了近三十年來香港當代電影發展的風雨變遷。
石琪,香港資深電影評論家,長期從事影評寫作及電影文化活動,其對香港電影的獨到剖析,是立足於香港本土文化做出的真切而權威的闡述,對大陸電影學界、業界及影迷理解香港電影文化頗有參考、借鑒價值。

㈥ 香港新浪潮電影的介紹

本書是當前所見最全面探究香港新浪潮電影的著作。作者兼備電影人及學者雙重身份,以豐富的史料及客觀的態度,以香港的社會、政治、文化背景為切入點,剖析新浪潮電影的崛起、發展和歷史,並討論電視發展與電影的血緣關系,新浪潮諸君電視與電影作品的思想內容、風格特徵與美學成就,以及對整體香港電影的深遠影響。

㈦ 什麼是香港新浪潮電影

70年代末80年代初,香港電影界涌現一批新銳導演,有許鞍華、徐克、嚴浩、譚家明、方言平等。他們當時的年齡平均不過三十歲,都先在電視台實戰磨煉兩三年後,繼而不約而同地投身電影工業。短短數年間,這批新導演及其作品,以銳不可當的氣勢,在電影圈掀起一股巨浪,為正處於低潮的香港電影業注射了強心劑,開拓了前所未見的新局面。當時的媒體稱之為「新浪潮」。

㈧ 香港新浪潮電影出現在什麼時期

香港電影懷舊篇之--1979-1983年的香港電影新浪潮:短暫的激情

1979-1983年徐克、許鞍華、方育平、嚴浩等人掀起香港電影新浪潮
香港新浪潮電影的源起是一班在電視台出身的年輕導演各自開始拍攝風格新穎的電影。1979年是很重要的一年,涌現出章國明的《點指兵兵》、徐克的《蝶變》、許鞍華的《瘋劫》和翁維銓的《行規》。而在1978年,嚴浩拍攝了《茄喱啡》。1980年,譚家明拍攝了《名劍》。

到如今一直堅持拍片並且占據主流電影位置的可能只剩下徐克和許鞍華了。那些曾經心懷電影夢的年輕導演的離開或淡出,多少勾勒出香港電影這些年從蓬勃走向低谷的一個走勢。

㈨ 那部電影拉開了新浪潮的序幕

最先掀起新浪潮的是1979年的三部作品:《瘋劫》(許鞍華執導)、《蝶變》(徐克執導)、《點指兵兵》(章國明執導)。

㈩ 香港電影的新浪潮

香港電影新浪潮新浪潮(1979-1983),源起於一批在電視台出身的年輕導演和監制,在1979年前後拍攝了一批具強烈影射現實意味,技巧前衛,素質精良的作品,震撼了當年的香港影壇。這批人主要包括許鞍華、嚴浩、徐克、方育平和余允抗,這批年輕導演以及他們的作品掀起的香港
電影的創作浪潮被稱為香港電影的新浪潮。短短幾年間,十幾位銳氣十足的導演拍攝了他們第一部或者隨後的作品。新浪潮的導演很多,本土的,海外回來的,拍的片子類型各異,可能就是因為這種帶有強烈個性的群體化現象成就了當時的香港電影新浪潮。而新浪潮代表人物,大都不是在香港本土出生長大,而且有這比較復雜的海外經歷,這種成長環境造就了他們相對於其他人有著更為敏銳的眼光和思考問題的方式。大凡新的東西,往往是很難被傳統接受的。這批年輕導演的作品雖然都有較高的藝術爆發力,但是在票房收入上,除許鞍華外,都相形見絀。和當時橫行的邵氏等大製片公司的作品相比,只能是望洋興嘆!在香港現代社會激烈的競爭和商業運作制度下,沒有強有力資金的支持,這批年青導演很快被市場所裹卷,少數能夠堅持下來的極具藝術才華的導演也被迫改變風格去迎合市場的需要。作為香港電影新浪潮領軍人物之一的徐克,也迅速改變戲路,而最終成就了他在香港電影業的主流商業導演地位,同時發展了九十年代的徐克電影。